刘慈欣的《西洋》写的还行,说的是郑和下西洋的事,可以看看。长平血也还行,讲的是长平之战,只是会稍差一点。
中国科幻长篇小说
[作品]Ghost in the Shell
Deep into the 21st century, the line between man and machine has been inexorably blurred as humans r...
忘了飞
中国科幻之父
我国著名科幻作家郑文光先生(1929-2003),是我国最重要和最优秀的科幻作家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开始创作发表科幻小说,成为当时著名的科幻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第二次科幻浪潮中他重返科幻文坛,发表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并创作了中国科幻史上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飞向人马座》。郑文光于1998年获得中国科幻终身成就奖。
郑文光,1929年生于越南。1954年开始发表科幻小说。1983年因患脑血栓停止创作。主要作品有火星建设者、猴王乌呼鲁,中篇《飞向人马座》、《命运夜总会》,长篇《神翼》《战神的后裔》等。另有学术著作康德星云说的哲学意义、中国古天文学源流,翻译作品《宇宙》、《地球》等。曾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科幻小说协会会员。
郑文光是出生在越南海防的华侨,解放初回国。郑文光受过系统的天文学教育,象当时的很多科幻作者一样,学术研究是他的主业。郑文光自幼喜文,十一岁就在越南的侨光报上发表作品。这样的经历使郑文光具有超过一般自然科学家,甚至超过一般科普作家的功底。
郑文光走上科幻小说创作之路,是必然也是偶然。1954年,他作为专职科普工作者,发现少年对枯燥的科学知识不感兴趣,因此,他突发奇想,要把谜一样的天文学和诗一般的文学结合在一起。当时,国外新型的科幻小说还没有译进中国,甚至连科幻小说是什么,大家也不清楚。于是,就有了郑文光的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这也是中国大陆的第一篇科幻小说。1954年,郑文光在 中国少年报上发表了新中国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成为中国科幻第一次高潮到来的标志。从地球到火星是一个短篇。讲的是三个中国少年渴望宇航探险,偷开出一只飞船前往火星的故事。虽然篇幅不长,情节也不复杂,但却是新中国第一篇人物、情节俱全的科幻小说。郑文光也没想到,这篇作品在中国少年报刊出之后,竟引发了北京地区火星观测热潮,人们在建国门的古观象台上排起长龙看火星。郑文光被深深感动了,也被激励着。从此,创作科幻小说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欲罢不能。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郑文光又发表了几个短篇,以1957年发表的火星建设者为最成熟。该文曾获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大奖。是中国第一篇获国际大奖的科幻小说。火星建设者采用了当时科幻文学作品中少有的悲剧写法,讲的是在共产主义大同世界里,人类开始在火星上建设基地,虽经多般艰苦奋斗,仍然由于当地细菌的侵染而功亏一匮。
但郑文光的创作并非一帆风顺,在50年代,不少人认为写什么科幻小说是“不务正业”、“歪门邪道”,还有的指责郑文光没有坚持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立场,是搞“唯心主义”。郑文光的创作进入了艰难时期。直到今天,郑文光还心有余悸的认为,当时的不被理解是他创作中最感苦恼的事。
郑文光的艰难完全是一个拓荒者的艰难,但他坚持了下来,他坚信他的作品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不但坚持创作,他还开始了对科幻小说理论上的探讨。这其中,他经历了一个非常痛苦和复杂的漫长过程,他曾试图在作品中尽量多地“放入”科学知识,但最后,他越来越明确认识到,科幻小说也是小说,遵从小说(也即文学创作)的一切规律,它姓“文”不姓“科”,当然,也不能排除其中的科学内容。所以,郑文光对科幻小说总的看法是“洋为中用、幻为实用”;科幻是“舶来品”,有个民族化的问题;科幻又应该用科学的幻想(而不是神话)结合现实,反映现实。
