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为什么会疯狂的爱上二婚的刘娥,并金屋藏娇十余年?
苏梅足迹
刘娥就是大家熟知的“狸猫换太子”故事中的女主角,被后人误解了上千年,被称为奸妃,然而历史上的刘太后刘娥,人们对她的评价还是极高的,说她“有吕武之才,武吕武之恶”,意思是说刘娥有吕雉、武则天那样的才能,却没有她们那么狠毒。
刘娥是四川华阳人,出身贫苦,自幼就成为了孤儿,由外祖父家把她养大,后来流落到青楼卖艺,至于卖不卖身就无从知晓,商人龚美在青楼偶遇刘娥,被她的美貌吸引,于是就花钱吧刘娥赎了出来并娶她为妻。
后来龚美的生意每况愈下,难以为继,他恨不得让刘娥再次复出重操旧业,可能是他不忍心吧,最终还是托关系把刘娥卖到了当时还是韩王的赵恒府上。
赵恒和刘娥年纪差不多大,这么美的女子可能是他第一次见到吧,很快就被迷住了,两人整天的厮守在一起,不学无术,赵恒将来可是要继承大位的人,太宗赵光义得知儿子的情况后很是恼火,就勒令将刘娥赶出去。
赵恒没办法,只得将刘娥安排在自己手下的府中,手下自己又搬到其他的地方居住,就这样,刘娥成了赵恒的小三,在外面一住就是十年,没名分、没地位,甚至连孩子都没能生下来一个。
赵恒继位后,将刘娥接进皇宫居住,由美人一路晋升为德妃,还要封她为皇后,但由于刘娥出身普通,于是她拉拢了很多姓刘的贵族当亲戚,又把自己的一个丫鬟李氏献给宋真宗借腹生子。
后来,李氏生下了儿子赵祯,刘娥就接过来自己抚养,就这样,刘娥有了身份,有了儿子,宋真宗就名正言顺的把她扶上了皇后的宝座,他也因此留下了一个“千古第一痴情皇帝”的美称。
刘娥属于二婚又出生平平,能被宋真宗看上,就说明她不是一个普通的人,刘娥当上皇后的时候已经快四十岁了,事实证明,这个皇帝独宠的女人给宋朝的江山稳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宋真宗临死前让刘娥辅助赵祯处理国事,刘娥是宋朝第一个垂帘听政的女人,她执政期间,不仅把朝政打理的井井有条,还把赵祯教育的非常成功,使得赵祯被后世称为“千古第一仁君”。
刘娥的成绩虽然得到了后世的认可,但她一生中也有两件事一直被后人所诟病,其中一件就是她在处理赵祯跟生母的关系这件事情上。
迫于刘太后的威严,赵祯的身世一直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直到刘太后去世,赵祯才知道真相,他听说后异常气愤,便派人围住刘太后后人的府邸,自己去李宸妃的陵墓开棺验尸,结果看到自己的生母面容安详,还被刘娥以皇后之礼安葬,这才稍微的消了气,但是这个到死都没有跟自己生母相认的遗憾,也是很让人惋惜的。
刘娥其实待李宸妃也算不薄了,虽然李宸妃一辈子都没有与儿子相认,但毕竟也是从小看着自己儿子长大的,如果要是遇上一个狠毒的皇后,等生完孩子就会被灭口处死,从这里也能看出,刘娥也算是一个比较宽容的人。
第二件事就是刘娥对权力的把握,儿子赵祯虽然是皇帝却没有任何实权,她在当时可以说是距离女皇帝仅一步之遥,而且她一生喜欢穿天子的服饰,史料记载,刘娥临死的时候,一直拉扯自己身上的衣服不肯咽气,赵祯哭着问大臣是怎么回事,有人说,太后是不愿意穿着天子的衣服去见老皇帝,后来赵祯在下葬刘娥的时候给她换上了皇后的官服。
长期霸占着儿子的皇位是有些过分,不过刘娥最终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欲望,也算是很了不起了,纵观她的一生,从一位卖艺的孤女成为万人敬仰的皇后、皇太后,能独得皇上恩宠,并不仅仅因为美貌,她才华超群,通晓古今,在处理政事上更是高人一等,貌美只是敲门砖,情商和智商才是永远的通行证。
lshm1028
宋真宗赵恒身边的女人并不少,可他偏偏最爱的是二婚的刘娥,甚至在他还是襄王时,一度爱得死去活来,并设法金屋藏娇秘密幽会,生怕被他老爹知道。当上皇帝后,又克服了重重阻力把刘娥立为皇后。这就非常奇怪,刘娥究竟有多大的魅力,能够让赵恒如此着迷呢?今古讲堂为您解答:
一,辗转流离,经历曲折。刘娥的父亲曾经做过嘉州刺史,早年随宋太宗伐北汉,死在路上。当时刘娥才9岁,幼时也受过一些初级教育。她的母亲死得更早,作为孤儿无依无靠,辗转做了银匠龚美的童养媳。
刘娥14岁的时候,龚美因生计艰难,就带着他的这个小媳妇到京城做了一名“京漂”。由于她至小经历过许多事,使她能够明白世理,尤其善于察言观色,讨人欢心。
二,天生丽质,精通才艺。刘娥很有艺术细胞,尤其特别擅长击鼗,又有天生一副好歌喉,善于演唱一些词曲,加之面容俊美,身材婀娜,龚美就让她在京城卖艺。当时汴梁城经济、商业、艺术都非常繁荣,刘娥年轻漂亮,才艺出众,很快就远近闻名,吸了不少粉。可以说,放到现代,就是一个刚走红的美少女歌星。试想:一个不满15岁的小萝莉,美貌加才艺出众,就算是在宋朝,也是稀缺资源。
三,初恋情人,秘密幽会。这一年,赵恒14岁,年纪比刘娥还小了几个月,正是情窦初开的时候。一天他和王府的一帮人在外面玩,偶然见到了刘娥,一下子就被她迷上了,这就是初恋,而且是一见钟情。并且深深惋惜,这么好的一个女孩竟然是别人的童养媳,从此,那个在街头卖艺的少女,就成了他的梦中女孩。
王府指挥使张耆看出了小王爷的心思,主动跑去劝说龚美把小媳妇让出来。龚美当时生活很困难,他更看重的是钱。听说王爷看上了他的小媳妇,趁机狮子大张口,要了一大笔钱,把刘娥送进了王府。这就叫一拍即合,一个要钱,一个要人。
赵恒得到了他梦中的初恋女孩,每天二人都如胶似漆的缠绵在一起。有一天,他的父亲宋太宗发现儿子最近明显消瘦,一调查,原来是因为一个银匠的媳妇,而且居然还是个卖艺的,顿时勃然大怒,勒令赵恒立即把刘娥送走。怕他再惹事,又为赵恒赐婚,把开国功臣潘美的女儿赐了给他。这对少年赵恒来说,让他硬生生和初恋分开,简直是生离死别!
他只好将刘娥秘密安置在张耆家中。张耆为避嫌,不敢回家住,在外面另找了一处房子安身。赵恒虽然有了正妻,可还是日夜思念刘娥,经常偷偷的到张耆家与之幽会,时间一晃就是十五年。
四,为立皇后,找人代孕。公元997年,29岁的赵恒登基为帝,很快就把刘娥接进了宫。此时,太宗赐婚的潘氏已去世。刘娥已经30岁,却越发有魅力,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最关键的是,终于不需要偷偷摸摸的在一起了。
赵恒想立刘娥为后。可是刘娥出生又低微,又没有子嗣。应该说,这不是真宗的责任,真宗一生有6个儿子,还有几个女儿。所以他的生育能力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刘娥身上。
真宗和刘娥一商量,就找宫中的侍女李氏代孕,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由刘娥领养。这就是“狸猫换太子”故事的原型。
后来,由于刘娥的关系,她原来的老公龚美也到了朝廷当官,刘皇后认他为兄长。
五,聪明伶俐,熟知政务。在张耆家中的这十五年,刘娥有大量的闲暇时光,这期间,她读了很多的书,学习为人处事之道,对有关国家政事的书籍十分感兴趣,琴棋书画更是学得样样精通,知识储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当皇后期间,真宗经常为朝政而烦恼,刘娥就帮助他批阅奏章,处理朝政。
这就有点类似于汉武帝的母亲王娡,跟金王孙离婚后就嫁给了当时还是太子的景帝刘启,并得到了刘启的恩宠。
真宗去世后,刘娥成了太后,因仁宗年幼,太后临朝称制,执掌朝政。因此,后人常把她与吕后、武则天并称,并评价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就是说,她和吕后、武则天一样有才能,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但吕、武二人做了不少恶事,她没有。
后来,仁宗的亲生母亲李氏去世,根据丞相吕夷简建议,以一品夫人的规格,着皇后衣装下葬,棺内盛水银,保持不腐。刘娥死后,仁宗才知道真相,想到自己一天都没能认自己的亲生母亲,就对刘娥极度痛恨。即追封李氏李宸妃为皇太后,并准备按照太后的规格重新安葬。但打开棺木一看,看见其母着皇后衣装,面目栩栩如生。他才深感:差点儿错怪了刘太后。
大家对宋真宗和刘娥的这段恋情有什么看法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向往.King
“一个来自四川的乡下妹被丈夫拐卖到开封城,最后竟然摇身一变成了大宋皇后。”
让我们来看一下大宋垂帘听政的第一人刘娥的传奇经历。
刘娥出生于四川一个贫穷的家庭。在刘娥很小的时候,她家里应该就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因为后来刘娥当上皇后之后,只拉了前夫龚美做自己的亲戚,所以我猜测刘娥的家里很早就没有人了。
刘娥成年后嫁给了四川的一个银匠,名叫龚美。
北宋年间,尤其是北宋的太祖太宗两朝,四川是一个非常混乱的地方,经常发生叛乱,像银匠这种生计在四川就很难维持,所以龚美在四川生意做得不好,就带着刘娥想要到京城开封去闯荡闯荡,毕竟京城是个大地方,那里有钱人也多,龚美就想或许到那里就能赚到大钱了。
结果可能是龚美这个人缺乏财运,到了京城之后,龚美的生意比在四川做的更惨,很快,龚美和刘娥两个人就没钱吃饭了。
与其两个人都饿死在异乡,倒不如其中一方做出牺牲,牺牲小我成全大家,于是,龚美就把刘娥给牺牲了,他把老婆刘娥给卖了。
事后证明龚美的这笔买卖是一笔非常成功的买卖,龚美拿了钱之后就消潇洒快活的去独自生活了,而刘美,则被买主,当时的指挥使张耆带到了赵恒的府上。
赵恒是一个生性乐观的人,看到颇有几分姿色的刘娥,就爱上了刘娥。
由于年少气盛,血气方刚,赵恒天天与刘娥厮混在一起,时间长了,嗯,赵恒人就有点憔悴。
有一天宋太宗赵光义看到了赵恒,他发现自己心爱的儿子,未来帝国的接班人一下子变得面黄肌瘦,就非常担忧,唉,是不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啊?
