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母亲在入宫前已经结过婚并且生子,为什么还能入宫侍奉景帝?

提到的作品

[作品]史记

“中华经典藏书书系”,内容经典,形式精美,全面体现“经典藏书”理念。 该书简介:《史记》为其中之一。 《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

司马迁

[作品]二程遗书

《二程遗书》作者程颢,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程颐,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兄弟俩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后世合称二程。程颢之学以“识仁”为主,程颐之学以“穷理”为要,他们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

程颢

最新跟帖
比目鱼

比目鱼

我们知道,古代皇帝在选嫔妃的时候,对嫔妃在“德容工貌”等方面要求,都是很高的。对妇女贞节的要求,是更加严格的。可是为什么,汉武帝的母亲王娡已经结婚生过孩子,却还能入宫,而且最后竟然被汉景帝封为皇后呢?

(王娡剧照)

汉武帝的母亲王娡在入宫前,就已经被她的母亲臧儿嫁给了农民金王孙,并生了一个女儿金俗。据《史记》记载,当时臧儿找人给王娡算命,算命先生说,王娡是一个大贵之人,会生下天子。臧儿想,金王孙不过是个农民,女儿跟着他,怎么可能生下天子。于是强行把女儿要了回来,送进太子宫中,让她侍奉太子刘启。

王娡连续给刘启生下三个女儿后,又怀孕了。这一次,她对刘启说,有一个太阳进入她的怀里。后来,王娡果然给刘启生下了一个儿子,这就是后来的汉武帝刘彻。

我们知道,无论是臧儿找人给女儿算命,算出她会生天子,还是王娡做梦,梦见有个太阳落入自己的怀中,可能都是后来附会上去的。毕竟哪个算命先生都不敢说一个普通的农民老婆会“生天子”,如果真这么说了,那还不被杀头吗?

我们现在不去讨论臧儿的做法,究竟是她一定要攀龙附凤,还是真的有算命先生给她那么说过。我们来讨论另一个问题:王娡都已经嫁为人妇了,而且还生孩子了,为什么还能被送进宫中呢?

一、汉朝对“贞节”的要求还没有上升到国家层面。

其实,在人类进入父系社会以来,女子的地位就开始变得低下。男人从权力欲望出发,开始出现了“贞节”观念。不过,这种观念也只是存在,是一种提倡,但并不是普遍的要求,更没有上升到国家层面。

“贞节”观念上升到国家层面,是到了宋明的时候。尤其是宋明理学发展起来后,形成了一整套束缚女子的教条。而且这种教条,还成为整个国家的道德要求。这样才有了所谓“守贞”,立“贞节牌坊”这样一些严重戕害女子的东西。

正因为汉朝的时候,这种要求并不是那么严格,因此,就算女子结过婚,成为帝王的嫔妃也是有可能的。比如刘邦在纳娶薄姬的时候,薄姬当时就曾是魏豹的老婆。

(刘启剧照)

二、选宫女并没有必须是少女这样的要求。

要知道,当时王娡其实并不是被纳为太子刘启的妃子,而只是被当做宫女,送入太子的宫中。而作为宫女,却并没有一定是少女的要求。

那时候的宫女,有很多构成方式,有一些是从民间选拔的,有一些是战俘家的女子,还有一些是犯了罪的王公贵族家里的妇女,被罚入宫中干劳动。干的也不都是服侍皇帝、太子这样的轻松活,更多的是洗碗洗衣,打扫清洁卫生这样的粗笨活。所以,当时很多百姓家庭,其实是并不愿意把自己的女儿送进宫中的。

而臧儿之所以一定要把女儿夺回来,送进宫中,是因为臧儿野心勃勃,不甘沉沦,一定要出人头地,重现当日的辉煌,所以才做了这样的事情。

三、王娡有机会接近太子与她是曾经的名门之后有关。

我们现在不知道王娡入宫以后,是如何被安排到太子身边的。或许是太子亲自挑选,或者是宫中总管的安排。

不过,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就是王娡是曾经的名门之后,这一点让她更容易靠近太子一些。

臧儿是曾经的燕王臧荼的亲孙女,也就是说,王娡是臧荼的重孙女。臧荼在汉初的时候,贵为燕王。虽然后来在刘邦剪灭诸侯王的过程中,被除掉了,而且传到臧儿那一代的时候,早已经家道中落。但毕竟这个家族祖上曾是“王”,这一点,就让王娡入宫以后,比其他宫女更容易受到关注。被分配到离太子更近一些的地方,也是可以理解的。

