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金庸的小说在文学史上能占有一席之地吗?


呆博拉
必须的,可以说是泰斗级别了,后世有写超过他老人家的经典小说吗

CyberEagle
金庸的小说在近代史中是中国独占一格的文人...可以称谓在文学史中历史一员。

ejianchen
我认为金庸先生在中国文坛占有一席之地。
他的小说以文学的形式讲述了一个人、一群人乃至整个世界的不一样的江湖,小说传播的是惩恶扬善、侠甘义胆、忠贞不二的正能量!这也是当今社会需要遵循的主流方向!

shadowismeok
要论金庸在文学史的地位,这个问题的确有点大!不过我认为,在中国文学史上,金庸有相当高的地位,是站在文学巅峰的人之一。
或许我这么说,有人会说我是在哗众取宠,但我是有理由的。此问题既然提到了文学史,那么就得从这方面谈起。其实我并不是一个保守而固步自封的人,但我一直认为:若要论文化科技,我国要向世界学习的地方还非常多;但若要论文学,我国要向世界学习的地方极少,我国自己浩瀚如烟的文学作品学精就了不起了。说点题外话,我极痛恨当下学校开口闭口就要学生购买世界名著!什么普希金雪莱的诗,诗中的意境和美学能和李白苏东坡等相提并论吗?当然小说方面的差距还是要小一些,但无论外国哪部小说,都不能望《红楼梦》之项背。也盼读者朋友们不要言必称雨果托尔斯泰,先把国学经典学好学透吧!
其次,再回到正题,简略谈一下金庸的作品。英国最知名的是莎士比亚,其作品都堪称史诗级,文学性思想性都很高,而我认为莎翁的短板也不少,比如他的戏剧作品就显得非常繁冗而啰嗦;不少地方结构显得松散凌乱;情节方面牵强附会的地方也比较多。而看看金庸的文字,何其简洁、精炼!其中对人物(小说主要是写人)形象的刻画,寥寥几笔就极其生动,比如写乔峰:“段誉见这人身材甚是魁伟,三十来岁年纪,身穿灰色旧布袍,已微有破烂,浓眉大眼,高鼻阔口,一张四方的国字脸,颇有风霜之色,顾盼之际,极有威势。段誉心底暗暗喝了声采:‘好一条大汉!这定是燕赵北国的悲歌慷慨之士。’”像这样简洁又生动的描写,不论莎士比亚,也是任何欧式语言无法企及的;再比之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这的确是一部名著,我看过这部作品,内容恢宏广博,也对社会对人性有深刻的揭露。然而这部作品的阅读性却不强,内容过于平实,情节拖沓冗长,看得人昏昏欲睡。而反观金庸作品,其中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让人欲罢不能。而一部小说的好坏,情节是否动人当是重要标准之一。再如雨果《巴黎圣母院》,固然也是世界名著,其中对人性的刻画、对现实的批判可谓是入木三分,然而在人物的描写方面,可说仍要逊金庸一筹,这部作品对敲钟人、大祭司等三五个主要人物写得很好,然而在其它配角人物方面就太单薄。再看看金庸,主角人物描写就不用提了,在一些极次要的人物举例如“崆峒五老”,三言两语之间也可分得出有的颇有骨气,而有的品格卑下,有的投机心理极重等。这方面金庸的文笔功夫登峰造极。
其次,再论金庸的小说。有些作家如王朔批判其庸俗,但我认为金庸的小说是大雅若俗,雅俗共赏。在雅俗取舍之间,雅的成分更多一些。首先看金庸的文字就相当典雅,其举例可以随手拈来,如描写完颜洪烈在醉仙楼观赏南湖“这醉仙楼正在南湖之旁,湖面轻烟薄雾,几艘小舟荡漾其间,半湖水面都浮着碧油油的菱叶,他放眼观赏,登觉心旷神怡。”未见王朔作品有如此功力。另外,金庸小说是相当有内涵的小说,其中国学经典、诗词歌赋、诸子百家、音乐书法、易经数理、茶酒之道……无所不包而又能切中肯紊。比如音乐描写,本人虽说不上博览群书,但也每天手不释卷,然平生只佩服三处文学作品对音乐的描写:一是琵琶行,二是刘鹗《老残游记》听戏,三是《笑傲江湖》之“聆曲”,也就是令狐冲与仪琳听“笑傲江湖曲”那段,由于篇幅限制就不再赘述了。对音乐这种抽象的东西,要为之用文字描写,难度极大,我认为就此而言,金庸当排在刘鹗之前。
最后,再论金庸作品的思想性。常言“文以载道”,就是这个意思。文章千古事,必须要对读者负责,应对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要有积极引导。金庸的作品,其中通过刻画人性、揭露社会矛盾、映射现实、深刻的佛家道家哲理、儒家舍生取义的精神,还有深深的悲天悯人的情怀……这些无不给人真善美的启示!给人一肩担当的社会责任感!给人一身正义、不屈不挠的精神脊梁!给人深深的爱家爱国爱民族的情怀!
总之,金庸的作品,我们应多读,多体会,这是有营养的好作品。至于金庸在文学史有什么地位根本不重要。论文学造诣,只有中华文化才是文学巅峰上最为熠熠生辉的明珠。

dorothyyuki
能。不能按照西方的文学观念来框束我们的文学艺术。不能得诺贝尔不代表不伟大。一部文学著作能够表现一个民族崇高情感和伟大精神就有无量的价值。在这一方面我们暂时还没有话语权,然而,一切都会改变。

