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短篇散文600字
阴霾的晴天
原贴:短篇散文
想飞的猫2011
巴金的怀念萧珊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
陆蠡囚绿记
孙犁采蒲台的苇
钟敬文《西湖的雪景》
汪曾祺《昆明的雨》
余秋雨阳关雪
老舍济南的春天
宋璞西湖漫笔
郭沫若《银杏》
郁达夫《故都的秋》
沈从文桃源与沅州
林语堂《秋天的况味》
我没有给你找原文 但都是大家之作 标题给你了 剩下的工作 辛苦啦~
或者参考这个 中国卷 秋夜/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故乡的野菜/周作人 我的母亲/胡适 银杏/郭沫若 落花生/许地山 五月卅一日急雨中/叶圣陶 风景谈/茅盾 故都的秋/郁达夫 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摩 匆匆/朱自清 背影/朱自清 荷塘月色/朱自清 渐/丰子恺 海燕/郑振铎 济南的冬天/老舍 寄小读者/冰心 小橘灯/冰心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俞平伯 桃源与沅州/沈从文 西湖的雪景/钟敬文 雅舍/梁实秋 风雨中忆萧红/丁玲 海上的日出/巴金 怀念萧珊/巴金 囚绿记/陆蠡 鲁迅先生记/萧红 八十述怀/季羡林 雨前/何其芳 采蒲台的苇/孙犁 荔枝蜜/杨朔 昆明的雨/汪曾祺 西湖漫笔/宗璞 听听那冷雨/余光中 苏州赋/王蒙 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 阳关雪/余秋雨 丑石/贾平凹 外国卷 热爱生命/蒙田 要生活得写意/蒙田 论求知/培根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卢梭 自然(片段)/歌德 悼念乔治·桑/雨果 冬天之美/乔治·桑 乡村/屠格涅夫 海边幻想/惠特曼 贝多芬百年祭/萧伯纳 美/泰戈尔 孟加拉风光/泰戈尔 远处的青山/高尔斯华绥 海燕/高尔基 我的梦中城市/德莱塞 论老之将至/罗素 世间最美的坟墓/茨威格 浪之歌/纪伯伦 贪心的紫罗兰/纪伯伦 我的伊豆/川端康成 归来的温馨/聂鲁达 四季生活/沃罗宁
原贴:短篇散文
sukinahito
这是我自己原创的
一路诗意
香樟树香,玲珑月明。
夜晚,将近九点,从自习室独自漫步回寝室,途经一段不短也不长的樟树大道。今年的春天,来得很晚,天,一直阴沉着脸,最近几天,才开始放晴。樟树花极力汲取春天里柔和阳光的精华,促成自己在4月底的开放,抓住这迟来又即将逝去的春天,开出朵朵小小的白色小花瓣,散发出属于自己那独特的清香,弥漫着整个校园。
一个难得的晴朗的夜晚,明月高悬在空中,像大地铺洒着透明的亮黄色,温和地斜射在地面的每一个袒露在它怀抱下的物体上,像是赋予他们以独立的灵魂。在地面上,斑驳的影子依稀可见。或许,这些影子就是它们的灵魂,它们在月亮的照耀下,在微风地吹拂下,婀娜地扭动着自己的身躯,此刻地它们是灵动的,它们在影子中寻找自己存在的印迹,认真地审视着自己,宛如一个美少女在镜子面前端详着自己在镜子里的容貌,久久地,似乎为自己而倾倒。
风轻轻地拂过脸颊,送来阵阵香樟清香。立下来,深深地呼吸一口这奇特的清香,体验着这夜的寂静,感受着透身的凉意,倾听着风路过时的脚步声,我告诉自己,此刻的我,活在醉人的诗意里。
在这里,我可以忘掉我自己,想象着把自己幻化在拂面的春风里,柔和在透明的月色里,抑或,变成一株小小的香樟花,在路人的记忆里,留下一段清香。
刚开始发现,这段路只有我一个人,除了风声,就只剩下我的脚步声。路旁的两排白色的路灯发出白色的光芒,与月亮一起调和着这动人的夜色。看着自己斜映在地面上的拉长了的影子,突然感动了。影子,这个最忠实的伙伴,从来不会离开你,时时刻刻地伴随着你,而人,往往在身心寂寞的时候,才能感觉得到它的存在,心灵从中得到一丝慰藉,或许,这就是影子存在的意义,它让任何人任何物都不是孤独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一直默默地坚守在它们的主人的身边。突然,想问问影子,它自己可曾觉得寂寞过?
