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如题,怎样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提到的作品

[作品]屈原

本书作者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四川乐山人。幻年受家塾教育,1914年东渡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并组建夏社、创造社等文学团体。1926年随革命军北伐,任国民革命...

郭沫若

[作品]红与黑

红与黑,ISBN:9787540214913,作者:(法)斯当达著;罗新璋译

司汤达

[作品]西游记

古典小说《西游记》共一百回,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是主要人物。第一回至第十二回主要讲了孙悟空的出世和大闹天宫、唐僧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至一百回是全书的主体,写孙悟空皈依佛门,徒弟三人保唐僧西天取经...

吴承恩

[作品]呐喊

鲁迅短篇小说集

鲁迅

[作品]三国演义

三国时期是个激动人心的时代。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是纪录这一时代的最原始材料。从晋朝到唐宋,民间关于三国的传说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以各种形式不停歇地上演着、评说着刘备和曹操的故事,男女老幼无不喜欢...

罗贯中

[作品]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中收集词,词之于宋,便如诗之于唐,正处在“阴阴夏木啭黄鹂”的全盛时期。一部《全宋词》,收有1364名词人用千馀种调式写成的近二万首词作。宋词选本,宋已有之。然最具影响者,当数清朝末年人朱...

武玉成,顾丛龙 注

[作品]艺术哲学

由丹纳编著、傅雷精心翻译的艺术史通论——《艺术哲学》是“一部有关艺术、历史及人类文化的巨著”,也是带领大家畅游艺术天地的一本导游书。丹纳通晓多国文字,是史学家、评论家,观点犀利独到,偏巧这本《艺术哲学...

丹纳

[作品]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文学巨著,它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颠峰之作,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曹雪芹

[作品]唐诗三百首

清朝无锡人孙洙(别号蘅塘退士)和夫人徐兰英编选的《唐诗三百首》是数以千计的唐诗选集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选本,至今仍是最受读者欢迎的学习唐诗的基础读物。 《唐诗三百首》自编成以来,屡刻每有增补,此...

顾青注

[作品]人生

《人生》是茅盾文学奖得主路遥的代表作,激励万千读者的文学经典。《人生》改变了马云的一生,也深刻影响了陈忠实、贾樟柯等人的创作。 《人生》以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背景,叙述了知识青年高加林回到家乡又离开家...

路遥

[作品]咬文嚼字

本书是《咬文嚼字》合订本。书中绝大部分内容是作者自发来稿的。其特点;一是有的放矢,二是言之有明,三是短小精悍,四是生动活泼。同一内容的文章,有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角度。 全书内容极具丰富,涉及面广,知识...

郝铭鉴

[作品]奥瑟罗

《奥瑟罗》是莎士比亚戏剧经典著作中的一本。

莎士比亚

[作品]美学

美学,ISBN:9787810539968,作者:易健

易健

[作品]声声慢

《声声慢》主要内容:一张高考试卷,“诱捕”来了六个快乐的鸟儿,她们是关燕台、凤凰、丛林、赵媚、黄莺儿、谷小雨……六个性格迥异的女孩子,注定要在大学校园这个舞台上演绎她们最初的人生大剧,以及她们对人生、...

龙莱

最新跟帖
stanleyp

stanleyp

文学鉴赏的能力提高主要在于提高文化素养,而提升文化素养的主要方式就是多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这种优秀作品的熏陶下,文化素养就会不自觉的提高,也就是说,可以利用这种环境来提升自己的文学嗅觉,正因为这种能力提高是无形的,所以要在细节方面去提高。

爱上泡沫

爱上泡沫

从直接阅读入手

任何文学鉴赏活动都以特定的文学作品为对象,因而,作品是文学鉴赏的客观前提和基础。没有作品,便谈不上文学鉴赏。完全脱离开作品本身,仅通过听人介绍、读一些评介赏析类文章或内容提要式的文字来了解作品,尽管不能说一点作用没有,却如同吃别人嚼过的食物一样索然无味,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鉴赏。真正的文学鉴赏必须从阅读作品入手,通过潜心阅读、咀嚼品味逐渐理解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得到美感体验。正如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所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读者只有具体阅读作品,进入作品所描绘的艺术世界,才能真正领会此中的真义,并与作家产生强烈共鸣。

文学鉴赏从具体阅读作品入手,首先就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把握作品内容与作家流露的思想感情。语言文字的理解包括许多方面,如字、词的本义、暗示义和联想义;隐喻、象徵、反语、讽刺等特殊修辞手法的运用;词句、段落之间的语法联系或结构关系等。这些虽然只是文学鉴赏最初阶段对作品的表层理解,看似简单,却是文学鉴赏的基础。假如语言理解上存在障碍,连读懂作品的最低要求都难以达到,就更谈不上能够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而进入文学鉴赏的高级阶段了。例如诗经·豳风中的「七月流火」一句,现在有些人想当然地将其理解为写盛夏酷热的情景,并常在报刊发表的文章中这样引用,而原诗中的「七月」则指「夏历七月」、「流火」是指「火星西降」,该句原意是指酷暑渐去而凉秋将至,前後两意显然相去甚远。这种误读现象在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中较多,如古诗文中常常出现的通假字、典故等,容易成为现代人阅读的语言障碍。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养成勤翻字典、辞书等工具书或向人请教的好习惯,切忌不求甚解、望文生义。

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字词运用上的细微变化往往导致情感意趣的显著区别。因而,鉴赏者阅读作品时仅满足於对语言文字的一般理解远远不够,还应进一步品味、体会作品中语言运用的精妙独特之处,对语言的丰富表现力能够敏锐地感知和把握。这也就是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所提倡的,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他认为,「本著这个精神,……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 朱先生举到郭沫若创作剧本《屈原》的例子。剧中原有婵娟骂宋玉的一句台词: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沫若嫌这句话不够味,本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上「无耻的」三个字,後经一位演员提醒,只将原句中的「是」改为「这」字。「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只换一字,痛骂的语气比原句大大增强。像这样的地方,读者如果没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粗粗读过或听过,就会忽略作家的苦心,难以体会到语言内在所包含的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

文学鉴赏从作品入手,还应重视对文学作品形式特徵的感受和把握。任何文学作品都呈现为一定的形式,形式是内容的具体体现,同时又往往成为显现作家创作意图和风格的标志。有时候,文学作品的形式甚至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读一首古典诗歌单单从语言形式上就给人以韵律和谐的美感,一篇小说单单从故事情节上就有著强烈的悬念和吸引力,一部戏剧单单从矛盾冲突上就会让人对其巧妙的构思赞叹不已。因而,对作品形式的感受和把握,成为文学鉴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经典作品都是「有意味的形式」,显示出作家高超的语言修养、圆熟的艺术技巧和出色的形式创造能力,但要品出其中的「意味」,就需要鉴赏者在领悟作品内容的同时,多注意作品在语言形式、韵律、表现手法与技巧、结构、体裁等方面的特点,养成对形式美的敏感。

文学鉴赏从作品入手,往往要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鉴赏者首先从作品的形式入手领会其内容,获得形象具体的感受,继而结合自身的体验和想像、认识等,透过表层内容进一步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最终达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有学者将这一复杂的过程概括为三个审美层次: ① 各种形式因素唤起的意象;② 意象所指示的历史内容;③ 象徵意蕴。其中最核心、最高的层次是作品的象徵意蕴,它是潜藏在作品的具体内容中的某种人生精义或人性、人情最隐秘、最深刻的秘密,「是一种哲理和诗情」。象徵意蕴在作品中隐藏得最深,必须在深入把握作品的历史内容的基础上,才能逐渐领悟。这种审美层次说告诉我们,文学鉴赏不能仅仅停留於读懂作品的浅表层次,更不能只满足於欣赏作品生动有趣的情节,而应努力通过精细的阅读逐层深入地去探索和体会作品内在的深意,「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只有这样,才能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更丰富、更深刻的审美体验。

