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中国现代第一篇小说的人是鲁迅还是陈衡哲?
ˇ桔子醬﹏
是陈衡哲。陈衡哲的一日发表于1917年,比鲁迅的《狂人日记》早一年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陈衡哲。
陈衡哲出生于江苏的书香世家,比较开明的家庭环境不仅允许了她不缠足,还给她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她很早就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1914年,陈衡哲过关斩将,顺利成为清华大学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女学生。在美国她认识了不少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包括胡适、任鸿隽等。
陈衡哲在年轻气盛之时是坚定的不婚主义者,多次拒绝了才华横溢的任鸿隽。直到任鸿隽对她说:“你是不容易与一般的社会妥协的。我希望能做一个屏风,站在你和社会的中间,为中国来供奉和培养一位天才女子。”在结婚之后,陈衡哲跟随丈夫回到中国,成为了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女教授。她爱好写作,曾写了100多万的散文、小说和新诗。1926年,她的《西洋史》问世,胡适称该书为“一部开山之作”,该书连续再版,一时间洛阳纸贵。
1935年,陈衡哲和任鸿隽来到川大,看到四川的军阀和官僚的腐败她深恶痛绝,多次在《独立评论》发表文章进行抨击,她还对四川的鸦片之风很是痛心,对四川女学生争当官僚小妾的现象进行尖锐的抨击,并由此惹到四川的上层人物,被迫辞职。
辞职之后的陈衡哲在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意识到自己父母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虽然都是细微之事,但是对她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是她回归家庭,从社会生活工作中抽离出来,做了一位全职母亲,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对三个孩子的教育当中。
在那个大多数女子因循守旧过日子的年代,陈衡哲有着自己的规划,关心社会,关心祖国的未来,时至今日这些也是很多现代女子所缺少的。
冯霖琳_SlowSoul
陈衡哲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她创造了若干个“第一”。她是第一批庚款留美的女生,第一个白话女诗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女硕士、女教授,1937年版中华民国名人传称:“女界中以史学家而兼文学作家者,陈氏一人而已。”
她的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文艺复兴史上,著作有《西洋史》、文艺复兴史、文艺复兴小史等。而文学成就,则体现在小说和新诗上,小说有一日、小雨点、西风等,新诗有人家说我发了痴、《鸟》、散伍归来的“吉普色”、山峡中的扬子江等,毫无疑问的,她是第一位白话文诗人(此处可以省略一个女字),作品首见于报端,比冰心的《繁星》还要早两年。
若论小说创作的年代,陈衡哲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一日,创作于1917年,发表在留美学生季报上,比鲁迅的《狂人日记》要早一年。《狂人日记》首发于1918年5月4日4卷5号《新青年》月刊。但若是论到正式出版(即通过正规发行渠道结集出版),那鲁迅的《呐喊》是第一部,《狂人日记》作为其中创作最早的一篇,被视作第一也无可厚非。后来的文学史研究者在追溯这一历史上的“第一”时,往往追溯到《狂人日记》那里去,理由有这么几条。
一是鲁迅的创作水平摆在那里,一出手就用丰富多样的写作形式和创作手法为中国白话文小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鲁迅的小说创作从第一篇《狂人日记》开始就引起了广泛注意,是1917年胡适等人倡导新文学以来第一位受到广泛注意的作者,推动了白话文小说的进步,启迪了后来的多位作者,比如冰心和巴金。
三是白话文小说草创阶段,创作质量不高。杨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引用了某位大家对1921年小说革新月报的小说创作的回忆,说:“那时候发表了的创作小说有些是比现在刊物编辑部积存的废稿还要幼稚得多呢,然而在那时候有那么些作品发表,已经很难得。”以当时创作的水平,鲁迅没有对手,鹤立鸡群。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创作者的头衔给他,比给别人,意义要大得多,所标示的起点高度是不同的。
回过头来看陈衡哲的一日,之所以经常被文学史忽略,首要的原因是写得确实不太像“小说”,很不成熟。这一篇写了女学生们一天发生的事情,从宿舍起床迟了差点没赶上吃早饭,到坐在课堂里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到下午的闲聊和晚间的舞会,只有若干个白描的片段,大量依靠对话,没有情节、没有人物、没有主题,说是散文可能更为合适。
陈衡哲自己也写道:“这篇写的是美国女子大学的新生,在寄宿舍中一日间的琐屑生活情形。它即无结构,亦无目的,所以只能算是一种白描,不能算为小说。但它的描写是很忠诚的,又因为它是我初次的人情描写,所以觉得应该把它保存起来。”她自己也认为似乎不能算是一篇小说。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的发表是在留美学生季报,读者寥寥,没有引起留学生圈外的广泛注意,当然也就没有突出的文学史意义。认鲁迅先生创作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的创作者,是和认定新文学运动的启蒙意义分不开的。不管是去翻钱理群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夏志清教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还是别的什么文学史著作,很难找到陈衡哲的名字,一是创作数量少,二是成就不高,三是没有引起广泛注意,虽然胡适称她是(新文学)第一个同志,鲁迅还追过她。
当然,不认鲁迅是第一人也是不行的,他毕竟是一个“坚定”的盟友,有标志性的意义,至于是什么意义,我不说你们也懂的。若是单看创作时间,陈衡哲是第一人,一日是第一篇,毫无疑问,如果认定一日够得上是一篇小说的话。
bunny兔浅浅
通常的说法是以鲁迅所写的〈狂人日记〉为我国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但另一种说法则是1915年至1917年,在日本留学的陈衡哲所写的〈一日〉为我国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但因陈的〈一日〉仅在日本留学的少数人的圈里传播,国内知之者甚少,且其内容和写作水准远不际鲁迅的〈狂人日记〉一经发表便引起轰动效应,于是许多人就仍然把鲁迅的〈狂人日记〉当作是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本人以为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说,把陈衡哲的〈一日〉排在我国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还是较恰当的。鲁迅是我国出版第一部白话文小说集的作家则乃毫无争议了。以上回答,一孔之见,如有疏露,还望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