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写作吗?

提到的作品

[作品]史记

“中华经典藏书书系”,内容经典,形式精美,全面体现“经典藏书”理念。 该书简介:《史记》为其中之一。 《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

司马迁

[作品]意林

《意林》:小故事大智慧,小幽默大道理,小视角大意境;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智慧阳光,幸福快乐,意林传递。《意林》:让你如沐春风;让你坚定快乐前行的脚步;让你心怀感念,心中充溢着的是阳光和温暖;感染爱,传...

[作品]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

写作能力出众的人,大多是掌握了一些固定的重要写作原则,并在写作的过程中反复不断地使用。本书从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方面,列举了20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写作原则,包括如何规划表述的观点和顺序,如何使用恰当...

布兰登·罗伊尔

[作品]牛棚杂忆

丛书简介:本套丛书是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是作者晚年在医院疗养期间亲自编选的作品集。文集收录了作者在各个人生阶段的代表作品,涵盖散文、随笔、游记、回忆录、日记、学术著述等多种体裁,集中体现了季老的治学...

季羡林

[言情]红楼

绛珠仙子以一生的泪水,来还神瑛侍者的滴水之恩,从而成就神瑛侍者的位列仙班. 紫微大帝:做梦!毁了小莲花万年才有的化形机会,还想踩着别的仙子位列仙班,做梦!!做梦!!!先了结了这段因果再说. ...

浮世

最新跟帖
monkey365

monkey365

本人喜欢散文诗歌,但现在都不怎么写了。不知是生活的冲撞还是怎么原因,现在写不出来了,想写,提笔又不知怎么写,写什么。以下是之前写过的诗歌,请指教:1,酒醉的秋味,是读不懂的秋收!再穿过这条漆黑的巷道,会看见树上成熟的柿子,像举起的灯笼,照亮了我们捉迷藏的游戏!我住在第5层楼,你住在我的心里。你在借秋夜散愁,我在向秋天敬酒!直到天刚亮,叶又黄,你不在我身旁!2,春时吞吐的芳香,真不是招蜂引蝶!我用一季,换你的回眸,还被寄存在风里!当你感觉到风意,正是秋深叶满地。躺在地上的,你可知,哪一具是我,哪一具是你?3,好想把过去写成一首诗,活生生的你。你说不懂,没关系,我把它写成词,再请人谱上曲。不管你读得懂或不懂,我依旧是我,诗词里面的句子。被你,打过的比方再作比喻!4,守一片昏黑的天,寂寞空虚冷。雨滴砸向窗外,不是摔碎身,就是砸坏了屋顶。你听那狗吠,谁又被强盗偷走了心。这一夜,注定漫长,你关灯收缩孤影,我添油挑灯,等你还我偷走的心。
 Mr . 花

 Mr . 花

喜欢。对于我而言,写作有很多意义,是我表达自己观点和这个世界沟通的一种方式,通过写作我得到了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写作是我梳理内心,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对于别人而言可能是说出来就好了,而对我而言是写出来就好了,很多时候说话要考虑很多,而写如果是给自己看的话则不需要考虑,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就好了。第二现在写作也能给我带来收入,更加有动力了吧,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能赚钱,是一件很令人兴奋的事情。通过写作我也会收获很多朋友,很多人因为你的文字走进你进而成为朋友,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海棠无香

海棠无香

挺喜欢的,上学时代,总是闲着没事写一些短小的诗歌,也写过中篇文章,特别喜欢在文字中找感觉,想着自己的情感游弋在文字中那么满足感是无法比拟的。写作需要灵感,而灵感的培养在乎你有足够的时间去培养。后来上班,时间不允许,就把写作放下了,让我重新拾起书本的原因是因为一个新生命的到来,总想着在她生命中给她一个正确的引导,虽不能带她看全世界,但能让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去客观的看待这个世界。读着读着就想写点什么,就那样毫无章法的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有点像读后感的感觉,可是写完之后又不愿意去重新读,感觉自己写的内容枯燥乏味,老是觉得缺点什么东西一样,想着自己明明有那么多想法为什么就表达不出来呢?一个偶然间的机会,得到网友推荐的一本写作入门书,让我眼前一亮,通读之后找到了自己写作所犯的错误,自己也总结了写作需要改进的方面,现在也能信手拈来一篇文章了,让自己在写作方面充满了信心!
jiangsisisnow

