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卸任,阿里巴巴会不会好过点,刘强东在京东还有没有发言权?

最新跟帖
wangyingmails

wangyingmails

一个被T出局的创始人

叉叉

叉叉

这个决策是对的,京东运营已经很稳定,不再需要刘强东去担当宣传噱头,他现在负面太多了,特别是在性侵案之后,声誉一落千丈。

早期他的花边负面还挺有意思,什么不知妻美,总让公众号忍不住写一手、B站大佬鬼畜一下。在京东次日达强大的体验下,早期负面都是舆论助力。

出事之后卸任法人,对京东长远发展会好,能规避未来若离婚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

但是刘强东现在才47岁,正值年富力强的时候,他卸任法人给到了京东零售CEO徐雷,然而这位徐雷并不怎么知名,鲜有他的相关报道,说明刘强东并没有准备松权,只是垂帘听政罢了。

特征在于没有交出舆论掌控权。

不像阿里早早就打出了双C位的明牌,马云完全卸任法人前,给逍遥子张勇打了四年广告,等舆论完全接受了,大家都知道张勇有多牛逼,马云才在2019年9月5-10日卸任了阿里董事会主席、阿里法人等重要职务。

在张勇上任后,关于少帅蒋凡的新闻也多了起来,蒋凡成为非常显眼的接任者,第三代掌门人,阿里这一套成熟的多点位打法,让新旧交替有条不紊,保证了集团知道以后听谁的,不会在内耗上浪费时间。

阿里铁军的宣传策略,注重长远发展上让军心淡定。

与阿里相比,刘强东卸任法人的舆论重心,不是徐雷有多牛逼,而是刘强东保留有绝对控制权。

这个舆论口径,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着,刘强东并非真正的卸任,该听他的还听他的。

刘强东这次的操作,要么面临财产切割,要么就是回流港股的日子要近了。

徐雷接任的感觉根本就不强烈。

园丁鸟

园丁鸟

也许是受到去年桃色新闻的影响,刘强东痛定思痛,正在通过一系列动作将自己的形象力降低。但是刘强东退居幕后,不代表他没有掌控力,他只是不方便站在台前,推荐仍然是京东的第一大股东,有绝对的投票权,所以刘强东只是淡化了他的影响力。

lanchloe

lanchloe

这个和马云类似,作为公司创始人,对公司的影响力是不容置疑的,都是从前台走向幕后,还是实际操刀手。

cake1029

cake1029

对阿里巴巴没有什么好不好,因为他们经营制度不一样,刘强东有发言权,这是必须的。

冰晴夏日

冰晴夏日

刘强东手中握有京东超过70%的投票权,可以说他在京东有最大的话语权。

法定代表人变更最主要的目的是减少创始人、董事长的日常事务性工作。把公司最高决策者从盖个正常业务公章、合同公章都需要亲自操刀的繁琐复杂事物中解脱出来,然后静下心来思考公司发展的方向、规划和愿景等大事上,把一部分精力用在思考回馈社会的公益慈善、扶贫为民上。京东一贯做得非常好,未来必将做得更好。

同时,京东旗下各公司法人代表的变更既符合公司法及相关章程的规定,也可以提高公司运营效率。这等合规合法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小可憐兒

小可憐兒

好消息?并不会,竞争照旧,只会更激烈,原因如下:

1、阿里巴巴、京东两家企业前十几二十年都由创始人带领奔跑,创始人领跑时代都是草莽时代,野蛮时代,现在经过发展企业越来越正规化,因此创始人的很多管理、操盘,应该说有些影响了新生力量和管理办法的实施,因此创始人要退位,给更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掌舵。

2、在看京东和刘强东前,可以看看马云从阿里巴巴退休的安排。首先他把阿里巴巴交给了久经考验且不断创造佳绩的张勇(逍遥子),逍遥子是职业经理人,财务人员出身,从管理、运营、商业上,更系统化、更科学化,大家可以看到马云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后,逍遥子很快推出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数字时代下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数字基础设施(更多指阿里云)等紧跟时代特点的口号,并带动阿里巴巴经济体继续高速奔跑;其次,马云专回归到他一直想做的教师工作上了,微博认证还是乡村教师代言人,阿里巴巴等信息都没有显示,不被阿里巴巴牵扯,可以站在三方角度理性审视企业状态、世界格局、企业发展。

泳衣

泳衣

感谢阅读,我是只说真话,从不瞎说的AI科技猿。

开篇点题,刘强东卸任,对于阿里巴巴只可能是坏消息。那京东将来可能会对阿里巴巴造成什么新威胁?

