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之尊”的典故从何而来?

“九鼎之尊”的典故从何而来?
提到的作品

[作品]春秋公羊传

春秋公羊传,ISBN:9787538247756,作者:(战国)公羊高撰;顾馨,徐明校点

徐明

最新跟帖
witche

witche

“九鼎之尊”一词看起来颇有来头,但并非古已有之的词语,直至近代也未见此说。要说典故,“九鼎”一说源远流长,“九五之尊”这一说法亦是由来已久。而“九鼎之尊”这一说法充其量算是这两个词“移花接木”之后的杂交产物,或者说是借“九五之尊”这一词的演变轨迹而应运而生,但不管如何,这样的一个说法也并非全无道理,而且这一说法似乎比九五之尊更好理解,于是这一“新生代”词语滥觞开来也自有其道理。“九鼎”之说源自大禹。传说大禹因治水有功,受封于夏地,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即位,成为部落首领。其即位后,乘势而上一举平定天下,而且在此之后经常巡游天下大会诸侯。后来在涂山(今安徽蚌埠附近)举行集会号令天下,在这次会议上,他举行了隆重的祭天祀土仪式,与会的各部落首领无不臣服,没有封号的部落首领在这次大会上也被禹封为部落首领。为了纪念这次大会,禹把各地部落首领进贡的铜铸成九个大鼎,鼎上铸有各地的山川、道路、鸟兽、草木等图案,这九鼎象征着九州,而且就此成了镇国之宝,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王权。而且这次大会为夏废禅让制走向世袭制铺平了道路,成为“家天下”的起点,后来禹的儿子启杀死了各部落首领推荐的首领继承人伯益,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由“九鼎”之说又渐渐演绎成“九鼎八簋”之说,但这其中的“九鼎”意义有所位移。在此处,鼎和簋,前者是煮食物后者是盛食物的器皿,而后鼎和簋数量的多少渐渐成了身份的象征,这样的融合演变慢慢形成了定制,对吃饭这样头等大事的来说,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一簋。从这个角度看,九鼎的意义由专指天下渐渐地变成了另一个含义,那就是治天下的天子,当然,这其中的隐约可见的脉络并非十分清晰,而且由于上古时期典籍都十分简单,但无论怎样演变,“九鼎”一词中蕴含的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因子却是牢固地占据着核心地位且千年不易,后逐渐有问鼎、一言九鼎等诸如此类的说法该都取自这层核心意思。而“九五之尊”是由“九五”这个词而演变而来。而“九五”这个词最早见于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也有一说谓之五处于九个数字之中间为最大。无论何种说法,“九五”都被指为帝位,而且随着这个说法的固定成型,九五之尊、九五之分等说法在古代典籍中均有记载。综上,“九鼎之尊”这一词尽管有点来历不明,但其代指的意义却众所周知,也就是相当于“九五之尊”,说透了,就是天子皇帝的意思。 欢迎顺手点赞!欢迎随手关注!!
小小鸟

小小鸟

大禹建立夏朝后,加强地方行政区规划,划分天下为九州。同时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这是九鼎的来历,却不是九鼎之尊的来历。九鼎之尊代指天子来源于祭祀活动。按照规定士人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诸侯用七鼎,而只有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
張橙橙橙橙

張橙橙橙橙

1.“九鼎之尊”古代并无此说法。估计是近代玄幻小说编撰出来的名词。2.“九五之尊”,说法由来已久,出自易经。即64卦中每个卦象有六条横线(爻),从上到下数第二条,代表帝位。所以代指统治者的地位。3.“鼎”指烹制肉类的器具,“爵”指温酒的器具,“尊”指双手捧着酒坛。这些器具由实用功能上升为祭祀礼仪功能后,意义就发生了改变。鼎演变为国土统治象征。爵代表地位等级,尊则代表行使最高权利的人。4.最初的“九州”和“九牧”并不是单指具体的数字,“九”其实指的是全部。春秋时期被儒学一派人为的指向九个具体的区域。后九州名称数次发生变化,至今存在争议。5.大禹掌权后,铸九鼎,只是将统治全部疆土的权利仪式化和固定化而已。如大夫可用五个鼎、士只能用三个鼎,这个鼎的数量其实就不跟几个州对等了。只是一个礼数规定。6.中国古代史称“三皇五帝”,指的是只有三个统治者可称为“皇”,即遂人、伏羲和神农三个历史时期的首任领袖。之后的黄帝等等,只能称“帝”。帝是“缔结”联盟的意思,比“皇”的地位要低。尧、舜均为五帝之列,禹则不是。帝下面只能称作“大王”或者“君”。但是自从嬴政把史书烧了,并自称“始皇帝”以后,这些称谓就乱了。7.就如同传国玉玺的意义相同,大禹所造的九个鼎具有了“统治天下”的意义后。后面的历代君王为了证明自己统治了整个中国,是正宗。总会不惜代价的去获得这两样东西。可以都已失传。
凯文橙

