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星际穿越》,这部电影?
ANArKH_OH
头条里很多评价了,找个字多赞多的选择性的(这一点很重要,翟天临是前车之鉴)复制粘贴吧。
咔箩寻梦记
单纯从电影的角度来看,星际穿越可以说远高于流浪地球。无论是导演的能力,演员的表现还是说特效的完成度,星际穿越都是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的,以至于常常被不熟悉科幻电影的观众视为科幻电影的标杆之作。而流浪地球正如我们所见,仍然存在着大量被广泛吐槽的尴尬情节,而小鲜肉男主和吴京的演技也很难说能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因此,对于极度热爱星际穿越的观众们而言,可能星际穿越确实是远高于流浪地球的一部作品。前者是世界顶尖,而后者最多也就是个世界二流。
但是,对于普通的科幻迷,其实星际穿越是一部极度纠结的电影:作为科幻迷,其实我们并不是那么在乎导演,演员乃至特效。科幻迷在乎什么呢?在乎点子。准确地来讲,是新点子。
而星际穿越,很遗憾,没有新点子。地球灾害是圣经时代的老梗,开飞船找新家园是哥伦布时代的老梗,你以为你在找新家园其实你是在开方舟勉强算是有一点原创性,可以加一分。五维生物穿越时空只能说既不科学且机械降神,作为科幻点子基本是小学生级别: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纪元的终结,同样是穿越时空,后者比星际穿越的剧情真的高到不知哪里去了。
作为代偿,当我坐在电影院看星际穿越的时候,其实我是冲着黑洞模型去的,所以我看完电影之后几乎有一种被骗的感觉。因为黑洞其实没有多少镜头,大头戏是感动五维父女情。
尤二子
脑洞大开,剧情设计扔人叹为观止,情感丰富而细腻,当为传奇佳作之影片
dana梓
谢邀,我看外国电影基本不会因为剧情去看,只是单纯的看特效。
个人认为电影是分国界的或者是分区域的,因为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很难电影满足所有人的口味。
以前看外国电影是因为自己国家的电影人真的没做出什么好作品,而外国的电影行业相对成熟,其实好多梗根本没感觉。
随着我们国家现在的电影行业发展越来越快,作为世界最大的票仓,其他国家的电影都会想方设法的进入中国市场,甚至特意拍中国人喜欢的电影。
其实现在已经很久没看外国片了,现在基本看国产的,毕竟文化一样,就比较好懂,像今年的《流浪地球》就非常不错,说明我们自己也能做科幻大片!
美国人拯救世界已经很多年了,该歇歇了!现在轮到我们中国人上了!
laura_peter
你好,我是Labi尼,很高兴可以回答你的问题,如何评价《星际穿越》这部电影,我给出我的看法:
总得来说,《星际穿越》是近年来不错的硬科幻。虽然单看海报和片名略显平淡,但冲着名导演诺兰的大名也是绝佳的观影选择。就拿那个梗来说,“如果活的足够长,诺兰能承包豆瓣影评的Top250”。因为有蝙蝠侠前传三部曲、盗梦空间等作品在前,诺兰在我心中可谓是神一般的存在。
第一次看星际穿越是和好基友一起看,特意买了IMAX巨幕厅。当初看的时候被镜头里的太空场景深深震撼,仿佛自己不是在看一部科幻电影,更像是在看一部关于宇宙的纪录片。
从剧情主线来看,星际穿越的剧情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地球末日将至,粮食产量低下,男主和一帮科学家肩负着拯救人类的重任,忍痛告别妻儿,开赴太空寻找新的宜居地。没错,我第一遍看这部电影就只理出了这么简单的一条线。所导致的结果是:从电影院里出来完全不知所措,好多地方没来得及看懂,然后隐隐约约觉得这应该或是一部神作。
因为一直以来对时间旅行抱有兴趣,曾经也自不量读过一点霍金的《时间简史》,这部影片算是重新勾起了我的兴趣点。又请教了几位理科朋友,对影片中的一些原理性问题终于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我觉得这部影片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便是“时间”。我们处在四维空间,便是在三维空间的维度上加了“时间”这一维度。从物理学角度看,低维度只不过是高维度的一个投影,只有处在更高的维度,才能对低维度的一些事物有直接的感受。所以在四维空间的我们无法看到时间,只有在五维空间,时间才有可能作为实体存在,我们才能够看到时间。而作为实体存在的时间,就不再是我们在四维空间感知的那样是单向流动的,很有可能是一个闭环。我们在五维空间里就仿佛处在一个上帝视角,能随意抽取观看时间的部分。这是我一个鄙陋文科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对于我二刷理解剧情有了很大的帮助。
