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是不是中国历史上把隐忍发挥到极致的人?

提到的作品

[作品]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十三篇涉及军事理论、实践各个方面,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富瞻,逻辑缜密严谨,既是我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又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杨炳安先生的《十一家注孙子校理》为底...

孙武

[作品]孟子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最新跟帖
良史堂逍遥

良史堂逍遥

robinleon

robinleon

三国时期,有一人不得不说,那就是才华、智谋不逊于诸葛亮,但是仕途崎岖多劫的司马懿。可以说:如果魏没有司马懿,诸葛亮早就平定中原,一统河山。

司马懿以其坚韧的意志,极其能隐忍之修养获得重生。早在三国之初,曹操以察觉司马懿之才能及谋略。曹操弃之不用,就是怕司马氏有超乎君臣之举。并且在其将死之时,告诫曹丕司马懿只可以封文职,不可长兵权。所以在这两任主子面前,司马懿毕恭毕敬,一再隐忍。大起大落,却不灭其心智,韬光养晦,等待时机。终于在曹睿之时,等得千载难逢的机遇。

司马懿之处世为人,除去睿智以外,就是隐忍。忍常人所不能忍,才可为常人所不能为。在和诸葛亮交战之时,坚守城池拒不迎战。诸葛亮派使者送来女人服饰羞辱他,部下将士个个义愤填膺,他不但不恼,且穿之乐之,其度量胸怀足见一般。其城府之深,谋略之远,智慧之大让人为之惊叹。

俗人为一些蝇头小利,便面红耳赤,甚至拔刀相向;很多所谓人才,不能坚定自己的信念,随波浊流,终难当大任;很多企业,为一时之得失,大动干戈,终葬送大好前景。在这个尘嚣浮躁社会,隐忍是另一种境界。

如修行者,闭目养神,打开心眼,等待时机。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当时机不成熟之时,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待机会来临,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拔得头筹。这就是隐忍之道,是司马懿成功之道。

隐忍是最大的生存之道,处世之道。小到夫妻生活,朋友交往,生意往来;大到民族纷争,国家冲突,人类生存。可谓无处不有,无往不利。看看生活周遭,很多人就是忍不住一时之冲动,酿成悲剧。窥探宇内,很多事情都要待到水落石出、瓜熟蒂落方见分晓。不懂的隐忍就会步步危险,陷入困境;懂得隐忍,就能步步为营,安然无忧。

当然,隐忍是一种痛苦的过程,甚至是折磨,有人不堪其苦其重,甚会走火入魔。隐忍需要坚韧的意志和永不磨灭的信念做支点。相信自己终能待得花开灿烂时,待得信任和重用。想那诸葛亮又何尝不是?当初也是隐忍山野,躬耕陇亩。等到刘备三顾茅庐,才出山大展才华。

所以,在隐忍之时,勤加修炼。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时刻准备着,做一条随时都可以图腾的潜龙。

芸芸众生,生生不息。留的一份真、纯、诚在心中,不断磨砺。都知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但是很多人就是耐不住寂寞。由于梁武帝不能参悟达摩的禅机,达摩便辞别梁武帝渡江去北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禅达9年。《孟子》------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俗话说的好:十年磨一剑,很多时候,你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修炼你自己的心性!




隐忍从新出山

熵胤

熵胤

不是,春秋末期的越王勾践比他更能忍,连吴王夫差的大便他都能吃下去,司马懿做得到吗?

Peggy

Peggy

中国历史上隐忍的人多了去了,因为中国一向讲究韬光养晦,没看清别人底牌之前,不要摊牌;赢家往往是笑到最后的;笑的最大声的往往是死的最快的。

甘龙卧病,朱棣装疯,都是可以和司马懿齐名的故事;我来分别讲讲: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宰割老氏族的权力强化君权,宰割土地分给国民;这甘龙自知斗不过君臣携手,于是装病闭门谢客几十年,直到二十年后秦孝公死后,这甘龙诬陷商鞅谋反,挑动老氏族反抗将商鞅杀死,然后自己图谋复辟,被秦惠文王诛杀;

朱棣装疯就更经典了,朱允炆登基后肆意削藩,他的藩王叔叔们死的死,废的废,鸡飞狗跳之下湘王竟然全家自焚了,燕王朱棣为了避免被猜忌,给举事争取时间,先是把两个儿子送往南京城见朱允炆,后来干脆装起疯来,大夏天的烤火,满大街乱窜,睡猪圈,啥恶心他干啥,成功麻痹了北京城的官员和建文帝,举事时一举就肃清了北京城内的建文势力。

所以说,做大事当以藏身为第一,越隐秘受到的阻碍越少,成功的几率越大!

