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听说“文学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到底该如何理解文学的真实性?

提到的作品

[作品]故事新编

鲁迅小说精选集

鲁迅

[作品]活着

【内容简介】 《活着》是当代作家余华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人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一生,亦将中国大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凝缩其间。《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

余华

[作品]祝福

电影伴读中国文学文库。 本书精选了鲁迅小说、杂文数十篇。鲁迅(1881-1936),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

鲁迅

[作品]呐喊

鲁迅短篇小说集

鲁迅

[作品]暗算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入选“企鹅经典”文库 ———————————————————————————————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你可以解开敌人的密码,却难以解开人心的密码。 《暗算》讲述了一群...

麦家

[作品]三国演义

三国时期是个激动人心的时代。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是纪录这一时代的最原始材料。从晋朝到唐宋,民间关于三国的传说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以各种形式不停歇地上演着、评说着刘备和曹操的故事,男女老幼无不喜欢...

罗贯中

[作品]长恨歌

《长恨歌》讲述了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其中交织着上海这所大都市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沧海桑田的变迁。生活在上海弄堂里的女人沉垒了无数理想、幻灭、躁动和怨望,她们对情与...

王安忆

[作品]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鲁迅1918年发表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当时正值“五四”运动的前夜。由于辛亥革命的半途而废,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使社会各种矛盾更加复杂尖锐。鲁迅以他锐敏的思想和犀利的笔触,对封建制...

鲁迅

[作品]彷徨

【内容简介】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共收1924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彷徨》的写作时期,正值五四落潮,新文化运动阵营内部出现分化,作者一面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而“感到寂寞”“荒凉...

鲁迅

[作品]阿Q正传

《阿Q正传》收录鲁迅中短篇小说17篇,包括《阿Q正传》《狂人日记》《药》等名篇。其中《阿Q正传》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阿Q的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他已经成为现代文学中最著名的、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个...

鲁迅

[作品]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1898—1948),出生于江苏东海,定居于扬州。著名作家、学者。早年热心于倡导写作新诗,1921年春参加文学研究会后,专注于散文创作,发表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散又名篇,文...

朱自清

[作品]受活

中国目前最具爆发力的作家阎连科继《日光流年》、《坚硬如水》之后精心打造的一部长篇力作,他以超凡奇诡的想象、无与伦比的冷峻与深刻,刻画了一个“政治人”痴情而迷乱的人生追求,剖示了纷繁复杂的政治生活和社会...

阎连科

[作品]项链

莫泊桑被尊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将短篇小说的趣味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他的笔下,各种社会事件,如战争、政变、普选等,都得到了如实的表现;各个阶层的生活,如上层人士的纸醉金迷,中产阶级的锱必较,...

莫泊桑

[作品]美学

美学,ISBN:9787810539968,作者:易健

易健

[作品]三国志

《三国志》(上下)(图文珍藏本)(精装)图文珍藏本兼具普及性和学术性,其文字,仍以百衲本为底本,参校了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刻本、清同治六年金陵书局活字印本、清光绪十三年江南书局刻本等旧刻本和以中华书局标点...

陈寿

[作品]孤独者

“名典书坊”着眼现代大家传世篇什,遴选最具阅读价值也最具人文承载之艺术精品,以作家个人各体创作为单册,拟将陆续分辑推出。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本社整理出版现代作家集册凡二三百种,曾先后编有“现...

鲁迅着

最新跟帖
奔跑的面包

奔跑的面包

“文学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其实指的是文学的来源和产出分别是两种真实:

文学来源于生活真实,作品表现的是艺术真实。文学的本质是虚假的,有赖于对生活的抽象

对于文学,人们惊叹的是它“说得和真的一样”,仿佛从其中可以看到生活现实,但本质上只是“一样”而已,其实是假的。

但是,这种“假”却来自于对无数真实情况的抽象。

文学要想对读者、社会产生影响,必然要寻找共鸣。只有被很多人都认可的观念,才能更好地传播。

作者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无数真实现象进行归纳、总结、抽象,得出其中共性或近似成分,然后将其写入作品之中。

所以读者看过作品之后,才会感觉作品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是非常相似的,作品中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似曾相识。

鲁迅笔下有很多经典的角色,如孔乙己、阿Q、闰土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假人”,他们是经不起推断的,稍一认真思考就知道,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存在。

但为什么还能成为深刻反映现实社会的经典呢?

