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只比刘邦大3岁,嬴政做人质、做傀儡的时候,刘邦在做什么?

提到的作品

[作品]史记

“中华经典藏书书系”,内容经典,形式精美,全面体现“经典藏书”理念。 该书简介:《史记》为其中之一。 《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

司马迁

[耽美]楚汉传奇

暴秦末年,秦失其鹿,群雄逐之,一时间机诡百出,兵戎遍布。沛县刘邦出自乡野,然知人善用;枭雄项羽勇武盖世,然刚愎自用。巨鹿一战项羽少年得志,成为反秦盟主。不想,刘邦意外轻取关中,自此兄弟反目,鸿门宴前生...

王培公,王亮

最新跟帖
小脚步大世界

小脚步大世界

嬴政13岁即位,而刘邦10岁还在偷鸡摸狗。这就是事实,阶层决定了一切。说实话,都根本找不到刘邦在孩童时期在做什么,根本和当时的普通老百姓一样混吃等死。而嬴政可是做王(皇帝)的人,刘邦根本比不上嬴政,刘邦在嬴政出巡的时候,看见嬴政的意气风发才找到作为男人的归属感,说出:“丈夫当如是也!”

刘邦年少时,就是泼皮无赖。唯一说的出口的优点就是刘邦这个人很听得进话,尤其是后期子房的出谋划策和萧何的引荐,要不然最后肯定会被霸王项羽剿灭。

30岁以前,就是投机取巧的混混。

刘邦在当地村子,泼皮玩闹、就是和现在的老赖有异曲同工之妙,喜欢偷鸡摸狗、占便宜,导致刘邦在村子里其实是很不待见的。混混之首,俗称街溜子。刘邦之所以能成为亭长,并不是刘邦自己有多少本事考上的,而是刘公托人找关系给他送进去的。目的是别让这么大的人混吃等死,起码要找个活干。

刘邦在40岁以前,有多悲哀就有多悲哀,更别提小时候,嬴政做质子,而刘邦恐怕连质子都不如。

其实刘邦这个人,发生命运的转变是在刘邦40左右,毕竟当时刘邦作为亭长,吃的是官饭。碰见了第一次转变命运的机会,那就是刘邦的老丈人,吕雉的父亲。在有次相见的时候,吕公给刘邦看面相,说他必定是大才,而且是大器晚成,定能成就一番霸业,并且拼的老命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而40多岁的单身汉哪有这种好事,想都不用想就欣然接受,而其中的来龙去脉就是这样的戏剧性。


所以,总体上看,刘邦在40岁以前都是默默无闻的,只有在参加起义军以后才慢慢显露头角,40岁以前的他就是一个街溜子,如果不是身逢乱世,刘邦这一辈子也就默默无闻,更不会有后面的汉高祖,总体来说刘邦就是咸鱼翻身,上苍眷顾。不信老天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后世都爱说,英雄不问出处,流氓不问岁数。

johnny_j

johnny_j

在我们印象中,统一六国的秦王和后继的汉高祖刘邦不是同龄人,可这种印象是不真实的,因为我们被曼德拉效应误导了。

从小到大,我们的课本历史书中甚少提及秦始皇和刘邦两人只相差多少岁,许多人按自己的推断,觉得秦始皇应该比刘邦年长很多,但是事实两人的岁数只相差三岁,而这三岁的差距虽然不是很大,但在后世看来,两人却恍如隔世。如不同时期存在不同时空的两个人。大家是否有这种印象呢?就等于我告诉你,清朝的乾隆爷和华盛顿是同时代人一样,你会惊讶觉得不可思议,可是它是真的,我没有骗你。


历史以来,围绕着秦始皇展开了各种争议,并且还出现了各种的传说故事。但如果你深究一下,你会发现秦始皇在赵国被迫做质子的那段日子,其实是真空状态。

无论历朝历代历史学家,对于这一段过往,嬴政的经历。都是一笔带过,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好像根本没什么好说的。可这段日子占据了嬴政一生的五分之一,对于后世的秦始皇,这段日子过的最煎熬又最幸福,可以猜想少时的磨练才让秦始皇拥有了不同寻常的眼界和报复,秦国的江山到他手上,经过他的励精图治,最后完成了六代先祖的遗志,统一六国。

那么这段时间,嬴政到底过的如何,他到底在干什么,为何回到了秦国,能够非常容易的融入到秦国的王公贵族中呢?



我们整理一下各家的说法,我们拼凑出一个大概。

公元前259年嬴政出生,这时候汉高祖刘邦还在等老妈的一次野外与龙族相遇,项羽更是不知道魂归何处,韩信的祖先还在韩国过着快乐的贵族日子,遥远的天竺,阿育王派遣佛教高僧去和小亚细亚以西的希腊传播思想,地中海上繁华的科西嘉岛,终于被罗马人占领了。

真没想到统一天竺的孔雀王和秦始皇也是同时期的人,世界确实真奇妙。



此时的中华大地六国贵族们都在围观,秦国与赵国邯郸城的争夺战,这场后世称为邯郸之战,牵动着战国七雄的人心。此前的赵国因为赵武灵王的改革,一度以军功杨威与六国,更是吞并了中山国以后,扩地千里成为了三晋中领土最大的国家,也成为了秦国统一六国最大的障碍。可是自赵武灵王以后,赵国在后来的常平之战中,损失惨重。被秦国坑惨的赵国,在当时六国看来已经没有了与秦国争雄的能力,可秦国的犹豫给赵国带来了转机。

长平之战后数年,秦国才再次攻打赵国的邯郸城,战国末期闻名的创造了许多成语的邯郸保卫战,就此打响,而这时秦国的质子却在赵国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原来此时的秦国质子赢异人遇上了人生中的贵人,这个人就是吕不韦,吕不韦的出现让他由一个无人问津的质子,一跃变成了秦爱妃的义子。虽然关系上有点乱,但是秦王的爱妃,听了吕不韦的劝诫后,答应只要赢异人回到秦国,她就收了这个义子,而这个要求看上去简单,其实难度非常大,因为当时邯郸之战已经打响了。作为秦国的质子,嬴异人成了众人的眼中钉,要逃出赵国谈何容易,但钱确实能通神,吕不韦砸了重金,让赢异人在重重监视中逃脱了出来,此年是公元前257年,也就是嬴政两岁的时候,他老爸逃走了,留下孤儿寡母的赵姬和嬴政。



补充说一下公元前258年,嬴政一岁的时候,刘邦和项羽的家乡楚国,迎来了一批赵国的使者,而这一批的赵国使者是来找楚王求救的,至于为何他们在被秦国重重包围的邯郸溜出来,历史还真没提及,而这一次的会面,赵国平原君的毛遂大出风头,最后赢的了和楚国的联盟,两国签写了盟约,楚国答应救援赵国。

此年嬴政的好基友,赵高也成生了,大家不知道吧,赵国只比嬴政小一岁而已,小高其实不小的。而在遥远的西方,罗马和迦太基围绕的地中海的霸权,又打了起来。

而嬴异人逃出邯郸的公元前257年,两岁的嬴政不知道,自己秦国一代名将白起陨落,帮助刘邦平定天下的萧何却悄悄的出生,而罗马人有赢得了一场大胜。



因为嬴异人的出逃,导致了赵姬和嬴政生命朝夕不保,到了公元前256年, 被困在开始懂点事的嬴政,不知道在遥远的千里之外,楚国的一个地方取代秦国汉朝高祖刘邦出生了,而此年竟然秦国的李冰把都江堰修好了,而秦国最终忍不住把东周国君给吞并了。

公元前255年,刘邦一岁,嬴政四岁,萧何两岁,赵高也三岁,几个屁大的孩子,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后世的风云人物。此时的嬴政按道理开始了学习,此时邯郸城大战已经结束了数年时间,赵国此时也渐渐恢复了过往的平静,天竺的阿育王夺取了羯陵伽国,迦太基的克桑西普战胜了罗马,第一次布匿战争暂停了下来。

到了嬴政五岁,赵高四岁,和萧何三岁,刘邦两岁的公元前254年,嬴政已经懂事了,也知道了遥远的老爸已经在秦国过上幸福的生活,而这时的秦赵关系已经没有那么紧张了,嬴政的被囚困的日子也好了起来,更由于其母据说是赵国的富豪家女子,所以他在教育上已经开始了启蒙,而这时其他几位小朋友还在玩泥沙的阶段。



公元前254年,此时的嬴政和平原君与信陵君都待在赵国,相互是否认识,我们不知道当时的嬴政也有六岁了,已经是我们现在要上小学的阶段了,脱离了小屁孩的嬴政,已经知道了外面的世界是如何,而刘邦呢?他才三岁,估计孩子被他父亲教育的阶段,而赵高和萧何等人继续无人提及。