Sun

Sun

像诸多英雄豪杰一样,生于乱世的司马懿也“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在二十岁时,以识人著称的南阳太守杨俊评价司马懿绝非寻常之辈。尚书崔琰(音yan,眼)对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说:“你弟弟聪明懂事,做事果断,英姿不凡,不是你所能比得上的。”

201年,曹操征召司马懿到府中任职。司马懿不想在曹操手下做事,就推托自己有风痹病,不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间去打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真像染上风痹一般。注意,这里有伏笔,后来的司马懿又装了一回病糊弄曹爽,此处暂且不表。208年,曹操再次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掾(音yuàn,院),他对派去的使者说:“如果他再不来的话,就把他捉来见我!”司马懿这回真害怕了,只好进入了曹操的文官队伍。

司马懿先后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在曹操时最后的官职相当于曹操的秘书长。在长期相处中,司马懿隐忍不发,但精明过人的曹操仍然察觉到了司马懿的远大志向,并且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就是说他回头时是整体转向,预测此人绝非善类,心里很不放心。他对儿子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但曹丕和司马懿关系密切,处处保护着司马懿。司马懿则在惴惴不安中夹起尾巴做人,勤于职守,废寝忘食,终于让曹操把提着的心放了下来。

司马懿为数不多的火花一闪是在215年。当时曹操征讨张鲁,司马懿随军。他对想退兵的曹操建议说:“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因此之势,易为功力。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矣。”曹操说:“人苦于不知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没有采纳其计。219年,关羽围困曹仁于樊城,水淹增援的于禁七军,把曹操着急得要迁都河北。司马懿建议说:“如果现在迁都,就等于向关羽示弱,必然会失去淮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孙权和刘备外亲内疏,关羽如此顺风顺水,孙权肯定会很不高兴。要抓紧联络孙权,让他偷袭关羽后路,樊城之围自然会解除。”曹操听从了司马懿的计策,联络孙权,孙权果然出兵偷袭并斩杀了关羽。

在最开始他还是兢兢业业的辅政大臣。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登皇帝位,史称魏文帝。登基后,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转任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后又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向乡侯,转抚军、假节,录尚书事。226年,曹丕病逝,司马懿和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为辅政大臣。曹丕临终前对太子曹睿说:“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曹睿即位,改封司马懿为舞阳侯。孙权于8月出兵攻魏,命诸葛瑾、张霸兵分两路进攻襄阳,亲自率军进攻江夏郡。司马懿领兵击退孙权,又击败诸葛瑾,并斩杀张霸,斩首千余级。12月,司马懿升任骠骑将军。

抗击蜀国的中流柱石。227年,魏明帝曹睿命司马懿驻扎宛城。蜀降将孟达任新城太守。曹丕死后,孟达失宠,图谋叛魏,并积极与诸葛亮取得联系。司马懿得知后,先是用好言安抚稳住孟达,然后亲自率军日夜兼程抵达新城城下。228年正月,司马懿兵分八路攻城,仅仅十六天魏军就攻入新城,擒斩孟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229年,诸葛亮第三次出兵攻魏,攻占武都、阴平二郡,关中震动。230年,司马懿任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大司马曹真一起伐蜀。司马懿从西城开拓道路,水陆并进,沿着沔水逆流而上,攻克新丰县,驻军丹口,后遇大雨班师。231年,诸葛亮率军第四次出兵北伐,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粮尽退兵。在司马懿追击途中其先锋张郃中了诸葛亮的埋伏,在木门道被射杀,令司马懿心痛不已。234年,诸葛亮率军十万出斜谷攻魏。司马懿率军渡渭水,背水筑垒阻击,坚壁拒守,以逸待劳,与诸葛亮相持。后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军中,历时七年的诸葛亮北伐至此结束。

平定辽东的勇猛统帅。237年,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238年,司马懿率兵讨伐公孙渊,临行时亲友相送,司马懿感慨作歌:“天地开辟,日月重光。遭遇际会,毕力遐方。将扫群秽,还过故乡。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告成归老,待罪舞阳。”司马懿自洛阳出发,经孤竹,越碣石,进至辽水。公孙渊依靠辽水围堑二十余里,坚壁高垒,阻击魏军。司马懿采用声东击西之计,指挥魏军痛击,三战三捷,乘胜将公孙渊围在襄平。公孙渊想要从城南突围,司马懿纵兵击破其军,公孙渊战死在梁水边上,自此辽东平定。

