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欧洲战场上,哪一位军事将领的指挥能力最为高超?

有奖活动!拿破仑再意气风发,也没料到60万大军“冰败”俄罗斯,元军所向无敌,却也没有敌过日本海的狂风…世界战争史上究竟有多少意想不到的“bug”和神操作?或许是破釜沉舟的项羽、或许是骑象翻山的汉尼拔,亦或是扭转乾坤的诺曼底登陆,还是一直在搞笑的意大利军?欢迎大家参加“世界战场神操作”问答活动,优质内容还可以获得丰厚奖励!

活动时间:即日起-2019年3月31日
参与方式:回答带有本段描述的问题,聊聊世界战争史上的那些不可思议的人和事,则参与成功!
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1000元奖金
二等奖4名:500 元奖金
三等奖10名:300 元奖金
最火操作奖1名:300元奖金
最赞操作奖1名:300元奖金
最热操作奖1名: 300元奖金
最意想不到脑洞奖1名:300 元奖金

注意事项:
1、参评内容须为原创;
2、内容充实、语句通顺、行文流畅;
3、与战争有关,非史料堆砌或盘点,可读性强;
4、综合发文量、阅读量、互动量(包括点赞、评论)等数据考量;
5、最火操作奖、最赞操作奖和最热操作奖分别参考阅读量、点赞量和评论量;
6、最意想不到脑洞奖:奖励给最意向不到的观点,不限题材。
最新跟帖
kimheehee

kimheehee

朱可夫和我们的粟裕一样打的是人海战术,也叫做人民战争。

lin_summer_kay

lin_summer_kay

我个人认为是德国的古德里安元帅,面对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古德里安没有选择正面硬拼,而是绕道比利时,从侧翼进攻法国,避开了马奇诺防线。兵法云"避其锋芒,攻其弱点",打得英法联军溃不成军并很快占领法国。

你的坏脾气小姐

你的坏脾气小姐

美军驻欧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

古德里安

古德里安

大家好,我是白齐光一个热爱历史的学生。下面由我来回答

在漫漫的岁月长河中,战争从未间断,而战争的时势总能造就出一批通过战争改写人类历史的卓越军事统帅。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战争,其间更是将星璀璨,让我们一起领略这些军事统帅的飒爽英姿、卓尔不群的作战才能和充满智慧的军事战略思想。

苏联元帅: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

朱可夫在从士兵到元帅的漫长军旅生涯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他获得过四次苏联英雄称号(1939.8.29,1944.7.29,1945.6.1,1956.12.1),这在苏联历史上仅有两人(另一人是对勋章有执着狂的苏共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同时也是获得两次胜利勋章的三个人之一(其他两人是斯大林和华西列夫斯基。除此之外,还获得列宁勋章6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图瓦人民共和国“共和国”勋章1枚,中苏友谊勋章2枚,蒙古人民共和国英雄(1969),荣誉武器1件,奖章及外国勋章多枚。别称为“斯大林的救火队员”,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朱可夫。

德军元帅: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坦因

他是纳粹德国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尽管他从未成为纳粹党的一员,他却被授予了陆军元帅军衔。冯·曼施坦因的构想最终成为制订征服法国的“镰刀收割”计划的依据。在东线,他先后指挥了位于克里米亚和列宁格勒的军队,并随后担任南方集团军的司令官。在此岗位上,曼施坦因取得了现代战争史上最伟大的胜利,面对于人数和装备都占据优势的苏联,他成功地阻止了红军自斯大林格勒胜利之后的攻势,并成功地发动反击,夺取了哈尔科夫。尽管他从不质疑希特勒对于德国军队的绝对指挥权,但是却以敢于在许多问题上当众反驳希特勒而闻名。在通常情况下这将导致丢官罢职,但曼施坦因却可以在希特勒面前用事实证明自己。最终,因为和希特勒在战略上的分歧导致了他在1944年被解职。曼施坦因与隆美尔和古德里安,并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帝国之鹰”。

美军五星上将: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

美国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外交家、陆军五星上将,曾在二战期间提拔多位将领。他于190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24年夏到1927年春末,在美军驻天津第15步兵团任主任参谋,学习了汉语。1939年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帮助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出谋划策,坚持先进攻纳粹德国再攻日本的战略方针,为美国在二战的胜利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5年退役。

美军五星上将:切斯特·威廉·尼米兹

他是一位海军将领,早期以研究潜艇为主,而后成为美军中柴油引擎技术的专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尼米兹担任了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等职务,主导对日作战,军事历史学家艾德温·帕尔玛·霍利因而评论:“哈尔西能在一场海战中取胜,斯普鲁恩斯能在一场战役中取胜,而尼米兹能在一场战争中取胜。”战后,尼米兹担任海军作战部长,一直至1947年退役为止。

德军元帅:阿尔贝特·凯塞林

凯塞林是德国空军元帅,在横跨两次世界大战的军事生涯中,凯塞林成为了纳粹德国最具指挥能力的将领之一,并跻身仅有27人的钻石橡叶带剑骑士铁十字勋章获得者之列。凯塞林是二次大战德军将领中最受欢迎的一位,其对手盟军也给他取了个“微笑的阿尔贝特”的绰号。

