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的《流浪地球》,个人觉得是大刘短篇的杰作。还有《圆圆的肥皂泡》和《地球大炮》这些,个人觉得写得不好,但是貌似很多人喜欢。《三体》就不多说了。
中国科幻小说作品有哪些
[作品]饥饿游戏2:燃烧的女孩
饥饿游戏无休无止,燃烧的女孩飞箭点燃,星火必将燎原 第七十四届饥饿游戏已经结束,凯特尼斯出人意料地活了下来,她和“恋人”皮塔将会过上安定闲适的生活。然而,噩梦刚刚开始。此时,十二个区也暗波涌动,凯特尼...
老黑熊
忘了飞
中国科幻之父
我国著名科幻作家郑文光先生(1929-2003),是我国最重要和最优秀的科幻作家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开始创作发表科幻小说,成为当时著名的科幻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第二次科幻浪潮中他重返科幻文坛,发表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并创作了中国科幻史上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飞向人马座》。郑文光于1998年获得中国科幻终身成就奖。
郑文光,1929年生于越南。1954年开始发表科幻小说。1983年因患脑血栓停止创作。主要作品有火星建设者、猴王乌呼鲁,中篇《飞向人马座》、《命运夜总会》,长篇《神翼》《战神的后裔》等。另有学术著作康德星云说的哲学意义、中国古天文学源流,翻译作品《宇宙》、《地球》等。曾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科幻小说协会会员。
郑文光是出生在越南海防的华侨,解放初回国。郑文光受过系统的天文学教育,象当时的很多科幻作者一样,学术研究是他的主业。郑文光自幼喜文,十一岁就在越南的侨光报上发表作品。这样的经历使郑文光具有超过一般自然科学家,甚至超过一般科普作家的功底。
郑文光走上科幻小说创作之路,是必然也是偶然。1954年,他作为专职科普工作者,发现少年对枯燥的科学知识不感兴趣,因此,他突发奇想,要把谜一样的天文学和诗一般的文学结合在一起。当时,国外新型的科幻小说还没有译进中国,甚至连科幻小说是什么,大家也不清楚。于是,就有了郑文光的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这也是中国大陆的第一篇科幻小说。1954年,郑文光在 中国少年报上发表了新中国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成为中国科幻第一次高潮到来的标志。从地球到火星是一个短篇。讲的是三个中国少年渴望宇航探险,偷开出一只飞船前往火星的故事。虽然篇幅不长,情节也不复杂,但却是新中国第一篇人物、情节俱全的科幻小说。郑文光也没想到,这篇作品在中国少年报刊出之后,竟引发了北京地区火星观测热潮,人们在建国门的古观象台上排起长龙看火星。郑文光被深深感动了,也被激励着。从此,创作科幻小说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欲罢不能。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郑文光又发表了几个短篇,以1957年发表的火星建设者为最成熟。该文曾获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大奖。是中国第一篇获国际大奖的科幻小说。火星建设者采用了当时科幻文学作品中少有的悲剧写法,讲的是在共产主义大同世界里,人类开始在火星上建设基地,虽经多般艰苦奋斗,仍然由于当地细菌的侵染而功亏一匮。
但郑文光的创作并非一帆风顺,在50年代,不少人认为写什么科幻小说是“不务正业”、“歪门邪道”,还有的指责郑文光没有坚持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立场,是搞“唯心主义”。郑文光的创作进入了艰难时期。直到今天,郑文光还心有余悸的认为,当时的不被理解是他创作中最感苦恼的事。