青春杰
没有。

thekingofktv
至少两席

Cactaceae
我觉得金庸的小说不可能在文学史上留下一席之地。金庸的小说,最多算是畅销书。充其量就如当下的娱乐产业,看似红红火火,其实只是“快餐文化"而已。
能在文学史上留下一席之地的作品,一般都被称为名著,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读者群体相对广大,能够经得起历史与时间的检验。
以“四大名著”为例,它们普及程度高、读者群体广大。中国版本图书馆近日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仅根据2013年至2016年8月CIP数据统计,重复出版排名前10位的均是名著。其中,《西游记》出版525种、《红楼梦》出版492种、《水浒传》出版485种、《三国演义》出版484种。
二、有启发性影响力
“一部文学作品能否被称为名著,还在于它是不是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社会问题,人们是否能从文学作品中观照社会和历史,然后进行思考。著作要成为名著,就应该有原创性,并且要能达到一定的思想深度,进而启发读者进行思考。名著最有影响力,因为名著最有启发教益,含有独特的见解,是言前人所未言,道前人之所未见。
当然,名著并非专指文学作品。其他一些理论性、研究性的作品要想成为名著,应该能以思想性和原创性推动所在学科领域的发展。
三、时间上有延续性,能够成"一家之言"
“尽管不同的读者、不同时期的读者对名著的判断标准有所差别,但是名著应该存在共同性的东西。
名著在时间上往往有延续性,很多作品流传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孙子兵法》成书于约2500年前。孙子战略思维的一些基本取向,如“重根本”“贵有备”“求全胜”等,对于妥善应对国家安全的长期复杂态势具有借鉴价值。《孙子兵法》,是一本关于战略的全面的教科书,今天仍能运用到人类的各种活动中去。
一个学科、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就是由一部部名著、一篇篇名作构成的。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之所以这么丰富、灿烂,就是因为每个阶段、每个时代都有高水平的名著出现。“名著在艺术和思想上的成就虽然属于它的诞生时期,但是名著也可能超越历史、超越时间空间,在诞生几千年之后仍能给人新的启发,能被不断解读。而畅销书就不同,很可能一段时间之后就会销声匿迹。”
名著的读者是通过时间汇聚起来的,而不是一时的,名著不是一两年之内的畅销书,而是经久不衰的。东晋时期陶渊明的山水诗就是在唐朝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诗兴起之后才被人重视。
金庸的武侠小说写的很好,在70丶8O年代很畅销,但没有大的思想内涵,而且大多在"戏说历史"。我想,青少年读者还是应当选择一些名著来非富自己的内心,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修养。

土豆豆
必然占据

咪咪
只要武侠小说在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金庸就会在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

wuszeah020
能!
一,首先,金庸的小说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比如《诗经》里面的那些诗,一开始也不是为了在文学史上占有地位产生的。但是因为他们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大浪淘沙留了下来,成了文学瑰宝。
同理,不敢说金庸小说是文学瑰宝,至少他的小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的父辈、我这一辈、我孩子这一辈都会读,因为目前没有读到比他写得更好的武侠小说。金庸同时期写武侠小说的人不少,广为人知的就那么一两人,说明受众也是很广大。
受众广、流传时间长,就能在文学上占据一席之地。
二,金庸小说艺术性可读性故事性都很高。
说实话,跟现在动辄百万字几百万字的网络小说相比,金庸的小说真得很精炼了。而里面包含的家国情怀、侠之大义等,是现在某些网络小说中呈现的精致利己主义比不了的。
若没有在文学史上的一席制度,为什么金庸的小说会被一而再再而三的翻拍?其他小说有几部做到了?

lemontao
肯定。是占有重要地位。看看出版物数量,难有人超越。


乐天晓晓
这个很难。
文学的荣誉都属于纯文学,通俗小说很难立足。象三国西游水浒用几百年时间,才获得地位。可纯文学不一样,总让人高看一眼。阿Q正传,边城,骆驼祥子,子夜,一出来便不同凡响。
纯文学直接反应时代风云,时人命运。比如酒徒,一看就知道一个文人在商品社会里的处境什么样,知道当时香港什么样。
这样的小说可拿诺奖,通俗小说比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