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哪个人物的文学造诣最高?

提到的作品

[作品]三国演义

三国时期是个激动人心的时代。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是纪录这一时代的最原始材料。从晋朝到唐宋,民间关于三国的传说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以各种形式不停歇地上演着、评说着刘备和曹操的故事,男女老幼无不喜欢...

罗贯中

[作品]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创作的五言诗精品,曾被昭明太子萧统收入《文选》,并为历代称颂。它千古常青的魅力究竟何在?本书重新解读《古诗十九首》,文章赏读与书法欣赏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作品]昭明文选

《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 一部诗义总集。在中国文学史上, 部书就能形成一种专门学问的,前有 《昭明文选》,后有《红楼梦》。研 究《文选》的学问,谓之“文选学” (简称“选学”); 研究《红楼梦》的...

穆克宏

最新跟帖
しるし

しるし

我认为,三国中曹操的文学造诣最高。

曹操,字孟德,汉末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县)人。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也是个杰出的文学家。



他在文学史上的成就主要是诗。他的诗全部都是乐府歌辞。这些歌辞沿用乐府旧题,却不因袭古辞古意,而是继承了汉乐府民歌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深刻反映了汉末动乱现实。所以名人钟惺说曹操的诗是“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如薤露行写汉末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招致董卓在京师作乱。蒿里行揭露以袁绍为首的各路军阀,在讨伐董卓的战争中互相残杀,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其中“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便是军阀混战所造成的惨相的真实写照。



曹操还有一部乐府诗,反映出他的政治抱负和坚毅的进取精神。如对酒中的“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三年耕有九年储”等,这类诗的代表作是短歌行、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短歌行反映出在混乱的现实中统一天下的艰难和诗人建功立业的雄心,以及对延揽贤才的渴念。龟虽寿表现了他对实现政治理想和报复的积极进取精神。这类诗慷慨悲歌,有浓厚的抒情气氛。


曹操也写了求仙长生的游仙诗,如气出唱、精列、秋胡行。这类在服药求仙风气影响下的诗篇,内容不足取,是曹诗的糟粕。


曹操的诗艺术成就很高。他不仅擅长写四言诗,而且沿用乐府旧题所写的五言诗也能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新。如本是杂言的婉歌薤露行和蒿里行改为五言形式来叙写汉末时事。汉乐府多叙诗,曹操的乐府歌辞多抒情之作。他的诗,语言质朴自然,格调苍劲悲壮,雄浑有力,感情浓郁,气魄宏伟。



曹操也是“改造文章的祖师”。他的散文清峻、通脱,也反映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他的政治怀抱和豪情。

总之,曹操对建安风骨的形成和建安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三国中曹操的文学造诣最高。


我是文友如林,感谢关注,欢迎点评!

teriyang

teriyang

曹操的诗文千古流芳

Lemon Nee

Lemon Nee

曹植!他可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代表人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到文章典范的地位,他的代表作我最喜欢就是《洛神赋

Nobodyeles

Nobodyeles

提问者是想让曹操与诸葛亮比高下,其心可诛。当然太祖有观沧海之志,周公有瞭八方亡材。

张篁潇Sandra

张篁潇Sandra

我认为三国中曹操的文学造诣最高。曹操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更有着感人至深的文艺情怀。这些都是他政治和军事生涯的缩影。毛主席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文学造诣都颇有微词,但对曹操却赞赏有加。在他的词中写到: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西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毛主席的文学造诣有目共睹,他这样写词,可见有英雄相惜之感。

huahu

huahu

无疑是曹植的文学水平最高,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对曹植的文学修养、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由此引起了其兄长曹丕的忌妒与忌惮,大家所熟悉的七步诗就显示出曹植的思维敏捷、出口成章的高超的文学素养!

曹子建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与其父、兄合称为“三曹”,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诗文以笔力雄健和词语华美而著称,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为文章之典范!子建的诗有其鲜明个性和独特的风格,他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推动了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洛神赋》描写洛川女神的仙姿美态,是文苑奇葩,传为绝唱!著名画家顾恺之按其文采意境创作的洛神赋图卷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曹子建不但文学造诣高,而书法水平也很高,章草鹞雀赋为书法中之极品。

曹植的文学造诣,得到了自魏晋以来,陈琳、陈寿、房玄龄、李白、杜甫等名家的高度评价!王士祯评价道:汉魏以来二千多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VeronicaLing

VeronicaLing

曹操

已注销的yyd

已注销的yyd

诸葛孔明的文学水平最高,仅《出师表》就冠绝三国,流芳千古。诸葛亮本人也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uteyan6

cuteyan6

曹植,刘绍

继续

继续

文学才华也分多个方面,我就熟悉的几个方面讲讲:

曹植

1.辞赋成就最高的当属曹植,作品有《洛神赋》、七哀诗等;

曹操

2.四言古诗成就最高的当属曹操,作品有观沧海、龟虽寿等;



3.而历史文化研究成就最高的有郑玄和陈寿,他们都是前四史的作者。

张健VIP

张健VIP

应该是被曹操刺死的那个刺史高!因为曹操作诗,他能指出缺点来。而曹操却不够谦虚,竟然说那个刺史败了他的诗兴,还说那个刺史是个徒有虚名的文人,于是借着"诗兴"刺死了刺史!

曹操醉啦!醉啦!……兵败赤壁应验了刺史的指正!所以说这位刺史的文学造诣最高!

