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贾浅浅诗歌引发讨论,争议关乎文学还是文学之外?
GloriaFabregas
口语诗应象火烧赤壁的曹操仰天大笑了,华容道没埋伏阿?谁知杀出唐小林,口语诗会死亡吗
冰莹
很显然,两者都有。贾浅浅所谓的“诗”玷污了巜诗刊》这个圣洁的文学艺术殿堂,污染了大众的耳目,同时还暴露了文坛的腐败现象。一些不良文人相互捧场,结成攫取利益的共同体,蝇营狗苟,把文艺领域搞得美丑不辨,黑白颠倒,百姓对后者更为震怒。
Will李秋豪
关键是"文学门槛的尺度"怎么衡量……说白了就是文化殿堂怎么把好绵秀文章质量关一一既不能把好的遗漏抹杀掉,又不能让不及格的瞒天过海来。
文学的殿堂既是神圣的、也是崇高的:"对事不对人"应该成为一种基调。"事"就是文章;"人"当然泛指作者本人了〈有时也掺合着他人〉。
鲁迅先生曾把当时的文学评论概括为两类:"棒杀"和"捧杀"。第一种全盘否定,是"一棍子打死"法;第二种是完全肯定法一一"與论一边倒"。今天站在这个角度再去看,贾浅浅也是受害者一一很明显,她属于后者一一可能连她甚至他人也始料不及……更不用说其家人了。
"自己的眼看不见自己的脸"。尤其对当事人而言。那就放低姿态吧:真把别人当成一面面镜子一一人前可以客套,人后点到为此。剩下的,就靠〈看〉作者本人的造诣与悟性了……这个忙谁也没法帮一一就象一个女人生孩子,必须自己怀胎十月亲身经历体验一样。
作为呵护者,爱,没有错;但得有原则;原则就是文章私下怎么都好说,一旦变成铅字面世广大,它就会成为即定事实一一得承受舆论的压力。能否经的起民众的"冷血筛选",那真得看作者的文字功底,趣味成度,和思想境界了。
而"棒"者,多是因为心中的圣地遭到"不该"而大为光火!由此举一反三,推广开去〈浮想联翩〉一一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情绪也能理解。
反观捧者,可能也觉着委屈:爱竟演变成了害?但事实毕竟摆在了"那儿〈人面前〉"……归根结底还是"不冷静"的缘故。
虽不合理,倒也合情。人嘛……
《西游记》里唐僧四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后,如来佛祖对孙悟空说了一句真言:
"经,不可轻传"。
文艺何尝不也如此?
凡事以此类推:"话,不可轻说";"文,不可轻评";"事,不可轻抉";……人,就更不用说了。
但又不得不说,不得不评,不得不抉……那就把握好原则,站稳好立场,拿捏好分寸:
让文字发光;
让内涵迷人;
让思想说话。
作为作者本人,只需悄悄隐退幕后,听七嘴八舌,历心惊肉跳,悟其中得失一一默默积蓄能量,再"登观鹊楼……
JackieW-十一郎
希望你们这些所谓的当代中国文化领域的精英们认真学习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摆正心态,明确立场,真正明白自己应该为谁创作、为谁服务的问题。如果继续自恃清高,拿着国家的俸禄,吃着中国人民群众的饭,践踏中国人民群众的感情和智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绝对不会答应,一定会把他拉下神坛!无论你是谁,无论你说的多么冠冕堂皇,人民群众决不吃那一套虚伪和欺骗!
logic
当然与文学无关!至少与诗歌无关,攻击贾浅浅的最多的是拼爹家庭、职称、文二代、关系户等等,这些都与诗歌和文学无关。
佩霏
首先是关乎文学之争,这个是应该肯定的。诗词是高雅的,不应该让低俗之物充至诗坛。
另外,对一些好象还很有身价的人为贾浅浅的“屎尿体”深挖寓意颠倒黑白的舔狗之论调应该惊惕!
这是诗坛之悲,这是当代文坛之悲!
苗小喵
玷污诗歌的人,都不是诗人。他们充其量是混进诗人群里的内鬼。他们借诗人之名肆无忌惮的胡诌臆想,试图混肴视听,歪曲抹杀诗歌几千年灿烂。
Gladys_1988
我以为这事已经过去了,怎么还有人提起?那我就趁机给大家说一下我的看法。
一开始,我也和大家一样,对贾浅浅这个贾平凹之女怎么写出这样低俗到无底线的所谓诗歌,真的很愤怒和不解。作为文二代的副教授,她再怎么水平低,也不能如此胡闹!
然而,正在大家如火如荼地批判她时,有消息人士又给这火药桶加来一份黑色粉末,说贾姑娘又写出了一首“屎尿”,就是雪地。
我开始还和大家一样,心想,这贾姑娘这是要和整个网民决战啊。然而,我又觉得,这贾姑娘不傻不疯的,这又何必呢?我就沉下心来琢磨了她其它的作品,和这些所谓的“屎尿诗”,尤其是思考了一下她为啥要在这万民声讨的狂澜里还继续写这惹事的劳什子?对此你不觉得奇怪?结果,我从雪地里发现了端倪。我发现这雪地是她给网民和诗坛的回答!
雨打芭蕉
你能看到贾浅浅的诗,就很庆幸了。如果她不是因为有贾平凹这样的爹,你连这样诗也看不到。文化成了招牌,招摇过市的无非是招摇点铜臭,良知不在,小丑敲门?
小魔女vivian
贾浅浅随意的几句话,简单的罗列在一起,就被称之为诗歌,这是对文学的亵渎,是对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的一种侮辱,人们争议的是社会的乱象以及造成这种乱象的原因,至于说争议的是文学,那叫文学吗?别在糟蹋老祖宗创造的文学了
孤独的薰衣草
贾浅浅诗歌引发讨论和贬斥,无论是文学之内还是文学之后,都能闻到肮脏、酸腐以及诗歌审美的堕落。
克刻博
这是艺术与庸俗、小圈与大众、资本与权力、肿瘤与健康、廉洁与腐败、当下与未来等矛盾的交叉感染问题。
铁刀
根本不是文学讨论,就好比米了一颗老鼠屎,你难道说那老鼠屎是坏了的米?
Lavender
咱先看一个关于唐伯虎的故事:话说有一县令有洁癖,建了个厕所还想弄副对联以示高雅。悬奖12两银子征联,无人敢应征。落魄卖字画维持生计的唐伯虎听说,前去应征,酒足饭饱后写下关于厕所的千古名联:且看来客多情,甘解衣带终不悔”;莫道此物无用,化作春泥更护花”。
读读唐伯虎的对联,再读读贾浅浅的屎尿诗,虽然文体不同,可写的内容大体相同,都关乎人体排泄物,既然是排泄物,我想古今差别不大,臭是肯定的,细菌病菌一大堆是肯定的,给人的感官刺激很不舒服,容易引起呕吐是肯定的。但我们读唐伯虎的对联会觉得它充满含蓄的美感,读贾浅浅的诗会充斥着呕吐感。
这就是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