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很难学吗?

中国古诗很难学吗?
提到的作品

[作品]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创作的五言诗精品,曾被昭明太子萧统收入《文选》,并为历代称颂。它千古常青的魅力究竟何在?本书重新解读《古诗十九首》,文章赏读与书法欣赏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作品]诗经

(风雅颂三卷册,全彩插图)

骆玉明 解注

[作品]乐府

乐府是中国文学中的瑰宝,它以奔放的想像、新鲜的活力表现出心灵的真实感动,并影响后来的文学创作,导向中国文学国度中灿烂的风景诗词。它的影响源远流长,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一直至今。 “乐府”是古...

张梦机

[作品]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讲述进京赶考的书生王子进,在路途中偶遇一个美貌的白衣少年,这个叫做绯绡的狐妖行事古怪又本领超群,化解了他身边发生的无数不可思议的事情。然而人与妖,终究不能共存,最终王子进是否真的能忘记前...

可爱多的粉丝

最新跟帖
jiashengyin

jiashengyin

我的看法是,古诗不难学,但是难写。说容易,是因为诗的规则概括起来就几句话而已。古诗只有两种,古风体只要求押韵,格律体加上平仄[粘、对、错]的原则等。诗的规则主要就这些而已,再往细处钻研,内容也不多,所以基本上只要肯花费一点时间学习,每个人都会写诗。大多人都喜欢写诗,只是懒得学习罢了。写诗说难,是难在如何写出好诗。相比格律之下,写诗没有固定的技巧或程序,完全是信马由缰,凭着感觉写。通过总结前人的写作经验,可以吸收许多技巧,为诗增色不少。但技巧再好,也要有灵魂,这点却是无迹可寻的。诗言志,志是士人之心,只有投入感情,再加以技巧,才能出好诗。以上就是我的一点浅见,欢迎交流。
汪love喵

汪love喵

赞同上面朋友回答。中国古诗中国人容易学,外国人比较难,而周边的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学习古诗又会容易点,这跟文字渊源有关,毕竟这几个国家曾经作为中国属国,长期使用过中国文字,了解中国文化。而地区之间的比较,可能台湾更擅一筹,毕竟他们一直使用繁体字,更接近古诗文点。就是台湾的现代诗人如席幕容人等,遣字用句里也看出古诗词的根底。以上只是个人猜想,不构成任何判断。诗歌是语言的提炼。中国古诗歌是所有中国人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上一颗璀璨的瑰宝,属于全人类。奈何限于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无法很好地翻译成国外文字。国内又缺少国学外语双精的人才,即使有也未必自发自觉地做这份工作。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机器语言的学习,古诗翻译会随之简单,中国古诗歌可能会风靡全世界。好像跑题了。。。古诗词易学难精,这是大家的共识。有没有解决的办法?我认为是有的。前面我有答过诗歌改革的问题,这里请容许我赘言。法宝就是学以致用。一个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学过多少诗歌,恐怕车载斗量吧。但是有要求写吗,恐怕很少甚至没有吧。这里的诗歌也包括现代诗。高考作文有可选择写诗吗,我孤陋寡闻似乎没听说。那学来何用?就像一个辛辛苦苦十几年终于考过驾照理论,但几乎没摸过方向盘的人,别告诉我学习至少对人行安全是很有帮助的,那些宝贵时间集合起来甚至可以建个罗马了。就说本人,虽然没有刻意去系统地学习古诗词(学校学的不算),但禀着对古诗词的喜爱(虽然我写的是现代诗,并且在很久前解散诗刊就扔下了),也算陪伴到今天。说来惭愧,真正吟诗作对的日子,还是来头条的这十几天。功底不深,缺乏天赋,是我的硬伤,但只要坚持下去,就像老马说的万一有一天实现了呢。最后总结,中国古诗歌易学,学以致用,坚持不懈也能精,至于现在的所谓的什么派,我不作评论,只是希望能不能给自己多点底蕴。居然忘了谢邀。。。一不小心又主观了,如果有谁觉得我说的有几分道理,不胜荣幸,更希望能不吝指教,引导我之偏颇,多谢。
潇洒先生-

潇洒先生-

不难学,有两点是关键1.兴趣:有兴趣自然会经常吟读,读的多了自然会意。2.勤读多写:反复阅读,大量阅读,理解古诗文词汇,可以做笔记,也可以抄写古诗文。总之,只要用大量时间阅读,理解古诗文词汇,自然能学好。
Echo_Ran