值得注意的是,郑文光于1958年在读书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谈谈科幻小说的文章。该文几乎谈到了科幻文学的所有基本理论问题,如科幻小说的文学本质、科幻小说对古代神话的继承关系、科幻作品中的科学如何与真实的科学相区别,等等。自此以后四十多年,在这些基本理论问题上,中国科幻界竟再无大的突破,而只是一直就这些问题与不了解科幻艺术的外界舆论反复争辨。其理论探索的停滞颇为可叹。
一九七六年春,在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的年月里,叶永烈发表了十年动乱后期第一篇科幻小说石油蛋白,标志着中国科幻在大陆掀起第二次高潮。这次科幻高潮实际上就是上一次高潮的延续。被称为“中国科幻小说之父”的郑文光在这次高潮中又创下了一个新纪录:1979年出版了新中国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飞向人马座》。该作品延续了从地球到火星的“事故加冒险”的故事框架。但场面更为宏大,人物更多,刻划上也更出色。当然,作品里的宇航距离也更远。
郑文光是我国著名的科幻作家,他自从撰写了新中国第一篇科幻小说以来,总共发表有100万字的科幻作品。 大家都知道,描写复活恐龙的《侏罗纪公园》是1993年美国最受欢迎的科幻影片,可郑文光先生不但也曾写有科幻短篇侏罗纪,而且早在1980年就写过一篇复活古生物的科幻小说——《史前世界》。史前世界:地球形成以前宇宙是怎么一个世界呢?人类还没出现的地球又是怎么样的呢?郑之光在这篇科幻中充分的想像,大胆的创新,把我们带入那浩如烟海的宇宙。其中,作者充分利用一些众所周知的典型,使得小说具有特色。
《海豚之神》是郑之光科幻小说的又一代表作。小说描绘了一场人兽奇像的景面。主人公兽石和胡云霸同海豚“阿聪”交上了朋友,借助阿聪,他们得以看到海 底世界的生活,他们更深深为海豚之神的精神所感动。看来动物的感情不比人少。
海姑娘洛丽(科幻小说)本书是中国儿童文学丛书中的《海姑娘洛丽》,是一种科幻小说,主要构思了太平洋人、海姑娘洛丽、地球的镜像、孔雀蓝色的蝴蝶等故事。 本书体裁新颖独特,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构思巧妙,带你进入一个未知的境地。
《海龟传奇》本书是中国儿童文学名著系列丛书之一,由三个故事组成。根据儿童的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侧重本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全书力求情节连贯、流畅,生动有趣,寓教于乐。书中并配有精美的插图,标注拼音,让孩子在阅读时产生兴趣。
郑文光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科幻协会会员等职务。
原贴:中国科幻之父是谁?
Sco
同学你问的好笼统啊,那我也只能笼统回答了
1,太空漫游2001硬科幻的圣经,把科幻小说彻底从低俗小说泥潭中解救出来。
2,《基地》,其实是个系列小说,史诗级的描写,掺杂着阿西莫夫对人类文明的重新审视对历史的反思(最近风头正盛的大数据让人不禁想起《基地》系列里的“心理史学”)
3,《三体》1、2、3又是系列小说,刘慈欣力作,被称为中国科幻基石,事实证明并非吹牛,中国科幻很少能这样兼具好看与深邃了,关键是很适合中国人的口味(据说在美国遇冷)强烈建议题主看看。
4,《银河系漫游指南》超乎想象的故事情节及字里行间闪烁的英式幽默是这本书的最大特点。而且想象力简直爆棚。
5,《时间机器》这本书的牛B之处在于这部小说传播了这样的理念:时光旅行可以靠科学技术手段实现,而不是像早期的穿越故事那样依赖于魔法。简直是硬科幻的鼻祖啊。
6,《我,机器人》系列,阿西莫夫又一力作,书中出现了最著名的“机器人三大定律”,不过无论从思想深度还是从情节描写上都不如《基地》
7,《1984》,反乌托邦小说代表作,作品刻画了人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 时刻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