(王娡和刘启)

四、王娡靠自己的努力成功上位。

王娡因为获得了亲近太子的机会,而且也很好地抓住了这个机会,终于成功地实现了上位。

王娡之所以成功,首先她和别的宫女相比,她是一个成熟的少妇。这一点,就比别的宫女更能够吸引太子刘启。其次,她是带着目的进宫的。她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接近刘启,给刘启生一个“天子”出来。再加上她本身又很漂亮,又善于迎合,因此,很快就俘获刘启。

史记》记载,王娡是刘启后宫中,最得刘启宠爱的人。而且刘启自始至终,从来没有厌弃过她。由此可见,她有过怎样的努力。

(参考资料:《史记》)

yuyuaneUU

yuyuaneUU

清水哥在学习的法律的时候,教授说道“法律要向皇后的贞洁一样不容置疑”我同窗下面高喊:”未必吧,汉武帝他妈王娡婚后嫁人生了个闺女,然后入宫嫁给汉景帝,这怎么解释”。然后就是我同窗就给轰出“殿外”。再无面君之时。但我同窗说的不错,王娡确实是以已婚有孩子的身份被汉景帝纳入后宫。当时汉景帝是太子。王娡入宫时候多大不得而知,但肯定不超过二十,入宫的时候也肯定用的假"身份证",反正除了这个人真的以外,其他都是假的,至于王娡是如何入宫的,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

王娡本家家境很高,其母是燕王臧荼的孙女。而王娡的老公,也就是汉景帝的前任叫金王孙。二人还有一个女儿。金王孙名字起的很有钱,但就好比叫王富贵的未必富贵一样,金王孙家境一般,在王娡和其母看来却是贫穷,为了追求更“幸福”的生活。在母的“鼓动”之下,做为一个已经已婚已育的母亲,她可以斩断夫妻和母女之情,在进入太子宫。可见其人心之冷酷和坚定。和她一块入宫的还有她妹妹。只能说胆子太肥了。因为此事一旦曝光。户灭九族是肯定的。而且面临着许多变数,如果无法入太子宫。或者无法得到太子(汉景帝)宠幸。再就是如果不生儿子呢?仅仅凭借着算卦人一个大富大贵之卦,王娡便毅然入宫可见胆气之高。太富有冒险精神了。尤其是隐瞒婚史进入宫中。现在看起来都可怕。

有一点可以肯定是,王娡母亲肯定通过“关系”打通上下让王娡平安入宫。万幸的是王娡成功了,汉景帝和王娡生下了三女一子,她妹妹给汉景帝生了三个儿子。王娡唯一的儿子即为汉武帝刘彻。后宫言讲王娡是金肚子。就一个儿子就当皇帝了。待儿子刘彻取得太子之位的时候。王娡做的第一件是就是杀了自己第一个丈夫金王孙,毕竟只有死人最安全。但女儿金俗却活了下来。后来金俗嫁人过着最普通的生活,她也许做梦都想不到,她的异父哥哥是皇帝,亲生母亲是太后。刘彻登基以后,得知自己有个同母异父的妹妹以后,十分高兴,命人找到以后,加封金俗为修成君(仅次于公主),已经嫁人的金俗有儿女各一人,这一下子就陡然而富,女儿成为淮南王妃,儿子称为修成子仲,娶公主成为驸马。

但修成子仲为人混蛋,倚仗着外祖母王太后(王娡)、舅舅汉武帝的权势,(以太后娘家人出现)在京城里横行霸道、为非作歹,以至于公开杀人,汉武帝为了照顾母亲的感受,并未加以惩罚。金俗一家早年贫困,后来算苦尽甘来,一生荣华。但金俗心里始终不安,没过几年因病去世(心里压力过大),汉武帝得知后哀伤不已,并下令厚葬。总算善终。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白银狮子

白银狮子

汉武帝的母亲叫王娡,进宫后被选给太子刘启为妃,刘启即位后封王娡为美人,后来王娡为景帝生下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及刘彘(汉武帝刘彻原名),刘彘为景帝庶出第九子。