Echo_Ran

中国古诗难学吗?看个人的悟性,想通了,就没有神秘感了。回到原点:什么是“诗”?个人以为,所谓诗,就是音韵化的、个人思想情感的文字形象表达。个人的思想情感是“本”,音韵化的文字形象表达是“技”。决定一首诗境界高低的是“本”,“技”只是“桥”,通达心灵的桥,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技”对于“本”,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即技巧再炫、用典再多、倔词再骜,如果思想情感水平不真不高,那也就是文字游戏。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本意指做人,这里借来说诗:好诗要质文具佳。以手指月,只见手指(技),不见月亮(本),就会舍本逐末了。陆游说“人穷而诗工”、工夫在诗外。其实就是说明这个道理。纵观古诗,形式上,从“两言”(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三言”(诗颂:振振鹭,鹭于飞。鼓咽咽,醉言归),“四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到“五言”、“七言”及以上。体例上,从《诗经》《离骚》《乐府》,到古体诗《古诗十九首》等,到近体诗如绝句、七律(有格律)等,到宋词、元曲及明清诗歌。整体来说,都重复着这样一个循环:萌芽的=自由的=兴盛的=规范的(如格律)(束缚的、或难超越的)=衰落的。就像八股文、馆阁体,做着做着就无新鲜感,就做死了。艺术,就是要有不断的新鲜感。还是回到“古诗难学吗”这个话题。抛开格律的外在形式,写诗涉及两个最常见概念:意象、意境。意象指事物的约定指向含义,如:柳,通留,指挽留、惜别。等。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网上的定义)意境,个人定义为:意境就是以意驭物,即驾驭万物(有、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鸟飞绝、人踪灭,属于景外的意象,千山、孤舟、独钓,属于眼前景,一起表达自己不被人理解、不被重用的“孤寂”之“本”,与“本”无关的苍松翠竹、麻雀雪花、高树低房,作者一概放弃。柳宗元让“物”替自己说话,自己不直接说自己郁闷孤独,这就是“意境”。唐诗的送别、田园、军旅等诗,都有好的意境营造。写得差的也有: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类似于打油,直接说:送我情),写得妙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让景替自己说话)。中国古诗千千万,一些意境佳的、思想情感深邃的流传了下来,如《春江花月夜》等,更多的被时间掩盖。如玄言诗等,因为毫无形象。诗发展至宋,则难以突破了,分化有两个方向,一是情境在场式,如[ 宋·杨万里 ]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另一种是凿空说理式:苏轼: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通常这类诗废话多,砍诗为:横岭侧成峰,远近高低迥。不识真庐面,身在此山中。手机打字不易,如觉有可取之处,请互粉点赞,谢谢!
高枫

高枫

你好,中国古诗并不难学。应该说,相比于文言文,古诗是特别容易的了。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古诗,大多数诗都是韵脚分明,读起来朗朗上口。古代诗人在写诗的时候,特别讲究意境和韵律,一首陌生的诗,人们读上几遍,基本就能理解它的意思。如果想要进一步的深入理解,就需要先弄明白作者的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揣摩出作者要表达的意境。知道了这些以后,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我们就能理解这首诗要表达的全部意思,这样,一首陌生的古诗就被我们消化了。我是小栗,如果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谢谢。
99007

99007

我觉得这个问题要分两类人来回答:一、外国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诗更是源远流长。古诗讲究平仄,意境等。中国汉字中,一词可以多种意思,不一样的表达也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例如:说“蓝队大胜红队”是指蓝队羸了,说“蓝队大败红队”也是指蓝队羸了。而且在古诗中,多种情感可以融进一个字里,中国人理解起来都难,对于外国人来说,更是难于上青天!二、中国人。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从小就接触古诗,唐诗三百首更是必过曲目。不说出口成章,但是名词名句也是知道不少的。所以说,对于中国人来说,只要用心,想学好古诗是不难的。
ㄟ莪〆罘認識ηǐ

ㄟ莪〆罘認識ηǐ

说难也不难,爱好是主要动力。熟读并背诵古诗中的经典,了解和掌握典故,熟练掌握韵律技巧。几千年来先人留下不知多少的名诗名句,把它变成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也许就有了一首拿得出手的诗了。
骑行的橘子

骑行的橘子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中国古诗词,在古代更多是用来吟唱的。想一想,一首歌,你哼唱多了必然会记住旋律和歌词。同样的,诗词读多了、背多了,诗中的音率、节奏、意蕴自然会记在心上。进而身临其境,体会作者的诗意!
山炮婆

山炮婆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