赵光义就找来了赵恒的保姆,询问是怎么一回事情。
赵恒的保姆其实早就看不惯刘娥在赵恒面前这么得宠,于是就把刘娥的来历一五一十告诉了宋太宗赵光义。
赵光义知道了赵恒和刘娥私混的事情,何况刘娥还是一个二婚的,就非常生气,就把赵恒给叫了过来。
赵光义深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因此他引经据典,对赵恒的荒唐行径进行了长达数个小时的耳提面命,赵光义让赵恒好好读书,好好学习怎么治理国家,不要沉迷男欢女爱,最后恶狠狠的警告赵恒必须将这个刘娥赶出去,不然他就别想当皇帝了。
赵恒失魂落魄的走出了皇宫,回到了自己的府上。赵恒很彷徨,又很迷茫,他一方面舍不得刘娥,另一方面又舍不得皇位。
赵恒很难过,他觉得自己要失去心爱的刘娥了。
这时候当初买下刘娥进献给赵恒的张耆,适时的出现在了赵恒的面前,给赵恒出了一个主意。
张耆将刘娥接到了自己的府上,在后院专门开辟了一个空间给刘娥居住,刘娥在那里有专门的的人伺候,生活条件保持在贵族的水平。
于是赵恒就天天去张耆府上谈论国家大事,当然实际上是去与刘娥幽会。
而张耆则负责为赵恒他们做好服务工作,顺带望风把门。
张耆对刘娥非常尊敬,刘娥所在的后院,张耆从来不涉足,也不让下人随便去打扰刘娥,张耆自己则搬离了这处住宅,住到了别处去。
这种偷偷摸摸私会的经历,让赵恒感到非常的刺激,这让他对刘娥有了新的感觉和体验,两人的感情也更加炽烈了。
这样的生活居然持续了十多年之久,一直到赵恒登基当上皇帝才结束。
结束的当然不是两个人的感情,而是这种偷偷摸摸的相处方式。
十年寒窗苦读刘娥住在张耆府上的时候,由于张耆在刘娥的房里放了很多的书,于是刘娥除了等待赵恒来找自己之外,空余的时间她就看书。
这一看就是看了十几年的书啊,刘娥从一个目不识丁的乡村小女子一下子成长为了胸有诗书万卷的博学女子,按照现在的说法,十几年的书读下来,刘娥应该也相当于是大学生的水平了。
本来偷偷幽会就很刺激了,加上刘娥又积极求上进,一天天的在进步,变得越来越有学问,赵桓每次见到刘娥都感觉像是重新认识了一个新的女子。
这份新鲜加上前面说的刺激一直在赵恒的心中荡漾,使他对刘娥一直都没有感到厌倦。
赵恒终于当上皇帝之后,便把刘娥接到了宫中,当时刘娥没有名分,赵恒想要立刘娥为皇后,可惜已经有了一个郭皇后在那里,群臣也不支持,赵恒也无可奈何。
但是赵恒对刘娥的爱,是超越了时间跨越了空间的帝王真爱,赵恒并没有放弃将刘娥立为皇后的努力,他开始从刘娥的出身开始做文章,为了让刘娥够得上皇后这个尊贵的位置,赵桓开始美化修改刘娥的身世,赵恒给刘娥拉来各种姓刘的达官显贵做刘娥的家里人,将刘娥改造成了将门之女,就这样,赵恒一步步提升刘娥在宫中的的地位。
等到郭皇后终于死了,赵恒又一次迫不及待的想要立刘娥为皇后,以寇准为首的宰执集团再次表示反对,但是有人看到了这当中的机会,丁渭、曹利用等人在这时候出现在了赵恒和刘娥的周围,积极出谋划策,帮助刘娥向皇后的宝座靠拢。
后来,刘娥的婢女李氏为宋真宗赵恒生下了一个儿子,刘娥将这个孩子占为己有,当做自己的孩子抚养,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
两年后,刘娥最终还是成功的当上了皇后,而寇准也从此得罪了刘娥。
刘娥当上皇后之后,由于她在进宫前看了很多书,因此经常能给宋真宗赵恒提很多的建议,有时候赵恒看奏章看到很晚,刘娥就一直在边上陪伴着赵恒,陪着赵恒一起看奏折,这为刘娥后来临朝听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宋真宗赵恒的身体不是很好,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赵恒应该是有中风的毛病,特别到了后期,赵恒经常动不动就神志不清昏迷过去,刘娥就利用这一次次的机会渐渐开始把手伸到了朝政上,开始攒积自己的权力。
还是在丁渭曹利用等人的帮助下,刘娥逐渐的将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赵恒临死前,难得从昏迷中清醒了一次,当时赵恒也感觉到了刘娥有了专权的迹象,为了杜绝这一现象,赵恒招来了寇准,君臣商量好了对付刘娥的对策,只可惜计划败露,而赵恒又昏迷了过去,最后的结果就是寇准被贬而刘娥成功的攫取了大权。
刘娥成了北宋第一个垂帘听政的女强人。
说刘娥厉害其实确实挺厉害,因为刘娥之后并没有让到手的权力从手中溜走。
宋代啊,我们现在都知道,那就是一个文人的天堂,所以文人在宋代权力是很大的,而且二人是最能搞事情的,可是以刘娥一个弱女子,居然可以在那些善于弄权的男人世界里把持朝政这么多年,不得不说她是很有能力的。
刘娥掌握大权之后,就开始对丁渭和曹利用下手了。
按说这两个人都是当初帮助刘娥攫取大权的有功之臣,为什么刘娥要对他们下手呢,其实还是一个权力分配的问题。
丁渭帮刘娥,并不是说是想让刘娥踩在自己头上。丁渭帮助刘娥,其实是想借帮助刘娥,让自己在群臣之中获得大佬的地位,然后再架空刘娥,实现自己独揽朝政的野心,但是刘娥很早就发现了丁渭的野心,因此在刘娥掌握大权之后,就开始展开对丁渭的打击。
丁渭并没有把刘娥放在眼里,结果,丁渭很快就被刘娥给赶出了京城,丁渭之后就是曹利用,曹利用也被赶出了京城。
刘娥内心是很想当下一个武则天的,她在宫里和上朝的时候经常穿着只有天子才能穿的服饰,这表明了她在政治方面的野心。
但是很可惜,朝堂之上,群臣一直抵制刘娥称帝,而刘娥也不是没有脑子的人,她做事还是会权衡利弊,在群臣的抵制下,她也不得不一直放缓自己临朝称帝的野心。
直到生命的最后,刘娥也没能成功的当上女帝,在她临死的时候,她一直拉扯着自己身上的天子服饰不肯放,其实当时刘娥心里面的想法应该是让皇帝(宋仁宗)以天子的规格准备她的葬礼,但是仁宗手下的大臣灵机一动对皇帝说,啊,太后一定是觉得这件服饰与自己不合适。
大家一起附和,立刻给刘娥换上了皇后的服饰,最终刘娥被以皇后的礼制下葬了。
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后人常用一句话来形容刘娥。
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就是说刘娥的才能堪比吕雉和武则天,但是却没有吕雉和武则天的歹毒。
刘娥在政治上的才能呢,说实话我看到的不多,但是有那么一件事情呢,我觉得可以拿出来说一说。
宋真宗赵恒当上皇帝之后啊,就开始大肆的造神运动,造了很多的道观,迎接了很多的天书,把自己搞成了一个超级神棍,将全国上下搞的是乌烟瘴气,最后自己还三天两头的昏死过去。
等到宋真宗赵恒离世之后,刘娥就做了一个决定,他对丞相们说,让这些天书伴随皇帝一起下葬吧,这一点就显示出了刘娥的政治智慧,天书运动如果再造下去的话,宋朝必然就要被搞垮了,但是刘娥这一举动却让宋朝避免了这个祸患。
至于刘娥是否歹毒,总体而言刘娥还是温和的。
刘娥将赵祯当做自己儿子,不让他与生母李氏见面,但是刘娥也没迫害李氏,李氏依然住在宫中。
宋仁宗赵祯曾让人调查自己生母的死因,结果发现生母李氏面容安详,最后连赵祯自己都感动不已,跑到刘娥灵柩前焚香祭拜。
刘娥是北宋年间,赵宋官家出产的一个奇特的女子。
她出身低贱,但她志存高远;她野心勃勃,却终不得志;她遇事决绝,却也权衡利弊。
她这人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但相比起她的丈夫赵恒,刘娥要务实很多。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dubu
引言:
一个皇室的男人,疯狂爱一个世俗的女子十几年,这个女人自然是美丽的,聪明的,智慧的。但是,刘娥,这个后来摄政北宋十年的女人,她的魅力,绝对不仅仅是这三点。无论是情商,还是智商,都是一流的。历史说 :她有吕武之才!
天生丽质的刘娥,无拘无束的野性,赵恒对她一见钟情。北宋时的开封叫汴梁,人口约150万, 是北宋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更是“万国咸通”的国际大都市。刘娥,就在繁华汴梁城里的一家茶楼里唱戏。18岁的刘娥花容月貌,声音甜美。一时间,刘娥成了茶楼的红人,很多人慕名而来。
有一天,茶楼来了一位身着便服,却很有气质的人,他就是16岁的北宋皇室青年赵恒。赵恒好文学,是一名诗人,更是一个戏迷。当刘娥的名字在汴梁传开之后,深宫中的赵恒便带了几名侍卫,穿着便衣,偷偷地溜出了皇宫,一行人来到了刘娥唱戏的茶楼。
这刘娥出生贫寒,襁褓里的时候,父母双亡。苦难中长大的刘娥在15岁的时候,就嫁给了一个叫龚美的银匠。所谓银匠,就是把银子高温融化后,根据需要打造一些小件,比如酒壶、戒指等。从此,刘娥经常跟着丈夫,摇着拨浪鼓沿街招揽生意。
在乱世中串街走巷,给困难中早熟的刘娥带来了很多经历。她不再拘谨,个性也逐渐放开,爽朗中还有一份野性。这一丝不着痕迹的野性,给18岁的她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听戏的赵恒,正值青春年华,立刻就被刘娥迷住了。他痴痴地看着台上的刘娥,那一双剪水秋瞳,仿佛布满了絮语,在向他暗中传情。
阅人无数的刘娥,也看得出这个气宇轩昂的年轻人,周身散发着高贵的气场。所以,每次赵恒来听戏,她都会格外地认真演唱。后来,赵恒将刘娥带回了自己的寝宫,整日厮守在一起,如胶似漆。
刘娥的情商高,赵恒热恋着她当时的赵恒,还没有被立为太子,大约只是个襄王。刘娥来到襄王府之后,襄王府经常传出二人开心的笑声。一直跟着赵恒的奶娘秦国夫人,却不喜欢刘娥。她觉得刘娥出身贫寒,又是个唱戏的,就劝赵恒不要和刘娥在一起。
赵恒哪里肯听呢?
奶娘见自己的话不起作用,就把少爷小小年纪沉溺女色的事,一五一十地报告了皇上宋太宗。太宗一听,赵恒和一个戏子在一起,顿时勃然大怒。就下了一道圣旨,命令赵恒立刻把刘娥赶出汴梁,不得再有任何来往。又将节度使潘美的女儿赐婚给赵恒,并封赵恒为韩王!
皇命难违,做儿子的也没有办法!面对父皇的逼迫,痴情的赵恒如何舍得热恋中的情人呢?于是,韩王赵恒偷偷地找到指挥使张耆,请求得到他的帮助。
张耆为人重密,做事小心谨慎,他答应帮助他们。于是,刘娥就在张耆家悄悄地藏了起来,赵恒总会偷偷地去和她相会。
刘娥知道,任何的疏忽大意都会把自己,赵恒,张耆一家陷入可怕的深渊。所以,15年来,她没有离开张耆为她安排的房子半步。
她更知道自己的这份感情与众不同,当初自己遇见赵恒的时候,她想,这应该是命运向她打开的一扇窗。她坦诚地和丈夫龚美说出了这个改变他们两个人命运的想法,也得到了丈夫的同意。
后来,龚美改姓刘,变成了刘娥的兄长。刘娥又拜托赵恒将刘美弄进宫里当差,刘美跟随并一直效忠后来的宋真宗赵恒。
15年的光阴,可以改变很多人和事。
赵恒从韩王做到了太子,娶了妻,生了子。而刘娥,无名无份,从青春的丽人,熬到快中年的妇人。日复一日躲在张家,过着单调枯燥的日子,她却始终没有在赵恒面前,抱怨过半句。
她在默默地等待,等待自己能走出张耆的家,等待自己和赵恒的感情能够在阳光下自由地爱!15年的无声,没有坚强的内心和坚韧的爱,很少有女人能够做到的。
智慧的刘娥,有着不一般的智商,赵恒对她刮目相看。赵恒喜欢读书,他在皇室里长大,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所以,特别重视学问,也特别欣赏有学问的人。他的这些观点在他的励学篇、劝学诗等著作里,就有清晰的表达。
其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流传后世的千古绝句,就出至他的励学篇。
赵恒好文学,也是一名诗人,《全宋诗》里录有他的诗。赵恒的书法也好,他写的楷书非常漂亮,据说“岳麓书院”的匾,就是他的亲笔。
雪藏在张耆家的刘娥,并没有无聊地消磨时光。她从小家贫,没有上过学,一直在为生活到处奔波。如今在张家,衣食无忧,她决心利用这个机会好好读书。
因为刘娥知道,要真正拴住一个男人的心,精神层面的交流很重要。何况她要拴住的是未来皇帝的心。皇宫里的女人,千姿百态,佳丽三千,什么样的女人没有呢?
