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句话好在哪里?

提到的作品

[作品]长恨歌

《长恨歌》讲述了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其中交织着上海这所大都市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沧海桑田的变迁。生活在上海弄堂里的女人沉垒了无数理想、幻灭、躁动和怨望,她们对情与...

王安忆

[作品]全唐诗

《全唐诗》共九百卷,是清康熙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奉康熙皇帝之命,起用当时已退居扬州的彭定求、杨中讷等十位翰林编纂的。该书共收整个唐五代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作者二千二百余人,是迄今为止古典诗歌总集中篇幅最...

中华书局编辑部

最新跟帖
sunfire

sunfire

怎一个“斜”字了得。
胖妞

胖妞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描写京城春天百花齐放、官商云集的和平繁华景象。皇帝的恩泽惠顾京城内大小官员及官员的歌功颂德胜不绝于耳。自然让皇帝喜欢。点明时间、地点,以景寓情。可能也暗示这只是表面的繁华,寒食节禁火纪念先人,而皇宫灯火通明,则是对历史的背叛,祸乱就在眼前而不自知,也是很可悲的。通篇写景,但一切景语即情语!炼字惜金,诗眼出,全盘活!飞、传、入等动词带活全诗,个中滋味需仔细体会。
Amanda_z

Amanda_z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两句妙在意境高远,谌称经典。作者把读者一下子带进春风吹拂落英缤纷的世界,细柳随风起舞,草长莺飞春意正浓。该诗句平仄有致朗朗上口,在美学方面也有一定的价值可鉴赏,难怪当朝帝王也为该诗所俘虏成了作者入仕途的敲门砖。
重阳

重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巜寒食》春天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春天美丽的风光,京城里没有一个地方不飘飞着美丽的花朶,迷人的花朶。(春城无处不飞花),这句诗中流露着一种自在逍遥的意味,别有一番迷人的美感。
Apollo_cn

Apollo_cn

谢邀:秋透落红厚片叶,风刺冬初雪朵飘。
adamzhuang

adamzhuang

唐朝有个诗人,和自己最宠爱的小妾因为战火隔离多年,两人只好在诗句中互相暗报平安,最后终于重逢。这是怎样的一个曲折动人爱情故事呢?皇帝吟诗重用他,却逢乱世宠妾被掳走,他的章台柳诗句暗含玄机女星郑爽的爱情一直受到粉丝们关注,近日最美小花郑爽和张恒在日本被路人偶遇,感觉我们的爽妹子自从和张恒谈恋爱了,好像每天都在吃糖。唐朝有一个著名的诗人,写诗的水平可以排在唐诗牛人中前十的行列,那就是韩翃。可惜年轻的时候,他却一直没有得到皇帝重用,结果在家里待业了十多年,眼看着旁边原来和他一样年龄的人都当了大官,心中郁闷不已,只好经常称病常闭门不出。这天晚上,因为常年闲呆在家无事,他照例早早就准备睡觉了。突然听到房门被人擂得山响,外面有人大喊,快开门,快开门。他一听声音知道,是自己为数不多的好友之一,韦巡视在喊门。他把门打开后,韦巡视高兴地告诉他说,祝贺,热烈祝贺你,天大的喜事。原来皇帝重新重用他,让他当起草诏书的文官。韩翃吃惊的说。我已经这么大岁数了,皇帝还能重用我吗?韦巡视笑着说,你这个官儿当的可不容易,中间差一点被别人领去了。原来当时同时有两个人都叫韩翃,而且在同一天任命官职,一个是去任地方官,而一个进入到中央任职。吏部还专门请示皇帝,是哪一个韩翃到中央来任职?皇帝一听还有这种巧合,就随口吟诵: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就用写这首诗的韩翃。直到此时,韩翃听到了这个原因,这才放心动身到大唐帝都上任去了。而他也因这个故事诗名远播。善于写诗的韩翃也是性情之人,对自己爱恋的女子满怀深情。他原来有一个宠爱的歌女,这个女子姓柳。两人原本恩爱甜蜜。后来因为工作原因,他离开京城到很远的地方任职,很长时间没有机会回家。更不幸运的是,刚好赶上安史之乱爆发,山河破碎,普通老百姓流离失所,叛军闯入京城,妇女更是被流寇掳掠。当时他还在外地,一时赶不回来安置家人,心中忧急万分。好不容易遇到熟人,于是托人送去信,也不好在心中直说,只是用诗隐晦的表达: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意思就是担心他落入敌军的手中。他的爱妾柳氏也以诗句回答: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意思是告诉丈夫,我很安全,但是盼着他回来。后来虽然叛军被消灭,但这个宠妾还是被一名将军强行抢走。对方位高权重,执掌重兵,连皇帝都轻易奈何不了。甚至有一次,韩旭进京办事,正好在路上遇到了柳氏,两人惊喜之余,也不敢相认,只能默默相对流泪。这是让韩翃手下的一位性子刚烈的武官知道了,这名武官平时对韩翃十分佩服,听说自己上司遇此难事,非常愤慨,发誓要替他打抱不平。于是趁着一次外出机会,他化装成高官随从,把柳氏抢回了家,还给了韩翃,终于让他们有情人破镜重圆。同题仙游观唐 · 韩翃仙台下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这是一首别致的游览写景诗,生动描绘了道观的仙风凌冽。首联写的是在仙台上刚见到五城楼,夜雨初停景物冷落凄清。颔联由远及近,由形到声,生动形象写景色优美,晓山翠色遥连秦地树木,汉宫砧声报讯寒秋来临。颈联写道观环境优雅,空坛澄清疏松影落水底,小洞清幽细草芳香沁人。尾联点题,说何必去寻找世外的仙境,这里就是人世间美好的桃源。
summerjane

