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讲中外历史很厉害,是因为天赋强么?

回忆只剩下寂寞
他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吧。

远山小城
高晓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且阅人无数。高晓松讲历史,能以旁观者的角度,以新的角度来讲历史。另外一句话用在高晓松身上很有意味: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

玛莉美国购
什么天赋,都是学来的。

我叫陈阿勉
如果你生在北京,又长期与京城的胡同串子混在一起,那么,你混成一个京油子基本没问题;如果一个京油子百无聊赖还读了几本史书,加上先天的和后天的油腔滑调,这就是京城里常见的吹牛逼侃大山的主,虽说只属于初级阶段,但砍晕三几个南方人绝对不在话下。
髙老师在具备了从业资格后,有一众泼皮起哄,大款土豪搭台,加上有一些家庭背景,这样,高老师就真的成了高老师了!
只是玷污了”老师”这个高大上的称呼而已。

啓兒_王-不懈怠
你说的是转世吗

❤sukibaby/pig
是有人吹捧他的结果。他的历史观,就是被西方思想奴役了的历史观。

忘忧草
高晓松在节目中所讲述的知识,都是经幕后团队整理过的,他只负责讲述。

第三视觉
一个有点才华,想要对社会有所责任却又想张扬自我的很双标的一个人,其实他就潜心搞自己的创作就好,天天在节目上卖弄要求却又要保持男人本性,再厉害,大家猜,会翻车么

博恩斯坦
历史厉害,有"技术"含量吗?这不需要天赋。多翻书,熟能生巧罢了。
他总不能说亲身经历过,百年之前发生过的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柚子茶味雪泥
哈哈哈,嘴皮子厉害,你喜欢听的不是真正的历史,而是历史中夹着的野史,正中下怀,满足了人们喜欢八卦的好奇心。这种商机,你要多给钱给你老师,他也会找些题材给你吧啦吧啦,高老师麻,他从小处的环境,邻居身边的都是人才名人,满满都是八卦,再加上名人效应,你懂的。哈哈哈

nanxichun
我很喜欢高晓松,讲了不少历史,比历史老师强太多了,没有特意的指导的历史 才是客观的历史,反过来说,我们没学过多少历史 在这方面来说 高晓松 让我有所得

零911
有的人天生是靠嘴生活的!天赋更重要

一心意的爱
看大紧节目很多年了,他不仅在历史方面,哪方面都挺能白话儿的,他好像说过,他也不是什么都会,有两个领域很空白,一个是心理学,一个是农学吧。和城市里的小孩一样,大紧也分不清稻子和麦子。
这个问题我早想过,为什么同样九年义务教育,大紧就坐那儿不管说得都对不对吧,反正自己能嘚啵40、50分钟。为什么我连回答老师的问题都哆哆嗦嗦,说得没逻辑、没内容。主要原因是1、早教。2、自信。
1、大紧家世大家都知道吧,不是平头老百姓,都是大家级别的,这样先给了大紧一个好基因,然后提供给他一个有书、有老师的环境。想想大紧的小时候,应该在70年代,那个年代比较动荡,学校、社会的学习风气很差,初中生都在混,高中生下了乡,和大紧同龄的小朋友在玩泥巴,而大紧呢,有一个小问题,可能就是像《十万个为什么》里的那种小问题,就可以请教到清华的著名教授,这个人脉资源是普通人望尘莫及的。也就是说,大紧赢在了起跑线上,早教工作做得早,做得及时,他的很多知识积累在学龄前就已经开始了,头脑开发得早,容量可能就大,长大了学新知识不用靠死记硬背,就可以和之前的知识连接,巩固旧知的同时,在理解的基础上很快接受新知。那么现在的孩子条件好了,很多家长也提供了早教,为什么没有大紧效果好呢?我觉得有可能有的家长还不太了解孩子的禀赋,画画,英文,游泳,跆拳道,跳舞之类,市场上的培训班如雨后春笋,家长想给孩子最好的,就什么都试试,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都没找到真正的兴趣所在。所以,家长不要在送孩子的路上了,参考下大紧,大紧小时候只学了乐器,找到兴趣点,专比泛更能开发智力哦。
2、看大紧节目都知道他侃侃而谈,很是自信,有时有嘉宾表现得还有点自负,这还是四五十岁的人,年轻时不得狂成什么样。他自信是北京人特有的性格,天子脚下地界的人哪个不是爷;高知家庭、高学历、丰富的学识给了他底气;互联网脱口秀就是下饭节目,有内容就好,对内容正确性不像讲课要求那么高和系统性强;受众都是喜欢听他白话儿的,不喜欢的压根儿不会看。因此,大紧海侃的时候能对着摄像机一直说说说。窦文涛还说过,特佩服大紧,天赋异禀,能自己一人嘚啵,他就不行,必须得有嘉宾互动。

victoria811
没见多厉害

啊咦啊嚏
他做的是节目,是有团队在一起操作的,有人选题,有人写稿,有人改稿,……,不都是一个人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