理解了剧情,终于能够好好体会影片的情感了。这便是这部影片的第二个重要概念,“爱”。诺兰的电影多少会带有“爱”的色彩,蝙蝠侠中韦恩对于瑞秋的爱,盗梦中柯布对于茉儿的爱,然而大多是一言带过。星际穿越却把这种爱贯穿了全片,并且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亲情是这部影片的主旋律,当然这份亲情很大程度上也是和第一个概念“时间”所挂钩。或许我们永远无法体会到,在一个星球上的几个小时,到了地球上或许已经经过了几十年。我们之间相差的不是几个小时的时差,而是永远无法逾越的时间鸿沟。时间在引力的作用下被拉长或者缩短。当男主重新回到飞船上(对于他而言只不过过了几个小时而已),接收着这23年来自地球上亲人的信息,女儿在视频里说要庆祝自己生日,本来也不是那么特殊,只不过父亲当初说等他回来就和自己一样大了,今天的她正好和父亲离开时一个年纪,所以父亲是不是也该回来了?我的眼泪和影片里的男主一样止不住往下掉。我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这样想想,所谓距离考验爱情是多么可笑,即便相隔再远我们还是以相同的速度老去。距离只不过是二维,相比时间,要跨过可是容易多了。
时间可以伸缩,但无法回转。即便男主处在五维空间中,向过去的女儿传递信息,也阻止不了自己离开女儿飞向太空。如外祖父悖论所想表达的,任何想要改变历史的行为,都会以另一种方式继续推进原历史的进程。或许未来的我已经无数次在角落窥探着我,但也只能无可奈何,任由我沿着当前轨迹继续生活。
欣慰的是,尽管经历了波折,影片最后还是有了一个美好的结局,这部电影细细品味,很有深意,还有很多小细节等待挖掘出来。
P.D.荣誉出品
我是萨蒂的万华镜,专注分析电影的原创者。
《星际穿越》这部电影在上映的档口,我就冲着音乐和诺兰的名头去的。因为本身挺喜欢各种物理概念的科幻话题,所以特意做了一些功课去。
故事讲述的是在未来某个时间的地球上,气候和环境急剧恶化,地球正面临一场严重的农业灾难,农作物难以种植导致人类的粮食严重紧缺。男主角曾是一位飞行员、工程师,因为人类生活受限,完全停止了对外探索,导致这个单身爸爸与一对儿女在一座农场里生活。一天,库珀受到美国航天局邀请被派往太空执行一个艰巨的任务。
地球已濒临灭亡,人类需要紧急寻找新的居住地。库珀与女科学家艾米莉亚及其他两位科学家、两个机器人一同出发,他们要穿越“虫洞”到另一个空间去找寻有可能让人类居住的星球。
作为拯救人类未来计划的一员,库珀被迫离开深爱的女儿和儿子。一晃许多年过去,库珀的女儿墨菲长大后竟然也成为一名太空科学家。墨菲的心里一直有一个念头与父亲再次重逢……
故事中探讨的多维空间,时空维度,已经虫洞理论,相对时间理论,我觉得已经有太多专业账号去探讨了,看过电影的来说,再去看解析贴,这个理解起来也不难。虽然有时候觉得科幻电影里探讨爱不爱的是很鸡汤,但是,这个就是人类不同于(或许也只是人类自以为是认为自己不同的)其他生物的地方,它本身可以挣脱宗教、地域、理解鸿沟的存在。
电影作为一种商业人文作品,很难只是探讨科技理论知识,它必定会有自身的人文态度,阻隔着科幻的外衣。作为一部硬科幻,他讨论了人类的可能未来(事实上却是有一定现实依据),更为重要的是,人类对时间的无力和对亲人的爱,都是电影里面里面渗透出的真情实感。爱可以跨越维度,是宇宙中唯一不变的东西。
玉寒轩
《星际穿越》是一部科幻情感类的电影。
我是从两个角度来看这部电影的,它讲述的是宇航员在外太空探险探测的故事。由于沙尘暴侵袭地球,人类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科学家们开始把目标对准外太空,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星球,为将来的地球找到一个备胎。他们根据科学的数据、精准的配合、过人的勇气,宇航员们在这三个星球上留下了足迹,并且带回了前宇航员留下的数据残骸,回到了地球。 只有去过太空的人才知道, 当信号发生故障,联系不到地面导航时,什么叫孤立无援、什么叫九死一生、什么叫生命宝贵!他们带回来的这些数据都将成为人类研究太空的宝贵资料, 他们为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航天员是值得人们尊重的英雄。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人物情感角度来看《星际穿越》这部电影。父女两人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贯穿整个剧情。从父女离别女儿不舍的哭泣、到女儿长大思念的哭泣、再到即将阴阳两隔女儿惜别的哭泣,父亲的心有多痛!这一切非常真实而感人,父女情深令人动容!