苏联元帅: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诺维奇·罗科索夫斯基

他是苏联陆军统帅,曾以头脑冷静沉稳及处乱不惊而闻名,二战时与朱可夫、科涅夫并称为苏联陆军的“三架马车”。他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组织指挥不少重大战役,主要包括:斯摩棱斯克战役、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克会战、白俄罗斯战役、东普鲁士战役、东波美拉尼亚战役及柏林战役等,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指挥过方面军最多的将领。被誉为“常胜元帅”及“逆境英雄”。

德国大将: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德国“陆军大将”,军事家、理论家、战术家,是“闪击战”的创始人,也是“装甲战”、“坦克战”的倡导者,被称为“德军装甲兵之父”。他的肖像至今还挂在德国军营里。曼施坦因、隆美尔、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帝国之鹰”。

美军四星上将:乔治·巴顿

他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先后指挥美国陆军第7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而闻名。1942年,巴顿带领美军官兵在北非战场通过入侵卡萨布兰卡进入地中海战场,并在这里迅速恢复了第2军受挫的士气,从而建立了身为一位有效率指挥官的名声。西西里岛战役期间他指挥第7集团军,抢在英国将军伯纳德·蒙哥马利之前攻下墨西拿,但也在这里因打了手下两名士兵耳光而卷入争议,并被暂时解除指挥权。1944年,巴顿回到战场,在诺曼底战役中指挥第3集团军成功地实施了一场快速穿越法国的行动。突出部之役期间,他带领第3集团军解救了被围困在巴斯通的美军,并在战争结束前率先带领自己的部队进入德国本土。

德军元帅:埃尔温·约翰内斯·尤根·隆美尔

纳粹德国的陆军元帅,著名的军事家、战术家、理论家,绰号“沙漠之狐”、“帝国之鹰”。英国战时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对隆美尔评价:“我们面对的是一位大胆与熟练的对手,一位伟大的将军。”战争后期,隆美尔被卷入了推翻希特勒的行动中。由于他广泛的知名度,希特勒让其选择可享有荣誉的私下自杀进而保护家人,或受军法审判、全家送至集中营,隆美尔选择前者后服毒身亡,希特勒为其举办国葬。

德军元帅:卡尔·邓尼兹

邓尼兹在一战中就担任潜艇舰长,而后在两场大战的战争期间建设与训练海军潜艇部队,更以自己的经验加以改良,搭配战略规划、通讯与协调攻击衍生出潜艇战术——“狼群战术”,在横亘大战全期的大西洋海战中指挥潜艇舰队,为德国海军立下赫赫战功。与海军水面舰队表现不佳的情况相对的是潜艇的活跃,因此在注重前者的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请辞后,希特勒任命邓尼兹继任其职。由于长久共事所取得的信任以及战争末期纳粹领导阶层的背叛,希特勒在遗嘱中任命邓尼兹为其继承人,身兼总统与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邓尼兹担任其职位约20多天,指挥德军向同盟国投降。战后于纽伦堡审判判决十年有期徒刑,于1956年释放。

美军五星上将:小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太平洋地区指挥多次战役并获得胜利。因作风勇猛而获绰号“蛮牛”,因为人随和而又被称为“水兵的海军上将”。是二战中美军人气最高的将领之一,深受部下爱戴。1941年12月7日,当日本对美国发动珍珠港事件的时候,哈尔西和他的旗舰企业号正执行向威克岛运送飞机的任务。在知悉日本发动突袭后,据说哈尔西曾评论:“战争完结后,日语将只会在地狱通用。”

德军元帅:奥托·莫里茨·瓦尔特·莫德尔

德国陆军元帅,因为防御能力出色,被称为“防守大师”、“希特勒的救火队员”。1941年莫德尔指挥第3坦克师闪击苏联,10月升任第41装甲军军长。翌年升任第九集团军司令。1944年获元帅衔,先后出任东线的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和中央集团军群司令,以焦土作战抵抗苏军的战略进攻。1944年8月调往西线,任B集团军群司令,组织对盟军的防御。1945年4月,在鲁尔战役溃败后自杀。

德军元帅:卡尔·鲁道夫·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

许多西方军事研究者认为伦德施泰特非但称不上伟大,甚至并不是一流的指挥官。在其负责集团军群司令期间甚至有疏忽职责的做法——经常性的将指挥与策划权交给自己的下属,甚至许多披阅的文件并没有仔细看过。但一些军事研究者认为伦德施泰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并且有着普鲁士军官的典型风范——并不过多的干涉下属的指挥。正是因为这样的行事作风才得以出现入侵法国时的曼施坦因计划。英国战略家李德哈特认为,能让手下的优秀人才发挥出潜力正是一名高级指挥官的价值体现。

美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于1944年被授予陆军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他因在菲律宾战役中的表现获颁荣誉勋章,他和父亲阿瑟·麦克阿瑟是史上第一对同时获得荣誉勋章的父子。麦克阿瑟是美国陆海空三军中获得勋章最多的将军,也是美国将军中唯一一个参加过一战、二战和朝鲜战争的人。

