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具有现实意义吗?
Santiagoxu
当然了,刘慈欣在《三体》中创造了宇宙社会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概念迁移。当科学家的“费米悖论”还在纠结外星人是否存在的问题时,小说家们用想象力撬掉了技术的镣铐早已飞得更高更远,飞出了外太空飞出了银河系。
等待科学去证明外星文明的存在是一件遥远的事。但即使是单纯想象外星文明的存在,现今的伦理条件就产生了巨大的兼容困境。而宇宙社会学就是一个简单的补丁模型。此外还有“猜疑链”和“技术爆炸”两个概念——前者的意思接近囚徒困境,后者则是为了说明一个落后文明可以在一夜之间变成先进文明,从而对先进文明构成威胁。所以它推导的结果,就是宇宙成为了一个黑暗森林,所有文明都像幽伏潜行的猎人,一旦遇到另外一个猎人就应当开枪杀死它。
前不久围棋天才少年柯洁对战谷歌人工智能阿尔法狗,引发了全人类的关注与热议。虽然目前人工智能发展得不够成熟,也远未深入关联社会生活,但关于人类与机器关系的讨论却早就发酵:
“如果AI能够习得情感,那么它有人格么?”
“人与人工智能可以相爱吗?”
“如果技术发展逻辑的终点必须要用机器来替代人类体力和智力的极限,那么那些’无用’的人的存在还有什么价值?”
虽然现有的人工智能理论和可供实现的技术手段,还看不到任何具有成人智力水平的智能系统研发成功的希望。但从沃卓斯基兄弟的代表作骇客帝国到14年拿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的《她》都轻而易举地创造了这样一个人工智能高度发展的社会。在前者的宏观视角中,我们看到AI最终起来反抗人类并反客为主;而在后者的微观视角中,我们看到一个真正的人与他塑造出来的电脑AI相爱相忘的暖情悲情故事。
这就是科幻故事的美好价值,它通过小说或者电影的方式,把种种关于遥远未来的幻想具象化。对于一个伦理学爱好者,他们无疑具有超越故事的意义,更像一场思想实验的奢侈演绎。
dumbledor
我认为科幻小说的现实意义是对神秘感的理性宣泄:
人有许多的精神需要,如安全感,自由感,自尊感,归属感,这些需要都需要满足,如果不能满足,就会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但紧张永远不会彻底消除,所以,人就一直有动力去寻求满足。神秘感也是人类最原始的精神需求,它同样需要满足。
永动机也许是早的科幻形式。仅仅永动机这几个字,哪怕没有结构和形式,没有情节,没有人类 ,就足够科幻的了。
科幻极容易流于科学研究。硬科幻大概是这种尝试-作者是想科普和研究,只是怕过分枯燥,才借用了艺术形式。
科幻也容易变成普通小说。比如,国内许多所谓的“科幻”,只不过换个时空,讲普通的爱情忠诚悲喜剧道德宣扬。“新瓶装旧酒”,味同嚼蜡。
科幻的灵魂在于神秘。但对神秘的探索如果没有了科学的武器,就变成了迷信。“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怕变成迷信,变成封神演义西游记,变成志怪。现代人不想迷信,又无力科幻,就只好“魔幻”,魔幻虽然有时企图鱼目混珠,挂上一个科幻的名字,但写作功力不到,仍然流于魔幻,最终,荒诞。
凡尔纳的小说有神秘,但文学色彩更浓一些。时间机器神秘奇特,要略胜一筹。到阿西莫夫,全面开花,但深度我感觉不及克拉克。星云奖一来,作品的思维大胆、深邃、感人,精品叠出,中国科幻难望其项背,不承认不行。
没有神秘,“幻”没有动机,没有科学现实逻辑,难称“科”。科幻的意义就是现代人一种精神需要--神秘感的理性宣泄。
CessissyCopy
科幻小说其实基于现实的幻想作品,尽管有些天马行空却总能看到现实的影子,甚至许多科幻小说就是披着科幻外衣的生活、爱情小说,自然是有现实意义的。
科幻如果没有逻辑支撑就会显得混乱、不知所云,所以科幻小说每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都会有所依据,比如描写某个新式飞行器时顺便说一些有关这飞行器的运行原理、用了什么特殊燃料等,虽然大部分是假的,却让人觉得可行,因为作者会用一些已经被人熟悉的词汇,比如磁悬浮。
有逻辑的想象被读者接收后会产生自我提示“原来还可以这样想”,于是当现实中遇到类似事物读者也会引用那种思考方式,对开阔思维是有帮助的。
现在我们所知道的科学发明最初都只是一种幻想,有了幻想人们才会去研究并一步步实现,科幻小说将不同的看法呈现给读者后,读者潜意识里会对普通的事物形成需求,比如,会飞的汽车,有了需求自然会有人想办法实现。
