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后,越来越不想回娘家,有没有和我一样的?

最新跟帖
罗汉果

罗汉果

我是一个念家的人,每个月我都会有想回娘家看看的念头。每次想家时,我都会去附近的重庆小面点一碗杂酱面,味道虽然不是很好,可跟我妈煮的味道是一样的,有时吃起来都觉得难以下咽,但每个月都会去吃几次,我想我吃的不是面,而是一种思念。

父亲对我一向严厉,一直以来我都以为父母不是很喜欢我,但每次要回娘家前,父亲总是不停的打电话问什么到,想要吃什么,家里又为我准备了什么。可在家呆不了两天,父母脸上最初热情就转变为不耐烦,再多呆上两天,连上桌子吃饭都成了一种煎熬。我想我就是泼出去的水,想要再回到盆子里,盆子里早已经没了我的位置,我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客人。

从家里的一份子变成了客人,这是我不能接受的,意识到这种角色的转换,我很不开心。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很不想回去,但越是不想回去就会更想念那个曾经的家,不管小时候经历了什么,那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父母也是我最亲的亲人。我希望他们像以前那样,犯错时可以骂醒我,对我有什么不满直接说出来而不是挂在脸上,更不要用对待客人的态度来对我。

给母亲打电话时,每当听到她说到你家怎么样怎么样,我家怎么样怎么样,我就很难过,我意识到生活了20多年的家已经不再是我的家,而每次回家再也找不到当初在家的那种感觉。

我特别不能理解,为什么生活了这么多年的家结婚后我就彻底成了外人,难道不是只多了一个家吗,只多了一些守护我和我想要守护的人吗?为什么要分得这么清楚呢?

过河滴小马

过河滴小马

我的情况跟你太像了,一样是家里的老二,一样是上面一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一样爸妈重男轻女,生弟弟的时候还罚款了的。

我是78年底出生,弟弟80年出生,姐姐74年,童年的回忆都是我一个人永远活在干不完的农活做不完的家务里面。

但过年买新衣服永远没有我的份,这些都不计较了。

但我生大女儿的那一天是下午五点多生的,老公第一时间给我妈妈打了电话。

但我妈妈却没有在当天赶过来看我,当时我妈妈跟姐姐住一起,姐姐当时在红钢城附近租的房子,离我家就五站路,离我生产的医院就三站路的距离。

她是第二天早上来看的我,在病房里面坐了半小时,看了她的外孙女一眼就回我姐姐家了,因为当时我姐的大女儿才4岁,需要她带。

我婆婆第二天中午给我送饭,问我我妈来过没有,我说早上来了又回我姐姐家了。

婆婆当时就发脾气,不顾当时病房还有另外五个产妇及家人在的情况下对我大吼“搞笑吧?大女儿是人?小女儿未必不是她生的?昨天就生了,今天才来看,还马上就走?”