第一,京东可能不再看好美国股市,开始分摊风险,港股上市

最近受疫情影响,美国股市3月份上演了巴菲特一生很难见到的多次熔断,很多人都认为美国经济已经走到顶端,美国股市长达10年的牛市将走到尽头。

作为美股上市的京东,一定会考虑到,如果美股熊市到来,京东一定不能独善其身。因此,京东也要学阿里巴巴,将在香港上市。用两地上市的做法,来分摊美股将来可能发生的风险。

而刘强东之前因为“明州事件“,如果继续作为法人,很可能会影响港股上市进程或者上市只有的股价。

因此,刘强东的卸任是明智的,相信用不了多久,京东就会开启港股上市之路。港股上市之后,京东会有更健康和更充裕的资金对抗阿里。

第二,京东不再甘心只做阿里巴巴的“影子“

京东作为国内的最大的B2C电商平台,一直以自营为主。虽然跟阿里巴巴的模式不同,但两者一直把对方当做对手。

阿里有蚂蚁金服,京东有京东金融;京东有京东物流,阿里搞个菜鸟网络。马云退出阿里巴巴,培养了自己的健康的团队。刘强东也一定在为京东的前途考虑,因此刘强东退出京东,培养健康的团队,是京东持久发展的必经之路。健康的京东,只会让阿里面临更多京东的挑战。

至于刘强东还有没有发言权,那是一定的,不说他手握78%多的投票权。你就想,马云在阿里巴巴还有没有发言权?

wenwenzhangzh

wenwenzhangzh

刘强东卸任并不会有利于阿里巴巴,至于发言权并不会失去!下面来一一分析。

一,可以挽回自己“美国事件”的个人形象,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做出铺垫。

由于刘强东的私人原因,处于上升期的京东陷入了低谷,刘强东也变得更低调了。曾经面对镜头总是意气风发的他,一直对京东的业务都是牢牢掌控,同时也是京东的“代言人”,而如今却很少公开露面。为了不对京东的品牌声誉造成影响,为了京东的发展,刘强东选择慢慢退居二线。

二,可以卸甲归点,也是为了京东更好的发展。自己占据要职,始终会被人说闲话,这对企业影响不好。对于刘强东来说,企业的法人只不过是一个名头,不管多少家公司都是一个数字罢了,并不能做到事必躬亲。而京东目前的发展已经步入正轨,各个管理层都有各自的职责。

三,不必事事亲力亲为,能够更好地腾出时间做更重要的事情。由此看来,刘强东看似不为名利,实则深谋远虑啊!刘强东从京东卸任,更利于他在新领域的布局。或许大家只看到了刘强东接二连三的卸任,可没有看到他短时间内又成立了新的公司。近日,刘强东、章泽天在3天内成立了3家子公司,并且新公司专注进口贸易、品牌运营以及优质品牌的战略投资。能有更多的时间出来和阿里巴巴一战。

最后,刘强东肯定没有丧失京东的控制权。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哪一天对京东失去了控制权,那他宁愿卖掉企业,并且京东回应说这是企业的正常调整。

因此,刘强东卸任并不会有利于阿里巴巴,至于发言权并不会失去!




星河鹭起

星河鹭起

刘强东卸任各种职位,并不是放弃了对于京东的控制,而是不希望京东的发展,受到了自己的影响,怕竞争对手利用自己的事情炒作。至于在股市上要做什么操作,这个就不好说了。

一、阿里巴巴仍然面对强劲竞争

其实未来阿里巴巴的压力可能更加大了,因为你可以把这件事看做是京东发起进攻的信号,为新的战略铺平道路。刘强东愿意这样做的深层思考,应该也是因为有新的动作,所以要规避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

我们可以看到刘强东出了这件事以后,京东不仅仅没有出现波动,反而更加强势了。先是京东物流终于发力,再就是京东增长速度也变快了,特别是推出了京喜。除了京东商城,京东数科的营收和利润也非常好。只是比较低调,很多人不知道。

这次疫情发生以后,京东赚足了眼球,可以预计到京东一季度的数据应该会比较好看。京东在物流完善以后,应该会更加努力跟天猫抢客户了。现在京东的弱势是自营品类不丰富,天猫弱势是运营成本高,物流速度比不上京东自营。