公元前253年,这一年非常的重要,因为这一年一代秦国明君秦昭襄王去世,赵国的平原君也去世。秦国由他的儿子子楚继位,后世称为秦孝文王,此时七岁的嬴政在赵秦两国微妙的关系中,看到了新的希望,而赵姬也收到了自己的丈夫嬴异人做太子的消息,可是他们母子的危机也来了,此时的嬴异人在秦国也有了妻子和孩子,这时他们再不会秦国,怕再回去也难了。而这一年对于佛教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因为传说的第三次集结就在阿育王的领导下,进行了再次的佛经整理,就此佛教的思想传播的更远。刘邦的楚国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国都被迫迁移到了别的地方。这也为以后楚国的没落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252年,看着嬴政长大的蔺相如去世,此时的嬴政已经八岁,刘邦也五岁,开始捣乱,让家里鸡飞狗跳的时候,而这时还是楚国的管理,千里之外的嬴政和刘邦,两人一个在学习,一个在打闹,一个在城市,一个在农村。过着天壤之别的生活和日子。而地中海上,罗马和迦太基打的不可开交。



公元前251年,嬴政已经九岁,赵高八岁,萧何七岁,刘邦六岁,此时嬴政和母亲都收到一个好消息,嬴政放下了手里的游戏,他知道自己终于有机会回秦国,不用再过这种被囚禁的生活,原来是登基不久的秦孝文王挂机了,新登基的就是自己的老爸,嬴异人而此时吕不韦或者是嬴异人终于可以出手,将母子救出。此时的刘邦已经六岁了,和大哥刘伯的感情非常的好,他的长兄和爱这个弟弟,而他这时也要跟着刘太公下地干活了,二哥刘喜天生是个农夫的料,受到了父亲的另眼想看,而刘邦最喜欢和四弟刘交玩,两人的感情是最好的,



嬴政此时见到了阔别多年的父亲和来到了陌生的秦国,开始了自己辉煌的一生,三年后他的父亲去世,他登基成为了天子,此时的刘邦正是问题少年的时候,谁也没想到若干年后,秦始皇出巡的一次偶遇,让刘邦发出了一句话,“大丈夫应当如此”这句豪言,此时嬴政没想到他的维护统一的志愿,会交棒给到了刘邦手里。



这段往事是嬴政九岁,刘邦六岁,赵高八岁,萧何七岁时候的具体情况,当然我们也能够知道在楚国的刘邦,本就是一个小屁孩,过着天真快乐的农村生活,他没想到后来的楚国会被秦国吞并,秦国有被自己取代,不过对于四十岁才走上人生巅峰的刘邦,或许被父亲宠爱,被哥哥维护,和弟弟打闹的这段时光才是最快乐最无忧的。

而我们在曼德拉的效应下,一直却忽视了少年勤快的嬴政和懒散的刘邦竟然是同时代人,这确实有点不可思议!

凤凰2012

凤凰2012

嬴政十三岁登上秦王位,刘邦那时是农家子弟,既不爱学习,又不愿意干农活。与嬴政相比,刘邦绝对是大器晚成。

嬴政和刘邦的相似之处

据《史记》等书籍记载,刘邦和嬴政有二点类似之处。一是他们的生父都成疑。嬴政是他父亲秦国公子异人到赵国当人质,娶了赵姬后生的。但赵姬嫁给异人前是富商吕不韦的侍妾,据说已怀有身孕,所以嬴政的生父未必是异人。

刘邦的出生更神奇,他老家在楚国沛丰邑中阳里,他妈妈刘媪干活累了,在水边休息睡着了,梦见自己和神交合,当时雷鸣电闪,天昏地暗。正好刘邦他爸刘太公去找老婆,看见一条蛟龙附在刘媪身上。不久,刘媪怀孕,生下了刘邦。分析这事,去掉神化的部分,刘邦他妈恐怕在野外出事了,所以刘邦的生父是谁难说,他的性格也不像本分的农民刘太公。

二是刘邦的相貌和嬴政有相似之处。嬴政高鼻梁,大眼睛,老鹰的胸脯,豺狼的声音。刘邦高鼻子,一副龙的容貌,一脸漂亮的胡须,左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他们的共同点是高鼻梁,相貌都异于常人。

嬴政早熟,刘邦晚成

嬴政的童年是不幸的,秦赵交恶,他父亲异人跟着吕不韦逃回秦国,赵姬带着年幼的嬴政东躲西藏。直到六年后,异人当了太子,赵国才把赵姬和嬴政送回秦国。作为太子的嫡长子,嬴政受到了严格的教育,远比同龄的孩子成熟。

同时期的刘邦根本不像农家子弟,整天和好伙伴卢绾混在一起,常被父亲刘太公训斥, 说他不如自己的二哥勤快治家。为这事,刘邦耿耿于怀,当了皇帝后和刘太公开玩笑:“您看我和二哥谁创下的基业大?”

嬴政十三岁登基,吕不韦把持朝政,嬴政亲政前非常隐忍,逐渐地具备了王者气质。同时期的刘邦也有学习目标,那就是战国著名的四公子之一魏国信陵君。为此,刘邦不辞辛苦来到魏国,想投奔到信陵君门下。不料信陵君已经去世,其门客张耳在召纳门客,刘邦便来到张耳门下,两人成为知己。那段时间,刘邦应学到了信陵君的精髓:为人豪爽,礼贤下士,善用人才,非常有助于刘邦以后的成功。

嬴政亲政后开始统一天下,魏国灭亡了,张耳被追捕,刘邦呆不下去回家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刘邦才当了亭长,相当于基层派出所所长。这一时期的刘邦行侠仗义,广交朋友,既有县里的哥们萧何,还有跟班屠户樊哙。

在个人生活上,刘邦也春风得意。先有女伴曹氏,为他生下了长子刘肥。富豪吕公与沛县县令关系好,把家搬到沛县,举办乔迁之宴。刘邦闻讯赶到,张口就报出礼钱一万,实际他一分钱没拿。出人意料的是,善于识人的吕公不但没责怪刘邦白吃白喝,还把女儿吕雉嫁给刘邦。后来,吕雉为刘邦生下汉惠帝刘盈和鲁元长公主。

刘邦仰慕嬴政,成就霸业称帝

刘邦曾经遇到过秦始皇嬴政,那是在秦朝都城咸阳,他看到了秦始皇威武的出巡车队,无比羡慕地说:“大丈夫当如此也!”后来成为刘邦对手的项羽,早年也围观过秦始皇出巡,他对叔叔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也。”

所谓时势造英雄,秦始皇去世后天下大乱,陈胜、吴广率先揭竿而起,项梁与项羽起事,刘邦等人在沛县起义。官职比刘邦高的萧何、曹参胆小,推举刘邦为沛公带领大家。颇具领袖气质的刘邦那年四十多岁了,一路风生水起,赢得与项羽的”楚汉之争“,打下一片江山,做了大汉皇帝,与秦始皇一样君临天下。

滕烋諪

滕烋諪

公元前259年,嬴政出生;公元前256年,刘邦出生。说明嬴政确实大刘邦3岁。

公元前263年秦孝文王嬴柱将儿子异人送到赵国为质子。

不久,在“奇货可居”的风险投资专家吕不韦的牵线下,借家宴舞姬献舞助兴之机,将美貌如花、舞姿翩跹的赵姬献给了异人。

▲影视剧中嬴政质子时期的剧照,是否像个成年人

公元前259年,嬴政和赵姬在赵国都城邯郸生下了嬴政。若以此来看,赵姬跟随异人至少有两三年,这才生下嬴政,而并非一些传言的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

公元前256年,吕不韦用600金买通城门守将,抛下赵姬和嬴政母子,带着异人逃出赵国,并回到秦国。

同样在这一年,刘邦出生。也就是说,嬴政在这三年的“人质”生活中,刘邦还没有出生,又能干嘛吗?

之后,赵姬和嬴政母子俩,又在赵国提心吊胆地过了6年。直到公元前250年,因异人继位秦庄襄王,赵国为结好秦国,这才将赵姬和嬴政母子送回秦国。

也就是说,这一年嬴政9岁,而刘邦仅有6岁,会干嘛,又能干嘛呢?

