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是香港人,为什么他对内地历史文化这么精通?创作了这么多经典武侠小说?
ar-will
作者的问题问的不对,香港虽曾经被英国殖民,但香港人本身就是中国人
ytmfmfcm
毕竟都是中国人。金庸先生对中国和中国古典文学非常喜欢,同时又有生活,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创作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jessiesagitt
因为他是一个“中国人”
yynst
第一个问题不难回答,这是一个误区:一个人的知识的多少,以及深度,只与他受到的教育有关,而与他的地理位置无关,尤其是历史,文化这样的非自然科学知识体系。
而一个人受到的教育,在过去的时代,尤其是义务教育还没有普遍的时代,更和一个人的所在的家世有关,普通人可能要花很高的成本才能得到的知识,对于某些家世的人,成本极低——当然,这种知识体系的特点,即便在近几十年也有一些遗留,比如高晓松,小的时候只要他对某某东西感兴趣,家里就帮他写个条子:你去找谁谁谁,他是清华的XXX,中国研究XXX的鼻祖——这不是地理位置,这是家世(也就是知识获取的组织)。
我们看看金庸的家世就知道了
以这个家世来看,金庸的知识体系,其实在自己的家族里算平均水平。
当然,如果非要加上地理决定论的话,金庸是在1948年来到香港的,那时候他已经24岁(金庸系1924年生人),24岁,在今天的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个人大多数基础知识储备,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更何况一个大家族的孩子?
这是个大前提,知道了这个大前提,再去查金庸的知识图谱,就不会迷惑了。
关于第二个问题:创作了这么多经典小说。这也是一个误区:题主似乎有意无意的将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那就是——金庸之所以创作了这么多经典的武侠小说,是因为他当时对历史文化有非常深的了解。
为什么我说这是个误区呢?
因为这里面存在时空逻辑层错误。
我先问大家一件事情,“成为经典”这件事情,到底是当时发生的,还是在后世发生的?
这个问题如果不明显,我再把问题具象一些:说金庸的小说是经典,到底是当时的人们说的,还是后来的人们说的?
答案是,后来。
在当时,做多算有很多人读,但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人读了一本书之后就说:哎呀,这本书将会成为经典。
就像今天,你很难说出2019年的经典是什么,让你说,你也得等几年。
为什么?
因为经典的本质,重点不是“当前最好”,而是“随后没有比它更好”。
如果你非要和我较真,说历史上也有在当世一出就为人惊叹的雄文,比如“滕王阁序”之类,那么金庸为何不能当时就成为“雄说”?
你说得对,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作者的意图,以及作者自己的评价。
像王勃这种自认为才高九斗的人,目的就是为了出(名(bai),那必然是为了拿出佳作的,而金庸写小说,目的是为了糊口,那么手段并不是要拿出佳作,而是要拿出当时读者的口味一致的作品。
这种区别,可能只有写过小说的人才能明白,很多时候,你在写的时候,是不能按照自己想表达的意思,或者才学来写的。
其次,在金庸自己的小说后记里,也明确提出过自己认为自己的小说水平并不高:
比如金庸《倚天屠龙记》的后记:曾学柏梁台体而写了四十句古体诗,作为《倚天屠龙记》的回目,在本书则学填了五首词作回目。作诗填词我是完全不会的,但中国传统小说而没有诗词,终究不像样。这些回目的诗词只是装饰而已,艺术价值相等于封面上的题签——初学者全无功力的习作。
这体现了金庸在当时,对自己小说的评价,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金庸的自谦之语,不过能够自谦,至少松动了金庸“当时就为经典”这个可能性了。
实际上,在当时对金庸的小说也不乏否定的言论,但是后期金庸的小说成为经典是实锤,这主要因为三个原因:
第一,金庸不遗余力的修改,而在修改的时候,金庸不仅增加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参考了读者的意见:比如有人质疑过《笑傲江湖》中,五仙教怎么能够通过水蛭帮令狐冲换血,如果血性不配令狐冲是直接会死的(有这样的读者也是醉了),金庸在随后的修订版里,就加入了通过“貌似可以修改血型”的模糊设定,把这个bug给淡化了。
这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今天的软件升级啊!不论你当初的产品什么样,你只要持续的基于用户反馈打补丁,只会越来越经典——当然,最近一版的修订版,实在有些出乎意料,连王语嫣都不嫁给段誉了,所以……就不说了
第二,后世没有更好的同类作品。这个也是事实。相关的原因探讨有很多说法,比如能力说,时代说,兴趣说等等,咱们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客观情况如此,所以几十年之后的今天,当你读很多小说的时候你会发现金庸的更好,当然会将之捧为经典
第三,电视媒体翻拍其作品的发扬光大。这个原因放在最后,因为这个原因的缘起是金庸小说当时已经有名气了,换言之,电视媒体的翻拍,让更多的人认识了金庸小说,从而在金庸小说成为经典这件事情上做了催化剂的作用。但这个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在电视剧资源匮乏的年代,一部剧可以做到万人空巷,统一思想的作用(今天不行了),所以一部小说拍成了电视剧,在当时是有排他性的(当众人讨论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无形之中排除了讨论其他内容的可能性)。
笔者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们讨论任何一种经典,都不能简单的认为这是作者“当时实力”的体现,任何一种经典,都是以当时为开端,一直到我们讨论时期的整个时空综合作用的结果,这里必然有作者本身的实力和努力,但同时也有其他的因素。
所以,笔者没有否定金庸的知识水平,只是说我们的视野可以再大一些
我是江南沐雨,《众神聊斋》作者。
麒麟彤
文化开放,很少限制,思想长翅膀,自然能高飞。只有开放才成就了中国的莫言,香港有几大天王,内地还没听说。
软水晶
中国这么大,是香港人没错,但他更是土生土长的浙江海宁人
Seven
谢谢邀请。
有些错愕,为什么金庸是香港人就不能对内地历史文化精通。
香港是中国一个岛,一处区域,一部分,内地文化也是,了解自家历史文化,精通了解,有什么可以不可想象?
他是48年移居香港,家乡在浙江嘉兴海宁,呵呵,想必大伙对江南七怪不陌生吧,也是嘉兴的。
一部射雕,其中涉及江南多处,可见金庸着墨的重点,以最熟悉的家乡为依托。
还有金庸老先生不是半路出家的和尚,他算是文化人,国际通讯社、报纸的编辑,功力颇深。
而且那个时代,香港是龙蛇混杂,天南海北的内地人除了宝岛之外,这里还是一个算是被视为桃花源的避难所,不是有很多过去的大佬都将在香港做寓公视为最大理想嘛。
金老先生的四大头衔:新闻、政治评论、企业和社会活动家。
这头衔可不是白来的,那是实打实的干出来。
因此,金庸的内地文化精通和以上的阅历、积攒是密不可分的。
创作那么多部武侠经典。
努力耕耘,勤于创作。
我想这就是动力吧,而且人家金庸老先生也不是那种粗制滥造之辈,故此精品率是有保障的,否则如何在香港虽是弹丸之地,但竞争激烈是无法想象程度依然手持武侠小说牛耳。
一部分是经历,一部分是感悟,剩下一部分是想象。
他的每一次创作经典都在挑战自已,突破自我,因为实在没有人可以超越了,唯有自个超越自个。
《笑傲江湖》,或许就是他的那时候心得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