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目中的宋词第一圣手是谁?
提到的作品
最新跟帖

芳芳姐姐
辛弃疾李清照

传 奇
唐诗有李杜,宋词有苏辛

卯月芊芊
在我心目中宋词第一圣手当之无愧的只有一人,当然是东坡居士――苏轼了。苏轼,四川眉山县人,生于1037.1.8卒于1101.8.24。苏轼的文,诗,词,画俱佳,成就斐然,其人与其作品一样豪放不羁,导致其在政治旋涡里备受迫害,多次被流放,一生颠簸流离,始终在路上,本人用一句话总结,书案四十三,黄州正英年,颍州处处是苏堤,儋州办学古来稀,廉州舒州作驿站,北归途中魂望乡。苏轼常自比唐诗圣手白居易,他在宋词里的成就,贡献完全可以与白居易比肩。

sutaotao
我觉得是晏殊,在如今最为知名的几位宋代词人之中,晏殊可以说是最好命的一位了,或许因为不一样的生活经历,他的词有着一种独特的气象,不同于易安、重光、三变凄婉之风,也不似幼安豪放之流,而是在温润秀洁之中,掀开了宋词新篇章。晏殊生活富足,又喜欢饮酒作乐,但是在他的作品中,却极少描绘这种觥筹交错、歌台舞榭的华丽场面。当时词人李庆孙填了阙富贵曲,里面尽是诸如“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之类的描述。晏殊对于晒朋友圈,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不说言语,惟说气象: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一边填词一边喝酒,去年是这样的天气,这样的亭台,今年还是。燕来花落,在自家花园里散散步,又是何等的惬意。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破阵子在晏殊的作品里,还经常有朱帘、炉香、亭台、庭院等意象。晏殊自己吟咏富贵,从不夸耀金玉锦绣,而只是说气象。比如“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幙中间燕子飞”,还有“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养尊处优,闲适自得,可见一斑,这也是为什么晏殊会被后世称为“富贵闲人”。不过,读晏殊的作品,很多人都会读出一种惆怅,时而伤时,时而念旧,时而相思,顺遂如斯,却也偶发怅然之词。如果再细细品读他的人生经历,或许就能够理解他的心境。晏殊还有一个小自己三岁的弟弟叫晏颖,当年兄弟二人同作为神童被举荐,同被召试翰林院赐进士。但在晏殊二十岁那年,这个弟弟去世了。紧接着,结发妻子李氏病逝。二十三岁时,父亲去世,二十四岁,母亲又去世....仕途上虽然大体顺畅,可中年为官期间,也曾三度被贬。二十四岁因指责自己上司不该升职被贬一年;四十二岁因仁宗获悉“换太子”内幕,遭受牵连被贬;晚年因和欧阳修的恩怨被弹劾,他重提当年换太子旧事而惹怒仁宗,再度被贬……年少得志,晚来厚宠,纵然是富贵闲人,却也有旁人不知的小惆怅: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浣溪沙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恋花》晏殊一生笔耕不掇,如今记录在册的作品数以万计,产量高,成就同样也高,后世普遍认为,是晏殊把令词的艺术品位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掀开了宋初令词创作的新篇章,后人评价他是“倚声家之初祖”“导宋词之先路者”。他的词集珠玉词更是被评价为“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

hmok8888
宋词第一圣手?想到宋词,这些流传千古、闪烁如夜空中星辰的名字便纷纷浮现在眼前:苏轼、柳永、李清照,而我最喜欢的词人和词,辛弃疾无疑,他是我心目中的第一圣手。当然,苏轼也喜欢,像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如琴一样古朴,如黄钟一样深沉,发之历史人物,抒发郁郁忧伤,在天地历史间,真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的悲怆,人不得志,发挥到这个层面,不能不让人为之震撼和感动。柳永我最喜欢《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写离别,这是千古一词。柳永是宋朝的情歌王子,每一首词都是一首直击人心的情歌,那种深情,那种恋恋不舍,那种撕心裂肺的留恋,呵,无人能写得这般缱绻缠绵。李清照是女人中的小清新,把那种小家碧玉的美丽,在词中散发得惹人心醉。而辛弃疾是把自己的情绪、际遇在词中表达得最透彻、最发泄无遗的词帝。写壮志不酬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写得透彻,看得明白,毫不拖泥带水。又如《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多么浅白,如同拉家常,“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了解我的呀,还是那么几个人。我最喜欢他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读完全词,你眼前看到的,就是一个把栏杆拍遍的辛弃疾!但是,这个超越时代的英雄,遇到的却是一个个懦夫皇帝,他的军事著作美芹十论写得再好,最后也只得“都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再出色的英雄,最后留下的都只能是一声叹息!

