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中亦有重大贡献

如题,谁在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中亦有重大贡献
提到的作品

[作品]生活与命运

1960年,瓦西里•格罗斯曼(Васи́лий Гро́ссман,1905—1964)完成长篇历史小说《生活与命运》。苏联当局负责意识形态的苏斯洛夫称此书“比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更加危险”,...

瓦西里·格罗斯曼

[作品]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是世界性人物。他是皇帝、国务活动家、战略家、海军统帅和外交家。恩 格斯称他为“真正的伟人”。 关于彼得的功业,他在内政机构和工商业领域所推行的改革,以及在文化教育方面 的革新――开办各类学校、...

斯蒂芬・李

[作品]决斗

本书系俄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一代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库普林的一部重要作品。 本书描写刚从军校毕业的主人公马绍夫少尉满怀建功立业的美好理想来到边境的沙俄驻军。但在军中他处处受到上司的排斥,...

库普林

[作品]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本书以主人公阿列克谢·阿尔谢尼耶夫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基本线索,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着重表达“我”对大自然、故乡、亲人、爱情和周围世界的感受。因此,关于这部作品的体裁,评论界一度众说纷纭。...

布宁

最新跟帖
不再等待

不再等待

在自80年代中期出现的“回归文学”、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的文学中,仍然可以看到不少继承现实主义传统的作品,如格罗斯曼的《生活与命运》,雷巴科夫的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杜金采夫的《穿白衣的人们》,阿斯塔菲耶夫的《悲伤的侦探》、《受诅咒的和被处死的》等长篇小说。这些作品在20世纪末日渐走向多元化的文学格局中,依旧显示出文学的社会批判功能,并且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现实主义是全部20世纪俄罗斯苏联文学中最主要、最有成就和影响的文学流派。这不仅是由于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强大存在和有力影响,更因为20世纪的现实决定了俄罗斯作家们始终没有丢弃人道主义的旗帜和强烈的使命感。但20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们在继承19世纪传统的基础上,又积极吸取各种新兴艺术流派、包括西方现代主义的新鲜经验,不断向纵深开掘,因此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新成就。

疯行

疯行

现实主义是全部20世纪俄罗斯苏联文学中最主要、最有成就和影响的文学流派。这不仅是由于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强大存在和有力影响,更因为20世纪的现实决定了俄罗斯作家们始终没有丢弃人道主义的旗帜和强烈的使命感。但20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们在继承19世纪传统的基础上,又积极吸取各种新兴艺术流派、包括西方现代主义的新鲜经验,不断向纵深开掘,因此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新成就。

20世纪初,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除高尔基之外,还有同样是“知识派”成员的伊凡‘布宁(1870—1953)。布宁以诗歌创作进入文坛,却是以小说创作确定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他的小说,或以“严峻的真实”描写俄国农村和农民的世界,讲述知识分子一无产者的生活和他们的精神骚动;或以凄婉的笔调勾画出贵族庄园的没落和旧俄国社会的解体,为贵族阶级黄金时代的消逝吟唱着深情的挽歌。短篇小说《安东诺夫卡的苹果》(1900)因抒情诗般优美的文笔、通篇散发出的浓烈的乡愁气息、精雅考究的语言和印象主义色彩,被批评界认为代表了布宁作品典型的风格特征。中篇小说《乡村》(1910)是布宁十月革命前最成功的作品。小说广泛地描写了1905年革命期间的俄国乡村生活,多角度地传达出那个深刻变动的历史时代的社会气氛,冷峻地揭示了农民的贫困和他们的精神心理特征,即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粗俗、野蛮、猥琐、冷漠和愚昧,显示出观照俄国乡村和农民生活的一种新的、批判的目光,在文学史上具有开风气之先的意义。《乡村》没有贯穿全部作品的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着意勾画主人公的性格发展轨迹,主要由一幅幅动态生活图画和人物剪影组接而成,在结构形式上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行文过程中始终伴有一种沧桑感、命运感。布宁的另一中篇从旧金山来的先生(1915)则形象地表明有产者拼命聚敛财富的毫无意义,在对主人公乐极生悲、命运突变的描写中,传达出关于生与死、贫与富、幸福与痛苦的哲学思考。1920年布宁迁居国外以后,仍不断新作问世,其中包括中暑(1927)、莉卡(1939)、《幽暗的林中小径》(1946)等中短篇小说,以及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1927—1931)。后者是布宁在国外完成的最重要的作品。在这部“虚构的自传”中,作者再现了过去时代的俄罗斯以及自己童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表现了深深的乡愁、浓厚的怀旧情绪和对生活的无限眷恋,并流露出对某些“永恒”问题的哲学沉思。由于这部长篇小说,布宁于193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奖的俄罗斯作家。

亚‘伊‘库普林(1870—1938)也是有成就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中篇小说《决斗》(1905),通过描写一个诚实的青年军官罗马绍夫和环境的冲突以及这个人物内心生活的演变过程,勾勒出在民主思想的影响下人们的个性复苏的轨迹,反映了1905年革命前后俄罗斯人社会意识的觉醒。作家借鉴了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传统,十分重视人物心理过程本身的再现。他的另一中篇《亚玛》(1909—1915),以妓女生活为题材,写尽她们的不幸与悲苦,具有催人泪下的艺术力量。

阿。托尔斯泰、费定、法捷耶夫、肖洛霍夫等,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阿.托尔斯泰(1883—1945)以象征主义诗歌创作进入文坛,但到1910年,他已经找到了小说这一适合自己的文学体裁。1923年,阿?托尔斯泰回到苏联,除继续于在国外即已开始的三部曲苦难的历程的写作外,还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彼得大帝》(1929—1945,未完成)和一系列中短篇小说。苦难的历程的第一部两姊妹(1921)写于国外,第二部《1918年》(1927—1928)、第三部阴暗的早晨(1941)则是作家回国后完成的。这三部曲是阿?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作品在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到苏联国内战争结束的广阔社会背景上,以两姊妹卡嘉和达莎以及她们的恋人旧军官罗欣和工程师捷列金四个知识分子在这一动荡年代的经历和命运为主线,艺术地表现了知识分子的历史角色和精神心理的转换,是一个“在清水中泡三次,在血水中浴三次,在碱水中煮三次”的“苦难的历程”。作品既展示了四个主要人物追求高尚的理想生活、真诚善良的共性,又突出地表现了他们各自鲜明的个性。阿.托尔斯泰善于把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结合起来,在时代风云变幻的背景下表现人物的精神心理特点,又透过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显示出历史的变迁

布丁肠粉

布丁肠粉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