jiangsisisnow

喜欢!可缺少正确的方法,于是就去找土豆老师学写作了。在老师的推荐下,先努力提高阅读能力。再然后锻炼写书评。特别是老师推荐的《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阅读后受益匪浅,可以说极大地提高了写作能力。《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作者用二十个写作原则,给我们从结构、风格和可读性三方面,详细阐释怎样锻炼写作能力。如果说作品是一个人的话,那么,首先我们得观察他的骨架,看是男或女;是老还是少;是高还是矮。这靠骨架可以告诉你。这就是《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中的结构。但只有骨架不鲜活,下一步你得填充血肉了。是脑力劳动者,那肯定得是细皮嫩肉;如果是体力活动者,那少不了腱子肌。还有柔弱的、健硕的等等,这就是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中的风格。最后,能不能合眼缘,有没有相交的可能,就得给人物衣饰装扮。这就是一本小小红色写作书的可读性。《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的讲述,印证作者布兰登·罗伊尔传授的写作要点:从重要的说起,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令人印象深刻。有趣的还有练习,吸收不了,再练练,多强化,日积月累,就会成为写作的高手了。
衣

喜欢,写作是一种表达自己的非常重要的方式。现代生活中,我们的身份越来越多样化,我们每天要说很多话,做很多事,碰到很多人,每天很多次的跟别人传达我们自己的思想,对家庭,对工作,对朋友,我们都需要思考斟酌哪一种表达方式是最合适的,但唯有对自己,我们常常会忘记跟自己沟通,跟自己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接纳真实的自己。写作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帮助我们认识到更深层的自己,就像自己跟自己的对话,自己跟自己谈心,帮助自己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内心的强大不就是这么来的么?
sunnyj

sunnyj

喜欢。当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就热爱写作,稚嫩的思想和笔迹在格子纸上留下痕迹,老师饱满热情的红色批语,是我作文的启蒙伊始;在逐渐长大过程中,写日记是性价比高很大的一个无心之举。把青春期所有的感情倾诉在日记里,把那些无处发泄的激情与愤恨都用一支笔就可以安放在漂亮的本子里,成为永久的回忆,尽管日记算不上写作,但这是积累的过程,厚积才能薄发;现在的我,认为写作是没有那么多框架与限制的,喜欢写作也仍然是没有条件的。当每次被喜欢的公众号大神发表的文章触发心中的情感时,就越坚定写作的心,这个世界大家的联系都需要一个开关,尽管陌生,但情感是可以共情的,而文字,是一道开关,能有效的促进这个世界之间的交流。文字的成本并不高,比起其他联系开关来说。其实,在不断坚信自己喜欢写作的过程中,写作自然而然就变成了一种信仰,转化成一种内心信念,而生活中的行动动力均来自于这个信念。我会带着自己的坚定,继续走在写作的道路上,加油!共勉~
昊燃起名风水

昊燃起名风水

我喜欢。我把写作当麻将打,我不打麻将不玩朴克,写作就是我的麻将和朴克。我失去很多麻将朴克的朋友,他们是很好的朋友,只是玩的兴趣不同,就失去了他们。我很遗憾!我喜欢写作,曾经夜也借日地奋斗,后来生活的穷逼,放弃了,今日头条让我找回了我的青春!我喜欢写作,它能让我脑子活跃,让我修身养性,让我学习,让我人老心不老,让我晚一些步入老龄仙班。我喜欢写作!
Annabelle嘉嘉

