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哪些脑洞大开的书?有推荐吗?
[作品]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内容简介:1995年11月到12月间,作者利用养病的时候把1980年初写成、1981年出版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了一遍。自这本书完成以后,这还是第一次从头到尾重读...
Lumen
金刚经
方琦琦
本人认为有这么几类:
一、哲学政治书籍: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毛泽东选集以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世界名著丛书”和其他政治哲学,如:帕斯卡尔《思想录》、休谟《人性论》、威廉·詹姆斯《实用主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等;
二、文学作品:1、中国古典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东周列国志》、《红楼梦》、《封神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以及《诗经》、《易经》、《道德经》、《孙子兵法》与汉魏六朝和唐、宋诗歌诗词等。2、外国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和“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以及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外国文艺丛书等;
三、其他书籍:1、《中国通史》、中国通史讲稿、《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等,2、外国历史常识等,3、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等书籍,4、《辞海》、《辞源》和各类辞典词典等工具书,5、各类心理学书籍以及“名句格言”等。
阿咸不爱吃泡饭
刘慈欣很久以前的作品《乡村教师》身居僻壤山乡的教师李宝库已经病魔缠身时日无多,然而从自己恩师那里继承的承诺与信念,让他始终心系村里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并用最后一份心力教会了他们几个物理公式。谁能想到,这一举动挽救了整个人类,从外星智慧生命的定点清理中侥幸逃脱……推荐!
Gin_Sama
据说善于造梦的人,枕边定有一本奇妙的书。接下来为大家准备了一份不一样的书单,每一本书都会给你一个天马行空的梦。这个书单源自 KnewOne 一个有趣的分类——创意书籍,还有更多有意思的产品分类等着你发现~
Codex Seraphinianus 塞拉菲尼抄本
这是一本令你脑洞大开的神秘天书,作者名为鹿易吉·塞拉菲尼,他是意大利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当然,他最重要的身份应该是幻想家。这本书跨越了语言,确切地说里面都不是“人话”,全书就没多少能看懂的文字,所以被称为“无解之书”。按照作者自己的说法,这本书是一种自动书写,全书的文字不构成特别的语义,所以很难翻译出来。
书里面分为自然世界和人文社会两个部分,看上去就像是一本百科全书,不过描述的东西...全是他自己幻想出来的。在那个世界里,各种猎奇物品不胜枚举,一些物理现象更是奇妙绝伦。与其说他是脑洞大开,不如说他是系统化的脑洞大开,毕竟人家都把胡思乱想写成了一本书
「塞拉菲尼抄本」就像一本无法解读的外星百科,与其费尽心思想去读懂,不如权当自己是个不识字的顽童,随心所欲地去感受、去幻想。如果哪天你的梦里出现了连根拔起来走路的树,长了腿的伞,恭喜你已经走进了那个世界。
The Big Butt Book 3D 屁屁书
小孩请自行绕道哦!这本重达 4.5 磅的书,每一页都很烫手~里面拥有各种美丽的翘臀!更爽的是它是 3D 的,可以满足你对美臀的全部幻想
当然喽~还有给妹子们看的 (´-ι_-`) 哎呀呀~好害羞~
零ZEЯRO
零 ZEЯRO 这套书共有多种颜色版本,里面收录了各类记号、暗号、信号、密码、代码、文字、图形、纹饰。作者从“0”的起源讲起,由“0”说到日本忍术,从忍者暗号说到 Led Zeppelin 的第四张专辑封面中的神秘图形,从西方神秘主义说到炼金术……
这本书的封面暗藏各种玄机,像初版所用的红色与军事暗号有关,书衣的圆形小洞来自小说「桑道夫伯爵」中用于解读暗号的模型纸,书名上的 ЯR 如杜尚的......里面可以解读的东西有很多很多,感性的可以看。
Tracy0328
我看过这两本书印象深刻,感觉胜读十年书!
cosmoling
看书偏向于看具有实用性,实战价值高的书籍,文学作品相对会偏少一些。自养成看书的习惯。
《乡土中国》——费孝通
这本书的篇幅其实很短,仅7万多字而已,很快就能看完,它讲的是传统中国的农村,这本书从出版到现在,过去了整整70年,依旧受到好评,在豆瓣评分高达9.2.