长期看科幻小说能够激发大脑思考,目前人类对宇宙、外星及一些奇异的事物知之甚少,通过科幻小说想象一些未知事物,不但能丰富大脑还能增强自己的思考能力。
只要是小说一定会有主角,主角要么是人要么与人有关,所有的事物都会围绕着人来发展,主角在面对各种未知或已知事物时,所做出的反应与人类的思维模式有关,总会给读者一些启示。
其实很多科幻小说里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在都已经实现了,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Cool_Kid
我认为,科幻小说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就我而言,我接触到的科幻小说并不多。我对科幻小说是保持疏远距离的,我担心自己的大脑跟不上小说情节起承转合的变化。从不敢读到热爱读,科幻小说算是给我打开了另一扇靠近文学的门,也让我从另一面看到现实的真和虚。
起初,我被郝景芳的一篇科幻小说北京折叠吸引。因为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而且折叠二字更是击中我阅读兴趣的点。接着,我读完了收录在孤独深处内的全部文章。因此,我对科幻小说有了好奇心,有了陆续其他科幻小说的选读,也有了一己之见。
首先,在表现手法上,科幻小说运用电影里蒙太奇的手法居多。作者具有超前的思维能力,并顺利地表达了出来,在整个小说结构上逻辑缜密,一层层逼近真相。这真相即现实。另外,科幻小说的多维度表现也让故事充满了立体感和神秘感。在阅读过程中,你的好奇心会愈加强烈,看到了结局仿佛才释放了所有的疑问、猜想。
其次,在内容设置上,科幻小说的素材积累部分是来自生活的,我们能够从中挖掘到生活的影子。科技进步的力量对小说内容的未来设想埋下了大胆的预测种子,这使得其内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启迪人们用智慧大脑去深思考当下。同时,科幻小说融入了哲学思想,抽象的事物,简单的情节实际上藏着深刻的道理,但不会违背科学规律,有遵守规则。
科幻小说与现实的界限在哪?科幻小说追究到本质上是对现实问题的反映。文学作品是脱离不开现实的。
最后,从语言上看,科幻小说里的专业术语较多,要想看得懂看得透彻,这需要我们把握一些概念――作者提出的。我们需要从概念上架构更多的事实,更多科学发展观念。
综合上述,科幻小说值得一读。
茉莉如茶
本回答将解决梦境点拨的成因和现实问题,来源于科幻电影《星际穿越》的五维世界探讨启发。有点烧脑,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星际穿越》是科幻界中的大牛,其牛的原因并不在于创造了让人炫目或震撼的外星科技,而《星际穿越》有着像相对论一样对人生、对时间、对空间、对宇宙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这种深刻在之前的科幻片中基本没有。正是由于这种哲学般的认识,它的核心理念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人和人之间是最值得依赖和信赖的群体,“爱可以穿越一切”不是愿望、不是期许、更不是伤感抑或抒情,而是真实存在,影片中有很多地方和细节都说明了这个观点。
坦白来讲,《星际穿越》的故事结构极其简单,就是地球将要灭亡,一只只小分队派出去寻找新的家园,结果发现再没有如地球般美好的世界存在,而最终智慧的人类自己创造了新家园的传统好莱坞大片模式。而他们去过的水球、冰球和沙球三个目的地也毫无新意,这种星球在茫茫宇宙中到处都是。
而《星际穿越》让大家着迷的是其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宇宙结构,在剧中,大家叫它五维空间。而正是由于五维空间这种宇宙结构的存在,才发生了如此多交织在一起的故事。因此,理解《星际穿越》只用明白两个概念——时间和引力。
《星际穿越》中最让人迷惑和难以理解的问题是时间。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们一直处于一个时间速率保持恒定的四维空间里,对,是四维空间,我们生活的空间就是四维空间,三位解决了方位,时间是第四维,而我们总要用这四维描述事物的状态。比如:我于今天上午十点在紫峰大厦60层。这里紫峰大厦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的经度纬度这两维,60层决定了高度这一维,上午十点决定了时间这一维。这四个缺一不可,这个比较好理解,就不多说了。