了解作家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文学作品属於作家的精神创造成果,总是不同程度地体现著作家在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感受、对於社会与人生的态度和看法等,并且受到作家所处社会地位、生活经历、时代环境的制约或影响。因此,对於作品的鉴赏不能完全脱离开作家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早在先秦时期,孟子就提出「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鲁迅也曾说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可见,对作家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的熟悉,将有助於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家创作的作品,这也是文学鉴赏的一种基本方法。

文学作品都是有感而发,有的是作者对现实感受的直接抒发,有的是作者生活经历的曲折显现。只有对作者的情况诸如生活经历、性情爱好等方面内容有所了解,读者才可以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作品中这些有所感发的内容。特别是那些意蕴含蓄、别有寄托的作品。否则,就会与作者的创作原意大相迳庭,难以领略到作品的真义。以曹植的美女篇为例。该诗描写一位体态婀娜、容貌艳丽、装饰华贵、气质高雅的世所罕见的美女,表现出佳人虽「慕高义」却难以找到理想的意中之人的感伤、抑郁心情。单从作品本身客观呈现的意义来看,这样理解没什麼问题。但是,如果熟悉曹植的生平,了解他与其兄曹丕在争立魏王太子的斗争中失败後屡遭排挤打击、不被赏识重用的经历,再来读这首诗。你就会感觉到,曹植在诗中是以美女自比,「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实际是在美女难寻托身之人的慨叹中寄寓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感伤、怀才不遇的苦闷。正是领悟到诗中的这层深意,清初评论家叶燮称此诗为「千古绝作」,认为「美女篇意致幽眇,含蓄隽永,音节韵度皆有天然姿态,层层摇曳而出,使人不可仿佛端倪,固是空千古绝作。」 同样,读李清照的《声声慢》最好先了解词人南渡後痛失亲人、流离失所的经历,读陆游的《钗头凤》也应先熟悉词人与唐婉那段凄绝感人的爱情悲剧,然後才可以更好地感受作品。

作品往往能够表现出作者一定的创作意图,是作者的创作主张与审美追求在创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很多时候,了解作者有关的创作意图和创作主张,也有助於我们对作品更好的鉴赏。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的《荒原》是一部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後现代西方人精神没落的史诗,被公认为西方现代派诗歌的经典。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复杂难解的象徵手法的运用,这些象徵来自经典的多,取自现实的少。诗人用大量人类学、神话学、巫术学、历史、传说、哲学、文学之类的丰富资源,从整体到局部,展开或隐晦或明朗的象徵,据说出现於诗中的语言文字有7种之多,涉及35个古今作家的56部作品。诗人为什麼那麼乐此不疲地喜欢在诗中广徵博引?其实,这恰恰是基於艾略特的一种创作主张: 在包罗万象的现代文化状态下,诗人的作品必然是难懂的,诗人必然会变得越来越广博,越来越喜欢徵引,越来越不直接。原来,诗人之所以创造如此难懂的诗歌形式,就在於以此象徵现代文化本身的内容复杂、包罗万象。知道了诗人的这一主张,我们就会将诗中的广徵博引视为诗人自觉的审美追求,给以理解和赞赏,而不是看作纯粹「掉书袋」式的卖弄学问。

鉴赏作品时,还需要对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必要的了解。这是因为作品不仅是作者的创造,而且也是时代的产物,它在不同程度上要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西方著名文艺社会学家泰纳就特彆强调时代精神对於作品的影响,明确指出:「作品的产生取决於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 (泰纳《艺术哲学》)黑格尔也曾说过:「每种艺术作品都属於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环境,依存於特殊的历史的和其它的观念和目的。」 (黑格尔《美学》)因此,要想真正读懂鲁迅的作品,就不能不了解近代以来至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要想真正读懂屈原的作品,就不能不对产生诗人的那个特殊时代及楚文化背景有所熟悉;要想真正读懂莎士比亚,同样不能对这位「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所处的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潮一无所知。

为了熟悉作者的情况,鉴赏者应首先重视对作品的「前言」或「後记」的阅读。这些地方,一般是作者用来交代作品写作的缘起、经过、创作意图甚至涉及个人经历、时代背景等内容的文字。在小说集《呐喊》自序中,鲁迅就详细介绍了他因意识到文艺对於改变「愚弱的国民」精神的重要性而弃医从文的经过,并明确指出当时所写的小说是通过呐喊「聊以慰藉那在寂寞中奔驰的勇士,使他不惮於前驱」。这些对於我们理解《呐喊》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主题与反封建的战斗精神,都有著重要的启示意义。除了「前言」与「後记」,作者的有些作品也会帮助我们了解有关作者生活境遇、思想情绪等方面的情况,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曹植的赠白马王彪、陶渊明的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等便都有这方面的作用。因而,想要了解一位作家,多读其作品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此外,还可以阅读有关作者的传记性、评介性的文章以及作者个人已公开发表的日记、书信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作者的了解固然有助於对作品的鉴赏,但了解本身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於鉴赏。如果将任何作品都与作家直接联系起来,读作品就是要从中找到作者的影子或踪迹,作品中的一字一句都要从作者的身上或其生活中找出来历,这就陷入穿凿附会的繁琐考证中,使鉴赏误入歧途。要知道,文学作品出自作者的创造性想像,并不一定实有其事。而且如果将精力都倾注於处处有来历、字字有根据的考证上面,就会失去感性体验与想像品味的机会,和真正审美意义上的文学鉴赏无缘。朱光潜先生曾明确指出这种偏爱考据做法对文学鉴赏的危害,他说: 考据家的「错误在因考据而忘欣赏。他们既然把作品的史实考证出来,便以为能事已尽,而不进一步去玩味玩味。他们好比食品化学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以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後,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对作家的了解应该有助於对作品的鉴赏,而不是代替对作品的鉴赏,这是从熟悉作家入手理解作品时需要特别加以注意的。

善於「进入作品」和「跳出作品」

文学鉴赏说到底是读者的鉴赏,读者只有充分调动各方面因素,发挥自身的优势,进入鉴赏阅读的理想状态,才能真正获得精神上的收益和享受。从西方接受理论的角度来说,无论多好的作品,只有经过读者阅读并在情感上吸引或打动读者才有意义,否则,便如同废纸一样,毫无价值可言。法国作家法朗士曾说:「书是什麼?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式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一本书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气盎然,情感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这就是说,读者的感受和体验在文学鉴赏中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学会从审美角度去感受和体验作品,才能真正掌握鉴赏方法,步入文学殿堂去领略文学世界的神奇魅力。

那麼,读者如何才能够进入到鉴赏阅读的理想状态?要想达到这样的状态,应当使自己融入作品,与作品进行情感的交流,以切身的体验去具体感受作品中的喜怒哀乐,领略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同时,又需要与作品保持适当距离,以将其同现实中的生活区别开来,对作品取纯粹观赏的审美态度。南宋陈善曾提出读书的「出入法」,他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知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乃尽得读书之法。」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读书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道理,虽是就一般读书方法而言,但也非常适用於文学鉴赏。