当时鲁迅写完《阿Q正传》,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很多人都感觉,鲁迅在写自己。这是因为当时的很多人都在阿Q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如果换个角度来说,阿Q就是无数人近似性的集合体,它是不存在的,但它表现了很多人都拥有的劣根性。

这是无数生活真实中抽象出来的共性和近似性,这就是艺术真实,即经过作者主观处理、升华之后的生活真实。

生活是善变的,就像二十年前的我们还无法想象智能手机的出现。但艺术真实却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因为人性是有共性的。

几千年之后的《离骚》在今天依然可以给人爱国情操的陶冶,一百年前的鲁迅同样可以给今天的国人发出警醒,正是因为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真实。

文学用虚构的手法,来创造真实的世界

文学不仅在人物的表现上做抽象地概括,对于作品中的“客观环境”同样需要特定手法来掩饰。

也就是说,人物是对生活真实抽象之后的人物,世界也是对生活真实抽象之后的世界。

阿Q只有在《阿Q正传》当中才有意义,如果放在真实的生活中,这就是一个引人发笑的“傻子”,没有人会去关注他的命运如何。

同样的人物有着不同的观感,就是因为所处环境的差异所造成的。

读过麦家《暗算》这本小说的读者,应该知道里面讲述了很多“奇人异事”,这些人物或有原型,或纯属虚构,但却与作品中的环境相契合。

这样的环境里就应该有这样的人,如此才没有缺陷。

我曾经问过麦家,这里面的故事都是虚构的吗?还是某个人物确有原型?

他明确地讲,除了瞎子阿炳之外,所有人物都是虚构的。但这种虚构却是因为环境的需要。

说到瞎子阿炳,现实生活中其实是一个视力非常好的聋子,但是在《暗算》中,因为需要对电码的倾听,所以才将其塑造成了一个拥有极佳听力的瞎子,给他换了一个特长。

一切都是为了契合作品的环境。

瞎子阿炳就是由“生活真实”抽象成“艺术真实”的典型案例。

不同体裁的作品,都需要将生活真实提炼为艺术真实

追求“艺术真实”是文学的共性,不分时代和体裁,只不过小说因为篇幅较大,人物、环境、事件等内容比较丰富,所以表现得更为鲜明。

我们可以看看诗歌和散文中如何对“艺术真实”进行追求。

诗歌里往往会用很多种手法,比如夸张就是对“艺术真实”的表现。

李白写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可以看到边际,自热也没有三千尺那么高,但是如此来写就更容易让人体会到当时的场景。

辛弃疾写自己酒醉之后的形态: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众所周知,一个醉成这样的人肯定是写不出来这样传神的描摹,虽然生动,但并不是真实发生的。如此写的目的只是为了表现其内心的无奈而已。

对应小说,诗歌的生活真实就是情感,艺术真实就是情怀,这两者是有很大差别的。

情感是私人化的产物,而情怀是大众的共鸣。

比如杜甫面对家国破碎的境况,对百姓因战乱而流离发出的控诉,就是情感,其内里饱蕴着对苍生的悲悯就是情怀。

正是因为情怀的存在,所以古代诗人的作品会传唱古今;也正是因为情怀的缺失,以情感为主要表达对象的现代诗歌才变得如此狭隘。

只描摹生活真实的诗歌,远不如表现艺术真实的诗歌有长久的生命力。

散文同样如此,最典型的就是杨朔的散文。

中国现代散文三大高峰,第一座是巴金,第二座是杨朔,第三座是余秋雨。

其中杨朔的散文就很好地描述了什么是“艺术真实”。

杨朔写散文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在文章的结尾处,一定会出现一个旧时代的人,来与新时代作对比,然后突显出新时代生活的美好。

当今作家中,贾平凹也是这种套路,在文章的末尾,安排一个老人,饱含深情地讲:“娃呀,……”。

哪有那么巧合呢?杨朔每次写文章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个没有名姓可考的旧时代人物,贾平凹写文章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个饱经世事的老人?

其实都是“艺术真实”而已。

历史的要求是记录生活真实,而文学必须要对生活真实进行提炼、升华,将其变为“艺术真实”来传递给社会。

这就是所谓的“文学来源于现实,却高于现实”的缘由。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happyocean

happyocean

答:文学是人学,它是现实生活通过人们头脑的反映,最早起源于人们的劳动实践,它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也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中国先秦时期曾将哲学、历史、文学等书面著作统称为文学。神话也是以现实为基础的。在有阶级的社会里,文学具有阶级性。现代专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故又称“语言艺术”。

文学艺术的真实不等于生活中的真实的人和事,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从而更具有真实性和感染力。它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的结合体。行在路上。