下面是困难的地方,我们能够想象一下如果你经历的时间速度和你的女朋友经历的速度不一样是什么感觉?这个想象起来好像有些难,怎么可能我在一年一年变老,而她却毫无变化呢?这里不是她青春永驻,而是她的人生怎么没有经历这个时间。
这个就牵扯到相对论的终极奥义,时间弯曲。
传统意义上,我们认为的时间是一条不能回头的直线,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所有的物都在这条直线上流逝,大家一起长大一起变老,爱因斯坦不一样,他很牛的提出了相对论,相对论的核心观点是空间是可以扭曲的,时间也可以扭曲的。空间扭曲理解起来比较简单,《盗梦空间》就是有一个大力神把你公司和你家这两个距离十公里的地方就这两头,“吧”的一声贴一起了,折叠起来了。于是乎你才出家门,就进公司,真正做到“离家近”,至于是不是“事少钱多”还是“事多钱少”,爱因斯坦不负责解决这个问题。
时间扭曲理解起来有一点难,我们的宇宙中,存在着不同的球体或者叫时空,这不同的时空都在围绕着最核心的那个黑洞转动。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黑洞对它的引力不同,在转动的过程中,“时间元”的变化是相同的,但由于每个“时间元”的长度不同,带来的时间变化也不同。这就相当于你在一个箱子里装五个足球、五个排球和五个乒乓球,都是五个,占据空间不同是一个道理。
那么,各个单位时间元长度不同的空间是怎么存在的呢?对了,是因为引力。引力相同的地方,时间元的长度是相同的,引力越大的地方,意味着约靠近黑洞中心,时间元越短;引力越小的地方,时间元越长;所以存在他们开飞船去了水球,一个小时就过了23年的原因。
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父亲库珀在那么遥远的黑洞那里可以将信息影响和告知女儿墨菲。库珀进入奇点之后,看见了各个时期的墨菲的样子和情况,为什么?很简单,内圈的引力比外圈大,意味着内圈的时间是外圈的总和,类似一个同心圆,也就是在内圈的人能够以一个扇形的方式看见外圈在相同时间元内发生的变化。越靠近中心你看到的扇面越大,而当你处于宇宙奇点的时候,你可以看见整个环发生的变化,也就是说你可以看见你想看见的任何时间,所以库珀可以在所有时间告诉墨菲他想传达的信息。
为什么父亲库珀会得救?也就是说具有可以通达各个周期、看到过去未来的库珀,信息量够大,自然而然通古今知节点,随便点拨下处于外圈困惑的生物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关键在于信息如何传递?你不能改变现实世界,只能在有限的可能下传递信息。在内圈无法以任何形式传递数据,因为奇点没有时间维度,它是一个总和的概念,而你传送的信息必须是在时间维度上对应的其他空间,所以无法传递信息。那墨菲是怎么收到信息的呢?对了,那只手表。那只手表本质上是父女之间对未来的赌约,爱的见证,因此爱,或者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感,也许就是未来解救你的巨大信息传递元。
稍安勿躁,继续回到电影,我们晚点再得出结论。讲清楚时间的问题后,讲讲人类生存的问题。当地球环境恶化的时候,传统的办法是找一个引力类似的星球,搬过去住。但是很可能既找不到合适的地方给人类安居,也找不到把那么多人和东西送那么远的办法。亲们,复习一下万有引力的公式吧:F=GmM/r2,老布兰德终生都在研究怎么获得一个M的星球以保证外有引力,可惜未能实现。而获得了父亲密码的墨菲则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灵感启发,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因此,所谓墨菲环的思路是这样的:不用去找一个星球了,在合适的位置建一个即可。即在一个利用周边星球可以形成稳定引力平衡的一个中间点,制造一个坚固的环,把世界建造在这个环里,由于平衡的万有引力的原因,人们就都可以在这个环里垂直向上的生活。这里就可以看出逆向思维和思维创新是多么的重要。一般来说,这种重大工程交给中国人比较可靠。