反正我当时就被婆婆那个恶狠狠的样子气得大哭起来,产房里面的那些人都在一边窃窃私语。

我当时真的没有觉得我妈妈第二天看我有什么不对,事后老公拿这个事情说的时候我就心里对我妈有点埋怨了。

我也不懂为什么她当天不过来,后来我妈解释说是我姐的孩子非要跟着她不方便过来。

但这个事情事后连我姨妈都说我妈妈做的不靠谱,不应该把话我婆婆说的。

从那以后就越来越觉得妈妈偏心姐姐弟弟太多了。

所以我基本只有过年过节才会去我姐姐那看我妈妈,因为总感觉无法像别人母女那样亲近,心里有隔阂。

但我又觉得我妈妈养我们三个不容易,至少让我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长大成人了。

就冲这点,我也得孝敬妈妈,所以我还是会经常给她买衣服等过节一起送她,不管什么节都会买礼物给钱妈妈用。

后面有一段时间姐姐的大女儿大了上幼儿园了,姐姐当时没有工作,妈妈就回老家跟爸爸在一起。

我娘家离我现在的家要坐公交车然后再转巴士,一趟至少来小时,一去一回就得四小时。

我因为从小晕车,所以我就更不想回娘家了,而且每次回老家,我们家没有厕所,都是要走后门去隔壁那家修的一个公共厕所上厕所。

晚上就用痰盂,而且洗澡也相当不方便,都是用大脚盆接水坐里面洗,不像我们现在都是淋浴洗澡。

再到后来不到万不得已我基本很少回娘家,后来我爸癌症晚期,我那些时候没有办法基本都是至少一个月回去两次,想多陪陪爸爸。

其实我一直对爸爸的感情比对妈妈深一点,因为爸爸曾经为我读书转户口把家里仅有的5000元都拿出来了。

我记得是1996年的事,那个时候的5000元应该相当于我们现在50000都不止,因为我98年出来打工一个月才350元。

所以说有时候如果跟爸爸妈妈的感情太生疏,或者说没有体会过父母疼爱的人,特别是女人,结婚之后大半都是不想回家的,因为回家会触景生情,会把自己曾经被父母忽视的场景一一从现。

所以我会一直不想回娘家,现在好了,我娘家爸爸不在了,弟弟常年外地打工,我妈妈跟侄女都跟我姐姐住一起,我也没有娘家可回了。

旅游小分队

旅游小分队

这个我深有体会,我也不爱回娘家,父母永远把自己的女儿当成泼出去的水,我父母也就是这样的,那一年我得病和坐月子我妈妈就说让你婆婆照顾你,我家里忙没时间,最后是我婆婆照顾我的,这个事情过后我对自己的父母就有点意见,但毕竟是自己的父母,我逢年过节还是给父母买东西,有时候给钱,有次我给妈妈买了件衣服,妈妈就问多少钱,我父母过节就看你给他们买了啥东西,东西买了可父母又嫌弃买的东西不好,或者买多了,唠唠叨叨的听到感到麻烦,有时候由于忙几天没去就打电话问怎么不来,由于每次去你不可能是空手去,就买些蔬菜水果,或者牛奶,那次我买了几样蔬菜去,我妈妈说我弟媳买了,让我把菜拿回去,我当时感到有点生气,最后我弟媳说晚上就做了就吃掉,我现在就是一周一次,这就是尽一下自己的孝心,,有时候实在也不想去,但一想他们年龄大了,现在把孝心尽了将来不后悔。

停不下来的风

停不下来的风

我是结婚后就成了没有家的人,娘家只是做贡献的地方,婆家更不是我该呆的地方,老公认为自己和婆婆大姑姐他们是一家人,我也是经历了好久多年,直到儿子长大我才又感到自己终于又有家了。我的家只有两个儿子和我。生孩子的时候老妈说你不要给我打电话,我不会去的,有事找你婆婆。给婆婆打电话,婆婆说我没空,当时大姑姐正在聚餐,婆婆在帮忙看她的孩子。我顺产生双胞胎…

做月子,大姑姐的孩子天天来,婆婆说是一边看她的孩子(才一岁半)一边照顾我。公公一天三顿给做汤面条,老公是医生,孩子生病,婆婆老公都说吃点药就行了,不用去医院。大姑姐的孩子生病,婆婆和老公带着上医院,大姑姐和她老公该上班上班…

满月了,该去姥姥家了,就呆了一天,我妈说还是回你家去吧,咱家人没空管你们。回到婆家,婆婆说咋只住一天就回来了?怎么也得住一星期吧?

儿子三四岁,我妈让我周末回家帮忙干活,说你自己来,不要带儿子,带儿子来你就光顾着看孩子了,啥活也干不成。

后来孩子上幼儿园了,我也攒钱买了自己的房子,终于有了属于我的家了。我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儿子们身上,每天下班我简单的做点家务,就是陪儿子们学习(儿子小时候家里确实有点乱),无论别人怎么对我们,我们一定要自强自立,儿子们都很优秀,我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现在我既不愿去娘家,也不愿去婆家,没事就呆在自己家,舒心自在…

liuy93

liuy93

我知道的一个例子

一个农村女孩结婚之后

丈夫酗酒、赌博、家暴

面对这种情况,女孩带着孩子去县城租了房子,而没有选择回娘家。

为什么?