二、刘强东仍然有发言权

刘强东目前占股是15.5,但是投票权是占了79.5%,这源自于双层结构的股权设计。一个公司最有权限的并不是总经理,也不是CEO、CFO、COO,而是大股东,董事长在决定前,仍然要咨询股东意见。所以股份才是对于公司直接的控制,至于法人,或者公司职位,只不过是一个挂名而已。

刘强东现在手下的人实际上都是非常强悍的,前期刘强东已经为公司定下了框架和战略方向,具体执行还是得靠下面的人。所以刘强东本身对于公司的具体事务都不太亲自管理了,这些职位挂着也没太大的意义。

但是刘强东的卸任跟马云还不太相似,马云在阿里内部实际上已经只是一个象征符号,马云这任务与其说是卸任权力,不如说是卸任责任。刘强东的卸任,是为了在背后更加方便的推动公司的发展。

所以,以我现在的看法是,未来京东和阿里巴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jinai

jinai

刘强东卸任和马云当年退休一样,他们的这种行为都不会对阿里或者京东产生太大的影响,没有刘强东的京东依旧会给阿里打来巨大压力,同时刘强东在京东的影响力人就存在。

1、刘强东卸任只是让自己走向幕后

很多普通外人觉得刘强东从京东卸载后可能和京东就彻底无关了,但事实上他仍旧是京东的掌舵人,在京东的地位不会有任何下降。卸任后的刘强东只是将自己从台前走向幕后而已,用“垂帘听政”这个成语来表达再合适不过。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当前京东的股权比例就知道了。

京东采用的是AB股权结构,第一大股东为腾讯占有17.8%的股权,但其投票权并不高仅有4.5%,而刘强东虽为第二大股东拥有16.2%股权(含代持部分),但投票权比重却高达78.7%。

手中拥有近8成投票权的刘强东,意味着他有足够的权力来左右京东未来的发展,京东内部任何操作只要刘强东不点头就没发做,同样他想要强推的项目,任何人都无法有效干预。因此,京东未来的发展仍将以刘强东的意志为准。

2、阿里仍旧面临京东激烈的竞争

根据上述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京东未来仍是刘强东做主导,只是现在从前台走向了幕后。既然这样,那京东现在的战略规划就不会有大的改动,新的CEO接手后该怎么还是怎么走。

那这种情况下,京东给阿里的压力显然还是存在的,两者之间依旧将保持激烈的竞争态势。京东物流在开通揽收件后,对菜鸟系的快递还是有一定的影响,有不少商家转投了京东。

为此,菜鸟在2019年下半年开通的菜鸟商家版进行应对,藉此希望能稳定自己的菜鸟物流体系以及旗下掌控的三通。

Lscssh科技官观点:

现在的京东虽然整体体量和阿里淘宝系相差不小,但是京东商城的模式绝对是阿里天猫的有力竞争者,同时在物流领域双方也在你争我夺,刘强东的卸任并不会改变这种局面,或许还将更激烈。

感谢阅读,给点个赞鼓励下呗,欢迎关注【Lscssh科技官】,谢谢~~

甄当

甄当

近几年刘强东经过那么多次的负面的风波,尤其是明尼苏达大学事件之后,刘强东可能认识到自己继续执掌公司对京东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正面影响。

于是,刘强东卸任了京东的法定代表人,不过要注意刘强东依旧拥有着京东15.4%的股权,投票权高达79%,所以说对京东依然有绝对话语权。

刘强东为什么选择卸任京东法定代表人?

个人认为刘强东这个时间选择卸任京东法定代表人,这个决策是正确的。

明州事件让刘强东的形象大损,在公众眼中,刘强东负面影响太大。虽然就普通消费者来说,并不会因为刘强东个人的形象,而选择是否在京东上购物。但是京东以目前的影响力,必然要承担很多社会公共责任。

因此,作为京东的一号人物,刘强东不仅要做出很多商业上的决策。同时也必须代表京东出席很多公开活动。但是,非常明显以刘强东目前的公众形象去做公开言论和公开活动是不合适的。

而且,明州事件之后不仅对外刘强东的公众形象大损,连带也严重影响了他在公司内部的威信,导致了内部执行力的下降。目前京东运营已经很稳定,也已经不再需要刘强东去做担当宣传,所以刘强东卸任京东法定代表人就变成了一件必然的事情。

目前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已经都纷纷开始卸任

其实马化腾也卸任了腾讯征信法人代表和执行董事。不难发现,还算年轻的第一代互联网大佬,已经开始逐渐退居幕后了。

腾讯已经成长为世界五百强企业,可以说百姓的衣食住行娱乐学习都离不开它。所以公司的发展模式也和十多年前有了本质的不同,不再追求高增长,而是追求稳健成长。曾经有着创始人浓郁个人风格的公司,就需要做出改革。