鉴赏作品首先需要进入作品,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作品,要以作品中的角色身份去感受和体验作品。这样,才能充分领悟作品中的妙处,获得审美鉴赏的愉悦和享受。而在鉴赏实践中,有些读者往往由於主、客观方面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很好地进入作品。有的是前面提及的一味地考据而忘了欣赏,有的是为了寻出题外之旨、微言大义而忽略了对作品本身的感悟,还有的甚至是因过分执泥於内容的真实、细节的合乎情理而产生与作品的隔阂或本能的拒斥心理。现实中常会听到有人指责「某某小说不真实」、「某某剧是瞎编的」,但仅从真实性来要求文学作品很容易形成接受心理上的偏见而难以进入真正的文学鉴赏。对此,鲁迅先生曾有一段精辟论述:「只要知道作品大抵是作者借别人以叙自己,或以自己推测别人的东西,便不至於感到幻灭,即使有时不合事实,然而还是真实。……倘有读者只执滞於体裁,只求没有破绽,那就以看新闻纪事为宜,对於文艺,活该幻灭。而其幻灭也不足惜,因为这不是真的幻灭,正如查不出大观园的遗迹,而不满於《红楼梦》者相同。倘作者如此牺牲了抒写的自由,即使极小部分,也无异於削足适履的。」

读者进入作品,感受作品,同时又要求读者必须跳出作品,同作品保持适当的审美距离。法国作家司汤达曾讲述过1822年发生在法国巴耳地冒尔剧场因观剧引发的悲剧事件。当时正在上演莎士比亚的悲剧《奥瑟罗》,担任剧场警卫的一位兵士看到奥瑟罗扼住苔丝德蒙娜的脖子要杀死她时,喊道:「我决不允许一个该死的黑人,当著我的面,杀死一个白人女人!」随著喊声,举枪便向饰演奥瑟罗的演员射击,将其胳膊打伤。这种将虚构的艺术情境误认作生活现实而导致「感情用事」的做法,在文学鉴赏中也经常会遇到。比如读了司汤达的《红与黑》就学著於连的样子不择手段地去追求女性,读了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就要在失恋的时候像维特一样去自杀,读了琼瑶的言情小说就期望生活中出现情缘奇遇而想入非非,读了金庸的武侠小说就要离家出走像武林豪侠那样去闯荡江湖……这些做法,都是由於读者不能跳出作品所致。而要想跳出作品,首先就要能够将生活中的现实世界与作品中想像的审美世界区别开来,对作品保持一种超然的观赏态度。

跳出作品,还体现了读者在文学鉴赏中相对的独立性和能动性。由於读者在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审美经验等方面与作者的不同,决定了读者的理解与作者的初衷不可能达到完全的一致。同时,作品本身潜在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也为读者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客观的条件。读者的理解只要与作品隐含的能指意义相契合,即使超出作者创作时的最初意图,也是可以肯定的。「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有时候,由於读者较高的认识水平和敏锐眼光,在对作品的领悟和把握上甚至会远远高於作者的见解。

跳出作品,还需要读者具有较高的审美鉴别力。审美鉴别力高的读者,才能分辨出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正确、进步、深刻与否作出准确的评判。在这方面,列宁对插在革命背上的十二把刀子一书的评论,就充分显示出敏锐的眼光和高度的鉴赏力。他在一本有才气的书一文中针对该书指出:「这是忿恨得几乎要发疯的白卫分子阿尔卡季·阿威尔岑柯所写的一本书。」而列宁认为「考察一下,切齿的仇恨怎样使这本极有才气的书有的地方写得非常好,有的地方写得非常糟,是很有趣的。」 「他的惊人的才华刻划了旧俄罗斯的代表人物——生活优裕、饱食终日的地方和工厂主的感受和情绪。在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看来,革命就是这样,并且正应该这样。烈火般的仇恨,有时(而且多半)使阿威尔岑柯的小说精彩到惊人的程度。」 由列宁的书评可以看出,一位高水平的鉴赏者不仅能够鉴赏优秀的作品,而且可以去鉴赏有问题、有缺陷的作品,在後一种情况下同样可以显示鉴赏者出色的鉴赏能力和水平。

Htlover

Htlover

文学鉴赏有点高大上了,叫怎么分辨好作品还是垃圾文章,这样才是普通读者最接地气的叫法。

如果说提高文学鉴赏水平那应该是文艺评论家的专业范畴。我们普通读者看两本书可不能说成是文学鉴赏。

提到文学鉴赏,就不得不提中国现行的语文教育,在西方没有固定的语文课本,都是每个阶段都有书目,就是阅读,写作文。

中国的语文教育对每首诗歌课文都按照中心思想,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这么写,把文学语言标准化,等等,把学生思维僵化了。

君不见当代语文教育没有培养出一个作家!

张贤亮,王朔,梁晓声,韩寒等等,都是教育系统之外成功作家!从小学到大学的文学系出身的没有一个成功作家!由此可见现在语文教育体制下对汉语的禁锢和摧残!

不是有一个著名段子吗?说,鲁迅回忆故乡家园的后花园写到,左边一棵枣树,右边一棵也是枣树,非要学生分析鲁迅没什么不直接写有两棵枣树不就完了?

这种把文学美学标准化,僵化的方式,怎么能提高全民的汉语文学鉴赏水平?一点美感都没有了!

opiumpoppy

opiumpoppy

任何文学鉴赏活动都以特定的文学作品为对象,因而,作品是文学鉴赏的客观前提和基础。没有作品,便谈不上文学鉴赏。完全脱离开作品本身,仅通过听人介绍、读一些评介赏析类文章或内容提要式的文字来了解作品,尽管不能说一点作用没有,却如同吃别人嚼过的食物一样索然无味,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鉴赏。真正的文学鉴赏必须从阅读作品入手,通过潜心阅读、咀嚼品味逐渐理解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得到美感体验。正如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所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读者只有具体阅读作品,进入作品所描绘的艺术世界,才能真正领会此中的真义,并与作家产生强烈共鸣。

文学鉴赏从具体阅读作品入手,首先就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把握作品内容与作家流露的思想感情。语言文字的理解包括许多方面,如字、词的本义、暗示义和联想义;隐喻、象徵、反语、讽刺等特殊修辞手法的运用;词句、段落之间的语法联系或结构关系等。这些虽然只是文学鉴赏最初阶段对作品的表层理解,看似简单,却是文学鉴赏的基础。假如语言理解上存在障碍,连读懂作品的最低要求都难以达到,就更谈不上能够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而进入文学鉴赏的高级阶段了。例如诗经·豳风中的「七月流火」一句,现在有些人想当然地将其理解为写盛夏酷热的情景,并常在报刊发表的文章中这样引用,而原诗中的「七月」则指「夏历七月」、「流火」是指「火星西降」,该句原意是指酷暑渐去而凉秋将至,前後两意显然相去甚远。这种误读现象在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中较多,如古诗文中常常出现的通假字、典故等,容易成为现代人阅读的语言障碍。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养成勤翻字典、辞书等工具书或向人请教的好习惯,切忌不求甚解、望文生义。