8,《宇宙过河卒》,这本书使得“巴萨得引擎‘家喻户晓。
9,《美丽新世界》,软科幻小说代表作,情节一般但影响深远。因为它是赫胥黎的代表作,重点本来就是为了传播他的哲学思想,像我这种=理科生基本抓瞎。
10,,机器人梦到电动羊了吗?书名有点无厘头,但由他改编的电影《银翼杀手》可以说是影响最深远的科幻电影(没有之一)
排名不分先后
原贴:十大科幻长篇小说是那些
幸福无需守候
一定要硬科幻么?在科幻小说里硬科幻不算多,更别说中国科幻了。科幻是讲述科技和人之间的故事,以及在这故事之后作者的思考和作者的疑问。
如果不是那么在意软硬,很多人都是不错,像何夕、韩松、王晋康的都不错,刘慈欣的虽然不是很硬,但绝对不软。(抱歉,有2年不怎么关注科幻圈了,所以对新作家不是很清楚)
与其找排行榜,还不如去看看每年的银河奖和《科幻世界》推荐的故事,这些至少比很多自称为“科幻”的故事要好得多。网络小说最好别碰科幻这一块,毕竟90%的网络小说只要把故事背景放在2015年就敢称自己为“科幻小说”了,里面多半只有人的故事(很多都没有科学的逻辑性,也就是光是背景设定而已),顶多就是科技和人的故事,但像何夕那些作家给人以启示和思考的作品,我是没见过的(如果有,请举出具体名字!),更别说像阿莫西夫这种即使是写在半个世纪前的故事也能给现在的人以启迪的作品了……
原贴:中国小说硬科幻排行榜
爱德华夫人
如果你喜欢看科幻的小说建议你可以看「倪匡」写的书,真的很好看,以下是他写的书
卫斯理系列
原振侠系列
年轻人与公主系列
亚洲之鹰罗开系列
浪子高达系列
非人协会系列
木兰花系列
侠盗影子系列
神探高斯系列
另外"巡者系列"(夜巡者、日巡者、幽巡者、终巡者) 俄罗斯作家(谢尔盖 卢基扬年科)
堕落天使(1堕落天使 2试炼 3烈爱 4欣狂←我正在看+外传-坠入爱河
原贴:科幻类书籍
belle_liu
软科幻
【概念】
软科幻小说(英语Soft Science Fiction,简称Soft SF)是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倾向的科幻小说分支。相对于“硬科幻”,作品中科学技术和物理定律的重要性被降低了。因为它所涉及的题材往往被归类为软科学或人文学科,所以它被称为“软”科幻小说。
【举例】
例如,系列科幻小说《沙丘》中,弗兰克·赫伯特通过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抛弃了智能机器,而回到了封建社会。赫伯特借对当前社会政治现实的逼真模拟,以“沙丘”的传奇对人类的现状进行批判。软科幻小说也探索社会对事件的反应,和纯粹由自然现象或技术进步引发的问题(往往是灾难),主题往往是说明科学像一把“双刃剑”,需要人文关怀的引导(最常见的就是指责机器不能代替人伦情感)。
【软科幻在作品中的运用】
具有理工背景的科幻作家,通常比较注重科学根据,对科幻因素的描述与解释也较为详尽,令读者不禁信以为真,这便是所谓硬科幻一派,而其中最硬的则非「机关布景派」莫属(请注意「硬」在此并没有「生硬」的涵义)。反之,一位科幻作家若是没受过理工方面的训练,在描写科技内容时便会避重就轻,而尽量以故事情节、寓意与人物性格取胜,他们的作品自然而然属于「软科幻」。
有趣的是,关于软科幻定义的争议很少,或许这正是因为其界限似乎比硬科幻更为模糊。
科幻小说的软硬之分,这是就小说而言的,不能拿来套在日本动画上,而严格来说,日漫中也并不存在所谓硬科幻。我理解的软硬定义是:
硬科幻指以对科技进步的幻想本身作为故事的主线内容,典型的如克拉克、阿西莫夫、刘慈欣写的一堆东西;
软科幻指在科幻的背景下描写社会、人文、伦理……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主要内容,比如赵海虹的作品。
另外,银英是架空历史小说,和SF没多大关系。
科幻小说的软与硬与剧情是没有关系,真正区分软硬的是小说中的科幻是否有理论基础,也就是从科学的角度上进行合理或者说比较合理的推论和想象的科幻作品,就可以称之为硬科幻,反之即为软科幻。
当然,以作品中描写的侧重点来区分软硬也并不是没有道理,不过其中的因果关系被弄反了而已,因为侧重于理论上的合理性,所以作品的艺术性占的比重就会比较少;同样的如果侧重于艺术性,那么理论所占的比重一样会减少。
至于以作品是否动人来决定软硬的说法,就有点太过牵强了,即使占的比重很少,但是很多硬科幻在剧情上也是强过很多一般的二流软科幻的;如果以这类方法来分类的话,岂不是越烂的作品越硬了?
