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礼

——(先秦黄石公素书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福在积善,祸在积恶。

  饥在贱农,寒在堕织。安在得人,危在失士。

  富在迎来,贫在弃时。上无常操,下多疑心。

  轻上生罪,侮下无亲。近臣不重,远臣轻之。

  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枉士无正友,曲上无直下。

  危国无贤人,乱政无善人。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者养人厚。

  国将霸者士皆归,邦将亡者贤先避。

  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

  山峭者崩,泽满者溢。弃玉取石者盲,羊质虎皮者柔。

  衣不举领者倒,走不视地者颠。柱弱者屋坏,辅弱者国倾。

  足寒伤心,人怨伤国。山将崩者下先隳,国将衰者人先弊。

  根枯枝朽,人困国残。与覆车同轨者倾,与亡国同事者灭。

  见已生者慎将生,恶其迹者须避之。畏危者安,畏亡者存。

  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

  非其神圣,自然所钟。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

  同志相得,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

  同贵相害,同利相忌,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

  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规,同巧相胜: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

  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

  逆者难从,顺者易行,难从则乱,易行则理。

  如此理身、理国、理家,可也!

《素书》
素书

《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的智能之作。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

《素书》热门篇章

【黄石公】简介

  张良得“天书”,“天书”是黄石公所赠。这段故事在邳县流传最广,大人、小孩都会讲,可是要问起黄石公的姓名和身份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据传,黄石公是秦始皇父亲的重臣,姓魏名辙。始皇父亲庄襄王死后,轮到秦始皇坐朝当政,他独断专行,推行暴政,忠言逆耳,听不进忠臣元老的意见;魏辙便挂冠归隐,策马离开朝廷。秦始皇听说魏辙走了,想想一来自己还年轻,虽已登基,但立足未稳,身边需要人辅佐;二来魏辙是先皇老臣,如若走了会让天下人笑话自己无容人之量。于是就带亲信人马追魏辙到骊山脚下,用好言好语千方百计挽留,魏辙决心已定,一个劲不愿回去。后来,他就隐居在邳州西北黄山北麓的黄华洞中,因人们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就称他为黄石公。


  书写好后,他就四处寻找合适人物,目的是委托重任,以实现他为国效力的意愿。


  一日,黄石公在圯上(圯,即桥)与张良相遇,便以拾鞋(即古书上说的纳履)方式试张良,看到张良能屈人所不能屈,忍人所不能忍,知道他胸怀开阔,将来必有一番抱负,绝非是人下之小人,遂以《素书》相赠。此书共一千三百三十六言,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道、宗道、遵义、安礼六篇。书中语言明贵,字字精当,张良爱不释手,秉烛细读,大悟大彻,心领神会,要不多天,便把一本《素书》从头到尾背得滚瓜烂熟。


  后来,张良做了刘邦的谋士,佐高祖定天下、兴汉邦,大部分运用《素书》中的知识。久而久之,这段故事越传越神,《素书》也就被后来人说成了“天书”。

0

更多黄石公作品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