郑文光的艰难完全是一个拓荒者的艰难,但他坚持了下来,他坚信他的作品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不但坚持创作,他还开始了对科幻小说理论上的探讨。这其中,他经历了一个非常痛苦和复杂的漫长过程,他曾试图在作品中尽量多地“放入”科学知识,但最后,他越来越明确认识到,科幻小说也是小说,遵从小说(也即文学创作)的一切规律,它姓“文”不姓“科”,当然,也不能排除其中的科学内容。所以,郑文光对科幻小说总的看法是“洋为中用、幻为实用”;科幻是“舶来品”,有个民族化的问题;科幻又应该用科学的幻想(而不是神话)结合现实,反映现实。
值得注意的是,郑文光于1958年在读书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谈谈科幻小说的文章。该文几乎谈到了科幻文学的所有基本理论问题,如科幻小说的文学本质、科幻小说对古代神话的继承关系、科幻作品中的科学如何与真实的科学相区别,等等。自此以后四十多年,在这些基本理论问题上,中国科幻界竟再无大的突破,而只是一直就这些问题与不了解科幻艺术的外界舆论反复争辨。其理论探索的停滞颇为可叹。
一九七六年春,在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的年月里,叶永烈发表了十年动乱后期第一篇科幻小说石油蛋白,标志着中国科幻在大陆掀起第二次高潮。这次科幻高潮实际上就是上一次高潮的延续。被称为“中国科幻小说之父”的郑文光在这次高潮中又创下了一个新纪录:1979年出版了新中国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飞向人马座》。该作品延续了从地球到火星的“事故加冒险”的故事框架。但场面更为宏大,人物更多,刻划上也更出色。当然,作品里的宇航距离也更远。
郑文光是我国著名的科幻作家,他自从撰写了新中国第一篇科幻小说以来,总共发表有100万字的科幻作品。 大家都知道,描写复活恐龙的《侏罗纪公园》是1993年美国最受欢迎的科幻影片,可郑文光先生不但也曾写有科幻短篇侏罗纪,而且早在1980年就写过一篇复活古生物的科幻小说——《史前世界》。史前世界:地球形成以前宇宙是怎么一个世界呢?人类还没出现的地球又是怎么样的呢?郑之光在这篇科幻中充分的想像,大胆的创新,把我们带入那浩如烟海的宇宙。其中,作者充分利用一些众所周知的典型,使得小说具有特色。
《海豚之神》是郑之光科幻小说的又一代表作。小说描绘了一场人兽奇像的景面。主人公兽石和胡云霸同海豚“阿聪”交上了朋友,借助阿聪,他们得以看到海 底世界的生活,他们更深深为海豚之神的精神所感动。看来动物的感情不比人少。
海姑娘洛丽(科幻小说)本书是中国儿童文学丛书中的《海姑娘洛丽》,是一种科幻小说,主要构思了太平洋人、海姑娘洛丽、地球的镜像、孔雀蓝色的蝴蝶等故事。 本书体裁新颖独特,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构思巧妙,带你进入一个未知的境地。
《海龟传奇》本书是中国儿童文学名著系列丛书之一,由三个故事组成。根据儿童的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侧重本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全书力求情节连贯、流畅,生动有趣,寓教于乐。书中并配有精美的插图,标注拼音,让孩子在阅读时产生兴趣。
郑文光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科幻协会会员等职务。
原贴:中国科幻之父是谁?
幸福无需守候
一定要硬科幻么?在科幻小说里硬科幻不算多,更别说中国科幻了。科幻是讲述科技和人之间的故事,以及在这故事之后作者的思考和作者的疑问。
如果不是那么在意软硬,很多人都是不错,像何夕、韩松、王晋康的都不错,刘慈欣的虽然不是很硬,但绝对不软。(抱歉,有2年不怎么关注科幻圈了,所以对新作家不是很清楚)
与其找排行榜,还不如去看看每年的银河奖和《科幻世界》推荐的故事,这些至少比很多自称为“科幻”的故事要好得多。网络小说最好别碰科幻这一块,毕竟90%的网络小说只要把故事背景放在2015年就敢称自己为“科幻小说”了,里面多半只有人的故事(很多都没有科学的逻辑性,也就是光是背景设定而已),顶多就是科技和人的故事,但像何夕那些作家给人以启示和思考的作品,我是没见过的(如果有,请举出具体名字!),更别说像阿莫西夫这种即使是写在半个世纪前的故事也能给现在的人以启迪的作品了……