这部电影既表达了人类的使命、重任在肩!又抒发了人类骨肉亲情的真实情感,引发共鸣!不得不说《星际穿越》是个当之无愧的高分电影!
福如东海
目前关于外太空的电影层出不穷,但是《星际穿越》可称得上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影片带给人的除科幻享受以外,更多的是启发我们思考:在浩瀚的宇宙之内,人类何其渺小,又何其伟大。
看完影片,有的人说简直烧脑,即便再看50遍也未必能看明白。我本人也是反复观看琢磨才敢下笔。其中多有参考,也掺杂个人观点,如有不妥尽请指正。
图片来自网络
梗概
1.背景
影片的主角库伯是一位工程师,他和儿子女儿生活在农村,有一片玉米地。前苏联时期的北美地区自然灾害恶劣,当地经常沙尘漫天,民不聊生。库珀和女儿墨菲在家时常发现家里有些东西不太对劲,比如沙尘暴后房间里的灰尘摆成了独特的形状,好像留有什么人为的印记,更明显的事是靠墙的书架上的书会无缘无故地掉下来。求知欲极强的库伯从中发现玄机,终于破解其中的奥秘,得到一组坐标,前往后才发现是美国宇航局(NASA)的秘密基地。期间得以见到女主,老教授,以及其他几名宇航员。科学家告诉男主,由于世界末日快到了,多年前执行了一个探索宇宙的计划,他们发现一个“虫洞”,另一端有12个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星体,并派出12个宇航员探索到虫洞的另一端。可是宇航员只能接受信息而不能发出,或者说无法传达更复杂的数据供科学研究,只能再派宇航员仔细考察。
对于人类面前的危机,老教授有AB两个方案
A方案,教授要解决一个地心引力的问题,需要男主带回黑洞数据,通过以上两个条件(地心引力算法和黑洞数据),就可以在另一个星球建立根据地适合剩余的人类居住。
B方案,抛弃地球所有人,留一些冷冻受精卵到另一个星球上去繁衍新生命。
教授其实已经解开了地心引力算法,只是他认为带回黑洞数据是不可能的任务,所以一直没有告诉大家他已经解开了算法。
即便女儿墨菲已破译书架掉落书本的密码,是一个单词“stay”,请你留下。可男主有一颗探索的心,虽然心中万般不舍,也毅然决然踏上征程。
2.太空之旅
来到三个星球之一——水球。在这里他们经历了惊涛骇浪。面对巨大的浪山,人类小如蚂蚁。因为黑洞边缘引力的问题,在水球的短短几个小时后,地球上已经过了23年。
发现水球不适合居住后,他们又来到不毛之地——冰球,在这里他们遇到了前宇航员之一,但这个宇航员只想盗用他们的飞船活下去,使男主几乎丧命。早已发现端倪的机器人提前毁坏了自动对接系统,使得前宇航员未能得逞并葬身宇宙。而在这时男主又给出好莱坞大片应有的表演,计算母舰自转角度和速度手动对接并成功。
在两次探索的过程中,地球上已经过去了多年,男主的女儿墨菲已经长大,并成为老教授的副手,水球之旅过后回到母舰看到地球上的女儿和儿子传来的讯息不禁让男主泪奔。
这时候母船安全了,但是受损并且燃料不够了,这时候男主再次化身天文以及物理学家,想出一个方案,让母船环绕黑洞外围飞行,借助黑洞的引力,把小飞船当作助推火箭,将飞行器弹向第三星球。男主和机器人配合女主的飞船,而自己和机器人则被黑洞吸引进去。
3.五维空间与尾声
至此女主的剧情告一段落,开始了整部电影最精妙的部分:被吸入黑洞的男主到达了一个奇异的空间,这就是传说中的“五维空间”。在这个五维空间中,若干个四维空间不断重叠,重合在一起。男主可以任意切换到一个四维空间中。但他所在的x,y,z坐标,就是地球上他女儿的房间,w坐标,他可以随意切换。他在多个四维空间中,看到了曾经女儿的生活,于是通过某种特殊的方式,移动了这个四维空间中的书架上的书,让他们掉在地上,就是stay的秘密。同时也在五维空间中的机器人发过来讯息,告诉他已经拿到黑洞数据。
男主于是给四维空间的另一个自己传递灰尘坐标(对应片头屋里掉落灰尘),再通过自己送给女儿的表的指针,传递摩斯密码,把黑洞数据传递过去。