她要做赵恒的女人,要做赵恒身边最特殊的女人!所以,刘娥利用这段不见天日的时间,博览群书,研习琴棋书画,极大的丰富了自己的内心。
15年的潜心学习,用现在的学习速度来算一下,不是个博士,至少也是个硕士。从此,这个在茶楼里唱戏的女子,蜕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才女。
而每次赵恒偷偷来张家,看见这位被自己雪藏却不知疲倦学习的女人, 联想到宫中的那些整天只会争风吃醋的宫女妃子,赵恒对刘娥更是刮目相看!
尤其是每次偷偷地相会,那种神秘,那种渴望,那种忐忑,那种新奇,仿佛每天都不一样。
才华横溢的刘娥,值得赵恒用一生去爱997年,太子赵恒即位,史为宋真宗。
新上任的皇帝将15年不见日月的刘娥,接到了皇宫,他们的爱情终于看见太阳了。1004年正月,赵恒封36岁的刘娥为四品美人。1012年,44岁的刘娥成为大宋王朝的皇后。
身为皇后的刘娥,熟读过很多古今书史,她成为了皇帝最得力的助手,也成了皇帝日常生活中最亲密的伴侣。宋真宗无论国事家事,都离不开她。
赵恒没有爱错人,刘娥更没有让赵恒失望!
宋真宗赵恒病逝后,刘娥辅助11岁的太子治理国家,成为宋朝第一位摄政的皇太后,时长达10年。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开始回升,为大宋后来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三少说: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站着个不平凡的女人。刘娥,就是站在赵恒背后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值得赵恒深爱!连历史都把刘娥和吕太后、武则天并称,而且高度评价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liuhuixia
一个皇帝对一个平民女如此上心,可以肯定,这个女子一定不简单。
刘娥(968~1033),献明肃皇后,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功绩赫赫,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称“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刘娥祖籍太原,生于宋太祖开宝元年(968),据说生刘娥时,母亲庞氏曾梦到明月入怀,因此取名刘娥,这也是后来人拍马屁加上去的。刘娥的祖父在五代十国的后晋、后汉时任右骁卫大将军。父亲刘通是宋太祖时的虎捷都指挥使,这当中有一部分头衔是刘娥当上皇后之后才追加的。
刘娥出生不久后,刘通战死沙场,再加之家道中落,母亲庞氏带着襁褓中的刘娥寄居娘家。刘娥在庞家学了一手击鼗鼓(tao)的技能,还能边击边说,对于日后入主襄王府也是一个加分项。
她在约十三四岁的时候便嫁给了一名叫龚美青年银匝,夫妻二人在京城开封谋生。龚美手艺好,为人和善,与襄王府当差的张耆交好,而襄王就是未来的宋真宗赵恒,此时的真宗还叫赵元侃,也未被册封为太子。
刘娥有一手好技能,放着不用白不用,也经常拿出来赚两钱花花,再加之她天生丽质,早有美名在外。襄王府选姬时,刘娥便进入了王府。
这其中到底是赵恒看上了刘娥,从而说服其夫龚美出让了刘娥?还是龚美贪利,以表个的身份将刘娥献给赵恒?说法不一,反正事后,龚美获利丰,车马财物自然不在话下,之后干脆改姓刘,与赵恒称起了兄长,还有官做。就这样,刘娥这个二婚女就这样鬼使神差地进入了王府,开启了与赵恒的一段倾世之恋。
赵恒与刘娥出生同年,相亲相爱,且有共同语言,用我们现代人的思维判断,那绝对是真爱无疑了,因为他们的爱情经过了时间与磨难的考验。
宋代看重宗室血统,贵族与贫民之间的婚姻基本不被看好,但刘娥是个例外。赵恒的乳母秦国夫人发觉此事后,先是劝赵恒不要和他来往,但是不好使。于是就将此事告诉了太宗,太宗知道后勃然大怒,便把刘娥轰出了王府,并为17岁的赵恒赐婚。
赵恒不忍舍弃佳人,便将刘娥藏到了张耆家中,这一藏就是十五年。在这十五年当中,赵恒一边与刘娥私会,另一边他的事业也没落下,他的人生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关键他成为了太子。
我们常说距离产生美,距离没有冲淡刘娥与赵恒的爱情,反而,他们用时间和距离验证了爱情的保质期原来可以这么长。“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以岂在朝朝暮暮”。
997年,太宗驾崩,赵恒即位,很快便把刘娥接到了宫中。景德元年(1004)正月,封刘娥为四品美人,正式加入后宫妃嫔的队列,36岁的刘娥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和赵恒在一起了,之后又晋封为二品修仪,再之后又是一品德妃。
此时的刘娥已不再是一个只会击鼓小妹了,她长年幽居,博览群书,研习琴棋书画,才华甚是出众。但是宋真宗却没那么顺,外有辽国举兵进攻,签订了屈辱的“澶渊之盟”,内又陷入子荒的境地,宋真宗的5个皇子居然一个也没活过10岁,就连郭皇后也病死了。
真宗有意立刘娥为后,但遭到了群臣的反对,后位索性一直空缺。群臣反对刘娥为后,一方面基于她的出身,一方面基于她膝下无子。
为了加大自己册封皇后的筹码,刘娥采用了“借腹生子”的妙计,利用身边的侍女李氏产下一子,对外宣称却是自己生的,这也成为传说中“狸猫换太子”的蓝本。
刘娥既已“生子”,真宗便诏告群臣,欲立其为后。然而没有不透风的墙,刘娥“生子”真相早已被不少官员知晓,这让真宗心有余而力不足。
立后之事一直耽搁到了大中祥符五年(1012)十一月,真宗册封了刘娥为后,但并没有搞封后仪式,封后诏书也尽可能地回避朝臣。十二月,44岁的刘娥终于登上了皇后的宝座。
成为皇后的刘娥,没有陷入后宫争宠的泥潭,而是把精力放在了政事上,这实际上已证明了她是极具政治野心的一位奇女子。每每真宗批阅奏章,刘皇后必侍随在旁,这为她日后垂帘听政打下了基础。
天禧四年二月(1020),真宗患病,日常政务上呈到皇帝那里,基本上都是由刘皇后处理的。真宗病重后,干脆下诏:“此后皇太子赵桢在资善堂听政,皇后贤明,从旁辅助。”此诏书给予了刘皇后裁决政事的权力。
乾兴元年(1022)二月,54岁的宋真宗赵恒走完了他的人生,病逝于延庆殿,遗诏曰,太子赵桢即位,皇后刘氏为皇太后,杨淑妃为皇太妃,军国重事“权取”皇太后处分。此时的小皇帝赵桢才11 岁,这实际就等于把皇权交到了刘娥的手上。
皇权是一把双刃剑,刘娥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同时也将承受来自各方的压力。刘太后当权后,首先做的就是稳定人心,树立威信。
她首先加强了与仁宗的母子关系,不许任何人离间。其次在朝中培养自己的势力,提高自己的地位。最重要的是,大力抬高自己家族的地位,追封了刘氏祖宗,并积极地与刘氏士大夫结亲。
更为重要的是,刘娥罢免了真宗当朝时的宰相丁谓,回收了皇权。这些都证明了刘娥执掌朝政的能力是超强的。
从此,刘娥与宋仁宗一起听政决事,开启了垂帘之路。女主听政并不被正统认可,刘太后在垂帘时也不得不许诺“候皇帝春秋长,即当还政”。但是宋仁 宗长到及冠之年(二十岁),刘太后依旧没有还政的意思。
对于内外大臣要求仁宗亲政的呼声,刘太后只当没听见也没看见,不予理睬,但报复还是有的,提此建议者调离出朝的也不是没有。直到明道二年三月,刘娥病逝于宝慈殿为止,皇权才交到了仁宗手里。
刘太后当政十一年,也做了不少大事。她恢复了太宗时期设立的理检院,创立了立谏院,曾先后六次下令严惩贪官污吏。她批准成立了最早的官办纸币发行机构--交子务,发行官交子。她还热衷于办学,在她的倡导下,创办了一些府州学,成为“庆历兴学”的先声。
《宋史》这样记载刘太后:“当天圣、明道间,天子富于春秋,母后称制,而内外肃然,纪纲具举,朝政无大阙失”。客观地说,刘太后临朝期间,政令严明,恩威并用,内外赐予均有节制。
通过刘娥的经历,总结出宋真宗赵恒爱上平民女刘娥的理由有,她貌美,有智慧,又好学,有才华,最重要的是热衷于政事,能帮宋真宗处理不少政务,真正的做到为宋真宗排忧解难,并且理解宋真宗的处境和难处。
最重要的一点是有耐心,遇到问题能够客观地解决。比如为了成为皇帝的女人,她可以等15年。为了成为皇后,她可以“借腹生子”,熬成皇后。
古今成事者,必有“奇处”。
唐草莓-Fay
她是从当街卖艺的歌女一步步成为临朝称制的皇太后,她是手掌天下大权的无冕女皇却坚持声称坚持不学武则天,她是北宋王朝第一位临朝称制女强人,也是宋朝诸位临朝太后中功劳政绩最杰出的一位。她就是宋真宗章献明肃皇后刘娥。这位一生跌宕起伏经历丰富,足矣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皇后,她美丽聪慧,从一位当街卖艺唱戏的孤女成长为万众景仰的皇后。她在政治上颇有建树,为仁宗朝的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有吕后、武后的治国才华,却终究没有迈出那“对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一步,也正因为如此,宋仁宗、司马光、范仲淹以及后世的名史家、名人对刘娥的评价都很正面。不过在民间小说“狸猫换太子”中,她却被描述成了心狠手辣、偷换皇子的一代奸妃,被后世唾骂,实在是令人咋舌。
刘娥并非宋真宗赵恒之原配,而是宋真宗的第三位皇后。刘娥出身低微,最初曾经混迹于街头,靠着卖艺唱歌而生,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刘娥甚至还嫁过人,还曾被自己的丈夫卖掉,几经辗转,刘娥见到了当时还是韩王的宋真宗赵恒,初检刘娥的赵恒很快便被眼前这位与众不同共的女子所吸引。因此将其带回府中,后来宋太宗听说了儿子赵恒与刘娥的事情,对于这样门不当户不对的恋情,之宋太宗表现出了坚决的反对态度,他不仅命令赵恒断绝与刘娥的来往,甚至还强令将其赶出韩王府。赵恒无奈,只得听从。由于不忍心自己的心爱之人流落街头再次受苦,因此赵恒将刘娥安置于自己管家的家中,赵恒也经常在繁忙的朝政之余不时与刘娥相会。当然,这一切都是在瞒着其父宋太宗的情况下进行的。
至道三年,公元997年,59岁的宋太宗驾崩,韩王赵恒继位,是为宋真宗,真宗即位后便迫不及待的将刘娥接入宫中,因为当时宋真宗已经有了郭皇后等一批府邸嫔妃,因此初入宫中的刘娥并没有任何名分,但是相比于其它名正言顺的所为嫔妃,刘娥有着她最大的优势那就是皇帝独一无二的宠爱。刘娥虽然深受皇帝宠爱,但是实际上她却为人低调,不仅能够恭顺的侍奉皇后,对已起她嫔妃,刘娥也从来不争宠,这一点不仅让宫中嫔妃叹服,也让作为皇帝的宋真宗感到非常欣慰,因此对于刘娥,宋真宗除了宠爱之外还多了一些尊重。