汉武帝的母亲在入宫前确实已经嫁人,并育有一女,也就是武帝流落民间的姐姐金荣。武帝后来经多方寻找,金荣得以入宫与母亲王娡团聚,并安享荣华富贵。
(王娡剧照)

那么武帝母亲既然嫁人,为什么还能入宫侍奉景帝呢?想要揭开谜团,还得从王娡的母亲说起。

王娡的母亲名叫臧儿,本来也有显赫的家势。祖父臧荼早年追随项羽起义,后来归顺刘邦,刘邦称帝后,臧荼受封燕王。汉初异姓王纷纷起兵造反,臧荼也加入了造反大军,结果被刘邦率军平灭,臧荼被杀,殃及子孙,从此家道中落,幸存子孙沦为平民。

臧儿是个不安分的女人,一心想重振家业,无奈平民身份很难改变。但是臧儿并没有气馁,一直寻找着改变命运的机会。臧儿先是嫁给平民王仲为妻,并生下了两女儿和一个儿子。女儿就是王娡和王姁。后来,王仲病逝,臧儿又拖儿带女改嫁到长陵田氏,又生下两子,其中之一就是武帝的舅舅田蚡。
(王娡剧照)

古人女子早嫁,王娡不满十五岁时就嫁给了金王孙为妻,金王孙的名字挺富贵,其实是个穷鬼。眼看家族富贵无望,臧儿又把希望寄托于相士身上,因为古人都很迷信看相算命。没想到经相士给两个女儿看相,臧儿获得一线生机。相士说两个女儿都有贵相,而且贵不可言。臧儿大喜,于是到金家抢回女儿王娡,逼迫夫妻离婚,金家自然不放手,三番五次到田家找事儿。于是臧儿急忙托关系打点,将姐妹俩送入宫中。这样一来,金家也不敢纠缠,彻底死心。

王娡貌美贤淑,太子刘启对其一见钟情,尽管当时已经有了小薄氏,但刘启独宠王娡。王娡的妹妹王姁美色不及王娡,但刘启也能适当尽到义务,王姁为刘启生刘越,受封广西王。刘启即位后封小薄氏为皇后,其实刘启并不喜欢祖母大薄氏强加给她的表亲小薄氏,因此从没有临幸过她,祖母死后,刘启就废了薄氏的皇后之位。
(王娡剧照)

王娡颇有心机,怀刘彻时就对景帝说梦到太阳入怀,提前为日后刘彻的太子之位而造势。由于薄皇后无子,刘启便立了宠妃栗姬之子刘荣为太子。栗姬心胸狭隘,毫无远见,而且还拒绝了馆陶公主刘嫖为女儿阿娇的求婚。刘嫖碰了一鼻子灰,很是生气,于是想办搞垮栗姬。刘嫖是景帝的姐姐,在景帝面说一不二,为了让女儿当上皇后,于是又想到了聪明伶俐的刘彻。而富有心机王娡与刘嫖一拍即合,最终设计除掉栗姬,刘彻顺利得到太子之位,王娡也荣升为皇后。

感谢朋友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请叫我_暖暖

请叫我_暖暖

汉武帝的母亲叫王娡,王娡在入宫前已经结婚并生有一女。王娡能在这种情况下入宫,完全是她“与命运抗争”的母亲臧儿运作的结果。奇怪的是,当王娡的婚史公开后,竟然安然无事。

先说说王娡的身世

王娡本该是贵人出身,她的母亲臧儿的祖父叫臧荼,是楚汉争霸时期的燕王。后来臧荼谋反,被刘邦诛杀灭国。没想到刘邦的这一刀,杀出了一段离奇的历史,以至于皇家血脉都被“混了”。

臧荼被杀后,家族败落,到臧儿时已经成了破落户,女儿王娡嫁给了一个叫金王孙的平民,并生了个女儿。

某一天偶然的机会,一个相面大师说王娡和她的妹妹是贵人像。这一句话,激起了臧儿不甘平庸的心,她决定跟命运抗争。由此,臧儿做出了一个令人惊掉下巴的举动。她强令王娡跟金王孙离婚,并将她姐俩一并送入太子宫中。

至于通过什么关系进入太子宫不得而知,也不知道时为太子的汉景帝,是如何看上这姐俩的,结果就是姐妹俩都大受宠爱,王娡生下了汉武帝。

两个疑点

1.王娡入太子宫时,是否隐瞒自己的婚史?

