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号称“诗词中兴”,其水平比宋词高还是低?

清朝号称“诗词中兴”,其水平比宋词高还是低?
提到的作品

[作品]

*《一个人的好天气》作者青山七惠短篇小说集 * 探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无数种可能 * 精致法式软精装,暗藏日语原版手写彩蛋 承认自己是一个无聊的人的过程就是生活。 有的人无法做到某种特别的事情,也和...

青山七惠

[作品]清代学术概论

从《清代学术概论》初版以来,四分之三世纪过去了,它不仅仍能吸引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成为他们了解清代学术文化史的入门必读书,而且在学者中间,它的价值也不断上升,乃至成了清学史研究必备的经典性名著。 《...

梁启超

[作品]全清词钞

中国清词总集。编者为今人叶恭绰。全书40卷,共选录3196位词人的8260多首词。是收录清词最多的选本。给读者俯瞰清词发展变化的轮廓提供了较全面的资料,为保存清词作出贡献。此集有1975年香港中华书局...

叶恭绰

最新跟帖
danny0408756

danny0408756

"清词中兴"是近代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提到的:"以言夫词,清代固有作者,驾元明而上"清代词体复兴,是在元明两代衰微的基础上重新繁荣的。清词的水平就作品数量而言,大大超过宋代,同时在理论方面和艺术技巧细微功夫也有所发展,但作品的整体艺术水平与思想深度不及宋人的境界。

数量众多

经过元明两代的沉寂,词在明清易代之际摆脱柔靡,出现中兴气象。首先就体现在众多的词作上。清代号称"词的中兴",并非虚誉。词自宋代进入高峰,元明两代,急剧衰落,名作绝少。至清代,词人纷起,词派繁多。无论作品创作、词调研究、理论建树、词学发展包括词籍整理,都取得了相当成就,超过元明,直逼两宋。据全清词编纂者撰文介绍:

今存清代词人、词作之多,超越前代甚远。仅以清初顺治、康熙二朝为例,既得词五万余首,词人逾二千一百。完全有把握推定,一代清词总数超过二十万首以上,词人多至一万之数。

开拓词境

晚清词学大家文廷式认为"词的境界,到清朝方始开拓。"朱孝臧认为清词"独到之处,虽宋人也未必能及。"(叶恭绰《全清词钞》序)。宋词的繁荣和成就有多方面的表现:首先是全社会普及,上至皇帝填词谱曲,下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夜话)。其次是新创词调大量出现,多达千余种,且形式非常多。其三是较之唐代,词的思想内容突破了狭义的言情范围,"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到清代,词的境界被更大的开拓,清初三大家之一的陈维崧用词来反映重大的社会现实,表现民生疾苦:〔贺新郎〕纤夫词写出了清初为镇压南方人民的反抗,从长江下游抓纤夫运兵西去,使当地人妻离子散。把重大社会题材写入词中,是一个壮举,开拓了词的表现领域,提高了词的社会地位。清中期词人周济(1781-1839)要求词作能够反映现实生活,发挥社会功能,而不仅仅是个人感情的抒写。

流派众多

清词发展大体分为清初,清中叶和清后期三部分。

清初诗人大多能词,词作者极多。词坛流派纷纭,迭现高潮,出现了以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三大家"为代表的"中兴"局面。陈维崧是阳羡派的领袖,学识渊博,性情豪迈,才情卓越,他作词师法苏、辛,使豪放词大放异彩,其迦陵词集存词1629首,416调,居古今词人之冠。浙西词派开创者是朱彝尊,他博通经史,工诗词古文,尤长于词。朱彝尊的词,宗法南宋,以姜夔、张炎为圭臬,提出词的功能"宜于宴嬉逸乐,以歌咏太平"。清词振兴的硕果是著名的满族词人纳兰性德,《饮水词》存词300余首,纳兰词真挚自然,婉丽清新,善用白描,不事雕琢,运笔如行云流水,任由感情流出笔端。他还吸收李清照、秦观的婉约特色,铸造出个人的独特风格。

