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衰落的互联网公司?他们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陈欣cxXIN
迅雷、瀛海威。忽略市场需求而强行改造市场。
挥霍青春的黑白灰
中国互联网公司衰落的太多了,难以一一列举,这样也没有什么意义。
建议看一下吴军博士的《浪潮之巅》,可以更加清晰看到各个时代的变迁,有的公司开始谢幕,有的公司野蛮生长,还有公司稳如老狗。
通过时代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才能看清楚互联网的浪潮。
衰落的原因中,需要明确的一点:
很多衰落的互联网公司并不是做错了什么,他们只是停留在原有的圈子中,最后被时代抛弃。互联网就是流量的生意,不同时期流量的来源和组成不一样,所以互联网的组成也在不断的迭代更新。
这也要求互联网公司紧跟技术和时代,不断的自我颠覆。
chanyan05
最经典的那必然是人人网。
当年的人人网,风头无二,市值常年在前三之内徘徊。
精准的大学生用户群体,便捷的社交功能,轻轻松松链接六度人群,一度把qq空间打压得近乎死亡。
可惜,公司高层对未来发展方向判断错误,将一大部分资源投入到游戏领域,与腾讯展开激烈竞争,最后慢性死亡,不得不卖身还债。
究其原因,人人最大的失误就是对发展方向的判断失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哎,可惜可惜。但这也侧面说明了BAT实力之强劲、坚韧
ht.h2005
中国有哪些互联网公司是靠谱的?
Cherry静
搜狐公司最有代表性!关键是创新力不足,张朝阳的战略定力不够( ノД`)!
汪川莉
这是考古题啊
看了一圈,还有很多没人提到过的:
ISP :东方网景
BBS :四通利方
ICP :ChinaByte ZDNet
搜索引擎 :Goyoyo
对了,还有一家曾经很火的网站“找到了”,我跟他们老大开玩笑说要跟他们PK开一家“找不到”
……呵呵,现在上面这些都“找不到”了[我想静静]
玩转瑞士
无论哪个互联网公司都不会活的太久,原因是大众掌握着智能化三要素:智能手机、休闲时间、消费。
所以马化腾说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
除非这家公司承认消费者手中三要素的价值,让软件和硬件合一,只有这样互联网公司才能活得天长地久,每个人不会卸载掉自己家的软件,互联网公司也不 需要在担心被某家公司替换掉
消费者:谁先投诚消费者谁赢!消费者决定着互联网公司的生死,选择谁、谁赢!
花亦落216
对于楼主的问题。只能说社会变幻莫测,互联网变幻莫测。 公司越大越需要前沿的人员积极探索。古人说,前面的路都是黑的,道理是一样的。 越大的公司精神崩的越紧。
純粹
你这个问题太大了。互联网公司的兴衰,我认为和时代、政策、基础设施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要看哪些公司兴衰,就看时代的发展阶段和政策情况就可以了。
比如早期新浪博客非常流行,因为当时上网是需要条件的:有电脑、有网络。而当时的大部分中国人家庭情况并不好,能上网的或者是比较有钱的,或者是大学生。这些人能写出来长篇大论的,质量和深度都很不错的文章。
但是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手机,上网很方便。每个人都愿意在网上倾诉一下,然后就有了“微博”。博客这种需要花时间写、花时间看、还不一定能看懂的产品就没落了。好在微博也是新浪的,这家公司转型成功,不算是衰落了。
比如早期的人人网非常火。大家刚刚能上网,想找到散落在天涯海角的同学,对实名制认证也不那么抵触,实际上是线上真实社交关系搬到了线上虚拟空间。但是后来,在移动互联网转型时期,并没有很及时的开发app。再加上微信的推广,让同学、朋友能随时聊天,不需要通过虚拟空间互相关注,所以人人网没落了。