Annabelle嘉嘉

喜欢。看到很多人都说小时候很讨厌作文,总是要想很久才能写满800字,是件很痛苦的事。而我最喜欢的就是写作文了,虽然说那会都是命题作文,但是我却总能写的很好。当然,那个是很久之前的事了,当年所谓的好和现在的写作有多好就不是同一个概念了。我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就写日记,断断续续坚持写了十几年。对于我来说,日记就是承载我所有心事的载体。很小的时候就梦想自己能有一天可以使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出现在报刊杂志上。在高中时最喜欢看的就是《读者》和《意林》,每次都会留意里面的投稿地址,也曾经投过文稿去,但是都石沉大海一般。这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写文,所以就放弃了写。可能这个也说明了自己不是真正的喜欢写作吧,不然怎么会放弃呢?不过,我只是放弃了幻想自己能投稿成功,没有放弃自己的日记。依然是很喜欢上语文课,也曾经在学校的杂志上刊登过文章。现在想起来,这都不算什么,如果我当初坚持下来的话,或许现在就是另一番场景了。可惜,我还是只自顾自地闷头写日记。记录流水账一般,记录自己的心情。大学期间,也在博客上写过一段时间,但还是没坚持写下去。偶尔会在qq空间写一些心情感悟,依然是偶尔有感而发时才写写。直到去年,才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就开始报了写作培训班。开始在网上学习写作,不断地输入和输出。曾经在简书平台参加了2期的30天日更,坚持每天输出1千字。虽然那过程很痛苦,但是却让我觉得很充实。尤其是坚持下来后,让我觉得自己很厉害。既然连这个都坚持下来了,那为什么不继续写下去呢?尽管可能写了还是无人问津,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写下去啊。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不记录的话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都是走过来的。所以,我想自己真的是喜欢写作。因为写下来,能让自己感觉是活着的。
小雨中邂逅

小雨中邂逅

改变,从这一刻开始单纯的讨论是否喜欢写作,于我而言,估计只有鬼才知道答案。我的写作始于阅读,只有输入到了一定的阶段,脑海里就总是在骚动,不写下点什么,都觉得是罪恶,于是涂涂写写,一天一天的,我的笔记本就写满了一本换一本。难道改变的只是这更换的本子?不,在我看得到的地方,从前那个总是躺沙发上看电视的妈妈,现在要么是翻书要么是做运动的,连孩子也会搬着她的书和画笔坐我旁边开始涂鸦了,也会跟着我一块扭摆运动,更多的笑声不绝于耳。以前和孩子爸爸相处的方式,手机各看各的,现在交流的话题由孩子到工作到生活,无缝切换,很多工作上他拿不定的主意也会先参考我意见。不敢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样的大变,但能阅读,常阅读,坚持阅读,进而输出写作,练就的不仅是自身的才情和知识的积累,更能给周围茫茫然的无目的者带来一束光亮,渲染氛围。在我不知道的地方,习惯的安排好自己的作息学习时间,上班早晚各一小时听英语,运用奥野宣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学到的知识用在听力上,听完一集我会问自己,影片讲了啥?哪部分是高潮?我最喜欢哪?我想到了啥?只要坚持,效果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就会体现出来,比如我不再畏惧英语,甚至在听其他影片时神奇的能听明白大概意思。每天我的时间不再无所事事,阅读和写作已经零散塞满每个空闲的缝隙,在读中感想,在写中感悟。
菲奥娜青年旅舍

菲奥娜青年旅舍

越来越喜欢了,而且,每读完一本书,然后尝试写书评,写拆书稿,虽然过程会夹带着丝丝痛苦,但是最后,不管你写的怎样,那都是一种包含充实的快乐。一开始我也是被动喜欢的,毕竟从学校出来这么多年,笔都很少动过了,买的新书等到蒙上灰都懒得去擦。有次看到土豆老师在知乎上分享她能通过写作变现,而且在我们看来,是做的非常成功的。那个时候才知道,知识能够如此快捷的转化成财富。于是买来课,一起学习写作。为了输出而进行的看书,写作,看似很功利,实则能非常有效的激励我们去多读书,读透看懂,然后按照一定的文体格式,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这真的是一条能快速提高自己,慢慢实现知识变现的捷径。久而久之,你一定会喜欢这种感觉,这种自我不断成长,不断突破的感觉。这时即使没有外界动力,读书写作都已经成了习惯,成了我们下意识要做的事了。
maxing723