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字词运用上的细微变化往往导致情感意趣的显著区别。因而,鉴赏者阅读作品时仅满足於对语言文字的一般理解远远不够,还应进一步品味、体会作品中语言运用的精妙独特之处,对语言的丰富表现力能够敏锐地感知和把握。这也就是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所提倡的,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他认为,「本著这个精神,……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 朱先生举到郭沫若创作剧本《屈原》的例子。剧中原有婵娟骂宋玉的一句台词: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沫若嫌这句话不够味,本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上「无耻的」三个字,後经一位演员提醒,只将原句中的「是」改为「这」字。「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只换一字,痛骂的语气比原句大大增强。像这样的地方,读者如果没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粗粗读过或听过,就会忽略作家的苦心,难以体会到语言内在所包含的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

文学鉴赏从作品入手,还应重视对文学作品形式特徵的感受和把握。任何文学作品都呈现为一定的形式,形式是内容的具体体现,同时又往往成为显现作家创作意图和风格的标志。有时候,文学作品的形式甚至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读一首古典诗歌单单从语言形式上就给人以韵律和谐的美感,一篇小说单单从故事情节上就有著强烈的悬念和吸引力,一部戏剧单单从矛盾冲突上就会让人对其巧妙的构思赞叹不已。因而,对作品形式的感受和把握,成为文学鉴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经典作品都是「有意味的形式」,显示出作家高超的语言修养、圆熟的艺术技巧和出色的形式创造能力,但要品出其中的「意味」,就需要鉴赏者在领悟作品内容的同时,多注意作品在语言形式、韵律、表现手法与技巧、结构、体裁等方面的特点,养成对形式美的敏感。

文学鉴赏从作品入手,往往要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鉴赏者首先从作品的形式入手领会其内容,获得形象具体的感受,继而结合自身的体验和想像、认识等,透过表层内容进一步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最终达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有学者将这一复杂的过程概括为三个审美层次: ① 各种形式因素唤起的意象;② 意象所指示的历史内容;③ 象徵意蕴。其中最核心、最高的层次是作品的象徵意蕴,它是潜藏在作品的具体内容中的某种人生精义或人性、人情最隐秘、最深刻的秘密,「是一种哲理和诗情」。象徵意蕴在作品中隐藏得最深,必须在深入把握作品的历史内容的基础上,才能逐渐领悟。这种审美层次说告诉我们,文学鉴赏不能仅仅停留於读懂作品的浅表层次,更不能只满足於欣赏作品生动有趣的情节,而应努力通过精细的阅读逐层深入地去探索和体会作品内在的深意,「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只有这样,才能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更丰富、更深刻的审美体验。

了解作家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文学作品属於作家的精神创造成果,总是不同程度地体现著作家在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感受、对於社会与人生的态度和看法等,并且受到作家所处社会地位、生活经历、时代环境的制约或影响。因此,对於作品的鉴赏不能完全脱离开作家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早在先秦时期,孟子就提出「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鲁迅也曾说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可见,对作家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的熟悉,将有助於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家创作的作品,这也是文学鉴赏的一种基本方法。

文学作品都是有感而发,有的是作者对现实感受的直接抒发,有的是作者生活经历的曲折显现。只有对作者的情况诸如生活经历、性情爱好等方面内容有所了解,读者才可以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作品中这些有所感发的内容。特别是那些意蕴含蓄、别有寄托的作品。否则,就会与作者的创作原意大相迳庭,难以领略到作品的真义。以曹植的美女篇为例。该诗描写一位体态婀娜、容貌艳丽、装饰华贵、气质高雅的世所罕见的美女,表现出佳人虽「慕高义」却难以找到理想的意中之人的感伤、抑郁心情。单从作品本身客观呈现的意义来看,这样理解没什麼问题。但是,如果熟悉曹植的生平,了解他与其兄曹丕在争立魏王太子的斗争中失败後屡遭排挤打击、不被赏识重用的经历,再来读这首诗。你就会感觉到,曹植在诗中是以美女自比,「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实际是在美女难寻托身之人的慨叹中寄寓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感伤、怀才不遇的苦闷。正是领悟到诗中的这层深意,清初评论家叶燮称此诗为「千古绝作」,认为「美女篇意致幽眇,含蓄隽永,音节韵度皆有天然姿态,层层摇曳而出,使人不可仿佛端倪,固是空千古绝作。」 同样,读李清照的《声声慢》最好先了解词人南渡後痛失亲人、流离失所的经历,读陆游的《钗头凤》也应先熟悉词人与唐婉那段凄绝感人的爱情悲剧,然後才可以更好地感受作品。

作品往往能够表现出作者一定的创作意图,是作者的创作主张与审美追求在创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很多时候,了解作者有关的创作意图和创作主张,也有助於我们对作品更好的鉴赏。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的《荒原》是一部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後现代西方人精神没落的史诗,被公认为西方现代派诗歌的经典。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复杂难解的象徵手法的运用,这些象徵来自经典的多,取自现实的少。诗人用大量人类学、神话学、巫术学、历史、传说、哲学、文学之类的丰富资源,从整体到局部,展开或隐晦或明朗的象徵,据说出现於诗中的语言文字有7种之多,涉及35个古今作家的56部作品。诗人为什麼那麼乐此不疲地喜欢在诗中广徵博引?其实,这恰恰是基於艾略特的一种创作主张: 在包罗万象的现代文化状态下,诗人的作品必然是难懂的,诗人必然会变得越来越广博,越来越喜欢徵引,越来越不直接。原来,诗人之所以创造如此难懂的诗歌形式,就在於以此象徵现代文化本身的内容复杂、包罗万象。知道了诗人的这一主张,我们就会将诗中的广徵博引视为诗人自觉的审美追求,给以理解和赞赏,而不是看作纯粹「掉书袋」式的卖弄学问。

鉴赏作品时,还需要对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必要的了解。这是因为作品不仅是作者的创造,而且也是时代的产物,它在不同程度上要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西方著名文艺社会学家泰纳就特彆强调时代精神对於作品的影响,明确指出:「作品的产生取决於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 (泰纳《艺术哲学》)黑格尔也曾说过:「每种艺术作品都属於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环境,依存於特殊的历史的和其它的观念和目的。」 (黑格尔《美学》)因此,要想真正读懂鲁迅的作品,就不能不了解近代以来至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要想真正读懂屈原的作品,就不能不对产生诗人的那个特殊时代及楚文化背景有所熟悉;要想真正读懂莎士比亚,同样不能对这位「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所处的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潮一无所知。

为了熟悉作者的情况,鉴赏者应首先重视对作品的「前言」或「後记」的阅读。这些地方,一般是作者用来交代作品写作的缘起、经过、创作意图甚至涉及个人经历、时代背景等内容的文字。在小说集《呐喊》自序中,鲁迅就详细介绍了他因意识到文艺对於改变「愚弱的国民」精神的重要性而弃医从文的经过,并明确指出当时所写的小说是通过呐喊「聊以慰藉那在寂寞中奔驰的勇士,使他不惮於前驱」。这些对於我们理解《呐喊》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主题与反封建的战斗精神,都有著重要的启示意义。除了「前言」与「後记」,作者的有些作品也会帮助我们了解有关作者生活境遇、思想情绪等方面的情况,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曹植的赠白马王彪、陶渊明的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等便都有这方面的作用。因而,想要了解一位作家,多读其作品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此外,还可以阅读有关作者的传记性、评介性的文章以及作者个人已公开发表的日记、书信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作者的了解固然有助於对作品的鉴赏,但了解本身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於鉴赏。如果将任何作品都与作家直接联系起来,读作品就是要从中找到作者的影子或踪迹,作品中的一字一句都要从作者的身上或其生活中找出来历,这就陷入穿凿附会的繁琐考证中,使鉴赏误入歧途。要知道,文学作品出自作者的创造性想像,并不一定实有其事。而且如果将精力都倾注於处处有来历、字字有根据的考证上面,就会失去感性体验与想像品味的机会,和真正审美意义上的文学鉴赏无缘。朱光潜先生曾明确指出这种偏爱考据做法对文学鉴赏的危害,他说: 考据家的「错误在因考据而忘欣赏。他们既然把作品的史实考证出来,便以为能事已尽,而不进一步去玩味玩味。他们好比食品化学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以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後,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对作家的了解应该有助於对作品的鉴赏,而不是代替对作品的鉴赏,这是从熟悉作家入手理解作品时需要特别加以注意的。