原贴:中国小说硬科幻排行榜
爱德华的翅膀
叶永烈的《腐蚀》。叶永烈是一个科普作家,写的少数科幻纯属玩票,然而部部经典。当时还小,对“科学家”这种职业有一种神奇的向往。然而这部小说让我知道了科学家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爱恨嫉妒。小说的“科”成分其实很简单,人类遇见一种腐蚀性极强的太空细菌之后试图研究其为人所用的故事,然而标题里的腐蚀指的同样也是人心的腐蚀。不多剧透,想看的自己去看吧。
slamly
我看过王晋康的《生命之歌》。DNA编码谱成曲子,暗含生命的奥秘。作者的思想很有创意,一种存在数百年的真菌将整个世界陷入丧尸危机,人类的饥饿到底会产生多大的悲剧。
zxzxhphp
第一:郝景芳
这个80后的女作家不仅是清华大学的物理系高材生,还在清华大学读了两年的天体物理学,之后还顺便考取了清华财经管理专业博士证,如果论天才和智商,十个刘慈欣也赶不上郝景芳。
更重要的是,郝景芳是中国第二个获取“雨果奖”的科幻作家,也是第一个获得此奖的女作家。
遗憾的是“第一魔咒”的现实如此残酷,让她这样的天纵奇才也在大刘的光环下显得“泯然众人矣”,其实她的科幻作品是公认的比刘慈欣的更出色。
第二:王晋康
只要是科幻圈子的人,没有不认识王晋康的,作为刘慈欣都要敬仰的科幻文学前辈,王晋康不仅在科幻文学领域,甚至在经典文学领域的成就都是空前的了不起。
王晋康虽然是科幻文坛星宿,但是他起步较晚,在2000年才开始发表自己的科幻作品,但是1948年出生的他,早就在半生的磨砺中对文字艺术有了非凡的把控。
所以王晋康的科幻作品总是非常的深沉,寓意饱满,结构稳健,大刘的《三体》虽然精彩但是经不起推敲,可是王晋康的作品虽然没有那么宏大,但是在思维缜密上却远远比《三体》更周详。
第三:何夕
关于何夕在中国科幻文学界的地位,很多把他和王晋康、刘慈欣并称为中国科幻三巨头。
其实这样的排名既不权威,也不公道,只能说每个作家都有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受众。
何夕是中国科幻作家中最擅长写“软科幻”的人,虽然写作的质量和数量都很高,但是科幻在中国本身受众就很窄,更不要说“软科幻”这种不酷的风格了。
所以何夕的科幻成就仅仅是在科幻文学专家的眼中很了不起,但是在广大读者的眼中则是名过其实了。
zhi嗳xiao明
1、《猫城记》,老舍
这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唯一的一部科幻小说,可以说是中国科幻小说的先驱。这本书讲述了一架飞机在飞过火星时和火星撞在了一起,结果机毁人亡,只有“我”幸存了下来,却被一群猫人带走,在猫城中,开始了艰难的生活。
2、《三体》,刘慈欣
这本书科幻小说,是国内读者最多,也是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其经典程度,相信不用多言,这本书中的故事将要影视化,不知道能否获得成功。
3、《八十天环游世界》,儒勒·凡尔纳
最经典的科幻小说之一,也是作者最负盛名的作品,讲述了一个环球世界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要经历种种艰难险阻,在八十天内环游地球一圈,在环球的路上,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知识,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批判了某些落后和愚昧的社会现状。
4、《机器人大师》,斯坦尼斯拉夫·莱姆
这是波兰科幻大师斯坦尼斯拉夫·莱姆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讲述了一对既是朋友,又是竞争者的机器大师,他们不断创造出奇妙的机器,让两人时常陷入困境,也时常获得荣誉,书中的两人滑稽而又有趣,但却探讨了很多有趣的问题。
5、《安德的游戏》,奥森·斯科特·卡德
这部发表于80年代的小说,荣获了两部科幻界的大奖,即星云奖和雨果奖。故事发生在未来,讲述了地球与虫族之间的战争,在地球遭到虫族两次攻击之后,国际舰队决定在全世界挑选极具天资的孩童,以便通过训练来成为一名优秀的舰队指挥官。
原贴:科幻书有哪些?