苏联元帅: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带领苏联红军纵横“东战场”,解放了许多东欧国家,使之脱离轴心国占领,并攻占纳粹德国首都柏林,虏获希特勒的尸体;战后他又担任苏联华沙公约组织司令员。二战中和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并称为苏联陆军的“三驾马车”。

苏联元帅: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

苏联杰出的军事家、统帅,苏联元帅(1943),两次苏联英雄奖章(1944.7.29,1945.9.8)。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军总参谋长,斯大林格勒反攻作战的指导者,克里米亚的收复者和加里宁格勒的毁灭者,苏联陆军三驾马车外最具有才华的将领。

英军元帅:哈罗德·亚历山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历任师长、军长、中东战区总司令、北非战区盟军最高副司令兼第18集团军群司令、地中海战区盟军最高副司令兼第15集团军群司令和地中海战区盟军最高司令。因指挥突尼斯战役获胜而被封为“突尼斯的亚历山大勋爵”。

英军元帅: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英国陆军元帅、军事家,是二战时盟军最杰出的将领之一。以成功掩护敦刻尔克大撤退而闻名于世,由他所指挥过著名的阿拉曼战役、西西里登陆、诺曼底登陆,为其军事生涯的三大杰作。在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蒙哥马利得第88名。领军战斗最著名的经典战役就是击倒“沙漠之狐”隆美尔,在阿拉曼战役时与之对垒超过百日,并以海、空军封锁西西里海峡,致使隆美尔弹尽援绝而撤军。

苏联主帅: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诺维科夫

他是二战苏联空军主帅,被誉为“引导红色空军度过最黑暗日子的男人”、“空中战术大师”,他曾两度获得“苏联英雄”头衔。他几乎参与了二战全部的苏联空军作战,并在前线位置进行指挥管制和发展苏军的空战战法。

美军五星上将: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担任盟军在欧洲的最高指挥官。1944年至1945年,他负责计划和执行监督进攻维希法国和纳粹德国的行动。艾森豪威尔在具体战役指挥上可能不如巴顿、蒙哥马利,但在协调各方面关系上极具才能。他以坚定、镇静而又平等待人的态度赢得了广泛的信赖和支持。他还善于发现人才,所以蒙哥马利、巴顿、范佛里特等一大批名将,都能为他所用。

天马独行

天马独行

二战的欧洲战场,可谓是“将星闪烁”。众所周知的有朱可夫、巴顿、邓尼茨、曼斯坦因、隆美尔、古德里安、龙德施泰特,这些人都被众多的军事爱好者评为二战十大名将之列。

朱可夫扭转了苏军的战略劣势状态进入大反攻.其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但依赖于苏军对德军的强大人员和装备优势,虽然最后指挥苏军攻占了柏林,但谈不上指挥能力首屈一指。

巴顿作战意志坚定,指挥果断,其指挥下的装甲部队勇往直前,取得的战果在美军中首屈一指。但因为美军有强大的空中优势和后勤优势,西线战场并不是德军的主要战场,德军的精锐大多在东线,因此讲其指挥能力在二战欧洲战场上最为高超,也谈不上。

邓尼茨作为德国海军元帅,在德国水面作战舰艇不战优势的情况下,另辟蹊径,研究出以水下潜艇为主要“狼群作战模式”,取得了较大战果,不失为一代海军名将,但因为陆战才是决定性的,因此首屈一指也还谈不上。

曼斯坦因、隆美尔、古德里安三人被并列为德军的“闪电战”之父。“闪电战”理论由古德里安首推,但由于其开战之初地位较低,虽然开创性的提出了此战法并为德军接受和使用,为二战之初的德军闪击战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其开战地位之初地位较低,排名也并不靠前。

隆美尔也是“闪电战”的践行者,另外其还有“沙漠之狐”的美称,虽然其在北非的作战基本都是以弱打强,并取得了一系列战果,但因为北非战场也非德军主战场,因此也排不上首号。

曼斯坦因指挥过波兰战役、曼施坦因计划、巴巴罗萨计划、克里木战役。1943年2月-3月,其指挥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发起“哈尔科夫反击战”,达到其军事生涯的顶峰。其与隆美尔和古德里安,并称为二战期间德国的“帝国之鹰”,其排名被众多的军事爱好者排在首位。

但我心目中排在首位的并不是他,而是号称“救火队长”的莫德尔。作为后起之秀的德军元帅莫德尔,凭战功从师长开始快速被提拔,他从上校升到元帅只花了6年的时间。

在东线战场,莫德尔敏锐的注意到,苏军的攻击使用的人海战术和战术配合欠佳,往往最成功的是在德军使用重点防守据点,而不是在一条连续的战线上。此外,苏军的后勤供应仍不足以支持快速机动的战斗;因此,即使有空隙形成,但并不会自动意味着危机。因此,他命令部下自行展开,利用部队对苏军在火炮方面的优势,组织一些小型的战斗群以进行突破,这之后是其经常发挥的杰作。