▲秦始皇雕塑

刘邦,出生于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省丰县)一个农户家里。父亲名为刘太公(刘煓),母亲名为刘氏(刘媪,野史又名为王含始)。

又因刘邦上面有大哥刘伯、二哥刘仲和一个姐姐(宣夫人,昭哀后),所以他排行老四(并非一些史料上讲得排行老三),依据古代“伯仲叔季”的排名形式,故名为刘季。

虽然,《史记》上讲,刘邦年少时性格豪爽,却不喜欢读书,也不喜农事,只喜欢喝酒交友。

但是,又根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也就是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35岁的刘邦才当了县中的一个吏官,后来又当了泗水亭长。

若以此来看,刘邦能当朝廷的吏官和泗水亭长,最基本也会识字断文吧。

▲刘邦塑像

但是,据汉代大戴礼记·保傅称,“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说明秦汉时期的孩子到了八岁才可上学。

不过,又据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虽然孙思邈7岁才入学,但他入学时已能“日诵千余言”。这是否说明,孙思邈在入学前,就已开始识字断文。

还据明庄渠遗书·渝民文称:“凡为父兄者,如有子弟年六七岁至二十岁未冠者,俱要送入社学。”这又是否说明,明朝时的孩子六七岁就可以入学了。

▲野外玩耍的孩童

虽然,古代不可能像现代一样,入学年龄规定的那么死,甚至卡到了出生日。但是,现代孩子入学前,不但有学前的幼儿园教育,甚至入园前,几乎都能算一些简单的加减法,甚至背几首宋唐古诗。

所以,刘邦在6岁前,除了大多数时间光屁股四处跑着玩耍外,也不排除家人会对他进行一些简单的识字教育。可是,又根据刘邦的家庭条件来看,识字教育的几率应该非常低。因此,可以初步推断出,刘邦6岁前,啥也没干,啥也干不成,只能干一些光屁股四处跑着玩耍的事情了。

之所以,有人会提此一问,应是被影视剧中的成年人形象给误导了吧。

图片来源网络

凉凉

凉凉


刘邦的出生年龄存在争议,本文以公元前256年为准。


嬴政与刘邦虽然年龄相差不大,属于同辈人,但人生境遇完全没有可比性,不过二人也是有交集的。信陵君和秦始皇是刘邦崇拜的偶像,而且刘邦还亲眼目睹过秦始皇的风彩,挤在人群中的汉高祖远远地瞻仰着一统六国定天下的秦始皇,不禁叹道:“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这对刘邦日后一心要做皇帝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嬴政VS刘邦 之少年时代


秦始皇与汉高祖,两人没有产生大的冲突,因为他们二人的成王之路正好一早一晚。嬴政是少年成名,而汉高祖属于大器晚成,出仕晚,结婚晚,生子晚,起兵晚,自然当皇帝也就晚了。


约公元前259年,嬴政在赵国出生,正好出生在秦赵两次大战的间隙,前有长平之战,后秦兵围攻邯郸。因此,秦始皇一出生就处于一个动荡的政治环境,这也成了他一生脱不掉的境遇。出生后的嬴政跟随父亲秦庄襄王一起被质押在赵国当人质,后来秦兵围攻邯郸,赵国要拿父亲祭刀,父亲在吕不韦的帮助下逃回了秦国,独留嬴政与母亲赵姬待在赵国东躲西藏的度日。




秦昭王56年秋,昭王死,太子安国君继位,是为秦孝文王,立嬴政父亲子楚为太子,秦赵关系缓和后,嬴政才被接回了秦国。因此,他的童年时光是在赵国邯郸度过的。


秦孝文王正式即位三天就驾崩了,接着嬴政父亲子楚继承王位,是为秦庄襄王,赵姬为后。三年后,秦庄襄王也去了,公元前246年,13岁的嬴政成为了秦王。


可以说,嬴政的少年时代基本就是,按照一个正统的王位继承人而存在的。他的王族血统以及动荡的政治环境,秦国的强大,诸多因素都注定了他只能以政治家的眼光去审视他周围的世界,这与刘邦有着天壤之别。




与秦始皇相比,刘邦的少年时代就轻松多了。约公元前256年,刘邦,原名刘季,出生于楚国沛县,一个富裕的下层平民家庭。家里有兄弟四人,刘邦排行老三,童年倒是不寂寞。刘邦起兵后,小弟刘交成为哥哥身边的机要秘书,二人关系甚好。


司马迁在刘邦的高祖本纪里写到他的出生时,也相当的不平凡。说是刘大妈有一天在水塘边犯困就睡着了。在睡梦中与神不期而遇,一时间天昏地暗,雷电交加。这时刘大爷跑去一看,只见有条龙在刘大妈身上盘旋。不久,刘大妈有了身孕,刘邦就这样诞生了。




当然这肯定是胡扯,但给每一位开创王朝的先祖一个美丽的神话,这是太史公司马迁的特殊癖好。刘邦出生的这一年有点特殊,秦国灭掉周,天下失去了挂名的天子。战国七雄,一强六弱的局面已经形成,那个在赵国当人质的小孩嬴政,先祖们已经在为他日后统一天下忙活了。


刘邦是个模范少年,他有位童年好友卢绾,一生跟随他,后来被封为燕王。秦始皇也有位童年好友,就是燕国太子姬丹,然而后来却指使荆轲到咸阳行刺他。同样是童真好友,区别可真大。




刘邦与卢绾同在“马公书院”读书识字,生活在封闭的乡社中,没有衣食困扰,也没有天灾兵祸,相对来说,生活过得安逸平凡。在这个阶段的刘邦,他天性中的叛逆和桀骜不驯的因子还没有显现出来,因此,还称得上是个模范少年。


嬴政与刘邦,由于家境国境悬殊,二人度过的少年时代,一个背负着国难颠沛,一个过着安逸的小康生活。从天生资源来说,嬴政占据上风,但从人格塑造上来说,刘邦明显占有优势。




嬴政VS刘邦 之青年时代

在刘邦生活的战国晚期,对于男子,17岁是个重要时刻。以秦国为例,男子17岁就算成年了,就有义务要承担国家的赋税徭役了,入仕为吏,征兵从军,也是如此。楚考烈王23年,公元前240年,刘邦也17岁了,这也意味着他从此步入了青年时代。


刘邦原本可以走一条中规中矩的路,凭借家里的条件,和乡里的推荐,入仕作一名乡县的政府小吏。但是他没有走这条路,而是走上了一条叛逆之路,从模范少年变成了一个社会不良青年,走上了一条任侠的道路。




所谓任侠,就是任气节、行侠义,个人与个人之间基于知遇,相互结托,轻生死,重然诺。简单来说就是哥们儿义气,可以两肋插刀的那种关系。对于任侠者来说,人生的目的,不在金钱和享受,也不在实现伟业,只求结成人情的关系,达到义气的境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士为知己者死”,并由此而构建出新的民间社会,即游侠社会。


战国时代的游侠风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于自由的个人与个人间的友谊,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念,也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可见,刘邦很前卫。




战国时代著名的四大公子,以养士著名,他们的府邸,也是游侠们聚集的去处。在刘邦的游侠生涯中,对他有影响的游侠人物有三位,一位是沛县的王陵,一位是外黄的张耳,还有一位就是魏国的信陵君了。


有学者说,身为楚民刘邦的眼光一直向着西方,先是魏国,然后是秦国,因为那里有两位他景仰的偶像:信陵君和秦始皇。刘邦见过秦始皇,没见过信陵君,因为刘邦开始游侠生涯时,信陵君已过世了。但是信陵君道义为先对他的影响极深,而且本身信陵君好贤养士、窃符救赵的声誉,生前已响亮于各国朝野,身后更是被广布于民间。




从游侠等级上来看,刘邦属于第三类,第一类是像信陵君一类王族公子,总之有一定的身份地位,以千人计。第二类就是像张耳、王陵一类的本地土著土豪,以百人计。第三类就是像刘邦这一类的小康家境,以十人计。


刘邦是乡侠,顶头大哥就是县侠王陵,但刘邦一直向往的是跟从信陵君那样的人物。张耳曾是信陵君的门客,信陵君死后,张耳接续信陵君的遗风,名声大震,一直由魏国传到了楚国。刘邦听说张耳后,慕名前往,一个十来岁的无名青年踏出了国门,投到外黄县张耳门下。




刘邦跟随张耳大约一直到他三十二岁左右,也就是约公元前225年左右。以秦国的历法计,也就是到秦王政二十二年,那么在此之前,嬴政又在他的王位上忙什么呢?