和腾讯相比,京东的规模还没那么大,但也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3月2日发布的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的营收已经超过5700亿元。如果一直打上创始人的个人印记,对公司的发展非常不利。尤其是因为刘强东个人负面影响给公司带来股价下跌的情况,让京东管理层以及刘强东本人,都有了更深的思考。

其实我们可以看出刘强东陆续的辞去京东的法定代表人,这是京东的一次改革。京东在逐渐的去刘强东化。为京东以后稳定的发展做好基础。

苦咖啡、

苦咖啡、

不可否认最近贵圈还真热闹,从那此风波之后刘强东近期又成了热门话题人物。原因就是近期刘强东的频繁卸任而已。像东哥这样自带流量的大佬,遇到这些事情不炸锅才怪,外界也是非常的关注,而且还引来了各种解读和猜测。

事情的经过

4月4日,根据企查查和天眼查的数据显示:京东的运营主体北京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发生了主体变更,而变更最主要的是创始人刘强东的退出。尽管京东方出来证实是正常的管理行为,但是难免引起外界的猜测。

刘强东卸任,阿里巴巴会不会好过点?

我认为刘强东的卸任怎么又跟阿里扯上关系了呢?我觉得不管刘强东是否卸任,阿里巴巴都容不得半点马虎,不能有丝毫放松,更何况尽管这次刘强东卸任了部分职位,但是刘强东在京东还是有话语权。

其次,这几年电商的竞争压力是很大的,阿里旗下的淘宝面对的对手不仅是京东,还有后起之秀某多多的穷追猛打啊!如今主要电商平台称得上是三足鼎立局面,所以阿里巴巴的日子一点也不轻松。

刘强东在京东还有没有发言权?

我认为刘强东的卸任给人的感觉就是有点"去个人形象"的意思,跟马云的退休还是有点区别的,刘强东的卸任只是退居幕后而已,在背后指点江山,京东这个企业是由京东一手创办的,从曾经一个很小的卖盗版光碟的网站发展到如此体量的大型电商平台,这期间刘强东实在是经历了太多。

曾经京东也是面临倒闭的风险,据说刘强一夜白了一撮头发(他前额部分的一小撮白头发),正因为他的坚持才能让京东熬过了那么困难的时期。就是这么一个有韧性的企业都带着刘强东的个人韧劲的色彩,除了京东公司名字含有东哥的东字之外,从京东的正个成长来看,实在是记录了东哥的传奇。根据消息称,东哥曾经靠着家乡父老凑的500块带上76个鸡蛋上北京,走上了开挂的人生道路。

所以我认为京东的个人形象太过重了,再加上美国那此事件后,对京东形象还是有影响的。此次的卸任有去掉个人标签的意图,只是退居背后,放手让手下得力干将去发挥才能,至于话语权肯定是有的。就如我之前简单介绍了京东是怎么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刘强东也是个精明的商人,对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怎能没有话语权呢?不过事实也证明了刘强东有话语权这一点,从京东的股份架构是可以看出来的。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京东集团日前向SEC递交2017年年报显示,截止2018年2月28日,刘强东持有15.5%股权,拥有79.5%的投票权。腾讯旗下持有18%的股权,拥有4.4%的投票权。沃尔玛持有10.1%的股权,拥有2.5%的投票权。

从数据上面不难看出,刘强东所持有的股权并不是最多的,虽说刘强东不是第一大股东,但投票权集中他一个人身上,甚至没有他,连董事会都开不起来。这种制度的好处是,创业之初资金不足时,企业可融到急需的资金,又让创始人不至于控制权旁落。像东哥这么精的商人肯定会留有一手的。所以说就算刘强东卸任了还是有话语权的。


总结:

我认为不管刘强东是否卸任,阿里的日子一点也不轻松,阿里现在这个形势不仅来自京东的压力,还有某多多的压力,所以阿里不能有丝毫放松。至于刘强东是否有发言权,根据京东这种特殊的股份机制可以证明他虽然卸任了部分职位,但是还是有发言权的。您认同我的看法吗?欢迎批评指正!



感谢您的阅读,码字不易,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记得给我点个赞和关注哦!小胖每天为您放送科技资讯!

小灵霞

小灵霞

回答本行业话题,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进日,刘强东卸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总经理,徐雷接任执行董事、经理和法定代表人。同时,李娅云退出监事职务,缪晓红接任。这个事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而京东的回应则是属于正常的操作!但我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刘强东失去京东话语权?