美人鱼的地盘777

美人鱼的地盘777

真实是一切艺术的生命,但文学并不完全服从自然界的必然之理,而是有它自己的规律。

因为,文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发现和创造,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它不能、也不应该等同于现实,忽视创作的主体性和艺术自身的要求;机械地复制现实,也就没有艺术可言。这便是文学真实源于生活真实,但高于生活真实。

文学的真实性有着与现实相似的含义,即与生活有着某种相似之处,但相似不等于相同,而是既似又不似。另外,文学的真实性还包含可信性的含义,只要令读者相信,完全不必拘泥于事实究竟如何。

所以,与其说文学的真实性是一种对现实的符合,还不如说是对现实的虚构、想象和再创的结果,从而达到如真似幻、出神入化的境地,高于现象的真实。所以歌德曾指出:

“每一种艺术的最高任务即在通过幻觉,产生一种更真实的假象。”

文学的真实性同样是一种假象,它是藉幻觉产生的一种更高的真实性。文学的真实性实际上是多种对立因素的统一:

1、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2、可能与现实的统一;

3、个别与普遍的统一。

我将根据以上三点,回答问题。

01 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文学艺术本身就是主客体在实践基础上互相交融的产物,也即对象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反映在真实性方面,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机械唯物论美学把艺术的真实性看成是纯粹客观性的,而唯心主义美学又把艺术的真实性看成是纯然主观性的,两者在理论上都是片面的,也与艺术实际不符。

这里关键的问题都在如何看待艺术中的客观和主观。

在艺术中,客观不同于科学认识上所说的客观,它不再独立于主体意识之外,而是为主体所把握的客观,同时也就是主体力量的对象化,是他的情感、意志、理想、自由的外在的物质表现。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这颗围绕着地球运载的无生命的行星,总是被赋予最浓厚的感情色彩或哲理意味,比如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月是故乡明”;白居易《长恨歌》里的“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李白把酒问月中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等等。

一些普通的植物、动物,也被赋予人的思想、意志和感情,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刘邦:鸿鸽歌里的“鸿鸽高飞,一举千里,时翼已就,横绝四海”;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等等。

可见在文学中,大自然的一切都被当作有生命的、情感的存在,成了人的本体生命的一部分,而不再是纯粹的自然本体和客观现象。

所以,在艺术中并不存在纯粹的客观真实性,所谓客观的东西同时就是主体自身的客观化,即既反映了客观,也体现了主观。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个对象在不同作家那里可以得到不同的反映,而只要是成功的,都可以被认为是美的和真实的。

如果说艺术中的客观是主观化了的客观,那么艺术中的主观则是客观化了的主观。这又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主体的思想感情、意志情绪、心境或本能,同样是艺术所要表现的客观对象;另一方面,在艺术中主观内在的东西只有客观外在化,即通过感性物质的表现才能够成为可供交流接受的艺术作品。

如李白在《行路难》中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类感性外在的形象来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表现自己怀有伟大抱负却不能得到施展的悲愤感情。

而结末又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大海行舟的外在活动形象来表达自己的乐观自信、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显然,在这首诗里“冰塞川”、“雪满山”和“直挂云帆济沧海”,都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实际描写,而是作为喻体或象征物,将主观的思想感情客观化,成为易于感知的艺术形象。

所以文学的真实是一种主客观相互转化、渗透、合一的独创性初真实,体现了作家对生活独特的感受、体验和发现,既表现了作家的个性,又揭示了生活的本质。

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

“独创性是和真正的客观性统一的,它把艺术表现里的主体和对象两方面融合在一起,使得这两方面不再互相外在和对立。从一方面看,这种独创性揭示出艺术家的最亲切的内心生活;从另一方面看,它所给的却又只是对象的性质,因而独创性的特征显得只是对象本身的特征,我们可以说独创性是从对象的特征来的,而对象的特征又是从创造堵的主体性来的。”

这个观点完全适用于对文学真实性的理解。

02 可能与现实的统一

文学的真实不仅是主客观的统一,也是可能与现实的统一。文学固然有再现现实的一面,但免不了要虚构和想象,否则就不可能使生活真实变为艺术真实,使生活原型上升为艺术典型。

因此,即使在现实主义作品里,也同样充满了各种可能和假定的因素,即假定在某一特定的情景下,某个角色按照规定情景,以及按照生活逻辑和他的性格逻辑会怎样想,怎样说和怎样做,他与周围的人之间会发生什么事,他可能有怎样的命运和结局等等。

有时作家写的就是历史上发生过的真实事件,现实中存在的某个人物,并且用了真姓实名,这类题材自然受着较多的生活事实的限制,但同样不能排斥合理的虚构和想象,有时还可以达到很大的自由度。