秦始皇13岁即位,由于年幼,政权一直把持在太后和相国吕不韦手里。一直到22岁,行了加冠礼之后才亲政。在此期间,他一直在为夺回行政大权而努力,周旋于母亲赵太后与嫪毐、相国吕不韦之间。对于一个青年而言,与一帮实力派过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秦始皇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爱才惜才,他为自己网络了一批人才,诸如李斯,以致于他亲政后能轻而易举地将嫪毐、吕不韦先后拿下,这也是秦国重视人才的结果。




公元前230年,刘邦27岁,秦国灭了韩国。前228年,刘邦29岁,秦军攻破赵国。前226年,刘邦31岁,秦军攻下燕国。前225年,刘邦32岁,秦军水灌大梁,魏国亡,刘邦所在的外黄县归到了秦国门下,高砀郡。


嬴政和刘邦的青年时代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当嬴政已经彰显王者风范的时候,刘邦还在和一帮民间侠士混在一起。当然不可否认,嬴政首先是赢在了起跑线上,但他本身超强的个人能力也不可忽视,帝王家的孩子从小就玩帝王之术,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政治家。




但这并不是说刘邦就差,作为平民,没有雄厚的家业,显赫的祖业,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只能靠自己打拼。对于刘邦来说,作为游侠那些年月,是他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段时间。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在那个纷乱的年月,天下民情民心,刘邦身在民间早已感同身受。并且任侠的性格特点,为他日后组织建立刘氏集团打下了基础。

这一局,当然胜者依旧是嬴政。




嬴政VS刘邦 之中年时代

秦王政收编了六国之后,在国都咸阳呆得时间也有限,因为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巡游。秦始皇一生在十二年间经历了五次巡游,最后还死在了巡游的路上。那么他这么大规模的巡游,真如传说那样,是为了寻找不死药吗?当然不是,他的巡游既有政治原因,也有个人原因。


秦始皇第一次巡游在公元前220年,走的是西北方向,其目的是祭祖和告庙。他要追寻秦人先祖发达的足迹,向列祖列宗报告统一天下大业已经完成。


他的第二次巡游的目的是为了登泰山封禅,古代中国,泰山是天下圣山,登泰山封禅,是世间伟业完成、告祭于天的大礼。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又开始了第三次巡游,这次出游基本在重得了第二次出游的路线,出函谷关,过洛阳、荥阳,奔大梁而去。结果在队伍在行经阳武县博浪沙时遭遇了刺客。这次行刺的组织者就是张良。


秦始皇一生历经了四次行刺事件,第一次就是著名的荆轲刺秦,第二次是荆轲刺秦的续集,由荆轲的好友高渐离实施。第三次就是张良组织的博浪沙行刺,第四次是前216年,秦始皇晚上外出在咸阳郊外遭遇刺客。


张良是韩国贵胄后裔,韩被秦灭后,他谋划了刺杀秦王政,这当然是年轻人呈匹夫之勇意气用事的结果,注定很难成功。




公元前215年,始皇帝第四次巡游天下,抵达碣石,访燕赵,观沧海,刻石纪功,回程巡视了北部边防,经渔阳、上谷、代郡、雁门、九原,由上郡回到咸阳。


公元前210年,始皇第五次出巡,途中染病而亡。


在五次出巡中,四次至海,每次走得都是官修的“高速公路”,但秦帝国的五大交通干道及其他干道,主要是为抗击匈奴而修建的。




秦始皇在巡游天下,大兴土木的时候,刘邦在秦朝的领土上正在筹建自己反秦队伍。秦朝以“法治”天下,游侠这一类人在秦朝是被打压的,像张耳这样的游侠名士,失去了生存土壤,只能四处逃窜,跑到原楚国的陈县潜伏下来。从此,刘邦结束游侠生涯,又回归主流。


对于改朝换代后的刘邦而言,没有多大的感伤,毕竟只是一个市井小民。公元前223年,刘邦大约35岁,做了泗水亭亭长,由体制外进入到了体制内,对于对抗和统治有了正反两方面的人生体验,这对于他的未来成长,可谓受益匪浅。




亭是秦汉时政府的末端组织机构之一,遍布全国,主要设置于交通要道处,大概每十里设一亭。其基本功能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邮政局兼派出所,归县政府办公室直接管辖。


刘邦出生在沛县丰邑,丰邑在沛县西部,泗水在沛县东部,步入中年的刘邦离家赴任。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在青少年时期形成的个性习惯,基本很难改变。刘邦作为亭长,没多久游侠的“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朋友要交,酒也要喝。


在沛县,与刘邦交往最早的是萧何。他们二人是同乡,但二人的背景却差异很大。萧姓是丰邑大姓,而萧何也是丰邑萧姓一族的模范人物。他为人谨慎,办事干练,长于管理行政,人际关系极好。归秦以来,萧何也倍受上级赏识。那么萧何怎么就看上刘邦了呢?




刘邦虽然是一个酒色之徒,桀骜无礼,狂言妄为,但萧何很欣赏他的敢作敢为、有担当的个性。上能远从张耳,侍从王陵,下能深入三教九流,聚集一帮铁杆哥们儿,在沛县也算得上一号人物,而且萧何认为,刘邦有智慧有肚量。后来追随刘邦,成为西汉的开国功臣。


刘邦在泗水新结识的兄弟就是夏候婴,也是沛县人。夏候婴是政府车马队的车夫,负责邮件文书传送,常在泗水亭停留,与刘邦促膝长谈。他颇感与刘邦意气相投,后来也作了小吏,二人交往更密。并且有一次二人对剑,刘邦不慎失手伤了夏候婴,被人告发,因为秦法规定,官吏伤人要追究刑事责任。




夏候婴为此入狱一年,死咬此事与刘邦无关。释放后,二人成为生死之交,刘邦起兵后,夏候婴追随刘邦左右,长年为刘邦驾驭马车,后来作了汉帝国的交通部长。


在刘邦早年的交友圈中,还有一位就是兄弟任敖,同样也是沛县人。任敖讲义气,秦二世初年,刘邦弃职亡命天涯之后,刘邦夫人吕雉被捕入狱,任敖为保护大哥的女人做了不少事情。后来也追随刘邦,爵封广阿候,官拜上党郡守。吕后当政后,还任命他为御史大夫。


张良也是刘邦交往的一位重要人物,张良是迁居到了沛县附近。作为韩国的贵族后裔,张良一心想着为祖国复仇,他先是流落到了陈县,陈县一直是反秦的热土,张良在陈县结识了不少反秦豪侠。刘邦也在其中,二个相见如故。




从刘邦在泗水的朋友圈中,我们发现,刘邦交友游走于不同阶层之间,都能与其称兄道弟,这不得不说明,刘邦的确是一个很有个性人格魅力的人,这种人际交往关系也影响到汉帝国建立后的君臣关系。


公元前210年,刘邦46岁,同年,秦始皇崩,胡亥即位,开始更加残暴的统治,重启停工的阿房宫、骊山陵的建设,秦朝平民服不完的徭役又开始了。刘邦负责押解沛县外出的徭役到咸阳,约百十号人,结果没走多远,却不断有人跑掉。




刘邦心想,照这样走下去,到不了咸阳,人就跑光了,到时自己也不会有好下场,索性将人全放走了,自己也成了秦朝的通缉犯,过起了亡命天涯的生活。再后来,陈胜吴广举起起义的大旗后,刘邦也趁势加入了起义大军,在沛县起兵,开始上阵打拼起自己的天下。


嬴政和刘邦的中年时依旧差异很大,嬴政忙着在加固大秦的基业,还有个人的长命百岁问题,而刘邦还在一个小地方精心打造自己的朋友圈。从长远利益看,嬴政走得是下坡路,而刘邦走得是上坡路,差异大,但结果完全不一样,所以刘邦的中年时代是成功的。


综上所述,对于嬴政和刘邦做了一个大致的对比,仅供参考。

gaoliang

gaoliang

首先要知道的是,关于嬴政比刘邦大三岁这件事并不是绝对准确。这个说法主要是出自西晋名士皇甫谧所撰写的《帝王世纪》中,汉时史料并没有对刘邦的年纪进行直接记述,皇甫谧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了刘邦年龄的记载。学界推测皇甫谧很有可能是通过一些五行终始论、谶纬学说推算出的刘邦年龄,那这就是非常不靠谱的,这也就无法确定嬴政做人质时,刘邦在做什么了。

按照《帝王世纪》的说法,刘邦于公元前256年出生,也就是秦昭王五十一年。这一年秦国发兵灭周,结束了这一延续八百年的王朝。而汉朝长期以来否定秦朝具备合法性,认为自己是火德,直接继承了周朝的木德,毕竟五行之“木生火”。皇甫谧之所以说刘邦生于此年,恐怕也是受此影响,所以在刘邦的年龄问题上擅作揣测,信马由缰。

连汉书都没记载刘邦的年龄具体有多大,可见对于这件事来说,汉朝官方应该也是拿不准的。搞不好刘邦自己都忘了年龄,毕竟刘邦出身于底层,忘记自己年龄的这种事在底层确实是比较常见的。因此谁也不好说嬴政做人质、做傀儡时刘邦在做什么,刘邦当时压根没有出生也是很有可能的。

虽然无法判断刘邦的年龄,但刘邦的早期经历确实精彩。他小时候不愿意干农活,因此总被父亲责骂,父亲甚至认为自己的这个小儿子一辈子不会有出息。刘邦作为一个无赖,听说名士张耳在外黄招揽门客,便屁颠跑去给张耳做小弟,陪着张耳呆了好几个月。秦国怎能容忍魏国的旧日名士在民间发展力量?于是下令通缉张耳,张耳的门客作鸟兽散,刘邦也逃回了家乡。

这样来看的话,当时的刘邦也算是见过一定世面的游侠了,并不是真正短陋的乡野村夫。恐怕刘邦也正是因为这个特质,所以才当上了亭长,还与当地的县吏打成一片。后来土豪吕公就是因为欣赏刘邦身上的气质,所以才做主将女儿嫁给了刘邦这个地头蛇。

吕公虽然欣赏刘邦,但他恐怕也想不到刘邦后来能灭秦国,还当上了皇帝。秦始皇数游关东,曾路过泗水郡,他也想不到泗水郡会出现一个颠覆了秦朝大业的人物。不过刘邦之所以能成就伟业,说到底还是秦朝的暴政给了他机会。如果秦始皇、秦二世推行善政,刘邦恐怕只能平平凡凡度过一生了。

范小T

范小T

赢政做过人质之子,沒做过真正的人质,更没做过傀儡,没亲政不能说是傀儡,傀儡是牵线木偶,自己的心愿完全不能表达,顶个名义而己,比如溥仪当满洲皇帝时是日本人的傀儡。赢政只没亲政,太后监国,题主认为赢政和溥仪一样吗?