水墨青花_c
2058年的一天,我出去办事。突然一架飞碟停在我面前,送里面走出一只八条腿的“怪物”,吧我吓了一跳。
这时,“怪物”说话了:“地球人别害怕,我是木星人,听说地球很棒,我特意来看看,能带我到你家看看么?”因为当时我很害怕,所以就无奈的答应了。
慢慢地,我不害怕他了。我给他饮料喝,他谢绝了,说:“我们星球上的人,早就不吃东西了。”我想,他们那里可真发达啊。他又说:“我听说地球的夜景很美,天黑后能到我去外面看看么?”我说:“好是好,但是你长成这样会吓到别人的。”“没关系啊,我可以换个模样”,他说。当时,我惊呆了。
我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新闻,屏幕上出现了美国总统—奥巴马。我说:“那你就变成奥巴马吧。”他摇身一变,果然,变成了美国总统—奥巴马。
我们来到夜市,她们见是奥巴马,一拥,挤上来给他送礼物,有巧克力、饼干、鲜花……送到总统面前。那些礼物堆得和山一样高。“谢谢,谢谢大家”,外星人看起来很激动。
回到家,他对我说:“没想到,你们地球人那么热情、那么好。我会奖赏你们的—他的手一碰到地面,地面就变成了黄金地板,一碰到高楼,高楼也变成黄金的了,总之他把所有东西都变成了黄金,除了人、一些动态物体。
……他把所有东西变完之后,回到了木星,我祝他一路顺风。他说:”我还会经常来的。
原贴:有关科幻的作文有哪些?
采玉流莲
我们国内的长篇科幻貌似不多,我个人非常喜欢的,看后印象深刻的,如刘慈欣的:《地球大炮》,用我们很熟悉的牛顿第二定律展开,从地球一端到另一端仅需四十多分钟。
shirleymao
大饥之年,高中同桌买的一本科幻小说里的一篇,当时我并未接触过任何科幻类的文学作品,却在他的推荐下一口气看完了。作品可能有些小众,也有些诟病,但是对于当时的我无疑是震撼的,感觉像是在看一部好莱坞电影的剧本。
ShaSa
老冯
小k小姐
我的_靈魂是紫色的
18克的爱情
novel_zq
原贴:求3本最好的科幻小说作品
大贝贝2013
原贴:求3本最好的科幻小说作品
scent77
原贴:中国科幻之父是谁?
RoocNye
1、《1984》,乔治·奥威尔,销量3000万册
本书与《美丽新世界》、《我们》并称反乌托邦三部代表作,曾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1923年至今最好的100本英文小说之一,被翻译成62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3000万册,是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英语小说之一。
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著名小说家、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代表作《动物庄园》和《1984》,仅《1984》这一本书,就足以让奥威尔留名青史。
《一九八四》同名电影于1984年上映,时间有点早,豆瓣评分7.6分,IMDb 7.2。
2、时间的皱纹(A Wrinkle in Time),马德琳·英格,销量1000万册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曾评价此书:“《时间的皱纹》一书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代表了美国的创造精神 !”
《时间的皱纹》讲述在科学家父亲意外失踪以后,小女主在三位奇异的仙灵生物的帮助下,跨越时间、空间、维度,在黑暗中寻求光明,开启了一段奇幻寻父之旅的故事。
《时间的皱纹》为“英格时空大冒险”系列的第一本,全球销量1000万册,全球10部最优秀的青少年图书,囊括世界两大青少年文学最高奖项!
马德琳·英格(Madeleine L'engle),美国女作家,被称为世界最欢迎的青少年文学作家,一生60多部作品,获奖无数,囊括了世界两大青少年文学最高奖项(安徒生文学奖和纽伯瑞文学金奖),此外还有“美国图书奖”、“美国图书协会终身成就奖”等几十个奖项,《时间的皱纹》为其成名作。
《时间的皱纹》同名电影于2018年被迪士尼搬上银幕,但评价不高,豆瓣3.6分,IMDb 4.2,让不少迷们失望至极。
3、沙丘(Dune),弗兰克·赫伯特有称:每个“一生必读”的书单上都有《沙丘》。
《沙丘》是科幻小说必读经典,首部同时获得雨果奖与星云奖的作品,《轨迹》杂志“20世纪最佳科幻小说”桂冠 。《沙丘》故事设定在遥远的未来,以全是沙漠的亚拉基斯星为背景,讲述了少年英雄保罗成长为亚拉基斯星救世主、以及他的子孙的故事。
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1920-1986),美国科幻小说家,极具影响力的科幻巨匠,与阿西莫夫并肩的大师,一生创作了23部长篇小说和5部短篇小说集,最成功的就是沙丘系列小说。
该系列的前三部长篇《沙丘》、《沙丘救世主》和《沙丘之子》构成的“伟大沙丘三部曲”曾被翻拍成电影,并引起巨大轰动。《沙丘》首部于1984年上映,比较早期,豆瓣评分6.2。
4、华氏451度(Fahrenheit 451),雷·布莱伯利《华氏451度》亚马逊国际站图书销售排行榜科幻类第1位,亚马逊国际站图书销售排行榜第14位,美国国会图书馆评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本小说之一,被BBC、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最受欢迎的100本书之一。
《华氏451度》发生在一个被极权政府统治的未来世界。极权政府取缔了各类书籍报刊等出版物,主角很喜欢他的专业书籍焚烧员的工作。可是当他得知有段时间书籍是合法的、人们没有生活在恐惧之中后,他开始质疑自己的职责。
雷·布莱伯利(Ray Douglas Bradbury,1920-2012),美国科幻、奇幻、恐怖小说作家,代表作品有《火星纪事》及《华氏451度》,1977年获得世界奇幻协会的终身成就奖。
这本书两次被拍成电影。1966年,首次由英国搬上银幕;2018年,HBO第二次将小说搬上银幕(电视电影),但非常可惜,国内与国外评价不高,豆瓣评分5.2。
5、《第五号屠宰场》,库尔特·冯内古特“他从1955年的门进去,却从另一个门1941年出来了!”