summerjane

首先回答标题中的问题(春城飞花)。然后再回答补充里面的问题(章台柳)。这两句诗出自唐朝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是一首描写寒食节前后长安城的讽谏诗。历来有个规定,在寒食期间,是要吃冷食的,所以称为“寒食节”。这个节日当时是官推,为了纪念忠诚到极点,然后被主子放火烧死的介子推。如何看大家是否遵守了过节的规矩呢?那就是禁火。而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明明就是写了那些官宦之家,不但点了灯,还是皇宫里发放出来的烛火。所以这是讽谏诗。注意这里的“汉宫”其实就是指当时的宫庭,这个是当时写文的规矩。好比白居易开句就是“汉皇重色思倾国”,谁不知道他是写唐明皇呢?这不是问题所在,问题是前两句好在哪里?让皇帝都称颂不已。其实大家仔细想想,流传得广,被人不断吟诵,称赞的真的是前两句吗?前一句而已。“春城无处不飞花”。为什么?简单,直白,朗朗上口,七个字构建了一个完美的意象,人人都能吟诵,人人都能代入那个唯美浪漫的场景。当你站在一整条街的樱花树下,一阵微风吹过,粉红色的樱花翩翩飞舞,冉冉下坠,在你的眼前飞进你的心中,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精致景色让你的大脑一片空白,你是来一句“我靠,太美了。”还是宁静伫立,拈指微微一笑:“春城无处不飞花……”更让人觉得你学富五车,潇洒浪漫?七个字,平仄跌宕起伏,又装了一个好逼,谁不爱呢?而且词意简单明了,大家全都认同称好,并没有觉得你有装逼的嫌疑,于无形处装逼,才是高妙无比。谁不爱呢?唐德宗都爱,直接因为这个升了韩翃的官。这个时候你再指出来,原文中飞的花其实是“柳絮”,不是面前的樱花,桃花,狗尾巴花,银杏叶,估计看你的小姑娘的眼中又会多几颗星星了。我也是超级无比喜欢这句诗的。下面回答你关于章台柳问题。主角依然是韩翃。这首诗收在了《全唐诗》,归于古风类。也新开了词牌名,就叫《章台柳 | 寄柳氏》,所以也算是词。这个从侧面印证了诗词同源,词起源于唐的说法。章台柳的故事在诗外。全诗(词)二十七个字,简单直白,字面理解并没有什么难处。但是我们如果了解这些前因后果,才能更好的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境和诗词背后隐藏的深意。韩翃(hong),年少便因为才情闻名遐迩,交友甚广。天宝年间,风华正茂,入京赶考,流寓京师,与李王孙交为莫逆。这个李公子呢,家财万贯却爱才重道,包了个有慧根的歌妓柳氏,不想朋友几番交往,韩翃与柳氏一见钟情,互相爱慕,估计让李王孙齁得慌。李王孙便将家产和柳氏相赠,自己抽身去了华山修道。这种事情在今天听起来不可思议,在重才重义重道重修的时代,还是时有发生的。