隐瞒的可能性比较大。太子身边的侍女不大可能找一个离异的女人,审核这一关就很难通过。除非另一种可能,王娡入太子宫时,并不是侍女身份,而是无意被汉景帝发现并喜欢。虽然汉景帝知道王娡有过婚史,但被“爱情”烧昏了头脑,不顾一切提升了王娡的地位。

2.假如隐瞒婚史,她又是如何洗白的?

对这个问题,现代人认为很严重,其实我觉得未必。古人对女人贞操问题的态度,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宋朝以前,人们对女人的婚姻态度还是比较开明的,改嫁很寻常。对女人的禁锢始于宋朝程朱理学,此后愈演愈烈。

所以,我估计当汉景帝发现王娡的婚史时,生气敌不过他对王娡的喜爱,也就不了了之了。更何况他奶奶薄太后不也是个“二婚”吗?

所以,关于这段历史司马迁都懒得记,是我们后人把这事看得太重。

虚幻一个场景

某天,地下的刘邦碰到了老冤家臧荼,臧荼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

刘邦:你得意个什么劲?还想被我再砍一次头?

臧荼:我当然得意,你当年是杀了我,可我现在能吃上你的子孙给我的贡品!

刘邦:我的子孙给你上贡品,当年你死后,你家人忘了给你缝上脑袋了吧?

臧荼得意地一笑,挥手一指,刘邦顺势放眼一瞧,我靠!俺的曾孙怎么真的给臧荼这老家伙上贡品呢?

刘邦:......

臧荼:老刘头,咱俩现在是亲家了,大汉皇帝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谁嫌弃谁啊!

刘邦泪流满面。

阿檬圈圈

阿檬圈圈

因为汉朝时代,风气还是非常开放包容的,并没有后世那么严苛保守。武帝的母亲王娡,虽然嫁过人生过孩子,但仍旧再嫁汉景帝,甚至成为继后母仪天下。

并非武帝的母亲王娡,汉朝出身“特殊”的后妃很多,比如高祖朝,文帝生母薄姬就曾经是魏王豹的姬妾,淮南王刘长的母亲赵姬也曾经是诸侯妾室。景帝生母窦氏,出身孤儿;后来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更加是奴婢与人私通所生的歌姬。

所以,王娡的出身在奇葩的西汉,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当时的人也都见怪不怪了。

王娡的母亲臧儿,本是楚汉争霸时代燕王臧荼的孙女,臧儿也是先后两次嫁人生子,所以王娡才有个兄弟叫做田蚡。王娡本嫁给平民金王孙,生了个女儿叫做金俗,但却有相士给王娡相面,说王娡有大富大贵之相,会生育天子。

所谓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王娡的母亲臧儿也是脑洞大开,硬是强迫金王孙休妻,让王娡进入太子东宫服侍当时的储君刘启。

嫁过人生过子的王娡,在男女之情方面的确比刘启其他的姬妾更有经验,所以也深受宠爱。文帝驾崩刘启登基当年,王娡生下了刘彻。之后在宫廷的岁月,王娡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她维护梁王得到了窦太后的支持,又因为“金屋藏娇”让馆陶长公主偏向她。薄皇后被废、栗姬失宠,王娡得以继任皇后之位,其子刘彻也成为新的储君。

王娡本身就不是个简单人物,使得她不仅能够在宫中立足,更能够获宠。同时,西汉时代因为前期人口凋零,本身就鼓励再嫁。而且,当时的风气开放,就算皇家也不例外。

西汉的开放不是后来的朝代能够相比的。

xiky

xiky

在中国历史上,最起码在宋朝以前,中国社会上对于女人的贞操并没有特别严苛的要求,女人再嫁并不会引起轩然大波,但是二婚能当上皇后也实属不易。

汉武帝的母亲王娡(zhi四声),严格来说也算是名门之后,其母臧儿是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之一燕王臧荼的孙女,臧荼投降刘邦后因起兵谋反,被刘邦处死,臧家从此加家道中落,臧儿嫁给了普通人,她的女儿王娡也嫁给了的农户金王孙为妻,并生下一女。