清中叶又有张惠言开创常州词派,他反对把词当做"小道",力图提高词在诗坛的地位,使词与风骚同科。

清后期词坛流派更为纷繁,除了人多势众的常州派继续主盟词坛之外,清初的阳羡派、浙西派均有余响。追随纳兰的词人,亦有很大的声势。

境界不及宋词

清词虽然在数量,派别上远超宋词,但是思想境界有时又略显狭隘。如阳羡派领袖陈维崧风格豪放,师法苏轼,辛弃疾,但比辛词抑郁悲哀更重,因生活沉重,没有苏轼的洒脱旷达。又如浙西派朱彝尊标举清空醇雅的风格,但是也限制了创造天地,给浙西词派带来堆填弄巧的风气,因此他的词大都有精巧有余而沉厚不足的缺憾。同治年间谭献说:"自锡鬯、其年出,本朝词派始成。顾朱伤于碎,陈厌于率,流弊亦百年而渐变。"正是浙西派日渐式微,继起的浙派词人厉鹗注重形式上的音律美和辞藻美,但缺少身后的现实内容。浙派词人从朱彝尊到厉鹗,内容渐趋贫乏,一味追求词句精工。文廷式评论说:"自朱竹垞以玉田(张炎)为宗,所选《词综》,意旨枯寂;后人继之,尤为冗漫。"此后的词人更是一味模拟,词格不高。之后的常州派虽然对词的艺术有着新的尝试和开拓,取得了新的成就,但他们依然挖掘不出新的意境,仍只能回到传统此词人的框架之中。

La Plaisan

La Plaisan

谢谢邀请,可以这样说吧,清词和宋词比,也不差,词发展至元时,除元好问外,词大家并不好,明初中期百十年间词几乎断代了,直到明末陈子龙的出现,以陈子龙为盟主“云间词派”,影响了清初词坛数十年,为清词中兴拉开了序幕并且上演了重要角色。

山花子•春恨

明 陈子龙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清词中兴:(1)阳羡词派:清初词派,此派的创始人是陈维崧, 主要作品有湖海楼集、迦陵词集等。阳羡词人崇尚苏轼、辛弃疾,词风雄浑粗豪,悲慨健举,陈维崧最为突出,为清词的中兴作出重要贡献。

满江红

清 陈维松

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九月惊风将落帽,半廊细雨时飘瓦。桕初红、偏向坏墙边,离披打。今古事,堪悲诧。身世恨,从牵惹。倘君而仍在,定怜余也。我讵不如毛薛辈,君宁甘与原尝亚。叹侯嬴、老泪苦无多,如铅泻。

(2)浙西词派:是清代前期最大的词派,影响深广。创始者朱彝尊及主要作者都是浙江人,故称之。主要作品有曝书亭词。另一位大家是厉鹗,有樊榭山房集二十卷,湖船录等。

桂殿秋

清 朱彝尊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忆旧游

清 厉鄂

溯溪流云去,树约风来,山翦秋眉。一片寻秋意,是凉花载雪,人在芦崎。楚天旧愁多少,飘做鬓边丝。正浦溆苍茫,閒随野色,行到禅扉。忘机,悄无语,坐雁底焚香,蛩外弦诗。又送萧萧响,尽平沙霜信,吹上僧衣。凭高一声禅指,天地入斜晖。已隔断尘喧,门前弄月渔艇归。

(3)常州词派:张惠言,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编》。

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五首其一

清 张惠言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闲来阅遍花影,惟有月钩斜。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

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东皇一笑相语,芳意在谁家。难道春花开落,更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中晚清词三鼎足:项廷纪忆云词、纳兰性德《饮水词》、蒋春霖水云词…都非常的有名!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 ·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琵琶仙

清 蒋春霖

天际归舟,悔轻与、故国梅花为约。归雁啼入箜篌,沙洲共漂泊。寒未减、东风又急,问谁管、沈腰愁削。一舸青琴,乘涛载雪,聊共斟酌。更休怨、伤别伤春,怕垂老、心期渐非昨。弹指十年幽恨,损萧娘眉萼。今夜冷、篷窗倦倚,为月明、强起梳掠。怎奈银甲秋声,暗回清角。

宋词高古,离现在人生活遥远,真正想学词,除多读唐宋词经典外,也应读些清词。这只是小编的一点见解,让诸位老师笑了。


千与千寻oo

千与千寻oo

单论顶尖作品,自然是宋词。但如果说整体水平的话,清词不论从作者之数量、题材之丰茂,比宋词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实之前有个关于通志堂)词水平高低的问题,被我朋友@陶短房(同时也是诗词圈中公认的顶尖水平) 指出来说,我对于纳兰性德的填词水平评价过高(我给的评价是准一流),并亦与其他几位内行朋友对于清词有些探讨。但由于记录因为保存失效没有保存下来,同时我自己也细看了清名家词选(作为定庵吹的我来说,除了龚自珍别家的词我基本都不怎么看的)之后也有所得,这里就与诸位分享一下。