比如百度,之前是完全掌握了上网的流量入口,它的内容存储量、搜索量都是巨大的。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各家都开始做APP,应用市场成了新的流量入口。后来大家又转移到微博、小红书、抖音等地方去做知识、信息搜索,真正的搜索工具反而荒废。现在百度开始填充内容来提升用户的日活和留存。
还有杀毒软件、酷狗音乐、千千静听、hao123、学而思、新东方等等,你观察吧,要么是政策限制(比如去年社区团购刚开始发展,就被打压了),要么是自己没有做好转型。
°浮華
1、百度
中国的互联网一直有着BAT的传说,原本是百度、阿里和腾讯。以前的百度真的强,特别是谷歌退出中国以后,百度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家独大,赚得盆满钵满。不过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除了百度地图,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百度就慢慢掉队了。再加上竞价排名的广告总在出问题,医疗广告惹得天怒人怨,核心高管也陆续出走,百度就越来越衰弱。现在的BAT已变成了,字节跳动、阿里和腾讯,现在很少有人提到百度了。
2、搜狐
在PC互联网时代,搜狐是非常火的。想当年,搜狐是三大门户网站之一,张朝阳在台上讲话的时候,小马哥都只能在台下认真地听。可惜成功之后的张朝阳开始放飞自我, 对公司的业务不上心,也容不下公司的核心骨干,忙于开各种派对。搜狐慢慢在搜索、电商、安全的浪潮当中衰落了。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搜狐已经没有什么存在感了。
3、盛大
当年的传奇,就像现在的王者荣耀一样火爆,网吧里面到处都是传奇的玩家。而盛大就是把传奇引入到中国的公司,陈天桥当年孤注一掷,后来赚得盆满钵满,很快就成为了首富。不过,在传奇系列游戏成功以后,盛大似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产品,逐步被后来者所超越。当年盛大看不起的腾讯游戏,逐步成为了全球第一。对于陈天桥来说,游戏始终不是上得了台面的业务,盛大做了各种转型,开始发展小说等泛娱乐业务。后来,腾讯完全收购了盛大的泛娱乐业务。
geniusfc
大众点评:凭经验错认为二三线城市没市场,错失团购良机
大众点评的成立很偶然 —— 它的创始人张涛热爱美食,便搭建了这样一个网站来寻找上海的好餐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众点评都是他一个人在维护,没有收入,也没有大力推广。
在前 7 年发展中,大众点评推广的很缓慢,只进驻了上海、北京、杭州、南京、广州、深圳 6 个城市,不过用户质量和粘性都很棒,有扎实的用户基础。也是凭借这个优势,它轻易 PK 掉了当年唯一的竞争对手口碑网,实现了在点评行业的一家独大。
但是 2010 年,美团和拉手网的出现,让张涛意识到团购是一个新的风口,于是大众点评也加入了 “千团大战”。但这时,张涛的判断出现了失误:在三四线城市,大众点评用户基数少,这让他误以为团购业务也是如此,便将业务重心放在了一线城市。
而且,由于大众点评长时间处在没有竞争对手的环境中,员工适应了雷打不动的 5 天工作制,习惯了哪怕是再小的节日也会收到礼品,习惯了公司小黑板上写的贴心话语:姑娘们,出门别忘了带镜子和梳子…… 这让以 “慢” 出名的大众点评在市场的争夺中陷入了困境。
截止 2011 年底,美团、拉手、窝窝团等团购网已经进驻 100 余个城市,但是大众点评只进入不足 30 个。直到 2014 年,张涛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声称要打一场全面进攻的翻身仗,夺回由美团占领的二线城市,但却为时已晚。疯狂的砸钱一年之后,在 100 个二三线城市中,美团仍然以 80% 的绝对优势占居榜首。