一次偶然的机会臧儿为女儿去算命,算命先生一番忽悠说王娡一生注定不凡,臧儿听后大喜回家就将王娡从金王孙家强行接回,托关系送给了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启。或许是王娡结过婚放得开,再加上来自民间和宫中女子大有不同,王娡进宫后备受宠爱,短短几年王娡再度生下三女一男,唯一的男孩儿就是汉武帝刘彻。

汉景帝即位后,此时的王娡已经被封为“夫人”地位仅次于皇后,王娡想要母仪天下还有一个很大的障碍那就是现任皇后薄氏。

薄氏来头不小,她是汉景帝祖母薄太后的远方孙女,在刘启还是太子的时候薄氏就被指定为太子妃,景帝登基后,薄氏顺其自然的成为了皇后,薄氏不但得不到刘启的宠爱反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无子”,《汉书》记载薄皇后“无子无宠。”

正因为这些原因,薄皇后的地位很不稳固,在薄太后去世后,薄皇后的地位更是岌岌可危,由于嫡妻无子刘启只能立庶长子刘荣为太子,刘荣生母栗姬的地位也有所提高。但是长公主刘嫖和王娡结为亲家,为后来刘彻成为储君打下了基础。

不久后薄皇后被废,荣幸的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废的皇后。在刘嫖和王娡的不断“努力”下太子刘荣被废,其母栗姬郁郁而终。扫平前路的王娡正式上位被封为皇后,儿子胶东王刘彻也成为太子。

王娡当上皇后其实并没有多少波折,或许可以套用一句话“英雄不问出处”。话题再回到中国女性的贞操观上面,宋代以前女人改嫁,再婚并不是什么新闻,唐太宗李世民曾想将弟媳妇立为皇后,李隆基更是抢了儿媳妇杨玉环,虽然并不光彩,但是和明清时期那种极端变态的贞操观还是有着天壤之别。

这种转变在我看来主要受两点影响。

一、“靖康之难”金人灭北宋,将无数女子掳走,包括大批皇室成员,这些人被金人送进了“浣衣院”甚至被作价拍卖,受尽了凌辱,可以说这件事改变了中国女性的贞操观,从此变得谨小慎微。

二、受“宋明理学”的影响,在《二程遗书》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或问:‘孀妇于理,似不可取(娶),如何?’伊川先生(程颐)曰:‘然!凡取(娶),以配身也。若取(娶)失节者以配身,是己失节也。’又问:‘人或居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受此影响“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成了贞操观的核心思想。

EnotHome

EnotHome

说起来这个事,其实还是挺励志的,汉武帝母亲能够入宫并最终上位当上皇后,这就是一幕家族兴衰起落的大剧,汉武帝的母亲也就是汉景帝的老婆王美人,的确结过婚,而且还和前夫生了个女儿。(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但是王美人的母亲臧儿出身名门,她的爷爷是臧荼是项羽手下的名将,后来给刘邦给杀掉了,族人则被流落到民间,过起了苦日子,但她的孙女臧儿是一个胸中有丘壑的人,一心想要实现家族的复兴,而她的王牌就是生的两个女儿。

大女儿就是王美人,当年汉景帝还为太子的时候,汉文帝就在天下给自己的儿子选美女续香火,当时王美人的母亲臧儿还是比较着急的,因为比较优秀的大女儿王美人已经出嫁了,不但如此,还给她生了个外甥女。

王美人还是比较有主见的,果断的放弃了自己的丈夫和女儿,入宫选美,当时的东宫太子刘启一眼就瞧上了生的亭亭玉立甚至有些成熟气息的王美人,后来王美人的丈夫还去官府闹过几次,但是让有夫之妇参加选美本来就不符合规矩,地方官都是要承担责任的,因此没谁愿意搭理她的丈夫。


等到王美人进了宫,肚子还是十分争气的,在生了两个公主之后,“啪”就生出了后来的汉武帝刘彻,当然就刘彻当上太子以及王美人当上皇后,其实中间还是有很多波折的,因为开始的太子不是刘彻,而是栗姬的儿子刘荣。

但刘荣的母亲搞砸了一切,最重要的是得罪了汉景帝的姐姐馆陶长公主,一般来说长公主都是陪伴皇帝长大的,关系自然非同一般,长公主就想着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许配给栗姬的儿子刘荣攀个高枝,没想到栗姬的反映很冷淡,反而是王美人很热情。