思文淡YI

思文淡YI

嬴政童年时常有性命之忧,而刘邦童年时,是一个贫穷的小农民。

嬴政跟刘邦差不多是同年人,在童年的命运方面,两个人都经受过一些苦难。比较之下,嬴政童年时常有性命之忧,而刘邦仅仅是出身不好、家庭贫困。好死不如赖活着,我们觉得刘邦的童年要比嬴政的童年安逸一些。农家生活虽然苦,但是毕竟还是许多文人墨客,尤其是以陶渊明为偶像的文人所追求的目标。

从现在可以查阅到的资料来看,刘邦小时候是一个小农民。我们知道,那个时候还是公元前,社会生产水平相当低,农业生产作为基础性产业,也免不了辛苦劳累与收获的成果不成比例。

嬴政因为他父亲特殊的身份,我们可以认为是出身于落魄贵族的小娃娃,小的时候过着躲躲藏藏的日子,经常因为被人追杀而有朝不保夕的危险。

反观刘邦,小时候甚至都没有名字,只是模糊地叫刘三,刘季。叫刘三是因为他排行老三。季,是老四或者家里老小的意思。当然,刘邦并不是家里最小的,他后来还有了一个弟弟。按理说,伯仲叔季,他刘邦应该叫刘叔才对,可是,对于这样一个地位低微的人来说,叫刘三还是叫刘四,有什么分别呢?叫阿猫还是阿狗,还不都是一样?

刘邦出身低微,源于他父母地位低微,这是自古以来普遍的规律。《史记》说刘邦“父曰太公,母曰刘媪”,这句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老爸叫刘大叔,老妈叫刘大妈。

大叔大妈,这根本就是通用的称号而已,显然不是什么名字,可见刘邦的父母也只是普通至极的农民。

值得一说的是,虽然刘邦的父母身份地位低微,但是他的祖父还算是有些身份的,据记载,刘邦的祖父曾经担任过丰公,也就是丰邑邑令,即丰邑县县令。不过,等到了刘邦父亲这一辈的时候,由于天下动荡,社会不安,他们老刘家已经沦落到了平民老百姓的行列,只能以农业生产维持生计。

不过,刘邦这个人,从小就不安分,对农业生产不上心,以至于他老爸也不喜欢他,他后来当了皇帝,还时常回忆起当年当农民时候的故事,大有今非昔比的意气风发和慷慨激昂。

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下面我们看一看嬴政。

史记·吕不韦列传:秦昭王五十年,使王齮围邯郸,急,赵欲杀子楚。子楚与吕不韦谋,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得脱,亡赴秦军,遂以得归。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

你看看,秦国不顾嬴异人子楚的处境,派王齮围攻赵国都城邯郸。于是,赵国人便想杀掉嬴政的父亲子楚,在吕不韦的周旋下,子楚得以逃脱。可是,子楚并没有带上妻子儿女一起逃脱,而是只顾了自己的安危,置妻子儿女于不顾。幸亏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赵姬依靠着丰厚的家资,东躲西藏,才保住了嬴政母子的性命。

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

按照这个记载,这个赵姬,就是赵氏富豪人家的女儿,那么,她要嫁人,自然要嫁给门当户对的人。吕不韦当时是一个土豪商人,要说,这也算的上是门当户对。可是,我们看史书记载,这赵姬嫁给吕不韦,只不过是当了个妾,而且是可以随意赠予的那种。

史记》: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这显然有些自相矛盾,至少是不能自圆其说。我们猜测,这里,可能不是因为赵姬家资丰厚,很可能还是吕不韦暗中相助,帮着嬴政母子脱离了赵国的追杀。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不论是异人还是嬴政,都是吕不韦政治投资的棋子,都是他的政治资本,作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嗅觉极度敏锐的商人,吕不韦一定看到了这里面潜藏着的巨大商机。

另外,有人说嬴政其实是吕不韦的儿子,说嬴政不姓嬴,也不姓赵,而是姓吕。这当然很好地解释了吕不韦的许多所作所为,但是毕竟,江湖传言而已,死无对证的事情,我们也只当个故事听一听就好了。

无言的结局

无言的结局

嬴政是创业早的……13岁登基担任大秦帝国实习最高元首。

刘邦是创业比较晚的,只比嬴政小三岁的他,在嬴政死的时候,领着一帮老乡,在芒砀山“躲雨”……

出来的时候挺容易,不敢回家了。

“遇雨失期”,只好找个没人地方一直躲雨,不敢露面。

关于刘邦早年的记载比较少,各种神话灵异,民间传说。

嬴政的轨迹比较简单,就是登基,亲政,平叛,灭六国,然后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大秦皇朝的建设当中。

顺便把剩下的那一点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寻仙求长生道路上。

那时候的刘邦则更简单,基本上就是喝酒,吹牛,打架,调戏妇女,四处游荡不事生产,组织民间黑社会团伙并亲自担任首领。

对他一生产生最大影响的,就是广交朋友。

有点“及时雨”宋公明哥哥的气质。

县里领导萧何,曹参被他拉下水很正常,他居然在年轻时代还认识了张耳!

而且还跟着张耳,在外面鬼混了很久,增长了见识,结交了豪杰。

张耳是信陵君门客,魏国外黄县令,秦始皇悬赏千金捉拿的要犯,刘邦的儿女亲家,秦末著名反贼……

由此可见,年轻时代的刘邦,不一定只是个村里的土霸王,地痞流氓头子,很可能有一定的江湖地位。

往来皆豪英!


嬴政做人质的时候,刘邦……在吃奶……

无论后世史书怎么神话他的出生,但是那时候的他能做且只能做一件事:吃奶!

再大一点就是喝糊糊?

再大一点……撒尿和泥?

嬴政三岁当人质,那时候刘邦刚生,出没出满月不知道,司马迁没写。

所以刘邦在喝奶。

嬴政归国时候8岁,刘邦5岁。

肯定不能喝奶了,那时候民生艰难,按照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老传统,不是只要劳动力的刘邦一般都是吃稀的,吃干饭的时候少,所以刘邦在喝糊糊。

5岁已经可以按照农村孩子惯例生活了,摸鱼掏鸟撒尿和泥等等吧,傻玩的同时帮助大人干点力所能及的辅助劳动。

这方面的轨迹,几千年没啥本质性的改变。

一辈辈都是这么长起来的。

哪怕是刘邦和朱元璋这俩农民出身的当皇帝,也没改变过。


嬴政做傀儡的时候……那就是13岁到22岁亲政这段时间呗。

那时候刘邦是10-19岁。

逆反期和青春期。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刘邦肯定没有参与过九年义务教育,但是真的没读过书?

从他后来的作为看,似乎不像是纯文盲!

哪怕识字不多,似乎也是认得字的。

刘邦的“大风歌”是千古名篇,而且一个人承包了作词,作曲,演唱,舞蹈。

这方面综合能力似乎比专业人士不弱。

如果读过书,那就牵扯到了一个问题:刘邦家,真的穷吗?

史书记载刘邦不事生产与经营!

看看,刘家不但能生产,还有经营!