章台,是指繁华之地,后来引申指烟花之地,所以章台柳用来代指歌妓柳氏,外人未必知,自己人却心领神会。754年,韩翃中了进士,别柳氏回家省亲后赴侯希夷节度使处任参军。755年,安史之乱,长安城破。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章台柳国色天姿,在兵荒马乱时四处逃亡,为了躲避叛军骚扰,削发为尼,藏身山野破寺,留着一丝等待情人来救自己脱离苦海的希望晨钟暮鼓。韩翃也算情种,一直对柳氏念念不忘,757年郭子仪收复长安,韩翃立刻派人进京寻找柳氏。他准备了一口袋子沙金,白色布袋子上就写了这首章台柳: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柳姑娘啊,柳姑娘,你还好吗?往日的情分还在吗?这乱世三四年,想你即便是明眸皓齿依旧,身姿绰约依然,也是有主之人了吧?这小子也真是,爱人生死未卜,却在诗里面皮里阳秋,小肚鸡肠,妄加猜疑。不过爱之深,妒之切,念之杂,算是情有可原吧。如果当时柳氏已经另有高枝,估计这袋子沙金和这首诗就是分手赠言和分手费了吧。可是这样实在太俗气,幸亏女主不简单。柳氏接了这封带钱的信,泪流满面,不知道是心酸感动的还是气的,提笔就按照这首诗的格律回了一封答韩翃: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所以又可以说章台柳是词,因为至少当时在这个词牌名下就有了两个同格律的作品了,韩翃属于开创,柳氏这首就是填词了。杨柳枝在菲芬的春天,生气勃勃,老娘我还活得好好的。“可恨年年赠别离,”霸陵折柳,是从汉朝开始的习俗了,大意是祝愿远离的人记得故乡的美好,并希望你像柳树一样到哪儿都能存活。千百年来,古人一般选在春季出行,这样才能在冬季蛰伏。所以无辜的柳树就总是这样被折损了。“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美好的青春同美好的春光一同虚度,无法可找回来了。往日依依的章台柳随着秋天的到来,已不再是颜色青青了。你这个时候忽然送了钱和信来,是什么意思?如今秋意浓浓,纵然郎君来了,当看到这种情况,也是不堪攀折的了。这柳氏,还真是个妙人。把韩翃感动得稀里哗啦,恨不得立刻去迎娶她。但是为官之人,特别是在那个时代,还真不是说走就能走的。等到上司侯希夷入京任左仆射,韩翃再去寻柳氏。估计是京都已经安全,柳氏这个美女藏身寺庙的消息传了出去,平叛有功的蕃将沙叱利就直接把柳氏抢走了,韩翃与柳氏再次错过了。不过最终两人还是在一起了,这段风流公案甚至惊动了唐肃宗。年轻侠客纵情飞马,章台旧爱豪放逃府,顶头上司舍命护犊,重兵蕃将暴跳寻事,清明天子成全美事。后面故事还挺长,但和章台柳这首诗词没什么关系了。一家之言,欢迎评论。喜欢请点关注,谢谢。
昨日暖暖