读懂了农村,就理解了传统中国,因为农村社会,藏着中国的魂。你会在这本书里发现很多70年来甚至千年来,在发生过翻天覆地变化的农村社会里,存在着一些自始至终都很难改变的东西。
《认知天性》——彼得布朗
这是一本具有实战价值的书,无论是在学校学习的时候,还是进入职场工作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总会有一些很拔尖的人才,他们学东西特别快,进步的速度是常人的好几倍。有没有发现有些人学习一个新的知识或者新的技能,很轻松就学会了,而有些人花了很多精力与世间,也没有获得很大的进步。
首先,这肯定不是智商问题,也不是天赋问题,而真正的问题在于,你需要掌握一套能让你快速学习,快速进步的方法论,读这本书,把它读透,你进步的速度也会飙升。
《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
推荐语:这是一本通俗历史读物,这也是我见过的极少见的能一针见血的使用诙谐幽默的小说写作形式与枯燥的历史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通常史书一般都是比较枯燥晦涩的,而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在于,将枯燥的历史用现代化的幽默语言表达出来,虽说有些地方难免有点个人主观,但整体上还是很严谨的,作为一本讲述明朝200多年历史的通俗历史读物,这是一本上佳作品,读这本书,完全不像在读枯燥历史,仿佛历史上一个个的事件像故事一样发生在脑海,很有画面感哦。
《毛泽东箴言》——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 编
我知道你又会说,毛的书跟毛概一样无味,读起来枯燥,从小到大,政治课早就让你滚瓜烂熟了......。可是我想说,也许,读毛选会让人觉得枯燥,因为讲了太多历史和政治相关的事情,如果你因为这样想而不去读这本书,那就亏大了。
因为这本书不一样,它是一本后人根据《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其他作品,将其中的精华语录摘录而成,整本书的结构从,观世、正已、待人、处事,四个方面构成。从这样的目录及阅读后的内容来看,这是一本绝佳的以哲学指导人生的方法论书籍,你迷茫的时候,你焦虑的时候,你遇到难题的时候等等,这本书就是指导你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稀缺》
网上有个很火的问题,到底什么是穷人思维,或者说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区别在哪里。这本书,讲的就是穷人思维陷阱,这本书的两位作者是美国教授,他们通过长期的研究,并长期从事扶贫工作,最后研究发现,真正的穷人思维与富人思维的最大区别在于,稀缺心态,读这本书,它将告诉你,如何避免掉进穷人思维陷阱。
第一印象心理学
这本书不用说,从书名上也应该知道讲的是什么了,初次见面的时候,有些人给人的印象会让人觉得很舒适,而有些人给人的印象则会招致厌烦,让人心生讨厌,第一印象在社交场合非常重要,如果因为第一印象不好,导致客户讨厌,或者引起朋友的朋友不舒适......,你会陷入一场社交恐惧中。
这本书解决的问题就是,初次见面时,如何给人留下好印象。
可爱的诅咒
不要被书名骗了,这本书主要是讲如何优雅的拒绝,摆脱老好人标签,生活中总会有一些这样人,他 (她)们将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家人、朋友、同事身上,对陌生人也是有求必应,而且一旦停止这样做,就会觉得非常内疚,仿佛受了一场“可爱的诅咒”。在他(她)们看来,很多事情的优先级都高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结果支持了所有人,却让自己崩溃。
心理学家把这些始终把友善待人作为唯一行为准则并因此受尽委屈的人称为“圣母型人格”。针对于这种人格特征,也就是我们通俗理解的“老好人”,这本书将告诉你一套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见识》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于见识和认知,一个人的见识决定了他发展的上限,这本书是吴军老师根据自己多年的职场经验和人生经历总结而成。
他认为,与其他外部资源或者个人因素相比,个人的成就首先取决于“见识”。因此在书中,他将自己的经历,以及身边那些时代领航者的经验,以极其睿智的方式阐述出来,为你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值得深度思考的看待世界、看待问题的视角。
《孙子兵法》——孙武
兵学圣典,一部被无数兵家应用了两千年不过时的兵家宝典,如今被很多应用于商战,是中国古代的兵学传奇,古人之道,今人尤效。有生之年不读一次甚是可惜。
《千字文》
全书1000字,没有一字重复,又押韵,作者为了写成这本书,一夜白头。文字简短有力,知识量惊人,含金量也高,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
据传说,这本书有个故事:梁武帝令殷铁石在王羲之书写的碑文中拓下不重复的一千个字,供皇子们学书用的。每个字一张纸。然后一字一字地教学,但杂乱难记。梁武帝寻思,若是将这一千字编撰成一篇文章,岂不妙哉。
于是,他召来自己最信赖的文学侍从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讲了自己的想法,说:卿家才思敏捷,为朕将这一千字编撰成一篇通俗易懂的启蒙读物。周兴嗣接受任务回到家后,他苦思冥想了一整夜,方文思如泉涌,他乐不可支,边吟边书,终将这一千字联串成一篇内涵丰富的四言韵书。
梁武帝读后,拍案叫绝。即令送去刻印,刊之于世。周兴嗣因出色地编撰了《千字文》深得梁武帝的赞赏,将他提拔为佐撰国史。周兴嗣因一夜成书,用脑过度,次日,已鬓发皆白。
冲着这个故事,以及一千个字不重复地组成一篇文章的书,不读可惜.