计赚曹爽的阴鸷将军。239年正月,曹睿去世,年仅八岁的曹芳即位,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少主。司马懿任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和曹爽共执朝政。曹爽极力排挤司马懿,任命司马懿为没有实权的太傅。司马懿称病不出,隐忍待时。244年春,大将军曹爽欲立威名,不听司马懿劝止,力主伐蜀,结果大败而回。

司马懿装病欺骗曹爽,使曹爽对他失去了戒备之心。249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的坟墓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义、武卫将军曹训等均从行。司马懿终于等到了这千载难逢的绝佳时机,就像潜伏多时的猛虎样一跃而出。他立即发动兵变,并好言把曹爽诳哄回洛阳。紧接着司马懿自食其言,以谋反的罪名诛杀曹爽及其党羽。大权在握的司马懿慢慢架空了魏国皇帝,积极培植个人势力。两年之后,司马懿在洛阳去世。

相对于大义忠诚、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作为其对手的司马懿基本上扮演了一个反面角色。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诸葛亮年轻潇洒,决胜千里;司马懿则形象老迈,老谋深算。真实的司马懿仅比诸葛亮大两岁!属于战场上年岁相当的对手。

我个人认为,司马懿在中国历史上是当之无愧的政治家和战略家。《孙子兵法》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作为一名领兵带队的统帅,如果只有明确的战役目标,而没有战略目标,那么充其量只是名合格的将军。比如历史上的韩信、岳飞等将领,都是只算计到战场上的胜负,而没有预料到胜负后的时局。

司马懿这一点比他们都高明很多,他深深知道“兔死狗烹”的道理。对于诸葛亮的“空城计”,如果史上确有其事,我坚持认为这是司马懿故意而为之。可以假设一下,假使司马懿抓住了诸葛亮,灭了蜀国,那么他的命运应该是接着被杀,后来的邓艾和钟会不就是例子吗?如果真是如此,三国这段历史便会重写。司马懿深深知道,他的存在价值是因为魏国处于蜀国不断的进攻威胁之中。如果他被诸葛亮击败或者与之相反,那么他肯定会被替换或被杀,力争保持均势才是自保的最佳招数。以上为我个人观点,还是摘录一下大人物们的评价吧。

唐太宗李世民为晋书•宣帝纪作史论中说:“司马懿能够隐忍待时,文能治国,武能服众。后世对他取代魏国的方式多有指责,但他最能明白在时机不成熟时,只有静心保全自己,不能强力争夺。结果是他的后世受益,建立了晋家王朝。”(原文:“宣皇以天挺之姿,应期佐命,文以缵治,武以棱威。虽复道格区宇,德被苍生,而天未启时,宝位犹阻,非可以智竞,不可以力争,虽则庆流后昆,而身终于北面矣。”

燕赵

燕赵

我个人认为司马懿是中国历史上最善于韬光养晦的人物,能隐忍,善退让,审时度势,把控全局。他为人低调,不张扬,擅长装疯卖傻,迷惑敌人。

司马懿(179年-251年),即晋宣帝,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追封懿为宣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可以用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博古通今,知晓未来来形容他的才学。他自幼熟读兵书,深谙孙子兵法之精髓,从而深入剖析,灵活运用,在三国时代,几无敌手。(空城计都是罗贯中编的)司马懿为人谨慎,城府极深,在君臣之道上,处处小心翼翼,深怕出现半点纰漏而招来杀身之祸。但他又是一个老谋深算,心狠手辣的人,虑事周密,全面,可谓招招见血,所以曹操身前说他“鹰视狼顾,不可赋予兵权”。只可惜,他的后代子孙没能听进去。司马懿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战略家,能审时度势,眼光远大,极能忍耐。比方说诸葛亮送他女人的衣裳羞辱他,引诱他出兵,但他能识破诸葛亮的计谋,按兵不动,打时间消耗战,拖垮蜀军,且一笑了之;又如王胜去荆州刺史上任前“拜访”他时,他能装病,瞒过朝廷,麻痹对手。所有这些,充分显示了司马懿的隐忍发挥到了极致。

紫見たい

紫見たい

是的,因为司马懿一直忙于诸葛亮的进攻,从不主动的进攻,即使吃了败仗也是等待时机,就是一贯的忍耐。但是司马懿的智慧就是等待时机,等曹操,曹丕身故,一切都是在忍耐中度过,忍受解甲归田无事可做!最终等来机会!其实活得久也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

