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籍

轶事

  据冯贽《云仙散录》中记载,晚唐诗人张籍曾因为迷恋杜甫诗歌,把杜甫的名诗一样一样地烧掉,烧完的纸灰拌上蜂蜜,一天早上吃三匙。一天,张籍的朋友来拜访他,看到张籍正在拌纸灰,很是不解,就问道:“张籍,你为什么把杜甫的诗烧掉,又拌上蜂蜜吃了呢?”张籍说:“吃了杜甫的诗,我便能写出和杜甫一样的好诗了!”好友哈哈大笑。

生平

  贞元初,与王建同在魏州学诗,后回和州。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至和州,访张籍。贞元十四年,张籍北游,经孟郊介绍,在汴州认识韩愈。韩愈为汴州进士考官,荐张籍,贞元15年在长安进士及第。元和元年(806年)调补太常寺太祝,与白居易相识,互相切磋,对各自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张籍为太祝10年,因患目疾,几乎失明,明人称为“穷瞎张太祝”。元和十一年,转国子监助教,目疾初愈。15年后,迁秘书郎。长庆元年(821年),受韩愈荐为国子博士,迁水部员外郎,又迁主客郎中。大和二年(828年),迁国子司业。



  南唐末年张洎收集张籍诗400多首,钱公辅名为《木铎集》12卷。南宋末年汤中以家藏元丰八年写本为主,兼以各本校定,编为《张司业集》8卷,附录1卷,魏峻刊刻于平江。今传宋蜀刻本唐人集中的《张文昌文集》 4卷,共收诗317首。明嘉靖万历间刻本《唐张司业诗集》8卷,共收诗450多首,《四部丛刊》曾据以影印。



  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以它为底本,并参照现存各本进行校勘删补,编成《张籍诗集》8卷,共收诗480多首。另据《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张籍有《论语注辨》2卷。

诗集

  张籍诗歌创作大致有3个时期。40岁前为早期。40-50岁为中期,其优秀乐府歌行作品多作于此期。50岁后为晚期。这时生活逐渐安定,除仍写乐府歌行外,多作近体诗。他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推动者。其乐府诗颇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之作,表现了对人民的同情。其诗作的特点是语言凝练而平易自然。和当时的王建齐名,世称“张王”。诗中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各种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塞下曲》、《征妇怨》,另一类描绘农村风俗和生活画面, 如《采莲曲》、《江南曲》。



  张籍乐府诗艺术成就很高,善于概括事物对立面,在数篇或一篇之中形成强烈对比,又善用素描手法,细致真实地刻画各种人物的形象。其体裁多为“即事名篇”的新乐府,有时沿用旧题也能创出新意。语言通俗浅近而又峭炼含蓄,常以口语入诗。他还着意提炼结语,达到意在言外的批判和讽刺效果。张籍的五律,不事藻饰,不假雕琢,于平易流畅之中见委婉深挚之致,对晚唐五律影响较大。



  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张籍诗集》。

【张籍】古诗词大全

同将作韦二少监赠水部李郎中

旧年同是水曹郎,各罢鱼符自楚乡。重著青衫承诏命, 齐趋紫殿异班行。别来同说经过事,老去相传补养方。 忆得当时亦连步,如今独在读书堂。

赠别孟郊

历历天上星,沉沉水中萍。幸当清秋夜,流影及微形。 君生衰俗间,立身如礼经。纯诚发新文,独有金石声。 才名振京国,归省东南行。停车楚城下,顾我不念程。 宝镜曾坠水,不磨岂自明。苦节居贫贱,所知赖友生。 欢会方别离,戚戚忧虑并。安得在一方,终老无送迎。

哭元九少府

平生志业独相知,早结云山老去期。初作学官常共宿, 晚登朝列暂同时。闲来各数经过地,醉后齐吟唱和诗。 今日春风花满宅,入门行哭见灵帷。

寄陆浑赵明府

与君学省同官处,常日相随说道情。新作陆浑山县长, 早知三礼甲科名。郭中时有仙人住,城内应多药草生。 公事稀疏来客少,无妨著屐独闲行。

宿山祠(一作宫山祠)

秋草宫人斜里墓,宫人谁送葬来时。 千千万万皆如此,家在边城亦不知。

寄衣曲

织素缝衣独苦辛,远因回使寄征人。官家亦自寄衣去, 贵从妾手著君身。高堂姑老无侍子,不得自到边城里。 殷勤为看初著时,征夫身上宜不宜。

寄韩愈

野馆非我室,新居未能安。读书避尘杂,方觉此地闲。 过郭多园墟,桑果相接连。独游竟寂寞,如寄空云山。 夏景常昼毒,密林无鸣蝉。临溪一盥濯,清去肢体烦。 出林望曾城,君子在其间。戎府草章记,阻我此游盘。 忆昔西潭时,并持钓鱼竿。共忻得鲂鲤,烹鲙于我前。 几朝还复来,叹息时独...

舟行寄李湖州

客愁无次第,川路重辛勤。藻密行舟涩,湾多转楫频。 薄游空感惠,失计自怜贫。赖有汀洲句,时时慰远人。

赠太常王建藤杖笋鞋

蛮藤剪为杖,楚笋结成鞋。称与诗人用,堪随礼寺斋。 寻花入幽径,步日下寒阶。以此持相赠,君应惬素怀。

春日李舍人宅见两省诸公唱和,因书情即事

又见帝城里,东风天气和。官闲人事少,年长道情多。 紫掖发章句,青闱更咏歌。谁知余寂寞,终日断经过。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