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些关于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的历史书值得阅读?


大大大帅
1.《史记》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2.《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3.“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24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按照各史所记朝代的先后排列,分别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二十四史”共计3217卷(《汉书》《后汉书》《魏书》和两唐书有复卷,实际为3300卷),约4700万字(以中华书局点校本统计)。记述的范围,自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明末崇祯皇帝止,涵盖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

Avin--YF
没读那么多书,说不清

小鹿斑比66
值得的。
那些都是我国和世界宝贵的文化。
那些是二千多年的文人写的,不说别的,就说文笔,那些文才,只要看,真的佩服不已。
我们几千年的文化,显然,历史占据很大很重要的部分。
毫无疑问,那些都是文化瑰宝,是当然值得看的。


小丛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多读书是好事!
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百花争鸣的年代,历史记录也非常多如:
1、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代以后才多称为《左传》。该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它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
2、《国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著作。左丘明所撰。宋代以来,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多位学者怀疑《国语》为西汉刘歆的伪作。该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国语》中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3、《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该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因其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受到历代学者的贬斥。
4、《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其他的不能具体的说是史书,如《东周列国志》,如《诗经》对了解那时的历史还是很有帮助的。
二、魏晋南北朝
主要历史参考二十四史部分:晋书《魏书》《北齐书》北周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南史》北史等,
近代编著的如《细说两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史》等,都可以了解那段烽火岁月。
三、五代十国
主要相关历史书籍有,
1、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由于十国为地方割据政权,在此二书中皆不以正统记述,但此二史亦为十国正史。
2、《十国春秋》,共114卷,清人吴任臣编撰纪传体取书。写十国君主之事迹,采自五代、两宋时的各种杂史、野史、地志、笔记等文献资料。
3、《五代史略》,陶懋炳著,近人研究十国的经典之作。
4、唐书和《宋史》有记载。
5、《五代会要》,王溥撰。
6、《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
其它的如近代人著:《隋唐五代史》,五代十国
以上为拙见,多有不足,请包涵!

涂涂
我觉得读24史足够了,不懂的地方可以对照白话文,读正史有意思多了。读原文比较慢,想快速读完可先参考24史通俗演义。

yuqiongwf
首先有央记可参考,野史有蔡东藩的前后演义,两晋南北史演义,唐史五代史演义,宋史元明清史演义,民国演义可历代了解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