maxing723

总有人好奇作家的身份,仿佛这是一种与众不同变化多端的职业,就好像许多人觉得开一间咖啡馆、民宿、书店是一件很浪漫的事一样,只要拾掇的漂亮,打开门就会客似云来,其实压根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当最初的冲动结束之后,写作的激情往往要靠真正的兴趣来持续。这是个漫长的,持续的,与自己角力的过程。整个过程中,适度和自得其乐是很重要的事情。写作仿佛是导演编剧演员三者合为一体的工作,一开始是自己写/演给自己看,然后是写/演给别人看,到最后,依然是回归到给自己看——这和修行的次第是相似的,最终的目的也是相似的,都是哄着自己往更好的目标去前进。当年看胡兰成说“文字修行”,深以为然。可惜的是,他口是心非,不能也不曾,把文字当成修行。只是沾沾自喜,换了一种风流把戏自娱而已,骨子里,还是个无品无行的小文人。若说真正的文字修行,太史公著《史记》算一个,曹雪芹写《红楼》算一个。其他人或许够得上,但并不算那么纯粹。写作十年,现在的我,也只敢说,写作是很慎重的事,修行也是很慎重的事。找到写作——修行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我生命产生变化的开端。如果没有修习佛法,我应该不会有持续写作的激情和动力。人多少会受困于自己的识见以及经验,到了一定程度就难以为继,无力突破。这时候,需要有更深广的力量去洗涤洞彻。文字再华艳,亦只如飞花触水,我们的人生到底还是需要一些水落石出的时刻,去见证一些实相。这需要智慧承托。
★蓝色★

★蓝色★

挺喜欢的。怎么说呢?写作是一种相对低成本的技能。学个唱歌跳舞什么的,抛开昂贵的学费不说,还得看点先天条件。而写作就不一样了,只要能阅读能写字都可以练出来。很多人觉得自己写不来东西,其实很大程度是懒,刚开始练写作是件痛苦的事,写不出东西也要逼着自己写,懒得去承受这种痛苦,自然就不去练了,自然就不会写了。像很多知名作家,很多人觉得他们天生就是会写,其实他们都是把写作当成一种习惯。每天不管有没有灵感,规定自己写满多少字。春上春树就是如此。还有李敖,他说过作家不应该靠灵感写作就像妓女不应该靠性欲接客。话糙理不糙。我自己有段时间开了个公众号,那段时间很想拿到原创,于是逼自己日更,有时候到晚上了还想不到要写什么,挺焦虑的。但是尽管如此,还是动笔,最后文章完成的时候会有一种成就感。可能我的这种想法比较功利性,为了拿原创标。但是那种文字从笔尖流出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而且要有输出,就必须有输入,这样会倒逼自己去读书,吸收到的知识也会更牢固。应该说写作是一种益处多多的技能。我对写作的兴趣开始于小学初中的作文课,因为小时候比较爱看书,写的作文在同班同学中比较突出,就会被老师当作范文念。我在其它方面没什么特长,所以很满足于这种方式去展示自己。后来工作了,给一些杂志之类的投稿,偶尔被选中,还能拿稿费,虽然不多,但是特别开心。
CY-曹

CY-曹

最近一段时间在看两本书,《牛棚杂忆》、远山淡影。两本书乍一看来,中国作家、日本作家,纯第一视角的纪实作品、第一视角的虚拟作品,完全风马牛不相及。但看完以后对内心的冲击是同样的,都是记录了大的创伤。《牛棚杂忆》里季老先生的儿子写过一段关于人生意义和人类意义的一段话,作为序。大概是说人类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与其他的动物种类没有什么不同,但人生是有巨大意义的,这体现在你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上。我们如何体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如何记录自己的人生,如何对整个人类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何在整个没有意义的人类文明的繁衍中,写下属于自己的一笔?反复思考,写作是最好的方式。有些人写下自己经历过的人生,会让人反思人类走过的路程是否正确科学。比如十年动乱、比如一二次世界大战,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对这些历史的记录让我们认识了那些历史、过去,让我们在沉痛中反省,这是写作的价值;去阅读他人笔下的人生,会让人反思自己的人生是否坚定有力。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过程、远山淡影作者轻描淡写出浓浓反战情绪的过程,这是写作的力量。这些所有的所有,注定让一个人开始写作后就放不下写作,不知道自己喜欢不喜欢,只是放不下丢不开。
圣夜飞雪