说清词比宋词水平高。首先我们谈到的是一个【耐读性】的问题。

宋词

宋词耐读吗?实际上大部分并不耐读。这么说可能会伤害到一些人的玻璃心,但事实正是这么残酷。北宋词题材极其窄,无非是士大夫的生活情趣、离愁别恨。说句好听的就是艺术特点一脉相承,说难听点就是千篇一律(《蝶恋花》(乱红飞过去秋千去),被入欧阳修词集又入冯中正词集就很能说明问题了),这些名家都如此,何况别家。所以谈北宋初期的词,一般都只能讲“多用比兴手法,以抒情见长,风格绮丽,蕴藉含蓄”。而这期间,唯一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就只有范仲淹,写边塞、写政治,气象开阔、浑厚。但由于这段时间文人们对于【词】的定义就是要【风格绮丽,蕴藉含蓄】,所以范公并没有带起潮流。按陶公的话说就是“如果不是看着范仲淹的文坛地位,估计文人们都要指着他的骂‘粗人糙词’,但因为是范仲淹,所以大家估计就只好捏着鼻子说‘范公豪放了’”

当然,北宋末周邦彦的词是耐读的,不但耐读而且还最为正宗。但他的词不但耐读,甚至于前几遍都可能看不懂他的章法,所以一般人是读不下去的。而后南宋诸家,有吴文英、姜夔、张玉田等人的词也是能读的;辛弃疾能读,但学他的人空泛叫嚣,能读的却也并不多。

宋词大浪淘沙之后的作品尚且如此,如没有流传之作可作何想?


清词

反观清代二百八十年中,词人辈出,远超元明两代,直逼两宋。虽然这时候词的音乐性已经丧失,但也正因成为‘不葺之诗’的原因,使得文人们更用心于内容、文字上技巧和表达,并使得【词】的地位上升到比近《》、骚的高度。同时各门各派又各开法门,递主词坛,蔚为大观。总观即为阳羡、浙西、常州三派。

浙西之前,有顾贞观、曹贞吉、毛奇龄、陈维崧等数十人都是很能打的,其中陈维崧最能打;浙西派则以朱彝尊为首,附翼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岸登、龚翔麟等人;常州词派以张惠言为首,下附张琦﹑董士锡﹑周济﹑恽敬﹑左辅﹑钱季重﹑李兆洛﹑丁履恒等人。清末则有蒋春林,龚自珍等人又横绝一时。

当然,清代不仅仅是词人数量大,单就词作而言,也是取材丰富,内容多变:有顾贞观与纳兰性德的‘以词代书’;也有陈维崧的‘就地取材’等等。虽然浙西、常州两派多有弊病,依然有好手在,至于清初清末家国动荡,更是情感丰茂。

总言

总而言之,清词虽无有所谓的‘千古名篇’,但绝对算的上是‘诗词中兴’,直追两宋,甚至在内容、题材上超过宋朝。同时,清词也是为【词】画上了一个非常圆满的句号,亦是千年词学的总结束时期。