《第五号屠宰场》设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主人公被德军俘虏,到德国德累斯顿的一个地下屠宰场做苦工。德累斯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美丽古城,没有任何军事目标。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城市,1945年却遭到英美联军的联合轰炸,被一夜间夷为平地。主人公深受刺激,心理受创伤之后经常出现幻想:他遭遇飞碟绑架,被送到特拉法玛多星球,在星球动物园中像动物般被展出和观看。
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20 世纪美国很重要、很有影响的黑色幽默文学作家。二战期间,1945年遭德军俘虏,被囚禁在德累斯顿战俘营。所以其作品不少灵感正是来自在战俘营的经历。代表作品:《第五号屠宰场》、《冠军早餐》、《猫的摇篮》、《囚鸟》等,作品以喜剧形式表现道德层面悲剧的内容,情节广博至极、构思精妙至极、文脉复杂至极,擅长以笑声讽喻社会现实,应对灾难和绝望。
《第五号屠宰场》同名电影于1972年被搬上银幕,豆瓣评分7.5。
6、《使女的故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以未来基列共和国的一名使女为主角。主人公是为数不多能够生育的女性之一,被分配到没有后代的指挥官家庭,帮助他们生育子嗣。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人类不仅要面对生态恶化、经济危机等问题,还陷入了相互敌视、等级分化和肆意杀戮的混乱局面。女性并非这场浩劫中唯独被压迫的对象,每个人都是这个看似荒诞的世界里的受害者。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作为一位勤奋多产的作家,迄今已有14部诗集、11部长篇小说、5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文学评论出版,曾获得过除诺贝尔文学奖之外的几乎所有的国际文学奖和不计其数的其他奖励和荣誉,作品已被译成30多种文字。
《使女的故事》两次被搬上银幕,1990年首次被拍成电影。2017年被拍成电视剧,收获极大好评,第一季豆瓣即获得8.8高分,IMDb也收获8.6。第二季于2018年推出,豆瓣评分高达9.0。第三季预计明年推出。该剧2017年一举斩获第69届艾美奖,剧情类最佳剧集、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奖。
7、记忆传授人(The Giver),洛伊丝·劳里《记忆传授人》、历史刺绣人、森林送信人、《儿子》四部小说,构成了“记忆传授人”四部曲。全球热销超过1百万册,已被翻译成28种语言。《记忆传授人》主打亲情。在这个世界里一切事情都在控制之中。人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也没有战争或痛苦的感觉。大家所要做的事情早在一开始就被确定好,没有改变的可能。孩子们都在规定好的统一模式里长大。当12岁的乔纳思成为新任的“记忆传授人”之后,他却陡然发现支撑这个社会的不过是谎言。于是他决定要改变一切……
洛伊丝·劳里,美国女作家,写作生涯起步较晚,四十岁时才尝试完成小时候想当作家的梦想。结果却一鸣惊人,如今她不但是世界知名的作家,还获得两次纽伯瑞金牌奖的肯定。
本书1993年出版,2014年同名电影(名为赐予者)上映,由菲利普·诺伊斯执导,主演包括杰夫·布里吉斯、梅丽尔·斯特里普、布兰顿·思怀兹、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凯蒂·霍尔姆斯、泰勒·斯威夫特等。该片烂番茄网站收录102家媒体评论新鲜度为30%,平均分为5.2,国内豆瓣评分6.5。
8、饥饿游戏(The Hunger Games),苏珊·柯林斯《饥饿游戏》是苏珊·柯林斯创作的科幻青春系列小说,由《饥饿游戏》、《饥饿游戏2:燃烧的女孩》、《饥饿游戏3:嘲笑鸟》组成。
《饥饿游戏》故事发生在未来的北美洲,每年十二个区都被迫向凯匹特送去年龄在12岁至18岁的少男少女“贡品”各一名,去参加饥饿游戏,这是一项残酷而可怕的生与死的竞赛,所有的贡品必须战斗到死,最后的幸存者就是胜者。生存是16岁的凯特尼斯的本能,她依靠在十二区围栏外偷猎、采集野果勉强养活妈妈、妹妹和自己。当凯特尼斯代替被抽中的妹妹参加饥饿游戏时,她明白这对她可能意味着死亡。如果她想生存,她必须在人性与生存、生活与爱情之间做出选择....