郭皇后去世后,刘娥显示被真宗封为了四品美人。 之后,因为深得皇帝之心,刘娥又接连晋升为修仪、德妃。朝中很多人对于刘娥这样出身的人的迅速崛起产生了警惕,认为后宫专宠有可能引起外戚专权,但是宋真宗却不以为意,因为他知道刘娥是个孤女,没有父母,也没有其他家人。郭皇后驾崩后,皇后之位空缺,真宗欲立刘娥为皇后,,但是朝中大臣极为反对,但是由于真宗的坚持,四十五岁的刘娥最终还是成为了大宋王朝的皇后,
此时的刘娥早已经不再年轻,但是她却仍然能够深深的吸引真宗,凭的是什么?实际上凭借的就是刘娥的才华。刘娥虽然出身低微,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但是确是一个学习能力极强的人,并且对于很多国家大事、朝政事务的处理,刘娥总能够 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识。她才华出众,熟知政事。经常陪在真宗身旁批阅奏章,无论大事小事,真宗总习惯性的问刘娥意见,而她也每每都能给出令他满意的答案。
刘娥虽然热心于朝政,但是真宗在世时,刘娥并没有越雷池一步,反而是是恪守皇后本分,这也也正是有别于吕后的地方,刘娥终其一生都没有心狠手辣。 54岁的宋真宗赵恒去逝临终前真宗写下遗诏:“太子赵祯即位,皇后刘氏为皇太后,杨淑妃为皇太妃,军国重“权取”皇太后处分。”因此,刘娥以太后的身份,带着十一岁的小皇帝赵祯撑起了大宋王朝的天空。
掌权后的刘娥也并没有像吕后那样大封自己的娘家人,虽然追尊加封祖宗,不少刘氏家族的人因此也加官进爵。但是在治理国家方面,她不让那些刘氏姻族插手,甚至平日里的赏品都不许带龙凤图样,她自己说:“刘家人不能用这些。”
刘娥最初凭借是美貌征服了宋真宗,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美貌的失去,刘娥的才华和能力则成为了深深吸引宋真宗的地方,如果说容貌是女人的第一张面孔的话,那么一个女人的才华和能力则是她的第二张面孔。在宋真宗赵恒能够终其一生的宠爱刘娥,想必这两点便是重要原因吧!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爽捏个爽的小霓仔
戏说历史,我是游子dream。
真爱是没有理由的,正如宋真宗与刘娥,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俩人都存在着天壤之别,可缘分就是如此奇妙,将两个走在平行线上的人硬是拴在了一起,他俩的相遇更是充满着传奇。
自幼父母双亡的刘娥,一直住在其外婆家,寄人篱下的日子总归没那么如意,但她生得美艳动人且精通音律,喜爱歌舞,稍长大些,便做了歌女。后嫁给了蜀地的一位银匠龚美,第一次婚姻由此而生。婚后,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夫妻俩收拾好行囊来到京师汴梁谋生。
然而闯荡的日子并不好过,生计越发的艰难,走投无路之下,龚美打算卖掉刘娥,只有这样俩人才有生存的希望。本以为生活没有了期待,不曾想这一决定彻底改变了刘娥的人生轨迹。她被当时身为韩王指挥使的张耆买下并献给了韩王(即日后的宋真宗赵恒),初见时,赵恒就对其喜爱不已,后因种种原因,被宋太宗棒打鸳鸯,无奈之下,赵恒将刘娥安放在张耆家中,时常与其幽会,张耆为了避嫌,另找了居住地。一晃十载,宋太宗驾崩,宋真宗继位,二话没说就将刘娥接进宫中,幸而她是位识大体的女子,从不与宫中妃嫔争风吃醋,反而相处极为融洽,不久皇后去世,赵恒欲立其为后,却遭到臣工们的反对,之后一段“狸猫换太子”的插曲使其成功上位。
总结
尽管刘娥出生平凡,但她所具有的美貌与才识却是常人无法媲美的。宋真宗薨逝后,她垂帘听政十一载,为大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难怪宋真宗对其爱不释手了。
大明湖之水
宋真宗赵恒疯狂爱上刘娥,原因很多,但归根到底,先要感谢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刘娥的第一个丈夫:龚美。听我细细道来。
一:出川。太平兴国5年,也许是6年,一艘船出三峡,行至荆州当阳县玉泉山,除了船夫外,船上还有一对年轻的新婚夫妻,男的叫龚美,女的叫刘娥,他们此刻满怀着希望从四川成都去当时的京城开封,打工。
船在江中平缓地行驶,两岸风景如画,也许是憧憬着未来在京城新奇的生活,刘娥开心地唱起歌来。她天生一副好嗓子,一手拨浪鼓打得出神入化。歌声悠扬,鼓声嘹亮,船上的人听得如醉如痴。
过了没多久,就听到江边有人喊:“船家,且停一停,我家师傅有请。”顺着声音向江边望去,就见一个小和尚跟着船跑。
船靠岸,刘娥问:“你师傅是哪个?”
小和尚说:“我师傅是远近闻名的慕容禅师,玉泉寺住持。”
刘娥接着问:“我们不认识这位大师,他为啥要见我们。”
小和尚说:“师傅说唱歌的女子是风音,一定要见见。”
夫妻二人跟随小和尚来到玉泉寺的茶舍,刚一见面,慕容禅师和龚美说:“你是贵人啊。”
龚美说:“大师别寻我开心了,我一个小银匠,那里谈得上是贵人。”慕容禅师指着他身边的刘娥说:“你的富贵就来自你身边这个女子。”
刘娥说:“我家祖上的确为官,我父亲刘通是太祖时的虎捷都指挥使, 领嘉州(今四川乐山) 刺史,可是在我一岁的时候父亲就死了,我妈妈带我回了姥姥家,不久也死了,我孤苦一人长大,如今我们夫妻无依无靠,去京城打工谋生活,哪里敢奢望富贵呢?”
慕容禅师说:“此去京城就是富贵的开始,安心去吧。二十年后你自然明白我的话了。”说完让徒弟取出一袋银子给夫妻俩路上用。
二:进府。夫妻两人到了开封,住了下来。龚美每天去给人打造银器,刘娥拿着拨浪鼓去说鼓词,日子倒也过得去。
龚美手艺出众,口舌伶俐,为人和善。很快和王宫指挥使张耆交上了朋友。襄王府的主人叫赵元侃,也就是未来的大宋真宗皇帝赵恒。
赵恒听说蜀地的女子长得美,尤其是皮肤好,粉面,像是三月的桃花。让张耆帮自己物色一个,张耆知道龚美就是四川人,就问他家乡有没有美女。
龚美回家和刘娥商量,说襄王要纳一个四川的美女,我想让你去。你跟着我,不过就是一生做一个银匠的媳妇,你应该有更好的生活。
于是龚美找到张耆说,我有一个表妹,是你要找的人。
刘娥就这样进了襄王府。
这一年赵恒16岁,刘娥15岁。
刘娥天生丽质,长得很美,生性敏悟,加上在困苦的处境中长大,比同龄的女子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成熟妩媚。出生皇家的赵恒见过的都是傻白甜,一下子就被略带野性的刘娥吸引住了。
很快两个人如胶似漆,难舍难分。
三:藏娇。襄王赵恒的乳母秦国夫人认为刘娥出身寒微,根本不配和赵恒在一起。和赵恒说:“公候大臣的女儿你挑哪个不行,为什么要和一个民间的女子在一起呢?”
赵恒说:“感情的事儿你不懂,她能让我快乐。”
秦国夫人见自己说不管用,就把这件事汇报给了宋太宗,太宗就把赵恒喊去,告诉他赶紧把那个叫刘娥的女子逐出府,还给他赐了一门婚事,新娘是朝廷重臣潘美的八女儿。十六岁的潘氏受封为莒国夫人。
赵恒不敢违抗,不得已,把刘娥安置在王宫指挥使张耆家。
在张耆家,刘娥开始勤奋读书,闲来还学习琴棋书画,赵恒每次去看她,都觉得她的言谈风度比前些日子更胜一筹。
赵恒于是越来越爱刘娥。
四:进宫。时光流逝,转眼就是十五年过去了。
至道三年三月癸巳日,五十九岁的宋太宗赵光义薨逝,赵恒即位,当了皇帝的赵恒把刘娥接入皇宫,景德元年(1 004 年) 正月,封刘娥为四品美人。
虽然这个时候太宗赐婚的郭氏(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的次女)已经成为赵恒的皇后,但是赵恒的爱却全部给了已经36岁的刘娥。
刘娥和赵恒说自己从小父母双亡,没有宗族,想让自己的表哥龚美改姓刘,继承自己家族的香火。于是赵恒下旨以龚美为刘娥的兄弟 ,让龚美改姓刘。龚美从此就成了刘美,当朝为官。
五:封后。大中祥符 年间 (1008~1016) , 刘娥先被封为修仪 , 后又进封德妃。
景德四年(1 007 年)四月十六日,郭皇后病逝。赵恒想立刘娥为皇后,大臣多数表示反对,赵恒干脆不和群臣商议了,还是立她为皇后。被封为皇后的时候刘娥已经44岁了。赵恒的宠爱并没有随刘娥的年龄增加而稍减。
这得益于刘娥被金屋藏娇那十五年的读书生涯。
《宋史》说刘娥生性敏悟,通晓经书和历史,听了朝廷政事,能够记得政事的本末。真宗退朝,批阅 天下奏章,常常忙到深夜,因此,刘娥参加对这些政事的处理。赵恒如有事相问,刘娥就征引各种书中相似的故事来回答。
赵恒越来越离不开刘娥,就连出巡也要带上她。
乾兴元年(1 022 年)二月甲寅,54岁的宋真宗赵恒病逝于延庆殿,下遗诏尊封刘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由 太后处理。
到死,赵恒最信任的还是刘娥。
六:答案。《宋史》中说刘娥出生的时候,她妈妈梦见月亮入怀。这不过是古代写史书的惯技。不必当真。
刘娥从小经历了生活的磨炼,养成了她机敏的性格。加上出生在四川,天生丽质,容貌出众,善于打拨浪鼓,算是有点艺术特质吧。
但是这一切都只是基础,如果没有龚美,她不会来到京城,没有龚美,她也不会进襄王府。她也就不会遇见赵恒了。
虽然我们无法确知龚美当时内心是怎样的想法,当正是先有他的“放手”,之后才有赵恒和刘娥的故事。
见到赵恒的时候,赵恒十六岁,刘娥十五岁。最关键的是,刘娥给赵恒带来的是一种与他的生活中见到的女子完全不同的体验。
赵恒爱上了刘娥。
但是如果只是如此,赵恒不会爱刘娥一辈子。
被“金屋藏娇”的十五年,刘娥没有虚度,在赵恒不去找她的日子里,她博览群书,正因为如此,才会在她容颜渐老,青春不在的时候,能成为赵恒工作上不可或缺的人,也是赵恒最信赖的人。
当青春的爱随着时光的流逝,岁月的沧桑让我们的容颜老去,这个时候,我们期待的爱难道不就是互相信赖吗?
yingxxy
历史上垂帘听政的女人都落下了身后骂名,如汉初的吕后,如晚清的慈禧。然而,在宋朝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后,“垂帘听政”十几载,却得到了极高的评价,这是为何?
这位皇后叫刘娥,她是宋真宗赵恒的第三任妻子,祖籍太原,后迁益州。
父亲做过刺史,跟随太宗攻打太原,病死在出征途中。父亲死后,母女二人的生活陷入困境,母亲领着女儿刘娥去了娘家讨生活。不久,母亲也病逝,刘娥成了孤儿。
外公外婆家境也不宽裕,在刘娥十五岁那年,外婆把她嫁给了一位银匠龚美。
龚美不善于做买卖,二人生活日渐窘困。生活所迫,龚美领着刘娥到了开封,租了一块场地,帮助刘娥表演鼗鼓赚钱。鼗鼓就是我们常说的拨浪鼓。
这时候宋太宗赵光义的儿子赵恒已经长大成人,先后被封为寿王、韩王、襄王,生性风流,经常领着侍从张耆出来玩。
有一天,主仆二人来到了刘娥表演的地方,只见刘娥装束简约,步态轻盈,左右跳跃,节奏明快,众人随着鼗鼓的节奏发出“嗬嗬”的呼声,场面极为壮观。谢幕时,刘娥向观众媽然一笑,千明百媚,风情万种。刹那之间,赵恒被这位艺人女子征服了。
于是,赵恒立刻把刘娥买进府中,专房宠幸。乳母秦国夫人听话这件事后,非常气愤,因为刘娥出身低贱,又是结过婚的女人,怎能配得上自己的儿子!