善於「进入作品」和「跳出作品」

文学鉴赏说到底是读者的鉴赏,读者只有充分调动各方面因素,发挥自身的优势,进入鉴赏阅读的理想状态,才能真正获得精神上的收益和享受。从西方接受理论的角度来说,无论多好的作品,只有经过读者阅读并在情感上吸引或打动读者才有意义,否则,便如同废纸一样,毫无价值可言。法国作家法朗士曾说:「书是什麼?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式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一本书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气盎然,情感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这就是说,读者的感受和体验在文学鉴赏中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学会从审美角度去感受和体验作品,才能真正掌握鉴赏方法,步入文学殿堂去领略文学世界的神奇魅力。

那麼,读者如何才能够进入到鉴赏阅读的理想状态?要想达到这样的状态,应当使自己融入作品,与作品进行情感的交流,以切身的体验去具体感受作品中的喜怒哀乐,领略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同时,又需要与作品保持适当距离,以将其同现实中的生活区别开来,对作品取纯粹观赏的审美态度。南宋陈善曾提出读书的「出入法」,他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知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乃尽得读书之法。」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读书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道理,虽是就一般读书方法而言,但也非常适用於文学鉴赏。

鉴赏作品首先需要进入作品,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作品,要以作品中的角色身份去感受和体验作品。这样,才能充分领悟作品中的妙处,获得审美鉴赏的愉悦和享受。而在鉴赏实践中,有些读者往往由於主、客观方面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很好地进入作品。有的是前面提及的一味地考据而忘了欣赏,有的是为了寻出题外之旨、微言大义而忽略了对作品本身的感悟,还有的甚至是因过分执泥於内容的真实、细节的合乎情理而产生与作品的隔阂或本能的拒斥心理。现实中常会听到有人指责「某某小说不真实」、「某某剧是瞎编的」,但仅从真实性来要求文学作品很容易形成接受心理上的偏见而难以进入真正的文学鉴赏。对此,鲁迅先生曾有一段精辟论述:「只要知道作品大抵是作者借别人以叙自己,或以自己推测别人的东西,便不至於感到幻灭,即使有时不合事实,然而还是真实。……倘有读者只执滞於体裁,只求没有破绽,那就以看新闻纪事为宜,对於文艺,活该幻灭。而其幻灭也不足惜,因为这不是真的幻灭,正如查不出大观园的遗迹,而不满於《红楼梦》者相同。倘作者如此牺牲了抒写的自由,即使极小部分,也无异於削足适履的。」

读者进入作品,感受作品,同时又要求读者必须跳出作品,同作品保持适当的审美距离。法国作家司汤达曾讲述过1822年发生在法国巴耳地冒尔剧场因观剧引发的悲剧事件。当时正在上演莎士比亚的悲剧《奥瑟罗》,担任剧场警卫的一位兵士看到奥瑟罗扼住苔丝德蒙娜的脖子要杀死她时,喊道:「我决不允许一个该死的黑人,当著我的面,杀死一个白人女人!」随著喊声,举枪便向饰演奥瑟罗的演员射击,将其胳膊打伤。这种将虚构的艺术情境误认作生活现实而导致「感情用事」的做法,在文学鉴赏中也经常会遇到。比如读了司汤达的《红与黑》就学著於连的样子不择手段地去追求女性,读了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就要在失恋的时候像维特一样去自杀,读了琼瑶的言情小说就期望生活中出现情缘奇遇而想入非非,读了金庸的武侠小说就要离家出走像武林豪侠那样去闯荡江湖……这些做法,都是由於读者不能跳出作品所致。而要想跳出作品,首先就要能够将生活中的现实世界与作品中想像的审美世界区别开来,对作品保持一种超然的观赏态度。

跳出作品,还体现了读者在文学鉴赏中相对的独立性和能动性。由於读者在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审美经验等方面与作者的不同,决定了读者的理解与作者的初衷不可能达到完全的一致。同时,作品本身潜在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也为读者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客观的条件。读者的理解只要与作品隐含的能指意义相契合,即使超出作者创作时的最初意图,也是可以肯定的。「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有时候,由於读者较高的认识水平和敏锐眼光,在对作品的领悟和把握上甚至会远远高於作者的见解。

跳出作品,还需要读者具有较高的审美鉴别力。审美鉴别力高的读者,才能分辨出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正确、进步、深刻与否作出准确的评判。在这方面,列宁对插在革命背上的十二把刀子一书的评论,就充分显示出敏锐的眼光和高度的鉴赏力。他在一本有才气的书一文中针对该书指出:「这是忿恨得几乎要发疯的白卫分子阿尔卡季·阿威尔岑柯所写的一本书。」而列宁认为「考察一下,切齿的仇恨怎样使这本极有才气的书有的地方写得非常好,有的地方写得非常糟,是很有趣的。」 「他的惊人的才华刻划了旧俄罗斯的代表人物——生活优裕、饱食终日的地方和工厂主的感受和情绪。在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看来,革命就是这样,并且正应该这样。烈火般的仇恨,有时(而且多半)使阿威尔岑柯的小说精彩到惊人的程度。」 由列宁的书评可以看出,一位高水平的鉴赏者不仅能够鉴赏优秀的作品,而且可以去鉴赏有问题、有缺陷的作品,在後一种情况下同样可以显示鉴赏者出色的鉴赏能力和水平。


游易

游易

文学作品的价值是固定的永恒的,不同的人由于对生活体验的不同,自身修养的不同,鉴赏水平的高低不同,决定了对文学价值的不同评价。如何提高文学欣赏水平,一要多读,二要精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三是要提高对生活情感的体验,领悟生活中的美与善,与作品中人物对比,形成共鸣。

罗曼_囧囧

罗曼_囧囧

1.从直接阅读入手

任何文学鉴赏活动都以特定的文学作品为对象,因而,作品是文学鉴赏的客观前提和基础。没有作品,便谈不上文学鉴赏。完全脱离开作品本身,仅通过听人介绍、读一些评介赏析类文章或内容提要式的文字来了解作品,尽管不能说一点作用没有,却如同吃别人嚼过的食物一样索然无味,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鉴赏。真正的文学鉴赏必须从阅读作品入手,通过潜心阅读、咀嚼品味逐渐理解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得到美感体验。正如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所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读者只有具体阅读作品,进入作品所描绘的艺术世界,才能真正领会此中的真义,并与作家产生强烈共鸣。