凯文橙

古代天子祭祀和吃饭时要用九个鼎和八个簋,鼎相当于现在的盘子,而簋相当于碗。先啰嗦两句,说下“九鼎八簋”是怎么回事,这和后面要说到的鼎内放什么东西有点关系。鼎在古代被视为传国重器,是国家权利的象征,《春秋公羊传》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卿大夫用“七鼎六簋”,诸侯用“五鼎四簋”,士为“三鼎二簋”。一言九鼎,就打这来的。鼎、簋既是食器也是礼器。简单说,鼎是放肉的,簋是盛粮食的。鼎分三种,镬[huò]鼎、升(正)鼎、羞(陪)鼎。1、镬鼎镬鼎特别大,是烹饪用的。鼎镬是古代一种酷刑,就是把人扔进大锅里煮死,文天祥《正气歌》里有“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意思就是鼎镬之刑对我来说就是毛毛雨,跟喝糖水一样,只要是为国捐躯你把我煮了也不碍事的。2、升鼎升鼎又叫正鼎,就是题目中说的祭祀和宴享用的鼎,鼎内一般放牛、羊、豕(猪)、干鱼、干腊肉、动物肠胃、肤(切肉)、鲜鱼、鲜腊肉。但是到了春秋战国,礼崩乐坏,诸侯僭越称王,也开始用九鼎。比如中山国祭祀时鼎内会存放一些猎物肉或者狗肉这类东西,这和他们的游牧民族特征有很大关系,和中原地区鼎内盛放家畜区别较大。据此看,鼎内存放的食物可能会根据诸侯国的生活习惯发生变化。3、羞鼎羞鼎也叫陪鼎,是配合正鼎用的,“致滋味乃为羞”,羞鼎是用来置调味品的。而簋内盛六谷,即稻、黍、稷、梁、麦、苽。稻和麦就不说了,黍是黄米;稷指不黏的黍 (一说是高粱);梁通粱,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苽指菰米,一种黑色长粒米。

“九鼎之尊”的典故本人尚无考证,我认为源于“夏”而成礼于“周”。鼎是用于烹饪食物的,周礼对鼎的使用礼规,天子用九鼎,侯用七鼎…。由此可以看出九鼎之尊出自礼制天子用九鼎。“尊”为什么是数字“九”呢?古人认为世界用数解释,万事万物产生于“一”,而数成于”五”,极于“九”,故有“九五”之尊。一、五、九却源于比”夏丶周”更早的“易经”,“一”就是“易”,所谓“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其义为:“一”便是我们生存的世界,这个“大一”分为白天和夜晚两个不同的景象,合而为“大一”,分而为“两一”(一阳一阴),数这样变化生成,千变万化,成就现在的世界,“九”为最高境界。周礼以数”九”为尊当是出自于“易”。也就是说认何东西都是有出处的,慢慢去琢磨,会有收获。
米团子

米团子

感谢悟空(猴哥)的问题让我回答,我对“九鼎之尊”的了解为,九鼎之尊寓意为至高无上,这个典故是从大禹治理国家年代流传而来。大禹把整个国家分为九个州,为了防止有的州的统领不听自己的统治,也是防止有的统领叛乱,及让九个州的统领奉献青铜铸鼎,铸成九鼎,每一鼎代表一州,九鼎为至高无上,放在宫殿里供九洲统领祭奉。
滑过紫薇星

滑过紫薇星

“鼎”单从字面解释: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说白了就是军队的做饭锅。但自夏朝以来,大禹将全国划分为九州,州的最高长官为州牧。夏启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了九只造型古朴,雍容雅典的鼎。然后,把全国各州的名山大川、风土人情、奇异之物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九鼎象征九州,我们现在说的”九州方圆”这个词就是从那时流传下来的。铸九鼎意思不凡,它象征了全国民族统一和王权高度集中,显示夏启已成为天下之共主,是顺应“天命”的。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同时,这“九鼎”也就赋予了权威和尊贵的象征。表示贵族之间身份的区别。夏启曾有严格的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而皇储皇室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这就是九鼎之尊的由来。拥有九鼎的人非王不可。因此,‘鼎’从那时起,自然而然地成为国家拥有政权的象征。后来,“问鼎”成了窥视王权的行为。这里面还有个故事呢。左传·宣公三年:“ 楚子 伐 陆浑 之戎,遂至于 雒 ,观兵于 周 疆。定王 使 王孙满 劳 楚子 , 楚子 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禹 铸九鼎, 三代 视之为国宝。 楚王 问鼎,有取而代 周 之意。上面这段话大致是:公元前606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兴兵攻击陆浑之戎,逼近雒邑的郊外,周定王被迫派人为他举行慰劳欢迎之礼,庄王“问鼎小大轻重”使者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在秦灭周后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迁秦始皇所在的咸阳。但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九鼎却神奇的消失了。撰文/ 秉烛读春秋
牛头对马嘴

牛头对马嘴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