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从甘肃天水再到成县后,是怎样进四川的?

最新跟帖
godlee

godlee

从天水,经盐官,泥功山到同谷栗亭(今徽县栗川)杜公村,停十几日,翻木皮岭,入川。杜甫当年在成县停留的地方就在栗川,应该没有在如今飞龙峡杜甫草堂那儿住过。
蔚叶和我

蔚叶和我

杜甫自陇入川的路线:甘肃成县一粟亭休整两天一翻越木皮岭一攀越青泥岭一渡白水峡,沿嘉陵江一线行进一葭萌县越牛头山一大木树一剑阁一德阳鹿头山一成都。
李明轩

李明轩

乾元二年(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广德二年(760年)春,严武再镇蜀,杜甫才又回到草堂,此前漂泊在外将近两年。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不久杜甫又辞了职。这五、六年间,杜甫寄人篱下,生活依然很苦,他说:“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狂夫)“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他用一些生活细节来表现自己生活的困苦,他说他的孩子那种还没有懂事的孩子不知道对父亲很尊重,不知夫子礼,饿了的时候不管是不是爸爸,是不是要遵循父子之礼,饿了就吵着要饭吃,在东门外号哭,到了秋风暴雨之中,杜甫的茅屋破败,饥儿老妻,彻夜难眠,他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Sealary

Sealary

在成县,黄诸的干鱼浪现在还有词在石头上。
Candice莊莊

Candice莊莊

提问者你好,首先我们来看一张图,此图很好的把杜甫一生的行迹跟勾勒了出来,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杜甫的一生。杜甫是诗人中最饱经磨难的一位了,国破家亡,战乱不断,颠沛流离,郁郁不得志。为了躲避战乱,他几乎跑遍了唐朝所有的“不毛”之地。但依然心系苍生,“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境界,实在是令人钦佩。现在来回答问题,首先是杜甫具体是怎么去的四川。杜甫自陇入蜀的具体路线是:甘肃成县一粟亭休整两天—翻越木皮岭—攀越青泥岭一渡白水峡,沿嘉陵江一线行进一葭萌县越牛头山一大木树一剑阁一德阳鹿头山一成都。其实具体行程如何,其实没什么值得探究的,值得探究的杜甫行动背后的深意,杜甫经过怎样的深思熟虑之后,才决定入蜀的呢?关于杜甫入蜀的原因。历来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在此我跟大家分享一种看法。一、仕途失意乾元二年七月(公元759年),杜甫“弃官西去,渡拢,赴秦州(天水),十月,自秦州赴同谷(成县)又赴成都。可以看到,一起的前提,是杜甫弃官。所以说仕途不顺,壮志难酬,这才是杜甫入蜀的根本原因。自“房琯事件”后,杜甫仕途一路受挫,接连被贬官,远离庙堂,使其政治理想破灭,对君王也不再抱有幻想。而造成这些结果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不仅仅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是杜甫人生理想,政治抱负的转折点。二、身处绝境杜甫弃官之后,来到天水投靠亲友。时年十月,在天气寒冷,饥寒交迫,生存困难的形势下,又拖家带口,又从天水赶赴成县。衣食无着,频繁搬迁,生活的窘境绝对着杜甫要入蜀寻找安稳的生活。三、战争威胁时局动荡,各地烽烟四起,为躲避战乱,杜甫携家入蜀,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四、借道他适入蜀暂栖,待机他适。以蜀地为中转站,等待时机成熟,或伺机而动回长安为官,或烽烟平息就北归故园。杜甫当时是有着强烈的归乡愿望的,而入蜀不过是暂栖,以此作为中转站而已。后来杜甫辞幕去蜀、羁旅云夔、漂泊荆楚、病死湘江等均说明了这一点。综上所述,这就是我认为杜甫入蜀的几点原因,也顺带讲了一些杜甫这段人生经历。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把杜甫的故事单独开个专题仔细讲一讲。
汐儿