lijing_
苏轼当属第一。

Ricky shuy
宋朝词中第一圣手非辛弃疾莫属,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1、丰富的阅历,自古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两种获知途径。尤其是辛弃疾少年于万军中抓叛将如入无人之境,堪比关羽赵云。这一点在宋朝文人中无人能及。2、词的广度与深度,辛弃疾能够驾驭各种长短调,尝试各种风格,描绘广阔的社会背景,战场上金戈铁马、官场上仗义执言、情场上温柔缠绵、农家乐白发翁媪、宴饮趣以手推松……不一而足。你想要的风格辛词里总有几首适合你的口味。3、时代主旋律,辛弃疾时代主旋律就是“北伐、爱国”这一时代最强音,辛词与陆游的诗打上这一时代最显著的烙印。爱国既是当时的时代最强音,也是中华民族永恒的文化主题。4、词艺术的集大成者,从历史发展节点来看,辛弃疾也正好处于宋词巅峰时期。这与杜甫所处的历史节点十分吻合。辛弃疾尽管婉约词也十分出色,但并不多产,是一个小小遗憾。

奋斗中的^O^男人
第一当属苏轼。宋词的百花园中奇花异草数之不尽,各种豪放、婉约的词作和词人,也是争奇斗艳。但是唯有苏轼的词从来都给人一种天然趣味,不刻意,不矫情,初见犹如老相识,自然全无雕琢意。读来如身临其境,字句自然涌出。

hejiaxiaol
苏轼,李清照

我不知道啊
苏东坡的肉,李清照的竹!

鱼籽不二熊
辛弃疾。宋朝第一古惑仔。一生都在书写传奇

納西賽斯的水仙
唐诗宋词均是中华文化之瑰宝。宋词在中华古诗词中占有重要地位。宋词以派别分为豪放派与婉约派。婉约派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人物。豪放派则以苏轼,辛弃疾,陆游等为领军人物。他们的词或婉约清丽,悱恻缠绵,或旷达豪放,气势磅礴。各尽其能,各有千秋。 要在其中选一为领袖,我认为非苏轼莫属。苏轼在宋代文坛享有盛誉,就连大名鼎鼎的欧阳修也要逊他三分。他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以下简称怀古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下简称明月篇)堪与乐府双璧媲美,脍炙人口,广为传诵。怀古篇,开篇就语出惊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读之令人荡气回肠,拍案叫绝!综观中华古诗词中能有如此大气磅礴,指点江山的恐怕只有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与之匹敌。再看明月篇,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中间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点出人间哲理,再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诗人希冀世界大同,世间美好的良好愿景。 总之,苏轼以他精深的造诣,精湛的作品,精巧的构思,精美的语言,赢得了亿万读者的尊崇,从而奠定了他宋词领袖的基础。宋词之帝,非苏轼莫属!

尛-贝
我心目中的宋词第一圣手是辛弃疾,大家一般都知道辛弃疾是一位词人,和同为豪放派的苏东坡并称为“苏辛”,和婉约派的李清照并称为“济南二安”。可是大家并不知道辛弃疾是一位征战沙场,武功高强的将军。正是由于久经沙场,才形成了慷慨激昂,壮志豪情的《稼轩长短句》。我不喜欢婉约词,因为婉约词太儿女情长,太惜春伤痛了,没有一点风骨,没有一点英雄气概。苏东坡,这个豪放派词人,没有上过战场,终究是一个文人士大夫,境界旷达却略显空洞。但是辛词就大不同了,豪放之中有无限的悲壮,这正是我最喜欢辛词的缘故。辛弃疾一生留下了六百多首词,体裁广泛,下面我要从辛词里选出一些名句,与大家重温一下辛词的慷慨悲壮多情高妙。一,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该句出自于辛弃疾的《贺新郎》,是写给其好友陈亮的。该句通过“心如铁”和“补天裂”这样铿锵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志在统一中国的壮志豪情,气冲霄汉,这才是真正的大手笔。挽大厦于将倾,救民族于危亡,是一个将军义不容辞的责任。二,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该句写出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场景,赞美了曹操刘备孙权三位盖世英雄。“生子当如XXX”成为了年轻人自我标榜,自我夸赞的经典语句。该句也教育了年轻的父母们,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儿女培养成为人才。三,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该句写出了辛弃疾沙场征战,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试问宋朝,哪一个词人敢与其一较高下?恐怕未上战场,就已经被吓尿了吧!爱国诗人陆游只会在梦里打打杀杀,“铁马冰河”怎及“气吞万里”?四,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大英雄也有爱恨情仇,写情写爱也高人一等。一个大英雄,不但杀敌报国,而且还有侠骨柔情,面对离愁别恨,想得开。正话偏要反说,表达了一种“人间若要有白头,眼底岂能无离恨”的悲伤。五,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作为一位词人,怎能没有小资情调?该句写景高超精妙,佳句信手拈来。可见辛词的写作水平绝对超一流。“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庄稼丰收了,心情真的很好。当然,辛弃疾的名篇佳句甚多。辛弃疾六百多首词,每一首都很好。我很欣赏辛弃疾的英雄气概,很喜欢他的爱国情怀,很崇拜他词里的悲壮豪迈,更叹息他的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只有拥有伟大的人格才能诞生伟大的诗词来,辛弃疾是我心目中宋词当之无愧的第一,宋词第一圣手,非辛弃疾莫属!

