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为何史湘云前期与宝钗交好,最后却和黛玉一起住进潇湘馆?
小布鱼鱼
金陵十二钗正册中,最出色的三人就是林黛玉、薛宝钗和史湘云。贾宝玉这三个表姐妹分别都与他有姻缘上的千丝万缕联系。虽说一直是宝黛姻缘对立金玉良姻,但金麒麟揭开史湘云才是贾母心中贾宝玉最早的联姻对象。单以出身,史湘云在三女之中最好。不过,史湘云在钗黛二人之间一度游离。最开始与黛玉交好,随后与宝钗亲密,最后又回归黛玉身边。之所以如此,是三人性格使然,并不涉及三钗的好坏优劣。
曹雪芹说史湘云性格“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不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令史湘云爽朗,阔达,英姿飒爽的形象跃然纸上。
不过,作者的评价与史湘云的表现似乎不太一样,她与林黛玉从小一起长大,却在薛宝钗来后关系疏远,双方屡有冲突,甚至湘云当众抑黛扬钗。之所以会有这种改变,设身处地想一下并不难得出答案。
(第二十二回)湘云摔手道:“你那花言巧语别哄我。我也原不如你林妹妹,别人说他,拿他取笑都使得,只我说了就有不是。我原不配说他。他是小姐主子,我是奴才丫头,得罪了他,使不得!”(第三十二回)史湘云道:“提这个便怎么?我知道你的心病,恐怕你的林妹妹听见,又怪嗔我赞了宝姐姐。可是为这个不是?……好哥哥,你不必说话教我恶心。只会在我们跟前说话,见了你林妹妹,又不知怎么了。”
史湘云前后两次怼上林黛玉,令她备受非议。其实分析湘云两次发难,不难发现都与贾宝玉参与有关。没有贾宝玉参合,史湘云不会生气拐带林黛玉。尤其第二次,宝黛二人因为清虚观张道士提亲和金麒麟之事大闹一场。史湘云无辜卷入其中本就带着一腔怨气。她本人藏不住话,想到说到,换谁都有情绪。
湘云“攻击”林黛玉的情况并不陌生,从薛宝钗来后,林黛玉就开始不时夹枪带棒“攻击”对方一下。史湘云比林黛玉要“消停”多了。
林黛玉对薛宝钗不满意,在于宝钗一来抢了她的风头和地位,所有人都喜欢宝钗,令她不忿。但林黛玉到来,也抢了史湘云在贾家受到的关注。要知道贾家以前唯一的表小姐只有史湘云。
史湘云并不像林黛玉般敏感。她从小没有父母,没有兄弟姐妹,异常珍惜贾家这几个哥哥姐姐。她见到贾宝玉和林黛玉整天腻在一起,就说:
“二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幺爱三四五’了。”史湘云和林黛玉生气归生气,却从来不记在心中。她来贾家都住在林黛玉房中,二人关系亲密。生气更夺是小儿女拌嘴,生了气也就过去了。
搬到大观园后,史湘云不叫贾母给她收拾房间,执意住在蘅芜苑是出于孺慕之情。薛宝钗做事全面,为人体贴,令史湘云感受到母亲和大姐姐的关怀。对亲情的渴望很容易让湘云靠近薛宝钗。
当然,林黛玉身体不好,经常半夜不睡。史湘云住在潇湘馆不方便也是重要原因。
抄检大观园后,薛宝钗搬离蘅芜苑,史湘云再次搬回潇湘馆和林黛玉一起住。可见二人关系依旧。抄检大观园别人有家回家,有娘奔娘,史湘云和林黛玉无父无母无家(史湘云叔叔没回来)寄身贾家同病相怜。二人住在一起,仍旧是靠近取暖之意。
中秋节,妙玉第二次请喝茶,不同于第一次“体己茶”是妙玉、薛宝钗、林黛玉三人寄人篱下的“体己”。中秋节这次妙玉、湘云和黛玉的“体己茶”是三个孤儿的聚会,细思令人泪目。
「文/君笺雅侃红楼」
别忘了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您的转发会让更多人看到更多内容,感谢赞赏。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90/2018 ;
《红楼梦》程乙本·启功校订;
《红楼梦》绘全本·清·孙温 。
Elvistorm
史湘云是一个心地单纯思想简单的女孩子,开始接触到薛宝钗的时候,被她温柔善良的假象所迷惑,所以在受到心直口快的林黛玉的奚落后直接去了薛宝钗那里。
在长时间的接触了解后,聪明伶俐的她看到了薛宝钗的虚伪,看到了林黛玉的纯真,和林黛玉相同的遭遇使她们两个心心相惜,于是就有了凹凸馆联诗的一幕。
小沈
这个题目很容易理解,可些表述不甚准确。要说得准确呢,又太啰嗦,不能作题目了。
事实上书中第一次写到湘云到贾府,就是与黛玉一起住:“湘云仍往黛玉房中安歇”。以后暂来暂去,没写她住在哪里。直到史侯外迁,贾母留住湘云,也还是要在大观园中“另设一处”。但湘云太爱宝姐姐,坚持与她同住,这才住进蘅芜苑——这是第四十九回,按八十回原稿计算,已经是一半开外了。
后来的湘云,也没长期住到潇湘馆,只是中秋月夜联诗,又到栊翠庵走了一趟,回来太晚了,才“不如闹林姑娘半夜去罢”,偶然住了一晚。要说长期,她还是住在李纨的稻香村的。
虽然是这样的曲折,也可以反映湘云与钗黛的感情:曾被宝钗深深吸引过,甚至到了“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无妨碍的”的地步,但终于被宝钗“抛弃”,只得与另一个孤苦无依的黛玉作伴。
有人说,宝钗搬出蘅芜苑,是由于“抄检在观无”,是迫不得已,并且临走也好好地安顿湘云移住稻香村。而她家里有薛蟠这个呆霸王,又快要娶亲,的确不便邀请湘云去住。宝钗并没有辜负湘云的地方。
这说法,其实不错。宝钗对湘云好,又出主意,又出赞助,几乎是无微不至。她可从来没有承诺过要管湘云一辈子。甚至对黛玉说的“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也没有对湘云承诺过。很多时候,都是湘云一厢情愿罢了。
不能怪宝钗,真的不能怪宝钗。即使别的事情上,宝钗让人略有微词,在这一件事上,她做到了无可指摘。
只是每次读到这里,总忍不住怜惜湘云:这个热情爽朗的女孩,自以为得到了可以替代父母的感情寄托,却没想到那根本是座冰山,根本靠不住的。
推此及彼,宝钗对很多人释放过善意、给予过帮助,也赢得了很多人的感激与真情。但她始终是一府冰山,给你希望,却不能真的依靠她。
倒是自承俗人的宝玉,有着极强的理解力,能够一眼看到事物的本质:“既吃燕窝,又不可间断。若只管和他要,太也托实。”
是的,托实,就是这个词了。宝钗是个好人,但是你对她,还是不要太“托实”的好。否则到最后,受伤的总是你自己。
想起李宗盛的一句歌词:该爱就爱,该恨就恨,(可是,)要为自己保留几分。
珊珊宝贝公主
宝钗是一个对所有人事都有所”应候“的人,必然带有相当的目的性。所以,对于应候的对象,不一定出自于真心,所谓”小人同而不和”,是一种为”和”而”和”,不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和谐、和睦,久而久之,具有君子风骨的史湘云,就会从骨子里、内心深处、精神上,与宝钗拉开距离。这是不足为怪的事情。不独史湘云,就是其他人,也是如是。因而,最后,宝钗也只能落得一个”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到底意难平“。
up up
史湘云态度的转变,是黛玉待人之真挚和宝钗待人之虚伪相互作用的结果。
黛玉是“情情”,她是一个成长型的女主。幼年的锋芒毕露,到后来渐渐学会平和待人接物,她为人处事、交朋友的原则就是一个“真挚”二字。
林黛玉对任何人的好,都是实际的,不求回报的,她只要别人能理解她,所以她得到的爱情和友情都是真诚而长久的。
看看《红楼梦》中所有和黛玉有所交集的人,越是和她相处时间久了,越是能理解她,知她、懂她,就越能感受到黛玉的真挚可爱。不仅是史湘云,还有探春、紫鹃、香菱、甚至难搞的赵姨娘。
宝钗是“无情”,她是一个成熟型的女主。一出场就会十八般武艺,但是她对人的好很多都是有目的的,她就像一个女版的“中央空调”一样,看着跟谁都挺好,实则跟谁都不亲近。
她来贾府就是奔着“金玉良缘”来的,选秀就是幌子。以宝钗的才华和野心,她是看不上宝玉的,她看上的是贾府的权势和宝玉妻子的位置,这已经足够了。
所以她一进贾府就好评如潮,连小丫头们都愿意和她玩,后来更是为人处世左右逢源,四处打点人情关系,看似事事周全,实则宝钗跟每一个人都不交心,大家反而也跟她客气疏离起来。
别看宝钗惯会用一些小恩小惠,摸清了所有人的底细,却没有跟任何一个人暴露自己的底牌,她到了最后没有落下一个知己,不但失去了小迷妹史湘云,就连丈夫贾宝玉都跟她相敬如宾。最知她懂她的人,反而是情敌林黛玉。
下面重点来理顺一下史湘云和宝钗、黛玉之间的友情发展过程,来看看谁是真情,谁的假意?