她说,她从小到大遇到的很多困难,家长从来没有站出来要帮助她解决,都是只想着自己自在,她只是父母的一个工具人。包括这次遇到家暴男,父母几乎都是和稀泥,从来没有真正关心她,作为女儿,这个时候被保护的感觉真的很重要,可是父母没有那么做。

娘家对她来说,可能还没有出租房温暖。

其实,很多父母,并没有那么爱自己的孩子。

grace_tbo

grace_tbo

结婚后,很多事情让自己知道,娘家已经不是小时候的家了,自己和老公的家才是自己的家。

ice-Q

ice-Q

结婚后有了自己的小家,对娘家日渐淡泊也很正常,小家才是自己真正的归宿,回娘家是心中那一份牵挂,这个还得经常回去看看。

其实做父母只希望孩子过得好,偶尔回来看一看也就足够了,并没有太大的过多的期待,再说现在通讯这么的发达,经常打个电话或来个视频,这个也是挺好的。

linxiajie

linxiajie

我也是结婚后,确切的说是从生完孩子后,慢慢地不愿意回娘家了。

生了孩子后,第一个月父母来照顾我,矛盾自此开始。我母亲是那种觉得自己女儿最好的,月子里老公还要忙于上班工作,他是有点大男子主义的,他觉得男的就要多挣钱,这些照顾人的事情就是老人和女人的,所以他也不怎么给老人搭把手或伺候我,而且我老公属于不太会逗孩子的,有时候抱孩子都很笨拙,我妈就开始嫌弃得不得了,有事没事还爱说我老公几句,我老公从小也是家里优越,才不受这个气,于是大家就闹得不愉快。我父母大概呆了40多天吧,就走了…

后来我婆婆来,其实我婆婆很勤快,可是毕竟不是自己亲妈,有时候我也不太好啥事都让她帮忙。所以我的月子就做的不好,我妈话就多了“看,我们走后你婆婆啥也没好好给你做饭吧”,哎,其实我心里想的是:我很多朋友月子的时候,亲妈就一直在照顾,而且她们也懂得让女婿多休息,好好工作,你对女婿好就是对自己姑娘好,这个道理为啥不明白?非得动不动说女婿两句,女婿不高兴,当然会埋怨到我身上,最后受苦的不还是自己姑娘?

后来发展到,我儿子有时候假期去外公外婆家短住,他们也是无意地唠叨我老公这个那个,导致我儿子后来跟奶奶说“外婆不喜欢爸爸”,哎,为啥自己爸妈不能是个助攻呢?所以在我儿子上小学后,我们就自己带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各自回各自家,我们节假日会去看看他们。

这种情况下,我跟我公婆相处变好了,因为不住在一起矛盾也少了,每次去他们家,我婆婆都很认真地给我们做一桌好吃的,也不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我们也愿意一年带他们出去玩个一两次。但是我自己爸妈那边,由于我还有个妹妹没结婚,他们三个住在一起,我老公就觉得每次去都不方便,而且我妈特别有意思,老公已经说了很多次他不爱吃肥肉,我妈就好像没听见一样,还爱炒,而且每次都要跟我们说,肥肉多好吃....哎,类似的事情积累多了,我老公都懒得去。

更让我无语的一次,我爸妈让我们去拿点好吃的,大家约好时间我老公就和我儿子就兴高采烈去了,本想去了坐会聊聊天,谁想,刚踏进大门,发现我妈妈正在屋里艾灸腰背,满屋的烟,大夏天我爸爸穿一个大背心,我妹妹穿一件睡衣,我儿子小要往里屋跑,被告知外婆在艾灸没穿上衣不方便....于是,我老公拎了东西就走了......我老公跟我埋怨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该说啥,难道是父母年龄大了不在乎这些?难道不应该收拾妥当,好好坐着聊会?那整天打电话让我们去干什么呢?

现在,由于我妹妹30多了还没结婚,我妈开始责怪我,说我不给妹妹操心,我说我建议你们分开住,让她独立,我妈又埋怨我不怀好意...所以,我更不愿意回去,在我看来,孩子们结婚了,都有自己的生活,我把我的生活过好,也为了有能力以后照顾你们。可他们要么觉得我不回去看他们,不孝敬他们,要么觉得我老想让我妹妹搬出去,没安好心...我妈妈最想要的生活就是我们都在她身边,这不是很矛盾吗?