三国演义》塑造诸葛亮、曹操、刘备等诸多历史人物的艺术形象,鲁迅在一《故事新编》中塑造的老子、孔子、伯夷、叔齐、后羿等人物的艺术形象,都在史实基础上作了很大程度的加工、改造和虚构、想象,同历史记载有着不少出入,有的绝粹出于作者的杜撰,但由于艺术描写的成功,人们都自然的相信了。

事实上只要企图把一个真实事件写成小说,变成艺术品,就必然要有所虚构和变形,否则就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品,表达一个意味深长的主题,并在情感上打动读者。

可见在以现实生活或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为题材的作品中,仍然包含着许多假定、虚构的成份。

而且,几千年来的文学发展还证明了,即使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文学也同样可以加以描绘,这不仅指远古的神话,还包括了其它想象力极端丰富的作品。

作者尽管写了不可能的事,但只要达到了艺术的目的,产生了好的效果,那么这井不是什么“错误”,在艺术中是完全可以允许的,有时甚至是必要的。

霍桑

十九世纪美国的小说家霍桑就自称他的小说是“罗曼史”,不要求在细节上的忠于人类生活经验的可能性,而只要求忠于人心的真实,认为作者有权按照自己选择或创造的条件来表现这种真实。

霍桑在许多故事中全凭想象力的驰骋,其中描写的对象不仅早已打破了现实生活的可能性,有的甚至与时空中的存在毫不相干,完全是想象的产物。

例如他写的拉帕西尼的女儿就是这样一部代表作。小说写一个名叫拉帕西尼的科学家从事毒品研究,他所种植的奇花异草都带有强烈的毒性,以致昆虫闻到花香都一一丧命,连科学家自己也不能轻易接近,唯有他的女儿、比园中最毒最美的花还美的碧阿蒂斯才百无禁忌。

来这所城市求学的青年乔万尼爱上了碧阿蒂斯,但他惊奇的发现自己送给她的鲜花顷刻枯萎,经她呼吸触及的小虫也昏厥而死去。

原来这位绝代佳人,竟是她父亲从小用毒药养大的,毒药是她生命的要素,她的爱情也会是毒药,她的拥抱则是死亡。

在同碧阿蒂斯交往以后,乔万尼的呼吸也开始带上了毒气,原来科学家通过无辜的女儿,使乔万尼也成了他的试验品。

为了获得爱情,乔万尼决定试一试另一位科学家送给他的解毒药,而要求先试的碧阿蒂斯竟顷刻残命。因为既然毒素就是她的生命,所以解毒也就是死亡。

显然,霍桑写的这个故事是十分荒诞离奇的,在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但在故事中居然发生了。

他写得如此逼真和引人入胜,而且又是寓意深长,不得不令人击节叹服,对于这类出色的作品,仍然承认它有很大的真实性,因为它的确写出了“人心的真实”,这决不亚于生活经验范围的真实,而且是一种更高的真实,是属于真理、哲学范畴的真实,但它又是通过具体可感的人和事表现出来的,所以既有非现实的一面,又有现实的一面。

由此可见,艺术世界的真实性可能近似于生活真实,近似于创造一个日常现实生活的幻境。

但是,作者也同样有可能表现一个观念、一种理想,或一个与我们所了解的世俗存在的细节和行动几乎没有什么明显联系的存在状态。

富有想象力的文学作品,对生活现实的变形会达到这样的程度:

它所创造的语言和故事是现实中从来不曾有过的,或者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人们可认出熟知的生活事件也可以被合并和纳入在一种新的、富有独创性的方式之中。

文学的真实就是这样;它有近似于生活真实的一面,因为它要创造一个日常现实生活的幻景,即使神话传说、浪漫传奇或魔幻现实主义都不能例外,另一方面它又不同于生活真实,因为它写的只是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或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

但无论哪种情况,都要求使读者相信在那种情境下可能和必然会发生的,否则就无真实性可言。这便是文学的真实是可能与现实的统一。


03 个别与普遍的统一

文学真实还是个别与普遍的统一,这是由艺术反映现实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在艺术中,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现象与本质是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的,否则就不成其为艺术。

文学真实的内涵亦是如此,否则就无真实可言。所谓个别或特殊,在这里不仅仅指作家描绘了个别的感性现实,例如角色的独特经历、命运、性格和感情,而且包括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个性化的艺术表砚。

“个别”,反映了对象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显示出来的特征,也反映了创作主体此时此刻的独特感受和表现,所以具有不可重复的特征。

比如,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和俞平伯在1922年仲夏之夜结伴同游秦淮河,后来又同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作文,尽管两人同泛一舟,共游一地,所见所闻相同,但正如朱自清所说:“每一刹那间有每一刹那间的意义和价值”。