史湘云和林黛玉认识的更早,这两个小姐妹之间从来都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她们同病相怜,友谊是细水长流型的。
因为黛玉来贾府早于宝钗至少四五年,所以湘云和黛玉认识更早,这两个才华非凡的小姑娘,从小就是好姐妹。在搬入大观园之前,史湘云每次来贾府,都是和黛玉一起住的,两人睡一张床。
如果她们关系不好的话,这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局面。贾府有的是房子另外安置湘云。
如果黛玉病了,湘云就跟贾母住,睡在贾母的里间,这在书中第二十二回提到了。反正也是为了和黛玉、宝玉离得近,三人一起玩闹,比较方便。
黛玉和湘云都是直脾气的女生,有都是伶牙俐齿不让人的,所以平时开玩笑打趣都是有的,但她们从来没有真正翻脸的时候。
就连那一回湘云取笑黛玉和小戏子龄官长得像,黛玉也不是生湘云的气,而是气宝玉认为她是狭隘之人。她转眼就拿着宝玉写的偈子去找湘云和宝钗一起看了,好像什么事儿都没发生过一样。
到了宝钗来了之后,湘云这个性情爽利、耿直纯真的小姑娘,一下子就被宝钗这个光芒四射的大姐姐吸引了,宝钗成熟端庄、博学多才,为人处世谨慎周全,而且是她非常善解人意。
湘云自幼父母早亡,叔叔婶子又管的严,她内心是很缺爱的,宝钗的出现,正好满足了她的一大情感空白,她是发自内心的把宝钗当做亲姐姐一样喜爱亲近,甚至崇拜敬重。
湘云笑道:“我只当是林姐姐给你的,原来是宝钗姐姐给了你。我天天在家里想着,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
《红楼梦》中史湘云很多次为了宝钗,当面怼黛玉,或者背地里说黛玉不是,但是黛玉从来也没有真的和她计较过,两人还是该玩玩,该闹闹,一吃作诗开玩笑。
林黛玉是一个很拎得清的聪明人,她的所有锋芒都是为了维护她和宝玉的爱情。
她针对薛宝钗就专门怼薛宝钗,不关联史湘云。后来金麒麟事件中,黛玉对湘云也有了些忌惮,所以湘云一到宝玉屋里去,黛玉和宝钗都很紧张,不约而同的去打探湘云和宝玉在干什么,这里黛玉针对的就是史湘云,也不关联薛宝钗。
黛玉和宝玉定情之后,黛玉对湘云再无芥蒂,对宝钗也放下了防备,甚至在金兰契之后与宝钗倾吐心声,把以往的过错都归咎到自己身上。其实她哪里有错呢?宝钗介入她和宝玉的感情是事实。
可是黛玉已经认清了宝钗她是个好姑娘,她靠近宝玉,是出于家族利益和家长安排的无奈之举,她并不想伤害自己,甚至还很关心自己。
这就是黛玉交朋友的真心,认定了一个朋友可交,就毫无保留的倾心吐胆,哪怕这个人不久前还是自己针锋相对的情敌。
黛玉和宝钗和解之后,史湘云反倒还为宝钗怼过黛玉,比如薛宝琴来了之后,贾母送了宝琴凫靥裘,又各种疼爱。宝钗酸溜溜的自嘲自己不如宝琴,湘云就说了这样一句话:
“宝姐姐,你这话虽是顽话,恰有人真心是这样想呢。”
湘云话里有话,直指黛玉,琥珀又偏偏挑明了。但是黛玉表现的非常大方,不仅一点也不生湘云的气,反而对宝琴异常亲厚,就连宝玉都很惊讶。
这是因为黛玉已经把宝钗和湘云都当做了好朋友,她知道湘云并无恶意,只是心直口快,所以根本不和老朋友计较这些小事,这就是朋友之间的难得的体谅了。
史湘云对宝钗态度的转折点就是查抄大观园之后,宝钗为了避嫌火速搬出了大观园,把湘云丢给了李纨,一走了之,再也没有回来。
湘云很早之前就已经表现出对宝钗超乎寻常的热情,但是宝钗对她一直不冷不热的,直到螃蟹宴之前,宝钗突然对湘云伸出了橄榄枝。
宝钗听说湘云准备做东开诗社,就主动邀请湘云去蘅芜苑歇息。宝钗这一次对湘云超乎寻常的好,大包大揽的为湘云做主,把诗社改成了螃蟹宴,就是诗社选题也是出谋划策,费劲心思。
螃蟹宴让湘云丢了面子,大家都知道湘云办不起宴会,都领了宝钗的人情。贾母作为史湘云的姑奶奶是很生气的。
所以,自此之后,湘云再次来贾府,是因为叔叔外任,贾母舍不得她,所以就留在了贾府暂住,到了第四十九回,贾母还明确表示要“命凤姐儿另设一处与他住”,就是不让湘云和宝钗一起混了,但是湘云不肯,非要和宝钗一起住,贾母只好依他。
到了查抄大观园那一回,王熙凤因为不方便抄捡亲戚家等原因,唯独没有抄查薛宝钗,这让爱惜名声的宝钗跳进黄河洗不清,所以为了避嫌,她次日一早就火速搬了出去。这
件事情严重的威胁到了宝钗自己的切身利益,她就完全顾不上史湘云了。
我们可以一起回顾一下宝钗搬走的情节:
一大早,她就来到李纨这里说自己要搬走的事情,顺手就把湘云丢给了李纨一起住。完全没有考虑过湘云的感受,甚至没有问问湘云乐不乐意。
不但如此,宝钗甚至没有带着湘云一起来找李纨,而是让湘云和丫鬟一起去叫探春过来,故意把湘云支开了和李纨单独探花。宝钗这样做显然很多余,去叫探春一个丫鬟足够了。
她要是真把湘云当朋友,有什么话是不能当着湘云的面说的呢?
显然宝钗是把湘云当做一个小屁孩儿而已,并没有把她放到与自己对等的位置上,这是交朋友的一大忌讳,不能平等、坦诚的相处。
宝钗明明知道湘云是个那么活泼爽直的脾气,却把她丢给了守贞刻板的寡妇李纨,宝琴和李纨一起住都被“宾住了”很压抑很难受,何况湘云呢?显然宝钗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湘云虽然心直口快,但她真的是个很聪明的姑娘,通过宝钗这一番行事作为,加上探春说的“一家子骨肉倒像乌眼鸡似得”一番话,她应该是彻底看轻了宝钗的为人,以及她们之间的友情。
所以一向最是“话多”的她在整个过程中一句话也没有说,和李纨、尤氏一起做了锯嘴葫芦,默默地打点衣衫,搬出了蘅芜苑,与宝钗分别,去了李纨的稻香村住下。
湘云在李纨处表现得很乖巧老实,一反常态的安静,这除了说明湘云也是一个懂事的姑娘,更多的怕是她被宝钗伤了心了,所以很沉默。
直到八月十五,贾府中秋夜宴,湘云和黛玉一起聊天,她才对多年的姐妹林黛玉敞开心扉:
你是个明白人,何必作此形像自苦。我也和你一样,我就不似你这样心窄。何况你又多病,还不自己保养。可恨宝姐姐,姊妹天天说亲道热,早已说今年中秋要大家一处赏月,必要起社,大家联句,到今日便弃了咱们,自己赏月去了。社也散了,诗也不作了。
湘云的说的很对,黛玉是个明白人,她自己也是个明白人,两个同病相怜的纯真少女,把贾府的人情都尝遍了,看透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中秋之夜,湘云和黛玉一起联诗到半夜,最后一起回了潇湘馆歇息,两人又像小时候一样同塌而眠,秉烛夜谈,互相倾诉真心话。这才是好闺蜜应该有的样子。
湘云对宝钗是真心的喜欢,把她当做了最好的朋友,最亲的姐姐。宝钗虽然不能回应湘云同等的情感,但是她对湘云也并非是假意,而是既有真心,也有利用。
第三十六回中,史家的人来接湘云,湘云不想走,唯有宝钗心内明白,他家人若回去告诉了他婶娘,待他家去又恐受气,反倒催着湘云离开。
宝钗的共情能力是很强大的,她作为一个聪明懂事,善解人意的大姐姐,虽然非亲非故,但能做到设身处地的为湘云着想,也比较难得了。
湘云当面为了宝钗怼黛玉的时候,宝钗看似是在和稀泥,嗔着湘云“信她胡说,她那嘴有什么实据。”实际上是在保护湘云,万一黛玉真的生气了,那么湘云肯定也不好过,这里宝钗对湘云和黛玉是一样的好。
宝钗对湘云的好,还表现在她对湘云的包容。湘云是个话匣子,宝钗是个喜欢安静的姑娘,所以湘云在蘅芜苑住着,尤其是教香菱学诗的时间里,宝钗实在是过的不容易:
宝钗因笑道:“我实在聒噪的受不得了.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一个香菱没闹清,偏又添了你这么个话口袋子……”
正因为宝钗有这一份做姐姐的胸襟和气度,所以湘云才越发愿意亲近她,做她的小迷妹。
但是宝钗对湘云的友情,从来也不那么单纯,因为湘云是贾母的侄孙女,宝钗一直想要讨好贾母,但从来没有成功过,然后宝钗就采取曲线策略,笼络纯真的湘云。
螃蟹宴显然是宝钗利用湘云做的一个套儿,结果宝钗依然没能讨好贾母,只是得到了一批下人的好口碑而已,贾母甚至因此很是介怀。湘云在螃蟹宴上因为有些尴尬,所以也“出了一回神”,但是她还是不愿意失去宝钗这个知心大姐姐。
直到宝钗头也不回的搬出大观园,湘云才总算明白,她和宝姐姐之间的友情从来都不是对等的关系,宝钗永远也不可能像她一样掏心掏肺的做姐妹,宝钗和谁都不会这样的。
综上所述,史湘云对宝钗态度的转变,和黛玉一起住进潇湘馆,背后表现出的正是黛玉和宝钗为人处世,情感表达,对待朋友截然不同的方式。
黛玉待人是真挚的,她不求回报,用真心换真心就是黛玉交朋友的原则。所以她得到了宝玉全心全意的爱情,得到了湘云、探春、紫鹃、香菱等人真诚的友情。
宝钗虽然也是极好的姑娘,但是她是带着目的留在贾府的,所以她为人处世总是动用心机,理智清醒,难免看人下菜碟。所以这就注定别人也只能对她客气又敬重,却换不来真正长久的友情和爱情。
南山橘暖 / 文
我是南山橘暖,爱读书,爱读红楼梦。红楼梦解读见仁见智,如有歧误,敬请雅正。
阿尔法
史湘云被称为史大姑娘,命运坎坷,从小父母双亡跟叔叔婶婶长大的,家里的针线活还要自己亲自动手做,经常熬夜。好在史家出了个长寿的史老太君贾母,对湘云还关照倍加,经常接到贾府居住,算是还有一段快乐的年少时光吧。
但湘云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直面人生,虽然有时候也会感觉累,也会有想逃避的时候,也曾经祝福宝玉如果老太太想不起来,记得提醒接自己过来的话,但这些都没有压倒湘云,反而养成了湘云乐观,开朗,活泼的性格。她身上的这些优点是宝钗,黛玉都不具备的。
虽然湘云偶尔也会闹些小性子,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开朗活泼的,相信,在贾府,在大观园,有湘云的地方就会有欢乐,有湘云的地方就会有激情。除此之外,湘云还非常有才,她的才华不输宝钗黛玉,而她的反应能力力却超出园子里的所有姑娘们。
但湘云也是有缺点的,快言快语有时候说话不考虑后果,说好听点是豪爽,说难听点就是别人的一杆枪,容易得罪人。
有了以上的分析,下面就来看看湘云为什么会住到衡芜苑了,大家入住大观园的时候,湘云一直是跟黛玉住的,因为湘云是来投奔贾母的,而黛玉是跟着贾母住的,所以这个时候湘云跟黛玉住是没办法,只能跟黛玉住。
大家入住大观园后,湘云没有自己的固定住所,只能跟别人一起住,可选的人选其实只有黛玉,宝钗及三春五个人。下面就一个个的分析下。
先说惜春,一个年龄小,二是跟贾母没有血缘关系,不适合住。
再说迎春,贾赦的女儿,还记得湘云给宝琴说的话吗?那边的人都想害我们。虽然那些人里肯定不包括迎春,但迎春房里的丫鬟婆子都是那边的人,湘云肯定不会去住。
探春,其实探春哪里最适合湘云住的,但探春跟迎春是邻居。湘云只能放弃了。
剩下黛玉跟宝钗两个了,黛玉那里天天熬药,药味太浓,湘云去住可能也怕打扰到黛玉。只能跟宝钗住了。
通过上面的分析,湘云跟宝钗住并不是宝钗的阴谋,也不是湘云讨厌黛玉,而是住宝钗那里是最佳选择了。
至于说宝钗走了后为什么湘云住到黛玉那里了,其实实际情况是,宝钗走后,宝钗的房子让看园子的婆子们住了,湘云只能再找地方住,而湘云也不是住到了黛玉那里,而是住到了李纨那里,住到黛玉那里是因为那天天太晚了,怕打扰李纨及李纨房里的人休息才在黛玉那里暂住一晚。
所以,通过上面的分析,我认为就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并没有什么阴谋诡计,没有什么勾心斗角的事情发生,都是在清理之中的事。
婴儿肥lzz
史湘云、薛宝钗、林黛玉这三个姑娘都是寄居在荣国府的亲戚。同样寄居的状态,让她们难免有着几分惺惺相惜。
而史湘云、薛宝钗、林黛玉,又不是单纯的朋友关系。她们的身后站着各自的家族,背后又有各种利益纷争。面对着利益纷争,这些女孩子们,都会被裹挟进去,没有人会例外!