小建

小建

与司马懿很有趣的形成对比的是是,曹操

他们两个都是有名的隐忍,不过出于身份,他两个的忍耐也不太一样。司马懿忍的是不反。曹操忍的是不称帝

y_h_y_h

y_h_y_h

一,,司马懿应该是最能隐忍的一个军事家,司马懿在和诸葛亮两军对战中,没有胜算,固守银盘,扮演戏子,气死诸葛亮,

dadamylove

dadamylove

司马懿虽然能忍,但是,他还没有到不要脸的地步。司马懿只是会忍,能忍,但是,他远远没有发挥到极致。史上最能忍,并发挥到极致的人,应该是汉高祖刘邦。因为刘邦最不要脸,所谓人不要脸,天下无敌,所以刘邦得了天下。

同时代,另一个会忍的人,是韩信。韩信在项羽那里没有得到重用,因为他有胯夫之名,名声不好。但是,只有刘邦知道韩信很会忍。一个会忍的人,才能办大事。因此韩信投靠刘邦后,刘邦就重用了他,他相信韩信这柄忍耐很久的利剑,一定会替他斩下项羽的人头。而刘邦比韩信还会忍,所以尽管韩信很厉害,但是,他始终被刘邦玩弄在股掌中。

刘邦为了活命,连自己的儿女都可以不要。父亲在项羽那里作人质,他也可以不要。不是他真的不要,而是他懂得项羽不会对他的家人痛下杀手。如果他想杀,早就杀了。因此,刘邦才冒险一试,忍下了心中无比的巨痛。刘邦的忍,已经到了不要脸的程度,所以那个时代的人,本事比他大的多了去了,但是,最最厉害的三杰都臣服在他的手下。

马越

马越

明确来说,司马懿就算不是中国历史上最会隐忍的,也足以挤进前三。

司马一族,在当时被人津津乐道的是司马八达,即包括司马懿在内的兄弟八人,父亲司马防也在朝中担任要务,可以说,司马一族在当时可是名门望族。当时的天下,掌握了氏族,也就掌握了天下,司马懿从小长在氏族,对这一切都很明白,前期的司马懿,还不能说是隐忍,是在一直韬光养晦。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名场面,讲讲冢虎的隐忍人生

司马懿年少便有才学,受到当时著名评论家杨俊的喜爱,必成大器,不过正所谓树大招风,司马懿的才学,很快被当时的雄主,曹操发觉,便要求司马懿做自己的幕僚,但是司马懿“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装病不从。曹操派人半夜里悄悄地前去窥看,司马懿为了隐瞒,硬生生挺了一个晚上,由此可见,隐忍之路,从年少便已经开始了。

2.熬过曹操的压制,司马懿迎来了曹丕和曹叡时代,可惜,曹丕是个短命鬼,少帝曹叡继位,曹叡可以说是老曹家最后一个说的上话的执政者,也是最后一个对司马懿有压制的皇帝,曹氏已然人才凋零,唯一的将才曹真也被诸葛亮气死,曹叡也是实在没办法,把帅印交给了这头冢虎,司马懿,什么是冢虎,从坟墓里埋伏而出的老虎,趁其不备,给予最后一击,不过司马懿也确实厉害,把诸葛亮治的死死地,也最终把一代神人耗死在了五丈原,这里我用了一个耗,没错,耗,司马懿的隐忍,不光是对曹氏还有诸葛亮,蜀军长途跋涉,粮草不济,只要忍着不打,蜀军必败,不过男子汉大丈夫,怎么甘心做缩头乌龟?甚至是诸葛亮派人送来了女人的衣服,司马懿也都忍下来了,不得不说,司马懿,你真能忍啊!

3.司马懿出身名门望族,在士族阶层,经过多年铺垫,已经积累了不少的力量,在军方,耗杀诸葛亮,还有之后平公孙渊,都给他留了不少机会培养势力。公元251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多年隐忍终于爆发,彻底压制了曹氏政权,做了这魏国的第一主人,冢虎终于发出了自己该有的吼声,曹魏窜汉,也終被别人,以牙还牙。

回顾司马懿的一生,他就是一个字,忍,他熬过了曹操,熬过了诸葛亮,熬过了整个魏国,只要活的长,我就可以夺取你们的一切!

关于司马懿,军师联盟这部剧真的很贴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哟。

Anonymou

Anonymou

绝对稳居榜首。当然,还有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的勾践!