其性格桀骜不驯,比他官大的多的人对“元首”都不敢顶撞,只有他敢说出:“是我在指挥我的部队还是你在指挥,我掌握的战场情况比你多,你只能面对地图指挥”,“元首”再惊讶却对其让步了。“元首”拒绝德军搞多重防线,理由是怕德军会意志不坚定擅自撤退到后面防线,莫德尔作为战地指挥官敢于违背这样的命令。其性格鲜明,爱戴士兵,因此其指挥下的部队士兵也勇于为其战死。

其最杰出的一战是:1942年1月,莫德尔临危受命,接掌德国第9集团军,负责在热勒夫一带防御。热勒夫是战略突出部,朱可夫势在必得,亲率7个集团军,从三面对莫德尔的第9集团军发起“火星行动”。苏军总兵力多达190万,几乎与德国整个中央集团军群的兵力相当,而莫德尔手里仅有1个集团军,双方实力可谓相当悬殊。其要求放弃突出部的提议被否定后,置之死地而后生,以一个集团军硬顶住了兵力多达190万的苏军三面围攻。

其巧出奇兵,组建了神奇的“莫德尔骑兵旅”,一举歼灭渗入到勒热夫以南地区的苏军第39集团,消除了后患坚决防守等来了援兵并发动反攻。导致苏军阵亡10万人,伤残23.5万人,另有超过20万人被德军俘虏,坦克战损量也高达1700辆,而德军仅伤亡4万人,这也使得这场战役成为世界军事史上十分闪亮的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也成为赫赫有名的朱可夫一生军旅生涯的惨败和耻辱。

莫德尔在东西线的卓越指挥能力主要反映在“莫与第三装甲师师”、“莫与四次热勒夫之战”、“莫与库尔斯克会战”、“莫在北方集团军群”、“莫在乌克兰”、“东线救星--莫在白俄罗斯”、“莫在诺曼底战役”、“莫在阿纳姆之战”、“莫在赫特根深林”、“莫在阿登纳反击战”,基本贯穿了德军二战的各个战线。

在战场上能敏锐的发现战机和敌人的弱点,逆境和弱势中能反败为胜才方显英雄本色,但由于德国的两线作战,其有再大的本事,也难以回天支撑风雨飘摇中的德国。莫德尔是死硬效忠“元首”,并得到重用;他的上司古德里安也对其赞不绝口。但由于其在战争中犯下了不少战争罪,为保持其军人最后尊严,拒绝投降后只能自尽了却残生。

作者:黑白世界

袁大小姐iray

袁大小姐iray

老兵头条,随手关注!苏联元帅朱可夫是二战历史上最为传奇人物,无疑是天才的军事指挥家家。森豪威尔曾预言“有一天肯定会有另一种俄国勋章。那就是朱可夫勋章,这种勋章将被每一个赞赏军人的勇敢、眼光、坚毅和决心的人所珍视。”2005年5月9日,俄罗斯联邦政府正式设立“朱可夫勋章”,授予未来卫国战争中卓越的军事统帅。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高超战场指挥能力的各要素全面体现在朱可夫身上:一是战争的感知能力。1939年5月日苏诺门罕战役爆发,在朱可夫指挥下,苏联军队在使用“瞒天过海”战役欺骗,麻痹日军后,大量使用装甲兵,航空兵协同闪电攻击立体机动作战,最终合围日军,取得胜利。在1941年4月1日,日苏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稳定远东地区边境局势,日军北进占领远东图谋破产。朱可夫离开远东后,1940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先后被任命为基辅特别军区司令和苏军总参谋长。

朱可夫敏锐感知来自德国的战争威胁和侵略,提出苏军主要任务是防御德国攻击的计划。他倾注大量精力研究德军在西欧作战模式和特点,分析了德军闪电攻击法国的战术特点。为应对来自德国的侵略战争,积极推动军队改革,发展坦克为主的装甲部队。朱可夫有着惊人的洞察力,感觉和德国战争不可避免。向斯大林提出,先敌出击,在给斯大林建议中写到:德军将对我们展开奇袭,为防止此事发生,我认为无论如何都不能把作战的主动权交给德军统帅部。应赶在德军前面展开部队并进攻。直接建议主动攻击德国,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但是斯大林过于相信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同时怀疑德国进攻能力,对朱可夫的建议未引起足够重视到1941年初,朱可夫敏感意识到战争的来临,德军针对苏联的调动和集结,不断加强,看到苏联薄弱的西部放线,而且全部是没有齐装满员简编师的部署,还有各级指挥系统的松懈,朱可夫提出全国进入战争动员状态,同时向西部边境增强部队和装备。