相较之下,史湘云同林黛玉更容易相处。因为她们有着实实在在的血缘关系。
而史湘云同薛宝钗只是名义上的亲戚,实际上根本等同于路人。如果没有荣国府,她们永远不会有任何交集。
其实三个姑娘中,史湘云才是第一个走进荣国府的。之后林黛玉也进了荣国府。
好多年之后,薛家才走进了荣国府……
一.林黛玉动了史湘云的棒棒糖史家与贾家都住在京都,作为贾母的侄孙女,史湘云经常会到贾府走亲戚。
那个时候作为贾母的娘家人,史湘云会受贾母的宠爱。而宝玉和荣国府的姐妹们也会让着史湘云这位小客人。
史湘云走进荣国府时,她会是一个焦点。
可后来史湘云发现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就发生在林黛玉到来之后。
林黛玉是贾母的亲外孙女,从血缘上要比史湘云同贾母亲很多倍。
林黛玉这位绛珠仙子,同宝玉有着宿世情缘。宝黛初见,便生出了同其他人完全不同的情愫。
林黛玉的到来,填满了整个贾母的感情空间。在贾母的眼中只有宝黛二人,比起宝黛,贾母的三个亲孙女都要靠后。
林黛玉代替了史湘云曾经的位置!
……湘云走来,笑道:“爱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玩,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 也叫不上来……
①林黛玉一进荣国府,就住进了贾母的房里,最靠近贾母的位置。从此这个位置不再属于史湘云。
当时史湘云再进荣国府时,就变成了她与黛玉同住。史湘云成为那个附属。
②林黛玉进荣国府,就与宝玉产生了青梅竹马的感情。在史湘云的"爱"哥哥宝玉眼里,史湘云变得不再重要。
③这时的林黛玉,史湘云还都只是小孩子。面对着林黛玉动了史湘云的棒棒糖,史湘云心中难免升起几分不忿之意。
④史湘云同林黛玉年龄相近,直接导致了林黛玉永远不会以大姐姐的方式去照顾她。
那时年纪的史湘云也好,林黛玉也罢,还没有学会什么是谦让。
而当时湘云和林黛玉慢慢成长之后,她们才彼此发现,对方有着一颗真挚而善良的心。很多年之后,她们才成为了挚友!
那个时候年幼的湘云,需要的不是朋友,她缺少爱,她需要一个人为她代偿爱。
二.史湘云想要从薛宝钗身上找到爱,但最后她只能悲伤地发现,她找错了人史湘云同林黛玉一样,无父无母。
因为缺少爱,所以史湘云想找一个人去代偿母爱。
曾经的湘云觉得在贾母身上能得到这份爱,所以她特别喜欢来荣国府。
但林黛玉的到来,分走了她这份爱。
荣国府的任何一个姑娘,都不适合让史湘云去撒娇诉苦。
迎春、探春,都是庶出,自己被身份所累。
惜春,比史湘云要年小好几岁。
黛玉那处境比史湘云可要惨多了。
史湘云她有亲叔叔、亲婶婶的照顾,也有整个史家家族在支持。
比起孤苦无依的林黛玉,史湘云实在要幸福得太多。
史湘云根本不好意思,在荣国府的任何一位姑娘前面前卖惨!
这时薛宝钗出现了。
薛宝钗比史湘云大几岁,极有姐姐的风范。
薛宝钗,有母、有兄、有财产。
薛宝钗在薛家可以当家理事,她的地位极高。
宝钗的一切都湘云相当羡慕,宝钗的一切也能给史湘云带来安全感。
于是史湘云急切地扑到宝钗身边,她想要寻求宝钗给她母爱。
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没妨碍的!
①因为史湘云缺爱而宝钗又体贴,所以史湘云一厢情愿地想要扎进薛宝钗的怀抱。
此时的史湘云莽撞而无知,她根本从未想过她要的这份爱宝钗给不给得起,有没有能力给。
②在薛宝钗的眼中,史湘云不过是一个需要她周全人际关系的亲戚而已。
薛宝钗对所有的人都没有真的姐妹之情,她有的只是周全!这一点薛宝钗从未骗过史湘云。薛宝钗从未认过史湘云这个妹妹,从来都是史湘云一厢情愿地要把薛宝钗当成亲姐姐。
③薛宝钗的螃蟹宴,一面说要帮助史湘云作诗设的东道,里面却又宴请荣国府的众人。
一份人情两头送,这是薛宝钗的商人本色!
④住进蘅芜苑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史湘云剃头挑子,一头热!
本来贾母要与史湘云另设一处住,可是湘云偏偏要与宝姐姐同住。
薛宝钗在荣国府只是寄居,史湘云同贾母的关系要比薛宝钗亲密得多,所以这件事情薛宝钗根本无力拒绝。
史湘云这个姑娘有个缺点,大嘴巴。如果有得选择,薛宝钗根本不愿意与她同住!
是史湘云和薛宝钗形成了一个错位的关系。史湘云一厢情愿的把薛宝钗当成了姐姐。而在薛宝钗的眼里,同时湘云的关系不过是正常的亲戚间人情应酬往来。
在抄检大观园之后,薛宝钗为避嫌选择搬了出去。而且薛宝钗在从未同时史湘云商量的情况下,把史湘云也打发出了蘅芜苑。
少了维护蘅芜苑的人手,荣国府就减少了一个项不必要的开支。
在薛宝钗的眼中,她所做的一切,只要让她的姨妈王夫人对她产生好感就可以了。
史湘云的心情还有史湘云的感情,薛宝钗从未在乎!
此时不能说薛宝钗同时史湘云友谊发生了变化,因为这份情谊,薛宝钗从未给过史湘云!
落了单的史湘云,并没有薛宝钗所说和李纨住在一起。
而是又住进了童年的伙伴,林黛玉的潇湘馆……
三.只有林黛玉才能容忍史湘云迎春那个时候已经出嫁。
而探春开始真正地学习管家,每天应酬事务非常繁忙。在探春房里,会听到荣国府的各种是是非非,真的不方便史湘云住进去。
探春之精明,一定会防备史湘云的大嘴巴。
惜春这姑娘孤介得过分,同时湘云这种话多之人根本合不来。
史湘云这姑娘很可爱,有着几分豪爽的气质。可这份豪爽与豪门公府的生活并不相宜!
史湘云做事冲动又莽撞,有时还多嘴多舌。只有心底无私的人才可敢同她相交!
此时史湘云身边,只有林黛玉这位风光霁月的姑娘敢与她互相取暖!