硬科幻
[编辑本段]【硬科幻的定义】
硬科幻是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的、以描写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称为硬科幻(Hard SF)——无论我们现在有了怎样创新的理解,这都是硬科幻的原始定义
有科幻界人士也曾试图重置这个定义:硬科幻是以科技或科学猜想推动情节的
历史上在谈及“硬科幻”时,还使用过另外一个词Hardcore SF。按照科幻界的解释,该词与HardSF本不尽相同,它往往指那些“沿袭科幻黄金时代创作流派风格并重复某些主题的科幻作品”——从主题限制上讲与上述硬科幻大同小异,而从“流派风格”上的限定来看实际是指一种叙述方式——也就是说,上述重置的定义更接近这个定义。
【硬科幻的代表人物】
硬科幻的代表人物就不能不提到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1828~1905)这位法国的作家。
凡尔纳的科幻作品中,所提及的各种事件在都是不可思议的。但是这些东西大都具有严密的科学根据,而且大多数都在后来出了实物。像大型潜水艇、飞机、直升机,通信用到的电报、电话甚至视像电话,还有像日光灯、电视机这些东西。在《从地球到月球》一书中,人类还实现了登录月球,直得一提的是,书中的发现地点与阿波罗十一号的发现地点仅相距4英里,可以看出来,这是经过严谨的计算与实地考察的。
谈到硬科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士郎正宗。的确,现在攻壳机动队实在是太有名了,SAC还有SAC 2nd GIG,不知道的人反而是异类了。攻壳的最初是士郎的漫画,那大概是我所知道的第二难懂的漫画了(第一难懂的是攻壳2——Man-machine Interface)。在这部漫画里,士郎用大量的栏外文字对攻壳的世界进行设定,这便是攻壳系列的基础。在攻壳2里,士郎对攻壳1的世界观做了补充和发展,并创造了一种将虚拟的网络世界视觉化的方法。攻壳1,攻壳2,再加上《苹果核战记》(或许还有攻壳1.5),这些士郎的漫画就成了SAC系列的原型素材(诚然,编剧的文学偏好,例如《麦田守望者》,也是SAC系列的催生剂)。很喜欢SAC系列,该动画的故事情节,人物刻画都是一流的,它所表达的思想更是复杂得超出想象。这可以说是近年来科幻动画的巅峰了。如果说神山的SAC系列是攻壳迷小心翼翼的同人作品的话,那么押井的剧场版则纯粹是披着攻壳的外皮表达自己的东西了。电影《Ghost in the Shell》还多少有原著的情节,《Innocence》则根本是赤裸裸地借着攻壳表达一些押井自己想要的意境。
“攻壳”的意思是“灵魂进入外壳”。“生死去来,棚头傀儡,一线落时,落落磊磊。”失去ghost的shell,就像断线的傀儡一样七零八落不成体统。然而,到底ghost是什么?在这个连义体人的性器官都设定好了的世界,这是唯一一个无解的问题。或许,这是该“硬科幻”的唯一软肋?我是超级攻壳迷,但是,我听不到ghost的呢喃。