可惜朱可夫战争爆发前天才的感知,被最高统帅否决,1941年6月,正如朱可夫所料,德军对苏联发起了闪电攻击。140个作战人员达到15000人的师,组成3个方向攻击集群。部队装备3500辆坦克,3900架飞机,越过漫长边境线,而苏军100个8000人的简编师仓促混乱应战,苏军战争开始全线崩溃。二是朱可夫强大的战场决断能力。由于朱可夫判定德军重点攻击基辅,为了避其德军锋芒,建议斯大林放弃基辅,避免被德军合围造成苏军被围歼的命运。他的建议引起斯大林严重不满,失去斯大林信任。朱可夫被迫辞去了总参谋长,担任了叶尔尼亚地区预备队方面军司令。斯大林坚持的基辅会战以苏军基辅方面军被围歼,司令员基尔波洛斯上将牺牲,苏军基辅战役的被俘虏人员就达65万人。
基尔波 罗斯将军

希特勒指挥的德军,不到30天就深入苏联境内600多公里,达成占领基辅的战略目标后,开始剑指列宁格勒。1941年9,朱可夫被调往列宁格勒前线,并担任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在德军以优势兵力已经形成了对列宁格勒的合围之势,德军装甲部队前进到城市已不足11公里,而苏军的兵力薄弱而建制不完整。进攻的是德国精锐的第18,16两个装甲集团军群。朱可夫中止了正在研究撤退方案的会议,毫不留情地撤换了两个集团军司令,逮捕和处决了一些擅自撤退的军官,并迅速拟定了守城计划。朱可夫以空军和炮火不断阻击德军进攻,还在列宁格勒进行了全民动员的人民战争。

朱可夫趁德军攻势减弱发动了5个师的反包围作战,至此德军的攻击力量已失去了优势。朱可夫在列宁格勒这座坚不可摧的城市堡垒里,扭转了德军进攻苏联的战局。三是出色战场控 制 协调 能 力1942年夏季,斯大林不顾朱可夫反对,组织了哈尔科夫进攻战役,造成50万名官兵被俘。德军前出至顿河河曲和高加索山南麓;朱可夫因此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前往斯大林格勒前线,组织协调新成立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正面520公里,苏军达到160万人的作战行动。他往往在战斗最激烈、最危急的阶段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亲临前线统一指挥和协调各方面军的战斗行动,从而使局势转危为安。还代表协调组织了代号为“巴格拉季昂”的白俄罗斯战役。
1945年作为第一方面军司令率苏军攻克柏林,于5月8日作为苏联代表接受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仪式。

疯子女

疯子女

如果要说谁的指挥最让人感觉又大胆又非常有战争指挥艺术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德语:Erich von Manstein,可以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国防军中战略布局上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笔者将以他的战争指挥生涯来讲讲曼施坦因强在哪里。

1.波兰战场—初出茅庐

1939年8月18日,曼施坦正式从中央指挥调任南方集团军总部的参谋长,总司令是格特·冯·伦德施泰特上将,并且于指挥部协同实施对波兰的进攻计划“白色计划”(Operation Fall Weiss)。在指挥部商量战局的过程中,伦德斯泰特采纳了曼施坦因的方案,此方案要求将南方集团军的主要装甲单位集中到瓦尔特·冯·赖歇瑙上将率领的第10军团,以求得到突破,从而在维斯瓦河以西包围波兰军队主力。其他两个从属于南方集团军的军团,威廉·李斯特上将率领的第14军团和约翰内斯·布拉斯科维茨上将的第8军团则负责在两翼支持赖歇瑙的装甲突击力量直捣波兰的首都:华沙。但在曼施坦因的回忆录里,他表示过他本人其实对于进攻波兰并不是特别热心,因为他认为波兰的存在可以拉大德国和苏联的距离而从而缓冲,此外他也担心进攻波兰将会导致盟军进攻,从而将德国拖入两面作战的窘境。

战场形势的变化,曼施坦因和伦德斯泰特决定在拉多姆地区对波兰部队进行合围。该包围行动取得了巨大成功。

法国战役--以少胜多,破敌致胜

战争初期曼施坦因以参谋官的身份在幕后发挥影响,原本德军进攻法国拟定了以施里芬计划为基本架构,此计划为德军装甲主力放在在比利时荷兰的北方A集团军,目的是占领法国北部的广大临近英吉利海峡土地,切断英法联军呼应。并以此击败英国的登陆部队(当时德国各高层军官并不认为可以在西线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负来击败法国,与其去强求那不可能的幻想,不如以局部胜利为目标,因此才打算效仿施里芬计划),并从战争开始以优势火力强攻比利时和荷兰的堡垒,拿下鹿特丹布鲁塞尔等城市接着来不断以大兵团给法国施压。

但曼施坦因则认为:如此无法制定出更好的计划,而要去仿照那前人的计划。那么依然和一战的结果会是一样的。因此他修改了此计划,主张应将装甲主力配置在南方的A集团军,穿越阿登山区,由后方截断孤立英法主力部队。

他的计划一开始并未受到重视。但在经过多次努力提交计划的情况下,和德国国防军坦克派的不断支持得到了希特勒的接见,接见中他向希特勒介绍了自己的计划,进而获得了在军事上赌徒心理的希特勒大大赏识,并且被付诸实行,德军最终获得极大成功,装甲部队一路直冲英吉利海峡,英法联军只得由海路撤回英国,而称为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也两个月投降。而法国的投降和英国的撤退标志着欧洲的平衡已经彻底倒向了德国。