圣夜飞雪

我喜欢写作。这得从我小时候说起,我从小喜欢写作,因为小时候虽然家在农村,但是我妈妈呢是个老师,她喜欢看书,虽然因家务工作繁忙经常顾不上,但喜欢给我买书和订报刊杂志。书看多了自然就喜欢写呗,上学时写作文从来没发过愁,写的作文也经常被老师当成范文在班上读。后来,妈妈还帮我报过一个杂志的写作函授辅导班,那时连电话都没有啊,只有函授了,寄资料给我,让我写作业寄过去,感觉用处不是很大。辅导教材都是作家写的,但太高大上了,如何写儿童小说,写童话的,而且教材理论性强,即使是教你怎么写童话的也都是理论 ,有些艰涩,当时只小学生的我更是望而却步。不过学生时代,写作只限于写作文,真正的把写作当成爱好是在参加工作以后。参加工作,在一个比较偏僻的乡村,工作之余就看看书,心里有些感触和想法就会把它写出来。记得史铁生,好像曾经说过我们为什么要写作呢?为了不自杀,这当然可能是有点极端,可能他有这样比较深刻的体验。我自己呢就是心有所感所思不吐不快,就这样爱上了写作,写作于我有时是一种倾诉,有时是一种思考。学生时代因为还有作文,另外我也还写日记,后来没能坚持而放弃了。因为主要是有所感觉有所思才写作,所以原来主要是写散文随笔,也会写一些书评,因为一直喜欢看书,看的时候觉得印象深刻或者不吐不快的就会写出来,但不多。写了自然就会去投稿,开始投本地的报刊,后来也投省刊,在各地报刊发表过一些散文随笔。去年大约是九月的时候,在微信上偶然看到土豆老师约书评的消息,就在她那领书写书评,后来又经土豆老师推荐到有书写说书稿。最近就主要写书评类文字了。写作与知识变现也在这时有深刻体验,微信公众号上也投过稿,稿费有高有低,但都发放很及时,通过微信,很方便,快多了,以前纸媒领稿费,收到了汇款单,还要自己跑邮局去取。而且稍有影响力的大号或APP稿费都比纸媒高。我知道的一位朋友,原来写纯文学散文写得挺好,后转写时评等,现在成了微信大号,体制内正工作也辞去了。这个很多,说来很惊人,上百万的收入,比上班时工资高多了。写说书稿这块有些人稿费也惊人。我没法和他们比,但在工作之余,看书写作本就是我两项最大爱好,现在能够把这二者兼顾,而且能有些收入,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lilylly

lilylly

对于写作,以前谈不上特别喜欢。也许是以前在学校时写出来的东西并不是自己想要表达的吧!记得中学时,自己写的日记老师都要收上去查看批阅。那时只会写扶老奶奶过马路和捡到钱拾金不昧之类的话。老师也不会过多的指点,只会在下方写一个大大的阅字。至于每周一次的作文课,更是纯粹为了应付。上大学后,我看的书渐渐的多了起来。以前没有听说的外国作家的书也慢慢的看了一些。看的多了,心里就有感触了。这时就感觉自己有话说了。不再像以前那样看到美好的事物,虽然很感动,但是大脑还是一片空白。这时也慢慢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以前那么难凑的800字,现在很容易就写出来了。在我看来,当一个人读的多了,心里就有了情感,走了思想。这时也就有了表达的欲望,写作是最好的一个宣泄的途径。所以对于写作,我是慢慢的喜欢上的。
mengxp

mengxp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