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那么多能人异士,罗贯中为什么神话了诸葛亮而不是别人?

提到的作品

[作品]三国演义

三国时期是个激动人心的时代。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是纪录这一时代的最原始材料。从晋朝到唐宋,民间关于三国的传说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以各种形式不停歇地上演着、评说着刘备和曹操的故事,男女老幼无不喜欢...

罗贯中

最新跟帖
melody

melody

鲁迅说把诸葛亮写成了妖
romeo

romeo

因为对于后世的统治者 知识分子 老百姓而言 诸葛亮比刘备有价值应该说 刘备创立的蜀汉 在三国时期 是实力最弱的一国 放在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 寿命太短不啻于一个过客 成王败寇 对蜀汉及刘备个人的关注 也就没那么多当然 这里必须说明的是 宋代以前 官方是以曹魏为正统的 到了宋代以后 才转过头来以刘备为主线 加上之后的《三国演义》的大肆渲染 使得刘皇叔的仁德深入人心 很讨老百姓喜欢但这只是演艺形象 历史上的刘备更像个枭雄 这在袁绍 曹操以及孙权那边都是有公论的 他们及手下都曾给予刘备类似的评价 可见不是个省油的灯先不先 看看他给两个儿子 刘封刘禅起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的政治野心所以 对于刘备这个人 主要还是老百姓喜欢 这还要多亏了演义的刻意拔高至于读书人和统治者们 不见得会喜欢他 刘备对于人才的任用比不上曹操 而统治者也不会喜欢他这样每次寄人篱下还不忘邀买人心的主 跟了袁绍大战前开溜 跟了曹操夺了人家徐州 跟了刘表算是安稳了一点还不忘折腾 最后把人家刘璋地盘给夺了 你说哪个掌权的会喜欢这种人但诸葛亮不一样 诸葛亮的忠诚与人品 历史上就立得住跟了刘备以后 就一直兢兢业业 刘备出去打仗 他致力于巩固内政 协调本地集团和刘备铁杆之间的矛盾 因为刘备是外来的统治者 开始很不受本地人待见 统治并不稳定可以说 刘备打下了疆土 但巩固它使其变得更为稳定的 离不开诸葛亮的辅佐加上诸葛亮这个人 道德上简直是楷模曹丕托孤司马懿 司马懿手握重权就把曹魏江山给夺了 相比于诸葛亮 人品实在差太多了 诸葛亮是手握重权 也没敢夺刘备的江山 只不过架空了刘禅 但诸葛亮用的人以及推荐的后继者们 道德上都是立得住的 比如董允 费祎等人 还有姜维等 尽管政见有分歧 但这些人真的都是才德兼备 可见诸葛亮个人用人标准的严格以及看人的准确诸葛亮在生前就已经倍享尊荣 死后蜀中百姓多次祭祀他 可见其人格魅力之大对于后世的百姓而言 一个道德高尚爱护百姓的领导者 无疑是值得铭记与缅怀的 所以老百姓喜欢他 热爱谈论他对于后世的读书人而言 诸葛亮算得上出将入相 军事和内政上都有建树 是读书人的楷模 智慧的化身 受到他们的关注也就不奇怪了对于后世的统治者来说 他们当然欢迎这种又能干又没野心的人来辅佐自己和自己的后代 用起来不要太放心 自然要对诸葛亮大捧特捧所以 诸葛亮关注度高于自己的领导也就不奇怪了
夜冥