在1940年的法国战役中,德军并不像大家所想像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实际上盟国陆军无论从人数还是战车数量上来讲都多于德国,但德军通过集中装甲力量并在拥有正确的战略思想和富有冲劲的将军的前提下(海因茨·古德里安、埃尔温·隆美尔),最终获得了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成功,以闪击战一举打垮了法国。令人讽刺的是,此时曼施坦因却反而从指挥部剔除,而被派赴担任第38军军长进行追击残余的法军工作,明升暗降地被挤出了A集团军参谋长职务。

东方战场—巴巴罗萨,荣升元帅

1941年3月15日 曼施坦因被命令指挥隶属于艾里希·赫普纳麾下的第56军(1942年该军始改称为“第56装甲军”)。他在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前6天抵达前线。

6月22日,希特勒转向苏联发动了巴巴罗萨行动,300万名德军分成北方、中央、南方3大集团军向俄国进攻。曼施坦因的部队准备与乔尔格-汉斯·莱因哈特率领的第41装甲军共同攻占位于陶格夫匹尔斯附近,道加瓦河的桥头堡。苏军很快就发动反攻,但在拉塞尼艾战役被德军成功抵挡下来,苏军被击毁大量战车。曼施坦因的部队进展迅速,在开战后的4天之内,冲入敌境深达200公里,抵达道加瓦河,这令苏联军措手不及。他认为装甲部队就是要不断向前冲,以机动的方式深入敌阵,让敌人无法重整旗鼓组成新的防御阵地,一旦停下来就会成为敌军的标靶,因此要不断前进,最终获得了4天深入达200余公里的成就。

里加城于8月24日被第56军攻占。曼施坦因的下一个任务是进攻列宁格勒,但这时他被下令进军旧鲁萨以支援面临被包围的第50军。8月12日,苏军再次发动反击,孤立了3个德军师。这让德军快速攻下列宁格勒的希望破灭。但这时曼施坦因在空军支援下组织反击,成功击败苏军,德军俘虏了12,000人以及141辆战车。曼施坦因曾经想让他的部队能暂时休息,但不被允许,因此他必须在恶劣的地形及天气下继续进攻。他被下令向东进攻至德米杨斯克地区。9月12日,曼施坦因的部队攻到这座城市附近,但在此同时他被命令前往乌克兰,领导南方集团军麾下的第11军团。

不仅是进攻,曼施坦因还数次击败苏联红军的防守反击战

缺乏石油一直是德国最大的心病,而也因此1942年,希特勒为了消除苏联对罗马尼亚油田的轰炸威胁,准备攻打苏军位于黑海的克里米亚半岛最大的空军基地,命令曼斯坦因接任第11军团司令攻下克里米亚半岛并威胁到苏联高加索油田。

曼斯坦因率领第11军团表现活跃,该军团不仅攻入克里米亚半岛,在苏联享有海空优势的情况下,击败3至4倍以上的敌军。此时苏军越过克尔赤海峡向克里米亚发动逆袭,他立刻决定停止攻打著名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并对苏军发动反击,成功阻止了苏军的进攻,俘掳敌军17万人,最终塞瓦斯托波尔港沦陷,这个光荣的战役让曼斯坦因获得了他的元帅权杖,他的成就已经足以证明其将道的卓越至极。

凛冽寒风—洪流停滞

曼施坦因在塞瓦斯托波尔的胜利,使希特勒认为带领德军进攻列宁格勒的最佳人选,就是曼施坦因。因此当曼斯坦因元帅准备越过海峡,加入进攻高加索山的行列时,希特勒却下令第11军团必须向北往列宁格勒前进,并拿下该城。对此曼斯坦因非常反对,他认为就算将第11军团充当集团军的总预备队,也比将其浪费在一个次要战场上任其消耗要来的明智。但最高统帅部的决定却无法更改,于是第11军团北上准备拿下列宁格勒。

第11军团于8月下旬抵达列宁格勒战场,曼斯坦因决定以切断苏军在拉多加湖补给线的方式来攻下列宁格勒(北光行动),此举势必要在其他方面冒着相当程度的风险抽出部分兵力加以突袭敌军的补给线。当第11军团发动攻击之后。苏军完全受到了奇袭,就在曼斯坦因即将成功之际,希特勒下令要他去解除苏军对德国第18军团的威胁。但他认为这是发动此次攻势所必须承担的风险,如果不冒险的话是无法拿下列宁格勒的,但希特勒仍坚持要解决眼前的危机,于是德军歼灭了苏军第2亲卫军团。但是,苏联的补给问题却在这个时间节点取得了喘息,预备部队也开始来到。德军从此以后再也无法发动对列宁格勒的进攻。

