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文学名句】温暖情怀的文学,动人心坎的名句 → 记得点赞 ←采桑子宋·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白话】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赏析】古人观照自然山水,一般会产生三种感受:一是见乐景生愉悦,二是见哀景生悲慨,三是见乐景而由乐转哀。这首小令则为第一种感受。此词写盎然春色中荡舟湖上的闻见。起句“轻舟短棹西湖好”,总领全篇,点出作品侧重描绘湖面景色。船既轻灵,桨又短小,分明是专为观赏游玩而来,这是词人刚上船时注意到的,游人心情的轻松畅快也暗融其中。“西湖好”,令人想起白居易《
忆江南》中的“江南好。……春来江水绿如蓝”,下句“绿水逶迤”遂有了一定的心理依托;同时开始由近及远、依次展开游览者的视线:先看到承载小船的一湖碧水,水尽处是芳草萋萋的长堤卧波,宛若人在画中了。而游兴正浓的词人刚刚定神,远处若断若续传来笙歌的旋律。看来,湖中并不只一条游船,这美妙的音乐亦并非刚刚奏起。只不过由于词人初上游船,贪看湖光岸景,未曾留意罢了。这样写,就极为契合观光者的赏美心理。笙,是古代竹制的管乐器,由双手捧着吹奏,音量较小而音质低沉,常与箫协奏。“笙歌”,是有笙伴奏的女声独唱,此与芳春丽日下的游湖气氛相谐。而正由于四周静谧船行之缓,才可能听得到这传播并不太远的乐音。“处处随”,说明船在不停行进,而笙歌之韵亲切可人,似乎有意地给作者这条船上的游客助兴。自然之景中又添一人工之景,令人十分惬意。下片写作者视线又收回来,开始留意船周遭的水面与船的动态。湖上一碧如洗,“琉璃滑”,写出了远望中湖水的颜色与质感。这里再次写道词人自己不住地贪看湖水,以致竟不觉船移。美不胜收的湖光春色,已令人如醉如痴。但词人凝神端详近处,湖面上确有“微动涟漪”,细细的波纹在缓缓向远处扩散延展着。这是写自己抵首俯看湖面。正在这细细体察不断变化着的图案之动态美时,船已近靠湖畔,“惊起沙禽掠岸飞”,先闻其声,后睹其影。活现出沙禽避船情状。此又照应了上句的“不觉船移”。唯其船行无声无息,才在近岸时突然惊飞了水边栖禽,引得游览者为之骤然抬头观看。最后这一句,达到了静中有动、化美为媚的功效,极具实感体验妙处与艺术匠心。本首小令在明丽和煦的氛围中,借景写人,状游者观赏心理惟妙惟肖,细微入神,反映了词人的悠然自得之乐。你喜欢哪些古诗词?留言说一说。关注【文学名句】遇见动人语言是美妙的缘,总有贴心文字温暖着你我↓↓ 记得点赞,喜欢就分享和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