昨日暖暖

偷得斜柳画春风。
shixiang

shixiang

每首著名唐诗都有意境故事,自己看自己领会,这才最深刻奥妙,不用太解释,要不就庸俗了!
wenshirlay

wenshirlay

好在美好的感觉写出来了。
秦朗

秦朗

聽聽柳間詩社君說詞就知道了。
吃货路人丁

吃货路人丁

主要描写的是寒食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东风吹拂着皇家皇家御花园的柳枝。章台暗柳比喻窈窕美丽的女子。
lilinotlily

lilinotlily

这两句能触动你的内心吗?如果不能:它就不是好句。如果能,那么,它触动你的那个点或面就是好的地方。所以,我觉得好的地方未必你也认为好。比如。现在网上几万甚至几十万首悲秋伤别的所谓古诗词(现在的人写的)。我认为都是垃圾而你有可能认为是好诗。对同一首诗,人生感悟不一样,读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指的是优秀的古诗词)。老实说:这个问题,比较幼稚。
种花种草种理想

种花种草种理想

一,先看全诗。寒食唐代: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二,韩翃是唐朝李适皇帝在位时欣赏的地方小吏。有较高文学造诣。后被调中央~唐长安城,在中书省下任职。三,诗中描写寒食节的长安城景象。前二句写景表节气,后二句写景喻心情。四,前二句:1,春城无处不飞花。时在唐德宗大约50多岁时。春城指三月的长安城,彼时,灞柳情思文化在文人心中形象与春节极为合拍,满城尽栽柳树。飞花,即指在春风吹拂下满天飞的柳絮,注意而不是指春天处处开花的美景!柳絮密密且横飞,古人又没有口罩,影响呼吸,真的挺烦。2,寒食东风御柳斜。讲清了节在寒食,点题并引下句。讲清了风吹柳斜,承上句意。五,三四句:3,日暮汉宫传蜡烛,是说寒食节当天,太阳落山,禁食热食活动结束,皇宫里开始发新蜡烛(备注)。4,轻烟散入五侯家。轻烟指点燃蜡烛的烟,五侯泛指权贵阶层(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隐涩地表达了“只许官州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后代俗话的含意。六,全诗可见诗人的注意力和述求点在关心黎民百姓的生活疾苦上。所以进一步表明无处不飞花一定讲的不是处处鲜花盛开的景象,诗人一定不是愉悦的心情。也间接印证那时的德宗帝信用宦官选成的官场不满。七,备注,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是为纪念晋时忠臣介子推而立。当日禁火,饥时只能吃冷食,故名寒食节。
婷

谢悟空小秘书邀请。唐代韩翃七绝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唐朝天宝年进士,生卒不详。寒食,寒食节,相传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长期流亡,介子推不离不弃,甚至割股肉给公子重耳解馋,有成语“割股啖君”为证。公子重耳后来重掌晋国,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介子推却不求名利,携母隐居山林。晋文公一方面想报答介子推,另一方面也希望介子推继续辅佐自己,进山寻找,可林海茫茫,怎么才能找到介子推呢?一手下献计,何不放火烧山,这样介子推就会乖乖出来了。于是一把大火后,却找到了介子推母子二人尸体,原来介子推宁可烧死,也绝不出来做官!重耳悲痛欲绝,处死了出馊主意之人,另外下令,在介子推蒙难之日禁绝烟火,只能吃冷食,后演变成“寒食节”,在冬至后105天,清明节前一、二日。御柳,宫苑柳浪。汉宫,假汉宫之名,言唐宫之事,与白居易《长恨歌》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一样,假借讽喻。本诗之妙处当在全诗明里写景,没有一词言及政事,却处处透露出讽叽味道:寒食节本是追思前贤,节俭反思之日,王公贵胄却大举烟火,寻欢作乐,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后来的刘禹锡七绝*乌衣巷或许用差不多的笔触,给这些只知醉生梦死的权贵们指出了宿命: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章台,汉代长安街道,多舞榭歌台之地,多柳树。韩翃与名妓柳氏恋爱,三年不见,寄诗曰: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春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用现在的话,大意是:亲,你还一如过去青春靓丽吗?唉,即使你还象原来那么娉娉袅袅,恐怕早就被人攀折过了吧?是醋?是恨?是悔?这大概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真正明白吧?
八洞洞

八洞洞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