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上官体对文学有什么贡献?

提到的作品

[作品]王昭君

五幕历史剧。 王昭君》是曹禺先生的最后一部剧作。他始终是听从时代和人民的召唤,而《王昭君》中又溶入了他对周恩来总理的深切怀念。他几乎是以一种炽烈燃烧的感情写下了《王昭君》。他根据史籍中关于王昭君的有限...

曹禺

最新跟帖
yujun1991626_

yujun1991626_

上官体在文学上的贡献就是完善了诗歌、尤其是律诗的形式主义。

(影视剧中“上官仪”)


我们常说的“上官体”其实就是以上官仪的名字命名的。这种以人名定诗体的情况,莫说是在唐朝绝无仅有,甚至在诗歌史上都并不多见------足可想见彼时“上官体”是多么的流行。


上官仪自幼是随其父上官弘迁居江都(今江苏扬州),后又削发为僧。在这段时间内,上官仪不免受到南朝遗风影响,所以吸收并继承了前朝迤逦精丽的文风,反映到诗歌上便是大家常提到的“绮错婉媚”。

旧唐书丨列传第三十:刘昫:本以词彩自达,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仪颇恃才任势,故为当代所嫉。


其中,主要贡献为二:

规整声律使之和谐

纪晓岚在沈氏四声考中提到,上官仪将南朝沈约等人提出的“声病说”(四声八病),定型为“八病”之说(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而这种声律雏形便是唐中后格律诗的格律基点。

规整属对使之精巧

属对则是对仗,在上官仪时期,他提出了六对、八对等概念,从词意、调音等方面的规整,示人以学习范式。

六对:一曰正名对,天地日月是也; 二曰同类对,花叶草芽是也; 三曰连珠对,萧萧赫赫是也; 四曰双声对,黄槐绿柳是也; 五曰叠韵对,彷徨放旷是也; 六曰双拟对,春风秋池是也。

八对:地名对、异类对、双声对、叠韵对、联绵对、双拟对、回文对、隔句对。


在上官氏定声律、属对之后,从文体的发展上来看其实并不是开创性的功能,而是总结的功能。他将六朝的纯文学特质程序化、规范化,使得大家都能学,大家都好学。这种功效其实类似于老杜对于律诗、周邦彦对于长调的功能。

但是呢,诗歌,文学等所有的艺术活动,其形式上的技巧固然重要,但其核心还是在内容和主题的高度,上官仪虽然在促进了律诗这种体裁的诞生发展,但依然不能掩盖内容上的瘠薄和思想上的空洞。


以上,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ゞ.3月。木棉

ゞ.3月。木棉

上官体多是酬和应制之作,词藻华丽,可以和律唱答,比较工整对仗,富有音律美。他对后面的律诗形成影响很大,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fmf

fmf

1.“上官体”对诗艺极其讲究,平仄、对仗、用典等修辞手法在上官仪手中达到了一个新高峰。

2.“上官体”以绮错婉媚、流丽清新的风格为唐诗风格注入了新生机。

海豚的微笑edie

海豚的微笑edie

写体写出了诗意,讨托了有些奥妙!

sunny啾啾

sunny啾啾

“上官体”因初唐诗人上官仪而得名,上官仪擅长五言,格律工整,用词华美,描摹细腻生动,重视诗的形式与技巧,在初唐诗坛自成一家。初唐诗坛沿袭六朝宫廷诗遗风,风格奢靡浮华,内容空洞。上官仪诗虽未走出应制诗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老路,但在诗歌题材上怀古咏物有所拓展,特别是在诗歌的形式与表现手法上有所创新。应该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对格律诗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诗人争相模仿上官体,对律诗定型起到了推动作用。以上官仪《王昭君》为例,可以看出五言律诗的最初形态。

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

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

雾掩临妆月,风惊入鬓蝉。

缄书待还使,泪尽白云天。

全诗首、颔、颈、尾四联八句,其中颔联、颈联对仗。偶句押平声韵。除平仄外,在格律形制上已基本成型。特别是对仗工整,雾对风,词性相同(名词对名词),雾掩对风惊,结构相同(主谓结构);临妆月对入鬓蝉(偏正结构相对,以月、蝉为中心词),其中临妆又对入鬓(动宾结构),非常巧妙。形式优美,音韵和谐。