这一切,都是一个可以切换四维空间任意坐标的五维空间实现的效果。而这个五维空间,其实就是未来的人所创造出来的。拿到数据的墨菲经过辛苦钻研终于成功破解其中的奥秘。完成了科技革命,带领了地球人大迁移到一个新的宇宙空间站中,成为了救世主。电影的结局是,地球人发现了漂浮在太空中的男主并救了他,此时女儿已经百岁高龄,而男主才30多岁。父女二人见面后,男主毅然决然前往三号星球,寻找多年来在那里执行B方案的女主。
影片带来的思考
1.情感
影片一开始,呈现在眼前的情景颇让人感到温暖——宇航员退役的工程师父亲,聪明有灵性的女儿,懂事听话的儿子,年迈但身体还算康健的爷爷。他们自在的生活,可以将车子开往田地不顾一切追寻无人机。只是滚滚而来的黄沙也让观众的心里蒙尘。原本安逸的生活即将结束,人类面对的将是一场空前的浩劫。
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对生与死的思考外,影片更注重对人性的诉说。人类无私的爱、自私的求生欲,都在死亡面前表现得淋漓尽致。探索水球后回到太空的男主,当看到儿女已经长大,听到父亲已经故去的消息,而自己却一如当初,内心将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布兰德教授放弃了地球上的人类,从头开始就只想执行B计划,但他一直在撒谎,也许还包括那句“地球是我们的”。在放弃了女儿,抛弃了情感,背离了“人性”,只是为了让人类得以繁衍。他是孤独的,“我不害怕死亡,我害怕的是时间”,“我们必须要远远地超越我们个体的生命范畴,不能以个体思维来思考问题,要以种群为前提”。曼恩博士也为他辩解:“人类的进化还没有超越这个简单的障碍,我们能为认识的人付出情感,甚至付出一切。但是这种付出很难超越过个人视野。不可原谅,他早就知道。他准备好了以毁灭自己的‘人性’”。很多人只能看到显性局部和目前,看不到隐性全体和长远。不得不说,A计划的成功是影片的理想化和一厢情愿。也许布兰德才是大爱真正的践行者。
然而宇航员曼恩,在一个荒凉的星球上彻底绝望。他怀着拯救人类牺牲自己的信念来到外太空,但是在独自一人的孤独和死亡面前濒临崩溃,这是常人难以理解的一种疯狂。整个影片中,曼恩的台词是最精华的。他和布兰德教授,在某种意义上,是真正的英雄。他撒谎和杀人的动机与布兰德一样,都是为了实施B计划。如果库珀等知道冰冻星球无法生存,又不去执行B计划,“我们就全部得死”——这是指整个人类的灭绝。曼恩在死前说,“这不是关于我的生命,也不是库珀的,这关系到整个人类。”他并不是懦夫,而是经历过濒死状态后迸发出的关乎个人及整个族群的求生本能。马特达蒙戏份不多,但他的“人性”弱点、心理冲突,特别是自私和无私间的撕扯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返回地球与家人团聚,还是去另一个存在渺茫希望的星球做上帝,你会如何选择呢?诺兰兄弟的剧本技巧在这里让人叹服。
剧照
剧中有两个细节格外让我为之动容。第一处是23年后库伯看儿女发来的视频讯息。另一处就是当曼恩撞破库伯的头盔后边走边回头,吟诵着英国诗人Dylan Thomas的诗句: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不要温顺的走进那个良夜
激情不能被消沉的暮色淹没
咆哮吧 咆哮 痛斥那光的退缩
智者在临终的时候对黑暗妥协
是因为他们的语言已黯然失色
他们也不想被夜色迷惑
咆哮吧 咆哮 痛斥那光的退缩…
面对死亡幽暗的宁静,生命最本真的欲望会燃烧爆发。Dylan的这首诗,是人类对命运的最后抗争:“人类发源于此,却绝不会在此终结。”这和所有伟大的探索故事一样惊心动魄,兼具豪情和悲壮,却更加贴近生命,是文明断绝退路的殊死一搏,混杂着希冀与绝望。在生死关头,选择屈服于对于死亡、孤独的恐惧,还是为了人类文明的传承而奋不顾身,对此又怎么能轻易判断孰对孰错?