《苹果核战记》是士郎的另一代表作。可以说,《苹果核战记》与攻壳的设定一脉相承。事实上,SAC 2nd GIG明显参考了那个“陨石把北京砸成一个大湖”的混帐苹果核编年史。这是一部设定之复杂丝毫不逊与攻壳的作品,看看那本厚厚的Apple Seed Data Book就知道了。在那本书里,苹果核编年史,Landmate,枪械甚至ESWAT的一些战术都有非常详细的介绍。在这些介绍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对Landmate的评价——只是功能比较多的防弹衣而已。这么现实的设定,与某些动漫中厉害得离谱的人形决斗兵器对比强烈。
同样是机体秀,《战斗妖精雪风》要比Macross Zero高明得多。我没看过《战斗妖精雪风》的小说(据说是日本硬科幻的金字塔之作),动画的情节也没怎么看懂——这种只是摘录了小说几段的动画,能看懂反而奇怪吧;然而还是很喜欢这部作品。不仅仅是因为里面足以让武器爱好者目瞪口呆的场面,更因为动画里那静谧的情调。在流水般细碎清澈的钢琴声中起飞的雪风,在我心里划了一道无法磨灭的优美弧线。——顺便,第一百次鄙视战斗妖精少女。
在音像店里,看到了《蒸气男孩》的DVD,是跟其它儿童动画片在一起。不禁苦笑:这动画,小孩真的看得懂吗?说实话,这实在算不上科幻故事——如果倒退到蒸气时代,或许算是吧。然而,这却确确实实是讲科学和人类关系的动画。故事里父亲和祖父关于科学的两种观点,可以说是相当深入的讨论了。然而到底谁对谁错,有谁明白?就是大友克洋,也只能给一个父子同时失踪的结局。而happy ending之后的画面,更不仅仅是字幕间的插画而已。——这便是大友克洋的最新作品。谈到硬科幻,不能不提大友克洋。有人说大友克洋的作品是最硬的,硬到掉在地上可以砸一个坑。看过《Memories》大都市的我,总觉得这更多的是形容大友冷峻的现实主义风格吧。在世界观的设定和故事的背景知识上,大友不见得比士郎等人高明。不过,科幻故事是多种多样的,有谁规定它一定要像攻壳那样?举了这么多例子,无非是要说明科幻的“软”与“硬”之分。然而写到后来,我发觉这么做的自己真的很好笑:动画片只要喜欢就好,哪管什么“软”与“硬”,“浪漫”与“现实”!
[编辑本段]硬科幻与软科幻
具有理工背景的科幻作家,通常比较注重科学根据,对科幻因素的描述与解释也较为详尽,令读者不禁信以为真,这便是所谓硬科幻一派,而其中最硬的则非「机关布景派」莫属(请注意「硬」在此并没有「生硬」的涵义)。反之,一位科幻作家若是没受过理工方面的训练,在描写科技内容时便会避重就轻,而尽量以故事情节、寓意与人物性格取胜,他们的作品自然而然属于「软科幻」。
所谓软科幻就是以关注人文为重点的科幻作品,硬科幻是以科学技术为重点的科幻作品.
星际之门这种作品,其实是软科幻.它并不是长篇垒读地告诉你星际之门的工作原理,技术等等.而是告诉你星际之门可能为给我们带来些什么.
原贴:软科幻和硬科幻各指什么?
企鹅切
原贴:十大科幻长篇小说是那些
pandy_pj
原贴:十大科幻长篇小说是那些
scent77
原贴:中国科幻之父是谁?
那颖最知足
这个命题就是错的,问大刘写了一本卓越的书对中国科幻的坏处?笑话!类似于岳飞对南宋的危害,类似于成绩好对孩子未来的坏影响。只会带来一些似是而非在岔路上牵强的答案
Oo張小星oO
有时候,你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把人的思维框一个圈了,人们无法天马行空,已经给扼杀。就应该有外星文明,就应该有高级文明,各文明就应该敌对。。。等等,思想枷锁
icylovelay
二向箔,降维打击,以后怎么写星际战争怎么写?