他们对所见所闻感受到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同的,不同的性格、气质、处世哲学和艺术个性,使他们对眼前的景象有相去甚远的感受和评价,对秦淮河的风物人情作出了各具特色的描绘,他们所抒发的个人情怀也是迥然有别的。朱文有一种难以排遣的郁闷和惆怅,而俞文则显得超脱和闲逸。

可见“个别”或“特殊”在文学中不仅指对象的特征,而且也包括主体的特征,对象的特征是主体所发现的特征。

主体的特征是对象中所显现的特征,只有达到这种互相渗透的境界,才能表达出这“一刹那”以外或他人所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这一个”,才达到了文学的美和文学的真实。

若朱、俞两人写得如出一辙,只有“一般”而无“特殊”,那么也就无真实性可言。

所以艺术描写的逼真性和内在情感的真挚性,都是文学真实的必要条件,矫情和作假不能产生真文学。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不满足于感性现实的真实,而要追求一种更普遍、更隽永的意蕴。

但是如果文学要达到更高的真实,就必须触及到宇宙人生、社会及生命本体中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方面,尽管对某些作者来说可能是不自觉的。

如果不能达到这一点,那么文学与历史也就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亚里斯多德说:

“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有哲学意味,更受到严肃的对待;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之所以比历史著作《三国志》中的诸葛亮更真实,就是因为作者把古代的文明和智慧集中在这一艺术形象身上,使之比历史原型带有更普遍的意义。

这种普遍性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可能是反映了社会历史的某些本质方面或者某种集团意识,如阶级性、民族性,乃至更为广泛的人性的普遍内容或人类的某些共通的感情,也可能是表现了某种哲理或人生的真谛,或者在艺术创造中表现了人的自由的本质。

自然,这种普遍性在艺术中是与个别内在地结合在一起的,达到了直接的合一,否则就是概念的,不真实的。

所以,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生活真实是指实际存在的一切具体的生活现象,即生活的原生形态和原始面貌。

艺术真实则是对生活真实的提炼、加工和变形,是处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创作主体根据他的个性、气质、审美观念以及艺术媒介的特性,进行艺术虚构和艺术想象的结果,艺术真实在外观表象上可能近似于生活真实,但却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或揭示生活的本质和底蕴,或表现人生的意趣和真谛,体现了美的规律和理想。

对于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辩证关系,鲁迅在给徐懋庸一文中曾作过概括:

“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我们是听到过的,因为后者须有其事,而创作则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也。然而他所据以缀合,抒写者,何一非社会上的存在,从这些目前的人、与事,加以推断,使之发展下去。这便好象预言,因为后来此人,此事,确也正如所写。”

最后补充一点,不同的文学流派对艺术真实往往有不同的理解或着重点,及与之相应的表现方法。

如现实主义往往更强调生活的逼真性和对本质规律的揭示;浪漫主义侧重抒写内心的真实,按照理想的样子反映生活;而现代主义多半忽视外在实际,突破事物的表相表现所谓内心实质、内在灵魂、内在真理这样一些最高的真实。

不管其形态的表现方法如何不同,艺术真实是一切优秀文学作品的基本属性。

回答完毕。

豆苗了了

豆苗了了

文学源于现实是真,高于现实不实际,现实的文学已有,而高于现实在哪里,文学是随着现实社会发展,文学是为现实社会服务的,没有高于现实的,无论走到任何年代,文学都高不出现实去。

王公子6617

王公子6617

文学源于现实:文学的起源来源于现实,现实也是文学发展的产物。文学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也能折射社会万象。它是现实的真实写照,也是现实的缩影。为此,文学源于现实。

文学高于现实:文学虽是源于现实,但经过自己的文学艺术的加工,文学具有高于现实的作用。文学在现实的世界里,它被作家添油加醋或添枝加叶后,其文学的原汁原味也失去了。但是,文学的风韵犹存,尤其是那种文化及艺术魅力。为此,文学高于现实。

文学的真实性:文学本就没有真实性可言,因为文学的虽然是特指人学,但没有艺术的加工,文学就没有艺术魅力。而没有艺术魅力的文学,也太过于单调,不够引人入胜。文学的真实性是需要考证的,并不是所有的文学都是绝对的真实,为了艺术魅力,文学往往会偏离真实性。

综上所述,文学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我们该深入现实,不断去挖掘或考证文学的真实性。