人在成年后,都应该独立吧,老人更应该是,不能因为是老人,就能很容易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来埋怨子女吧。我理解我爸妈,但我希望我老了不要这样,我是独立的人,我有独立的生活,孩子成年后他也应该拥有独立的家庭和生活,如果孩子遇到问题能想到我,来找我聊聊,我能用我的人生阅历也给他启发,我觉得这是最好的沟通,除此,我应该自己想办法把自己过好。

snowzhang

snowzhang

结婚以后,越来越不想回去看父母的人越来越多了,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数目不小的现象,和你这种做法一样的人太多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一是,现在的社会风气造成的。以前的人心里面的哪一种父母和儿女之间礼尚往来好传统没有了。你养我小我养你老,变成了你应该养我小,我不一定就会养你老。小的时候你不好好养我,不行。因为,那是你们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至于,父母老了以后,儿女都成家立业了,养不养父母,那需要看儿女的心情了。心情好了,偶尔回去看看也正常,心情不好了,不回去你们也没有办法。儿大不由爷用到现在的年轻人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二,刚刚结婚不想回娘家,是因为新婚燕尔,夫妻两个人在一块待着,感觉到比和自己的父母在一块待着,要开心很多。小两口在一起恩恩爱爱,一块吃一块住一块玩,当然不会想回去看父母了。时间长了有了孩子,又该把心思放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了,哪里还有心思去考虑父母的感受。在加上现在成立一个小家庭,本来就都不容易,压力那么大,想不起来看父母也就不稀罕了。……

不过,人都会年轻也都会老。人都会做儿女也都会做父母。现在年轻的时候,可能什么感受都不会知道。等到年龄大了的时候,儿女也成家立业了,估计你们也就会知道,你们年轻的时候不愿意回去看望父母,父母心里是一种什么感受了。这个时候,如果再想起来去考虑自己父母的感受,估计父母留给你们的时间也就不多了,或者是干脆就没有了……



Zachry熊

Zachry熊

我就是的,尤其是弟媳妇进门后,我一家子都是老实人,情商不高,本分厚道,弟媳妇是那种心眼特别多,特别活泛的人,一开始我觉得这样挺好的,毕竟人家会来事,但是后来她因为一些事情挑拨离间让我姐姐姐夫和我父母关系恶化,然后又挑拨我弟弟跟我的关系,最后因为娘家拆迁房子的事情甚至在电话里跟我老公吵架,我实在是恶心透了这个人,我娘家拆迁时候我弟还不认识她,她是拆迁后第二年嫁进来的,拆迁因为我在村子里有庄基地所以分了两套房子,当时我已经结婚3年户口和我老公一起都在我们买的房子名下,户主是我老公,本家二伯去办理拆迁房子手续时房主按户口本写成了我老公名字,这两套拆迁房就在我老公名下了,现在弟弟家两个女儿一个上小学一个上幼儿园,弟媳妇开始动起了我这两套房子的注意,让我把一套房子转到我弟弟或者她女儿名下,说什么房子在我老公名下她不放心,唉,我都无语了,我弟弟老实有没有主见我也认了,我老公脾气很温和,结婚12年没跟我发过脾气,被她气的开始骂人了,我姐姐也是因为她说都是女儿为啥拆迁我又房子他没有跟我父母闹矛盾,她姐姐哥哥还有她妈妈我都见过,都是很好相处很大气的人,到她这里真是基因突变了,搅屎棍子一个,我现在一回去,第二天我妈准来电话说是人家又因为房子闹它和我爸了,真是有家回不得

memory_

memory_

妻子常说自己不是岳母亲生的 ,虽说只是气话 ,但是她和岳母一家子的感情可见一斑 。

妻子十七岁初中毕业以后,就在工地当起了小工 ,小工都知道吧 ,我们这边叫“伺候瓦匠 的”,其实就是在工地上干些体力活,那时真是风吹、雨淋丶日头晒 ,挣的钱自己只留些零钱,剩下的钱全部交给岳母。

进了工厂以后 ,挣的钱只留点儿零头 ,剩下的钱全部交公,可是 ,大姨姐挣的钱 ,岳母一分不要 ,让她自己花 ,妻子对此颇有微词。

我结婚前夕 ,在商量结婚事宜时 ,岳母不仅一分陪嫁没有 ,还把妻子手中唯一的大件一一 自行车 ,给留下了 ,理由是 ,岳父没有自行车 ,他要骑车上下班,妻子为此还和岳母吵了一架 。

