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杜甫很忙"的恶搞现象?

杜甫很忙,指的是网友系列恶搞涂鸦。2012年3月,适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之际。 [1] 杜甫突然在网络一然红起,被人乱改造、涂鸦、恶搞等行为,一般在语文课本上。
最新跟帖
扫扫扫不干净

扫扫扫不干净

其一,现在人很闲其二,现在人想象力丰富其三,现在人的艺术基本功底很好
琛琰

琛琰

其实我们也不是消费文化。只是有人刻意放大恶搞的严重性,无论如何,恶搞也是一种个性解读、另类表达,我们对这种行为应该给予理解,但不要盲目跟风。
Ywendan

Ywendan

学生在苦逼的日子中寻求学习的乐趣,释放压力
认真堕落

认真堕落

要感谢袁隆平,让这群人吃饱了
wilo

wilo

现在感觉在这个全民娱乐化时代背景下,娱乐至死确实有不妥地方,提倡适当娱乐,而不能过度娱乐,现在是娱乐名人,这种低级趣味的娱乐缺乏基本道德,虽然我们在这个激励竞争的时代,心里压力可以通过娱乐得以释放,但也不能无底线的一味娱乐践踏名人文化,名人文化我们应该尊重并加以学习发扬光大!
果子丫

果子丫

1.娱乐大众,大众娱乐2.首先在尊重文化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娱乐生活。3.娱乐杜甫的同时能让年轻人了解历史人物,未尝不可。4.当时的时代,杜甫也是文化娱乐人士。个人见解 欢迎各位大神点评
Tina。❤

Tina。❤

去恶搞的人都是小孩子或者想通过网络恶搞走红的人,前者说明中国的教育败到家了,后者还是说明中国人普遍素质低,社会纵容这种社会现象。或许还有人只是找乐趣,想放松,但请有基本的做人的原则,尊重他人,尊重历史。
神经野

神经野

关于网上一些人“恶搞”杜甫现象,我这样看:一是批评。对被冠以“诗圣”桂冠的现实主义伟大诗人杜甫如此不尊重,首先是说明对历史文化的无知,其次也暴露了自己个人品性修养上的欠缺,应该做出检讨。二是理解。我们不能要求现在一代人像我们一样崇拜“诗仙”、“诗圣”,年龄、阅历和阅读量等方面的原因,使他们不以神圣为然。然而,我在想,尽管他们采取的方式不能鼓励,但毕竟还是知道了杜甫这位文学家,实际上,有些“恶搞”图影也是善意的,并融入了一些现代文化元素。历史上的杜甫也不是总是忧国忧民,不苟言笑,他也写过风花雪月一类的诗作,有些“恶搞”看后可以一笑了之。三是引导。我想,那些“恶搞”的人怎么也是阅读了一些杜甫的资料才可以作图,相信老杜作品的文学魅力可以让一些年轻人折服,只要进行针对性强并合理到位的引导,说不定会使他们得到“意外”教益,比如悟空问答提出这样的问题并由网友回答,就是一种很好的引导教育方式,想必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沈小蛇