那个时候因为史湘云拿林黛玉比戏子,二人所生的嫌隙,她们都早已忘却。
真的是小孩儿口没遮拦,就结了案。
湘云和林黛玉都是秉性纯真、热情、又带着几分浪漫气息的诗情画意之人。
她们同薛宝钗那种冷静自持、胸有丘壑、颇有城府之人,根本不是一类人。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你是个明白人,何必作此形像自苦。我也和你一样,我就不似你这样心窄。
中秋之夜,只有黛玉在陪伴着史湘云。
而史湘云也开始真正地关怀着黛玉。
史湘云同林黛玉的联句,是她们亲情和友情的升华。
而她们同薛宝钗,谈不上谁是谁非、谁对谁错。她们同宝钗还会是亲戚,却注定不会是挚友。
QuEEniE_B
题面上说湘云和黛玉一起住进潇湘馆,容易引发误解。宝钗走后,湘云住进李纨的稻香村,只有在中秋节那晚,与黛玉联诗过晚,为了不打扰李纨屋里的人,才去潇湘馆住了一宿。观题面的意思,题主想说,湘云前期与宝钗交好,后来与黛玉交好。湘云前期与宝钗交好不假,后来与黛玉交好也没错。只不过湘云与黛玉交好,不代表不与宝钗交好。湘云前后只是对黛玉的态度有所转变,对宝钗的喜爱则从未改变。
湘云前期喜爱宝钗,对黛玉则颇有微词,后期对黛玉逐步改观。湘云与宝钗
湘云从小没了父母,跟随叔叔婶婶生活。说不得话,做不得主,心中蓄满了无父无母的委屈,只有来贾府短住,才可快乐几天。
宝钗为人随和,温柔体贴,对贾府的下人尚且友善温厚,就别说对贾府的表小姐湘云了,一定是关怀备至。湘云在宝钗这里,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温暖,对她喜爱又信任。史家为了节约开支,不用针线上的人,家里的针线活都是史侯夫人带着家中女眷做。这事关乎史家的颜面,史家是不愿公开喧嚷的。湘云由于信任宝钗,把在家做针线活至半夜,以及在家里种种委屈,都半吐半露的告诉宝钗。
湘云说:“我天天在家想着,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
在湘云的心中,宝钗是所有姐姐们中最好的一个,有着挑不出毛病的完美。如果有她这么个亲姐姐,便可弥补没有父母的痛楚。
在之前,湘云每次来,都住在黛玉的屋里。后来,黛玉、宝钗等人搬进了大观园,湘云便去宝钗屋里住,以便亲近。
第四十九回,湘云的叔叔史鼐出任外省大员,贾母将她接来贾府。原本要为她另设住处,湘云坚持要与宝钗同住,于是就住进了蘅芜苑,一住就是两年。
不管是先前来贾府小住,还是后期与宝钗长期同住,湘云和宝钗始终相处和睦,友爱亲昵。这个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湘云会一直喜欢宝钗,是宝钗长期以来对她关照的结果。她们的友谊维系,离不开宝钗的付出。
湘云与黛玉
黛玉比宝钗小三岁,又性情率真,为人处世不及宝钗温婉周到得人心。而且黛玉嘴不饶人,爱挑错打趣,因此常和湘云发生冲撞。
黛玉认为宝钗内心藏奸,不大喜欢,如果听到有人夸她,便不受用。要知道湘云是最喜欢宝钗的,黛玉对宝钗的不友好,触发湘云反感,进一步的对黛玉不满。
后来黛玉与宝钗和解,关系融洽,湘云与黛玉的感情也更加紧密了。第五十七回,湘云拿着岫烟的当票来潇湘馆问宝钗,在无人的时候,宝钗便将岫烟在迎春屋里所受的委屈告诉她俩。黛玉发出:“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感慨,道出了寄住的不便。湘云在家得看婶婶的脸色,来贾府也是寄住,黛玉的慨叹引发她的同感。从这里可见,黛玉和湘云的心,非常近。
以前的小不快早已湮灭,黛玉和湘云有了心的熨帖,而且两人都是率直天性,又都爱诗如命,成为密友,自然是情理之中了。
湘云后来与黛玉的关系发生改变,没有影响她对宝钗的情感,宝钗还是她的好姐姐。以前是湘云、宝钗两个人友好,后来发展为湘云、黛玉、宝钗三个人友好。这个过程中,只有加法,没有减法。
宝钗搬走后,中秋夜晚,湘云说:“可恨宝姐姐,姊妹天天说亲道热,早已说今年中秋要大家一处赏月,必要起社大家联句,到今日便弃了咱们,自己赏月去了。社也散了,诗也不做了。”这话里,只见对宝钗的眷恋不舍,没有埋怨,更没有对人性的失望。湘云这段话,常被人看作是对宝钗的否定,我以为不然。宝钗搬出大观园是迫不得已,湘云若不能体谅,就是粗蠢之辈了。
抄检大观园是王善保家的提出来的,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陪房心腹,得力助手。邢夫人从傻大姐手上得到绣春囊,并没有第一时间交给王夫人,而是过后才派王善保家的送来。这期间,她们主仆对这件事一定有过商议。王善保家的不过是个奴才,她敢提出抄检大观园,必定是获得过邢夫人首肯的。王夫人此时,被邢夫人捏着错,邢夫人那边提出抄检大观园,为了表明不护短、严加搜查的态度,王夫人必须点头答应。
自王夫人点头查抄大观园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宝钗在大观园里住不下去了。贾府为了自家待客的声誉,肯定不会抄检蘅芜苑。对于宝钗来说,亲戚家里发生了大事,都到了抄检的地步,因为自己住在这里,造成了他们查抄的不便,就显得自己住在这里不相宜。如果抄检了,就更不得了了:住在亲戚家里,被亲戚翻箱子检查,这是极大的不尊重,和明撵无异。
宝钗本来就没有非住大观园的必要,她住在里面,不过是因为亲戚和睦,方便和姊妹们相处。现如今大观园成为是非之地,以前的无虑无痕已遭到破坏,她哪里还能坦然的住在这里。凡是足够自爱的人,在发生这种事之后,都会搬走的。湘云虽说大大咧咧,亦不乏兰心蕙质,她怎能不理解呢。
宝钗走的时候,把湘云交给李纨,是最合宜的。宝钗不能把湘云交给迎春,岫烟的苦已经足够解释原因了;惜春性情冷漠,湘云去她那里居住,不会舒适;探春那里,经常有赵姨娘去说点私话,而湘云是不喜欢赵姨娘的,湘云曾对宝琴说过,王夫人屋里有坏人要害咱们,这个坏人就是赵姨娘,探春屋里也不适合湘云居住;黛玉是客居在此,如果宝钗把湘云交给黛玉,就显得她搬走是与黛玉的合谋,把黛玉置于是非之中;宝玉那里就更不用说了,宝玉是男孩子,湘云去他那里不合适;让湘云继续住蘅芜苑也不合适,蘅芜苑是贾府的房子,宝钗不能做主把蘅芜苑给湘云。她搬走之后,贾府如何安排湘云,是贾府的事,无须她插手。
只有李纨,房屋宽敞,又是贾府的人,待人处世也过得去,湘云住在她这里,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照料,也不会引起其他的麻烦。
湘云说“可恨宝姐姐”,不是恨宝钗这个人,而是恨与宝钗离别的这件事。湘云的这种“恨”,可用姜白石的一首词来诠释: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这是一首写相思的词,“当初不合种相思”,不是说那个人不值得相思,而是忍不住相思,可相思又太苦。“人间别久不成悲”,不是不悲,恰恰是悲到深处。
同理,湘云说“可恨宝姐姐”,不是宝姐姐真的可恨,而是太不舍、太不愿意与她分离了。湘云那段话,充满了对离别的怨恨,这正是抒发了对宝钗的眷恋,也是对宝钗为人的肯定。
湘云和黛玉,都从小没了父母,都有寄住经历,而且她们都心思简单,单纯率真,热爱诗文,能产生出许多共鸣。她们俩在磕磕绊绊中成为知心好友,是水到渠成的事。宝钗对她俩,一直像姐姐呵护妹妹,温暖体贴,从未懈怠,直到分离,也没有出现过差错。每个人都有自己人生的路,没有谁有义务一直陪着谁。别说宝钗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搬走的,就算她只是为了活的更自在而搬走,湘云也没什么可责怪的。与宝钗分别后,湘云能做的,只有不舍和怀念。
topchan
史湘云之所以开始和林黛玉住在一起转而住到蘅芜院是因为史湘云讨厌林黛玉性格喜欢薛宝钗为人,有了宝姐姐当亲姐姐就算没有父母也是无妨的,至从螃蟹宴之后史湘云一直和薛宝钗住在一起。
而为什么后面史湘云又和林黛玉住在一起了呢?因为薛宝钗在抄件大观园事件之后搬离了大观园,史湘云不得不和林黛玉住在一起,这只是现实环境无法避免的妥协罢了。如果薛宝钗还在大观园,史湘云一定不会搬离蘅芜院的。甚至因为薛宝钗搬离了大观园,史湘云还各种不舍,在中秋联句时候还会想念薛宝钗,还娇嗔怨宝钗一个人走了,可见湘云从来都对宝钗很亲香的。而林黛玉自从宝钗兰言解疑癖后性格就变得大度随和了,也就和很多姊妹开始相处和谐再很少尖酸言语了,这时候和湘云走在一起也就不稀奇。
vivian小瑛子
湘云也十五六岁,情窦初开之际。与宝玉也青梅竹马。后回家再来,黛玉与她还开玩笑,因为她咬舌叫爱哥哥。是与黛玉一起住,睡觉露膀子。贾宝玉来潇湘馆还为她拉被子。因为看戏她说戏子长得像黛玉,宝玉从中使眼色,三人皆恼。
再来被宝钗拉去,湘云提倡做东道主回请。宝钗送螃蟹,湘云提做菊花诗并开宴。而且湘云要订婚有媒人来。人生婚姻大事湘云有了变化。这次做诗使湘云思想发生转变体现出来。不提仕途经济,与宝钗一个方向。而转向菊花君子陶渊明。从思想上与贾宝玉站一个队。而宝玉黛玉一样。史湘云并且与贾母住一处,也说明她了解宝钗对她好之因,然而她向着贾母,在根本问题上不昏头。并且宝琴得贾母赠衣,宝钗吃醋,认为自己哪不如宝琴,湘云却说这件衣服配宝琴穿。
因为人生境遇低宝钗以富贵压人,拿富贵说事,认为湘云不应请客深伤湘云之心。八月对着河水赏桂花却做菊花诗,本身就有讽刺意味。从这次及湘云婚事上来临,湘云选择了思想上的贵人。
因为宝玉有获金麒麟,湘云也有。并且戴了出来,是对薛家金玉缘的讽刺。孔子曾死前见麒麟认为自己将死,麒麟是一种神兽,祥瑞。在精神上湘云与宝玉一样是高贵之人,趋向林黛玉这种人。所以庐雪庵联诗,湘云,宝琴,黛玉最多,品性相和。而凸晶馆二人也联诗,吟诗唱和沟心曲。黛玉与湘云和好是精神上志同道合。
比喻朝堂之上虽穷而人品高洁的贤士,居庙堂为君为民,处江湖亦为君为民。在人生重大问题立场上头脑清醒,不同流合污。像孔子,屈原一样的人,不当政亦为国谋。
老羊
湘云天真率直,坦率无伪,喜恶皆表现在言行中。她与黛玉,一个是贾母的娘家孙女,一个是贾母的亲外孙女,本是血脉相连,关系应更亲密些。湘云开始确实也是与黛玉住在一起,后来却被宝钗所表现出的温和,豁达,乐于助人所迷住,从潇湘馆搬到了蘅芜院。