八九年,自行车也算一个大件吧 ,妻子就两手空空嫁到了我们家 ,感觉自己很没面子 。

有了孩子以后 ,岳母没有帮忙照看过一天 。

儿子出生以后 ,刚开始是我母亲照看 ,在儿子六个月大的时候 ,母亲去世,那时妻子白天上班,晚上还要照顾父亲、奶奶,给一家人洗洗涮涮 ,那时候真的很难 。

就在这种情况下 ,岳母都没有照看过儿子一天,却帮大姨姐照看孩子,一直照看 到七岁 。

没办法 ,儿子只得送到了我四姑家 ,由她帮忙照看,虽然也给她一些报酬 ,但是很低的,后来四姑家搬到外地 ,可她舍不得孩子 ,孩子也离不了她,只得让她把孩子领走 ,我们一星期去一趟 看孩子 ,在孩子四岁的时候,才把孩子接回来 ,上幼儿园。

从结婚到三到现在快30年了吧 ,妻子去岳母家 的次数很少 ,反倒是我 ,没啥事我还能去待一会儿 ,买一些她爱吃的零食 ,陪她唠唠磕 。

在我的劝说下,妻子和岳母的感情缓和了不少 ,但是,妻子心中还是和岳母有道坎。

岳母现在八十多了 ,妻子也不愿意跟她提那些往事 ,儿子每回从外地回来 ,总让儿子买些礼物去看岳母,不管当初她是对也好、错也好 ,都过去了 ,当女儿、女婿的还是应该进一些孝道的。大家说,我这么做对吗 ?

junerain

junerain

为什么会这样?娘家从来不都是我们女人的大后方吗?什么时候变得如此陌生?看了几个友友发的信息,感觉不敢相信!有这样的妈妈吗?

我们的妈妈可能没啥文化,可能不太懂很多大道理,但他们都善良,淳朴,对儿女也许不懂得怎么教育,但从来不缺少爱,虽然不会表达,表达方式不对,但父母的爱我们不应该否认吧!父母养大几个孩子不容易,有时候贫穷让父母忘记了爱,失去了理性,只为了活着,我们要理解父母,孩子没有十全十美,为什么要求父母十全十美呢?孩子不懂事我们都原谅他们,父母老了也是孩子我们也要原谅他们吧!

爸爸80多岁了,变得越来越不懂事了,说话不管不顾,经常伤人,儿媳,女婿都意见挺大的,这都没问题,但我们做儿女的只能受着,还得哄着老人开心,做得不对的事我们也都睁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大不了姊妹几个互相发发牢骚,互相安慰一下就好了,没啥大不了的。

父母在家就在,不要等父母不在了想回家都没地方去了,忘掉父母不愉快的事情吧,原谅他们做的错事吧,父母在就是我们的福气,他们健康我们就好!

娘家永远是我们的家,有时间多回去看看吧!不管怎样,父母永远是爱我们的!

showmark

showmark

看了好多评论,感觉有点不可思议!!然后就感觉自己有个好妈妈!自己姐弟三个,排行老大,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虽然是北方人,妈妈很开明,至少感觉比周围人开明很多。。小时候条件普遍都不太好,可是爸妈还是供我和妹妹上完大学,弟弟因为学习不太好后来不上了,但是妈妈给弟弟买了一份保险。结婚也没要彩礼,说是只要我们过得好就行生了俩孩子都帮忙照顾过了满月才走。平时给她钱都不要,说我们现在是奋斗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大,不给我们添负担。现在因为离得远只能寒暑假各回娘家一次住几天,每次走的时候想给爸妈留点钱都不能当面给,老太太说啥不要,[我想静静]然后每次都是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然后等出门走远了再告诉她,这还埋怨我不该给她留钱,说他们现在还能干活能养活自己……不说了,有点想妈了,给她开个视频聊天去了。希望爸妈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aya

aya

不少人都这样吧!

父母和子女的缘分有深浅,我见过被宠溺长大的孩子,更多是平常、平淡的亲子关系。像我这种多子女、又重男轻女家庭的长女,从来不奢求父母能多爱自已。固然不相信夫家,娘家也指望不上。

结婚前,我几乎没有自己的活钱,所有工资奖金都上交娘家,刚参加工作时,我月工资多少早没有印象,对"不属于"自已的收入,我没兴趣记忆。那时觉得,父母说得对,他们把我养大不容易,应该回报。偶尔过年,给我买了一双新皮靴,我开心得现在都记得。我不觉得,自已是有工资的人了、那是劳动所得,依然延续了一贯思维,对父母感激涕零。

宁波老话,爹有娘有,不如自个袋袋里有。

从小到大,父母给我灌输的观念,你是老大,万一父母没了,下面弟妹你得养大。换言之,参加工作以后,你得替家里减轻负担。

调回宁波时,二十五岁左右,跟老公相亲认识,刚半年,公公上门提亲。我妈老大不愿意,说是才工作两年多,还没攒下钱。阿爸和阿弟劝说下,老妈最终点头同意。

婚后不久,公婆去女儿家长住。他们前脚走,我妈后脚登门,跟我们商量,要我除了留点生活费,余下工资、奖金通通交回娘家。理由是,我结婚把弟妹的钱花了,她得攒回来!