面宝宝

面宝宝

说到忍功,刘秀其实也算一个。

当年他率两万多人在昆阳与王莽大军浴血奋战之际,听到了胞兄刘伯升被更始帝冤杀的消息,此时他并没有率军向更始帝问罪,反而只身赶回宛城,向更始帝“谢罪”。

更始帝及朱鲔、李轶等人,本想趁刘秀回来之际将其一并除掉,孰料刘秀诚挚谢罪,甚至没有给兄长戴孝,言谈举止毫无悲伤之色。这让更始帝一干人无从下手。

刘秀并不是毫无心肝之人,这一切都不过是他的隐忍作态。后汉书.冯异列传中载刘秀:

每独居,辄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

这些记载都表明刘秀为了大局在忍。他和兄长手足情深,但此时刘玄所在的绿林军正与王莽对峙,若此时刘秀兴师复仇,一是实力不够,二是引发内乱。

为进一步消除更始帝的疑心,刘秀在兄长大丧刚过,就与阴丽华举行大婚。兄长尸骨未寒,他就逢新婚之喜,这一切都是在用喜气掩盖悲伤。

刘秀的隐忍为他争得了时机,终于在更始帝派他外抚河北时,他抓住了自立的机会。

历史上,不仅刘秀忍功出色,前面还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忍胯下之辱。

忍,在历史长河中,似乎是出人头地的标配,古话讲得好:小不忍则乱大谋。

司马懿也是忍功出色之人,之所以有人说他是他隐忍发挥到极致之人,估计与他忍的时间长有关。

与他同时代的刘备也很能忍,但最后忍不了关羽之死,夷陵大败。

而司马懿,不仅在诸葛亮数次故意侮辱他,挑动他出战之时,他龟缩不动。就是在稳住曹魏掌门人对他的猜疑之时,他也是忍出了新境界。

他装病装老弱,魏帝派人来探视时,他气喘吁吁,显得老弱不支。背着人,在魏帝看不见的时候,他也是表现得跟病人一模一样,可谓全身心入戏。

他忍的时间很长,从曹操起,到曹丕、曹叡、曹芳,他都忍着湎有发动。直到曹叡死后的第十年,此时的司马懿已经70岁了,这才发动政变,控制了曹魏军权与政权。

论隐忍技艺与隐忍时长,司马懿当属第一。王莽都拍马难及。

bibipo2

bibipo2

是其中之一,超司马懿者有,如越王勾践之卧薪尝胆!

Monica

Monica

我觉得,是吧!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我对他的事情不算是特别清楚,不过从他的名字来看,我觉得应该是!

姓氏呢我就不说了,就说他的名“懿”!

“壹”、“次”、“心”,组合在一起“懿”!

这样来看哈,遇到外来的压迫,忍“壹”“次”!“心”里不舒服?忍“壹”“次”,心里还不舒服?再忍“壹”“次”,心里还是不舒服?再忍……

哈哈,就这么忍着忍着,少年时期过去了。

忍着忍着,青年时期也过去了。年近半百的他终于被曹操给从监狱里逮出来了。对于曹操这个主子,他是实在不怎么欢喜,可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啊!怎么办?忍“壹”“次”!

心里又不舒服了!再忍“壹”“次”!

哈哈,单就从名字来看,这忍者神龟的称号,非他莫属。

在曹操手里,他忍!拼不过魏氏集团曹大boss啊!只能在人家手底下缩着讨生活,给人家写写字,抄抄书什么的。还得处处小心,免得boss一个不高兴,他连肩膀上这颗脑袋都护不住。

曹操可不是个好相与的,一个不顺心手下的小卒卒就没命了。连华佗那么一个医生都不放过,可不难相与嘛。他爱才是没错,可是对于野心十足的手下,也断然不放心的。

奈何,司马懿正是这么个有才又不缺野心的存在。不知道是谁在背后给他打了个小报告,说他有狼顾之相。这曹操呀,本来就多疑。于是就在一次给他派了任务后,故意在他转身离开快要出门的时候叫了他一声。

果不其然,这么一回头,身子和肩膀不动,头给转了一百八十度。

得,这下惨了!曹操本来就对他不怎么样,这回处境更糟了!

怎么办?忍!

还是一个“忍”字!

忍一忍就过去了,嗯,这么想着,他也就忍了。

果然,忍过去了就苦尽甘来了。曹操终究没活过他,两腿一蹬,就与世无争了。

可是,曹操虽死了,可是他的武力团和智囊团还在。所以,他这……还得忍!

哈哈!忍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终于忍到头了!曹冲太小,智谋不足。文臣武将们死的死老的老,终于大权落到了他司马家族手里了,他这匹老马,终于不用忍了!

可他也老了,该入土歇歇了……



阳芷

阳芷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