背包走天涯

背包走天涯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经过作家的创作与升华,成了高于生活,最美的世间芳华!好的文学作品离不开作家的努力与奉献,其实看是文章最美而那背后作家的付出又是多么的艰辛了。所以一部受世间传颂的作品其实就是现实生活的升华与再现,就像红楼梦,这是一部伟大的传世之作,因为曹雪芹呕心沥血,对世间的百态都浓缩再红楼梦里面的贾府里,把广阔的社会背景也都放在贾府里演绎,无论是封建制度的腐朽与阶层的斗争都在贾府的活动范围展开,人间唯美的爱情也是再现实生活的无情打击与摧残下悲剧收场,宝黛的爱情悲剧实则是阶层斗争的结果,更是表象。文学作品的成功塑造了诸多人物,却都来源于生活,却更有突出性表现性,读了让人熟悉,感动作家的才华!

Murphy8501

Murphy8501

谢邀。你提的问题是很重要的。但人们习惯说法是″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文学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不得不提到″古代的、外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学艺术作品,难道不是源泉吗?这一问题必须搞清楚。过去的古代人和外国人是根据他们当时、当地所得到的、人们生活中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作品。所以,我们称这一类不是源,而是″流″。这只能是作为文化去吸收、利用,决不是创作的″基地"和″源泉″。无限丰富的现实社会生活,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资源,也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因此,文学又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但是,文学创作不是照搬生活,也不是超越整个社会生活的空想。而必须是经过作家的思维″咀嚼″、加工、改造、集中、概括、修改、再创作等。

因此,经作家这样描绘出来的生活,就可以而且也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的生活事实,更具″典型″性,更能″揭示″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

当然,关于文学艺术的真实不同于生活中的事实,远不止这些,有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穗穗是SUI--不是

穗穗是SUI--不是

只听过“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的文友吉成为写小说,曾经去过金沙江支流会泽县的小江沿途体验生活,从而写出三个太阳照着的峡谷在人民文学发表。小江那里,是红军曾经走过的地方。这是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如何理解?那个题目,天上一个太阳,映在江面的一个太阳,还有一个太阳是老百姓心中的那个。故为三个太阳!也是文学的真实牲而不是胡编乱造。

流水-小桥-人家

流水-小桥-人家

大家知道,一个艺术性、可读性、思想性完美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给读者心灵带来巨大的震撼和碰撞,就是因为他紧紧抓住了人们的真实思维活动,与读者之间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和交流,并深深的打动了读者的内心深处,产生了最直接的共鸣。

那么,为什么经典的文学作品能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能直击读者的心田?这就是“文学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的真谛。

任何一个有成就的文学大家,要么他曾读书万卷,行路万里;要么他历尽沧桑,阅历深厚;要么他勇于实践,勤奋创作。要知道,现实,因为现实是我们一切有志人士走向成功的最好老师!

不言而喻,一切文学创作来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这是文学创作的必然规律。所有文学作品都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或者基本真实性,因为一个作家、一部文学作品的问世,首先必然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离不开现实生活的经验积累和总结,都需要很多现实生活中的知识来铺垫和修饰。不管它们描写的是什么,不管它们要向读者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文学目的,但是最终结果它们都必须出自现实,也必然要反映现实。我们说鲁迅的文学作品为什么具有那么长远的艺术生命力?就是因为鲁迅先生所处的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威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年代,鲁迅是那个时代的革命家,同样也是那个时代的猛士,正是处于那样的乱世年代和环境背景,所以鲁迅才能写出象《故乡》、《孤独者》、《呐喊》、《彷徨》、《狂人日记》、《孔乙己》、《祝福》这样具有重要的历史时代感的震撼人心的经典作品来,他用手中的笔作为匕首、投枪与反动派战斗,用嬉笑怒骂唤醒沉睡的国民。这就是鲁迅精神千古不朽的意义所在!

所以,我们说“文学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就是这个道理,是任何作家都不能违背文学创作的客观规律。



psychelinlin

psychelinlin

我曾经说过:

“所谓文学,就是人们想要的生活。即使描写的是黑暗,也有作者心中的光明和读者同在,也有作者暗中分明的秩序,不像生活中的黑暗那么混乱那么没有真相没有是非。”

这是文学高于生活的第一点。

其次,文学的真实是本质的真实,而现实的真实只是事实的真实。

真正的作家总是比一般人站得更高同时也站得最低站到生活的最里面,能够从现象中提炼出本质,看见那些最深刻的真实。例如从喜剧中看见悲剧——鲁迅笔下那些滑稽可笑的人物,其实在上演着发人深思的悲剧,周星驰的喜剧里面表演的也是悲剧。

第三,真正的作家都是正直公正的人,他们甚至不袒护自己不袒护善,正如余华在《活着》的前言里所宣告的那样,“对善和恶一视同仁”。

后现代文学回归写实,甚至主张主题模糊、作者退出,“事实即真理”。这是比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派文学提炼、表现本质的真实更加成熟和先锋的真实观。

所以,我又曾经说过:

“所谓文学,就是对一切的理解与同情”。

文学进步的表现之一,就是一步步益发逼近真实。

例如现实主义对于人物心理的描写,是经作者整理的,而现代主义意识流的描写,更加逼近人类生理的真实——谁的意识不是跳跃无序而是井井有条的呢?