我慢慢地走着,尽享这段属于夜色和我的片刻的宁静。后来,前面不远处传来女孩子们的笑声以及她们的跑步声,她们与我擦肩而过,这让我想起了今天在看的那本小说的女主人公为减肥每晚坚持跑步的场面,这又使我的思维沉浸到那部小说里。接着迎面来了一对竞走的中年夫妇,或许,这就叫做人生的惬意,不禁使我想起,那个曾经陪我在夜晚竞走的男孩,能不能在我们渐渐老去的时候,还能拥有这般惬意的画面。没过一会,在道路的右侧的小道上,走着一对情侣,男孩用手轻轻地搭在女孩的肩上,像是呵护自己梦中的天使,他们肩并肩,轻踩着樟树的影子,闻着花香,漫步在童话般的夜色里。
踏着一路的诗意,不知不觉,已悄然来到寝室门口。再留恋地回头看看充满月色的天空,今晚的月亮,是圆的。
原贴:短篇散文
狮子座
原贴:短篇散文
团子
余秋雨 雪
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
去年在福建,仿佛比现在更迟一点,也曾见过雪。但那是远处山顶的积雪,可不是飞舞的雪花。在平原上,它只是偶然的随着雨点洒下来几颗,没有落到地面的时候。它的颜色是灰的,不是白色;它的重量像是雨点,并不会飞舞。一到地面,它立刻融成了水,没有痕迹,也未尝跳跃,也未尝发出唏嘘的声音,像江浙一带下雪时的模样。这样的雪,在四十年来第一次看见它的老年的福建人,诚然能感到特别的意味,谈得津津有味,但在我,却总觉得索然。"福建下过雪",我可没有这样想过。
我喜欢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花。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样的美丽。它好像比空气还轻,并不从半空里落下来,而是被空气从地面卷起来的。然而它又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黄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ruì),像春天酿蜜时期的蜜蜂,它的忙碌的飞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拥入窗隙,仿佛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它静默无声。但在它飞舞的时候,我们似乎听见了千百万人马的呼号和脚步声,大海汹涌的波涛声,森林的狂吼声,有时又似乎听见了儿女的窃窃私语声,礼拜堂的平静的晚祷声,花园里的欢乐的鸟歌声……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严寒。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我们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儿,和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它没有气息。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旷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雅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浓郁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夜间,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又在我们的玻璃窗上扎扎地绘就了各式各样的花卉和树木,斜的,直的,弯的,倒的。还有那河流,那天上的云…
山居笔记> 酣睡在寒风中
“文革”中有一件小小的趣事,老在我的记忆里晃动。
那时学校由造反派执掌,实行军事化管理,每天清晨全体师生必须出操。其实当时学校早已停课,出完操后什么事也没有了,大家都作鸟兽散,因此,出操是造反派体验掌权威仪的唯一机会。
老师们都是惊弓之鸟,不能不去;像我们这批曾经对抗过造反派、现在已成瓮中鳖而家里又有很多麻烦事的学生也不能不去;只有几个自称“逍遥派”的同学坚持不出操,任凭高间喇叭千呼万唤依然蒙头睡觉。这很损造反派的脸面,于是在一次会上决定,明天早晨,把这几个人连床抬到操场上示众。
