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还买不买文学书籍,买和不买,有什么原因?
芒cici
我几乎很少购买文学书籍,认为这类书多半属于故事类,娱乐性质。比如好看,看起来过瘾,看到情节精彩,起伏跌宕,扣人心弦,欲罢不能时,拍案叫绝。!
以金庸小说为例,过去有段时间,从学生到工人,人人爱不释手。可能有人会说,好事呀,开卷有益呀。学生课堂上偷偷看,工人上班时间背着领导看。你说,学生学习课文重要,还是看《天龙八部》重要?工人是看《射雕英雄传》重要,还是学习专业知识重要?
所以说,文学书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消遣,娱乐。
现在再看看还有多少人在看文学书籍,不敢说绝对没有,但少之又少这是肯定的,为什么呢?因为手机比文学书籍更好玩,更有趣,更吸引人,更让人爱不释手,更让人废寝忘食,谁还看什么劳什子文学书呀。
可见文学书籍买和不买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果实在想看了,各处都是图书馆,可以去借来看看,看后还回,岂不是更经济,更方便?
当然,如果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喜欢写作,特别是喜欢编故事,写小说,如果说自己喜欢某一位名作家的写作风格,或者是自己写作的样式比较接近某位作家的作品,买几本回来研读研究,借鉴借鉴无可厚非,是必要的,值得拥有的。
除去文学书籍,诸如工具类书倒是有必要买,有收藏价值,什么事情搞不懂的什么事,可以翻看翻看,求教于书。比如古文类,借古讽今,古为今用,再比如唐诗宋词类,或者《辞海》,甚至于名人自传等等都可以收藏,什么时候都能用的着。
我的原则是,借阅文学类书籍,购买工具类书籍。
maomao
是买的,因为纸质书放家里不伤眼睛,并且纸质书不易过时,拿起想看就看是很方便的。
ghostinthewild
不买,现在手机阅读更方便,
梦归何处~
字号大一点的就买!看着舒服。
梨宝宝
有了手机
akaring
好的诗词书籍,是有必要买的。你看手机号,微信,眼睛很可能使你疲劳难受。而众多诗词,都平庸无奇,浪费你的精力和时间。我浏览网上的,包括高端刊物,都是没有出彩的诗词作品,你烦不烦?好的诗词作品能愉悦你的性情,还有能有一个表准,让你知道什么是好诗,什么是坏诗。只然,你就能提高你的创作水平。我推荐拙作孙土焱诗词散曲集和华翰雕龙。你可以参考参考。
--新韵 ,拙作孙土焱詩词散集。此书耐品耐读,情文并茂,诚为收藏珍品。销售已接近尾声,仅京东、当当网店有销售。
最新推出詩集华翰雕龙,是上能与唐宋名家抗衡,下脱颖而出、独树一帜的上乘精品力作。书在京东、甲虎、当当网店、全国新华书店、及相关专业书店等均有销售。二书名输入百度即可找到。
雅婷
虽然我是一个资深文学爱好者,但是这些年,我买文学书籍数量大幅减少。一年内购买的文学书籍数量不会超过10本。最近买的一本文学书,大概是假洋鬼子哈金写的《李白传》。这还是上半年的事。之前还买过5本严歌苓的小说《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金陵十三钗》、《陆犯焉识》以及《一个女人的史诗》。下半年的日子已经所剩无几,我还没有买过一本文学书。
不过,我给孩子还是买了不少文学书刊。老师推荐的,我觉得适合孩子读而孩子也应该读的,我都会买下来。此外还订了《少年文艺》杂志,以及三联读书新知的少年月刊。后者是一本综合性少年杂志。
不能让孩子在手机上看书,而我又不支持孩子去图书馆借书。因为别人看过的书,书页上会留有别人翻书的痕迹。并不是每一个人的读书习惯都很好,有些人读这些“闲书”时,会掏耳朵挖鼻孔打喷嚏,甚至不洗手。有些人翻书,喜欢伸手指到嘴里沾唾液,甚至一边吃饭一边看书。想想都不适。
所以,在我家,书是私密的,概不外借。我们也不会去借文学书。我努力为孩子买他们需要的和想要的书。
孩子的文学书必须买;自己的文学书就可买可不买。我备有Kindle,还常年盘踞在读书APP上。每月平均能读完两本书。
在APP上读书,我也不全部看文学书,历史、地理、宗教等,也是我喜欢看的书。这些年,我在APP上看过的能记得的文学书有《葡萄牙的高山》、《乌克兰拖拉机简史》、《时光倒流的女孩》、罗维尼卡决定去死等等。
前文说过的严歌苓的作品,虽然装帧还算过得去,纸张阅读也挺有感觉,但是我大半还是在手机的APP里看完的。哈金《李白传》目前常见的读书平台还没有,所以我就很认真地把纸书看完了。
在手机APP上阅读,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做笔记。在书中写下自己的见解,后来的读者看到了,如有共鸣,也许会交流几句。这一点,纸书就没法比了。
因为研究的需要,我曾经到处寻找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获奖作品集。要找全,几乎是不可能的。后来朋友推荐给我一个链接,购买PDF版。60元买了1979-1986年的。这可把我乐坏了!还没有买全,有资源的朋友请私信我。谢谢!