苏珊·柯林斯,1962年出生,被时代杂志评选为年度“百大影响力人物”,全球知名的畅销作家。除了《饥饿游戏》,地下城系列也非常畅销,成功创造出一个具有幻想色彩的地下世界。
《饥饿游戏》分别于2008、2009、2010年出版,同名电影于2012年上映,《饥饿游戏》票房约2亿美元,豆瓣评分6.8。《饥饿游戏》后续的续集分别于2013、2014、2015上映。
原贴:有哪些好看的科幻书?
一路走一路失去
国外的科幻小说最好看原版,因为翻译实在是太烂。国内的请不要看那些什么标着科幻小说写得是魔幻情节的垃圾网文。
国内短篇科幻小说比较好的其实就那么几个作者:刘慈欣、王晋康,何夕,简单一搜索,代表作都看一遍,基本作品都非常好。特别推荐刘慈欣的《山》、何夕的《伤心者》,非常不错。
原贴:有哪些好看的科幻书?
夏未央
风起智能它反映现实与未来的联结,描写人工智能时代危机、阴谋与机遇、困局与突围的全景,彰显中国智慧,讲述中国故事…故事悬念丛生,结构精巧,思想前卫,亦真亦幻,值得一看的好书
原贴:有哪些好看的科幻书?
karriere
关注我。看推荐就够了,我就是一个专注于推荐科幻小说的,卑微的头条号发布者。目前推荐了20多本书了,有耳熟能详的大作,也有比较生僻冷门的作品,甚至还有一本网文。喜欢中国作家的,可以看看球形闪电这本比《三体》加单得多,但是依然让人震撼
原贴:有哪些好看的科幻书?
小白
看风起智能引人思考的同时还能让人领会中国的古老智慧,这种智慧能让人学到很多,包括对世界的看法,对自己人生的思考,总而言之,对自己绝对有益,作者对世界,对他人的情怀也让人十分敬佩。
原贴:有哪些好看的科幻书?
夏日のゝ葵╮
原贴:科幻书有哪些?
花young年华
原贴:科幻书有哪些?
那颖最知足
这个命题就是错的,问大刘写了一本卓越的书对中国科幻的坏处?笑话!类似于岳飞对南宋的危害,类似于成绩好对孩子未来的坏影响。只会带来一些似是而非在岔路上牵强的答案
Oo張小星oO
有时候,你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把人的思维框一个圈了,人们无法天马行空,已经给扼杀。就应该有外星文明,就应该有高级文明,各文明就应该敌对。。。等等,思想枷锁
icylovelay
二向箔,降维打击,以后怎么写星际战争怎么写?