不仅如此,由于大众点评只重点耕耘了几个大城市,这让美团很容易重点击破,截止 2014 年底,大众点评占优势的城市只剩下上海、北京、苏州三座城市。情况很是难堪。
教训:1、不能盲目依赖过往经验:三四线城市消费者不愿意在网上查找餐厅,不意味他们不希望省钱。
2、在今天野蛮生长的互联网圈儿,一味求稳很可能会错失良机,快速试错、迅速迭代才是更好的选择。
===== 君不见,大众点评这两年被合并后活过来了。在我读大学的时候,眼看大众点评就要死了啊。现在去哪吃饭都用它了。=====
开心网:只关注产品却忽略其他,为失败埋下伏笔
开心网走红初期,偷菜火热得一塌糊涂,这让以产品经理、工程师为主的团队很是兴奋。于是,他们把所有的热情都投入到了新产品的开发上,至于用户运营、盈利模式的探索、甚至是公司财务的管理都无人关心。这让开心网错失了很多机会。
其实在 2009 年初开心网最火热的阶段,有各种品牌广告上门来谈营销,但由于销售团队、市场推广团队的匮乏,开心网没能有效的利用这些机会。
更遗憾的是,微博推出之前,开心网创始人程炳皓就得到了消息,但由于那时的开心网如日中天,他并没有将微博视为威胁,反而向新浪高层介绍做 SNS 的经验。而等他意识到危机、决定开发微博产品时,新浪微博的龙头地位已经根深蒂固了。
随着偷菜、抢车位热潮的退去,开心网逐渐走向没落。对此,开心网的团队想当然的认为,自己还该效仿此前的模式,做明星爆品,一炮而红。于是,他们不停地开发新的产品,但能让用户记住的寥寥无几。
教训:1、仅拥有强势产品是完全不够的,运营、销售团队的短板也会影响产品的后续发展。
2、创业公司,战略上的布局疏忽不得,要制定清晰的产品规划。不能在危机来临时盲目试探,到处挖坑。
人人网:人群定位不清,盲目转型
人人网最初叫校内网,定位于大学生间的实名制社交网络,后来受困于盈利模式不清才改名为人人网,将定位转变为中国最大的实名制社交网络。
但问题是,目标人群转变了,内容和运营却没有相应的跟进。社会上的名人很少进驻人人网,大家联系的还是彼此的同学,分享的内容也是各种 “不转不是中国人”,这很难吸引身在职场的白领人士。而且由于定位过于宽泛,主要用户为大学生群体的人人网,也无法像以前一样专注于服务这部分人群。
步入社会的老用户无法在人人上与同事联系、正在使用的学生用户又无法获得差异化的服务和体验,这让人人网的用户持续流失。即使在人人网效仿开心网推出社交游戏、实现盈利之后,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也没得到解决。此后,微博、微信强势崛起,大家也都知道结局了。
其实,如果当初人人网坚持服务学生用户,把这个群体做深做透,很可能会避开微博、微信的正面进攻,从而在社交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教训:做产品一定要注重用户的使用场景,缺乏明确场景的产品只会使大家都无感,从而选择放弃。
拉手网:盲目扩张团队,为管理埋下极大隐患
作为第一批上线的团购网站,拉手网自上线那天起便开始了疯狂扩张,并将上市作为目标。
其创始人吴波很清楚,团购业务十分依赖销售人员的地推,为了加速发展销售团队,拉手网不仅在招聘上非常粗放,挖人方面也是不惜重金。它甚至会以高出平均水平两三倍的工资,从竞争对手那里挖人。
2010 年底,吴波重金从美团挖来了三四十人的团队,并任命其负责人孟岩为战略部总监。但很快,孟岩被架空。原来,拉手网此举纯粹为了削弱竞争对手,而这种方式,不仅会引起新员工的不满,也会让工资水平低于新员工的老员工心生怨气。
此外,由于拉手网需要大量地推团队,便招募了很多房地产中介和路边发广告的员工。这些人吃苦耐劳、有狼性、有执行力,但普遍没接受过高等教育,做事不讲原则。在进行地推时,这样的团队能很好的胜任工作,但在公司内部,他们江湖味极重,善于抱团,在内部拥有极大话语权,一旦利益受损,往往能排挤掉后期加入的专业精英。而这样的团体,在拉手内部有 10 多个。