第二天果然照此办理,严冬清晨的操场上,呼呼拉拉的人群吃力地抬着几张耸着被窝的床出来了。造反派们一阵喧笑,出操的师生们也忍俊不禁。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就麻烦了,难道强迫这些“逍遥派”当众钻出被窝穿衣起床?如果这样做他们也太排场了,简直就像老爷一样。于是造反派头头下令,“就让他们这样躺着示众!”但蒙头大睡算什么示众呢?我们边上操边看着这些床,这边是凛冽的寒风,那边是温暖的被窝,真是让人羡慕死了。造反派头头似乎也觉得情景不对,只得再下一个命令:“示众结束,抬回去!”那些温暖的被窝又乐颠颠地被抬回去了。后来据抬的同学抱怨,这些被抬进抬出的人中,至少有两个从头至尾没有醒过。
由这件往事,我想起很多道理。
示众,只是发难者单方面的想法。如果被示众者没有这种感觉,那很可能是一个享受。世间的惩罚可分直接伤害和名誉羞辱两种,对前者无可奈何,而对后者,地实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一个人要实现对另一个人的名誉羞辱,需要依赖许多复杂条件,当这些条件未能全然控制,就很难真正达到目的。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常受围攻的人名誉未倒,而那些批判专家劳苦半辈子都未能为自己争来任何好名誉的原因了。
让他们站在寒风中慷慨激昂吧,我们自有温暖的被窝,乐得酣睡。抬来抬去,抬进抬出,辛苦了。
闲读梧桐 余秋雨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
余秋雨经典散文:道士塔、阳关雪、信客、白发苏州、江南小镇、三峡、风雨天一阁、寂寞天柱山、苏东坡突围、一个王朝的背影、天涯故事、乡关何处
原贴:短篇散文
青
珠珠成景
tangdan
Lady_Shining
一只小鸟
─—偶记前天在庭树下看见的一件事有一只小鸟,它的巢搭在最高的枝子上,它的毛羽还未曾丰满,不能远飞;每日只在巢里啁啾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
它们都觉得非常的快乐。
这一天早晨,它醒了。那两只老鸟都觅食去了。它探出头来一望,看见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的好景致;它的小脑子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枝子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它的声音里满含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像“自然”也含笑着倾听一般。树下有许多的小孩子,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着─—这小鸟天天出来歌唱,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最后他们便想捉住它。
它又出来了!它正要发声,忽然嗤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下去。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的落到地上来。
从此那歌声便消歇了。那些孩子想要仰望着它,听它的歌声,却不能了。
无限之生的界线
我独坐在楼廊上,凝望着窗内的屋子。浅绿色的墙壁,赭色的地板,几张椅子和书桌;空沉沉的,被那从绿罩子底下发出来的灯光照着,只觉得凄黯无色。
这屋子,便是宛因和我同住的一间宿舍。课余之暇,我们永远是在这屋里说笑,如今宛因去了,只剩了我一个人了。
她去的那个地方,我不能知道,世人也不能知道,或者她自己也不能知道。然而宛因是死了,我看见她病的,我看见她的躯壳埋在黄土里的,但是这个躯壳能以代表宛因么!
屋子依旧是空沉的,空气依旧是烦闷的,灯光也依旧是惨绿的。我只管坐在窗外,也不是悲伤,也不是悚惧;似乎神经麻木了,再也不能迈步进到屋子里去。
死呵,你是—个破坏者,你是一个大有权威者!世界既然有了生物,为何又有你来摧残他们,限制他们?无论是帝王,是英雄,是……一遇见你,便立刻撇下他一切所有的,屈服在你的权威之下;无论是惊才,绝艳,丰功,伟业,与你接触之后,不过只留下一扌不[POU]黄土!