同时恶耗传来,曼斯坦因的儿子吉罗战死了,但是他没有时间悲伤,因为第6军团在斯大林格勒被包围了,必须等着他去救援。

此时,第6军团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之中,由于希特勒下令不准撤出,突围的时机早已失去。对此,曼斯坦因认为第6军团如今被大量苏军包围,如果擅自突围,则后方将会引来数百万的苏联追兵,不如先以第6军团吸引大量苏军包围,等位于高加索山的A集团军先行撤退之后,才能避免德军整个南翼遭到歼灭。

在希特勒同意撤出A集团军后,曼斯坦因命令何立德兵团(由罗马尼亚第3及第4军团的残部组成)往东面发动佯攻,再由第4装甲军团从南边突袭斯大林格勒,以解救第6军团。南边的苏军完全受到了奇袭,因为他们认为德军再也无力抵抗,想不到居然发动反击,就在霍斯上将的第4装甲军团攻到离斯大林格勒仅30余公里时,包卢斯上将以并未收到元首的下令撤军行动及燃料不足为理由拒绝突围,如今再也无法挽救第6军团的命运,德军如今的首要任务,就是赶紧将A集团军撤出,以挽救整个南面战场,并让第6军团继续吸引敌军包围,直到A集团军安全撤出。1943年1月包卢斯被晋升为元帅(历史上从未有一名德国元帅被俘,意思是希特勒要他自尽),但他选择投降,第6军团仅剩的90,000人投降,只有5,000多人在战后才重返德国。

原图来自知乎绘画室

虽然,曼施坦因本人能力极为卓越但是在大势已去的苏德战场上。大兵团作战的人数优势已经无法被战术能力所弥补回来。虽然,曼施坦因在后来的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也在逆风推进而获得了橡木铁十字勋章,在库尔斯克会战重创的苏军上十万人以上,在下第聂伯河成功将20万人战略撤出苏联朱可夫元帅的包围网,但是依然无法拯救德国的失败。最终因为和希特勒在战略上的分歧导致了他在1944年被解职。战后,他被英国军事法庭于1949年以战争罪判处18年监禁,但是4年后他就因为身体原因很快被释放了,随后在冷战时期也因为其军事才能成为了西德政府的高级顾问,协助建立新的德国联邦国防军。纵观一世,曼施坦因也算得上为德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hnpx

chnpx

战神巴顿,他是以喜欢打仗而打仗。

易朵

易朵

朱可夫,隆美尔,蒙哥马利,曼施坦因,巴顿,艾森豪威尔,都可以吧!

敏敏v必胜

敏敏v必胜

二战最经典的战术当属德国的闪电战,而这背后最出色的贡献者就是隆美尔,正是隆美尔对装甲作战的理解,彻底颠覆了一战模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的士兵都被局限在了战壕内,愈发多变的杀人手段,使得士兵冲锋等同于送死。

正是这种背景之下,各国士兵都陷入了绝望的阵地战僵局,双方都无法突破对方的战线。

这使得战争变为了炼狱,即便是最精锐的士兵,也在这场僵局中崩溃。而这种模式,就是一战模式。

而后期英国曾经试图找到破解的方法,最后将坦克投入了战场,这似乎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不过英国在对坦克的使用中,显然也陷入了一种误解,认为坦克正是一种支援手段。

但是此时的德军军官中,却有一大批像隆美尔这样的军官,发现了装甲作战的厉害之处。

简单来说一战中,各国突然发现机械化装备投入战场,将极大的曾经士兵的作战能力。

于是卡车等产品被普及使用,加上内燃机带来的动力革命,使得一战时,已经开始了低水平的机械化作战。

不少军官都发现了这些可能颠覆战争,但是深入研究和引起重视的却只有德国。

可以看到德国闪电战是以摩托化骑兵、坦克和飞机为主的迂回穿插歼灭战。一开始就追求以速制胜。

正所谓兵贵神速,德国的闪电战往往使得对手来不及反应,这就是机械化的厉害之处。

不像一战时期,各国围绕铁路展开争夺,依靠铁路进行物资的运输。

二战中的闪电战就是一场新概念的战争,宣告着一种新模式作战的来临,而这也使得世界为之一振。

其中隆美尔自然是功不可没,从隆美尔著作来看,隆美尔一战时期只不过是个营长,但是他却已经开始研究装甲作战,这十分难得。

而且隆美尔还是一个纯粹的军人,隆美尔曾经说过他的双手很干净,这句话就是说他未曾参与屠杀犹太人和战俘。

甚至到了最后,隆美尔还劝希特勒停止战争,因为隆美尔知道战争没有胜利的可能,必须停止这场灾难。

最后隆美尔也被希特勒赐死,作为一个军人,他无疑是十分成功的存在!