所以,剧里最后墨菲和父亲见面的医院,其实已经是在空中的墨菲环建筑里了,地球已经不适合居住,只有发出引力和供夜晚欣赏月色这样的功能了。有一个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的小细节,就是从医院的窗外看见一群孩子在打棒球,其中一个孩子打出的球将环的另一边的玻璃打破,大家一阵欢呼。其实孩子们并不是因为打破了窗户恶作剧的欢呼,这一球需要突破自己所在的半环的所有阻力,到达临界点然后在另外半环的重力加速度吸引下下落打破窗户,大家欢呼的是这一球打出去的力道。
好了,现在开始破题了。我们为什么会有梦境点拨等的现象?这是这部科幻电影要告诉大家的秘密。黑洞作为吸纳一切的地方,其实也是所有物质的归宿地。在圆心那里可以洞悉一切,如果你对这个世界充满爱,对周遭充满着期待和情感,你想到的事情就能够身体力行去做好,那么你可以传递信息的媒介就越多。梦也好、灵感也好、顿悟也好、聪颖也好、启发也好、幸运眷顾也好,其实都是爱的积累沉淀在多维空间里的超维瞬间体现。这样,就发现了“机会第一定律”:假设机会是M,用心的程度是c,实践的次数是d,人的寿命是t,那么M=c2d/t,用心的程度越高,其平方就越放大,敢想敢做的次数越多,分子就越大,同时,年龄越大,做事情的顾虑越大,机会越小,分母越大,意味着人应该及早锤炼自己对周围的学习、感悟和爱,多用心去践行有意义的事情。同时,机会第一定律不仅揭示了当下努力的机会多少,也揭示了未来获得的灵感多少,是超维的迭代法则。
因此,人类的爱,才是挽救自己、挽救环境乃至地球的最好的东西。这也说明我们中华民族多年以来追求的善良、乐观、创新、和谐、和平、共享、自然等优秀品质,而不是战争、挑拨、生意、片面的技术、放肆的人性,其实也是对爱的情感的集中表现,也许,这就是我们能够生生不息、五千年文明持续繁衍至今的根本原因吧!值得珍惜。
轩艺
既然是小说,当然就应该以文学的尺度去衡量。即使是科幻小说,也不例外。 “科幻”只不过是一个题材属性,只是标识其文类特征。至于文学,或小说,当然有现实意义了。这一点讲起来就是老生常谈。
其实吧,科幻小说重新建立了纵向的联系。如果说横向的联系是社会关系的重构,那纵向联系除了宗教意义,更主要的是为自我的主体世界建立精神上的坐标,将个人从这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中超拔出来。所以主体在宇宙这种级别的俯照之下,自然是微弱尘埃的。就拿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举例子。刘慈欣曾说自己刚开始创作理念的最大特点就是对人和人的社会完全不感兴趣。在诗云中他借伊依之口说,“他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对外部世界的变化并不在意”。创作的第二阶段这种横向联系才由被迫变成自觉,而后来又反思了第二阶段的创作理念,还是决定回到初衷。而在纵向上,这种主体甚至不是个人的主体,而是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意义上的存在及其创造的文明的总和。如果说理想的文学是要再现出“世界的总体性”,那么科幻文学则进一步将宇宙的总体性展示了出来,这种总体性之下,主体的再现机制,想象方式等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那么,“幻想使我们更具批判性还是仅仅使我们更惟我独尊、自我放纵,最终取决于它是否可以解释那些非幻想的事物”。也就是说,科幻文学的重点或许并不在于描绘未来,而是在对现时的“想象”,套用齐泽克的话说,“想象世界的终结甚至比想象资本主义的终结都要容易得多”。
熱戀不傷痕
科幻,是一种科学幻想,它主要是靠虚构而出现的。它是人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结果,是人们憧憬的结果。运用新奇,能够充分吸引人们的方式,通过各种手段表现出来。
科幻小说是科学幻想的一种。它是作者基于一定的科学素养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而形成的作品。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知识面的大小。
首先它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需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不能如我们所愿,可是有了超能力,就不一样了,可以轻轻松松完成自己完成不了的东西,这里的超能力只是个比喻,但确确实实反映了人们的愿望。