不会飞的旱鸭

不会飞的旱鸭

有道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比较文人的水平和造诣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且三国时代也并不是一个文化璀璨的时代。但是,这其中毕竟还是有闪光点的,要说造诣最高,对后世影响最深,我以为当推魏武帝曹操。

汉末魏初的文人,大多云集于洛阳和许昌。而受东汉时期越来越腐朽陈旧的儒学的影响,使得这一阶段的文风也变得越来越僵化,越来越脱离实际。在这个时候,政治上讲求实用的曹操,也在文学上提出了新的主张。

我们现在读曹操的诗,比如短歌行、《燕歌行》等乐府,虽用乐府旧题,却不因袭古人诗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缚,却又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他的诗,不外乎三大主题——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这不仅体现了作为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的家国情怀,也为他身后赢得了“汉末实录,真诗史也”的赞誉。

更难得的是,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诗人,他的五言诗意味着中国文人五言诗的完全成熟,再也不是《古诗十九首》那种乡野民谣式的下里巴人作品。而在他的提倡之下,汉末魏初的文风也为之一振,形成了自身清新的风格。

外,曹操虽然留下来的散文不多,但也依然体现了他那实用而干练的风格。以其最著名的一篇让县自明本志令为例,通篇不讲大道理,很务实地谈了自己为什么要让封地,以及自己为什么紧握军权不放的缘由。易中天先生也不由得评价他是“可爱的奸雄”。

在这里再说几句被后世捧上天的曹植。窃以为,曹子建的《洛神赋》等文虽然也名垂千古,但是毕竟不够脍炙人口,风格也偏于华丽不实。对他评价最高的谢灵运,恰恰也是风格更华、更脱离群众的南朝文风的代表。时至今日,能脱口而出曹孟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人大有人在,可又有几人能够张口说出曹植笔下的名句?

能被人民群众接受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CookicLin

CookicLin

曹操父子三人文学造诣最高。

八月远走。

八月远走。

曹植,曹子建,他的文学作品和现在没有距离,让人一看就懂;任何文学作品生涩,难懂,需要考究才能理解,都不是最好的作品!作品就是让人看的,越多的人理解越好,越多人喜欢越好!

番茄酱

番茄酱

在这三个国家中,“三曹”的文学造诣最高。我想对此没有异议。“三曹”中谁的文学造诣最高,差别很大。



我是老白。我来回

答。



造诣最高的曹植、曹子建,七步作诗,传世名作如白马篇、《洛神赋》。曹植为官斗争失败,处处被打压,生来就有读者的同情。此外,他真的很有才华,所以他的声音最高。



曹操的文学造诣也有目共睹。他留下了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名作。在他的作品中,金句频频出现,引人注目。



但是老白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个人认为曹丕的文学造诣被世人严重低估了。“三曹”中,曹丕的文学造诣实际还要在曹操和曹植之上。





老白从不胡说八道。我的理由如下:



一、曹丕写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全韵七言古诗《燕歌行》,开风气之先。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曹丕凯的七言律诗《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爽,草木摇摇,露霜。



颜群听天由命,去顾南翔,读了柯俊的优思伤心欲绝。



我爱我的家乡,你把它送给其他长期居住的人。

婊子嫔妃住的是空房子,担心你就怕忘了。他们不会流着泪摸自己的衣服。



援秦明弦发尚青,短歌不能长。



明月照我床,星辰西流夜尚幼。



牵牛花织女隔空相对,只能限制河梁。



三国时期的诗歌都是由四言、五言、六言组成。曹丕之前,没有这样完整的七言律诗。这首 《燕歌行》 为后世七言诗的流行打开了局面。



曹丕的诗句多变,尤其擅长五言七语。他的文字浅显易懂,有民谣的风格,但又能精炼精炼,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



这首代表曹丕诗歌最高成就的 《燕歌行》 ,据考证完成于建安12年曹操北征乌桓期间。曹丕采用汉乐府诗体裁,开创性地以句句用韵的七言诗形式完成此作,是现存于世最早的、最完整的七言古诗。



燕歌行》从“女子相思病”这个小角度,从小到大,深刻地反映了东汉末年战争中人们迷失、流离的残酷现实。他用委婉、优美、优美的文字表达了被命运隔开的爱人的辛酸、怨恨和惆怅。



全诗用词自然流出,无需雕琢,音节优美,情感流转,寓意悠长,美轮美奂。“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受到明朝王夫之的称赞。







二、曹丕完成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理论与批评著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曹丕的典论论文被公认为中国最早的文学批评专著,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曹丕在王维之子时写的一部综合性散文集。

典论中的文章大部分已经失传,论文被南朝萧统选为《昭明文选》,至今保存完好。



根据幸存的典论和论文竹简,可以窥见曹丕的绝世才华。有许多亮点一直流传至今:



例如,“文人相轻”这个词来自曹丕的论文。



曹丕以班固和傅毅做例证,批评了文学家们“家有弊帚,享之千金”只看到别人的不足,却看不到自身缺点的通病。对文学大家们揪着别人的小缺点不放,刻意忽视别人优点的行为发出了尖锐的诘问。



曹丕在文章中还详细评价了孔融、陈林、王灿、徐干、阮瑀、杨颖、刘震、的风格及得失



他既肯定了建安七子的作用,又分析了建安文学的弊端。



曹丕在文章中提出“作品的风格和高度是由作家的修养和气质决定的,主要是以齐为主,鲜明生动,但不强”。



曹丕在文章中肯定了文学的历史价值,说“封面文章是国家的伟大事业,是不朽的大事。”



鲁迅认为,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的自觉觉醒,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因为在此之前,中国历史上还没有类似的著作,如此严谨系统。







三、曹丕的 诗体赋 风貌独特,有其标准性的特点,对后世赋文的写法影响巨大。

曹丕一生作品众多,诗文、杂文、赋、诏书不亚于曹植的高产作家。



我们这里只谈他的傅。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