沈小蛇

杜甫(712年-770年)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称其为“诗圣”。为了更好的回答这个问题,我首先说明纵观杜甫的一生的确很忙:一、忙于漫游杜甫共有三次漫游:第一次是在731年,杜甫十九岁时,出游临沂,漫游吴越,735年回故乡。第二次是在736年,杜甫二十四岁时,到齐赵平原漫游,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名句。第三次是在744年,杜甫三十二岁时,在洛阳与李白相遇,同游开封、商丘一带,次年,两位巅峰级诗人再次相遇并互赠诗篇后,就天各一方再也没有见面。二、忙于求仕在736年,杜甫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在747年,杜甫参加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之后,久居长安奔走干谒献赋。在751年,献三大礼赋后,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在755年,杜甫被授予河西尉这个小官,此时四十三岁,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宋代郑刚中在读杜子美三大礼赋中曾称其“年逾四十犹无禄,笔下千篇祗有诗。”杜甫从二十四岁应试求仕,直到四十三岁才谋得小官,可谓仕路蹉跎、壮志难酬。三、忙于避难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流离失所将家搬到鄜州羌村避难,但也时刻忧国忧民。四、忙于生计在759年,在成都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寄人篱下,生活清苦,六年后离开成都辗转到达夔州,代管公田,租种土地,忙于生计。五、忙于作诗杜甫在五十八年的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诗歌,现传世之作共有约1500首,特别是在租种土地期间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是在这个期间创作的。网友恶搞涂鸦,创作了一系列“杜甫很忙”的漫画等作品,我认为对此应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不必口诛笔伐、大加鞭笞,我的看法如下:一、网友们没有忘记诗人杜甫网友们用不同艺术形式刻画了杜甫的形象,说明杜甫在网友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也说明人们学习古典文学、古代诗歌的兴趣在升温,这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无疑是一件好事。二、网友们突出了杜甫的忙碌网友们说杜甫很忙,这不仅是一般的喜欢诗歌了,而是正如笔者上面所述,更进一步的了解了杜甫一生的确很忙的特点。要想深刻领会杜甫现实主义的诗歌,还真的就应该了解杜甫一生的忙碌奔波。三、网友们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如何艺术的再现古典文学作品里的人物,一直是人们孜孜探索的课题之一,网友们用漫画等形式刻画了杜甫的形象,并进行了一些探索,我们要持开放包容的态度,鼓励探索、支持创新,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四、网友们应正面艺术的反映鼓励探索,不是鼓励污名折辱;支持创新,不是支持揶揄嘲弄。运用一切所能运用的艺术手段,正面的艺术的反映杜甫以及古典文学中的人物,应是社会主流的看法。以上是我的看法,欢迎在评论中留下不同观点。
蝎之传说

蝎之传说

其实我个人观点认为这些无伤大雅。这是活在新社会年轻人的一种绘画和创想方式,这些历史可以作为一种丰富生活的兴趣爱好,只要不是太过分,不要刻意抹黑,恶意杜撰就不会存在太大问题。有爱好和新的创想才有发展的潜力。但凡事总得有个度,爱好归爱好,你抹黑历史名人,将其作为乐子欣赏就不太好了。且不说尊重问题,谁也不愿自己家庭成员被人过分恶搞,国家也一样,触碰到国人的道德底线,一样会有专人请你喝茶。所以有些玩笑还是适可而止。
真爱至上

真爱至上

娱乐也要有度,只要不过分就可以。
儀の奕

儀の奕

杜甫很忙说的是学习压力大,作业多,老师补课班多。老师太忙了吖????
斯旺夕照

斯旺夕照

杜甫也算是古代一个文化名人吧。现在的年轻人用“杜甫很忙”创作各种新型网络热点,这绝对不是恶搞,应该算古典传统文化和网络时代的完美结合吧。 中国的诗词歌赋,历史名人,国学教育,这些传统文化如果不再继续传承,很可能被当今快餐网络时代的各种网红文化覆盖掉。而像我们小时候读书,一板一眼,非要强记默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亵渎,使得很多年轻人从小抵触。“杜甫很忙”以幽默轻松的形式既宣传了中国古典文化,由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其乐融融,贻笑大方,何乐而不为呢? 以后或许连墓碑都没有了,建个网站纪念,扫二维码看逝者生平,并网上祝福,不是很完美吗?那些看起来离经叛道的事情或许过几年就会成为文化传承的开拓先锋。
饭后呆fancy

饭后呆fancy

恶搞、戏说、用鸡汤诠释经典,是对传统的不尊重,特别是拿经典著作、历史名人开涮,更是对文化、对历史名人的侮辱!一切流传至今的东西摆在你面前,你可以不接受、可以排斥,甚至可以推倒另立山头,但不能抓住经典的外衣,去填塞荒诞无稽、低俗浅薄的番外情结。杜甫很忙,不是恶搞能懂的!杜甫,忧国忧民,用惊天地泣鬼神的文字,把社会的丑陋亮给你看,有官不违心屈就,有钱不低眉索取,虽然十分清负,连孩子都饿死在自己怀中,也不改为民呼号“安得广廈千万间,大庇天下寒食俱欢颜”!性格决定命运,杜甫的成就早已有公论,只是在这个娱乐至上、亳无低线、崇洋媚外的现实中,很多少无情嘲笑贫穷、贬低传统文化,脑洞一开,逮谁涮谁,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不是创造,是毁灭!心存善念,敬畏生命,尊重传统,娱乐,可以换一种方式,无知不可怕,无德就太可怕了!杜甫很忙,二千多年的悲叹,也没让天下安康,能不忙吗?
刘孟庄不哭

刘孟庄不哭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