其次,科幻小说可以充分发挥人们的想象力,对个人的创造力具有很大的影响,人们可以在科幻小说中寻找灵感,发现平时所不能发现的细节,同时可以衍生到其他的方面有利于人们的迁移运用。
再次,科幻小说可以促进人们增长知识,科幻小说不是作者随随便便就能够写出来的,都是基于一定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灵感。通过看科幻小说可以使我们了解另一个世界,产生不同的精神感受,因此对于我们扩大知识面是很有帮助的。
最后,有些科幻小说可以引领我们走上正确的科学道路,让我们对科学产生极大的好奇心,由此,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不管对于自己来说还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是很有利的。
对于科幻小说的阅读,我们要做到有选择的阅读,不是所有的科幻小说都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某些科幻小说所追求的暴力,血腥的都不是很适合去深入阅读的。要努力追求积极向上的科幻小说,把握正确的阅读方向,这样科幻小说才能正确发挥他创造出来的价值。
老狼在北京
科幻作品的现实意义,可以用鲁迅在墓碣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中国的科幻文学作品是伴随着救亡图存、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紧迫现实需求出现的,在之后的发展中即使想象突破天际,但也始终会留下现实的影子,展现中国不可见的现实。以一种理性的文学思维,展现中国百年民族国家想象,这是科幻作品之于中国最重要的现实意义。
政治启蒙:中国科幻作品的诞生与发展从被西方译介进入中国,到第一代中国“科学小说”的创作,科幻文学所承担的使命是启蒙。晚清的“科学小说”如吴趼人光绪万年、荒江钓叟月球殖民地小说等,除了表现出对科学的好奇和崇尚外,还带有浓厚的改良群治的启蒙色彩。
之后老舍的《猫城记》、许地山的铁鱼底腮,也是借科幻之名,行讽喻之事,严格来说并不算科幻小说。科幻文学一直成为政治现实的传声筒,这种情况直到建国之后也并未改善。当时所提倡的“科学文艺”将科幻文学作为科学教育的工具,将读者群定义为少年儿童,有严重套路化和功利化的倾向,审美几近于无。
只有在冷战时期的香港、70到80年代的台湾以及大陆改革开放早期这些零星时段里有短期的繁荣。
直到21世纪初,这一流派在中国大陆才经历了一次新的复兴,这一复兴首先出现在网络上然后很快蔓延到书店和大众传媒等领域。而这次被称为“新浪潮”的科幻文学复兴,在写作中注入新的文学自觉和社会意识,借助展现正在改变的中国和世界的复杂现实和奇幻之事,使得科幻这一流派焕然一新。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刘慈欣、韩松正是中国科幻“新浪潮”的代表作家。
于想象中展现不可见的现实:“新浪潮”的科幻写作科幻作品通过对宇宙、未来等不可见性的描述,超越了主流的文学现实主义和官方政治话语。实际上,即使是在韩松、刘慈欣等人的写作中,也可以看到消失不去的民族国家的影子。这一点,韩松的小说表现地最为明显。
在韩松的许多小说中,有意识地将文本与中国现实结合起来,对当代中国现实日常表面下面的东西展开了无所畏惧的凝视。在我的祖国不做梦中,白天一盘散沙、懒懒散散的中国人在夜晚被神秘的“黑暗委员会”所操控,以梦游的方式工作,效率奇高,因为“必须以梦游的方式实现中国的强大”。这可以说是对不断追寻现代性的民族国家现实的深刻讽刺。
在他最著名的小说地铁中,将“地铁”这个空间作为凝聚当代中国人情感、欲望、价值、命运的一个焦点来进行叙写,在看似正常普通的日常生活背后,竟然是政府组织的“宇宙化”工程实验的灾难性的副产品,最后上升到宇宙高度。
诚然,在韩松的科幻叙事中,不仅表现的是高度追求现代化的中国现实,还残酷地揭露了这个现代性的丑恶一面。但是,正如他本人所言:
“中国科幻作家笔下的荒谬是不同于卡夫卡的荒谬的,它是五千年文明积淀下来的一种惯性,有着极强的民族特色……我自己便常常感受到这种荒谬在现实中的存在和泛滥,而这成为了促使我拿起笔来的重要原因。”韩松对于国家现实毫不留情的揭露,接续“五四”鲁迅批判传统,描述鬼气森森的中国形象,是为了祛除国家黑暗的一面,在现代性的追求中,提倡更健康地进入现代化。“在追求国家繁荣强生这一点上,我与诸位都有共识。”韩松通过科幻这一文本,成功介入了国家民族叙事,但又对此实现了超越。