在后现代文学,价值多元、价值解构,是因为人类对于世界和人的认识已经无法系统,再要系统地表达,那是伪崇高、伪深刻、撒谎。

当代作家,应该能够剖析新冠病毒,而不是说些人定胜天的大话、套话。

真正的作家笔下的真实,永远不是现成结论的重复。真正的作家,应该是比普通人目光更犀利或者通俗地说目光更毒的人。

所以,作家笔下的真实,包含着人类未来,真正的作家,不仅看得更深,而且看得更远。

他们有想象力。

文学区别于科学,是采用形象思维而非逻辑思维。

2011年,我有一首诗,叫非逻辑与无益的思考。

人类未来,越来越充满不确定性。

说回去,文学的真实,既要高于生活,也要源于生活,哪怕是来自生活的直觉,也高于胡编乱造。所谓荒诞不经,所谓杂乱无章,所谓一切空无,因为作家体验和看见的生活就是那样。

配图是我认为说真话的作家。依次为莫言、残雪、苏童、阎连科、余华。

阎连科写一个村庄,全是残疾人,正常人反而不正常。

这真实吗?

现实不可能这样,但这是本质的真实。有没有成群结队的非正常?有。

阎连科《受活》中一个人物柳鹰雀,想要购买列宁遗体,想为自己修建水晶棺,生活中似乎没有这样的人,但生活中不乏惊人的权力控制欲,不乏乡土权力的畸形运作。

还有,莫言一篇小说的题目,居然是《透明的红萝卜》,有吗?可他通篇没说一句假话。

所以,最后,文学的真实性还表现在不管作家用什么手法——超现实、荒诞派、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神实主义、新新闻主义……创作,他们都在极力说出最诚实的真话。

真正的作家,用儿童那样的目光看世界,然后像安徒生童话里的儿童那样说真话。

人类,有时候真的没穿衣裳。

shuichenlin

shuichenlin

正确的说法是: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飞奔的鱼

飞奔的鱼

文学作品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是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违背这个规律则不是文学作品,只能是其它了。


文学作品为什么要源于生活呢?

因为源于生活是基础,脱离这个基础,就成了悬在空中的楼阁,属于胡编滥造。比如抗日神剧手撕鬼子,那是人做的事么,明显是神仙才有的本事。比如告诉战士们,八年抗战还剩最后一年。抗战还没结束,他怎么知道是八年抗战?明显是胡编滥造的。不源于生活的文学作品,搭眼就能看出是假的。目前许多文学作品之所以缺少读者,皆缘于此。



文学作品为什么要高于生活呢?

因为如果不高于生活,文学作品就成了生活的复制品,复制原有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不高于生活,文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只有从生活中提炼素材,经过加工升华再创作出来的东西,才能回味无穷,有嚼头,才能产生启迪陶冶精神世界的功效。因此,源于生活和高于生活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须臾不可分开。


关于文学作品真实性的问题,则又回到了源于生活上来。

怎么才能既高于生活又保持真实性呢?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单纯说教难免空洞无物,举个实例就会加深理解。就拿法果大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为例吧。



一个穷苦小职员的妻子,羡慕上流社会奢华的生活,为了参加人家一个晚会,去朋友家借了一条价值昂贵的项链。晚会上,她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却乐极生悲把项链弄丢了。怎么办,只好借债买了一条同样的项链还给了人家。为了还债,夫妻俩节衣缩食拼命打工,多年后才还上这笔债,却已把自己熬得寒酸无比落魄不堪。走在街上,当年的朋友已经认不出她了。她说,我之所以这个样子,都是为了还你那条项链啊!朋友很诧异地说,那条项链你当时不就还我了么?她说,我把项链弄丢了,是借债买了相同的项链还给你的。这些年,我就是为了还债才累成这个样子的。朋友大吃一惊,说,我那是条假的项链,值不几个钱啊!