湘云是宝钗的铁杆粉丝,曾对黛玉说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宝钗的缺点,后来与黛玉见宝钗坐在怡红院宝玉床前,为熟睡的宝玉绣肚兜,不合礼仪,便把想打趣宝钗的黛玉拉走,以免宝钗尴尬,并且对宝钗无话不谈,家里的状况,贾府的人事,大事小情,事无巨细,皆不存疑。
但她痴迷宝钗,把宝钗做姐姐,做知音,却没有得到宝钗同样的回馈,平时也许不觉得,在宝钗在王夫人抄检大观园后,立马搬出蘅无院,把湘云打包送给了李纨,这不能不让湘云伤心难过。
如果此时的湘云也许还没有彻底失望,还为宝钗寻找种种无奈与苦衷,但经过中秋宝钗缺席一节,终于让湘云意识到她心目中的宝姐姐并非完美无缺,而她所曾经恶意猜测过的林姐姐也是优点多多。因而在凹晶馆与黛玉联诗后住在了潇湘馆,与黛玉姐妹情长了。
annecai
钗、黛、湘是红楼诸钗中非常出彩、性格迥异的人物,三人的关系也起起伏伏、柳暗花明。为何史湘云前期与宝钗交好,把她当成好姐姐,最后却与黛玉成为好姐妹并住进潇湘馆呢?那是三人不同的性格、环境使然,也是湘云识人、知人的成长史。
也许世人对林黛玉的认识过程,大多皆如史湘云,初相识觉得不能容忍她的小性儿,各种拿捏人,反而更喜宝钗这样大度宽容,随分从时的姐姐。但最后的事实却告诉我们,林黛玉一直都是林黛玉,薛宝钗未必一直是宝姐姐。真可谓:铁打的林黛玉,流水的薛宝钗。
一、湘云初来时宝黛正闹别扭,对黛玉第一印象不好
湘云第一次正式出场时,宝玉在宝钗处玩,忽见人说:“史大姑娘来了。”,才去看她。宝黛爱情此时处于萌芽阶段,宝黛还都在相互试探,黛玉很不放心,非常生气宝玉去了宝钗那里,赌气回自己房间去了。
宝玉赶忙去向黛玉解释,中途宝钗说湘云在等宝玉,叫走了宝玉。宝玉又回来找黛玉,湘云跟来说她来了宝黛不理她。
贾府大多数人认为宝钗豁达大度,不像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容易生气,那些小丫头们也喜欢跟宝钗玩,贾、史两家往来频繁,湘云在家时就知道黛玉、宝钗先后住进了贾府,肯定也听到了贾府下人对二人的评价。
湘云活泼开朗,与袭人、平儿众丫头都玩得很好,刚来又撞上黛玉闹别扭,看上去坐实了下人的评价,湘云肯定感觉宝钗与自己更合拍,不然也不会对黛玉说 “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我就服你”。
这时,在湘云心中,宝钗没有缺点,堪称完美;黛玉爱闹脾气,小性儿。
二、湘云与宝玉幼时亲密无间,黛玉来后受了冷落
宝玉知道湘云睡觉时习惯把手臂放在被子外面,他小时候湘云还给他梳过头,他头上珍珠的样式湘云都记得,二人小时候很可能与黛玉初来时宝黛相处的模式一样,“食则同桌、寝则同床、同息同止”。
那时两个人活泼顽皮,一起玩耍,宝玉在湘云面前转的时候就比较多。可湘云再回贾府时,一切都变了,只要黛玉一生气,宝玉就哄黛玉去了,在她眼中,宝玉被他林妹妹辖制住了,再也不像小时候一样围着她转,和她玩闹了。
不仅如此,只要她在他人面前说了黛玉的缺点或当众打趣了黛玉,宝玉就直接维护黛玉或使眼色;落差太大了,她心里难免有点失落。
湘云是本色、英豪的女子,从没将儿女私情放在心上,更没想过要嫁给宝玉,虽然如此,她有侯府千金的身份,出众的才情,“蜂腰猿背”、“鹤式螂形”的身材,雪白的肌肤,还有金麒麟,又与宝玉幼时亲密无间,自身条件比宝钗更符合宝二奶奶这个位置,让黛玉更不放心。
黛玉不放心时,就见不得宝玉日常用品里有其他女孩子的针线,甚至看他炫耀其他女孩子的针线,扇套子就在二人不知是湘云做的情况下被黛玉生气时剪了。湘云自己在家做女红要做到三更,答应给宝玉的穿戴之物做针线是看袭人的情分,更是看在与宝玉的兄妹之情上,被黛玉剪了,对黛玉肯定会有些不满。
黛玉一句冷笑“她不会说话,她的金麒麟会说话”只会让心直口快的湘云更觉得黛玉莫名其妙,行动爱恼,不好相处。其实黛玉的行动爱恼只对宝玉,源于对宝玉的不放心,这个屡次夹带在宝黛爱情里的金麒麟,最终推出了宝玉对黛玉的爱情承诺,“你放心”。此后黛玉就没什么“行动爱恼”了,但湘云并不知道这一点。
三、宝钗豁达大度,黛玉率性而为
前期黛玉生气时宝钗表面上要宝玉多陪黛玉走走,实际上是借此把黛玉行动爱恼的性格宣扬一番。后来宝钗更聪明了,再有这种情况她会先逗笑宝玉,然后自己连忙找黛玉聊天,不仅将“战火”灭于无形之中,也更树立了自己大度、体贴他人的形象。
黛玉在贾母、王夫人等长辈面前或在众姊妹面前时与宝玉相处一直严守大家闺秀的规矩,而与宝玉两人在一处或人少时更多是情绪外露,率性而为。
湘云眼中,宝钗是豁达大度、温暖贴心的姐姐,宝姐姐不会因宝玉疏远了就像林姐姐一样生气,动不动就哭,对宝玉有感情时也是独自悄悄去怡红院,人缘又好。
刚回贾府时,湘云与黛玉住在一起,但那时书中并没有她俩闲聊的场景,也许那时,湘云认为与黛玉合不来,并不与她话家常,黛玉满心是“宝玉到底会不会变心喜欢上别人”,又本身多愁善感,根本想不到与湘云聊天。
而宝姐姐再忙,手上女红活计再多,也会在贾母王夫人处根据长辈的眼色闲话一番。湘云如果找宝姐姐讲讲烦心事,宝姐姐一定是最好的倾听者,最贴心的安慰者。
后来宝钗又把湘云送的绛石纹戒指转赠袭人,更让湘云觉得宝钗大方会做人。宝钗本来就不喜欢饰品、玩器,不过借此送人情,赚人气;黛玉是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人,根本不屑于刻意讨好谁,可惜,直爽的云妹妹还没想到这些。
有了之前的感情铺垫,宝钗主动邀湘云住到蘅芜苑自然水到渠成。后面宝钗又帮湘云办了螃蟹宴,感情自然更好了。
贾母要凤姐儿另设一处给湘云住,湘云宁愿不顾贾母的疼爱,以及独自住一处的方便,只要与宝钗同住,湘云可能一直以为她把宝姐姐当亲姐姐,宝姐姐也就把她当亲妹妹,然而她错了。
四、姐妹原是同林鸟,抄检之后各自飞
抄检大观园是贾府上中下各阶层矛盾的大爆发,也预示着贾府最终被抄家,同时也为诸钗又做了一回传。宝钗性格中城府、世故的那一面暴露无余。
没抄蘅芜苑,宝钗避嫌要搬走无可厚非,可她的做法也许让厚道、纯真的湘云受伤了。宝钗管家时除了知道“茯苓霜”、“玫瑰露”事件还知道贾府其他世人想不到的事件,这些事精明的探春都不一定知道。
宝玉都不认识的小红她却听声音都能认出来,她花了太多时间、精力关注外部事务,却不知道柳叶渚莺儿与老婆子吵架,不管事的黛玉都知道她家婆子参与了聚赌,她自己却照样差遣婆子跑腿,估计根本没想到她家还有婆子参与这种事,可谓真是“丈八的台灯,照不见自家照得见人家”。
大观园才抄检了两处探春就已经知道了这事,宝钗第二天在李纨处见到探春还问为什么要打王善保家的。宝钗平时八面玲珑,关键时刻却根本没人送信给她,区分事情轻重缓急的能力也远远不如探春,导致她第二天早上才知道抄检的事情。
她的第一反应不是私下告诉湘云她要搬走,问湘云以后打算住哪里,而是要湘云找探春一起去李纨那里,自己先一步去找了李纨,要她让湘云以后一起住稻香村,以后好省些事。
在稻香村湘云一直是沉默的,那时她肯定也很震惊,宝姐姐关键时刻根本不为她考虑,私下就做了决定。她心心念念当亲姐姐看待的宝姐姐原来是个“不干己事不张口,一干己事从尾护到头。”的主儿,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是自保,丝毫不会感念之前为了跟她一起住,自己放弃了在园中另有住处的机会。
湘云好动、爱说话,李纨守节好静,还有个孩子,连宝琴之前在那住都被镇住了,湘云住那怎么都不合适。宝钗不管这些,平时与云丫头再亲,此刻也只管洗清自己的嫌疑,远离这是非之地,顺带树立为贾府减少支出、精于算计的形象。
经历了这次,湘云也许懂了,不是所有的真心都能换来真情,不是自己看重他人、珍惜情谊就能拥有对等的看重;不是所有人像自己一样看到岫烟被欺负第一反应是出去打抱不平。
自己本色、真诚,关键时刻却被耍了一次。她心直口快,却细心聪敏,不像迎春一样是个有气的死人。宝钗令她心寒的做法,黛玉与她一样,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对抄检的事只能一言不发的境遇,让她不由自主地向黛玉靠近。
中秋节黛玉伤感垂泪,她主动宽慰:“你是个明白人,何必作此形像自苦。我也和你一样,我就不似你这样心窄.何况你又多病,还不自己保养。宝姐姐弃了咱们,自己赏月去了,他们不作诗,咱们两个竟联起句来,明日羞她们一羞。”
见过黛玉之前待宝钗、宝琴如亲姊妹一般,她才明白,林姐姐与自己身世一样,也是聪明人,并非小气,只是容易自寻烦恼,不像自己一样豁达开朗。对于她的宽慰,一向体弱的黛玉懂得感恩、珍惜,不肯负她的豪兴,与她到凹晶馆联诗到天亮。
这种坦诚相待、重情重义与她何其相似,世故、圆滑,以诗词为末事的宝姐姐估计很难做到。
诗联完了,天都快亮了,她不愿回稻香村惊动病着的李纨,更愿和黛玉住进潇湘馆,以后也多点美好的回忆。
作者:红袖添香。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sionxu
湘云后来没有和黛玉同住,只是在凹晶馆联诗后和黛玉住了一夜,她和李纨住在稻香村。
史湘云的叔叔到外地上任,贾母留下了湘云,本想给湘云安排住处,可是湘云要求和宝钗同住,于是湘云和宝钗住在一起。湘云和黛玉一起教香菱联诗。然后她们一起“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争联即景诗”,湘云“醉眠芍药裀”,后来湘云“偶填柳絮词”。那段时间是大观园最热闹的一段日子。
抄检大观园的第二天早晨,宝钗就搬出了大观园。把湘云托付给李纨,于是湘云住在了稻香村。
湘云和黛玉的关系最初是好是坏书里没写,不过宝钗来之前,湘云每次进贾府都是和黛玉住在一起。但是自从宝钗来了以后,湘云开始嫉妒宝玉和黛玉亲近。她公开说:“二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
宝钗一到贾府,就俘虏了湘云,湘云认为宝钗是最完美的人,谁都挑不出她的短处。而且恨不得宝钗是她的亲姐姐。从此以后,湘云和黛玉关系变得微妙起来,湘云不仅经常怼黛玉,而且经常对宝玉抱怨黛玉,讥笑宝玉对黛玉的唯命是从。
湘云对宝玉说:“你那花言巧语别望着我说。我原不如你林妹妹,别人说她,拿她取笑都使得,只我说了就有不是。我原不配说她。她是小姐主子,我是奴才丫头,得罪了她,使不得!”