用科幻对现实进行批判,同时又超越了现实所能提供的可能性,站在更高的视角上,为民族国家的发展建构了另类想象的空间。
百年科幻文学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民族国家与现代性相互纠缠的历史。
科幻文学在中国主流文学中的边缘位置,使得它用文本对抗中心话语成为可能。随着科幻文学的日益成熟,其带有启蒙意义的科学性与反思立场的人文性,使得它具有了主流叙事的现实主义立场,同为理性现代性的反映,它又剑走偏锋,具有了超越的维度。
我是月酿酒,月光酿酒,请君共饮。持续输出专业高质量、有趣有想法的文化内容,欢迎评论、点赞和关注。
Lovage_J
我个人觉得,科幻小说是有现实意义的,因为科幻都是对未来科学发展的幻想。正是因为这些幻想存在,才给一些科学家提供了新的科学研究方向,又因为这是大众心中的科学理念,所以这或许会使科学家们研究出令大众满意且服务大众的科学。
科幻小说还很大程度上展示了每个人对科学发展的寄托与自己的意见,如果没有科幻小说将会对未来科学研究的提出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故,科幻小说具有现实意义。
肖还是箫
当然了,很多科幻小说的作者其实本来就是科学家,比如龙齿刀的双宇,科幻小说里的神作,不到最后,根本无法解密,看过最棒的,颠覆传统科学边界,必看经典。
下面是双宇一段关于科幻小说现实意义的原文:
“这种死法,就是全脑死亡。换句话说,大脑先死,然后人,才会跟着死去。”
魏林峰大惊失色的深吸一口气,思考了一会问:“全脑死亡?不就是脑死亡吗?又有什么区别啊。”
雷嘉不削的看了他一眼说:“你不懂,是正常的,别说你不懂,大多数经验丰富的法医,都未必懂!”
见他明显搭不上话,雷嘉接着说:“因为脑干,控制着呼吸,所以我门传统的法医学认为,只要是脑干死了,人就必死无疑,因为不能呼吸,这呼吸一停,大脑缺氧,人的全脑就跟着死去。”
虽说魏林峰不是法医,但是多年的办案经验,也接触过不少法医知识,他严肃的问:“对啊,这不就是全脑死亡吗?有什么问题!”
“但是,你知道吗?大脑死亡,也可以分为物理死亡和生物死亡,刚才我说的那种,就是生物死亡,但并不等于物理死亡。而这物理死亡呢,又可以分为脑脉冲死亡和脑容死亡,当然,这是著名医学家,张启宁教授的观点。”雷嘉来回走动着说道。
魏林峰小声回复:“脑脉冲死亡?脑容死亡?听不懂。”
雷嘉见他疑惑不解,于是清楚的说:“我这么给你解释吧,这脑脉冲就好比人的记忆、思想、知识等等,它是一种能量方式的,电脉冲信号。或者反过来讲,脑脉冲就是一种能量,在有些情况下,人死后,脑能量,也就是脑脉冲,不会立刻消失,他还停留在死者大脑之中,所以,严格来说,他并没有死,因为他的意识还在。”
“哦,明白了,也就是说,人死了,灵魂还没有死,对吗?”魏林峰顿悟一般的说。
雷嘉微微点头:“好吧,你喜欢叫它灵魂,那就灵魂吧。”
“这也太神了吧,有点颠覆我的三观啊,看来跟你在一起,确实能学到不少好东西。那,你刚才说的那个,脑容死亡,又是什么意思呢?”魏林峰歪着头继续问。
雷嘉狐疑不决的想了一会,说:“这也是我,一直有所困惑的,我们目前对大脑的研究才处于萌芽阶段,对它的了解,几乎可以用冰山一角来形容。张启宁教授认为,人的大脑,目前只开发了不到10%,也就是说,另外90%还在沉睡之中。换言之,人死之后,死去的也只是这10%的已开发大脑,而剩下的90%,未开发的大脑,却不能证明它也跟着死去。这就是脑容,如果100%开发后的大脑死去,就叫全脑容死亡,这是人的终极死亡!或者叫超级死亡!”
“如果结合本案,你的意思是说,尸体之所以不腐,没有一般死亡特征呢,有可能是脑脉冲没有死亡,或者没有全脑容死亡,是吗?但是,为什么只有本案,才有这些特点呢?”
雷嘉淡定的说:“哎!所以,死者大脑,在死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很少有人说得清;还有,死者到底是不是真的死了?目前也无法确定。不过还是那句俗话,只有透过现象,拨开迷雾,方能看清本质。”
这段原文只是双宇现实意义的冰上一角,但却是法医学甚至医学都没有踏足的领域,让更多人去研究全新的领域,不断扩展它的内涵和外延,难道不是科幻小说最重要的现实意义吗?
千与千寻oo
清夜无尘
baby_ruth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