如说清词不行的,真该去看看清名家选集,还觉得不行的,那就告别诗词吧。

Saga撒加サガ

Saga撒加サガ

单论顶尖作品,自然是宋词。但如果说整体水平的话,清词不论从作者之数量、题材之丰茂,比宋词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之前有个关于通志堂)词水平高低的问题,被我朋友@陶短房(同时也是诗词圈中公认的顶尖水平) 指出来说,我对于纳兰性德的填词水平评价过高(我给的评价是准一流),并亦与其他几位内行朋友对于清词有些探讨。但由于记录因为保存失效没有保存下来,同时我自己也细看了清名家词选(作为定庵吹的我来说,除了龚自珍别家的词我基本都不怎么看的)之后也有所得,这里就与诸位分享一下。说清词比宋词水平高。首先我们谈到的是一个【耐读性】的问题。宋词宋词耐读吗?实际上大部分并不耐读。这么说可能会伤害到一些人的玻璃心,但事实正是这么残酷。北宋词题材极其窄,无非是士大夫的生活情趣、离愁别恨。说句好听的就是艺术特点一脉相承,说难听点就是千篇一律(《蝶恋花》(乱红飞过去秋千去),被入欧阳修词集又入冯中正词集就很能说明问题了),这些名家都如此,何况别家。所以谈北宋初期的词,一般都只能讲“多用比兴手法,以抒情见长,风格绮丽,蕴藉含蓄”。而这期间,唯一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就只有范仲淹,写边塞、写政治,气象开阔、浑厚。但由于这段时间文人们对于【词】的定义就是要【风格绮丽,蕴藉含蓄】,所以范公并没有带起潮流。按陶公的话说就是“如果不是看着范仲淹的文坛地位,估计文人们都要指着他的骂‘粗人糙词’,但因为是范仲淹,所以大家估计就只好捏着鼻子说‘范公豪放了’”当然,北宋末周邦彦的词是耐读的,不但耐读而且还最为正宗。但他的词不但耐读,甚至于前几遍都可能看不懂他的章法,所以一般人是读不下去的。而后南宋诸家,有吴文英、姜夔、张玉田等人的词也是能读的;辛弃疾能读,但学他的人空泛叫嚣,能读的却也并不多。宋词大浪淘沙之后的作品尚且如此,如没有流传之作可作何想?清词反观清代二百八十年中,词人辈出,远超元明两代,直逼两宋。虽然这时候词的音乐性已经丧失,但也正因成为‘不葺之诗’的原因,使得文人们更用心于内容、文字上技巧和表达,并使得【词】的地位上升到比近《》、骚的高度。同时各门各派又各开法门,递主词坛,蔚为大观。总观即为阳羡、浙西、常州三派。浙西之前,有顾贞观、曹贞吉、毛奇龄、陈维崧等数十人都是很能打的,其中陈维崧最能打;浙西派则以朱彝尊为首,附翼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岸登、龚翔麟等人;常州词派以张惠言为首,下附张琦﹑董士锡﹑周济﹑恽敬﹑左辅﹑钱季重﹑李兆洛﹑丁履恒等人。清末则有蒋春林,龚自珍等人又横绝一时。当然,清代不仅仅是词人数量大,单就词作而言,也是取材丰富,内容多变:有顾贞观与纳兰性德的‘以词代书’;也有陈维崧的‘就地取材’等等。虽然浙西、常州两派多有弊病,依然有好手在,至于清初清末家国动荡,更是情感丰茂。总言总而言之,清词虽无有所谓的‘千古名篇’,但绝对算的上是‘诗词中兴’,直追两宋,甚至在内容、题材上超过宋朝。同时,清词也是为【词】画上了一个非常圆满的句号,亦是千年词学的总结束时期。如说清词不行的,真该去看看清名家选集,还觉得不行的,那就告别诗词吧。
涵心白水

涵心白水

谢谢邀请,可以这样说吧,清词和宋词比,也不差,词发展至元时,除元好问外,词大家并不好,明初中期百十年间词几乎断代了,直到明末陈子龙的出现,以陈子龙为盟主“云间词派”,影响了清初词坛数十年,为清词中兴拉开了序幕并且上演了重要角色。山花子•春恨明 陈子龙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清词中兴:(1)阳羡词派:清初词派,此派的创始人是陈维崧, 主要作品有湖海楼集、迦陵词集等。阳羡词人崇尚苏轼、辛弃疾,词风雄浑粗豪,悲慨健举,陈维崧最为突出,为清词的中兴作出重要贡献。满江红清 陈维松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九月惊风将落帽,半廊细雨时飘瓦。桕初红、偏向坏墙边,离披打。今古事,堪悲诧。身世恨,从牵惹。倘君而仍在,定怜余也。我讵不如毛薛辈,君宁甘与原尝亚。叹侯嬴、老泪苦无多,如铅泻。(2)浙西词派:是清代前期最大的词派,影响深广。创始者朱彝尊及主要作者都是浙江人,故称之。主要作品有曝书亭词。另一位大家是厉鹗,有樊榭山房集二十卷,湖船录等。桂殿秋清 朱彝尊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忆旧游清 厉鄂溯溪流云去,树约风来,山翦秋眉。一片寻秋意,是凉花载雪,人在芦崎。楚天旧愁多少,飘做鬓边丝。正浦溆苍茫,閒随野色,行到禅扉。忘机,悄无语,坐雁底焚香,蛩外弦诗。又送萧萧响,尽平沙霜信,吹上僧衣。凭高一声禅指,天地入斜晖。已隔断尘喧,门前弄月渔艇归。(3)常州词派:张惠言,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编》。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五首其一清 张惠言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闲来阅遍花影,惟有月钩斜。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东皇一笑相语,芳意在谁家。难道春花开落,更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中晚清词三鼎足:项廷纪忆云词、纳兰性德《饮水词》、蒋春霖水云词…都非常的有名!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 · 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琵琶仙清 蒋春霖天际归舟,悔轻与、故国梅花为约。归雁啼入箜篌,沙洲共漂泊。寒未减、东风又急,问谁管、沈腰愁削。一舸青琴,乘涛载雪,聊共斟酌。更休怨、伤别伤春,怕垂老、心期渐非昨。弹指十年幽恨,损萧娘眉萼。今夜冷、篷窗倦倚,为月明、强起梳掠。怎奈银甲秋声,暗回清角。宋词高古,离现在人生活遥远,真正想学词,除多读唐宋词经典外,也应读些清词。这只是小编的一点见解,让诸位老师笑了。
sophie谧葭