“大正月里,少信嘴胡说。这些没要紧的恶誓、散话、歪话,说给那些小性儿、行动爱恼的人、会辖治你的人听去!别叫我啐你。”
湘云和黛玉关系恶化的同时,与宝钗的关系日益升温。湘云把自己在叔叔家的窘境毫不保留的告诉了宝钗。宝钗体贴的替湘云张罗螃蟹宴,湘云感激不尽。宝钗不让袭人求湘云做针线活。湘云住在贾府后坚决要求和宝姐姐一起住。
湘云和黛玉关系重新好转是在中秋节。这个中秋节过得不快乐,黛玉不觉对景感怀,自去倚栏垂泪。湘云安慰黛玉道:
“你是个明白人,还不自己保养。可恨宝姐姐琴妹妹天天说亲道热,早已说今年中秋要大家一处赏月,必要起诗社,大家联句。到今日,便扔下咱们自己赏月去了,社也散了,诗也不做了……他们不来,咱们两个竟联起句来,明日羞他们一羞。”于是二人来到凹晶馆联诗。联到“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时,妙玉出现了,于是她们一起来到栊翠庵,妙玉续写后面的诗句,总共三十五韵。
从栊翠庵出来湘云没回稻香村,来到潇湘馆和黛玉住在一起,她们这一夜谈了许多知心话,二人的友谊更上一层楼。湘云对宝钗丢下她,独自回家失望至极,感受到了宝钗内心深处的冷漠。于是湘云发现了身边的黛玉一如既往的还在那里,没有远,也没有近,还和小时候一样。于是她内心深处升起了同病相怜的感觉,主动宽慰黛玉,和黛玉说出了心里话。湘云和黛玉在潇湘馆住的那一夜,是她们友谊的升华。
凹晶馆联诗,是湘云和黛玉的绝唱,也是她们命运的绝唱。从此以后,贾府阴云惨淡。金陵十二钗之殇就此拉开序幕……
我是润杨,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润杨的红楼笔记!
Joyooooo
《红楼梦》中,史湘云前期与宝钗交好,最后却和黛玉一起住进潇湘馆。为什么呢?其中原因,在于湘云对宝钗和黛玉认知的变化。宝钗和黛玉的性格自来如此,从未改变。改变的,是湘云的心境。
随着湘云的长大,她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看问题表面化,因此对黛玉有了更为客观、全面的认识,懂得她和自己一样,都是性情中人。也懂得了,原来对自己很好的宝姐姐,是对每个人都很好,自己只是其中的一个。看似尖酸刻薄的黛玉,原来很宽容,也很温暖。看似温柔可人的宝钗,原来是个冰美人,只可远观,任何人都未曾真正走入她的内心。
湘云与黛玉逐渐疏远的同时,逐渐亲近宝钗黛玉刚来贾府,贾母原本想和宝玉一起,住在套间暖阁儿,让黛玉暂时住在碧纱橱里。冬天住在一起,又暖和又热闹。由此可见,贾母对宝玉和黛玉的疼爱,让别的姐妹望尘莫及。宝玉不肯,跟贾母撒娇,非要住在碧纱橱外的床上。面对这个宝贝孙子,贾母岂有不同意的道理?
于是,贾母给他们二人每人安排了一个奶娘和丫环照顾,其余的都住在外间,夜里听候使唤。聪明的凤姐派人送来一顶藕合色花帐,还有生活必需品,锦被缎褥之类。这一段,第三回描绘得很详细。
贾母说:“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儿里,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里。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罢。”宝玉道:“好祖宗,我就在碧纱橱外的床上很妥当,何必又出来闹的老祖宗不得安静?”贾母想了一想说:“也罢了。”每人一个奶娘并一个丫头照管,余者在外间上夜听唤。
黛玉未来之前,经常来贾府小住的湘云,和宝玉的关系,想必也是非常熟悉的。都是两小无猜的年纪,在一起玩得开心,也是很自然的事情。黛玉来了之后,湘云原来在宝玉心中的地位被黛玉取代,年纪尚小的湘云,最初的时候,心里自然会有些不舒服。这从湘云对待黛玉的态度,就能看出来。
《红楼梦》第五回,宝钗跟随母亲来到贾府,宝玉和黛玉的变化因此有了微妙的变化。而同时受到影响的,还有湘云。湘云对于宝钗的亲密友情,处处维护之心,书中有多处描写。
宝钗未来之前,宝玉和黛玉二人之间亲密友爱,与别的姐妹不同。因为他们二人一起跟贾母住在一处,白天同行同坐,晚上住在一个屋檐下:夜则同息同止。宝玉和黛玉的房间离得很近,因此会有更熟悉的感觉。因为熟悉,所以亲密。因为亲密,所以容易求全责备、为了一些小事有争执。
品格端庄大方,容貌丰美的宝钗,刚来贾府,便收服了一大波人心。下人们觉得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对她的评价都不错。就连湘云,也觉得宝姐姐好,甚至当众说,要是有个这样的亲姐姐就好了。
其实,单纯的湘云并不知道,爱耍小性子的黛玉,其实很好相处,从不跟她计较。你看,《红楼梦》第二十回里,湘云看到宝玉和黛玉在一起说笑,笑着说,“二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
黛玉跟湘云开玩笑,笑她把二哥哥叫成爱哥哥,打趣她,要是下围棋,该说幺爱三四五了。其实,这原本就是一句玩笑话,可是湘云却认真了。她有点不开心,黛玉没来之前,她和宝玉是最亲密的,玩得最开心的,如今,宝玉也不怎么搭理自己,也不像以前那么热心了。对于小孩子来说,心里的失落感,可想而知。这就好比原本属于自己的心爱玩具,突然被人抢了去,心里的难过,没有人能理解。
这里,湘云不但当面指责黛玉,还拿她和宝钗比较。其实,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湘云的天真烂漫、心直口快。两个人,怎么能单独拿出来对比呢?她的做法,确实有失妥当。
史湘云道:“他再不放人一点儿,专挑人的不好。你自己便比世人好,也不犯着见一个打趣一个。指出一个人来,你敢挑他,我就服你。”黛玉忙问是谁。湘云道:“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他怎么不及你呢。”黛玉听了,冷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他!我哪里敢挑他呢。”
第二十二回,宝钗过生日,贾母亲自拿出二十两银子,给宝钗过生日。大家在一起开心地听戏,唱戏的
小旦,虽然只有11岁,但是容貌和黛玉有几分相似。凤姐笑着说,这孩子扮上像一个人,看你们谁能猜出来?宝玉、宝钗,还有很多人,都猜到了,都不敢说,他们怕林妹妹生气。湘云口无遮拦,直接说,“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宝玉赶紧给湘云使眼色,其实是为了她好。
你看,这时候的湘云,不仅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失言,没有感激宝玉的提醒,反而赌气要走。湘云让翠缕收拾衣服,打包。说是明天一早就走,在这里看人家鼻子眼睛,什么意思?宝玉解释,她错怪自己了,原是因为害怕林妹妹多心,害怕湘云因此得罪黛玉。
湘云不但不听,还数落宝玉,“你那花言巧语哄我。我也远不如你林妹妹,别人说他,拿他取笑都使得,只我说了就有不是。我原不配说他。他是小姐主子,我是奴才丫头,得罪了他,使不得!”说着话,便向贾母里间,气呼呼地躺下,睡觉去了。
你看,湘云与黛玉关系的渐渐疏远,还真不是因为黛玉的小心眼,而是因为湘云自己的缘故。书中第21回,湘云还住在林妹妹的住处潇湘馆。当时,林妹妹跟湘云开玩笑,说她说话不清,湘云好一阵数落,黛玉也没生气,晚上两个人仍然同塌而眠。
“那天早又掌灯时分,王夫人、李纨、凤姐、迎、探、惜等都往贾母这边来,大家闲话了一回,各自归寝。湘云仍往黛玉房中安歇”。
宝玉送黛玉和湘云回潇湘馆时,已是二更时分,袭人来催了好几次,宝玉才回怡红院休息。第二天一大早,宝玉就跑来看她俩。从黛玉和湘云的睡姿,就能看出两个人的性格。你看,林妹妹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合目而睡。湘云呢,一把青丝拖于枕畔,被只齐胸,一弯雪白的膀子撂于被外,又带着两个金镯子。
宝玉看见了,摇头叹气,“睡觉还是不老实!回来风吹了,又嚷肩窝疼了。”宝玉一边说着话,一边替湘云盖上被子。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很多年前,湘云住在贾府,和宝玉非常熟悉。很可能,她和宝玉一起住在贾母那里,是两小无猜的小伙伴。
黛玉让宝玉先出去,让她俩起床。这个时候,湘云和黛玉的关系还是不错的。黛玉和湘云起床后,宝玉又进去了,二人梳洗完毕,宝玉用湘云剩下的水洗了脸,湘云还给宝玉梳头。由此可见,这个时候,三个人的关系也很融洽,对于湘云给宝玉梳头,宝玉用湘云的水洗脸,袭人大为恼火,甚至向宝钗诉苦。反观黛玉,很淡定,一点没生气。可见,林妹妹其实很大度。
