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有哪些文学巨匠和文学大作呢?
xixilin93
文学史界定,当代文学是建国后,49年到现在。建国前后,有沈从文,老舍一批跨现当代作家。建国后,17年文学,政治痕迹太重。红旗谱,创业史,不看也罢。戏剧大师,江青算一个,八个样板戏,确实是精品。伤痕文学之后,大家还是有的。史铁生,汪曾琪,绝对算是大家。莫言级别的,有七八个之多,在此不一一列举。七零后,能拿出手的,蓝小龙,廖一枚,卫彗算半个,安妮宝贝算半个。八零后,韩寒杂文可以,小说不入门。郭敬明,别跟我说念过大学。八零后作家,青春文学,基本上是儿童文学水平,文字没有一个过关的。九零后,只有一个写朋克的北京女孩,能算是作家。其他有待观察。
此乃一家之言。互联网上无文学,商业化写作,与文学无关。
miula3036
当代作家,主流作家里高行健和莫言得过诺奖,姑且算上。
算不得太主流的,阎连科和余华吧。
其他还活着的状态都下滑了。
我有一种预感,十年之内,阎连科和余华一定会有一个得诺奖,个人更偏向阎连科。
不过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各家有各家的说法,我们如果非要比出个名词,还是看得奖吧。
摩托再好也要骡拉
当今文学大作有,文学巨匠无。
路人
谢谢相邀!中国的经济在崛起,在腾飞,有些领域己开始引领世界,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我们生活在这一可喜的时代,这个时代给我们每一个人都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社会的百花园确实也百花齐放,我们每天生活在文化的海洋中,但我遗憾的说,当代无巨匠!
当代和现代是有区别的,如果说现代,这可以涵盖一百年甚至一百二十年,这期间中国文学巨匠大有人在: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朱自清曹禺都堪称文学巨匠。而当代,也就是说近几十年,虽文学艺术百花百花如海,但却很少产生奇葩,如果你漫步园中,你会发现杂草丛生,有些不堪入目,但也不能一竹蒿打倒一船人,比较好的作家和文学作品还是有的,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中实的白路原贾平凹的《废都》山本等还有莫言的《蛙》《丰乳肥臀》《红高梁家族》等,莫言还因《蛙》这部描写中国计划生育质疑计划生育有违人权的小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的小说我读了很多,如《蛙》《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红高梁家族》《四十一炮》等,但我并不觉得他是当代文学巨匠,诺贝尔的光环并没有产生佛光普照的效应,而国内广大读者仍然以平常心读他的书,客观的评价他,当然了还有一些著名作家和优秀作品我就不一一例举了,也许我没例举的作家和作品高于我前面列举的,但我仍然不能认为他们是文学巨匠!
现在中国文化界出现一个怪现象,就是利益驱动。有很多文学作品是在高利益的驱动下产生的,如抗日神剧,书法界的丑书。其实我挺喜欢贾平凹的,但是他的书画作品只是小儿科,确实不入流,但他却摆摊叫卖,高价兜售,贵为诺奖得主的莫言也不甘其后,也把其拙劣的书法摆摊叫卖,并说什么为了老婆孩子,难怪赵本山,朱之文都有书法作品高价出售,有的蜘蛛开始鸣不平,说我筑的网都比他们的书画作品好,为什么没有人高价求购呢?这是一个浮滑的时代,只要你有了名,放个屁都是香的!
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个没有文化巨人的时代!
旅游的猪头三
唉!民国以后,我真不知道谁是文学巨匠,谁有文学巨作!我已好些年没看中国的现代书籍了,真的说不出好来啊!
丸纸君
当代文学巨匠在国内要算鲁迅先生,郭沫诺先生,台湾的李安先生,他们是批判,揭露,鞭鞑中国封建文化的绝先锋,为中国人民的彻底的觉醒做了的个人牺生,不举献,现在的中国同样需要马克思,恩克思,列宁,毛泽东,鲁迅,郭沫若,李安等有他们中国的老伯姓才能真的觉醒,中国的希望完全在于人民的觉醒,
tony_walker
当代能称得上号的作家,都是些“老家伙” (借用一下,没有任何不敬的意思)。
写作,说到底,还是需要有丰富生活阅历的,并不仅仅有天赋就能写出伟大作品,比如蒋方舟、郭敬明、韩寒之类的,不否认他们有才,但他们光靠阅读和天赋写出来的东西终究是飘着的。
老一辈人中,经历了上山下乡,也经历了种种变迁,他们的阅历、思想是有深度的。
其中,莫言还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呢。诺贝尔文学奖,在我还小的时候,那个份量简直是天下第一、无以伦比,现在看来,只能说他们的营销太成功了。
我所比较推崇的一个作家,是贾平凹。贾平凹是一个从乡下垰垰头走出来的农民作家,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带有点泥土味儿。
但《废都》是个例外。一点土味也没有,不但很城市化,而且很“金瓶梅”。
毫无疑问,我刚开始是被那些性爱天窗吸引的。庄之蝶和学生辈周敏的老婆唐宛儿整在一起,被“丫鬟”柳月发现,于是把柳月也“就地正法”,还有各种错综复杂......但多看几遍,就会被那些文字、正经的内容吸引,就跟黄易的《寻秦记》一样。
里面也有不少经典话语,比如庄之蝶说他老婆牛月清“你吵架的时候艺术细胞最活跃”,还有一句著名的说词:“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看的时间太久,很多都忘了。
要说什么主题吧,主要反映了社会上那些看似正常的“病人”的各种“病态”,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也就是众生相,有点世情小说的意思。
这本书,获得了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法国是文学大国,这个肯定是难得的;另外也获得了美飞孚文学奖(我记得是这个名字,百度上居然没有)。
我们来看看来自“大家”的一些评价吧:
文化大师季羡林:“《废都》20年后将大放光芒。”
作家马原:“《废都》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里空前地把当代知识分子的一种无聊状态描写到极致”。
学者温儒敏:“《废都》的命意和《荒原》何其相似,两者同样有着对于传统文明断裂后的隐忧和悲剧感,《废都》也许可以称为东方式的《荒原》。”
诗人周涛:“《废都》的构架和语言,承继了民族文学传统之血脉,吸收当代生活之情味。凡开卷者,莫不受其牵引,甩不开,放不下。”
......
另外,别看贾平凹是个农民出身的作家,除了文才、书法、绘画超群外,说话也很“污”,或者说文化人“污”起来更厉害,他曾经给“后宫佳丽三千人”这句诗续了下句,能令人笑喷,大家猜得到是哪一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