行走天涯
若论情节故事,盗墓笔记胜过雪中。若论离奇跌宕,鬼吹灯胜过雪中。若论深刻感悟,悟空传胜过雪中。爱雪中悍刀行这本小说,无他,只因为那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汉子,那一位位真性情的女子,正是他们串起了江湖这珠帘。
最是爱那锦绣双刀,少年往事如风去。是孤独是无奈,更是那一生的孤独心伤。
最是爱那白衣僧人,酒肉情欲红尘路。是性情是洒脱,更是那金刚一怒黄河水去三千里。
最是爱那独臂剑神,江湖两袖青蛇舞。是狂妄是痴情,更是那一剑几度开天门
最是爱那缺牙老仆,枯剑瘦马六千里。是心性是淡然,更是那城楼上一句“小二,上酒。
最是爱那青衫儒圣,一念三往皇朝去。是风流是不羁,更是那清酒入喉人生谈笑里。
最是爱那素衣道人,一剑斩尽龙虎运。是前世是今生,是再修天道三百年只为她喜乐平安。
最是爱那人间屠夫,马踏六国震江湖。是骁勇是担当,更是那一生钟情一生苦楚。
最是爱那木剑小二,嬉笑怒骂少年梦。是情义是抉择,更是那负了前程不负兄弟。
最是爱那亡国公主,大凉龙雀走天下。是复仇是情愫,更是那倾他一生如花笑靥。
最是爱那白衣洛阳,天地开阖一剑间。是等待是爱恋,更是那八百年沧海桑田深情不变。
最是爱那北凉毒士,郁郁寡欢半生劳。是隐忍是大智,更是那江湖夜雨十年灯。(摘自雪中悍刀行吧。。这也是我喜欢雪中的原因)
luella0218
推荐微习惯,每天做1个俯卧撑,写50个字,读2页书,这看起来很容易做到,甚至有点可笑,但是作者就是凭借这样的方法养成了锻炼、写作和读书的习惯,作者称之为微习惯。
微习惯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你需要每天强迫自己完成它。微习惯太小,小到不可能失败。正是因为这个特性,它不会给你造成任何负担,而且具有超强的“欺骗性”,它也因此成了极具优势的习惯养成策略。
作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宅男,他希望锻炼却坚持不下去,希望写作却迟迟不能提笔,直到他给自己定下了上面的微计划,这些毫不起眼的微计划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为什么各种坚持活动,比如坚持运动21天、坚持写1000字30天、坚持学英语60天、坚持阅读100天等等,99%的人不能达成目标呢?而使用微计划却可以成功呢?在书中可以找到答案,如果你和我一样懒得看书,那就直接去行动,毕竟这太容易了是不是,容易到不可能失败。
圆又圆。
推荐《哈扎尔辞典》,作者米洛拉德·帕维奇
哈扎尔是一个存在于拜占庭时代的王国,《哈扎尔辞典》一直记录这个曾经存在后又没落的王国的历史。这部《哈扎尔辞典》分为红书(基督教)、绿书(伊斯兰教)和黄书(犹太教)三部分,综合了这三宗教各自记录下来的史实,并是以辞典的形式记录的。这部小说的内容纷繁复杂,古代与现代,幻想与实现,梦与非梦盘根错节地缠绕在一起。时空倒溯,人鬼转换,似真非真,似假非假,扑朔迷离地描述了哈扎尔这个民族在中世纪突然从世界上消失的谜,是被公认为一部奇书