剧照
2.人类赖以生存的宇宙
2.1人类何其渺小
库伯等几位宇航员在水球考察时,在巨大的海浪之前,人类如蚂蚁般渺小,更何况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
80多年前,我们人类以为整个宇宙是由目前已知的银河系所构成,这个想法在当时颇为合理,因为银河系已经相当庞大。银河系的直径大约是10万光年,如果你在银河系的一头点亮电筒,这道光亿18万6千英里的秒速前进,也要花上10万年才能抵达银河系的另一端。不过现在我们知道,银河系也不过是宇宙中大约一千亿个星系的其中之一。星系数目之多,若是它们突然都变成豌豆大小,也足以装满一整个运动竞技场。每个星系里,都有几十亿,甚至几千亿颗恒星,全部加起来,整个宇宙内所拥有的恒星数目多到让大多数人无法想象。
10万光年外看银河系
1万光年外看银河系
1千亿公里以外看太阳系
10万公里以外看地球
1万公里以外看地球
1千公里密歇根湖上空
1公里上空
100米上空
10米上空
1米上空
2.2恒星的发展
恒星度过青壮年时期会变成红巨星,红巨星会演化成白矮星,之后是超新星,再之后是脉冲星,然后是中子星,再往后是假设中的还没有发现实体的夸克星,最后会演化成黑洞。
图片来自网络
2.3宇宙大爆炸
宇宙在约138.2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能量激荡,并产生光、热。大爆炸后30万年,最初的物质涟漪出现。大爆炸后20亿~30亿年,类星体逐渐形成。大爆炸后100亿年,太阳诞生。38亿年前,地球上的生命开始逐渐演化。这个宇宙大爆炸理论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合理的理论。
图片来自网络
2.4宇宙膨胀及结局
大爆炸散发的物质在太空中漂游,由许多恒星组成的巨大的星系就是由这些物质构成的,太阳就是这无数恒星中的一颗。科学家发现宇宙中有一种 “暗能量”会产生斥力而加速宇宙的膨胀。相对的,还有“暗物质”有巨大的吸引力。大爆炸后的膨胀过程是一种引力和斥力之争,最终宇宙的膨胀会逐渐减速,但永远不会停止。
图片来自网络
3.时空
3.1时间
《星际穿越》中最让人迷惑和难以理解的问题是时间。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们一直处于一个时间速率保持恒定的四维空间里,我们生活的空间就是四维空间,三位解决了方位,时间是第四维,而我们总要用这四维描述事物的状态。
3.2虫洞
关于虫洞是什么,影片中一位宇航员做了生动的解释。可虫洞的学名为:连结两个遥远时空的多维空间隧道。时空洞又称爱因斯坦-罗森桥,也译作蛀孔。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虫洞是1916年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路德维希·弗莱姆首次提出的概念,1930年由爱因斯坦及纳森·罗森在研究引力场方程时假设的,认为透过虫洞可以做瞬时的空间转移或者做时间旅行。
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该理论。简单地说,“虫洞”就是连接宇宙遥远区域间的时空细管。暗物质维持着虫洞出口的开启。虫洞可以把平行宇宙和婴儿宇宙连接起来,并提供时间旅行的可能性。虫洞也可能是连接黑洞和白洞的时空隧道,所以也叫"灰道"。
理论上,虫洞是连结两个遥远时空的空间隧道,就像是大海里面的漩涡,是无处不在但转瞬即逝的。这些时空漩涡是由星体旋转和引力作用共同造成的。就像漩涡能够让局部水面跟水底离得更近一样,能够让两个相对距离很远的局部空间瞬间离得很近。不过有人假想一种奇异物质可以使虫洞保持张开,也有人假设如果存在一种叫做幻影物质的奇异物质的话,因为其同时具有正能量和负质量,因此能创造排斥效应以防止虫洞关闭。
不过迄今为止,科学家们还没有观察到虫洞存在的证据。为了与其他种类的虫洞进行区分,一般通俗所称“虫洞”应被称为“时空洞”。在影片中,库伯等人穿越虫洞时出现了时空扭曲等等奇妙现象。
虫洞
3.3黑洞
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天体。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
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通过计算得到了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一个真空解,这个解表明,如果将大量物质集中于空间一点,其周围会产生奇异的现象,即在质点周围存在一个界面——“视界”一旦进入这个界面,即使光也无法逃脱。这种“不可思议的天体”被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命名为“黑洞”。
