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是哪一部
玛丽莲萌兔
鹿鼎记
《书剑恩仇录》——金庸第一部武侠小说。锋芒之作。
创作年代:1955年
《碧血剑》
创作年代:1956年
《射雕英雄传》此为“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创作年代:
1957年—1959年
《神雕侠侣》——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创作年代:1959年—1961年
创作年代:1959年
创作年代:1961年
创作年代:1961年
创作年代:1960年—1961年
《倚天屠龙记》——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创作年代:1961年
《连城诀》——强烈批判社会私欲、贪婪、无情的一面,同时也从屈指可数的几位善良人物身上表现友谊、爱情、济人、宽容。
创作年代:1963年
《天龙八部》——该篇是金庸哲学、内涵、人性、情节等的巅峰之作,亦是对“人”、“谐”、“侠”的统一性巨著。
创作年代:1963年—1966年
《侠客行》——小说主人公无明确名字,以“石破天”代称。该篇对人生寓言性与舐犊之情描写最甚,亲情性最强。
创作年代:1965年
《越女剑》(附录:三十三剑客图)——《越女剑》写于《鹿鼎记》连载中途短篇小说,因此金庸最后一部小说是《鹿鼎记》而非《越女剑》。出版时附在《侠客行》之后。金庸本意为“三十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是金庸历史感最强的小说。
创作年代:1970年
《笑傲江湖》——折射政治斗争,同时也表露对斗争的哀叹。
创作年代:1967年
《鹿鼎记》(附录:康熙朝的机密奏折)——封笔之作金庸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创立“反武侠”情节,武侠史首次以诙谐、反讽、批判观写作的巨著,代表了金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
创作年代:1969年—1972年
菟丝蓬麻
《书剑恩仇录》——金庸第一部武侠小说。锋芒之作。
创作年代:1955年
《碧血剑》
创作年代:1956年
《射雕英雄传》此为“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创作年代:
1957年—1959年
《神雕侠侣》——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创作年代:1959年—1961年
《雪山飞狐》——《雪山飞狐》
创作年代:1959年
《鸳鸯刀》——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创作年代:1961年
《白马啸西风》——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创作年代:1961年
《飞狐外传》——《雪山飞狐》前传
创作年代:1960年—1961年
《倚天屠龙记》——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创作年代:1961年
《连城诀》——强烈批判社会私欲、贪婪、无情的一面,同时也从屈指可数的几位善良人物身上表现友谊、爱情、济人、宽容。
创作年代:1963年
《天龙八部》——该篇是金庸哲学、内涵、人性、情节等的巅峰之作,亦是对“人”、“谐”、“侠”的统一性巨著。
创作年代:1963年—1966年
《侠客行》——小说主人公无明确名字,以“石破天”代称。该篇对人生寓言性与舐犊之情描写最甚,亲情性最强。
创作年代:1965年
《越女剑》(附录:三十三剑客图)——《越女剑》写于《鹿鼎记》连载中途短篇小说,因此金庸最后一部小说是《鹿鼎记》而非《越女剑》。出版时附在《侠客行》之后。金庸本意为“三十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是金庸历史感最强的小说。
创作年代:1970年
《笑傲江湖》——折射政治斗争,同时也表露对斗争的哀叹。
创作年代:1967年
《鹿鼎记》(附录:康熙朝的机密奏折)——封笔之作金庸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创立“反武侠”情节,武侠史首次以诙谐、反讽、批判观写作的巨著,代表了金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
创作年代:1969年—1972年
stephy_
最后一部武侠小说是鹿鼎记,但还有一种说法是最后一部纯武侠小说是天龙八部,因为这之后的笑傲江湖和鹿鼎记偏政治寓言色彩,严格来说已经脱离了纯武侠的范畴。
jwq1984
金庸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是:《鹿鼎记》。
《鹿鼎记》是金庸的“封刀”之作,也是金庸篇幅最长,风格最为独特的作品,它是一邻悲剧性的英雄史诗,是金庸为其昔日笔下创造出的无数江湖英雄唱出的一曲无尽挽歌,但却是一部以插科打诨,荒唐滑稽,诙谐风趣、幽默机智的喜剧风格写成的悲剧史诗,其主人公也不再是昔日一剑一萧笑傲江湖的侠义英雄,而是一个出没于妓院与宫廷的泼皮小流氓——非英雄化,悲剧主题喜剧化是这部小说最鲜明突出的风格。
小说的第二个风格特点是武侠小说与历史小说的结合,具体来说就是将历史事件与历人物传奇化,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已不再象过去那样以把历史当作故事的背景或增加故事的真实感的手法,而是将历史与历史人物作为表现对象直接推向前台,清代文字狱,天地会反满抗清、平定吴三桂叛乱、收复台湾、反击罗刹侵略以及尼布楚条约的签定,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几乎构成了这部小说的全部情节主干,而历史人物如康熙、陈近南等人更是小说中仅次于主人公的的重要人物。这部小说背景广阔,场面纷繁,人物众多,从卖笑的妓院青楼到金马玉堂的宫闱朝堂,从繁华如梦的江南帮会到冰封雪飘的极北之地雅克萨要塞,从勾心斗角的官场到神秘肃穆的江湖帮会的香堂仪式,作品几乎将当时中国的各个阶层、各个角落的人情世态写尽,堪称为清代前期社会的一部形象化的活的历史,尽管是一部通过不学无术的小流氓韦小宝之眼折射过的变形错位的历史。该作品将金庸的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所奠定的,又经由“射雕”三部曲发展成熟的语言表现力推向了顶峰,作者从现代汉语、明清白话和古代文言三个语言宝藏中适意开掘,各取所需,并将之熔为一炉,自创一格,其精确、典雅、蕴藉、活泼、流畅堪为汉语文学语言的典范。
简介金庸及其主要作品: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 ,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
1996年至1997年,担任全国人大常委香港筹委会委员。1998年,获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 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主要作品:
lilingwei1
鹿鼎记1972年9月11日
sarah737
越女剑
囍感君
鹿鼎记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hikicomory
鹿鼎记。金庸写了这部小说之后。就没有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