文学鉴赏从具体阅读作品入手,首先就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把握作品内容与作家流露的思想感情。语言文字的理解包括许多方面,如字、词的本义、暗示义和联想义;隐喻、象征、反语、讽刺等特殊修辞手法的运用;词句、段落之间的语法联系或结构关系等。这些虽然只是文学鉴赏最初阶段对作品的表层理解,看似简单,却是文学鉴赏的基础。假如语言理解上存在障碍,连读懂作品的最低要求都难以达到,就更谈不上能够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而进入文学鉴赏的高级阶段了。例如诗经·豳风中的“七月流火”一句,现在有些人想当然地将其理解为写盛夏酷热的情景,并常在报刊发表的文章中这样引用,而原诗中的“七月”则指“夏历七月”、“流火”是指“火星西降”,该句原意是指酷暑渐去而凉秋将至,前后两意显然相去甚远。这种误读现象在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中较多,如古诗文中常常出现的通假字、典故等,容易成为现代人阅读的语言障碍。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养成勤翻字典、辞书等工具书或向人请教的好习惯,切忌不求甚解、望文生义。

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字词运用上的细微变化往往导致情感意趣的显著区别。因而,鉴赏者阅读作品时仅满足于对语言文字的一般理解远远不够,还应进一步品味、体会作品中语言运用的精妙独特之处,对语言的丰富表现力能够敏锐地感知和把握。这也就是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所提倡的,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他认为,“本着这个精神,……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 朱先生举到郭沫若创作剧本《屈原》的例子。剧中原有婵娟骂宋玉的一句台词: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沫若嫌这句话不够味,本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上“无耻的”三个字,后经一位演员提醒,只将原句中的“是”改为“这”字。“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只换一字,痛骂的语气比原句大大增强。像这样的地方,读者如果没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粗粗读过或听过,就会忽略作家的苦心,难以体会到语言内在所包含的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

文学鉴赏从作品入手,还应重视对文学作品形式特征的感受和把握。任何文学作品都呈现为一定的形式,形式是内容的具体体现,同时又往往成为显现作家创作意图和风格的标志。有时候,文学作品的形式甚至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读一首古典诗歌单单从语言形式上就给人以韵律和谐的美感,一篇小说单单从故事情节上就有着强烈的悬念和吸引力,一部戏剧单单从矛盾冲突上就会让人对其巧妙的构思赞叹不已。因而,对作品形式的感受和把握,成为文学鉴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经典作品都是“有意味的形式”,显示出作家高超的语言修养、圆熟的艺术技巧和出色的形式创造能力,但要品出其中的“意味”,就需要鉴赏者在领悟作品内容的同时,多注意作品在语言形式、韵律、表现手法与技巧、结构、体裁等方面的特点,养成对形式美的敏感。

文学鉴赏从作品入手,往往要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鉴赏者首先从作品的形式入手领会其内容,获得形象具体的感受,继而结合自身的体验和想象、认识等,透过表层内容进一步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最终达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有学者将这一复杂的过程概括为三个审美层次: ① 各种形式因素唤起的意象;② 意象所指示的历史内容;③ 象征意蕴。其中最核心、最高的层次是作品的象征意蕴,它是潜藏在作品的具体内容中的某种人生精义或人性、人情最隐秘、最深刻的秘密,“是一种哲理和诗情”。象征意蕴在作品中隐藏得最深,必须在深入把握作品的历史内容的基础上,才能逐渐领悟。这种审美层次说告诉我们,文学鉴赏不能仅仅停留于读懂作品的浅表层次,更不能只满足于欣赏作品生动有趣的情节,而应努力通过精细的阅读逐层深入地去探索和体会作品内在的深意,“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只有这样,才能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更丰富、更深刻的审美体验。

2.了解作家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文学作品属于作家的精神创造成果,总是不同程度地体现着作家在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感受、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态度和看法等,并且受到作家所处社会地位、生活经历、时代环境的制约或影响。因此,对于作品的鉴赏不能完全脱离开作家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早在先秦时期,孟子就提出“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鲁迅也曾说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可见,对作家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的熟悉,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家创作的作品,这也是文学鉴赏的一种基本方法。

文学作品都是有感而发,有的是作者对现实感受的直接抒发,有的是作者生活经历的曲折显现。只有对作者的情况诸如生活经历、性情爱好等方面内容有所了解,读者才可以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作品中这些有所感发的内容。特别是那些意蕴含蓄、别有寄托的作品。否则,就会与作者的创作原意大相径庭,难以领略到作品的真义。以曹植的美女篇为例。该诗描写一位体态婀娜、容貌艳丽、装饰华贵、气质高雅的世所罕见的美女,表现出佳人虽“慕高义”却难以找到理想的意中之人的感伤、抑郁心情。单从作品本身客观呈现的意义来看,这样理解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熟悉曹植的生平,了解他与其兄曹丕在争立魏王太子的斗争中失败后屡遭排挤打击、不被赏识重用的经历,再来读这首诗。你就会感觉到,曹植在诗中是以美女自比,“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实际是在美女难寻托身之人的慨叹中寄寓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感伤、怀才不遇的苦闷。正是领悟到诗中的这层深意,清初评论家叶燮称此诗为“千古绝作”,认为“美女篇意致幽眇,含蓄隽永,音节韵度皆有天然姿态,层层摇曳而出,使人不可仿佛端倪,固是空千古绝作。” 同样,读李清照的《声声慢》最好先了解词人南渡后痛失亲人、流离失所的经历,读陆游的《钗头凤》也应先熟悉词人与唐婉那段凄绝感人的爱情悲剧,然后才可以更好地感受作品。

作品往往能够表现出作者一定的创作意图,是作者的创作主张与审美追求在创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很多时候,了解作者有关的创作意图和创作主张,也有助于我们对作品更好的鉴赏。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的《荒原》是一部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现代西方人精神没落的史诗,被公认为西方现代派诗歌的经典。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复杂难解的象征手法的运用,这些象征来自经典的多,取自现实的少。诗人用大量人类学、神话学、巫术学、历史、传说、哲学、文学之类的丰富资源,从整体到局部,展开或隐晦或明朗的象征,据说出现于诗中的语言文字有7种之多,涉及35个古今作家的56部作品。诗人为什么那么乐此不疲地喜欢在诗中广征博引?其实,这恰恰是基于艾略特的一种创作主张: 在包罗万象的现代文化状态下,诗人的作品必然是难懂的,诗人必然会变得越来越广博,越来越喜欢征引,越来越不直接。原来,诗人之所以创造如此难懂的诗歌形式,就在于以此象征现代文化本身的内容复杂、包罗万象。知道了诗人的这一主张,我们就会将诗中的广征博引视为诗人自觉的审美追求,给以理解和赞赏,而不是看作纯粹“掉书袋”式的卖弄学问。

鉴赏作品时,还需要对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必要的了解。这是因为作品不仅是作者的创造,而且也是时代的产物,它在不同程度上要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西方著名文艺社会学家泰纳就特别强调时代精神对于作品的影响,明确指出:“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 (泰纳《艺术哲学》)黑格尔也曾说过:“每种艺术作品都属于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环境,依存于特殊的历史的和其它的观念和目的。” (黑格尔《美学》)因此,要想真正读懂鲁迅的作品,就不能不了解近代以来至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要想真正读懂屈原的作品,就不能不对产生诗人的那个特殊时代及楚文化背景有所熟悉;要想真正读懂莎士比亚,同样不能对这位“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所处的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潮一无所知。

