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列夫·托尔斯泰是如何创作出《童年》、《少年》、《青年》及《战争与和平》等的?

如题,历史上列夫·托尔斯泰是如何创作出《童年》、《少年》、《青年》及《战争与和平》等的?
提到的作品

[作品]复活

《复活》(1889—1890)是托尔斯泰思想艺术的总结。作品以一起真实的刑事犯罪案为基础,通过描写男女主人公复杂曲折的经历,展示了俄国当时社会的黑暗,在对政府、司法、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

托尔斯泰

[作品]童年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内容包括了高尔基幼年时期从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间的生活断面。阿寥沙·彼什科夫三岁丧父后,由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外祖父卡什林是一个小染坊主,已濒临破产。他性情...

高尔基

最新跟帖
yiyisilverlining

yiyisilverlining

编。

yatou_mo

yatou_mo

1%的天份加上99%的汗水!

为什么能付出99%的汗水?

兴趣以及对内心追求的执着。

这就够了,而且适用于所有为什么成功之类的问题。

至于好的方法,精益求精,抛弃舒适生活宁愿吃苦受罪等等,都是在具备以上条件后根据需要自然会产生的。

如果有99%汗水,自己兴趣和执着追求仍然不能成功,那么就是天赋不足了,属于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不可抗力。即便失败也可以无憾了。如果想不开,也只能带着遗憾离开了。

祝你所能够得到自己的追求。

yqpenguin

yqpenguin

列夫·托尔斯泰1828年出生于俄国一个贵族家庭,1910年,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终年82岁,是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1840年入喀山大学,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49年4月曾到彼得堡应法学士考试,只考了两门课就突然回家,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继承他母亲的陪嫁产业。他的漫长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关于《童年》,托尔斯泰的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1841年他的监护人姑母阿·伊·奥斯坚—萨肯去世后,改由住在喀山的姑母彼·伊·尤什科娃监护。于是他全家迁到喀山。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写于1852年的《童年》,是托尔斯泰的处女作。小说通过对小主人公伊尔倩耶夫的单纯而又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出色地表现了一个出身贵族家庭的、聪颖、敏感、感情热烈,并爱作自我分析的儿童的精神成长过程。它与后来作家写就的《少年》和《青年》构成了自传三部曲。

关于《战争与和平》,俄土战争期间,托尔斯泰曾作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表现优异。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队。克里木战争开始后,自愿调赴塞瓦斯托波尔,曾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任炮兵连长,并参加这个城市的最后防御战。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

说到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不得不说19世纪后半期的沙皇俄国,当时正值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封建农奴制度迅速崩溃,人们要求人性解放、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越来越高,要求摆脱封建思想道德的羁绊;另一方面,封建农奴制对资产阶级人文思想仍具强大的阻力。社会的动荡,托尔斯泰因自己所处贵族寄生生活的“可怕地位”,深感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惶惶不安。他怀疑生存的目的和意义,研读各种哲学和宗教书籍,不能找到答案。托尔斯泰开始了新的思想危机和新的探索时期。此后,他访问神父、主教、修道士和隐修士,并结识了农民、独立教徒康。修斯塔夫。终于完全否定了官办教会,接受了宗法制农民的信仰。这是托尔斯泰复杂的探索时期,也正是在这个时期(1873-1877年)产生了《安娜·卡列尼娜》。作品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其作品先后经过12次修改,这是他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

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托尔斯泰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




冰洁雪儿

冰洁雪儿

列夫.托尔斯泰16岁的时候,在喀山大学接受贵族教育,他非常喜欢哲学和法国想家卢梭的学说,并对它产生了深厚的兴趣,这为他一生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

在学校期间,他参加各式各样的社会上的活动。这让他认识到在沙俄时代,社会里存在着许多不平等现象。托尔斯泰认为学校的教育和他向往的自由平等理念存在着根本的不一致。19岁时,托尔斯泰还没有取得学位,就毅然离开了学校,作为贵族的托尔斯泰并不喜欢自己家族奢华的生活方式,他常常希望,能和农奴在一起,追求人生平等和自由的真理。离开学校后,为了实现自己追求人人平等的理念,他最先在自己的庄园,用“代役租”的方式,力求去解放农奴,但在当时的沙俄,他的实践活动,根本无法得到农奴们的信任,他的“庄园改革”失败了,但他并不服输,他随即创办了20多所学校,他的教育方式,就是跟孩子们进行交谈。他将自己的行为作为一种解放农奴的义务。

23岁的托尔斯泰在高加索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在战后,更加加深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当时俄国农奴制度的批判,他写下了有名的自传三部曲《童年》、《少年》与《青年》在俄国杂志《现代人》上发表,这让他成为了俄国有史以来最出名的作家之一。他在各次战役中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显现出的英勇精神以及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与对农奴制度的批判态度,他也是创作出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因而赢得了“俄国土地上伟大的作家”称号,带给了他优厚的物质收入,他将收入大多数都用在贫苦人民身上。

他不断寻找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他讨厌自己贵族的身世,想通过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来表达心里的苦闷情感,他戒掉烟酒,伐树,给家人补靴子,在寒冬到远处湖里去打水,不停劳作。

托尔斯泰一生都心系农民,也是铸就了他伟大的巨作《复活》,《复活》也由此成为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daminn

daminn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