半人马座星战已到达焦灼地步,互伤参半。星际元帅看着即将被占领的首都,按下了按钮,一起死吧。二维化
小布
写的太深入,展开太理论化了,太硬了。
以至于科幻初期大量涌现的软科幻,太空歌剧这些难以蓬勃发展。科幻离不开读者的捧场,没有太多“幼稚”一点的科幻,难以逐步培养读者。
现在大刘一个大招把读者群体割裂了,好逼格的只认准硬科幻,没入坑的新读者一看没意思再也不入坑了。而新作者们一下手也写不出硬的,软的写了也没人看。
曜石
看到问题和回答,觉得特无语。也为有这样想法的人感到悲哀。
自己不行就怪别人太优秀,拉低所有人水平大家一起划水才是你们希望的。
这样国家什么时候有出头之日。
反正我是为中国有这样优秀的作家和作品感到骄傲和自豪的。
ARALE
我也喜欢看三体,但是我特别反感那些在其他up介绍一些其他科幻题材(尤其是星战)设定,世界观,科技的时候刷“水滴可以秒杀”“二向箔可以秒杀”的——,因为三体实在太优秀了,就让一些人觉得任何科幻都不如三体NB,这种优越感使得他们常常到处去带节奏,让人寒心。
当然了,这其实是观众的问题,大刘有什么错啊,错的是那些三体吹,中外科幻在他们眼里都不如三体,使得三体一家独大而其他人不能各有所厨。
当然了,这有些跑题,但是这也是不可忽略的问题
zrls
害处一:因为刘凭一人之力将中国科幻带到了世界高度,使不少人对中国科幻产生了幻觉,以为难以企及了,放弃了拼搏;
害处二:大刘的科幻作品一跃而出,使中国沉寂多年的科幻文学大放异彩,许多人跃跃欲试,也想在此间蹭一回热,捞一桶金,结果使得科幻文学泥沙俱下,良莠不齐。
害处三:一人的光芒太炽,遮蔽了其余所有的。
害处四:他的作品流传甚广,读者甚众,作品中的许多认识和观念为人所接受,固化了人们的思维,封闭了人们的想象空间。
害处五:刘慈欣的作品无疑是世界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文明的一个窗口,这个窗口好像成了这个领域的唯一窗口。
害处六:大刘新作迟迟不出,放慢了中国科幻继续前行的脚步。
orange_qi
刘慈欣对中国科幻小说的危害,可能就是一下子把高度提得太高,让后面的人望而止步。
后面的人觉得无法超越刘慈欣的高度,可能就不搞科幻了。
当然,也有可能激励一批人投身科幻事业,所以刘慈欣对中国科幻事业来说,是好是坏不好说。
我觉得还是利多于弊的。
俏鸭梨
谢谢你的邀请。科幻小说《三体》作为一座丰碑使后来者再难以超越。抛开科幻元素,就人性方面的描写就把我们一直遮遮掩掩的直接给出了答案,比如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生存是不是可以自相残杀,比如完美的程心最终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灾难。唯一觉得不太完美的地方就是大史,人物太模式化了,有点大老粗。
天地Teddy
凌云露
原贴:中国科幻四大金刚
linlinqingqin
Pinknancy
大刀砍向柜子
自驾狂于乐乐
太空漫游2001
硬科幻的圣经,把科幻小说彻底从低俗小说泥潭中解救出来。
《基地》其实是个系列小说,史诗级的描写,掺杂着阿西莫夫对人类文明的重新审视对历史的反思(最近风头正盛的大数据让人不禁想起《基地》系列里的“心理史学”)
《三体》又是系列小说,刘慈欣力作,被称为中国科幻基石,事实证明并非吹牛,中国科幻很少能这样兼具好看与深邃了,关键是很适合中国人的口味(据说在美国遇冷)强烈建议题主看看。
《银河系漫游指南》超乎想象的故事情节及字里行间闪烁的英式幽默是这本书的最大特点。而且想象力简直爆棚。
《时间机器》这本书的牛B之处在于这部小说传播了这样的理念:时光旅行可以靠科学技术手段实现,而不是像早期的穿越故事那样依赖于魔法。简直是硬科幻的鼻祖啊。
《我,机器人》阿西莫夫又一力作,书中出现了最著名的“机器人三大定律”,不过无论从思想深度还是从情节描写上都不如《基地》。
《宇宙过河卒》这本书使得“巴萨得引擎“家喻户晓。
机器人梦到电动羊了吗?书名有点无厘头,但由他改编的电影《银翼杀手》可以说是影响最深远的科幻电影。