小菩提

小菩提

现代白话文大世界!头条平台!有才你就来!

wandy9898

wandy9898

请恕简略回答如下:

所谓唐诗中的上官体,是指以唐初(注意,不是初唐。)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当时一批诗人的诗歌作品的风格特色。这批人有虞世南、上官仪、宋之问、沈佺期等。唐初诗坛仍然延续着齐梁形式主义、绮靡浮艳的不良诗风。这些诗的内容多为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辞藻华丽,华而不实、无病呻吟,多为御用文人的应召应景之作。下面展示上官仪的两首诗,然后再议论评判:

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龧,蝉噪野风秋。

上官仪:????咏雪应诏〉

禁园凝朔气,瑞雪掩晨????。

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

飘素迎歌上,翻光向舞移。

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枝。

怎么样,还不错吧? 诗是要言志抒情的,这里内容单调无聊,但词句还是较好的。这正是此类诗的特点:花团锦簇,内容空洞。所谓上官体,实际上就是宫体诗。

但是,上官体讲究声律对偶,格律严谨,对近体诗的最后形成和唐诗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可以这样理解,唐初上官体诗歌是由南朝形式主义诗风向初唐盛唐健康诗风的过渡时期,是唐诗繁荣的准备时期。

(完。谢邀。)

路上的小狗狗

路上的小狗狗

问题:唐诗中的上官体对文学有什么贡献?

........

前言

对于文学上的贡献,老街不是太清楚,对于文学中格律诗的贡献,大约有两个,第一个比较重要,就是解决了的“黏连”的问题,从此格律诗真正体制完备,一直延续到今天。

第二是关于对仗方面有了一些总结。

一、 什么是上官体

"上官体",是唐代诗歌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诗歌风格称号。上官指的是唐代宰相“上官仪”。旧唐书本传说:

上官仪"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上官仪因为得罪了武则天被诛,家产被抄没,儿子上官庭芝也同时被诛杀。

二、黏连与换头

其实格律诗在齐梁时期基本完备,其中押韵、对仗、平仄都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规则,但是黏连还没有确定。所以在上官体以前失黏的格律诗非常多。

虽然也有不少黏连无误的格律诗,但是看上去都是无意之间的偶合,例如南朝阴铿的新成安乐宫就是一首标准排律,隋唐斗酒学士王绩的野望也是一首标准杆的五律。

1、斗酒学士王绩

王绩比上官仪早生了半个世纪,他的五律虽然已经工整了很多,但是失黏的五律仍然不少。例如山家夏日九首中第二首,第四句、第五句就失黏:冷、春

隐士长松壑,先生孤竹丘。溪深常抱冻,涧冷镇含秋。
九春宁解褐,五月自披裘。谁信汤年旱,山燋金石流?

第五首又黏连无误

追凉剩不归,高卧隐松闱。野竹栏阶种,岩花入户飞。
涧幽人路断,山旷鸟啼稀。不特嫌周粟,时时须采薇。

2、上官仪

到了上官仪时期,上官仪的诗也是如此,著名的朝洛堤步行 也失黏:马、飞。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当然,上官仪也有不少失黏的五言律诗:

故北平公挽歌(隋末唐初·上官仪) ,四联都失黏木落园林旷,庭虚风露寒。北里清音绝,南陔芳草残。远气犹标剑,浮云尚写冠。寂寂琴台晚,秋阴入井干。

王昭君》第一联失对:

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
雾掩临妆月,风惊入鬓蝉。缄书待还使,泪尽白云天。

3、元兢的贡献

上官体诗人中 ,有一个叫做元兢的不起眼三流诗人,他有一本诗脑髓因为东渡日本,幸运地流传了下来。书中提到了“换头”,关于换头还分了双换头与单换头(第二字换头):

“此篇第一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又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平。如此轮转,自初以 终篇,名为双换头,是最善也。

.............