也就是说刘邦家不但有自己的地,很可能还不算特别少,而且还做买卖。

这也就能解释刘邦为何不但能够折服萧何,曹参等朝廷的干部,而且能够与张耳等名流做朋友了。

刘邦家,未必就真是祖传八辈五,没出过远门的纯农民。

那么刘邦在嬴政的君主实习期,在村里不但打架,喝酒,游手好闲,也在读书。


不但刘邦这样的民间人士,就算是帝王,青年时代的故事,流传下来的也不多。

很多人与很多事件,或者史料矛盾,或者疑点重重。

这一点尤其是先秦古代史,更为明显。

因为那个年代没有纸,竹简刻字费时费工费钱。

别说刘邦这段时间的事迹不好追寻,就算是嬴政也只不过是青史几行文字。

这个问题,问的挺有意思的,哈哈哈哈。

ゞ/'啨天娃娃

ゞ/'啨天娃娃

老无历史观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总有种误解,因为汉朝是在秦朝之后的朝代,而刘邦又是在秦始皇死后才发动起义建立的汉朝,我们就会觉得刘邦与秦始皇嬴政是两个时代的人。


实际上,嬴政只比刘邦大3岁。

嬴政生于公元前259年,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两人相差3岁。

中国传统史书是以纪传体为主要编写方式,这种方式便于更容易了解一个人,但不便于与其他人对比。

因此先分别简要叙述嬴政和刘邦的生活经历,再将两人放在同一时间轴下对比。


嬴政: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年),嬴政出生在赵国邯郸。那时候他的父亲子楚在赵国为人质,因吕不韦的关系,认识了赵姬,便有了嬴政。

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秦国攻打赵国,秦赵关系恶化,子楚逃回秦国。而赵姬和嬴政留在了赵国,时年嬴政3岁。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子楚成为秦国太子,作为未来王位继承人的嬴政和赵姬被赵国送回秦国,时年嬴政9岁。

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嬴政为太子,时年嬴政11岁。

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嬴政成为秦王,国政由吕不韦把持,时年嬴政13岁。

始皇帝九年(前238年),秦王政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亲政,时年嬴政22岁。

始皇帝十年(前237年),嬴政铲除了嫪毐势力,迫令吕不韦自杀,真正独掌权力,时年嬴政23岁。

始皇帝十七年(前230年),开始吞并6国,时年嬴政30岁。

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六国,时年嬴政39岁。

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年),嬴政病死于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时年嬴政50岁。

刘邦:

秦昭王五十一年(前256年),刘邦出生于楚国沛郡。

前236年-前226年,刘邦游历魏国故地,后一度为张耳门客,这段时期刘邦20-31岁

始皇帝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灭魏之后,张耳成为秦廷通缉犯,门客皆散去。刘邦回到家乡沛县,时年刘邦32岁。

始皇帝二十四年(前223年),秦国灭楚,刘邦做了泗水亭长,时年刘邦34岁。

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刘邦也在沛县发动起义,时年刘邦48岁。

汉元年(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秦朝灭亡,时年刘邦50岁。

汉五年(前202年),刘邦登基称帝,建立汉朝,时年刘邦65岁。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逝世,时年62岁。

现将两人主要活动时间总结成一张表:



在他们共同的时间里,两个人的地位一个天一个地,在当时的影响力也不可同日而语。

在嬴政当人质的前257-前251年这段时期,刘邦还处在幼年期,那段时间他还在家乡和孩子们一起玩泥巴。

暗夜女王

暗夜女王

公元前256年,一个平民家庭生下来一个儿子,这个孩子就是50年后登基为帝的汉高祖刘邦。谁也没想到再往前三年,公元前259年,一个日后可以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就此在赵国诞生,但此时出生的嬴政,还是一个彻彻底底在赵国做人质的质子。

不同的命运

拿秦始皇的命运和刘邦相比,秦始皇虽是流落他国的秦国皇族,但也不比出身平民的刘邦好到哪去。在嬴政和母亲赵姬,在赵国危机四伏逃亡之际,刘邦却无忧无虑的在乡下过着田园生活。

当嬴政成为吕不韦、赵姬控制下的傀儡皇帝,饮食起居言行举止都被限制的时候,刘邦却性格直爽不拘小节任性而为的活着。

当嬴政剿灭嫪毐,收复六国疆土,风光无限之时,刘邦才刚刚当上沛县的亭长,登上了他人生际遇的顶峰。

当嬴政四处派人寻仙问道寻求长生不老之术时,刘邦依旧丰衣足食不愁吃喝,过着洋洋得意的亭长生活。当嬴政驾崩沙丘,儿子扶苏自杀,胡亥残杀秦族后裔之时,刘邦已从亭长的身份,因私放徭役囚徒,成为逃亡在外的犯人。

从客观分析,秦始皇和刘邦的身份,根本就不在一个级别之上,若不是秦二世胡亥的昏庸无道,使秦国处在乱世之中。刘邦根本就没有丝毫翻身的机会。但刘邦也曾经和李斯一样,都怀揣过远大前程的梦想。

远远相望

刘邦少年时期,曾非常仰慕信陵君魏无忌,但当其去投靠信陵君之时,信陵君魏无忌早已驾鹤西去。此时恰巧信陵君曾经的门客张耳,也在广招门客招贤纳士,所以刘邦从此就成为张耳门下的门客,并和张耳交情甚好。直到魏国灭亡,张耳落寞逃亡,刘邦又重新回到家乡沛县。

以此看来,刘邦此人是一个胸无大志毫无远见之人。虽然刘邦和秦始皇嬴政曾经有过远远相望的一面之缘,刘邦曾经对秦始皇也有过崇拜和仰慕。但刘邦从始至终,都没有意识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的道理。

以此也可以看出,秦始皇和刘邦不论身份还是战略眼光上的悬殊,不是一般的大。后来刘邦被沛县文吏萧何、曹参,推荐保举成义军的首脑,也无不是出于事败不被满门抄斩的私心。

这也无形影射出,刘邦在众人心中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那种人。也只有刘邦这种性格,才能柔和不同的思想和建议,把一盘散沙武装起来。

若换做秦始皇嬴政的性格,来担当刘邦的角色,刘邦恐怕早已被心存二心的部下所杀。所以秦始皇和刘邦的人生经历,完全是大相径庭的两个不平凡人生。

注定刘邦前半生没有秦始皇的人生精彩,但笑到最后的人生才是最精彩的。这就是当秦始皇成为众人的焦点,而刘邦只不过是过往观众的道理。像刘邦这种大器晚成,从观众变成像秦始皇那样的大腕角色,其几率和幸运指数,都可谓是奇迹中的奇迹。

晶叔聊文化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图片来源西瓜视频《楚汉传奇》剧照)

蓝白相间

蓝白相间

嬴政与刘邦的命运,正是应了那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两人的童年际遇,半斤八两,各有心酸难说。

嬴政与刘邦,均生在战国七雄争霸的乱年,注定命运跌宕起伏。嬴政生在公元前259年,而刘邦则是256年,仅比嬴政小3岁。

嬴政天生龙种,却从打娘胎起直到公元前251年之前都在赵国邯郸为质。

秦昭襄王时期,秦王嬴稷为了麻痹战国假修秦赵之好,把儿子嬴柱所庶出不受疼爱的秦异人派去赵国,代父为质。


(秦异人)

那时候的战国七雄,有互换宗室子为质以示盟好的习惯,假如任一方违背盟约开战,另一方便可杀其质,号召诸侯举大义群起而攻之。

异人到了战国邯郸,认识了吕不韦,吕不韦认为异人奇货可居,举家财长期投资了异人,还把自己爱姬赵姬送给了异人以示诚意。

异人很快与赵姬生下了嬴政,但好久不长,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擅自撕毁秦赵盟约派兵发动长平之战。


时赵孝成文十分怒极便要抓异人祭旗,此事被在城中颇有经营的吕不韦所知,带着异人,逃出了邯郸城回到了秦国,留下了2岁的嬴政与赵姬,孤儿寡母,流亡隐匿于邯郸城乡间。

此后,一直到嬴柱登基,异人过到华阳夫人膝下为储,公元前251年,那时秦国势大,嬴政才到秦国,开始他波澜壮阔的帝王生涯。

在公元前259年到251年,嬴政8岁之前都是在战国邯郸度过的。期间曾被平原君下过狱威胁异人过,曾流亡民间过,被赵国不知明里暗里追杀殴打过多少次,更不用说赵国公子哥的欺侮谩骂,更是多之难数。整个8岁的童年,虽贵为龙种,却要多苦有多苦,相比还不如后来泥腿子出生刘邦来得喜乐平安。

倒是母亲赵姬慈爱智慧,不仅一手温暖了他的童年,还良苦用心找来一个隐士大贤负责嬴政的蒙学教育,使其不至沦丧龙种王威。

值得一提的是,据说童年时嬴政还曾与燕国太子丹玩得火热,至于刺杀之事都是纯属无奈的后来之事。

你要问刘邦这时候能干嘛?