faith_yy
伪科幻暂且不说,硬科幻诸如全球进化. 重力使命 2001太空漫游 2010太空奥德赛 2061太空救援 拉玛 老人战争 千年战争 刘慈欣三体等,绝非随便能懂的神作
城裏不許養豬
你好,刘慈欣的《球状闪电》,《三体》,黑暗森林,相当不错的科幻,中国科幻作家中独树一帜。其中的《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电影史上的里程碑,票房大赚。
还有何夕的科幻,非常有人性,都是现代背景。
不过如果作者真的对科幻感兴趣,那么我极力推荐以下系列:
1.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基地》《基地与帝国》《第二基地》
2.奥森·斯科特·卡德的“安德系列”:《安德的游戏》《死者代言人》《安德的影子》屠异
3.弗兰克·赫伯特“沙丘三部曲”:《沙丘》《沙丘之子》《沙丘救世主》
4.道格拉斯·亚当斯的“银河系漫游指南系列”(目前中译本只有三部,共五部)《银河系漫游指南》《宇宙尽头的餐馆》生命,宇宙及其一切再见,谢谢鱼《基本无害》
6.阿瑟·克拉克的《童年的终结》
都是经受时间考验过的经典中的经典,作为科幻迷,不看很可惜~~
@虽然不是国内作家,不过我强烈推荐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
对于这个永恒的传世经典我真的没什么可说的,如果喜欢看科幻而没看过基地系列真的是一个莫大的遗憾,无与伦比的剧情和逻辑,庞大而复杂的背景,基地给我带来的震撼超过其他任何一部科幻小说,不愧为世界科幻三巨头之一的阿西莫夫,其宏伟的想象力让我完全折服。
简介:《基地》是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代表作,和他的机器人小说一起成为科幻小说中的经典。《基地》是由一系列故事构成的,除了基地三部曲外还有基地前奏和基地续集,其中基地三部曲分为《基地》(Foundation)、《基地与帝国》(Foundation and Empire)、《第二基地》(Second Foundation)。在这个系列中阿西莫夫创造了一个未来的银河世界,心理史学家哈里·谢顿预见未来银河人民将会经历长达三万年的黑暗时期,于是找了一批最优秀的科学家来到银河边缘的一个荒凉行星建立“基地”,整个故事即以“基地”的兴衰为线索。
如果有人问我我看过的最好的科幻长篇,我会毫不犹豫地给出“基地系列”这个答案
沙丘三部曲,《沙丘》《沙丘之子》《沙丘救世主》,呵呵,对于这个史上第一个包揽雨果、星云双奖的小说,还有什么好说的?
阿拉特斯小姜饼
原贴:软科幻和硬科幻各指什么?
saraloveleejunki
原贴:软科幻和硬科幻各指什么?
mickoyan
原贴:软科幻和硬科幻各指什么?
wstcmql
原贴:软科幻和硬科幻各指什么?
summer_yua
这个很多,阿西莫夫的,台球什么的,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什么的,都是科幻小说
国内就是刘慈欣的三体,流浪地球,什么的,都非常好看。还有,何宏伟的,伤心者,都不错
原贴:十大科幻长篇小说是那些?
莫明明
原贴:科幻类书籍
sunkefei
Culture China science fiction novelist English composition.And they go to the Flower Fairs to buy some flowers.During Spring Festival ,the adults usually give lucky money to children.People often get together and have a big meal.Some people eat dumpling for di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