这一段只看文字理解不了,书中引用了元兢的一首五言律诗,:

飘摇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这首诗就黏连无误,因为篇幅比较长,这里就不解释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我的头条文章诗的换头 一个不起眼的三流小诗人影响了1000多年的科举考试2018-12-11 02:09:00

三、六对与八对

1、唐以前的对仗

其实对仗在先秦就有了,在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就是一个对仗狂魔,大家可以找找他的诗看看,这里引用一首:登江中孤屿[ 南北朝 ]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谢灵运那时候还没有四声和平仄。但是从词性来说,对仗已经很工整了。

到了齐梁时期,永明体诗人开始研究四声平仄,于是以后的诗人对仗开始追求平仄相对,例如:

王昭君(南北朝·庾信) 拭啼辞戚里,回顾望昭阳。镜失菱花影,钗除却月梁。
围腰无一尺,垂泪有千行。绿衫承马汗,红袖拂秋霜。
别曲真多恨,哀弦须更张。

2、上官体六对八对

上官仪时期,提出了六对、八对的理论,六对:一曰正名对,天地日月是也; 二曰同类对,花叶草芽是也; 三曰连珠对,萧萧赫赫是也; 四曰双声对,黄槐绿柳是也; 五曰叠韵对,彷徨放旷是也; 六曰双拟对,春风秋池是也。

八对如下图:

上官体对于对仗进行了总结归纳,但是老街感觉这方面对于诗的发展贡献不是特别大。

结束语

上官仪时期,最大的贡献还是元兢的换头(黏连),后来"文章四友" 和沈佺期、宋之问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并且被武则天应用在科举考试中,这就是科举考格律诗诗的由来。

至于换头是不是元兢提出来的就不知道了,目前传下来的文献存在与日本空海和尚的《文镜秘府论》中,这是最早的提到黏连的记录了。

@老街味道

黑巴拉秋的Q

黑巴拉秋的Q

上官体促进了诗词格律的形成,多讲究对仗工整。

阿阿阿四

阿阿阿四

上官体承上启下,内容上带有六朝宫体诗的痕迹,但是意趣已经大大提升;而形式上则在六朝既有的声律启蒙上继续发展,且是跨越式发展,为近体诗的定型开了一个好头。

heyIamhere

heyIamhere

“上官体”因初唐诗人上官仪而得名,上官仪擅长五言,格律工整,用词华美,描摹细腻生动,重视诗的形式与技巧,在初唐诗坛自成一家。初唐诗坛沿袭六朝宫廷诗遗风,风格奢靡浮华,内容空洞。上官仪诗虽未走出应制诗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老路,但在诗歌题材上怀古咏物有所拓展,特别是在诗歌的形式与表现手法上有所创新。应该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对格律诗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诗人争相模仿上官体,对律诗定型起到了推动作用。以上官仪《王昭君》为例,可以看出五言律诗的最初形态。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雾掩临妆月,风惊入鬓蝉。缄书待还使,泪尽白云天。全诗首、颔、颈、尾四联八句,其中颔联、颈联对仗。偶句押平声韵。除平仄外,在格律形制上已基本成型。特别是对仗工整,雾对风,词性相同(名词对名词),雾掩对风惊,结构相同(主谓结构);临妆月对入鬓蝉(偏正结构相对,以月、蝉为中心词),其中临妆又对入鬓(动宾结构),非常巧妙。形式优美,音韵和谐。
xywycn

xywycn

上官体承上启下,内容上带有六朝宫体诗的痕迹,但是意趣已经大大提升;而形式上则在六朝既有的声律启蒙上继续发展,且是跨越式发展,为近体诗的定型开了一个好头。
katy

katy

只不过是加点调料而已,各有特色,百花齐放。
cheesexie

cheesexie

现代白话文大世界!头条平台!有才你就来!
zitaqq

zitaqq

1.“上官体”对诗艺极其讲究,平仄、对仗、用典等修辞手法在上官仪手中达到了一个新高峰。2.“上官体”以绮错婉媚、流丽清新的风格为唐诗风格注入了新生机。
ariasora

ariasora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