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完一本小说每次都有一股怅然若失的感觉,感觉失去了什么?

提到的作品

[作品]穆斯林的葬礼

《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长篇小说,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两根故事线,一大家子人的悲欢离合,就这样交织重叠地,从作者笔下...

霍达

[作品]废都

小说以历史文化悠久的古都西安当代生活为背景,记叙“闲散文人”作家庄之蝶、书法家龚靖元、画家汪希眠及艺术家阮知非“四大名人”的起居生活,展现了浓缩的西京城形形色色“废都”景观。作者以庄之蝶与几位女性情感...

贾平凹

最新跟帖
喵喵猫

喵喵猫

因为读小说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人生带入到小说的情节当中去。所以读完小说时,不是为书中的人物感到怅然若失,是对自己的人生怅然若失啊。

大江

大江

可能和你所看的小说的题材有关。再者,说明你真的读进书中间去了,入迷了,跟着故事情节起伏心情随之荡漾。小说结束了,你却没有从内心人物中走出来!

图片来自百度搜索,撤除请联系。

August酥油茶

August酥油茶

失去了故事中扣人心弦的情节和每个鲜活的角色。

小手

小手


记得多年前,读过《穆斯林的葬礼》。最初是被名字吸引,很想知道它到底讲了些什么?作者是霍达,章节的标题很清新: 玉魔,月冷,玉殇,月清……。再看作者的自序,霍达说在构思这本书的时候,她就将半是原型半是虚构的故事讲给几个朋友听,她们热泪盈眶。

“书里的一个个人物形象数次如梦,醒来后,一片怅然。”霍达这么形容当时的感受。在写作期间,心绞痛发作也越来越频繁。

当时,我就想: 让作家如此忘情甚至不惜搭上性命的故事,到底有多精彩呢?于是,一天,两天……在很多天后,我才读完这本小说。

它清新,干净,没有啰里啰嗦的文字,没有为吸引读者而强加的情色描写。通篇读起来都像散文。然而,就是这淡淡的笔触却令读者欲罢不能,一气读完。

之后的很多天,小说里的一个个人物,仿佛都没走远,依然在我脑海里盘旋。那种感觉,应该就叫怅然若失吧!

后来又读了贾平凹的《废都》,说实话,书写得很有文采,就是不太干净。开始也是被名字吸引,看着看着就上了瘾。现在我还记得,主人公叫庄之蝶,他老婆叫牛月清,他情人叫水月。写得是作家圈子里的事儿,当然离不了酒色财气,更离不了明争暗斗。作者还把这些大书特书,最后想要说明的应该就是那几句老话儿: 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虽然,读后感五花八门,但我觉得道理就这点事儿。最后,主人公变成了废都里的废人。书本合上了,那种荡气回肠,千回百转啊!也是那种感觉,怅然若失!

举了两个例子,想说什么呢?但凡好书,读过应该都是这种感觉。那些看来胡扯八咧,故弄玄虚,远离人间烟火的就不会让人怅然若失。为什么?因为书里的人物虽然千姿百态,但基本情感是与我们相似的。所以,他们的悲伤就是我们的悲伤。他们的懊恼就是我们的懊恼。他们演绎他们的故事,永远不会老去。我们过我们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何时何地,翻开书页,他们的世界还是我们年轻时的样子。这一刻,谁不会感慨呢?而这种感觉是不是对人生的惆怅呢?

赵走走

赵走走

看完一本小说,习惯性的一种回味和总结,总有遗憾的情节,所以会产生如此感觉。

张木头ivan

张木头ivan

好的小说会把读者带入到作者笔下的情景当中去,这种情景往往远远超脱于我们每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我理解题主所谓的“怅然若失”和情景的转换息息相关。合上书本,从或离奇或惊悚的情景中回归到台灯下的日常生活,相信很多爱读书的朋友都有过类似感受。

要说失去,其实也并没有真正失去什么,相反,我们得到一段了与书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的精彩时光。

所谓的“怅然若失”,不过是遗憾这段时光不能更长久一些而已。

竹起夭承

竹起夭承

经常是因为小说都是没结局的,小说写的往往是一个故事或几个故事,而人生在世又哪里只有一个或者几个故事呢?

☜ Xy ☞

☜ Xy ☞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