夜冥

自古以来老道都是神仙好写一些
尘埃落定

尘埃落定

罗贯中为何过于神化诸葛亮?题主提出问题的本身就已经定了性。坦率讲,我是不赞成“过于神化”四个字的。作者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是要穷尽各种手段的。力求把形象塑造得丰满、立体、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地立在读者眼前。让读者读后觉得这个人物真实可信,思想感情便会随着人物一起喜怒哀乐,迭宕起伏,出生入死。尤其是《三国演义》电视剧演到诸葛亮去世举国吊唁,风卷灵幡,满天白孝,哀声遍野,加上“苍天啊,你为何让他匆匆离去......”的歌声响起,那令人肝肠寸断的的艺术表现形式,相信每一位观众都会眼含热泪,激动不已。这无疑就是艺术作品的魅力所在。难怪史家发出绝世感叹:“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所以,我不赞成过于神化诸葛亮的说法。恰恰相反,正是由于作者的妙笔生花,才给古典文学宝库中,增添了一位闪闪发光的人物形象,令后世口口相传,永不磨灭。那么,罗贯中先生是怎样塑造诸葛亮这个闪光形象的呢?一、刘关张三顾茅庐,营造出未见其人即闻其声的效果刘备以汉室宗亲的身份,胸怀大志,誓要匡扶汉室,有一番作为。经桃园三结义后,起兵讨逆,可惜身边缺少智谋人才。经高人指点,登门寻访诸葛孔明。前两次均未得见,第三次则遇到诸葛亮正在午睡,三人只好立在门外等候。关羽张飞都觉得刘备这样做有失身份,毕竟咱是皇叔!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刘备刚刚起兵,缺兵少将,本身就没有任何影响力。更何况,汉朝皇帝已是强驽之末,成了宦官和军阀的魁儡,谁还拿你个过气的皇叔当回事。这一点,刘备是心知肚明,所以才求贤若渴,放下身段,坚持在门外等候。三顾茅庐的意义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一是表现出刘备诚心诚意,二是起到烘托诸葛亮高大形象的效果。这段描写,显然是作者在利用春秋笔法,勾起读者探究的兴趣,进而产生急于观看第三顾茅庐的欲望。诸葛亮睡醒后,果然没有让刘备和读者失望,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为《三国演义》这部宏篇巨著奠定了主旋律。三顾茅庐,表面说的是刘关张,实际是在烘托诸葛亮。为推出诸葛亮这个卧薪尝胆指点江山的形象,起到了极好的铺垫作用。二、舌战群儒,表现出厚积喷发,雄兵百万的口才能量为实现联吴抗曹,诸葛亮只身过江舌战群儒,最终说服吴主孙权,使刘备得以休养生息,为进军四川赢得了空间和时间。东吴对联吴抗曹是摇摆不定的,尤其军权在握的大都督周瑜,刚愎自用,嫉贤妒能,急于消灭诸葛亮这个竞争对手。这一点诸葛亮当然知晓,也正因此,诸葛亮才做足了功课,首先灭掉了以东吴第一谋士张昭为首七大臣的挑衅。要知道,这七个人可都是能言善辩满腹经纶的顶尖谋士,但在胸怀天下博学多才的诸葛亮面前,都被驳得哑口无言甘拜下风。可想而知,诸葛亮这个漂亮的亮相,使得周瑜也不得不有所收敛,为联吴抗曹首先奠定了理论基础。更精彩的是骂死王朗那出戏。曹军七十六岁的王朗能够出阵挑战诸葛亮,当然非等闲之辈。但在诸葛亮绝佳的口才面前,实难招架。二臣贼子,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会摇唇鼓舌,助曹为虐,一条断脊之犬,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骂得王朗大叫一声,坠死于马下。骂死王朗,笔者看来,或多或少有些夸张。但在塑造人物上,有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一样,亦无不可。总之,作为一个文人谋士,仅仅胸怀韬略,却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是不行的。诸葛亮的口才与他的韬略一脉相承,可谓相得益彰。三、文采斐然,流传千古,故有“读《出师表》不落泪者,乃不忠也!”之典故诸葛亮不仅口才了得,文采同样光照斐然。其主要表现在《出师表》。刘备去世前,后主尚幼,故于白帝城托孤于诸葛孔明,也将克复中原,光复汉室的重任交给了他。在出兵伐魏前,诸葛亮呈上《出师表》。正是这篇檄文,既表现了诸葛亮的耿耿忠心,更展示了高超的文字功夫。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开篇就道出了北伐中原的紧迫性。可谓开门见山,一针见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以托孤重臣和长辈的身份,谏言后主要吸取引历史教训,广开言路,严明赏罚,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一片忠心,溢于言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文中,诸葛亮念念不忘刘备知遇之恩,三顾茅庐之情。言辞恳切,朴实真诚,并表达了北定中原光复汉室大业的决心。最令人感慨的是结尾之句: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此时此刻,已经不知怎么表达才能更加充分到位了。只能垂泪而别,苍天可鉴。《出师表》在历史资料中是真实存在的,后人给予了极高评价。故有:“读《出师表》不落泪者,乃不忠也!”之说法。四、智谋超人,治国理政,为塑造诸葛亮形象,加了高分诸葛亮前期是军师,表现主要在智谋。后期为丞相,而且是托孤重臣,则加入治国理政的表现。不论前期还是后期,其文攻武略的才能,是前后照应不见虚枉的。重点有: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算华容,智取汉中,七擒孟获等等数不清的战役,都是在诸葛亮的计谋下完胜。只有一个赤壁之战的借东风,在今天看来属于封建迷信范畴。但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作为元末明初的章回历史小说,其笔法也不算超出夸张的范围。至于后期作为开国重臣的丞相,有《出师表》为证,诸葛亮确实做到了鞠躬尽萃,死而后已。直至病故于征讨之程,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精彩纷呈的一生。总之,《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在塑造诸葛亮的人物形象上,并没有过度神化,而是利用各种艺术手法,比较全面完整地塑造了这个完美形象,由此才使诸葛亮这个艺术形象历经千年而口口相传!
和凤