刘邦晚嬴政3年于公元前256年出生沛郡丰邑中阳里。


在嬴政邯郸为质的年岁里,左右不过刘邦1岁到5岁的事,5岁之时,尚且牙牙学语的乳臭小子,那能干的事着实有限。

倒是有个叫做卢琯的家伙,与刘邦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铁哥们。


(卢琯)

刘家与卢家呢,更是父辈就拜把子烧黄纸的铁哥们,因此刘邦5岁之前,最多可能是与家人或者卢琯,在两家一亩三分地玩耍,左右不过是蹭饭和泥巴,或者斗鸡玩蛐蹴鞠就了不得了。要出远门玩,刘卢两家怕是看得紧得很。

两人都是农村泥腿人家,能有多少故事。

再至于说萧何、曹参、樊哙、周勃之流,这些也都是刘邦稍长大后去了一趟大梁城之后回来的事了。

点击关注不书,了解更多精彩回答!

猫头鹰

猫头鹰

秦始皇出生于公元前259年,但是刘邦的出生时间是存疑的!有公元前256年,和公元前247年两种说法。现在大概率采用前者,也就是说秦始皇只比刘邦大了3岁而已。

这事儿就有意思了,秦始皇几乎和刘邦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可是看起来却像是两个朝代的人。一个是秦帝国的创始人,一个是汉帝国的创始人。那么秦始皇的成长过程中,刘邦究竟在干些什么呢?


一、9岁以前,秦始皇一直都是人质。刘邦当时在干嘛?

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嬴子楚,早年的名字叫嬴异人。嬴异人是秦国太子安国君众多儿子中非常不出色的一个,所以被弄到赵国去做了人质。

做人质既是一种无奈之举,也可能转化为立功之举。因为安国君的众多儿子中,立功者不多,所以嬴异人在吕不韦的帮助下回国以后,那日子就比较好过了。

趁着嬴异人比较火,吕不韦立刻开始给他炒作星途,让他成了安国君正妻华阳夫人的养子,并且改名嬴子楚。这么一来嬴子楚不光给秦国立功,而且成了安国君的嫡子了!一眨眼就成了最有继承权的一位王子。

这一年,9岁的嬴政还在赵国做人质,同年跟随他的母亲赵姬回到了秦国。所以说嬴政的童年是比较心酸的。在赵国做人质,能有什么好待遇呢?

那么这一年的刘邦在干嘛?当然是在玩泥巴!你觉得一个6岁的孩子,在物质匮乏的时代,除了玩泥巴还能干啥呢?


二、秦始皇13岁成为秦王,刘邦这一年10岁。

安国君命不好,在他老爹秦昭襄王去世后仅仅1年时间,他也去世了,在位时间不过3天而已。这个时候嬴子楚便以嫡子身份继承了大位,也就是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上台以后,立刻把嬴政立为太子,这么一来3年后秦庄襄王去世时,13岁的嬴政便继承了秦王大位,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我们现在明白了,秦始皇说到底就是一个历尽艰险的官二代,没有吕不韦的炒作,秦始皇跟他爹秦庄襄王,什么也不是。更不可能有机会一统六国,所以说千万别小看商人的炒作。

13岁的秦始皇登基以后,吕不韦作为相邦,自然操控着一切,秦始皇就这么成了傀儡。一直等到秦始皇23岁的这一年,他赶走了吕不韦,自此彻底掌握秦国政权。

那么问题来了,20岁之前的刘邦又在干嘛呢?我们要知道,刘邦所在的沛县,其实一直在魏国和楚国的边境地区。一会儿属于魏国,一会儿属于楚国。

所以刘邦的身份也比较尴尬,也可以说他是魏国人,也可以说他是楚国人。年轻时候的刘邦,不仅对楚国的歌曲了如指掌(这是泡吧必备神技),而且十分崇拜魏国大英雄信陵君魏无忌。


因此20岁以前的刘邦,从一个玩泥巴的小孩,逐渐成长成为了一个开始追星的青年。他向往魏无忌的那种英雄气概,这或许就是榜样的力量。

所以说别以为刘邦真的是一个不学无术之人,他少年的时候,曾经跟卢绾一起读书,在那个年代,家里没点资产或者背景,你想读书?这是不可能的!

可能刘邦在书里也找到了一些人生道理,对于种地这种事儿压根就不感兴趣,因此大家才会觉得他是个懒家伙,刘邦也丝毫不介意,反正已经习惯了。

此后刘邦便开始游历魏国,本着追星的精神,刘邦把魏国都给走遍了,才发现原来自己追星的对象魏无忌,早就去世了!

这可把刘邦伤心了好长时间,不过没关系!当时信陵君魏无忌的门客张耳,此时已经混得很好了,所以刘邦就跟张耳成了很好的朋友。两人相谈甚欢,估摸着话题都是围绕着信陵君。一直到了刘邦32岁的时候,张耳成了秦朝的通缉犯,刘邦才不得不回到家乡。


三、刘邦的“仕途”,还多亏了秦始皇。

公元前223年,秦国灭了楚国,因此刘邦就这么成了秦国的老百姓。这个时候刘邦的机会也来了,因为他曾经读过书,而且游历四方,很有见识。所以他通过了秦国的公务员考试,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基层干部泗水亭长。

可以说没有秦始皇就没有刘邦的仕途。秦始皇在2年后灭亡齐国,完成了一统六国的壮举,这一年他39岁,自称始皇帝。而刘邦这一年36岁,人称泗水亭长!

如果事情就这么发展下去,刘邦或许也就这么安然地度过一生了。闲暇的时候找朋友们遛遛狗喝喝酒,而秦始皇则开始了自己巡视天下的事业。


四、秦始皇走遍天下,刘邦娶妻生子。

秦始皇一统六国以后,便开始到处游玩,他要看看自己打下来的江山到底有多大,有着怎样的风土人情。

所以秦始皇在这期间,常常到江淮一带游历,那架势是相当大的。这个时候的刘邦看到秦始皇的车驾以后,不禁感叹:大丈夫当如是!

因此在刘邦36岁左右,便改变了自己追星的对象。过去他认为魏无忌多次击败秦国是真英雄,现在他看到秦始皇一统六国,那才是真英雄!

当时还有一个小弟弟项羽也看到了秦始皇的车驾,这一年才不过12岁,就发出了豪言壮语:吾当取而代之!

刘邦在追星之余,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终身大事。其实早年刘邦就有一个没过门的媳妇儿曹氏,还跟曹氏生了个儿子刘肥。

但是这个曹氏的身份似乎有点问题,所以刘邦一直没娶她过门。等到大财主吕公到沛县避难以后,身为基层干部的刘邦立刻就征服了吕公,没多久吕公就把女儿吕雉嫁给了刘邦。吕雉比刘邦足足小了15岁,可见刘邦的魅力还是不小的。

读过书,有见识,还有一份公务员的工作,这种人就算是放在现代,似乎也是个香饽饽,绝对是相亲角各大丈母娘争夺的对象,刘邦自然也不例外。年纪大点算什么?有稳定工作和收入,这才是正经事!


结局:秦始皇病死沙丘,刘邦取而代之。

50岁的秦始皇还在外面游玩,有一天他心血来潮,想去看看饿死赵武灵王的沙丘宫究竟是啥模样,就跑那儿玩了一趟。

结果一不小心,秦始皇就病死了。给秦始皇找长生不老药的徐福还没回来,看来秦始皇是用不上了。这一年刘邦47岁,正在押送徭役们去修长城,结果在半路上跑了不少人。

刘邦索性也就反叛了秦朝,不久之后他便成为了沛公,手下有了几千人马,并且加入了项梁的楚军,公然跟秦朝叫板。

谁也想不到,这个一生寂寂无名的人,最后居然取代了秦始皇,建立了大汉王朝,成为了天下之主。

参考资料:《史记

不是很甜的兔兔

不是很甜的兔兔

秦朝和汉朝是两个时代,同样也给人一种错觉,就是两个王朝的开创者,秦始皇嬴政和汉高祖刘邦是两个时代的人。

但就现实来说,秦始皇和刘邦的年龄相差不大,一般认为是相差三岁。他们完全是一代人,只是因为建立功业的时间顺序,令人们产生了错觉。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郸。

历史上明确交代了秦始皇的出生时间,但是很可惜,刘邦的出生时间,在正史中并没有明确记载。

后世有两种考证的说法:魏晋时期的皇甫谧认为:“高祖以秦昭王五十一年生,至汉十二年,年六十二。”

西晋时期的臣瓒在研究《汉书》时,认为:“帝年四十二即位,即位十二年,寿五十三。”