婚后和公婆同住,房子是婆家的,婚宴、家具、金首饰也都是男方提供。我思来想去,床上用品一套(化纤面料)、老妈帮我扯料子做了两件春秋衫,已穿得半新不旧,一双系带皮鞋,一辆女式自行车,这是我全部嫁妆,老妈说值两千多。九十年代初,月工资一百多到二百多。

对于老妈的要求,我没有意见,老公不同意,岳母和女婿当场吵了起来,老妈摔门而出!

逢年过节回娘家,看见我们手里拎着的东西,老妈总是拉着个脸:“这不过是两/三百块钱的东西!"

公婆去外地住了一年多,期间单位发给退休职工一箱水果,老公不巧也出差去了。我跟老妈说,箱子有点重,阿弟住家里,让他下来,帮我一起搬上八楼。哪知老妈说:“你弟就代表爸妈,爸妈吃你点东西,还要自己下楼去取吗?!你妹两个人过来,从来没空着手过”。我听得心灰,国庆节开箱,水果还是喷香没坏,算了,自已吃。

某次,老妈在家里请客,答谢当初的媒人(姨婆姨公),以及阿妹学校的校长,阿舅作陪,把我和老公也叫去了。

席间,姨婆笑笑,对老妈说,"这下好了,你也退休了,可以帮忙带外孙了!",

老妈变颜变色,吊脸撇嘴地来了句:“带嗦(什么)外孙,人家有阿娘阿爷",后来又话里话外地抱怨,养儿女都是白养,讲到后来,感情上头,抹起眼泪,一旁的阿舅也推波助澜,说我们不孝,要是下次再看见老妈流泪,他就不客气,要动手打了。

这都什么事儿!从小没见过阿舅,一回老家,人家就摆谱给你看。看在座上长辈、客人的面,我俩一言不发,食不知味,敢情叫我们过来挨训的。

婚后几年,因为娘家、经济,以及婆媳矛盾,我和先生争吵无数。

同事一句话让我开窍,既然先生不同意,就别争了,自已存好私房钱,这样娘家有事、人情往来也好支应。可不是么!原生家庭不同,三观不合,谁又能服谁!

老公单位分房,原可以去商场买家具的。装修时,还差一张白坯的实木床架子,老妈在家具城上班,这事儿就托了她,总觉得会比外面省些钱。

结果,装修后期,漆匠师傅看着那副杂木床框,摇头叹道:"啊?!个么个白板眠床,要三千块呀!啧啧啧",听他这么一说,我就去问老娘,她老人家分辩道:“人家老板开店也不容易,场地费、人工费、租金、水电费,哈不啷珰,也不容易啊!",就是不肯正面回答。

六年之后,落脚上海,买了套三夹板家具,连床带柜不过四千二,才明白那个白坯床架有多离谱。

钱都是身外物,感情上的伤害或漠视更让人心寒。

我怀孕时还在跑业务,一直到七个多月才返回上海。人在上海,在老家还另花钱找了个业务员帮忙,希望她兼职帮我去舟山再跑跑,送个宣传册也好,拢共两个月。

老妈电话来了:“哦哟,介热天郭(天气),伊小娘跑出去阿蛮辛苦,帮伊报销了哦!",行,我答应。结果发票拿到手,公司会计一看,全是联号的旧车票。舟山我去过,不管乘车乘船,都没这种票据,明显假票,估计她一趟都没去过。销售总监还当我造假,幸亏我有记录,好一通解释。

也是,这么热天,那个女孩儿跑我妈家也辛苦,她做人不老实,我还是言出必行的!连车船票带辛苦费,也就两千多。反正对外人、弱者,我妈一直扮演滥好人。

而对我,毫不留情。

怀孕时,我可不敢讨扰公婆。因为分管浙江片区,我常跑宁波,也只好长驻娘家。因为一句话,老妈把我赶出去。

那天路过麦德龙,买了不少菜带回家,老爸开开心心地下厨。下午六点多,老妈下班回来,大发雷霆,"我辛辛苦苦上班,啊?!咋沃,六点多兴,啊!阿(还)来个煮饭,介热个天郭…",反正来回来去就这些话。

也不知是孕妇情绪易波动,还是天太热,总之,老妈高亢尖利,歇斯底里地啸叫了一刻钟,我实在受不了了!