我想到这里,只觉得失望,灰心,到了极处!─一这样的人生,有什么趣味?纵然抱着极大的愿力,又有什么用处?又有什么结果?到头也不过是归于虚空,不但我是虚空,万物也是虚空。
漆黑的天空里,只有几点闪烁的星光,不住的颤动着。树叶楂楂槭槭的响着。微微的一阵槐花香气,扑到阑边来。
我抬头看着天空,数着星辰,竭力的想慰安自己。我想:─—何必为死者难过?何必因为有“死”就难过?人生世上,劳碌辛苦的,想为国家,为社会,谋幸福;似乎是极其壮丽宏大的事业了。然而造物者凭高下视,不过如同一个蚂蚁,辛辛苦苦的,替他同伴驮着粟粒一般。几点的小雨,一阵的微风,就忽然把他渺小之躯,打死,吹飞。他的工程,就算了结。我们人在这大地上,已经是像小蚁微尘一般,何况在这万星团簇,缥缈幽深的太空之内,更是连小蚁微尘都不如了!如此看来,……都不过是昙花泡影,抑制理性,随着他们走去,就完了!何必……
想到这里,我的脑子似乎胀大了,身子也似乎起在空中。
勉强定了神,往四围一看:─—我依旧坐在阑边,楼外的景物,也一切如故。原来我还没有超越到世外去,我苦痛已极,低着头只有叹息。
一阵衣裳的声音,仿佛是从树杪下来,─—接着有微渺的声音,连连唤道:“冰心,冰心!”我此时昏昏沉沉的,问道:“是谁?是宛因么?”她说:“是的。”我竭力的抬起头来,借着微微的星光,仔细一看,那白衣飘举,荡荡漾漾的,站在我面前的,可不是宛因么!只是她全身上下,显出一种庄严透彻的神情来,又似乎不是从前的宛因了。
我心里益发的昏沉了,不觉似悲似喜的问道:“宛因,你为何又来了?你到底是到哪里去了?”她微笑说:“我不过是越过‘无限之生的界线’就是了。”我说:“你不是……”她摇头说:“什么叫做‘死’?我同你依旧是一样的活着,不过你是在界线的这一边,我是在界线的那一边,精神上依旧是结合的。不但我和你是结合的,我们和宇宙间的万物,也是结合的。”
我听了她这几句话,心中模模糊糊的,又像明白,又像不明白。
这时她朗若曙星的眼光,似乎已经历历的看出我心中的症结。便问说:“在你未生之前,世界上有你没有?在你既死之后,世界上有你没有?”我这时真不明白了,过了一会,忽然灵光一闪,觉得心下光明朗澈,欢欣鼓舞的说:“有,有,无论是生前,是死后,我还是我,‘生’和‘死’不过都是‘无限之生的界线’就是了。”
她微笑说:“你明白了,我再问你,什么叫做‘无限之生’?”我说:“‘无限之生’就是天国,就是极乐世界。”她说:“这光明神圣的地方,是发现在你生前呢?还是发现在你死后呢?”我说:“既然生前死后都是有我,这天国和极乐世界,就说是现在也有,也可以的。”
zhhn
原贴:短篇散文
轻松侠
行走的毛驴儿
原贴:求一篇毕淑敏短篇散文
璐lulu爱旅行
原贴:求一篇毕淑敏短篇散文
没想好取啥名
原贴:求一篇毕淑敏短篇散文
周川川
7138
Jeep飞鸟
kongyue
icmarin
原贴:短篇散文
大愚005
原贴:短篇散文
侠骨柔情
原贴:短篇散文
宝贝熊8345
原贴:短篇散文
Gary
原贴:短篇散文
曹小花
原贴:短篇散文
恋恋提拉米苏
原贴:短篇散文
q í .
原贴:短篇名著或散文(短篇的)
戴面具的小胖
原贴:毕淑敏短篇散文
annieluoly
原贴:毕淑敏短篇散文
luyebing9
原贴:毕淑敏短篇散文
lgqwelcome
原贴:有没有毕淑敏的短篇散文
景深檐浅
peggy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