馆陶长公主一心想要陈阿娇当皇后,既然刘荣没指望了,那就换个瞧得上陈阿娇的吧,这就是汉武帝刘彻,当年俩人相见,汉武帝刘彻就说要造个金屋屋给阿娇住,乐的馆陶长公主觉得还是刘彻懂事。


当时皇后也没立,馆陶长公主就给汉景帝上眼药,告诉他栗姬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等等,同时把刘彻夸奖一番,王美人又和长公主买通礼官,说皇后位久未确立,应该按照母以子贵的传统,把太子刘荣的母亲栗姬立为皇后,惹得汉景帝臭骂礼官一顿,非得杀人不可。

而且随后就立了王美人为后,并把刘荣的太子位给1撸了,让刘彻当了太子!

chriskeke

chriskeke

我们先来说一个人,那就是汉高祖刘邦,刘邦有两个妃子,一个是薄姬,一个是赵姬,之前都是人妇,而后来被刘邦收为已有的,薄姬之前是魏王魏豹之姬,而赵姬则是刘邦女婿,鲁元公主的丈夫赵王张敖的小妾。

也就是说,在汉朝,并不排除这种二婚的。

有人说,可能有人将这个事情给隐瞒了下来,不过,这个比较不可能,毕竟要入宫之前,肯定要对身份进行调查的,而像这种有无婚史,肯定能调查得到的。

汉武帝的母亲叫王娡,她的母亲叫臧儿,是汉初异姓王之一的燕王臧荼的孙女,臧儿先是嫁给了王仲,王仲死后,她又嫁给了田氏。

王娡先是嫁给了金王孙家里,而且还生了一个女儿,臧儿找人给王娡相面,就像当时给薄姬相面的那样,同样说了一句话,王娡能生下天子。

臧儿一听很高兴,他当然知道,金王孙是不可能当皇帝的,那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让王娡嫁入宫中,臧儿费了很大的力气,将王娡嫁入了当时的太子刘启,而王娡得宠之后,还将自己的妹妹儿姁也介绍进了太子府。

王娡给刘启生了一个儿子,三个女儿,这个儿子就是汉武帝刘彻,王娡生汉武帝的时候,有个异梦,梦见太阳入腹中,王娡就将这个事情告诉了刘启。

汉文帝死后,刘启继位,那就是汉景帝,汉景帝有个皇后,是薄皇后,是薄太后的亲侄孙女,可是薄皇后无子,所以太子只能在汉景帝里的儿子里找,开始是长子刘荣,栗姬的儿子,而刘彻是十子,本来是没有什么机会。

可是栗姬这个人的脾气比较不好,而且嫉妒汉景帝宠信其他的妃子,而馆陶长公主因为经常介绍美女给汉景帝,所以嫉恨栗姬,又加上栗姬拒绝刘荣娶馆陶长公主的女儿,而王娡找到馆陶长公主,说要让刘彻娶她的女儿。