她在厨房门口喊叫,隔着客厅丶卧室、我在阳台上洗衣服,门窗都开着,电风扇没在转。

我以为,自己只是低低的嘀咕了一句:你自找的。纯属嘀咕一句,让自己喘息一下,透透气。

哪知道,隔那么老远,我妈边嚷嚷耳朵还这么灵,她听见了!炸了!我爸维护我,说了她一句:你是自找的!

后面的事,她怎么发作的,说了什么话,我居然都想不起来。从小到大,我的身体和大脑,已经产生了保护机制,让我一次又一次撑过那些难捱的日日夜夜。

总之,老妈气得一夜没睡,她一直骂到晚上十一点左右,我不敢去卫生间洗澡,燠热、刺痒,让我也彻夜难眠。早晨六点,老妈铁青着脸,要我出去!

拿着简单的行李,我赶紧给阿妹打了个电话,搬去她家。

妹夫温和善良,也很会做菜,他们把带阳台的一间留给我住。隔着门上的天窗,夜晚,星星挤满了窗棂,那样灿烂,宁静。

睽违许久的星空!八岁多,在地质队的院子里,漫天星河,美丽的像个梦,我和几个孩子在这梦里纳凉,听故事。直到三十三岁,在一扇小小的天窗里再见它,感动和安慰啊!

如今在上海,魔都的夜空,难觅星光,二十多年了。

娃小时候,我做了全职主妇,带着孩子去看外公外婆。老妈边洗衣服边抱怨:"我真傻呀,原以为养三个孩子,等于投资三个工厂,养大了会有回报,你说我傻不?"。

大概是失望,再回娘家,老妈基本不会有好脸给我。

带孩子去天一广场玩,买了大包小包的,正歇在卡座上吃饭。突然,娃闹着要小便,我烦得要死,手忙脚乱的,一低头一抬头,手提包不见了!里面装有存折、身份证和现金、娘家及公婆家的钥匙!

抱着孩子,一路小跑到银行挂失,又气喘吁吁地,拖着孩子爬上八楼,告诉父母失窃的消息,最好换锁!

老妈听闻,跳将起来,破口大骂:“贱得不轻!骨头没有四两重,有两个钱就跑出去瞎逛,钱多了发贱烧得慌!贱死了!贱货!",我被她骂得浑身颤抖,气快喘不上来,从小被侮辱,被打骂的感觉一下子涌上心头!悲从中来,以为自己都忘记了,放下了,这会儿手抖得没法控制,只有拚命地掐自己的手心。

是我忘了,当你受损失,被伤害时,娘家决不是避风港。

等娃上学时,偶尔聊起班上情况,一半家长都是全职妈妈,甚至全职爸爸,老妈怒冲冲来了一句,都是全职,还怎么孝顺父母?!

身为全职太太,并不能让老妈放过我。

娘家在月湖边有套老房子,在八层。老妈对我们两姐妹说:"老房子给弟弟留着,你们两姐妹别争哦!争也没用,我们咨询过律师,也公证了!"

八层委实太高,父母又在小港买了一套新房,两居室,二楼。钱不够,让三个子女各出若干,承诺,出资多少,等卖了,返回两倍。电话打来时,我犹豫了一下,表示稍等两天,让我调个头寸,老妈立时漏出哭腔,扮得可怜样子。我二话不说,取出所有理财产品,利息都不要了,给她转了过去。

后来两套房子卖掉,换了140平的大套,因为阿弟生了二胎。

老妈不提还钱的事,她说帮我买了国债,按照利息,现在值多少多少了。合着,我的钱借给她,左口袋出,右口袋进,倒欠老妈的人情了!我咬咬牙,只当自己还是当年那个穷学生,从来就没有过这笔钱。真的,做她女儿,能体会到深切的幻灭感,亲情此刻让我齿冷。

过年回老家,我私下问弟妹,才知爹妈早还他们的钱了,是翻倍还的那种。而我的钱,还牢牢地把在母上大人手里,凭本事自已升值呢!