sophie谧葭

"清词中兴"是近代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提到的:"以言夫词,清代固有作者,驾元明而上"清代词体复兴,是在元明两代衰微的基础上重新繁荣的。清词的水平就作品数量而言,大大超过宋代,同时在理论方面和艺术技巧细微功夫也有所发展,但作品的整体艺术水平与思想深度不及宋人的境界。数量众多经过元明两代的沉寂,词在明清易代之际摆脱柔靡,出现中兴气象。首先就体现在众多的词作上。清代号称"词的中兴",并非虚誉。词自宋代进入高峰,元明两代,急剧衰落,名作绝少。至清代,词人纷起,词派繁多。无论作品创作、词调研究、理论建树、词学发展包括词籍整理,都取得了相当成就,超过元明,直逼两宋。据全清词编纂者撰文介绍:今存清代词人、词作之多,超越前代甚远。仅以清初顺治、康熙二朝为例,既得词五万余首,词人逾二千一百。完全有把握推定,一代清词总数超过二十万首以上,词人多至一万之数。开拓词境晚清词学大家文廷式认为"词的境界,到清朝方始开拓。"朱孝臧认为清词"独到之处,虽宋人也未必能及。"(叶恭绰《全清词钞》序)。宋词的繁荣和成就有多方面的表现:首先是全社会普及,上至皇帝填词谱曲,下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夜话)。其次是新创词调大量出现,多达千余种,且形式非常多。其三是较之唐代,词的思想内容突破了狭义的言情范围,"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到清代,词的境界被更大的开拓,清初三大家之一的陈维崧用词来反映重大的社会现实,表现民生疾苦:〔贺新郎〕纤夫词写出了清初为镇压南方人民的反抗,从长江下游抓纤夫运兵西去,使当地人妻离子散。把重大社会题材写入词中,是一个壮举,开拓了词的表现领域,提高了词的社会地位。清中期词人周济(1781-1839)要求词作能够反映现实生活,发挥社会功能,而不仅仅是个人感情的抒写。流派众多清词发展大体分为清初,清中叶和清后期三部分。清初诗人大多能词,词作者极多。词坛流派纷纭,迭现高潮,出现了以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三大家"为代表的"中兴"局面。陈维崧是阳羡派的领袖,学识渊博,性情豪迈,才情卓越,他作词师法苏、辛,使豪放词大放异彩,其迦陵词集存词1629首,416调,居古今词人之冠。浙西词派开创者是朱彝尊,他博通经史,工诗词古文,尤长于词。朱彝尊的词,宗法南宋,以姜夔、张炎为圭臬,提出词的功能"宜于宴嬉逸乐,以歌咏太平"。清词振兴的硕果是著名的满族词人纳兰性德,《饮水词》存词300余首,纳兰词真挚自然,婉丽清新,善用白描,不事雕琢,运笔如行云流水,任由感情流出笔端。他还吸收李清照、秦观的婉约特色,铸造出个人的独特风格。清中叶又有张惠言开创常州词派,他反对把词当做"小道",力图提高词在诗坛的地位,使词与风骚同科。清后期词坛流派更为纷繁,除了人多势众的常州派继续主盟词坛之外,清初的阳羡派、浙西派均有余响。追随纳兰的词人,亦有很大的声势。境界不及宋词清词虽然在数量,派别上远超宋词,但是思想境界有时又略显狭隘。如阳羡派领袖陈维崧风格豪放,师法苏轼,辛弃疾,但比辛词抑郁悲哀更重,因生活沉重,没有苏轼的洒脱旷达。又如浙西派朱彝尊标举清空醇雅的风格,但是也限制了创造天地,给浙西词派带来堆填弄巧的风气,因此他的词大都有精巧有余而沉厚不足的缺憾。同治年间谭献说:"自锡鬯、其年出,本朝词派始成。顾朱伤于碎,陈厌于率,流弊亦百年而渐变。"正是浙西派日渐式微,继起的浙派词人厉鹗注重形式上的音律美和辞藻美,但缺少身后的现实内容。浙派词人从朱彝尊到厉鹗,内容渐趋贫乏,一味追求词句精工。文廷式评论说:"自朱竹垞以玉田(张炎)为宗,所选《词综》,意旨枯寂;后人继之,尤为冗漫。"此后的词人更是一味模拟,词格不高。之后的常州派虽然对词的艺术有着新的尝试和开拓,取得了新的成就,但他们依然挖掘不出新的意境,仍只能回到传统此词人的框架之中。
属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