Nerve110

Nerve110

二战,大多人都以1939年9月1日德国闪电战攻击波兰开始,我个人觉得应该从1937年芦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开始。整个二战,世界产生了很多名将,有德国的古得里安,曼施泰因,号称沙漠之狐的隆美尔。有苏联的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科尔涅,索科夫斯基。有美国的麦克阿瑟,巴顿,艾森豪威尔,马歇尔。有英国的蒙哥马利。

在欧洲战场我认为,军事将领中指挥能力最为高超的当属德国将领古得里安。因为他是闪电战的创始人,有着闪电战之父,帝国之鹰,闪电凶神的美喻,他的在狭窄正面上集中使用大量坦克实施高速突击的理论,在战场上得到了充份的利用。

最为经典的战役就是对法国的进攻,1940年5月10日,德国的古得里安将军指挥的坦克集团军在马其诺防线的北端,曾被认为坦克无法通过的阿登山区发动进攻,当天卢森堡投降,五天荷兰军队投降,18天比例时投降,1940年6月14日挺进巴黎,1940年6月21日法国政府投降,如此强大的法国,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被古得里安轻松击败,这是何等的豪迈气概。

在进攻法国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幕,20万英法联军准备从墩刻尔克港口撤退逃生,古得里安穷追猛打,最近的坦克离这个港口仅10英里,就在这时却接到了希特勒停止进攻的命令,这20万人成功从海上撤离。却成为后来盟军诺曼底登陆的中间力量。这就造成了古得里安与希特勒的矛盾,在苏德战争时期,他俩经常有矛盾,故此,古得里安没有当成元帅,只是一个上将军衔,再后来古得里安就被调回去管后勤了。

他对法国指挥的战役,都被世界各军事院校视为经典战役。

woooollen

woooollen

有三个,都是德国的军事将领,分别是:古德里曼,曼施坦因,隆美尔。

古德里曼,是闪电战的发明,是德国的装甲之父。

曼施坦因,负责德国西线针对法国的计划,攻破了马奇诺防线。

隆美尔,被称为沙漠之狐,凭自己的能力扭转了北非的战局,挽救了轴心国意大利这个废物。

Mr_夏桑菊

Mr_夏桑菊

在毛主席的《论持久战》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zss

zss

参与一下脑洞大开吧。二战????????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五星上将(元帅)。美国人在新世纪评选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百位美国人中排名第36。诺贝尔和平奖有史以来,第一个(至今唯一)现役军人和高级将领(按美式体制,五星上将为永久军衔不存在退役一说)获得者。他在二战前后对全世界的影响力超越了许多参战国领袖,对美国政治军事和外交,以及欧洲各国(尤其是北约组织成员国和战败国)的影响力延续至今,也超过了很多美国总统。那脑洞在哪里?首先,马歇尔将军在二战欧洲战场上,没有指挥过哪怕一个师或一架飞机的美军(当时在欧洲美陆军最高峰有80个师以上,还有过万架飞机组成的陆军航空兵)。然后,他没有出现在任何一个足以使自己名垂青史的战场,无论诺曼底还是阿登高地,或是罗马与巴黎。只论军事指挥,一则他在一场前无古人,规模最大的现代战争中,真正达到了中国古语所称之境界:那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万里(不是千里,是真实地理距离的)之外”。二是二战欧洲战场上,美军三星(中将)以上的高级指挥官,从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到单个集团军(陆航队)司令官全部都是马歇尔将军慧眼如炬,大胆拔擢的学生,其中世界级名将就包括两位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雷,还有大名鼎鼎国人熟知的巴顿将军和杜立特上将(陆航)等等。三,他让二战美陆军从战前各国老末一跃成为战后天下第一。马歇尔就是举国公认的奠基人和总指挥。要知道,39年秋二战爆发时,????????陆军只有装备12个师的计划,实际形成战斗力的只有个位数,全军只有400辆老旧坦克(不够当时欧洲战场打一次战役的)。陆航也只有千把架飞机,其中新式战机可怜到凑不齐一百架。马上将以惊人的战略眼光,无法想象的决断力和行动力,从美国参战后不到不到3年,以国力和工业化为后盾,在罗斯福和全国军民的鼎立支持下,建成了一支无比强大的数百万现代化陆空军。被一向讲究民主自由,厌恶强人政治的美国佬誉为“国家的托管人”。另外,马歇尔的高超不仅仅在于军事,更令人钦佩的是政治与外交能力。一方面,他要与国内的孤立主义者做斗争,还要协调陆海军(当时美军还没有独立的空军)之间的关系(鬼子陆海军之间矛盾之大已成为今日的网络段子),把整个国家民族带入世界大战的状态;另一方面,整个反法西斯同盟各国都指望着美国的援助和输血,各国之间诉求不一,利益不同,要求多多。各国军政领袖和高层个个都是难伺候的人精。一般人哪怕是精英,想想都害怕的要退缩逃避。但马歇尔上将迎难而上,拳打脚踢,四面出击八面威风,让他们个个服气人人敬仰,包括他的敌人。这难度令人怀疑他是否真是血肉之躯?说一个著名真实的例子。诺曼底登陆酝酿过程中,为酬劳马上将多年的辛苦付出,也考虑到此战的巨大难度,罗斯福开始计划提名他为远征军最高统帅,一尝指挥百万陆海空大军的巨爽感!可想法一透露,身边亲信也好,国会政治领袖也罢,甚至盟国的邱吉尔首相都劝他另找人选。因为,在他们眼里,美国和罗斯福无法让马上将离开须臾,谁也代替不了他的角色。后来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不赘述了。

christin71

christin71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