“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视界逃脱的天体”。电磁波也逃脱不出。
黑洞无法直接观测,但可以借由间接方式得知其存在与质量,并且观测到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借由物体被吸入之前的因高热而放出和γ射线的“边缘讯息”,可以获取黑洞存在的讯息。推测出黑洞的存在也可借由间接观测恒星或星际云气团绕行轨迹取得位置以及质量。
所以老教授即便解开了公式也不愿将真相告诉库伯等人,计划A难以实施正是因为宇宙飞船难以到达黑洞奇点,更不必说将信息传回地球。
黑洞
4.人类的历史使命
剧中女儿墨菲领会了父亲通过表针传达给他的电码,并成功制造宇宙飞船,使人类免遭灭绝。
地球作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已承载了万亿生灵的生存和发展。影片表现了人类对其未来命运的关注与担忧。我们难以保证多年以后,随着人类规模不断扩大,地球资源不会枯竭。而这也正是我们一直以来为太空探索事业不断努力的原因之一。
早在1883年,俄国航天时代的先驱者奥尔科夫斯基就曾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由于航天事业的发展,人类已经能够比较自由地在天空飞行并飞向太空。当人们终于飞向太空时,发现原来我们生活的地球其实很小。由于发达国家无度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由于国际垄断资本为获取超额利润而不顾保护大气环境,地球上的山川河流,树木森林都受到严重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巨大危机,江海湖泊受到污染,树木遭到乱砍乱伐,沙漠迅速吞没良田,近海生物大量死亡,人类所有这一切,在太空或者通过航天技术已经看得一清二楚,人们看到,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自私自利的行为所造成的恶果不得不由全人类共同承受,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才成为了人类共同的呼声。
图片来自网络
《星际穿越》是一部集科技、人文、情感于一体的佳作,值得我们反复品尝。
fangliu
说到《星际穿越》那就不得不提到本片的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作为当代最伟大的导演,诺兰的导演之路简直是开挂一般的经历。从2000年的《记忆碎片》,2005年的《蝙蝠侠:侠影之谜》,2006年的《致命魔术》,2008年的蝙蝠侠:黑暗骑士,2010年的《盗梦空间》,2012年的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士崛起,2013年的《星际穿越》,一直到2016年敦刻尔克。虽然拍摄的电影到目前还未超过10部,但是每部电脑都是叫好又叫座,其中有 6部进入了 IMDb Top 250 的榜单!
高晓松说过:“诺兰导演的想象力、空间感、叙事结构三点合一,无人能及”。所有在电影《星际穿越》中就有了完美体现,首先是想象力:基于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论。经过诺兰的合理演化,向我们完美展虫洞、黑洞、墨菲定律、四维空间等这些普通人很难想象和理解的事物,通过诺兰想象力的发挥几乎完整的向观众呈现出来,特别是黑洞和四维空间,我还记得在电影院观看时候那种震撼依然记忆犹新!
其次是空间感:整部电影在空间感上的表现相当优异,因为电影跨越的场景非常多,而且维度也大,从小屋到玉米地,从地球到飞船,从飞船到外星球,从海洋到极寒,从虫洞到黑洞再到思维空间,诺兰在场景间的切换行云流水,一点不显突兀。特别是光线和镜头的完美运用,一直压榨着观众的视觉神经,所有《星际穿越》虽然是一部2D的电影,但是却在银幕上呈现出了立体的,具有深度的空间感觉。
最后是叙事结构了:虽然整个故事是一个老套的故事套路,人类因为环境的恶化导致家园濒临毁灭,寻找新家园的故事。作为一部纯粹的商业大片,但是整部电影在故事上基本没有看不懂的地方,你不用在剧情上纠结太多,你只要专注于盯这97万美元一分钟的电影画面就好了,所以电影在主次上分得非常清楚,通过不多的台词就把剧情讲得非常明白,所以整个电影在叙事结构方面的表现也可圈可点!这里不得不吐槽一点,现在很多电影真的有点主次不分,剧情设定本就老套,还连简单故事都讲不清!专注于追求镜头,但是表现又不行!
PS:最后说一下,我可不是在吹《星际穿越》,我是在吹诺导。在我心目中诺兰最优秀的电影是《致命魔术》,其实是《盗梦空间》,星际穿越最多排第三。建议大家可以去看看《致命魔术》,现在看还可以看出蝙蝠侠,金刚狼,黑寡妇三角恋的感觉,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