正巧宋太宗赵光义询问太子的生活情况,秦国夫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太宗。太宗大怒,让赵恒立刻把这女子赶走。
二人正是如漆似胶的时侯,赵恒哪里肯舍得放手?于是,赵恒就把刘娥藏到了亲信张耆家中,这一藏就是十五年。这十五年中,刘娥除了与赵恒私会,闲暇之余,博览群书,反倒增长了不少见识。
秦国夫人看到儿子大了,开始张罗儿子的婚事。他给赵恒娶的第一任妻子是名将潘美第八女儿潘氏,不久病逝。接着,秦国夫人又给儿子娶了郭氏,郭氏生了三个儿子,全部夭折,郭氏受此打击,在三十二岁那年病逝。
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太宗驾崩,赵恒继位,是为宋真宗。赵恒一继位,就把刘娥接进宫里,先封为美人,再封为修仪,德妃。
郭皇后病逝以后,中官虚悬,赵恒想要立刘娥为皇后,园出身低微,遭到大臣王安仁和李通的反对,认为她不足以母仪天下。为了缓和朝中局势,刘娥主动提出不任皇后。国为她知道,自己在朝中没有根基。
于是,她让龚美改姓刘姓,谎称是自己的堂兄,这样,龚美一下子成了园舅,出任武胜军节度使观察留后。
在朝堂上,她打扰参知政事丁谓,打倒了寇准、周怀安等人,让宋真宗做出了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一般政务由太子载决的诏书。而当时太子赵祯年仅十一岁,决事权自然落到了刘娥手上。
真正使刘娥登上皇后之位的是因为她有了儿子,但这儿子并非她亲生。
仁宗赵祯的生母是李氏,李氏原本是刘娥手下侍女,在给赵恒收拾房间的时候,被赵恒者中,强行占有,不久怀孕,李氏被封为才人,生下孩子之后,她晋升为婉仪,儿子交由刘娥抚养。
这段故事,被演译成《狸猫换太子》一案,说是李氏和刘娥同时怀孕,真宗许诺,谁先生下皇子,就让谁当皇后。
刘娥心狠手辣,听说李氏生下了赵祯,想要杀掉他。幸亏宫女不忍,用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换下了赵祯,被送出宫外抚养。
而李氏因生下怪胎,被赶出宫,流落民间,被去陈州放粮的包拯发现,带回宫中,便母子相认。而刘娥得到了惩罚。
以上是《狸猫换太子》的情节。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刘娥并非如此狠毒之人。
在夺过赵祯之后,刘娥并没有加害李氏,反而对她百般照顾,直到李氏死后,还以一品夫人的礼仪下葬,并用水银保存尸体,让多年以后的仁宗赵祯能够一睹生母芳荣。
以她的权力,完全可以杀掉李氏而永绝后患,但是她没有这样做,因为她不忍心。
所以说,她有“武后之才,而无武后之恶。”
刘娥听政十余载,不是没有把宋朝江山改赵为刘的实力。
有一天,刘皇后问众臣:“唐武后是怎样一位君主?”众臣都知道皇后用意,不敢回话。只有鲁宗道说道:“武后是唐之罪人,她危害了江山社稷!”刘皇后听后默然不语。
接着有佞臣程琳进献武后临朝图,刘娥看到后,气愤的把画扔在地上,大声说道:“吾绝不做危害祖宗的事,此事以后休要再提!”
但是刘娥非常想在活着的时候,过一把当皇帝的瘾。
1033年二月,祭祀太庙,刘娥身穿减少配饰的滚龙袍、头戴仪天冠,行庙献之礼。得到了群臣为她准备的尊号:应天齐圣显功崇德仁保寿皇太后。也是在这一天,刘娥还政与仁宗赵祯。
1033年三月,刘娥病危。仁宗率领百官看望她。刘娥一个劲儿的扯自己的衣服,仁宗贴近询问,但是刘娥已经说不出任何话语。
这时参知政事(副宰相)薛奎说:“太后不愿意穿着天子服饰去见先帝。”
于是,仁宗让人给刘娥换上皇后冠服。刘娥以妻子的身份陪在了丈夫身边,葬在永定陵。
景胭
1、爱情是双方的事情,有时局外人很难看明白,常常让人不可思议。像美女嫁给赖蛤蟆,高富帅、白马王子娶了穷姑娘。
2、刘邦找的簿姬,也是魏国魏豹的宫人嫔妃,曹参打败魏豹,簿姬归了汉军,刘邦和薄姬生了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和王娡生了汉武帝刘彻,王娡也是二婚,先嫁给金王孙,还生了女儿。王姥母亲是燕王臧荼孙女,也是二婚。找二婚女子在中国有,在国外也有,拿破仑妻子是二婚;华盛顿也找的二婚媳妇,两个人没有孩子,感情也很好。宋真宗找二婚刘娥也应该可以理解的。
3、常说中国古代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但皇帝也有重感情的,汉宣帝刘病已(刘询)不忘患难之妻许平君;明宪宗朱见深钟情于年长他17岁的万贵如万贞儿。宋真宗也是有情有义的人,所以对刘娥爱的海枯石烂,既使他父亲宋太宗赵光义强烈干涉,最终他和刘娥的婚姻还是修成正果。
4、刘娥是非常优秀的女性
刘娥非常了不起,创造了许多神奇故事,可能整个封建社会众多女性,就一个刘娥。元朝以后出现戏曲《狸猫换太子》,让刘娥背上了黑锅。
史书评价刘娥: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吕后和则天女皇背景机遇都比刘娥好。吕后是刘邦正妻,家庭背景比刘邦强,吕家在刘邦建国过程中贡献很大。武后家庭背景也很强大,父亲是荆州都督武士彟,武士彟是商人,对李渊太原起兵帮助很大,他和武则天母亲杨氏婚姻介绍人是李渊。
史书记载:刘娥祖籍太原,祖父刘延庆在五代十国的后晋、后汉时任右骁卫大将军,父亲刘通是宋太祖时的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因此举家迁至成都华阳。刘娥出生不久,便父母双亡,襁褓中的刘娥成了孤女,寄养在母亲庞氏的娘家。
寄人篱下的刘娥,稍稍长大就成了歌女,不但歌声婉转动听,还善于播鼗(一种类似拨浪鼓的乐器)刘娥很小就嫁给了蜀地一个叫龚美的银匠。龚美带她离开蜀地,来到了京师—东京汴梁谋生。[18] 在京师,龚美因生计艰难,打算将刘娥卖掉,再嫁他人。时宋太宗第三子韩王赵恒(即日后的宋真宗,时名赵元休)的指挥使张耆将刘娥推荐给韩王,赵恒一见刘娥,大为喜爱。
史书记载刘娥爷爷、父亲是当官的,但是刘娥见到赵恒时候是孤女、二婚,这是事实,所以刘娥没有得到爷爷、父亲的疪护,没有借到光,日后成功是靠自己。也有人对刘娥出身产生怀疑,认为她出身根本不是官宦之家;还有说刘娥不是二婚,这个有可能站不住脚,因为北宋时期女孩结婚时间早,不结婚,不应该跟龚美走的这么远,银匠在北宋时期地位还可以,应算技术工种。
不管怎样说,刘娥成功完全靠自己,她本人一定非常优秀的。
5、刘娥是有智慧之人,具备政治家素质
刘娥聪明漂亮,善歌舞,这是很普通的技能,宫中一般妃嫔宫女都有这些技能,关键是刘娥具有的知识和识人断事的政治知慧是她成功的基石。古代皇帝周围不缺乏女性,以色相事君难长久,年长色衰是规律,只有感情和智慧才能维持长久关系,宋真宗生活工作中离不开刘娥,才会顶着压力,和刘娥关系保持那么长久的密切关系。
6、刘娥是善于学习,工于心计之人
赵恒不敢违抗父皇之命,又难舍刘娥,遂将刘娥秘密安置在王府指挥使张耆家中,不时私会。赵恒把刘娥金屋藏娇十余年,刘娥在此期间学习充实自己,这为997年进入皇宫,适应宫廷斗争奠定基础。
刘娥一生成功付出非常多,她把寇准这样名相都搬倒了,没有知识和智慧很难做到的。像历史上北魏胡太后、唐朝韦皇后等都很有势力,最终都失败了,而刘娥无依无靠却做到了成功,这显示了刘娥智慧。则天女皇和慈禧都是知识智慧性人才,刘娥和她俩一样,知书达理,所批奏章和对事物决断让人心服口服。刘娥明事理,识大体。宋真宗爱刘娥,刘娥的知识和智慧也有很大作用。
7、宋真宗疯狂爱刘娥,两个人可能成为命运共同体
皇宫皇子们及整个宫廷是暗藏勾心斗争之处,可能表面一团和气,背后互相争权夺利。宋真宗和刘娥不仅生活中互相爱慕,可能在宋真宗遇到什么难题刘娥是可以倾诉信任的人,也是能帮助出主意了人。看看,赵恒当皇帝后,刘娥常常陪他批折子到深夜,可见刘娥已是宋真宗工作帮手。
赵恒需要刘娥出主意,刘娥命运也是绑在赵恒身上,两个人是命运共同体,所以,宋真宗疯狂爱刘娥。
8、综观宋真宗和刘娥的一生,两个人是真心相爱的。刘娥也是人,是人不免存在缺点,她取人子为己子,于人伦有亏,但是没有刘娥爱护关照,李宸妃可能还生活在寺庙苦海中。
刘娥一生颇有作为,正面评价很高。她终结“天书”运动、结束党争、发行交子、兴修水利、创设谏院、兴办州学,为仁宗亲政后的“仁宗盛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娥是一位孤女,但聪明漂亮,多才多艺,识书达理,退许进退得体,才得到宋真宗的痴情狂爱。
被忽悠的小飞机
宋真宗赵恒身边美女如云,却爱上了一个做过歌妓的二婚美女,并金屋藏娇十几年,这位让宋真宗神魂颠倒的绝色美女就是被称为“北宋武则天”的刘娥,她完全有实力像武则天一样做女皇帝,可最终还是悬崖勒马没有登上皇位。
刘娥的父亲做过嘉州刺史,早年随宋太宗伐北汉而死。当时刘娥才9岁,她幼时也受过一些教育。她的母亲死得更早,刘娥作为孤儿无依无靠,沦落为歌妓,后来又嫁给了银匠龚美。
龚美以锻银为业,纳邻倡妇刘氏为妻,善播鼗。既而家贫,复售之 。张耆时为襄王宫指使,言于王,得召入宫,大有宠——《涑水记闻》司马光刘娥14岁时,她的丈夫龚美因为生活艰难,就带着漂亮小媳妇闯京城,由于小时个有曲折的经历,使她懂得好多世故,再加上到京城见过世面,使她日后擅长察言观色,善解人意。
由于刘娥花容月貌,能歌善舞,加上体态袅娜,妩媚动人;龚美以她为摇钱树,在京城卖艺,很快红遍京城,成为很多王孙公子的玩物。
当时,襄王赵恒才14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多情少年,一天他在游玩时,偶遇了刘娥并迅速迷上了她,但为她惋惜,如此貌美如花才艺出众的少女竟然沦落到这个地步,不免为她难过,王府指挥使张耆深悉小王爷的心思,主动做媒,承诺给一笔重金给刘娥的丈夫龚美,叫龚美让出漂亮小媳妇,二人一拍即合,立即成交。
赵恒得到了魂牵梦萦的初恋美女刘娥,立即把她带回了自己的王府,整日厮守在一起,如胶似漆,缠缠绵绵。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终于赵恒的老爸宋太宗赵光义知道了这事,并调查了刘娥的经历,勃然大怒,勒令赵恒把刘娥送走,又把北宋开国名将潘美的女儿赐给他为妻。
无奈,赵恒只好将刘娥安置在张耆家中,而对小王爷忠心耿耿的张耆只好在外面安身;赵恒虽然有了家室,但还是经常到张耆家与刘娥幽会。
赵恒喜欢读书,特别欣赏有学问的人。其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流传后世的千古绝句,就出至赵恒的励学篇。
雪藏在张耆家的刘娥,并没有无聊地消磨时光。她博览群书,研习琴棋书画,极大的丰富了自己的才华,让赵恒越来越喜欢这位才貌双全的红颜知己。
岁月飞逝,不知不觉过了十五年。
公元997年三月,宋太宗赵光义驾崩后,已经是皇太子的赵恒遭遇了由太监王继恩和李皇后共同谋划的宫廷政变,宰相吕端一力挫败政变,于同月扶立赵恒继位,是为宋真宗。次年,改年号为“咸平”。
继位以后仍然对刘娥一往情深的宋真宗立刻就把她接到宫中来。当时皇后已经另有人选,潘皇后由于早亡,宋真宗后来又迎娶了郭皇后。
因此直到景德元年(1004年)刘娥才被册封为一个美人。 赵恒对刘娥疼爱依旧。刘娥在宫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已经升为德妃。
当时郭皇后已经去世,在后宫中,刘娥的地位最高,离皇后宝座只有一步之遥。
刘娥出身低微,还是二婚,又没有子嗣。如果冒然立皇后,肯定会被大臣反对,赵恒与刘娥商议后,便找她的侍女李氏为之代孕,随后生了一个儿子(即后来的宋仁宗赵祯),刘娥立即领来抚养,民间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就来源如此。
刘娥不仅温柔美丽,且生性机敏,通晓书史,对国家大事也颇具见识。赵恒批阅文件,刘娥常陪伴左右。凡有疑难,刘娥总能提供恰当的建议,深得赵恒信任。在郭皇后去世之后,赵恒有意立刘娥为皇后,但他也知道刘娥的出身是最大的障碍。
赵恒拿不定主意,就找参知政事赵安仁商量。正因刘娥出身卑微,赵安仁反对立她为皇后。
先是,上议立皇后,安仁谓刘德妃家世寒微,不如沈才人出於相门——《续资治通鉴》赵恒听了很不高兴。第二天又找王钦若商量,并把赵安仁的意见告诉了他。
王钦若对赵恒说:“陛下不如问问赵安仁,他认为应该立谁为皇后。”
改天,赵恒问赵安仁该立何人为皇后,赵安仁建议:“沈妃是前朝宰相沈义伦的后人,可以做皇后。”
赵恒次日跟王钦若说明了赵安仁的意见,王钦若说:“陛下不说,臣也知道他会这样说,赵安仁过去曾经做过沈义伦的门客!”