回到原题,买与不买,其实是可以回答的:买,是因为纸质书感觉好,相比之下伤眼睛不及电脑和手机。而且也跟阅读习惯有关。不买,前文说过:网络读书方便、环保、干净,随时可看书,特别是在旅途中,带书不方便的时候,手机APP就能解决阅读问题,这是纸书不可比的。
不过,有时候在读书APP上读到好书,我也会购买纸书留存。比如耶路撒冷三千年(非文学书),有一本纸书在手,才觉得是真正地拥有。
梦游政
不能挣钱
mkeala
年轻时也读了一些书,图书馆的多一些,自己买就慎重了,口袋里十几元钱总要反复推敲甚至去书店看过几次才下决心,这样也有个好处,阅读认真。记忆深刻。买来的书借来的书都还读的进去。这些年有钱又闲了,总要圆梦一般买书,可是发现真读不动了,成堆的书放在那里,出来进去瞄一眼就当是读了。网上看到有记者采访周迅,问她沙发客厅到处是书,都读过吗?人家大方回答,放那里一段时间就算是读了吧!信矣诚哉!
璐璐生
偶尔买一本当礼物送人,不太烂俗,比如之前买过一本《庄子》,然后人家回送了我一本《吉檀迦利》。
自己平时不买来看,看书全看电子书,电子书自己也不买,全靠白嫖。
人穷志短,白嫖无奈一嫖就是三年,一看记录自己都吓一跳,有这么多吗?
自己读完的电子书已经近一百本了,就算一本按照20块算,2000块都有了,真让我真金白银去买,哪怕是路边摊称斤买盗版,我也肯定舍不得,我这样的穷鬼,虽然爱读书,但是为它花钱那还是要了我的命了。
平时免费领的书量很大,而且质量也过关,名著,社科,人文,网文,应有尽有,基本自己想读的书都能领到。
实在有自己想读但人家不送的,那就白嫖它免费送的书币,攒上一两周自己兑换一本也行。
从2019年到现在,杂七杂八白嫖了将近400本。剩下来这么多,起码还能看个十几年没什么大问题。
实体书的阅读感觉肯定要比电子书好,而且不伤眼,电子书我这垃圾屏幕一天一个小时眼睛就干疼。
电子书阅读一个好处是打笔记,写标注很容易,这一点挺方便。想翻看随时都方便。
我以后要是有钱了,我当然还是想多买实体书的,不为别的,光是把我的书架塞满也是满满的装逼感。
LittleJREN
文学书籍不是我买书的主要方向。纯文学方面书籍除非是世界名著,名家翻译,名出版社出版的一般不买。不过文史哲不分家,我喜欢买历史方面的书籍,但是历史是个综合学科,如二十四史除了记述年代历史事件外,还包含哲学、科学技术方面的发展史。所以有时候需要通过文学作品映照当时历史的背景,当时的历史背景又能帮助很好的理解文学作品。史书本身也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所以我买书偏好史书以及笔记史料方面的。时下的所谓文学家的小说很少买 ,诸如莫言、贾平凹、余华等人的作品,因为没有经过很长的历史时期检验的作品不能算是经典吧,像网上热炒的莫言和他的作品一样,说实话,我也判断不出孰是孰非。
小藿香
我现在除了买研究探讨文学理论创作知识体系方面的经典书籍以外,基本上几乎很少买甚至不买文学书籍书刊杂志等。
我生于1962年,在我年少、年轻的时候,我买了许多并且阅读了一些古典经典文学,如先秦时代的田野牧歌和诸子百家的诗经,屈原的楚辞;汉赋;乐府诗集;魏晋诗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文学诗歌诗词小说;阅读了中国四大经典文学名著等等。
在我年少读书的时代和出学以后阅读了大量的现代文学红色基因的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了现代文学名家如鲁迅、矛盾、巴金、老舍等经典文学作品。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中期订购并阅读了如《人民文学》、《小说月报》等等文学期刊杂志;订购并阅读了许多诸如长影、北影、上影以及珠影、峨影、西影、萧影等各厂主办的电影文学期刊杂志和许多电影文化方面的文学创作理论知识体系书籍书刊杂志。
在我年少、年轻的时候一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我写了、创作了一些各方面的文学体裁样式的文学作品,如古典文学的诗词歌赋、律诗、现代文学的散体自由诗;现代长、中、短篇小说;电影文学剧本;话剧与地方戏曲剧本以及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乡土文学、民间文学故事等等。虽然说偶尔发表一点“文学作品”,但是,终究我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还是一无是处、一事无成………
超喜欢er
书籍还是会购买的,但已经不多了。对于真正喜欢的小说和哲学类书籍还是会购入一些。
毕竟现在电子书已经是大势所趋了,但还是很喜欢手书卷,慢慢翻页的感觉。当然大部分购入的书籍还是作为收藏的。
yinshiyinshiyins
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笑面人我除了卖纸质书,电纸书上也有txt版,只是特别好的书才卖纸质版,书柜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