汐儿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心行无涯

心行无涯

【前情回顾】官二代杜甫杜大叔流亡于天水期间,得到了同谷(今成县)县令的热情相邀,于是乎陷入困境的杜大叔毅然携家前往同谷定居。谁知那县令是一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家伙,使得身处绝境的杜大叔作出了他一生最艰难的决定:入川。【为何选择川地?】一是有一邦亲戚朋友可以依靠,诸如舅氏崔明府,表弟王司马,彭州刺史高适,剑南西川节度使裴冕等。高适是和杜大叔同游梁宋的驴友,裴冕是杜大叔任左拾遗时互赠诗文的同僚和上司。再是,川中远离长安、洛阳等叛乱重灾区,还有高山大川的阻隔而显对相对安全。三是川中号称天府之国,不仅气候宜人物产丰饶,而且山川秀美古迹遍布,这都很适合我们的杜大叔陶冶情操抒发情怀。当然还可以列举一条原因,那就是随着当年唐玄宗“幸蜀”,大批北方贵族和富豪及流民纷纷入川,入川驿站也相当完备从而可以保证入川之行的顺利达成。【入川路线】杜大叔不仅是一位爱国者还是一位君子,不仅是一位流亡者还是一位笔耕不辍的诗人。从成县到成都的千里流亡,他都在不停写诗用以纪行,所以,把他诗歌标题中的地名依次提取出来便是入川路线。同谷(今成县)——木皮岭(今成县和徽县栗川乡境内)——白沙渡(今徽县大河店境内)——水会渡(今徽县虞关镜内,在白沙渡和水会渡之间就是有名的青泥岭。自水会渡进入嘉陵江沿线。)——飞仙阁(今略阳县接官亭镇境内)——五盘(即今广元市朝天区北部的七盘岭)——龙门阁(今朝天区朝天镇内,是金牛道上著名的栈阁之一)——石柜阁(今广元市城北嘉陵江东江)——桔柏渡(今元坝区昭陵镇。自此离开了嘉陵江沿线)——剑门(今剑阁市境内)——鹿头山(今德阳市罗江县境内)——成都府(今成都。杜大叔初到成都时,在浣花溪边的古寺里安家,不久在溪边建造草堂。)【入川结果】从公元759年12月1日由成县出发,到这年12月底抵达成都止,杜大叔不仅用诗歌镌刻他的千里流亡史,还得到了诗意栖居的福地——杜甫草堂。在杜甫草堂,杜大叔诗意大发诗情潮涌,写下了诸如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中国诗歌史上的巅峰之作。
钮祜禄氏Vicky

钮祜禄氏Vicky

没有车,只能步行。
吃货的人生无需解释

吃货的人生无需解释

用脚走进四川的
大蚂蜂

大蚂蜂

杜甫从陕西下来再天水待了一段时间然后出发经过徽县江洛镇和泥阳镇才到到成县然后在成县待了一段时间后,出发来到徽县栗川乡杜公寺停留了三个月之久,在这几个月期间上山拾板栗充饥,在我们村刺宁湾后面的元观峡内钓鱼维持生活,至今我们这个村以杜甫为名,小学也是以杜甫为名,在杜公村有后人纪念杜甫建造的杜公寺也叫杜甫草堂,流传至今的地名有杜公村,杜公小学杜公寺,然后从我们栗川南山下的元观峡后面的木皮岭一直沿途徽县大河乡在经过徽县青泥岭古栈道一直到陕西略阳,在一直下去才到的成都,杜甫在这沿途写下了很多诗,我就是当地的一个年轻人,对杜甫的事,研究了一番,今天再次特意留下这段文章,
breeze

breeze

应该是沿成县徽县两当凤县到汉中,再入川经江油绵阳到达成都。
隐士的香奈尔

隐士的香奈尔

关于杜甫从甘肃到成县后是如何进入四川的,很多专家学者都从自己掌握的资料进行了研究。主要有下面三种观点。一、严耕望先生的观点古道由秦州出发,沿耤河西行,经铁堂峡南入西汉水,折西经盐井、祁山至长道县。二、李济阻先生的观点李济阻先生根据杜甫陇右诗赤谷和铁堂峡诗、南宋祝穆方舆胜览记载及实地调查,对这段道路上的赤谷、铁堂峡的位置提出了不同见解,认为赤谷即耤河支流南河沟,铁堂峡即今平南镇与天水镇之间的峡谷。三、苏海洋先生的观点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应该沿祁山古道铁堂峡支道而行,即从今天天水市西南出发,南溯耤河支流南河沟至皂角镇,折西南经店镇、云雾山至西汉水上游的平南镇,再穿越平南镇和天水镇之间的张家峡,继续顺西汉水而下,经天水镇、罗家堡、盐官至长道镇。
马振东

马振东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陇南成县】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成县县志详细记录了杜老爷子在成县的工作、生活、起居等细节!杜甫草堂【后有修缮】至今保存完好!欢迎大家更多关注陇南,关注成县!
未央在天边

未央在天边

当然是座马车走十天高速进四川
潇洒凝哥哥

潇洒凝哥哥

途经,秦州,同谷等地,然后抵达成都
亿米陶

亿米陶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