赵恒觉得赵安仁徇私,就将其罢免,下决心立刘娥为皇后。当赵恒决定立刘娥为皇后时,宰相王旦忽然请病假,刘娥担心王旦持反对意见,就劝说赵恒推迟此事。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宋真宗还是不顾群臣的反对将刘娥册立为皇后,刘娥这个人很聪明,颇有当年武则天的风范,她心思缜密,做事有条有理,经常帮助宋真宗一起批阅奏章,因此很是受宋真宗的信任。
凡处置宫闱事,多引援故实,无不适当者。帝朝退,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之。周谨恭密,益为帝所倚信焉——《续资治通鉴》精明能干的刘娥把后宫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同时在朝政方面能给赵恒以帮助。赵恒十分信任、甚至有些依赖她。当赵恒的身体状况日趋恶化时,刘娥便顺理成章地帮丈夫处理朝廷日常政务,裁定军国大事。另外,刘娥的前夫龚美将自己的妻子让给赵恒之后,也留在赵恒身边为其效力。赵恒即位后,龚美改姓刘,与刘娥以兄妹相称。由于刘娥的关系,刘美升得很快,逐渐掌握了京城军权,成为刘娥最为得力的助手之一。赵恒统治晚期,刘娥权力越来越大,成为实际上的统治者。
天禧三年(1019年),宋真宗病危,又恰逢星象中出现太白,占卜结果为“女主昌”,这和当年武则天活着的出现的异象是一模一样,贞观初年的时候,太白星出现,李淳风占卜的结果也是“女主昌”。 所以当时宋真宗也担心刘娥篡位,就密令寇准去着手准备让太子监国的事情,但这件事最终还是泄露到刘娥那里,当时刘娥联合丁谓一起向宋真宗施压罢免了寇准,而这时候又发生太监周怀政准备发动政变的事情,结果又因为走漏风声政变失败,寇准因此再次被贬。
乾兴元年(1022年)宋真宗驾崩,宋仁宗即位,刘娥被尊为皇太后,在削除丁谓的宰相官职后,刘娥临朝称制,如吕雉、武则天故事。当时她甚至毫不避讳的穿上了只有皇帝才能穿的龙袍,成为实际上的女皇帝。
不过就是刘娥这么一位对权力十分感兴趣的女人,却似乎并不敢真的取代宋仁宗自己当女皇帝,当时一个叫方仲弓的大臣上书请求刘娥像武则天一样称帝,后来成为宰相的程琳也献上武后临朝图暗示刘娥称帝。
但经过权衡之后的刘娥最终还是没有这样做。
先是,小臣方仲弓上书,请依武后故事,立刘氏庙,而程琳亦献武后临朝图,后掷其书于地曰:"吾不作此负祖宗事。"——宋史·列传一不过刘娥虽然断绝了做女皇帝的念头,但是她还是非常喜欢穿皇帝的龙袍,因为这件事当时还闹出了许多矛盾。譬如她穿着龙袍去太庙祭祀,大臣们就有意见了,问她:“太后必御此见祖宗,若何而拜?” 就是说你穿着龙袍是行帝王之礼,还是后妃之礼,所以搞的刘娥非常难受,后来不得不妥协,将龙袍上面象征忠孝与洁净的宗彝和藻图案去除,同时不佩戴帝王之剑。
刘娥去世的时候,一直拉扯自己身上的衣服,宋仁宗感到很不解,问大臣这是怎么回事。
及太后崩,帝见左右泣曰:太后疾不能言,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奎曰:其在衮冕也。服之岂可见先帝于地下!帝悟,卒以后服敛——《宋史》参知政事薛奎站出来解释说太后不敢穿着这身衣服去见列祖列宗。
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刘娥去世,终年64岁。虽然刘娥独揽大权,但后世对刘娥整体的评价是很不错的,虽然她把持朝政,但是没有干出吕雉武则天那样屠杀皇族祸乱国家的事情。
因此,史书上评价刘娥说“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candyguoguo
刘娥的人生转折点就是,她的丈夫龚美把她卖了!
卖给了一位叫张旻的给事。
而这位现在叫张旻以后叫张耆的人,正是襄王赵恒,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府上的给事。
真宗赵恒,当时正年少。
从来没去过南方的赵恒,一直幻想着南方佳丽应该是如何的委婉多情。
在种种的传说中,四川女子更是兼美貌温婉与善能当家理财于一身。
用当时的话来说,就是“多材慧”。
看多了自己身边规行矩步的北地佳丽,乍一见野蛮生长的刘娥。
赵恒立刻就坠入了爱河。
如果这份能够称之为爱情的感情,就这样发展下去的话。
以真宗当时及后来的身份,恐怕早晚有生厌的一天。
估计也就没有后来的狸猫换太子,也就没有刘娥的天圣,明道两个年号了。
刘娥的命运之奇,可说是前无古人,后来者。
就拿吕雉和武则天来比吧。
吕雉她爹过个生日,刘邦这亭长级别的小官都得靠着说大话才能混进去。
而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音:约)则是货真价实的唐朝开国元勋。
刘娥呢,实打实的穷苦人家,那些所谓的辉煌身世,只不过是宋真宗为了让她当皇后造的声势而已。
反正宋真宗这一块的业务挺熟的。
所以,本题的第一问是,为啥宋真宗会疯狂的爱上二婚的刘娥?
其实答案已经出来了,貌美如花,能歌善舞,而且,最关键,出身贫寒,意味着,野性未除。
这对深宫中规行矩步的少年宋真宗来说,那吸引力一定是致命地。
至于本题的第二问,为啥还能金屋藏娇十余年。
可以说是倒因为果了。
如果没有这十年,宋真宗到底能“爱”刘娥多久,还真的不好说。
刘娥被少年宋真宗接进自己的襄王府的第二年,两人正好好的呢。
宋真宗的奶娘不乐意了,怎么看刘娥都不顺眼。
做的挺绝的,直接把状告到张恒的老爹宋太宗赵光义那里去了。
理由很简单:赵恒荒废学业,身体也快要被那“狐媚子”给搞坏了。
宋太宗立刻把刘娥逐出府,还告诉赵恒,永远不许再见刘娥。
不被家人祝福的爱情,是可悲的,是艰难的,同时,也是最难以割舍的。
从此,襄王府多了一个勤劳任事以至于吃住都绝不回家的给事:张耆!
为啥呢?因为张耆把刘娥藏在自己府里了。
张耆能回家吗,回家了能说清楚吗?
再说回真宗和刘娥,真宗从此,只能偷偷摸摸的溜到张府去会刘娥。
距离产生美,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两人的感情,历久弥深。
更重要的,也不知道是刘娥自己不能出府闷得慌,还是为了固宠。
也许我们大胆猜测一下,是不是张耆给出的主意。
刘娥在张耆的府里,博览群书,自学成才了!
你想啊,这次宋真宗来,还只能和刘娥谈谈四川的小吃美食。
下次来,刘娥竟然能聊聊李白杜甫了,
这就是所谓的历久弥新了。
所以,这十余年,并不是因爱而金屋藏娇,而更可能是因金屋藏娇而使两人的感情
进一步升华了。
从刘娥日后能够斗倒出名难斗的大宋朝的文臣,掌政十余年可以看出,
她应该是有这个心机的。
垂帘之后,对张耆也是特别的好。竟然在尚书省以西赐了宅子!
咱先不说宅子大小,就说是在地价贵如油的东京汴梁能有份产业,已经算贵比王侯了。
当然,张耆也是上过战场,打过辽国人文武双全的好汉子,咱们不能把他想象成“奇货可居”的吕不韦。
综上,正是因为刘娥的“不一样”和能够“自我迭代”,才能让宋真宗赵恒疯狂的爱上她,并把这份感情一直持续到刘娥都四十岁了,真宗为了让她当上皇后,让当时仅只是身为“修仪”这样下等宫嫔的刘娥“生”下了赵受益,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
极地阳光
刘娥是《狸猫换太子》里的女主,历史上真实的刘娥,其经历可比电视剧还要精彩。
她是乐伎出身,有过一任前夫,后来被宋真宗赵恒金屋藏娇十余年,并且在她44岁,不能生育,没有外戚的情况下,被赵恒执意立为后,这种彪悍的人生,恐怕在历史上她属独一份!
一、刘娥是赵恒唯一的依靠赵恒是宋太宗赵光义的三儿子,小时候被二伯赵匡胤养在宫里。
当时赵恒爹是亲王兼京尹,手握兵权,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帝最忌讳的就是功高盖主的人,对赵匡胤来说赵恒爹就是这样的人。明面上他们是一对亲兄弟,背地里却是互相制衡和互相提防的竞争对手,而待在宫里的赵恒,实质上也就是一个人质。
所以赵恒的童年是黑暗的,爹妈不在身边,记忆中只有孤独、寂寞、以及高高的宫墙。
从赵恒记事起,他爹和二伯赵匡胤的关系就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后来,50岁的赵匡胤蹊跷死去,后人都认为是他爹害死的。《宋史》对此事只简单的写了一句:
“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
他爹继承了帝位!当然这是合乎法理的,因为这俩兄弟的亲妈杜太后,在临终时留有遗诏“金匮之盟”,也就是“兄终弟及”。即赵匡胤死后,由弟弟赵光义继位,如果赵光义死后,再由弟弟赵廷美继位。
只不过赵光义成为宋太宗后,却违背了“金匮之盟”的约定,他想让亲儿子当上太子,并使出了各种手段!