最终,刘彻在馆陶长公主的帮助下,被刘启立为太子,后来就成为了汉武帝。

joyrice

joyrice

那个年代的人不在乎女人是不是处女。只要喜欢,看上了就行。

指尖的温柔

指尖的温柔

王娡:汉景帝的皇后,汉武帝的母亲。王娡的母亲叫臧而,是原燕王臧荼的孙女。臧儿嫁王仲为妻,一男二女,别得不表,就表长女王娡,王娡先嫁给金王孙为妻,生一女儿。这个臧儿找人为女儿算卦,结果说她的两个女儿都是贵人。臧儿觉得只有宫中才能富贵,因此想把女儿送人宫中,就把女儿强行从金家接回来,然后送人宫中。王娡长得算得上美丽动人,在加上生过女儿,胸部丰韵,有女人味刘启恨宠爱她,封为美人。王娡后来肚子增气生了三女一男,单表这一男孩可了不得,当他还在太孕的时候,王美人对太子说,她梦见太阳投入她的怀抱,太子说:“这是大贵的征。”孩子还没生下来汉文帝就驾崩了,汉景帝刘启即位后,王美人生下这个男孩,即后来的汉武帝刘彻。汉景帝做太子的时候,祖母薄太后选了一个薄家的女儿做他的妃子。到汉景帝即位,这个妃子被立为薄皇后。但皇后没有生子,也不受宠爱,薄太后过世,薄皇后就被废了。汉景帝有一位妃子称为栗姬,她生下了长子刘荣,起初立为太子。由于汉景帝的几位夫人都是靠汉景帝的姐姐长公主刘嫖才见到皇帝的,因此栗姬不高兴觉得自己的宠爱被瓜分。刘嫖有一个女儿叫阿娇,刘嫖想把她嫁给刘荣做太子妃。栗姬由于忌恨长公主,所以没答应。长公主在朝廷里有很大的势力,你不同意我女儿嫁给太子,我就有能力费了太子。所以长公主便开始在汉景帝面前说太子母子的坏话。这时候王美人看到了机会,她知道无论是容貌还是出身在后宫都不占优势,而且她还和别人生过孩子。所以王美人想要上位只有母凭子贵。王美人的儿子刘彻从小聪明激灵,长公主有一天看见我刘彻,对刘彻打心眼里喜欢,于是长公主问他:把姐姐啊娇嫁给你当老婆怎么样呀!没想到年仅几岁的刘彻竟然:“我一定会用黄金打造一间屋子,把我阿娇姐姐藏在里面。”虽然说这是儿童的一句戏言,但是长公主打心眼里面高兴,童言无欺长公主记在心里。而王美人又非常善于迎合长公主的意思,长公主多次劝太后想皇帝施压废太子刘荣立刘彻为太子,那么王美人也酒成为皇后。从这个历史事件今人可以知道:

一、在汉朝时期宫女的选拔的条件女子是不是处女关系不大,只要是面貌,身材符合皇家的口味就行。

二、妃子想要上位“母凭子贵”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三、妃子要有智慧,会笼络人心,趋炎附会。找准靠山。

子非鱼

子非鱼

我们以现代人的眼光去评价古代人总显得有些牵强,要知道,中国古代在宋朝之前对女性的束缚是很小的。男欢女爱,你情我愿,本来在古代就是被承认的,至于说寡妇改嫁更是比比皆是。

汉文帝的母亲薄姬就是魏王豹的宠妃,魏王豹被刘邦消灭后,顺手就把薄姬给笑纳了,后来生出了汉文帝刘恒,也丝毫没有影响到刘恒的正统地位,反而成为了万世传颂的千古贤君。

而汉武帝的母亲王娡并非寡妇,而是主动“离婚”进入到宫廷之中侍奉汉景帝的。这一切还要从王美人的好事的母亲臧儿说起。

当年王娡嫁给了金王孙,并且生有一女,名叫金俗。可王娡的母亲臧儿(燕王臧荼的孙女)遇到一个算命之人,说自己的女儿是大富大贵之人,将来能生天子。臧儿一听心花怒放,想着跟着一个庄稼人金王孙有什么出路,于是就撺掇着女儿离了婚,并且把女儿送入了皇宫。

王娡入宫后,立马得到了汉景帝的宠幸,并接连为汉景帝生下了三个女儿(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如果是王美人没有生下一个皇子,那她的命运基本也就结束了。

可偏偏王美人的肚子比较争气,不久后又怀孕了,这次就看出了王美人的心机了。他对汉景帝说梦日入怀,汉景帝大喜过望,生下一子,取名刘彘。

王美人绝对是后宫宫斗的高手,在馆陶公主被栗姬羞辱后,抓住时机,与馆陶公主建立亲家关系,并且迅速搬到了栗姬和当时的太子刘荣。通过在窦太后和馆陶公主之间卖乖,最终获得了汉景帝的信任,被册立为皇后,其子刘彘被立为太子,后来改名为刘彻,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汉武帝。

可以说,汉武帝的登基与她母亲王娡的努力分不开关系。王娡在当上太后之后,扶持自己的同母异父的弟弟田蚡,想效仿吕后和窦太后那样临朝听政,只可惜他的儿子汉武帝并非那个软娃娃汉惠帝,绝不会允许任何人染指他的权力,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在剪除了外戚的束缚后开始得以顺利实现。

我是亮仔,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关注亮仔学史,共同探讨历史的那些事儿!

溫純de記憶

溫純de記憶

事实上,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华夏民族的贞操观并没有后来那么变态。

进宫前结过婚生过娃的,又何止刘彻的母亲呢?