为了熟悉作者的情况,鉴赏者应首先重视对作品的“前言”或“后记”的阅读。这些地方,一般是作者用来交代作品写作的缘起、经过、创作意图甚至涉及个人经历、时代背景等内容的文字。在小说集《呐喊》自序中,鲁迅就详细介绍了他因意识到文艺对于改变“愚弱的国民”精神的重要性而弃医从文的经过,并明确指出当时所写的小说是通过呐喊“聊以慰藉那在寂寞中奔驰的勇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这些对于我们理解《呐喊》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主题与反封建的战斗精神,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除了“前言”与“后记”,作者的有些作品也会帮助我们了解有关作者生活境遇、思想情绪等方面的情况,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曹植的赠白马王彪、陶渊明的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等便都有这方面的作用。因而,想要了解一位作家,多读其作品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此外,还可以阅读有关作者的传记性、评介性的文章以及作者个人已公开发表的日记、书信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作者的了解固然有助于对作品的鉴赏,但了解本身毕竟不能完全等同于鉴赏。如果将任何作品都与作家直接联系起来,读作品就是要从中找到作者的影子或踪迹,作品中的一字一句都要从作者的身上或其生活中找出来历,这就陷入穿凿附会的繁琐考证中,使鉴赏误入歧途。要知道,文学作品出自作者的创造性想象,并不一定实有其事。而且如果将精力都倾注于处处有来历、字字有根据的考证上面,就会失去感性体验与想象品味的机会,和真正审美意义上的文学鉴赏无缘。朱光潜先生曾明确指出这种偏爱考据做法对文学鉴赏的危害,他说: 考据家的“错误在因考据而忘欣赏。他们既然把作品的史实考证出来,便以为能事已尽,而不进一步去玩味玩味。他们好比食品化学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以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对作家的了解应该有助于对作品的鉴赏,而不是代替对作品的鉴赏,这是从熟悉作家入手理解作品时需要特别加以注意的。

3.善于“进入作品”和“跳出作品”

文学鉴赏说到底是读者的鉴赏,读者只有充分调动各方面因素,发挥自身的优势,进入鉴赏阅读的理想状态,才能真正获得精神上的收益和享受。从西方接受理论的角度来说,无论多好的作品,只有经过读者阅读并在情感上吸引或打动读者才有意义,否则,便如同废纸一样,毫无价值可言。法国作家法朗士曾说:“书是什么?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式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一本书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气盎然,情感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这就是说,读者的感受和体验在文学鉴赏中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学会从审美角度去感受和体验作品,才能真正掌握鉴赏方法,步入文学殿堂去领略文学世界的神奇魅力。

那么,读者如何才能够进入到鉴赏阅读的理想状态?要想达到这样的状态,应当使自己融入作品,与作品进行情感的交流,以切身的体验去具体感受作品中的喜怒哀乐,领略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同时,又需要与作品保持适当距离,以将其同现实中的生活区别开来,对作品取纯粹观赏的审美态度。南宋陈善曾提出读书的“出入法”,他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知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乃尽得读书之法。”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读书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道理,虽是就一般读书方法而言,但也非常适用于文学鉴赏。

鉴赏作品首先需要进入作品,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作品,要以作品中的角色身份去感受和体验作品。这样,才能充分领悟作品中的妙处,获得审美鉴赏的愉悦和享受。而在鉴赏实践中,有些读者往往由于主、客观方面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很好地进入作品。有的是前面提及的一味地考据而忘了欣赏,有的是为了寻出题外之旨、微言大义而忽略了对作品本身的感悟,还有的甚至是因过分执泥于内容的真实、细节的合乎情理而产生与作品的隔阂或本能的拒斥心理。现实中常会听到有人指责“某某小说不真实”、“某某剧是瞎编的”,但仅从真实性来要求文学作品很容易形成接受心理上的偏见而难以进入真正的文学鉴赏。对此,鲁迅先生曾有一段精辟论述:“只要知道作品大抵是作者借别人以叙自己,或以自己推测别人的东西,便不至于感到幻灭,即使有时不合事实,然而还是真实。……倘有读者只执滞于体裁,只求没有破绽,那就以看新闻纪事为宜,对于文艺,活该幻灭。而其幻灭也不足惜,因为这不是真的幻灭,正如查不出大观园的遗迹,而不满于《红楼梦》者相同。倘作者如此牺牲了抒写的自由,即使极小部分,也无异于削足适履的。”

文学鉴赏既需要读者进入作品,感受作品,同时又要求读者必须跳出作品,同作品保持适当的审美距离。法国作家司汤达曾讲述过1822年发生在法国巴耳地冒尔剧场因观剧引发的悲剧事件。当时正在上演莎士比亚的悲剧《奥瑟罗》,担任剧场警卫的一位兵士看到奥瑟罗扼住苔丝德蒙娜的脖子要杀死她时,喊道:“我决不允许一个该死的黑人,当着我的面,杀死一个白人女人!”随着喊声,举枪便向饰演奥瑟罗的演员射击,将其胳膊打伤。这种将虚构的艺术情境误认作生活现实而导致“感情用事”的做法,在文学鉴赏中也经常会遇到。比如读了司汤达的《红与黑》就学着于连的样子不择手段地去追求女性,读了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就要在失恋的时候像维特一样去自杀,读了琼瑶的言情小说就期望生活中出现情缘奇遇而想入非非,读了金庸的武侠小说就要离家出走像武林豪侠那样去闯荡江湖……这些做法,都是由于读者不能跳出作品所致。而要想跳出作品,首先就要能够将生活中的现实世界与作品中想象的审美世界区别开来,对作品保持一种超然的观赏态度。

跳出作品,还体现了读者在文学鉴赏中相对的独立性和能动性。由于读者在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审美经验等方面与作者的不同,决定了读者的理解与作者的初衷不可能达到完全的一致。同时,作品本身潜在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也为读者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客观的条件。读者的理解只要与作品隐含的能指意义相契合,即使超出作者创作时的最初意图,也是可以肯定的。“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有时候,由于读者较高的认识水平和敏锐眼光,在对作品的领悟和把握上甚至会远远高于作者的见解。

跳出作品,还需要读者具有较高的审美鉴别力。审美鉴别力高的读者,才能分辨出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正确、进步、深刻与否作出准确的评判。在这方面,列宁对插在革命背上的十二把刀子一书的评论,就充分显示出敏锐的眼光和高度的鉴赏力。他在一本有才气的书一文中针对该书指出:“这是忿恨得几乎要发疯的白卫分子阿尔卡季·阿威尔岑柯所写的一本书。”而列宁认为“考察一下,切齿的仇恨怎样使这本极有才气的书有的地方写得非常好,有的地方写得非常糟,是很有趣的。” “他的惊人的才华刻划了旧俄罗斯的代表人物——生活优裕、饱食终日的地方和工厂主的感受和情绪。在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看来,革命就是这样,并且正应该这样。烈火般的仇恨,有时(而且多半)使阿威尔岑柯的小说精彩到惊人的程度。” 由列宁的书评可以看出,一位高水平的鉴赏者不仅能够鉴赏优秀的作品,而且可以去鉴赏有问题、有缺陷的作品,在后一种情况下同样可以显示鉴赏者出色的鉴赏能力和水平。

vivi闻

vivi闻

要想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必须脚踏实地系统学习,书法,绘画以及诗词歌赋等国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才有能力去参加鉴赏评审文学作品。

eager80

eager80

要提高文学鉴赏水平,首先应从阅读原文做起。多读方可读熟,熟能生巧。巧就会悟出道理,产生自然记忆。在写作时便能用其长为我所用。其次,阅读的面要广。学会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游泳,培养读书的兴趣,追记好文、好诗、词的历史背景。既学文又补充历史知识空缺。从感兴趣的文章开始,逐步扩大阅读范围。不断提高鉴赏水平。

总之,从小处着眼,从感兴趣的知识着手。持之以恒,相信鉴赏水平一定会提高。

以上观点仅供和阅读者交流,不妥之处望指正。

谢谢邀请!