半人马座星战已到达焦灼地步,互伤参半。星际元帅看着即将被占领的首都,按下了按钮,一起死吧。二维化
小布
写的太深入,展开太理论化了,太硬了。
以至于科幻初期大量涌现的软科幻,太空歌剧这些难以蓬勃发展。科幻离不开读者的捧场,没有太多“幼稚”一点的科幻,难以逐步培养读者。
现在大刘一个大招把读者群体割裂了,好逼格的只认准硬科幻,没入坑的新读者一看没意思再也不入坑了。而新作者们一下手也写不出硬的,软的写了也没人看。
曜石
看到问题和回答,觉得特无语。也为有这样想法的人感到悲哀。
自己不行就怪别人太优秀,拉低所有人水平大家一起划水才是你们希望的。
这样国家什么时候有出头之日。
反正我是为中国有这样优秀的作家和作品感到骄傲和自豪的。
俏鸭梨
谢谢你的邀请。科幻小说《三体》作为一座丰碑使后来者再难以超越。抛开科幻元素,就人性方面的描写就把我们一直遮遮掩掩的直接给出了答案,比如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生存是不是可以自相残杀,比如完美的程心最终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灾难。唯一觉得不太完美的地方就是大史,人物太模式化了,有点大老粗。
zrls
害处一:因为刘凭一人之力将中国科幻带到了世界高度,使不少人对中国科幻产生了幻觉,以为难以企及了,放弃了拼搏;
害处二:大刘的科幻作品一跃而出,使中国沉寂多年的科幻文学大放异彩,许多人跃跃欲试,也想在此间蹭一回热,捞一桶金,结果使得科幻文学泥沙俱下,良莠不齐。
害处三:一人的光芒太炽,遮蔽了其余所有的。
害处四:他的作品流传甚广,读者甚众,作品中的许多认识和观念为人所接受,固化了人们的思维,封闭了人们的想象空间。
害处五:刘慈欣的作品无疑是世界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文明的一个窗口,这个窗口好像成了这个领域的唯一窗口。
害处六:大刘新作迟迟不出,放慢了中国科幻继续前行的脚步。
ARALE
我也喜欢看三体,但是我特别反感那些在其他up介绍一些其他科幻题材(尤其是星战)设定,世界观,科技的时候刷“水滴可以秒杀”“二向箔可以秒杀”的——,因为三体实在太优秀了,就让一些人觉得任何科幻都不如三体NB,这种优越感使得他们常常到处去带节奏,让人寒心。
当然了,这其实是观众的问题,大刘有什么错啊,错的是那些三体吹,中外科幻在他们眼里都不如三体,使得三体一家独大而其他人不能各有所厨。
当然了,这有些跑题,但是这也是不可忽略的问题
orange_qi
刘慈欣对中国科幻小说的危害,可能就是一下子把高度提得太高,让后面的人望而止步。
后面的人觉得无法超越刘慈欣的高度,可能就不搞科幻了。
当然,也有可能激励一批人投身科幻事业,所以刘慈欣对中国科幻事业来说,是好是坏不好说。
我觉得还是利多于弊的。
cr0w
《与罗摩相会》
是科幻但好像说不上是战争。
一艘外星飞船驶入太阳系朝着。人类如临大敌,一部分人以为会是友好会面,另一部分则认为爆发战争。最后派出精英队伍去探索接触。
在接触过程中,队伍各种小心谨慎与试探,可当登上了飞船的引擎部分,却没有见到任何身影,只有一堆不明作用的构造。飞船正朝着太阳笔直航行,所有人认为这是艘空船终将毁灭于太阳中而放心离开。
可当外星飞船接近太阳的时候,却并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反而从太阳中汲取了能源,随后加速到以人类无法达到的速度远离了太阳系。
这本小说从头到尾都没有描写过外星人的样子,也没有任何与人接触的情节,却在最后让人深刻的感受到了他们的存在,也感受到自身在宇宙中的渺小。
charshe
我推荐一本旧作。是由漓江出版社出版的,乔霍尔菲德著,获美国星云奖与雨果奖双重荣誉的的科幻小说《千年战士》,该书讲述了长达千年的星际战争,当中来杂着一对恋人的悲欢离合,并将战争的残酷与荒谬刻画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动。据说作者本人曾参加过越战,本作流露出他个人对战争的批判态度。
Andrew丁丁
谢邀????????????
这个科幻战争类,有点宽泛,我感觉啊。所以我推荐一个绝对科幻的,描写战争的
垂暮之战。
一群75岁以上的老人,通过基因技术获得年轻的身体,坐着747机舱改装的飞船,前往火星阻止虫族侵略的故事。绝对精彩。而且最妙的是,这是一个系列,觉得过瘾还有二,三贴心不
Ricky shuy
凌云露
原贴:中国科幻四大金刚
linlinqingqin
Pinkna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