任性的湘云,从黛玉和宝玉那儿,都得不到她想要的温暖。自幼缺乏父母关爱的湘云,内心其实非常敏感,很没有安全感。行为处事很有主见的宝钗,看穿了湘云的心事,懂得她的为难。
宝钗像大姐姐安慰小妹妹一样,给了湘云很多温暖。没有心机的湘云,也时常向宝姐姐诉苦,诉说自己在家做家务的辛苦。不得不佩服宝钗的识人本领,她能看到你的内心。短短时间内,她收服了很多人的心。袭人喜欢她,湘云向她靠拢,就连挑剔的赵姨娘,都夸奖宝钗会办事。
根据书中的描写,从第32回开始,湘云对黛玉的不满越演越烈,事情的导火索看似是黛玉铰的扇套,其实是因为湘云内心深处的压力。湘云和袭人在背后议论黛玉,袭人不喜欢林妹妹,聪明的她总能煽风点火,激怒湘云,自己反而不出面。单纯的湘云,也总是一触即发。先前知道迎春被奶娘欺负,气得要去为她出去。如今,在袭人告诉她黛玉铰扇子套儿的事,马上就爆发了。
湘云冷笑道:史湘云冷笑道:“前儿我听见把我做的扇套子拿着和人家比,赌气又铰了。我早就听见了,你还瞒我。这会子又叫我做,我成了你们的奴才了。”
湘云送给姐妹们每人一个戒指,唯独宝钗把自己的送给了袭人。等湘云给袭人送戒指时,袭人笑着说,自己已经有了,是宝姑娘送的。湘云感激宝钗,感情的天平从此开始向宝钗倾斜。
湘云笑道:“我只当是林姐姐给你的,原来是宝钗姐姐给了你。我天天在家里想着,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
湘云与宝钗渐行渐远,只因湘云的口无遮拦与宝钗的细心周到相去甚远袭人这个人,一直是我最不喜欢的一个角色,不大气,还喜欢挑拨离间。为了显示自己的忙碌,突出晴雯之懒,她几次三番让湘云帮忙,给宝玉做针线活。第32回,通过宝钗与袭人的聊天,我们知道,湘云在家里的日子并不好过。她的婶母让她做针线活。经常熬夜。好几次湘云跟宝钗诉苦的时候,眼圈都红了。
宝钗细心,体谅湘云自小没有爹娘的苦楚。而黛玉呢,自己无父无母,虽然有老太太疼爱,但是心里难免会与别人比较,难免感伤。黛玉和湘云,同是天涯伤心人,谁又能安慰谁呢?因此,宝钗的出现,给了湘云从未有过的温暖,对她逐渐亲近,也是人之常情。
自小失去父亲的宝钗,因为哥哥时常闯祸,比其他女孩子更有家庭责任感。她面面俱到、做事妥帖。书中没有明确提到,湘云从何时起不再住在潇湘馆。但是随着湘云与黛玉关系的疏远,她在第37回搬到蘅芜苑与宝钗居住之前,应该住在贾母那儿。
探春成立海棠诗社,恰好湘云来了。当时,湘云的叔叔迁了外省大员,要带着家眷去上任。贾母舍不得湘云,便把她留下,让她住在贾府。湘云呢,随着年龄渐长,逐渐有了心事,更愿意和女孩子在一起聊天,很多话不愿意再跟老太太分享。于是,湘云更愿意和宝钗住在一起。“至晚,宝钗将湘云邀往蘅芜苑安歇去”。
湘云自告奋勇,要做东。她说,“明日先罚我个东道,就让我先邀一社可使得?”大家当然开心,都说太妙了。唯独宝钗,替湘云排忧解难。她俩商量拟题目的事情,宝钗说,你自己家里又做不了主,一个月就那几串钱,你还不够盘缠呢。若是让你婶母知道了,又要埋怨你。何况这么要紧的事,你就是把钱都拿出来,也怕是不够呢。难道再给家里要去不成?
经过宝钗这么一提醒,湘云清醒了许多,开始发愁。宝钗安慰她,说有个主意。原来,她家当铺有个伙计,他家田上出得很好的肥螃蟹,前儿送了几斤来。细心的宝钗还了解到,贾府众人,上至老太太,下至姐妹们,多半爱吃螃蟹。
宝钗提议,湘云暂且不提诗社的事,直说请客。把老太太他们都叫上,等众人散了,大家再作诗不迟。宝钗说,会让自己的哥哥,搬几篓极肥极大的螃蟹来,再往铺子里取上几坛好酒,再备上四五桌果碟,又省事又大家热闹了。
听宝钗如此安排,湘云心里又感激,又佩服,极力称赞她想得周到。宝钗笑着说,我可是一片真心,还让湘云不要多心,不要以为自己小看了她。湘云赶紧解释,“好姐姐,你这样说,倒多心待我了。凭他怎么糊涂,连个好歹也不知,还成个人了?我若不把姐姐当作亲姐姐一样看,上回那些家常话烦难事也不肯尽情告诉你了。”
由此可见,此时,应该是宝钗与湘云关系最亲密的时期。宝钗渐渐疏远湘云,应该是从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发现湘云的性格,与自己格格不入。湘云只适合当自己的小妹妹,受人照顾,却并不是能和自己推心置腹的知己。
很多话,宝钗会和黛玉说,也不会和湘云讲,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书中第49回,宝钗开玩笑地说,湘云和香菱聒噪。香菱想学诗,热心的湘云便教她,两个人有说不完的话。你看,宝钗怎么说?
宝钗因笑道:“我实在聒噪地受不得了。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一个香菱没闹清,偏又添了你这么个话口袋。”
在宝钗的世界里,男子读书,女子做针线才是正事,作诗不应该是女孩子着迷的事情。香菱为什么舍近求远,拜黛玉为师?就是因为她知道,宝钗不肯教她,也不愿意她学诗。
书中第57回,湘云的一个举动,让宝钗很没面子。事情的起因,因邢岫烟而起。岫烟住在迎春那儿,又要给家中父母寄钱,又要打点丫环、婆子们,不得已当了自己的棉衣。衣衫单薄的岫烟,遇到宝钗。在宝钗一再追问下,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她让岫烟悄悄把票送过来,还嘱咐她,日后要什么东西,打发丫环跟自己要就行。
事有凑巧,岫烟的丫环篆儿悄悄地把当票递给莺儿,莺儿便随手夹在书里。好奇的湘云偷偷看了一下,竟然不认得。于是她就拿着这张票,当着薛姨妈、黛玉、宝钗的面,拿出来,笑着问,“这是个账本子吗?黛玉也不认识,宝钗一看,就知道是岫烟的当票,赶紧收起来。岔开了湘云的话题。
等到薛姨妈走后,宝钗才说出了实情。这若是让自尊心极强的岫烟知道,会有多伤心?宝钗担心的也正是这一点吧。黛玉因为当众说了几句戏词,被宝钗好心提醒,两个人的关系自此愈加和睦,俨然知己。而湘云呢,仍然当众奚落黛玉。
宝琴来贾府小住,贾母非常疼爱她,还送给她名贵的衣服。宝钗还为此开玩笑,嫉妒宝琴。而湘云呢,想当然地认为,黛玉必定会嫉妒宝琴,必定会生气。你看她当众说的话,宝姐姐,你这话虽是顽话,恰有人真心是这样想的呢。湘云明里暗里讽刺黛玉,可见,此时的她,依然没有长大,依然还是那个任性的小孩。
这一次,不仅宝钗维护黛玉,说自己的妹妹,就是黛玉的妹妹,疼她还来不及呢。连黛玉,也表现得非常大度,对宝琴非常友好。
湘云的言行,有多么不妥当?大家应该都看到了。宝钗的苦楚,可以向黛玉倾诉,但是不会说与湘云听。此时的宝钗,应该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了吧?她实在害怕,自己家的秘密,被湘云当众说出来,让她无比尴尬。
宝钗的哥哥接连闯祸,家里一直不太平,她的心里一直不好受。等到抄捡大观园的时候,宝钗匆匆向李纨辞行,搬走了。临走前,她没有跟湘云商量,便安排湘云住在李纨的稻香村。此时的宝钗,已经顾不上照顾湘云的感受,也许她来不及说,也许她没法说。总之,没有结局,便是最好的结局。
宝钗与湘云,两个人友谊的小船,在风雨中摇摇摆摆,虽然没有倾覆,但也今非昔比,彼此有了隔膜。
湘云在疏远了黛玉后,重新搬进潇湘馆,是她的成长的历程宝钗搬出大观园,湘云搬进稻香村,和李纨一起住。湘云有择席的毛病,换地方容易睡不着。虽然名誉上贵为侯门千金,但是湘云一直都没有自己固定的居所,这个看似豁达、豪爽的女孩,其实也是一个缺乏关爱,没有安全感的人。
她虽然心直口快,但也冰雪聪明。宝钗对待自己态度的变化,她慢慢体会出来。她终于明白,一直以来,自己受到宝姐姐的照顾,但是她的热心,给了很多人。而湘云,只是其中一个。
湘云终于明白,之前和黛玉的口角,都是因为自己对她的偏见,但是黛玉从未生过她的气。黛玉会当面说出她不对的地方,比如,她要去给迎春出气,黛玉几句话便打消了她冲动的念头。
湘云终于明白,对于自己的缺点,自己的不足之处,宝姐姐采取了沉默的态度。她不说,但是会从心里划出一道界线,渐渐疏远她。看起来那么温柔的宝姐姐,有时候,做出来的事情,那么让人心寒。
对于宝钗的不辞而别,对于她对自己自作主张的安排,湘云心里的伤感,只有自己清楚。书中第76回,中秋夜,黛玉和湘云在凹晶馆联诗,湘云以一种戏谑的语气说宝钗的离开。她心里的真实感受,一定是失落、失望、伤感,还有说不出的心酸滋味。自己在宝姐姐心中的地位,竟然如此之轻,应该是她始料未及的。
湘云因说:“可恨宝姐姐和她妹妹,天天说亲道热,早已说今年中秋要大家一处赏月,必要起诗社,大家联句,到今日便弃了咱们,自己赏月去了。”