轩辕凌羽

轩辕凌羽

究竟怎样才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呢?

本人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认为要做好四个方面:

第一,先要打好汉语言文学基础。如一般的汉字、词语、古文应该学会,并且懂得,否则面对文学作品都看不明白,那就无法鉴赏。这是最基本的语言功夫,先要学好。

第二 ,应该学习和了解写作的基本常识。例如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等描写方法,要能够了解和掌握,否则,看到文学作品中好的描写都不明白。近日,我看见有一个对流行歌曲站着等你三千年的留言,说“站着等你三千年不累呀?”那是不懂得夸张的描写手法。

第三,要看一些名著。例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近现代优秀的小说、诗歌、散文,包括报告文学等等,都要看一看。

第四,听一些介绍文学作品的讲座,或者看一些优秀文学作品的分析,介绍,就会知道某文学作品好在哪里。时间长了,看的多了,就会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水平。例如,我1982年夏天,偶然看到路遥写的一个中篇小说《人生》,刚好下雨没事,就拿来看,一看就放不下,一天之内看完,我当时就认为这部中篇小说写的好,会有名。果不然,不久就拍了电影,后来又拍了电视剧。

总之,提高文学鉴赏水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



海贝壳

海贝壳

鉴赏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个相当长期的积累和研究的,艺术鉴赏,首先就应该学习艺术史,艺术史能够很好帮助你认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代表性,不管是世界艺术简史和中国艺术简史都有相互影响和贯通的地方。从雕塑,陶艺,绘画各个方面都有每个时期的艺术特点。鉴赏,关键在鉴别,在面对一个作品的时候能够分辨出这个作品是什么时期的,什么风格,相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什么,然后类比一下同时期或者同风格的作品,其中你便会发现其中的玄机。不管是何种艺术形式,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理解其中的含义和故事背景,那么在众多的艺术作品前你就是一个饱腹经纶的老者,不管是鉴别能力还是欣赏水平都会有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水平。

小胖猫猫猫

小胖猫猫猫

多讀名著

丁岳

丁岳

怎样提高文学鉴赏水平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自身的文学修养提高了,文学鉴赏水平也就提高了。文学作品是个客观的东西,鉴赏者是主观,主观去鉴定、赏析客观,主观的修养有多高,对客观的发掘就有多宽、有多深。

举个例子说:路边上有一块砖,六七岁的孩子问妈妈,这是什么呀?妈妈说,这是砖,好,孩子记住了,这种长方形的东西叫"砖";知道了它的名字,孩子也就完成任务了,满意了,今天看见了一块砖;待孩子有十岁以后,他又问妈妈,砖是干嘛用的?妈妈说,建房子用的。好,孩子又满意了,房子是用砖砌起来的……待孩子长大成了砖家后,孩子才知道,砖的学问很多,从材质分,土砖石砖水泥砖……从用途分,砌墙砖地面砖墙面砖……从产地分,亚洲砖美洲砖欧罗巴砖……从历史分,秦砖汉砖明代砖……只有当孩子成为砖家后,他才能比较正确比较全面地说清楚一块砖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有哪些优点,有哪些缺点,……这就是主观者的修养有多高,对客观的发掘就会有多宽有多深,修养越高,闹笑话就越少。修养越高,对客观的精妙以及谬误看得就越准确。

说文学的,还是回到文学上来吧。以一首诗为例。

唐人呂岩的《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饭饱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选入了小学生的课本。小学生读了这首诗,只能有这样的理解:

,″草铺横野六七里":草场宽阔无垠,牧草茂盛,在这样的地方放牧,勿须任何的操劳,只是静待牲口吃饱就算完成任务;

″笛弄晚风三四声":牧童悠闲轻松,劳作变成了玩笛;

"归来饭饱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牧童完成了当日的工作,归来之后有饱餐,然后是和衣而卧,欣赏天上的圆月,多么地无忧无虑!多么地自由自在!

小学生们理解这首诗,只能到"牧童的生活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为止了,无法再走向高深。而一首流传了一千多年至今仍选入国文教材的诗篇,难道就仅仅只有这么一点意思吗?显然不是!

我是这样理解这首诗的:呂岩,据说也叫吕洞宾,是唐末五代著名的道士,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吕岩有位朋友,名叫钟傅,官瘾比较大,时刻恋着官位不肯出来。钟傅在镇守平凉(今甘肃平凉县)的时候,吕岩作此诗送给钟傅。吕岩本来要说的话是:你不做官了吧!还是回去吧!官场,是个角名逐利的地方,充满了尔虞我诈,高官厚禄诱惑着你跃跃欲试去获取,难免利令智昏马失前蹄跌而倒之粉身碎骨,而你的对手也正在时刻盼望着你遇上这种灾难或许也还明里暗里诱使着你走向这种灾难!官场有风险啊!入场须谨慎啊!出场最上策,远离最安全啊!

然而,这种话能这样直说过去吗?钟傅可是正在官场里爬得起劲呢,这么一盆冷水泼过去,对方会不会条件反射般地弹跳起来?会不会伤害对方?直言多有不妥,说不定会引出种种尴尬,使双方不好下台,还是不说为妙。然而,对方是自己的好友啊,这么重大的干系,不给他提个醒,还是哥儿们吗?最终,吕岩确定:不直说!于是就有了草场如何宽呀牧童如何自在呀的话了,于是,一首不直说的哑谜式的诗就这样诞生了!对朋友进行婆心的劝谏!

我,一个中学教师,离诗词鉴赏家还差十万八千里哩,但是我现在这样理解这首诗,自以为与小学生们的理解却又是高出了十万八千里!一个小学生,能有这种理解恐怕是非常难能的!

我举这个例,目的是为了说明:一件文学作品,大部头也好,小篇章也罢,都是一个客观存在,而鉴赏这个客观存在,则全在鉴赏者主观了。主观一尺高,可看到高一尺的东西;主观一丈高,可看到高一丈的东西,瞎子摸象,摸到尾巴的说象象绳子,摸到腿子的说象象柱子,摸到正身的说象象墙壁……他们说的都对,也都不全对。

再回答″怎样提高"的问题。话说到现在的份上,就变成了"怎样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的问题了。怎样提高?很简单,八个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向书本学习;行路,是向生活学习。学海无涯!

写得太长了,耽误了您许多的时间,谢谢!

MISS-莉

MISS-莉

一篇文章的好坏,并没有一个根本具体的标准,说到底会类似有一种“返璞归真”的特点。

如何辨别一篇文章的好坏,前提是要看你想从这文章之中得到什么,也就是你怀着怎样的目的来读这篇文章。

倘若是普及知识类、心灵鸡汤类,读完文章是否让你有所收获,心灵有所慰藉,是否得到启发思考,这是衡量的一种标准。

除此之外,其它文体之类,评价它的好坏,并不是单一的某个标准,纪实性文你要考虑是否反映某种社会现实,是否映照某些现象。

这里剔除那些浮华的文字堆砌。

至于提高鉴赏能力,多读,多思,多想,阅读并不单单读的是文章的本身,更要学会跳出文章,去发掘文字之外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

人参果◎@

人参果◎@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