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小说中描写“景色”的句子

牛郎侄女
蓝的天,归的云,阳光刚刚升起,照在红的花,绿的叶子上,叶子上还带着晶莹、透明 的新鲜露珠。
街上的尽头,有座巨大的宅院,看来也正和枝头的黄叶一样,已到了将近枯落的时候。“就是每段开头很有意境的那段。
万里荒寒,连夕阳都似已因寂寞而变了颜色,变成一种空虚而苍凉的灰白色。
群星闪烁,上弦月弯弯的嵌在星空里,枣林里流动着一阵阵清香——并不是枣树的香,
流星刚升起,一弯蛾眉般的下弦月,正挂在远处的树梢。风中还带着花香,景色神秘而
作者简介:
古龙,原名熊耀华,籍贯江西,汉族。1938年6月7日生于香港。
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与金庸、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代表作有《多情剑客无情剑》、《绝代双骄》、《英雄无泪》等。古龙把武侠小说引入了经典文学的殿堂,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使中外经典镕铸一炉,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静脉出血,古龙在台湾去世,终年48岁。
少年经历:
1938年6月7日,生于香港。
1950年,定居台湾,就读师院附中(今师大附中)初中部。
1954年,考上成功中学(高中)开始大量写诗,投稿蓝星诗刊、成功青年等。
1955年,在晨光杂志发表小说《从北国到南国》,笔名古龙,开始了他的职业写作生涯。关于古龙笔名的由来,有说法称古龙一女友叫古凤,才起名为古龙。
1957年,进入淡江英专(即淡江大学前身),就读夜间部英语科。
武侠创作
1958年,古龙弃学,与舞女郑月霞(莉莉)同居于台北县瑞芳镇郑家。为了谋生,开始从事武侠小说创作。
1960年,出版武侠处女作《苍穹神剑》。
古龙作品(26张)
1960年至1963年是古龙的潜伏阶段或试笔阶段,发表了《孤星传》、《护花铃》等十余部小说。在此期间,由于大量接触外国文学,古龙的作品沾染上许多西方文艺色彩。[2]
1963年起,古龙接连发表了《情人箭》、《大旗英雄传》、《浣花洗剑录》、《名剑风流》、《武林外史》和《绝代双骄》等六部长篇,跃登为四大天王之一。
1964年至1966年,发表《浣花洗剑录》,为古龙小说创作的里程碑,其首次模仿了金庸《倚天屠龙记》中提出的“无招胜有招”,并且向《宫本武藏》等日本时代小说取经,探索武道(天道),另辟武侠蹊径,由此开始了古龙独特的武打描写方式。
1966年,发表《武林外史》,奠定古龙武侠小说的“浪子”风味,强化了《名剑风流》的现代感。
巅峰时代
《绝代双骄》有明显的寓言化倾向,是第一部大红大紫的长篇武侠喜剧。香港知名作家倪匡替明报邀稿《绝代双骄》,从此和古龙结为莫逆。
1967年,铁血传奇(后更名《楚留香传奇》)集武侠、文艺、侦探、推理、寓言于一身,自立
古龙经典电影《英雄无泪》(44张)
门派,树立新派掌门人的标杆,也开启了往后十余年的黄金时代。
1969年,古龙就替导演徐增宏写过剧本《萧十一郎》,这也是第一部先有剧本再有小说的武侠名著。
1976年,香港邵氏以《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为底本拍摄电影,开创了武侠电影的又一次高峰,也缔造了古龙的电影时代。[3]
衰退阶段
1977年,古龙染上肝病,其健康逐渐走下坡。
1979年,《英雄无泪》完成,进入衰退阶段,创作锐减,代笔横行。
1980年底,在北投吟松阁饮宴时遭人砍伤(吟松阁事件),失血2000cc,又输入带有肝炎的血液,从此健康更加恶化。[3-4]
重病逝世
1985年9月,古龙临终前的最后一个星期,曾写了一幅字给前来探望他的林清玄,“陌上花发可以缓缓醉矣”。古龙死后,朋友决定买48瓶XO给古龙陪葬,林清玄担心埋了4000台币一瓶酒的墓地会被盗,建议把酒瓶的盖子打开,引得他们共同的朋友开玩笑,过个几十年,这便是陈年老酒了。[5]
1985年9月21日,古龙因肝硬化引起食道瘤大出血,下午六时不治,享年四十八岁。
古龙一生创作的武侠小说高达七十余部,代笔、冒名之伪书更超过百部。古龙去世后,作品出现版权纠纷,亲友和出版商之间存在多起官司,影响了古龙作品的传播。
今古龙长子郑小龙和三子熊正达已握手言和,期待再现古龙小说的繁荣局面。
古龙小说特色:
『闲闲书话』 古龙小说的八大特色优点和五大特色优点——叶盛生
参考资料
百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