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宋代词人用唐诗意境写重宋词?

为什么宋代词人用唐诗意境写重宋词?
提到的作品

[穿越]少年游

重获新生穿越的少年带着共享单马,如家客栈等奇思妙想闯荡江湖的故事。

雪满堂

[作品]青玉案

董桥记写其集藏古玩的因缘情意,淡笔点染长辈之温情、友朋之相契:梅家灵芝,萱园嫁妆,亦梅先生,乔志高先生,林语堂的半个学生,王世襄的狮子,脂砚斋杏花,倪元璐的字,与陈文岩吹水,老客栈悲歌,徐志摩的旧藏,...

董桥

[作品]文选

萧统《文选》(上下)能在众多的选本书独存至今,并非纯属幸运,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它本身经得起历史的大浪淘沙。它至少有两点是引人注目的:第一,它选编的角度新颖,体现了当时进步的文学观念;第二,它所编的多为名...

萧统

最新跟帖
hanlinghou

hanlinghou

宋词中的确有不少词语是从唐诗里“借”来的。大家最熟知的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里也能发现这一点,有的选手说了一句诗词,评委有的时候会告诉他们的原出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句王安石的“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桂枝香·金陵怀古),它是化用杜牧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可以说,两个作品都是家喻户晓,也都堪称经典,无法评价孰优孰劣。还有几个经典例子,比如贺铸“锦瑟年华谁与度”(《青玉案》)中的“锦瑟年华”,明眼人一看便知截取李商隐诗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无题)开头两字和最后两字,借得巧妙,用以指美好的青春期,既有韵味又省笔墨。   辛弃疾更是爱在词中“掉书袋”,其“不尽长江滚滚来”(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也是直接移来杜甫登高诗中的第四句。这些借用,虽说是原封不动地搬用他人诗句,直接插入自己词中,却倒也贴切自然,并无生搬硬套之感。   还有,贺铸的“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水调歌头),周邦彦的“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西河·金陵怀古)与邓琰的“说兴亡燕入谁家”(唐多令),都从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金陵五题·乌衣巷)诗句中脱胎而来,道尽了沧海桑田,人世无常之变。
超级无敌彬儿

超级无敌彬儿

其实有点没看明白题目中【写重宋词】是什么意思。我就只能按我理解的(为什么宋词人用唐诗意境重写宋词了)。首先得分清【化用】和【抄袭】两个概念。化用借助于前人的诗词句来帮助自己的表达。但是作品表达的情感内容是自己的。这么说可能有些空洞,其实说白了:你把人家调配火锅底料用的生抽,来做了一道【清蒸鲈鱼】,这就是化用。抄袭把人家西红柿炒鸡蛋里的鸡蛋换成了鸭蛋。就是抄袭。不但字句雷同,情感,情节甚至是布局都是雷同。这就是抄袭。说完了这两点,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问题。题目所指的应该是【化用】。其实不单单是宋词,诗词文章多有【化用】前人文句的情况。且诗词中对于【化用】是非常推崇的。陈振孙评周邦彦词就说到:美成词多用唐人诗,隐括入律,浑然天成;同时张炎也表示:美成善于融化诗句。这点就可见一斑了。甚至于【化用狂魔】贺铸还以此为荣的吹嘘说:我经常让李、杜在我笔下奔走不暇。不单宋词,唐诗中也是如此,杜甫取笔经常在《文选》中,或者【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直接取的李白诗句【江入大荒流】。谈到化用,不得不提一下,正因为如此,所以诗词的鉴赏也需要读者有一定水平的。化用的意思是什么?让自己的作品更有张力。比如欧阳修有手《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这里【谢家池上】化用的是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江淹浦畔】则用的是江淹别赋的意。如此八个字,便因此产生了这么多的延伸意义。倘若读者不知道谢灵运的诗,不知道江淹的赋,那么这句话就很难理解的了了。借助于前人诗句赋予自己的意境前面提到的是偏向于【用典】,这里提到的作用其实是用的最多的。化用前人句,无非是点铁成金或是点金成铁。晏几道的临江仙有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是直接照搬了唐人翁宏的诗句。但是这句放在晏几道的词里,就是千古名句,在翁宏诗中就成了反面教材。至于点金成铁,就不多举例了,今人作诗词但凡用前人句的,基本是属于点金成铁一类的...所以,不是说宋词人用唐诗意境重写宋词,而是化用前人句这种作法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很常见的一种技巧而已。譬如一本武功秘籍,天分高的人能推陈出新,天分稍低的则只能是照猫画虎了。
小豆包不是小豆包

小豆包不是小豆包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