这两人也大致属于同一时期,从两人的经历来看,皇甫谧属于职业写手,属于民间派。

而臣瓒,目前没有准确定论这个人是谁,一般认为是西晋校书郎傅瓒,所以臣瓒的说法可能更官方一点。

嬴政在赵国做人质时,刘邦还在撒尿玩泥巴

秦始皇嬴政的童年,其实是很不幸的,公元前259年,出生在赵国的邯郸。此时造成赵国衰落的长平之战,刚刚结束几个月,可想而知他们一家人在赵国的待遇。

赵国人绝对是有杀了他们全家的心思,但是赵国急于求和,结束这场战争,才没有下手。不久之后,赵国答应割让秦国的六座城池反悔了。

秦昭襄王悍然发动邯郸之战,派遣王陵、王龁先后率军攻打邯郸。吕不韦得到赵人要杀嬴政一家的消息后,连夜带着嬴异人逃出邯郸,留下三岁的嬴政和母亲赵姬在邯郸相依为命。

赵国人本来打算杀死赵姬和嬴政泄愤,但是赵姬原先是赵国富贵人家的女儿,得以带着嬴政藏了起来。就这样,赵姬带着嬴政,在赵国邯郸过起了东躲西藏的日子。

终于到了嬴政八岁的时候,他的曾祖父秦昭襄王去世了,他的爷爷嬴柱登上秦王之位,立他的父亲嬴子楚为太子。赵国不想再把秦国得罪狠了,就把赵姬和嬴政,送回了秦国。

如果按照刘邦比秦始皇小三岁来算的话,邯郸之战时,刘邦刚刚出生。嬴政在邯郸流浪时,刘邦也从一个小孩子,长大成为一个五岁的少年了。

史记》记载,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

所以这段及以后的时间,刘邦不仅在街上与小伙伴撒尿玩泥巴,刘太公也将其送入学堂,读书学习去了。

秦王嬴政继位后,吕不韦、赵姬专政,刘邦开始追星了

公元前247年,在位三年的秦始皇的老爹秦庄襄王去世,年仅十三岁的秦王嬴政继位。因秦始皇年幼,秦国的朝政由相国吕不韦和太后赵姬把持。

八年后,二十一即将亲政的秦王嬴政,在雍城蕲年宫行冠礼。太后赵姬的情夫嫪毐发动叛乱,想要杀死嬴政,另立自己与赵姬的私生子为秦王。

秦王嬴政事先早有准备,在蕲年宫布下三千精锐秦军,派遣丞相昌平君率军平定嫪毐的叛乱。趁这次叛乱,嬴政收回吕不韦和赵姬的权力,掌握秦国朝政大权。

在秦王嬴政虽然登上王位,但因为年幼,朝政都在吕不韦的掌控中的这段时间。在沛县的另一位开国之君,汉高祖刘邦,也没有闲置。

已经十来岁的刘邦,跟别的出身农家的少年不一样,别人都是早早地跟着父母下地干活,为自己置办一份家业。

但是刘邦却是“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压根就不愿意下地干活,整天在大街上厮混。从老爹、兄嫂那里混口饭吃,天天被人嫌弃。

刘邦在街上混得时间久了,经常听人说起魏国的公子信陵君的传说,内心十分仰慕。于是刘邦决定前往魏国大梁,投奔到信陵君的门下。

信陵君死于公元前243年,刘邦前往大梁投奔的时间,距离这个应该不会太远。古代信息传播比较慢,刘邦去大梁前,还不知道信陵君的死讯,如果时间间隔太久的话,天下人肯定都知道信陵君的死讯了。

刘邦到了大梁后,才知道信陵君已经去世,所幸这时候,信陵君的门客张耳也在招收门客。刘邦这一趟总算没有白跑,就到外黄,投入张耳门下,至此两人建立很好的关系。

刘邦这种行为,像极了现在的追星族,可以说,不喜欢上班工作的刘邦,可能就是历史上最早的追星族。

但是很可惜,没有见到偶像,偶像就去世了。后来刘邦路过信陵君的墓地,专门封赏了一块土地和五户人家,祭祀供奉信陵君的陵墓。

游历天下,也是刘邦的成长方式,为将来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我们在讨论刘邦与比他大三岁的秦始皇的差距时,却往往忽略了两人的阶层差距。

嬴政从八岁起,就是秦国的王位继承人,作为一个传承了五百年的老牌诸侯国,对于王位继承人有严格培养制度,嬴政到亲政之前,都一直在学习。

反观刘邦,刘太公把他送入学堂,目的恐怕不是让他学习经世的学问,最多就是给他扫扫盲,了解一下秦法,省得以后犯法走弯路。

十来岁以后,刘邦开始追随偶像的事迹,投身到了最大的一座学堂,社会这所大学中,学习处世的学问。

古代的圣人,春秋的孔子、心学的王阳明,悟道学习,成就一家之言,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孔子游学各国,向多位大师学习。王阳明走遍大明的边塞、西南蛮夷,山中的佛道寺院,领悟心学的道理。

而刘邦游历天下,做张耳的门客,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呢。他与张耳以及其他学习各种学说的门客交流,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

刘邦的来自底层的善于察言观色,喜欢与人交朋友的特性,都在游历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这在后来的建功立业中,都转化成了政治能力,是别人所不具备的,成为了刘邦致胜的关键!

刘邦用自己的方式,战胜了秦二世和项羽这两位富N代,建立了如同秦始皇这个富N-1代的功业。

很多人要说,凭什么三代的积累就比不过你的十年寒窗呢?抱歉这是一个讲究才能的世界。

和平年代,没有那么多发挥的空间,很多寒门子弟被埋没,成了拼爹的时代。

但是需要英雄的乱世,永远是寒门士子建功立业的舞台,因为有些血性和拼劲,就是寒门骨子里带有的!

wangmoning

wangmoning


秦王嬴政出生于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57年秦军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吕不韦设计带着秦王嬴政的父亲秦异人逃回了咸阳。

这个时候的嬴政只有三岁,和他的母亲赵姬躲到了娘家,这才逃过了赵国人的追杀。直到公元前二五一年,赵姬才带着嬴政回到了咸阳,这一年秦王嬴政9岁。


刘邦比秦王嬴政小三岁,出生于公元前256年。也就是说刘邦刚刚出生的时候,秦王嬴政就开始过颠沛流离的生活,要逃过赵国人的追杀。

当然秦王嬴政的母亲是赵国的富户人家,他们不仅躲过了赵国人的追杀,还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也可以说是当时的无忧无虑少年。


当秦王嬴政回到咸阳的时候,刘邦不过才6岁。这时候的刘邦有一个好朋友叫卢绾,两个人同年同月同日生,并且两家的关系非常较好。

刘邦和卢绾两个人从小一起玩到大,刘邦从小就调皮捣蛋,闯祸的时候就把责任推给卢绾,卢绾就一个人把责任扛了下来,不仅是刘邦的小跟班还是背锅侠。


他们两个人还一起上了学堂,刘邦打小就不爱读书,天天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卢绾倒是一个好学生,成绩一直都不错,说不定经常替刘邦做作业。

当刘邦还在学校里边儿瞎混的时候,秦王嬴政已经回到了咸阳,并很快成为太子。这时候的刘邦还整天只知道玩,并且在学校里边也没读几年书就退学了。


不读书的刘邦就彻底成了一个混混,和他的两个哥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刘邦的两个哥哥都是种地的好手,帮助老刘家积攒下了不少家产。

刘太公就经常骂刘邦不成器,不如他的两个哥哥会种地赚钱。刘邦是比较记仇的,后来当皇帝后他就当着文武大臣的面问刘太公:你以前说我无能,现在我和两个哥哥相比,谁家的地多?


当刘邦年纪再大一点的时候,领袖的气质就充分暴露了出来。当然这时候也只是街头混混的老大,他经常带着这些混混到大哥家里面混饭吃。

问题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老这样吃下去,大哥家也扛不住。有一次刘邦又带着一群小弟来了,他的大嫂就假装着在刮锅底,意思就是饭吃完了。刘邦就非常抱歉地让兄弟们回去了,结果一进厨房发现有很多饭,这时刘邦就非常生气。


前边已经说过了刘邦是一个非常记仇的主,得罪了他一定没有好结果。刘邦当上皇帝后就封他的哥哥为武哀侯,却没有封自己的侄子刘信。

刘太公反复督促,刘邦才不情不愿的给刘信封了一个羹颉侯。刘邦其这个名字就是在讽刺他的嫂嫂不是一个合格的长者,因此才给自己的侄子封了一个用勺子刮锅底的侯。


接下来的刘邦在家乡就不怎么受欢迎,就投靠到了张耳的名人当起了一名门客。后来秦始皇灭六国,张耳被迫流亡江湖,刘邦就只好回家了。刘邦和张耳的关系一直不错,刘邦后来还把自己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了张耳的儿子张敖。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刘邦就参加公务员考试,被录取后成为了最小的官亭长,变成了体制内的人。这个职务就和孙悟空的弼马温差不多,但这就是刘邦的起点。

坝上飞扬

坝上飞扬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