《哈扎尔辞典》自问世以来,就有阴阳本之分,但阴阳本究竟有何不同,作者并没有说明。据参考,阴本和阳本(中文版)只有11行字不同,但又从来没有谁能说清楚这11行不同究竟在书的哪个位置。对于这个谜,本书中文译者之一南山的解读是,“帕维奇这样做,第一是对流传下来的哈扎尔文化或者历史传奇的传承和尊重;另外,帕维奇创作上有一个观点,他永远认为读者比作者更聪明,他留下这些东西,每一个读者读的时候,你的知识结构、个人感觉不一样,学术观点不一样,你读到的观点不一样,从而开放阅读套路给读者,供读者自己解读”。
所以知道这本书之后我就没怎么看懂,甚至找不到阴本,你要来了解看看嘛
陶笑宇
林之洋是男子,因为生的俊俏,被女儿国国王一眼看中,强行扣留,要他做“妃子”。
于是,林之洋被人裹小 脚、穿耳 洞,做女子必须遵守的礼俗都完整经历一遍,终于体会到做女 子 之 苦。
引子:脑洞大开的书籍很多从《山海经》开始,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六朝怪谈》,再到清朝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和落第才子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历朝历代都有这种奇 书。
这种书有个与众不同的效果,增广见闻,修正观念。
比如大家都说,鬼 很可 怕。
《六朝怪谈》记载了一个故事:南阳宋定国有一次夜行,遇到一只老 鬼。
他假装自己是新 鬼,不懂 鬼的事情,向老 鬼打听一些规矩,并且巧妙摸清了鬼的弱点。
原来,鬼最怕人的唾沫。
抵达目的地之后,宋定国朝着老 鬼使劲吐唾沫,结果老 鬼变成了一只肥羊。
卖掉之后,得了一千五百钱,发了一笔小财。
最后,这个故事得出结论说:人人都以为鬼 魅可怕,其实最可 怕的 是 人。
错交了朋友,被当成肥 羊卖了,真是无奈啊。
推荐一本与众不同的脑洞书《镜花缘》此书乃清代李汝珍所著长篇小说,描写了唐敖、多九公和林之洋等人乘船出海游历的奇异经历,途中经历了很多国家,像“君子国”、“大人国”、“黑齿国”、“不死国”、“结肠国”、“豕喙国”、“长人国”、“伯虑国”、“劳民国”、“轩辕国”等等。还见识了传说中的鲛人,以及蚕女、当康、果然、麟凤、狻猊等瑞兽。
最搞笑的是,书中描写了海外的各种民情风俗,借此暗 讽当时的各种偏 见和礼俗。
比如主人公之一的林之洋被女儿国国王一眼看中,强行扣留,要他做“妃子”。
于是,林之洋被人裹小 脚、穿耳 洞,做女子必须遵守的礼俗都完整经历一遍,终于体会到做女 子 之 苦。
书中描述的是一个奇趣世界,看似眼花缭乱,实则对人性进行了描绘和探讨。
脑洞大开之余,《镜花缘》的思想高度令人赞叹明清是封 建思 想鼎盛时期,对社 会和文人的压 抑特别深 重。
书中提出了一些超前的思想观念。
比如,主张男女平等,要求社会给女子同样的待遇。
胡适非常欣赏这些观点:“这种制度便是李汝珍对于妇女问题的总解决。”
再比如,主张读书明理,而不是死读书变成酸儒,或者读书读成死板僵化之人。
对于当时的社会风气,书中做了大量夸张的描写,并且提出了革新的方法。
《镜花缘》全书都在讲故事,故事背后的思想却十分深刻。
这本书看似充满了奇闻异事,其实,这些事情都发生在现实生活当中,只不过以故事的形式变形、放大罢了。
关注@王小喵读书,每天分享新知识。
爱生活,爱读书。
爱飞的鱼
你读过哪些脑洞大开的书?有推荐吗?