最后赵恒继承了帝位,按说皇位没他啥事,因为他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他与皇位的距离,就相当于地球和月亮的距离。
但偏偏排在他前面的继承人们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挂掉了,比如皇叔赵廷美、堂兄赵德昭和赵德芳(赵匡胤的儿子)等3人被他爹赵光义逼死了;大哥赵元佐被二哥赵元僖坑的精神失常而被废为庶人;二哥赵元僖又突患急病死了……,这一下“金匮之盟”中的皇位继承人一个个都没了,赵恒就是不想当皇长子也由不了他。
可即便这样,在他爹驾崩时,如果不是宰相吕端去极力保他,赵恒也差点被废,足见宫斗有多吓人了!
由于长期处于这种残酷的宫斗中,赵恒的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性格也变得很懦弱,因此刘娥便成了他唯一的依靠!
有刘娥站在他的身后,他不再觉得自己是独自面对那个盘根错节的庞大的利益集团。所以刘娥是妻子、是寄托、也是他唯一能感受到的温暖的避风港!
二、刘娥是一个内外兼修的美女加才女
01外:刘娥长得美,会唱歌还懂乐器
刘娥自幼父母双亡,在姥姥家长大,姥姥从小就教她唱歌,后来她成了一名乐伎,还会击拨浪鼓。
刘娥的美,银匠前夫是最好的证明!在她做乐伎时就被前夫一眼看中,买回去做了老婆。
后来前夫带着刘娥从四川跑到开封创业,结果生意失败,再加上开封的物价居高,前夫所带钱财也很快用尽,为了生计,他打起了卖掉自己老婆的想法。
前夫是个精明的生意人,他知道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他认为以刘娥的美貌,一定能卖个好价钱,但谁能出的起这笔钱呢?他把目光锁定在了那些达官显贵的身上。
后来,龚美辗转找到了韩王赵恒手下的张耆,张耆就把刘娥献给了赵恒,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
当时赵恒十六岁,刘娥十五岁,一个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贵胄少年,整日过着担惊受怕的生活。一个是从小沦为倡伎的卑贱少女,整日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虽然两人年纪相仿,但由于刘娥极早地在社会上闯荡,见惯了形形色色的人,早已具备察言观色,洞穿人心的能力。所以他俩相遇后,赵恒对她一见倾心并将其留在宫中的最初原因,可能是她的性格、她的美貌、和她的逢迎之术……。
谁知此事很快被他爹知道了,赵光义嫌刘娥出身卑贱,将她赶出王府,并给赵恒安排了一门政治婚姻,就是杨家将里的那个潘仁美。
赵恒既不敢违抗他爹的命令,又割舍不下刘娥,只好将她藏在张耆家中,从此她就成为二奶,和赵恒过起了偷偷摸摸的生活,这一过就是十几年。
02内:刘娥是一个“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优秀女子
一个优秀的女人,她的生活阅历往往都是丰富的,刘娥也不例外。
由于刘娥从小就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后来又跟着龚美,从四川走到开封,在“行万里路”上,她阅尽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和人间困苦。
后来,虽说她做了无名无分的二奶,每天只能待在一个小宅子里,但这种平静安稳的日子,对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来说却是莫大的幸福。
最难能可贵的是,她很好地利用了这段清闲时光,不断充电学习,以“读万卷书”来武装头脑。正是有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知识积累与沉淀,才成为内外兼修的才女,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史书记载:
后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
正是因为刘娥的成功转型,所以她才越来越被赵恒所依赖,赵恒继位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刘娥接进了宫。
三、刘娥替夫守护帝业,赵恒没有爱错人刘娥蛰伏数年,将自己打磨成了一个有智慧,能包容,懂分寸的女子。所以她进宫以后,为人十分低调,不争不抢不嫉不妒,跟其他嫔妃处得也不错,从没因争风吃醋这些琐事去给赵恒添堵。
刘娥做皇后时已44岁,她将后宫大小事务也都处理得井井有条,还经常帮助赵恒批阅奏章。
赵恒到了晚年,身体出现状况已无力掌管朝政。此时,在这个波谲云诡的宫廷中,那些虎视眈眈觊觎权力的老狐狸也不在少数,在这危险关头,刘娥成了赵恒唯一可以依靠与信赖的战友,她帮助真宗处理朝政,展现出了惊人的智慧。
"凡处置宫闱事,多引援故实,无不适当者。帝朝退,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之"
读到这段历史时,浅阳一度很奇怪,刘娥一生无父无母无子,又没多少野心(除了临死前穿了一次衮服,让她炸了一下,基本找不到她喜欢权利的地方),为什么她要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她这一生到底图什么呢?
唯一能解释的,就是她对丈夫满满的爱,当初丈夫逆着全天下人给了她最珍贵的妻子名分,还把一个孩子送到她身边,那么她今生唯一不能辜负的就是丈夫,正所谓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所以赵恒没有爱错人!
宋真宗晚年得了精神病,经常爱胡言乱语,大臣李迪就想借此机会来扳倒刘娥。
“昨夜皇后以下皆云,刘氏独置朕于宫中。
赵恒说刘皇后晚上把他扣在宫中不让他走,李迪就说让真宗处置皇后。真宗反应了好一会儿才明白自己说错话了,又急忙矢口否认说根本没有这件事。
看到这段描写时,是不是感到很有趣?他们就像生活中的爷爷奶奶,爷爷得了老年痴呆,经常犯糊涂,奶奶怕他惹祸,就把他看管起来,但当人们谴责奶奶时,爷爷又坚决地站在奶奶一边。
所以赵恒对刘娥,如同当年的唐高宗李治对武则天一样,但刘娥和武则天又有不同,武则天是经营帝业,而刘娥是替夫守好帝业。
结语:
赵恒一个被誉为宋朝最懦弱的帝王,因妻子的才华、聪慧、和独立而依赖她,疼爱她,从十五岁爱到了她五十五岁。刘娥一个出身卑贱,无依无靠的青楼女子,她因丈夫的知遇、疼爱、和信任,成为丈夫晚年最坚强的依靠。
他俩的故事里没有权力与征服,只有简单的爱情,在风雨路上,他们互相需要,互相依赖,互相搀扶,最终有了最好的结局,留下了最温情的故事。
奸商荣记
人美歌甜还有才干,智商情商和手段也都是一流水准,所以宋真宗赵恒才喜欢她。
刘娥从一个歌女成为大宋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人,还跟吕后和武则天并列,这样的一个女人绝对不简单,更何况她还被人称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可见其在历史上的评价是很高的。
刘娥的出身其实并不低微,她的祖父刘延庆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大将军,父亲刘通是宋太祖时期的虎捷都指挥使,后来被封为嘉州刺史(四川乐山),其全家因此举家搬迁到四川成都华阳居住。
刘娥出生在蜀地,但在她两岁的时候,因为父母先后去世让她成为孤儿,所以不得不被寄养在母亲庞氏的娘家。庞家也不是什么富贵人家,等刘娥稍微长大一点之后,她就开始学习唱歌跳舞,十几岁的时候就成为了一名歌女,常年在外赚钱养家。
据说,刘娥年轻的时候就很漂亮,她唱的歌也十分婉转动听,还善于使用一种叫做鼗的乐器,所以她在当地名气很大。
因为家道中落,刘娥成为了下九流的艺伎,这是她的不幸。但更为不幸的是,在刘娥十三四的时候,庞家将她卖给了一个叫龚美的银匠为妻。龚美见刘娥能歌善舞,又听说京城汴京十分繁华,赚钱的机会非常多,他就带着刘娥去到汴京,让她以卖唱赚钱,自己也做点银器生意。
那时候汴京人口一百五十多万,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不过汴京的机会虽然多,但是生存并不容易,龚美在来到汴京之后不到一年,就因为赚的钱不足以支撑高昂的生活费用而产生了回老家的念头,但问题是他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
为了凑齐路费,龚美便打算将妻子刘娥卖掉,这件事刚好被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韩王赵元休(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赵恒)府上的属官张耆无意间知道了。
张耆十一岁的时候就在韩王府任职,是赵恒的铁杆亲信,他曾听赵恒说想找个蜀地女子为侍妾,就将这事放在了心上。
有一天,张耆在街上无意中遇到了龚美在卖刘娥,他见刘娥十四五岁,容貌美艳,还能唱歌跳舞,交谈之后又发现她也很聪慧,便打算安排刘娥先跟赵元休见个面。
赵元休出生于968年,他虽然只是赵光义的第三子,但他的大哥赵元佐因为同情叔叔秦王赵廷美被废为庶人,而二哥赵元僖又去世得早,所以他成为了赵光义实际上的长子,得到了赵光义的格外宠爱,也成为皇位继承人的第一人选。
赵元休出生于帝王家,从小就被赵匡胤所喜爱,赵光义登基为帝之后又将他接到宫中亲自抚养,所以他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了,整个大宋朝富贵无出其右者。赵元休十五岁的时候被封为韩王,虽然没有娶妻,但老婆却不少,有杜氏,曹氏和陈氏等若干侍妾。
虽然赵元休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就有了好几个老婆,但这些女子大多都是开国功臣或者朝廷大臣的女儿,赵元休是被迫娶她们为妻的,他也许并喜欢这样的女子。而蜀地自古以来就出美女,久在宫廷中生活的赵元休或许对蜀地女子有天然的好感,也难怪他会跟张耆说想娶一个蜀女为侍妾。
得知张耆物色了一个蜀女,赵元休立马来了兴趣,便跟刘娥见了一面,十分喜欢,于是将其接到王府居住。
张耆时为襄王宫指使,言于王,得召入宫,大有宠。
史书上说刘娥来到韩王府之后“大有宠”,也就是说赵元休非常宠爱刘娥,这足以见得刘娥确实貌美,跟赵元休的妻妾们不一样,赵元休十分喜欢他。
事实上,这个也很好理解,出自于贵族的宋朝女子因为被各种道德礼仪所约束,多数都是十分内敛和无趣的,但像刘娥这样长得貌美还很有才艺的“野花野草”,是很容易让一个见惯了宫廷贵妇的王爷为她倾倒的。这就像是吃惯了大鱼大肉的人,偶然间吃到一些农家饭菜,口味的突然转变会让人欲罢不能,吃得停不下来的。
所以说,赵元休对刘娥的喜爱,或许就只是图个新鲜感,但刘娥想要一直留在赵元休身边享受荣华富贵,光有新鲜感可是不行的。刘娥那时候对此事也没有清醒的认识,直到有一天发生了一件让她十分难堪的事情。
刘娥来到韩王府之后,跟赵元休如胶似漆,日夜待在一起。久而久之,赵元休开始日渐消瘦,这引起了赵光义的关注。赵光义以为是赵元休的乳母没有照顾好他,便将其召入宫中准备责罚她,但乳母却告诉赵光义,是因为赵元休正如跟一个叫做刘娥的歌女整日厮混,所以才日渐消瘦的。
赵光义大怒,他认为刘娥来历不明又身份低微,便下令将她逐出韩王府。为了杜绝赵元休跟刘娥继续往来,赵光义还给他找了个老婆,是北宋开国名将潘美的第八女,身份高贵且容颜美貌,赵光义以为这样就可以收住赵元休的心了,但事实并非如此。