除了员工内部的问题,管理层问题也极其严重。拉手网内部实行 “政委制”,创始人吴波喜欢用身边的人去监督各大区经理的工作,这让本来就混乱的内部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中层核心管理人员的信任也受到影响。这样的情况,也让窝窝团能够多次挖走拉手网的整个分区团队……
在 2011 年 10 月,拉手网上市失败后,投资人给了拉手管理层很大压力,于是吴波便进行了 3 次大裁员,其中很多是跟随他多年的老下属,补偿金也并不丰厚。这让在职员工的斗志受到了很大影响。自此,拉手网开始一蹶不振。
教训: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仅通过烧钱的方式无法解决内部管理问题,这会为企业埋下极大的隐患,甚至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凡客:大跃进导致巨额亏损,引发用户不满
2010 年,成立只有 3 年的凡客销售额达到 20 亿元,这个数字是 2009 年的 5 倍。
陈年决定乘胜追击。2010 年年底,大多数管理层从自己的领导那里得知,凡客明年将有一次大跃进–陈年将 2011 年的业绩目标从 40 亿提高到 60 亿元。公司各个部门也根据这个目标做了相应的准备。
但管理年会上,陈年提出的目标是 100 亿,这个数字是上一年的 5 倍。诡异的是,这个数字决然的到了管理层的认同:“当时下面群情激愤,马上有人附和,‘对,我们就是要做到百亿’,‘没问题,我们肯定能做到百亿’……”,甚至 “有人站起来说,‘我明年要换车,换宝马’,大家立即说,‘好!有志气’。接着又有人说,‘我要换劳斯莱斯’……”
接下来的 2011 年,凡客一路狂奔:扩张人力资源、仓储、供应链。巨额的销售计划被分摊到各事业部,一些员工的任务甚至是 2010 年的上百倍。大量的新员工涌入凡客,一进来就负责上千万的合同。
迅速的扩张带来了严重的管理问题。总监级别的管理人员可以签上亿的合同,他本不该有这样的权限。底层员工为了完成生产指标,也只能再去寻找新的制造商,对质量的控制出现了大幅下滑,消费者开始抱怨凡客的质量大不如前。
过度扩张使得凡客 2011 年底库存达到 14.45 亿元,总亏损近 6 亿元,而 100 亿的销售目标仅完成了 38 亿元。
教训:在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的情况下,盲目扩张会迅速透支用户对品牌的认同感,从而引发危机。
tainangege
搜狐,360,瑞星,是衰落的典型。
xmxmsunbing
瀛海威,东方网景,8848,中华网,天涯,搜狐等,有的是做得太早了,有的是内部原因,有的是投资人等。
猫又一
一直做电商,说几个电商类的,以前在其中不少网站买过东西。
1、新蛋、易迅、库巴,当时都是和京东类似,主打3C。新蛋嘛美国的,在中国水土不服;易迅被腾讯收购,后又给了京东;库巴被国美收购。
2、卓越网,后来被亚马逊收购,其创始人有雷军、陈年,后来又创办了凡客,虽然现在凡客还在,但没什么存在感,当年可是满大街的广告。
3、易趣网,先于淘宝存在,后被ebay收购,可惜没干过淘宝。
4、腾讯的拍拍、百度的有啊、万达的飞凡,都是背靠大老板,可就是不行。
4、一大批的淘品牌独立电商网站 ,都是在淘宝成长起来的,多年前某一阵子都自建独立网站 ,后来又回归淘宝。我印象较深的有麦包包。
先这么多,后面有想起再补充。
最赖的猪腩肉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慧聪网,盲目自信,目中无人!接下来就是搜狐,这就是创始人骄傲放纵!最后就是百度,百度是发展到顶峰时候没有为后期发展做好战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