众所周知,京东是刘强东一手创立的。刘强东曾经说过,如果说自己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那么自己宁可套现走人。然而现在资本市场上没有出现京东股票的大幅减持,这说明刘强东依然拥有京东的绝对话语权。要知道,虽然腾讯是京东的第一大股东,但刘强东的投票权是最高的,京东其实还是刘强东的一言堂。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刘强东没有失去控制权,为什么刘强东要卸任京东的法人呢?我觉得应该是京东要回归港股上市,刘强东之前的名声受到损伤,京东要回归港股上市,那就必须要讲新的故事!从这个角度来想,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刘强东要卸任京东法人了!

京东保持对阿里形式不变?

京东和阿里巴巴是直接的竞争者,并不会因为刘强东卸任了京东法人而有所变动。就算是刘强东不掌权了,京东的任何一位继任者依然会保持对阿里的压制。因为同行是冤家,双方没有谈和的余地,只能在电商、物流和新金融领域厮杀!

所以,综合以上简短分析来看。我认为京东未来会有大的消息爆出,极大的可能就是回归港股上市,等时机成熟之后,京东物流也将开启上市。到时候京东与阿里的新一轮竞争必将打响。不知道各位老铁怎么看?

dayday1215

dayday1215

刘强东卸任京东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职位,我认为对阿里巴巴没什么影响,反而对京东自己有很大的影响。

刘强东卸任职位频繁,原因何在

我们先来看看刘强东卸任了哪些职位。

●2020.4.2 卸任京东旗下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总经理

●2020.4.1 卸任京东旗下宿迁京东齐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13家公司高管

●2020.3.26 卸任京东旗下宿迁雨燕物流有限公司等4家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

●2020.3.13 卸任京东(仙游)云计算有限公司和北京途享客旅行社有限公司等总计18家公司总经理

●2020.3.10 卸任京东旗下全资子公司杭州进龙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

●2020.3.6 卸任京东旗下全资子公司北京京东旅行社有限公司经理

●2020.3.6 卸任京东旗下全资子公司江苏京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2020.2.28 卸任京东旗下物流公司天津煜东信德物流有限公司经理

●2020.2.26 卸任京东数科运营主体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

●2020.2.26 卸任京东旗下娱乐传媒公司宿迁京东娱乐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2020.2.24 卸任京东物流全资子公司宁夏京邦达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经理

●2020.2.17 卸任京东云计算全资子公司福建京东元洪云计算有限公司经理

●2020.1.23 卸任京东物流全资子公司重庆京邦达物流有限公司经理

●2020.1.12 卸任天津京东云海云计算有限公司经理

●2020.1.9 卸任拍拍网关联公司南京拍拍蓝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9.12.5 卸任京东物流运营主体北京京邦达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9.11.28 卸任京东云计算全资子公司江苏利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9.11.27 卸任北京佳康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经理

●2019.11.18 卸任京东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经理

可以说基本上卸任了京东的大部分职位。

刘强东卸任的原因,是由于之前在美国的“仙人跳”事件。

该事件使刘强东的形象大打折扣,甚至出现了“1东 = 5分钟”的梗。

而刘强东与京东是强联系的,也就是说提到刘强东人们想到的就是京东,我认为这是他卸任的主要原因。

卸任后在京东还有没有发言权?

京东是一家上市公司,发言权不是看职位的,而是看股份和投票权。

京东在2018年的年报,曾经披露过公司的股权架构,腾讯旗下黄河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7.8%为京东第一大股东,刘强东持有公司15.4%的股权,为京东的第二大股东,第三大股东沃尔玛,持股9.9%。

但是京东是股权结构是AB股形式,也就是说上面的股份是A股,只拥有分红的权利,没有投票的权利。

我们再来看B股的分部结构。

刘强东持有京东79%的投票权,持股第一的腾讯只有4.5%的投票权,第三的沃尔玛投票权为2.5%。

虽然腾讯是京东的第一大股东,但是京东的相关事宜大多由刘强东决定,80%的投票权让刘强东成为压倒性的胜利者。这样看来,京东的发展还是以刘强东的意向为主。

所以正常情况下,京东还是刘强东说了算。

总结

刘强东形象受损后,未避免波及公司形象,频繁卸任公司职位,退居幕后,但是其拥有将近80%的投票权,牢牢地控制着京东的话语权。

我是非著名攻城狮,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感谢您的点赞支持!

咱 瑷过而已

咱 瑷过而已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