我是文化领域创作者森屿屿,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关于书籍的推荐,多多少少会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每个人的感知不一样,对书籍的内容感受自然不同,我推荐书籍的话仅以个人阅读后的角度去介绍,对于主要的内容不做过多的笔墨介绍,感兴趣的可以亲自阅读品味。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是偶然间看到一个书单推荐购买的书籍,因为对心理学比较感兴趣,索性买了这本书。该书的作者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一些我们普通人接触不到的特殊群体,去了解这些角落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等》的内心世界。其实看完之后会引起一些思考,就像看科幻电影一般,不能说脑洞大,而是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一群活在奇异世界的人们,他们看到我们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看完也会产生疑惑,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也或许我们眼中的“疯子”是一个天才,在他们的眼里我们这些“正常人”或许反而不正常吧,很有意思,其打破常规认知,天才和疯子的界限或许真的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明确。
《催眠师手记》人心是最难揣测的,我喜欢心理学,当然,对于国内比较神秘且不甚成熟的催眠师也同样感兴趣,这本书是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一起买回来的,其实这本书题材也比较偏且冷门,是2013年高铭推出的国内第一部心理纪实档案,如果说上本书是像我们打开了一扇窥探特殊人群的窗,那这本书更是揭开了神秘的心理学和电视里出现的催眠术的面纱,不管这本书的真实性有多少,至少在我看来,有一定的科普性,让普通人对于催眠师有一定的认知,个人认为很有趣,喜欢看推理小说的人我觉得不可错过。
其实这个作者的很多作品都很不错,依托大量的真实事件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其实对于涉猎范围局限的普通人,真的是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和认知。
《自私的基因》其实推荐这本书在这里有些许的不合时宜,称不上有多脑洞大开,但个人认为是比较颠覆三观的,打破我们一些固有的认知。这本书称不上小说,它更是一本科普读物,从科学的角度去解释一些我们社会中习以为常的行为背后的原因,这其实更加有助于我们对自我清晰的认知,虽然没有故事那么有趣,但是通过简明的语言向我们阐述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根源,在我看来也很有趣,多数时候我们又有多了解自己呢?我想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看书这么多年,我很喜欢一个作家的作品,丹布朗它的很多作品我都读过,不仅脑洞大,且信息量丰富,引人心弦且跌宕起伏,我想这就是大作家深厚的文学功底的展现吧初知道丹布朗这个作家,是高中时期在书店看到他的《达芬奇密码》读完之后被作者折服,专门购买了他的一系列的作品:《数字城堡》,《天使与魔鬼》,《骗局》,《失落的秘符》。作者依托不同的时代背景讲述把读者带入一个又一个的迷宫,里面有摩斯密码,宗教与信仰,科技和人心等等并不为大众熟知的信息,看完故事才终于解开所有的谜题,会恍然大悟会深思,这就是大师作品的魅力吧。
看丹布朗的作品你会惊叹作者丰富的文化储备量,那些生僻的东西就这么一点点的展现在眼前,故事一点都不俗套,至少个人认为带有很浓郁的个人风格且不易被模仿,他的作品时隔这么久再一次的激起我重读的欲望。
《苏菲的世界》可能是源于我是一个文科生,对于多数人觉得枯燥的偏哲学的奇幻故事,我竟然把它读完了,从人生的意义,我是谁这样 大且空洞的问题让读者随着苏菲一点点去找到答案,虽然很小众但不得不说作者的脑洞很大,甚至这本书我认为可以作为哲学的读物去看,如果对这个世界的存在有疑问想要探寻答案,可以阅读这本书找答案。
sunleiming
推荐一本脑洞大开的漫画非人哉。
书中人物大多都出自《山海经》和《封神演义》。看年轻的妖怪和远古神兽在现今如何生活……
除了几米绘本,本来我是不看漫画的。有一次在书店翻书。书店靠窗有几个座位,常年被情侣,熊孩子们占据。
那一次有那么一瞬间空出一个位置,被我及时捕捉到了。我即时奔了过去,坐下来从容看书,心情那叫一个畅快。
桌面上有前人遗留的一本书(看完不放回去,不文明,谴责一下),是本漫画。
我翻了几页,竟看了下去,就是这本非人哉。
以下为官方介绍的主要内容:
“中国古典神话传说中的“著名”精怪是如何在现代社会生存下去?