赵小蛮妞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大致划分一下宋代几百年里,在词坛有过重大贡献的几位大人物,然后一一比较。说的不周之处还望海涵。首先文坛领袖欧阳修,二考三影成名的张先。三得冯延巳之俊的晏殊,四边塞词创始人范仲淹,五人谓大晏不及的小晏。六以皆歌柳词,流行最广泛著称的柳永,七被称为豪放派创始人的东坡。八,以他人词赋情,少游词赋心的秦观,九以少游并称的黄山谷,十被称为可与李后主并驾的宋徽宗。十一一代词后李清照,十二被誉为集大成的周邦彦。十三以豪健并称与东坡的辛弃疾,十四变婉转为清刚的姜白石,十五以绚丽夺目而著称的吴文英。十六变清刚豪健为沉郁的陆放翁。其他宋代词人虽然建树成就不低但比起这些人来似乎逊了一筹。在这一群人中按淘汰法排除,虽然有些困难但我们可以一一甄别。首先吴文英排除既没有开创新体格也没有把某种艺术发扬到光大。其次二晏欧阳修。这三人脱胎于五代,作为一流作手毫不为过,但上榜词圣争端似乎还差了一点。其次柳永虽然柳永有凡有井水处,皆歌柳词。但是那只不过是流行曲谈到艺术的高度也差了一点。山谷少游依然不能成为一代宗师,文笔高于柳永而声律未及。其次宋祁虽然红杏枝头一闹字定了江山,然未可守。其次张三影,历来张宋比肩相差无几。到现在只剩下了,范仲淹,苏东坡,李清照,周邦彦,辛弃疾,姜白石,陆放翁。陆放翁在词坛虽然声誉可嘉,但是文笔绝不顶尖。范仲淹依然如此。此二位到这轮可以离场了。剩下的几位取舍实在很为难了。无论从艺术水平还是艺术成就都难较高下。只好在古人词论中找到一些端倪。影响比较大的而又比较极端词论著作,我个人觉得当属李清照的词论,张炎的词源,以及近代的人间词话,这三本词论著作分别从三个完全不同的角度而又极其极端的角度去阐述了一下。李清照推崇碎语合律,又分轻重快慢的音阶。去谈论词。词源又在李清照的基础上加以五音之辨。九宫之属。王国维则重在意境。三本书中唯一没有被批判的人是周邦彦,从侧面去说,周邦彦虽然我们今天读来可能文学成就和知名度不如苏辛,但是周词的确是集大成者。个人觉得在正统意义的词来说,苏辛称一代宗师完全可以,就音律来讲未尝可也。能合者无过与,李,周,姜三人而已。而姜词虽变为清刚,然开创之说未若苏辛。而李清照千古一人,碎语偏颇而不能全其境界。周邦彦集北开南,个人觉得词中圣者无过也。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欢迎交流。

✨ling
谢邀。在我的心目中,非那位于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词海纵横如入无人之境的词中之龙辛弃疾莫属。他的词婉约不输李清照,豪放更胜陆放翁,与苏东坡和称双璧,和李清照并称二安。他的词高昂处犹闻金戈铁马,令人热血沸腾,悲凉时如天地失色,日月无光,让人悲怆满怀。悠闲处又如春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忧愁时又象滔滔江水,绵延不绝。他一生的豪情壮志和报国无门的遗恨在词中都被淋漓尽致的展现,实乃宋词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