和凤

诸葛亮是儒家意志的集中体现,把他神化让儒文化的国民更喜欢看,书好卖,同时,也把作者自己抬起来了。三分天下,七擒孟获,九伐中原,那些没有积极意义的战争害苦了老百姓,人们从他的作品进一步看清了儒家的面目。
我要用3G

我要用3G

谢谢邀请。三国中那么多能人异士,罗贯中为什么神话了诸葛亮而不是别人?《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既不是纪实,也不是现实,更不是史实。小说描写的只是故事,现实及历史中的事件和人物只是借来打造一个框架,就象人的一付骨架。就是这个框架也是按小说的需要来取舍的。更多的小说连这些骨架都是虚构的。骨架是不好拿出来与人相见的,要加上血肉,皮肤,五官,还要穿上衣服,还得化装,打扮然后才出来见人。这才显得象个人。书中的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神话诸葛亮,是对人类智慧的优化和美化,是把人类的各种智慧集中到一块来显现,并且还要加以完善和提高,使书中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和圆润而充满美感。其实书中不只是神话了诸葛亮,其他的人物同样经过用心刻划,刘备,关羽,张飞,周瑜,鲁肃,庞统,曹操,司马懿,赵云,张辽等等等等,哪个人哪类人不是精心打造出来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中间一条主线的需要。这条主线说的是天道的运行,突出的重点是人力在天道运行中的作用。在三国这部演义中,很多人说作者偏重于扬刘抑曹。其实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作者只是把魏吴蜀来喻示事物发展运行中的天时地利人和。天势是最大的,地是稳固的,人力是灵动的。人力是想要改天换地的。但人力总是有限。在有限的能力条件之下去努力地有所作为,是小说的一条中心主线。这条人力的主线的代表是蜀国的刘备一伙。在世界的整个事物中,先有天地而后才有人。人生出之后就开始在天地间去争一席之位。这就是刘备一伙最后才出道的原因。人力讲的是人和,也就最是聚积力量。聚积力量最主要的是仁心。所以把刘备这个主人打造成仁的形象,然后就是义气,人聚到一起之后相互之间的义气是最重要的。所以把二弟关羽打造成义的化身。再往下走人们需要的是勇猛的气势,这一点用张飞张三爷来表示再合适。但这一切都是人的初形,初时的人跟其他动物没什么两样,没法在天地间占有一席之地,直到人生出了智慧,才真的可以在天地间争一席之位的资质和能力。在书中智慧的化身就是诸葛亮。有了诸葛亮的加盟,刘备他们才真的有了与人相争的资历。对于人来说,当然是以智慧是最有故事的,是最适宜用大篇幅来渲染的。所以,诸葛亮被神话也是必然的。因为这里面除了现实,还加上了人们的理想和向往。好在这里面的人还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没能最后控制整个局面,还得随着天道的自然规律,使天下归于占天时的一方。司马家族就是曹氏家族自然延续。相对于人来说,天地的事儿当然要少的多了。所以作者才会用更多的笔墨去描写刘备一方的事儿。也更多的描写诸葛亮。
风行雨散

风行雨散

诸葛孔明的确是一位历史贤相。布衣出身,耕读于南踢,儒士风范,名声雀起,受水镜先生推荐,刘备三顾茅庐,审时度世,为蜀汉争得三分天下。用兵如神,火烧博望坡,联吴抗操,以少胜多,勤政爱兵,屡之战功。诸葛先生为后世敬仰,李白,杜甫等许多名人有赞。元明时期,施耐庵罗贯中著巜三国演义》推崇蜀汉,贬曹,全书歌颂孔明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忘我精神。读三国确实有"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巾"的感觉。
扭计欣

扭计欣

绝对是:原因:1、诸葛亮历史形象本来就比较光辉,比较高尚,污点也少!正好迎合了罗贯中这种文人士大夫不得志的心理!他多么希望有人也对他三顾茅庐啊!言听计从啊!他的理想全部通过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寄托在了诸葛亮身上!2、火烧博望和新野给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主要功劳给了诸葛亮,智激周瑜给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给了诸葛亮!扮演道士借东风给了诸葛亮!取荆州和取西川也给了诸葛亮!七擒孟获。空城计都给了诸葛亮!死诸葛吓退活仲达也给了诸葛亮!
小鸟的探戈

小鸟的探戈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