娃读高中时,参加了一个课外项目,老公是不肯出这笔钱的。我问阿弟借了部份,头寸紧张,快两年还没还清,这下老妈可坐不住了,来电催问。我告诉阿弟,老妈处还有我多少多少钱,加上这笔款子,欠他的钱刚好够还。以这种曲折的方式,我借给娘家的钱,总算是还本了。

阿弟5岁上学,16岁上的985大学,研究生毕业,阿妹6岁上学,小学又跳了一级。而我,七岁上学,医学院五年本科,

老妈说,我比弟妹多吃了家里两年饭。

老妈的眼里,我"浑身上下都是缺点",唯一值得表扬的,是小时候肯吃阿弟的剩饭。

她常说,大傻二刁三聪明。我少有的正面评价,都是外人给的。

说到出生时的情形,她常笑着形容,初生的我,像一堆肠子,三个月大,她便带我出门做工了!而阿弟是她命中注定的贵子,她在家带了一年还舍不得放下。二十四岁和三十二岁生育的孩子,贵贱如此不同。

每次电话,总在夸儿孙,听多了,我也烦:"孙子有他爸妈会管","你一定是嫉妒你弟生了儿子!",我气乐了:"你跟我通话,问过我好坏吗,问过二郎一句吗?!你孙子怎么样,跟我有关系么?"

也许习惯了对我贬低打压,她又想把这一"传统"沿用到我孩子身上。

知道二郎进了四大名校,摸底考在十二名,她的反应是:“说明这个学校也不咋样嘛!"

我怒不可遏:“再不咋样也是四校,你孙子也不一定考得上!"

前年,外婆已逝两年,我才从别人口中,无意间得知消息。像遭了雷击,反应不过来,阿弟赶紧告诉我,他刚生了二胎。悲喜交加,好魔幻!

没法收拾情绪,心底泛起哀伤,家里有什么事,我总是最后一个知道,甚至于生死大事,父母都不会告诉我,因为"没什么用”,他们是忘了。

我少去娘家,也很少去电话,实在无话可说。打过去时,十次有九次是老妈接听,没说几句,她会不耐烦地挂掉。不说儿孙,就剩下身体近况,吃些什么药,自费花了多少钱。至于我怎么样,我孩子怎么样,以前她懒得问,被我吼过一次,现在她会意思两句。

除了网购些粮油米,羊奶、土特产给娘家,平时也想不出回报父母的方式。

老妈对吃不感兴趣,只痴迷打扫清洁。每一张桌面要侧脸看过,不许见一点薄灰。

孙子小时候上门,白天贪玩了些,夜晚不免尿床。祖母便大发雷霆,怪儿媳妇躲懒,睡前不给孩子把尿。自此,儿子一家返乡便住旅馆,省得受这闲气。如今换了三室两厅两卫的大房子,儿子一家仍沿袭旧例,只不过旅馆从快捷酒店换成了希尔顿,老爹老妈也一起住上几天。

我不是他们最爱的儿、孙,自然也识相点,少去他们的房子里讨嫌,过节回娘家,饭后洗洗碗意思意思。

哪一天他们需要,我会来床前伺候。

种下荆棘,就不要期望收获百合,与其说我放下愁怨,未如说我已心如死灰。

冷眼看世情,跟父母的缘分,也就这样罢。


后记

两月前,老妈再次提起那笔钱,她许诺的部分。我说:"这钱跟我没什么关系,你别再讲了,我不想听",她说已经到期了,再不转我,心里会搭搭动(心慌),已经让阿弟转到我户头了。

因为甲状腺结节,老妈发音困难,她不再有过去那样的大嗓门。阿弟给她网购的转经筒缓缓地轮转,每天有低低的诵经声袅袅低徊,以前抄经也没法让她平熄火气,现在,多少能平静些。

写下这些文字,我的负担又放下一些。

谷雨nolan

谷雨nolan

娘家是自己永远的家,喝凉水都感觉幸福。我没有这个感觉,第一个工作单位就在娘家附近,结婚后妈妈怕我自己带孩子累,就让我住娘家。等孩子上幼儿园搬回到自己家独立生活。

liufeng

liufeng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