比如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就娶了魏王的小妾薄姬,这个薄姬给刘邦生了刘恒,熬死了吕后之后,成了薄太后,儿子做了皇帝,就是著名的汉文帝。

看来,文帝武帝的母亲都不是处女之身侍奉皇帝诞下龙子的。

这都是汉武帝之前,自从武帝启用董仲舒,开始了独尊儒术的运动后,三纲五常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东汉的班昭又写了女戒,一直到宋明时期,女子的贞操观达到了近乎变态的看重。

这样一来,汉民族建立起的王朝这种嫁过人的女子能进入皇宫,还能让自己的孩子当上下一任皇帝的事情,就基本不再见了。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daisy Ji

daisy Ji

我来回答,我是瓦窑堡的碳。

王娡作为一个结过婚的人,为什么能够入宫侍奉景帝,总体来说原因有三:

景帝当时还是太子,估计王娡刚进太子宫的时候还是个宫女,所以没有计较她的二婚身份,宫女嘛,谁会计较那么多。

王娡有手腕,从后面和栗姬的争斗来看,王娡是个有手段的人,该出手时就出手,绝不拖泥带水,估计也是她玩了什么小九九,才能深受还是太子的刘启喜爱,因此被封为美人。

王娡功夫厉害,我们都知道汉景帝虽然不算一个荒淫的皇帝,但是后宫嫔妃众多(长公主刘嫖经常给他送美女),也是处处留情,估计王娡也是功夫了得,因此深得景帝喜欢。

因此景帝继承大统后,依旧很宠爱王娡,在王娡生下汉武帝刘彻后,封王娡为王夫人。

要知道景帝长子刘荣母亲的封号也就是个栗姬而已。(姬没有夫人帝位高)

后来,景帝更是进一步封刘荣为太子,刘彻为胶东王,王娡为胶东王太后,这更能看出景帝对王娡的喜爱。

这里面牵扯到一个金屋藏娇的故事,景帝的姐姐想让自己的女儿阿娇做皇后,想让阿娇嫁给刘荣做太子妃,但是栗姬讨厌长公主经常给景帝介绍美女,也因为刘荣被封为太子,她觉得自己马上要当皇后了,因此志得意满拒绝了长公主。

但是她小看了长公主的能量,在王夫人的首肯,刘彻金屋藏娇的诺言后,长公主大量的在景帝以及窦太后跟前说栗姬的坏话,因此刘荣太子位被废,栗姬被打入冷宫。

刘彻被立为太子,王夫人荣登皇后宝座。

王夫人能当上皇后,除了有长公主的扶持,她的计谋也是技高一筹。

薄皇后被废后,景帝迟迟不立皇后,王夫人看准了景帝心思,因此派人上书尽快立栗姬为后,造成景帝大怒,因加速了栗姬的生命倒计时。

所以说,做人还是要低调点好。

感谢您的赏脸,如果不忙,赏个关注再走呗。

笔久

笔久

按照我们现在的看法,古人应该是很重视女人的贞节,女人二婚理应不易,遑论以再婚之身进皇宫了。

但汉景帝的第二任皇后,汉武帝的生母王姪入宫前却是已经结过婚,生过孩子的人了,为何她还能入宫伺候景帝呢?

原来,西汉初期,应该说宋朝以前,社会对女性的贞节要求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严苛。刘启祖父刘邦,就曾纳过魏王豹的女人薄氏,也就是后来的薄太后。可见得彼时即使帝王也不太注重什么一手二手。

王娡入宫前本已嫁与金王孙,生有一女金俗。但她母亲臧儿(前燕王之孙女)听信了术士之言:你生的女儿将来会地位尊崇。她心想女儿跟着金王孙哪会有什么尊崇呢?

因此,臧儿唆使王娡离开了金王孙,将王娡送入了宫中。

就这样,在王娡母亲的主动操作下,在社会风气对贞节并不严苛的环境下,王娡得以离婚已育的身份入宫了。

史载刘彻为帝后,得知自己除了有三个公主姐姐,还有一个异父姐姐的时候,很是高兴,并封这个同母异父的姐姐为修成君。可见,当时风气还是很开化的。



Jierre

Jierre

有人品味不一样,口味重

瘦虎肥龙龙虎斗

瘦虎肥龙龙虎斗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