我们来看,抄捡大观园第二天,宝钗独自来到稻香村和李纨辞行,不但自己的屋子不让李纨派人看管,连湘云也不让她在蘅芜苑住下去。李纨害怕自己会担不是,提议宝钗过几天再住进去。宝钗去意已决,
“落什么不是呢,这也是通共常情,你又不曾卖放了贼。依我的主意,也不必添人过去,竟把云丫头请来来,你和他住一两日,岂不省事。”
此时,尤氏说,史大妹妹往哪里去了?你看,连尤氏都觉得不跟湘云打招呼,就替人家做决定,有些唐突。宝钗赶紧解释,自己打发湘云去找探春了,把探春叫过来,然后明明白白地告诉她。可怜单纯的湘云,至此还对她的宝姐姐全心全意,去找探春这样的活,打发丫环去就可以了。
宝钗分明是拿好了主意,自己先回李纨,先斩后奏。这时,湘云和探春来到李纨住处。大家都在讨论宝钗搬走的事,唯独湘云一言不发。
不说话的湘云,经此一事,总算长大了。她之前做了什么呢?为了宝姐姐,怼黛玉,讽刺她、挖苦她,如今竟落到如此田地?湘云的心里,像倒了五味杂陈。反观黛玉,对自己始终未变,心里从未有过隔阂,反而是自己错怪了她。想到这里,湘云的心里,五味杂陈。
书中第76回,中秋夜聚会,贾母感叹人比往年少了些,黛玉触景生情,一个人到外面俯栏垂泪。宝玉因为晴雯病重,早早回去睡觉,也没顾得上安慰林妹妹。探春忙着,没有心思玩。迎春、惜春,向来不大来往,只有湘云安慰她。
此时的湘云,温柔细腻了许多。她劝慰黛玉,你是个明白人,何必作此形像自苦。我也和你一样,我就不似你这样心窄。何况你又多病,还不自己保养。随后,湘云又抱怨了宝钗,说了许多话。前面我们已经提到。
两个人说着话,黛玉不忍心辜负湘云的一片豪情,便陪她来到凹晶馆联诗。由此可见,黛玉对湘云妹妹一直是默默关心,尊重她。只是湘云没有察觉。此时的湘云,对黛玉更多的是怜惜和欣赏,怜惜其身世,和自己一样凄凉,欣赏其才华,才思敏捷、文采出众。两个才女,惺惺相惜,对彼此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湘云长大了,黛玉也成长了。她们俩都磨平了身上的刺,更加宽容、温和。二人在两个湘妃竹墩上坐下。只见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轮水月,上下争辉,仿佛置身于晶宫鲛室之内。他们在月下安安静静地谈心,湘云说,这会子要是有船就好了,坐在船上吃酒写诗。黛玉笑道,事不求全何所乐?
听黛玉如此说,湘云笑道,得陇望蜀,人之常情。可知那些老人家说得不错。就像那些贫穷人家,以为富贵之家必定事事称心。要是告诉他们未必能事事遂心。他们不会相信。是非亲历不知难。就像咱们两个,虽然父母不在,然而也是生在富贵之乡。可是你我都有许多不遂心的事
湘云很少这样感慨,想必是经历多了,或者原来隐藏起来,今日对黛玉敞开心扉,说出心里的感受。黛玉安慰她,“不但你我不能称心,就连老太太、太太以至宝玉探丫头等人,无论事大事小,有理无理,其不能各遂其心者。同一理也,何况你我旅居客寄之人哉!”
黛玉把自己和湘云放到一样的位置,以旅居客寄比喻自己和湘云的处境,可见黛玉一直低调,从未恃宠而骄。月色如水,凹晶馆景色宜人,兴致高涨的两个才女,一直联诗,直到湘云说出,寒塘渡鹤影,黛玉说出,冷月葬花魂。联诗到此,显然已成绝唱。就连妙玉,都对此赞不绝口。
接下来,妙玉邀请湘云和黛玉前往栊翠庵,诗兴大发的她,非要凑齐三十五韵。这一晚,俨然是大观园最后的盛宴。湘云和黛玉的诗句,分别写出了她们今后的命运,而妙玉的续诗,也暗含了贾府以及众人的结局。
在87版《红楼梦》里,湘云沦落烟花,成为船妓,四处飘零。中秋夜,她说自己想坐船,黛玉阻拦她,两人于是安静地赏月。日后,湘云日日坐着船,在水上漂泊。当她遇到宝玉的时候,声泪俱下,提到的也有林姐姐。
湘云与黛玉和宝钗关系的微妙变化,也是她心路成长的历程。
燕飞雨落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把湘云、黛玉、宝钗、宝玉几人的关系从头梳理一下。
湘云和黛玉最初的关系:小闺蜜。在红楼梦故事中湘云出场较晚,是在第20回出场的,但第32回袭人和湘云有一段对话:
袭人:“这会子又害臊了?你还记得 那几年,咱们在西边暖阁上住着,晚上你和我说的话?那会子不害臊,这会子怎么 又臊了?”湘云的脸越发红了,勉强笑道:“......我家去住了一程子,怎么就把你配给了他......”,通过袭人和湘云的对话知道,湘云从小住在贾府时间比较多,那时黛玉还没有来,贾母还专门让袭人服侍湘云。后来黛玉来了,湘云也会经常来贾府小住,也因此和黛 玉很熟络。在宝钗来之前,黛玉、湘云、宝玉三人的关系应该很和谐,是小儿女很好看的友谊。后来宝钗来了,黛玉醋的是宝钗,因为宝钗项间挂的那块金锁成为黛玉心尖上的梗。
在第20回,书中描写,宝玉正和宝钗玩笑,忽见人说:“史大姑娘来了。”宝玉听了,连忙就走。 宝钗笑道:“等着,咱们两个一齐儿走,瞧瞧他去。”......正值黛玉在旁, 因问宝玉:“打那里来?”宝玉便说:“打宝姐姐那里来。”黛玉冷笑道:“我说 呢!亏了绊住,不然,早就飞了来了。”宝玉道:“只许和你玩,替你解闷儿;不 过偶然到他那里,就说这些闲话。”黛玉......便赌气回房去了。宝玉跟过去....湘云走来,笑道:“爱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玩,我 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理儿。”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 也叫不上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么爱三’ 了。”
从这一段描写看,这时黛玉和湘云感情很好,而且宝玉、黛玉、湘云三人关系很和谐。这次来,湘云还是和黛玉一个床铺住的。两个女孩儿一头睡,晚上窃窃私语,说说悄悄话,是很好看的闺蜜关系。
湘云远黛玉、亲宝钗阶段可以猜想,在成立海棠诗社、螃蟹宴、菊花诗前,湘云来贾府一直是跟着黛玉住的。
至于湘云后来为啥亲宝钗、远黛玉,长住大观园后为啥又住进宝钗的衡芜苑呢?我想还主要是湘云觉察到宝玉和黛玉的朦胧爱意,潜意识中有不忿和嫉妒。
第32回,从袭人和湘云的对话中看出,湘云最初和宝玉一起跟贾母吃住,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第20回湘云曾经给宝玉梳头,而且两人共用一个脸盆洗脸,湘云内心肯定属意宝玉,以宝玉的性格,也特别呵护湘云,比如在清虚观打醮时,宝玉特意把金麒麟给湘云留着,也足见宝玉原来对湘云很用心。
但自从林黛玉来后,贾宝玉心心念念就只有一个林妹妹了。林妹妹使小性子,宝玉马上去哄(特别说明一点:林黛玉只和宝玉使小性子,她使小性子,也是一种试探,试探在贾宝玉心中自己的地位),史湘云虽然心胸阔大,但潜意识中也会有嫉妒,就好像自己从小玩到大的玩具,被别人抢走了,心里能爽吗?再加上宝钗会做人,使得湘云对宝钗真情吐露,拿宝钗做亲姐姐一样看待。
因为不忿宝玉对黛玉的好,所以史湘云不怼别人,时时地怼黛玉。但黛玉对这些统不以为意。这也看出黛玉并不是真正小性子、小心眼,她小性子只对宝玉一人,是一直在试探。直到宝玉诉肺腑之后,黛玉明白了宝玉的心意,她就不再使小性子了,也和宝钗成了好姐妹。这是后话。
湘云、黛玉和好如初湘云和黛玉都是单纯真爽的女孩,又都是非常聪明灵秀、内心坦荡的女孩,所以湘云怼黛玉也是小女儿的小任性,并不是真的恼黛玉。三观一致的两个小姐妹,更多地是互相欣赏。比如在菊花诗时互相欣赏;在芦雪庵联诗时棋逢对手,为宝玉一个执壶一个倒酒;湘云写了柳絮诗拿到潇湘馆和黛玉同赏;黛玉写了桃花诗最欣赏的也是湘云。
我认为,湘云虽然住在衡芜苑但是从个人价值观取向和爱好上,还是和黛玉更贴近。所以湘云即使住在衡芜苑,和黛玉的关系也还是不错的。比如第36回袭人被王夫人内定为姨娘,湘云和黛玉扯着手去和袭人道喜......
所谓日久更见人心。抄捡大观园后,宝钗为避祸,不顾跟着她住的、甚至把她当成亲姐姐的史湘云,马上找个借口搬出去了。第76回,中秋赏月时,湘云终于说出了报怨宝钗的话:
“可恨宝姐姐,姊妹天天说亲道热,早已说今年中秋要大家一处赏月,必要起社,大家联句,到今日便弃了咱们,自己赏月去了。社也散了,诗也不作了。......他们不作,咱们两个竟联起句来,明日羞他们一羞。”凹晶馆联诗,虽然只有湘云和黛玉,但两个人是真正互相欣赏对方的才气。她们的联诗,也代表着大观园诗社的最高水平:
湘云:寒塘渡鹤影
黛玉:冷月葬花魂
这两句诗,即使放在整个古典诗词中也是佳句。当然这是曹雪芹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