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三本书是什么?
楚箫竹
周易、论语、史论
脚跟着心走
中华字典第一
家谱第二
百家姓第三
洲
易经,道德经,淮南子。其余话不想多说[微笑]
挠鼠
论语,老子,六祖坛经
dina-jj
诗经,乐府,唐诗
misa静儿
既然是传统文化,我想就应该是:论语、道德经、全唐诗!提问者已经只限三本了[我想静静]
坚小果
小编认为是《论语》、《史记》和《文化苦旅》。不是因为它们真的能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高水平,而是因为它们对中国文化的传承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作用。
看到这个回答,估计读者第一反应是《文化苦旅》凭什么能和另外两部著作相提并论。小编并无比较之意,只是列举答案罢了。另外,就是有一点私心在里头——小编便是从读《文化苦旅》才开始爱上了中华文化。
其实,中华文化如此源远流长,内容又是如此丰富,岂能是三本书就能代表得完全的?主要还是看重它们对中华人民思想的引导和影响。
《论语》它是儒家思想集大成之作品,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是中国历代各朝的统治者治国理政的核心思想。时至今日,《论语》中部分语录还被写入语文教材中,并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经典教材。
<论语>十则中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些语录对于学校、家庭教育和为人处世之道都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史记》为中华历史文化的代表之作,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司马相如与司马迁中说的:
“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
同样,也有多篇内容被选入语文教材。比如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记叙了信陵君礼贤下士和窃符救赵的故事;《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文章叙述的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介绍有关于屈原的平生事迹;《将相和》(节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历史故事组成。
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录了我国前后三千多年的历史,其中关于人物、事件和道理的描述十分之细致,对后人学习中华历史和文学写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化苦旅》当下很多学生和家长不甚了解学习文言文的用处,可尝试阅读这部作品。
这文学散文作品,犹如一座连接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浪漫且温柔桥梁,走在上面读者,饱览着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细腻,体会着历史人物的风流与坎坷,求索着人生路的漫长和彷徨。
当一个人被自己民族的文化彻底熏染时,会有一种自信和热爱油然而生,犹如寻亲一般,本能地就会去寻找最原汁原味的古文去读,如饥似渴地吸吮着与自己有亲密血缘的文学语言。
就在这个过程中,身体更轻盈了,思想更纯粹了,灵魂更深远了。
云游仙
道德经,山海经,诗经
Fate
首先看中华文化主体是什么?然后我觉得中华文化的主体是中庸和谐之道,中央和谐这个很能扯上关系,中华民族文化最核心的一本书是易经。除了易经以外,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道教顺其自然的精神,所以说第2本书应该是道德经。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文字的一种,那么代表中华民族第3本书的应该是说文解字。
我不知道有些人扯什么弟子规啊,孝经呀是怎么想的,你知道弟子规是什么东西吗?弟子规是清朝末年落地秀才所写,是封建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