他们成为了我们身边有着神仙特色的宅女、暖男、上班族、犬系男友……
他们上演着生活中搞笑而怪诞的小故事,关乎快乐、关乎友情……
在我们平凡、忙碌的日常构建了不可思议的二次元神仙幻境。”
是这样的。二次元的精怪们,他们自带超凡技能,同时在办公室搞怪,他们是敖烈,哪吒,九尾狐,啸天,小玉……
这本书的脑洞大开,怪异搞笑,同时又切合妖怪神祇们的先天设定。佩服作者的奇思。
再回到那天的书店。
我看了一会儿觉得不错就想买一本。当然不能买手中这本,已经被翻得破旧污损了。
我依依不舍离开这个难得之座去漫画区找,没有;去电脑查询,没有。那这本书哪儿来的?
只好问店员。一个年轻憨厚的小伙子几番搜寻,终于找到了——
乃在书架最高处。需搬梯子上去取。我直观地明白了一个成语——“束之高阁”。
成功买到了新书,开心。回到家拆开,发现还有海报赠送。更添惊喜。(见上图)
不过这本漫画真担得起“脑洞”二字。作者一汪空气。温暖好看有奇趣。@铁木珍珍 每天分享读书,光影,生活的万千声色。今日打卡。
luyang
只说一本《易经》。我读《易经》原著是有启蒙的。最先读《易经》是理解不了的,单是易经.易传.说卦传中的乾,“乾为金,为玉,为马,为首都,为帝,为王,为西北,为高大建筑”,我觉得这个“乾”一会儿是这,一会儿是那,这不胡扯吗?
待到后边我真正读懂《易经》,又学习过一些《易经》术数学之后,我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诸多事物和现象的认识,老实说,与普通没有读懂《易经》的正常人,的确并不是完全一样的。能不能算是脑洞大开,我不知道。以下列举几个例子,试着看与普通正常认识的人有什么不同:
例一、汽车是可以象一个人的。汽车的发动机相当于人的心脏,汽车的油路系统相当于人的血液系统、电路系统相当于人的经胳系统、水路系统相当于人的饮食系统、肠胃系统和泌尿系统,汽车的头、尾、车轮相当于人的头、屁股和腿脚部分。
例二、一个住房也是可以象一个人的。门和窗户相当于一个人的嘴巴、鼻子和眼睛、耳朵,人吃东西对应的是厨房,卫生间对应的是人的排泄部分,客厅对应人的面部。
如果我们理解了《易经》“万物类象”的道理,并仔细琢磨、好好观察、下功夫去研究,整个自然界和我们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现象和事件之间,全部都存在着这样的或那样的一系列的系统对应关系,而且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例三、英语中的”It's……”、“I'm……”、“You're……”、“He is……”、“She is……”、“There is……”、“There are……”、“This is……”、“That is……”、“These are……”、“Those are……”,除了它们均有各自对应的汉语句型之外,它们要解决、要表述的,概括为统一句型,都是汉语的“……是……”。那么,在此基础上,除了陈述句、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的英汉对照一一对应之外,它们还都存在“什么什么是什么”、“什么什么不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有多少”、“怎么办”等一系列的汉英意思、语句和文章表述以及写作的一连串高一层次的系统对应关系。如此以来,英语学习,如果经过这道工序的总结,学英语的学生就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
《易经》原著基础上的“万物类象”系统,以及《易经》术数学中的“万物类象”系统,就是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万象,分别地在不同级别、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视界、不同时空中的各个系统,分别找到与之对应的“八卦系统”、“天干系统”、“地支系统”、“八门系统”、“六兽系统”、“九宫系统”和“十神系统”,然后再合并同类项、寻找最小公约数,统一简化到”五行系统”之中,并以之进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数理思维和逻辑推演及运算和预测。
不懂这一系列对应、逻辑、推演、运算系统的人,通常地,人们会认为《易经》和《易经》术数系统,要么说无法读懂,甚者会以之为迷信,或仅仅认为它们就是一套套的算命的书、是玄学罢了。其实,深入研究《易经》及其术数系统,我们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均会为之一变的。“察一屋而知天下”不是迷信,“学一知十、知百”不是吹牛皮,“不出户知天下”不仅仅是圣人的能力。《易经》及其术数学是完全可以应用到英语、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这些学科研究,和现代科研,甚至于用到国家科学预测、决策层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