每当读到这篇作品,内心总会泛起难以平静的波澜。以小见大,以短见长,发人深醒,拨人心弦,余音萦绕,回味无穷,这就是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所在。

但是,单纯借项链丢失又借债买回还给人家,这种事情在生活中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既使有也是极个别现象,不具有普遍性)。可如今在我们身边,这种爱慕虚荣打肿脸充胖子的类似事例却屡见不鲜不胜枚举。这种辛辣苦涩恨其不争又无可奈何的艺术形象,毫无疑问是从真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素材,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来的典型人物的典型形象。它不是真事,但谁能说它不真实呢?

这就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就是文学作品的真实性。

wwxibing

wwxibing

这个问题应该这样来理解,一般的说法都是文学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是文学作品的一个常态,想要写出好的文学作品,必须要以生活为原形,再通过虚构和提升,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哲理,是忠于生活的真实,但不是生活的照搬。为了进一步的说明这个问题,我说几点,举些例子叙述一下。

第一,文学一定要源于生活。在唐诗有一首李绅写得悯农,把农民在烈日下的辛劳写得淋漓尽致:"除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者当时生活在农民中间,对这种生活有切身体会,所以写出了千古绝唱。后来李绅作了大官,鱼肉乡里,欺压百姓,就再也写不出名作了。

第二,作品需要借景抒情,借景言志。比如唐代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先写了多是悲秋伤感,而作者不然,反其道而行之,胜过春朝。借一鹤排云上,抒发了把自己比作鹤的形象,在晴空万里翱翔的乐观豪迈。

第三,文学作品可以虚构和提升。

在描写生活的时候,对情节的渲染,对故事的虚构,都是为了提升作品的高度,这不是不真实,而是在忠于生活的真实。如果不允许虚构和提升,那就叫报告,没有生活的虚构那叫神话。简单举个例子,李白写长度高度时惯用高万丈,深千尺的比喻,量过吗?是为了气势,豪迈所需,虚拟的。但是大大提升了作品的高度,也不愧为一代詩仙。

最后,文学作品要在生活的基础上,作者与读者产生共鸣,要有提升让读者有回味和联想,才是好作品。

所以看真实要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去看。

谢谢悟空问答平台,谢谢大家的鼓励支持!



naples

naples

文学创作来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是文学创作的必然规律。每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创作素材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场景,来源于真实的时代背景和真实的历史事件。是作者脚踏实地在现实生活中体验生活寻找创作的源泉,集无数个人物形象于一体,去描写他们的精神风貌,去展现他们能够打动读者的闪光点。使读者感觉到小说中的人物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你我他,才能体会到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感受到故事的真实性,从而起到教育人、启迪人、陶冶情操的作用。所以说文学来源现实而高于现实是文学创作的根本要求。

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为了创作这部小说,搜集素材翻阅大量的资料,并亲自深入矿井、深入田间地头,花费了一年多时间才开始伏笔创作,历时六年创作出了这部巅峰之作,赢得了读者的掌声和认可,赢得了茅盾文学奖的桂冠,就是因为他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使读者感受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并把普通人群的普通故事提升到文学的高度,塑造出了完美的文学艺术形象和感人的故事情节,把大变革时期人们经历的阵痛和思想变化,用艺术的语言表现了出来,让人们感受到在平凡的世界普通劳动者不平凡的人生之路。

wayle

wayle

我们受过的文学教育都是说写真实,又说文学起源于摹仿。无论是现实主义的按事物的本来面目摹仿的现象真实,还是浪漫主义按事物应当有的样子来摹仿的本质真实,还是现代后现代主义的按事物为人们所说所想所体验的样子来摹仿的超验真实,都要求文学传达某种真实。

真实如真理,让人安心,让存在获得思考、自我观照,有所依归。

其实,我们可以问的是,文学能写假吗?

写作本质上是实现个体心灵的自由。当代网络小说的大爆炸对于写作的解放功不可没,甚至可能因此迎来一个新的文艺大复兴时代。网络文学的某些特征已经具备文学从写真到写假的大转变。

当然,这种写假,本质上还是一种写真。无论故事多么离奇荒诞,与现实相差很远,但它要告诉读者说,我叙述的这件事是真的。即使我们明知道它是假的,作者也声称纯属虚构,但作者必须假作真,而为了这种真,它得写得活灵活现,煞有介事,它得有其在内在叙述上的真实、连贯与自圆其说。

因此,文学的写假是可能的,只要合乎一脉相承的生活和在内在逻辑上成立、自证就可以了。

文学本质上是语言的故事。维特根斯坦说,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我们完全可以从写假开始,致力于人的生成和自我的发明,发现并展示与生活不一样的生活,为人类的存在、探索、参照创造出各种可能性。

假,其实给文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


卡哇伊公主

卡哇伊公主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