迫于父亲赵光义的压力,赵元休便将刘娥给赶出了王府,让她暂时去张耆家居住。张耆也是个明白人,知道刘娥是未来皇帝的女人,所以对她很恭敬,而且为了避嫌,他还自此不在家中居住,而是在外面租了个房子另住。
起初,刚成婚的赵元休一度忘记了刘娥,但在张耆的安排下,赵元休在他府中再次见到了刘娥,刘娥以泪洗面,对赵元休百般撒娇,搞得赵元休旧情复燃,自此之后便时常到张耆府中与之私会。
随着刘娥年龄的日渐增长,她也意识到赵元休绝非普通的王爷,而是未来要成为皇帝的人物。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刘娥开始利用闲散时间学习知识,在长达十几年的漫长时间里,刘娥遍读各类书籍,特别是跟历史和政治有关的书籍,她都很认真学习。
等到赵元休在27岁正式被封为太子的时候,刘娥的文化底蕴已经很深厚了,而且她对国家大事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非常对赵恒的胃口了,因为他非常喜欢读书,也有远大的志向,而刘娥是为数不多能够倾听,理解和纠正他的人。
997年,赵光义去世,赵恒(立为太子的时候改名赵恒)继位为帝,他立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的第二女郭氏为皇后(赵恒嫡妻潘氏在赵恒登基前去世),并将刘娥接入宫中,封为低等级嫔妃美人。
当时的情况是,郭皇后贤惠有才干,在后宫的威望很高,刘娥出身低微,所以入宫后的地位不是很高。但刘娥接着在赵恒身边伺候的机会,越发频繁地展示自己的学识和对国事的独特见解,赵恒因此越来越欣赏她。
久而久之,赵恒开始让刘娥协助自己批阅奏折,每次遇到疑难问题,刘娥都能给出恰当的建议,赵恒因此越来越喜欢她,后来就逐渐离不开她了。
我们可以发现,刘娥之前学习的文化知识为她取得赵恒的信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是要比美貌和才艺更能让男人持久喜欢的一种特质。也就是说,刘娥已经从外在美上升到了内在美,已经完成了作为女人的质变,这是当时宫中很多妃子所不具备的优点。
到1012年的时候,刘娥已经成为德妃了,地位仅在皇后之下。不过那时候郭皇后已经去世四五年了,因为刘娥的出身低微,赵恒才不敢贸然立她为皇后。
赵恒的心思,刘娥自然是知道的,她同时还知道,只有成为皇后才能保住荣华富贵,但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那就必须使用一些手段了。一个叫做王钦若的大臣开始在赵恒面前上蹿下跳,极力鼓噪赵恒下决定立刘娥为皇后。
王钦若是个投机取巧,靠巴结上司和皇帝上位的人,他当时是宰相之一,位高权重。刘娥就是看中了王钦若的这些特质,所以有意拉拢他,最终将其召入麾下的。
在王钦若的不断建议下,赵恒决定下诏立刘娥为皇后,但宰相王旦却以生病为由,几天都不上朝,他实际上是在对立刘娥为后这件事进行无声的抗议。刘娥为人谨慎,得知宰相王旦和寇准等人在向赵恒抗议,觉得兹事体大,于是一面找到赵恒,说自己并不想当皇后,一面又让王钦若去给王旦做工作。
最后的结果是,刘娥越是推辞,赵恒越觉得她贤惠识大体,就越要立她为后。而王旦也最终也被王钦若说服,主动上了个奏折说支持立刘娥为后。就这样,刘娥在1012年的时候被正式册封为皇后,她那时候已经四十多岁了。
事实上,赵恒最宠爱的妃子,除了刘娥之外,还有杨淑妃,她在赵恒心中的地位可不比刘娥差,因为她出身更好也十分贤良淑德,赵恒走到哪都带着她。因为跟杨淑妃的感情要好,刘娥才得以跟着一起升迁,直到后来刘娥也成为赵恒身边不可或缺的妃子。
刘娥刚入宫的时候,不得不跟其他妃子争宠,但只有杨淑妃跟她情同姐妹,两人发誓同进退共荣辱。刘娥之所以能成为皇后,离不开杨淑妃的谦让和帮助,后来刘娥对她也非常好,做到了当初结拜时的承诺。
除了杨淑妃之外,刘娥的前夫龚美也是出过力的。龚美虽然卖掉了刘娥,但刘娥因为是个孤女,朝廷中没人帮她分忧,所以她就派人找到龚美,让他改姓叫刘美,并以兄妹相称,让他在赵恒身边任职。刘美也因此成为朝中红人,刘娥很多与朝臣沟通的事情,都是他具体负责了,他也因此成为了当时比较有权势的外戚。
由此可见,刘娥这个人还是很有情谊的,能够原谅一个曾卖掉自己的人,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度量的。
对于赵恒而言,他之所以坚持立刘娥为皇后,跟子嗣问题其实有很大关系。
赵恒之前有过五个儿子,但都不幸早夭。后来赵恒临幸了一个姓李的宫女,她在1010年为赵恒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
刘娥一直没能生下孩子,但她知道儿子对于对自己的意义有多么重大,所以她就将尚在襁褓之中的赵祯从李氏那里抱了过来,收为自己的儿子,并让杨淑妃跟自己一起抚养。
这件事对于李氏是极为残忍的,但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因为李氏身份低微,刘娥那时候虽然没有被立为皇后,但地位是宫中最高的,所以由她抚养也合乎情理,赵恒也觉由这样做对赵祯是最好的。
尽管赵祯不是刘娥亲生的,但她却对外宣称是就是自己生的,并且严禁宫人将此事说出去。因为赵祯的缘故,赵恒觉得刘娥虽然出身低微,但立她为皇后对赵祯是有利的,所以他最终没有听从王旦和寇准等人的劝阻,反而听信了奸险小人王钦若的建议。
刘娥成为皇后之后,野心开始膨胀,特别是赵恒后来逐渐生病了,刘娥开始代替她处理国家大事。据记载,刘娥的的能力非常强,不论是后宫之事还是朝中之事,她都处理得非常好,赵恒对她十分满意。
1019年,一件大事发生了,有大臣观测到太白昼现,经过占卜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女主昌!啥意思?也就是说,女人可能主导江山社稷了!指的是谁,自然是权势熏天的皇后刘娥了!
这件事非同小可,吕后和武则天的故事历历在目,赵恒当时病重,他十分担心刘娥危及赵氏江山,便向心腹大臣周怀正坦露了让太子赵祯监国的意图。
宰相寇准得知这件事之后,便秘密进宫跟赵恒商议,后来还草拟了太子监国的诏书。不料赵恒念及与刘娥的深厚感情,竟然很快就反悔了,还说“不记与准初有成言”,结果刘娥和心腹丁谓等人得知此事,还开始对寇准下手。
后来赵恒病情再次加重,刘娥指使奸臣丁谓弹劾寇准,在赵恒不知情的情况下,寇准连续三次被贬,最后被发配雷州,丁谓则取而代之,成为宰相之首。至此,朝政几乎被刘娥和丁谓等人把持,在赵恒身边服侍的人,因为害怕刘娥,竟不敢将哪怕是一句真话讲给他听。
周怀正见寇准被贬,心中愤懑不平,便决定发动政变,废刘娥,杀丁谓,扶持太子赵祯登基,让赵恒退位当太上皇。不料在政变前一天,周怀正拉宰相曹利用入伙不成,反被曹利用将事情泄露给刘娥。第二天,刘娥将周怀正等人一网打尽,寇准在军中的心腹也被一一铲除。
不久之后,赵恒去世,享年五十四岁,十二岁的赵祯登基为帝,尊刘娥为皇太后。
赵恒去世之前留下遗诏,“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也就是说赵恒让刘娥临朝称制,辅佐年幼的赵祯处理国事,但许多人认为这封遗诏是假的。
不管怎么说,赵恒的时代结束了,赵祯年纪稍幼,他的大娘娘刘娥和小娘娘杨太妃(即杨淑妃)是他最大的依靠。由于刘娥严格封锁了消息,所以赵祯一直都认为自己的生母是刘娥,他因此对刘娥毕恭毕敬,所有国家大事都交给刘娥处理。
为了收拢权利,刘娥先后铲除了丁谓和曹利用等人,朝中再也无人可以跟她掰手腕,她因此大权在握,也开始有了一些其他更大的野心。
有一次上朝的时候,刘娥问大臣,武则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大臣都说,武则天是一个差点断送大唐江山的人。刘娥见大臣这么说,就不再说话了,但这并没有打消她称帝的野心。
许多大臣得知刘娥有称帝的野心,便开始巴结她,殿中丞方仲弓上书说,请刘娥行武后故事,权知开封府尹(代理开封府尹)程琳也送给刘娥一副武后临朝图,暗示她登基称帝。
很多大臣都不敢反对,只有性情刚直的大臣鲁宗道说,您要是称帝了,您的儿子怎么办呢?这戳到了刘娥的痛处,因为赵祯虽然不是她亲生的,但她对赵祯视如己出,倾注了很深的感情,她确实有些不忍心。
刘娥虽然心中不忍,但她还是有些时候确实难以按捺住当皇帝的冲动。1032年,刘娥下旨说,自己将穿着帝王之服去太庙行祭祀大礼。众大臣听说之后都很着急,礼部侍郎薛奎上书说,太后穿着皇帝的服饰去太庙,是以皇帝的身份去,还是以后妃的身份呢?
刘娥无法作答,但依然穿着帝王之服去太庙祭祀。第二年,刘娥又不顾大臣反对,第二次穿着帝王之服去太庙祭祀。
这件事造成的影响很大,很多人都认为刘娥要篡位称帝,所以大臣们都上书赵祯,要他收回皇权。但赵祯是个非常孝顺的人,他对大臣们的建议置之不理。事实上,赵祯二十多岁了还只是个傀儡皇帝,他心中一直烦闷,但碍于孝道,他一直对刘娥言听计从,没有表现出半点不满。
其实,事情的关键点还在于,赵祯认为刘娥就是她的生母,而杨太妃则是抚养他长大之人,所以他不会对这二人的所作所为有半点不满。但赵祯不知道的是,他的亲生母亲李氏早就被刘娥发配到赵恒的永定陵守陵去了!
这里简单介绍下李氏,她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后她就削发为尼。刘娥入宫之后,有一次去庙里上香,见到了貌美的李氏,便将她带到宫中。实际上,那时候刘娥因为年纪大了,担心自己生不下儿子,便想“借腹生子”,让李氏代替自己生儿子,还得到了赵恒的同意。
后来李氏被安排给赵恒侍寝,结果真的生下了儿子赵祯,赵恒给她取名赵受益,并对外宣称是刘娥生的儿子,刘娥因此被封为德妃,后来又成为皇后。
而李氏因为生下儿子,被封为昭仪。赵恒去世后,李氏又被刘娥封为顺容。刘娥担心赵祯知道李氏的真实身份,便让她去给赵恒守陵,其实就等同于流放或发配,因为她的生活还艰苦,而且行动被严密监视,不得与外界来往。
李氏性格温和,她知道自己身份低微,无法成为皇帝的母亲,所以她没有怨言,只是日日夜夜为赵祯祈福。直到赵祯登基十年之后,李氏去世,享年四十六岁,被刘娥追封为宸妃,所以我们常称之为李宸妃。
事实上,刘娥知道自己亏欠李宸妃,所以在她生前就曾派遣刘美去寻访她的家人,她的几个兄弟子侄因此都成为吃皇粮的朝廷官员。
而李宸妃也知道刘娥的意图,所以她从来不对别人说自己是皇帝赵祯的亲生母亲,她后来病重的时候,刘娥派人去给她看病,她也不提出要见儿子赵祯一面。所以李宸妃没能在死前见儿子赵祯一面,这是她人生最大的遗憾之一。
李宸妃去世之后,刘娥只是用普通宫女的礼仪将其安葬,但宰相吕夷简作为一个老派政治家,善意地提醒刘娥说,如果想要保存刘氏一门,那么李宸妃就要厚葬。吕夷简的意思是,如果未来有一天赵祯知道李氏才是他的生母,那么刘娥的家族就危险了,所以要厚葬李宸妃,才不至于让赵祯疑心。
刘娥深以为然,便用皇后的礼仪将李宸妃下葬,还用水银给她的尸体做了防腐处理。
宸妃当以后服殓,用水银实棺,异时勿谓夷简未尝道及。
这件事正如吕夷简所料,后来帮了刘娥大忙。
1033年,刘娥病重,她死前依然穿着皇帝服侍,赵祯去看望她,她自知已经没有任何可能当皇帝了,便命赵祯让人将她的皇帝服饰脱下,再换上皇后的服饰。宫女们为刘娥刚换完衣服,她就去世了。
刘娥死后,曾因反对刘娥而遭受打压的宋太宗第八子燕王赵元俨(影视剧中八贤王的原型人物)进宫对赵祯说,赵祯是李宸妃所生,而李宸妃则是被刘娥害死的。
这是赵祯第一次知道自己的生母是李宸妃而不是刘娥,他因此非常悲痛,连续好几天都没有上朝,还下罪己诏责怪自己没有察觉这件事。
后章献太后崩,燕王为仁宗言:“陛下乃李宸妃有所生,妃死以非命。”仁宗号恸顿毁,不视朝累日,下哀痛之诏自责。
想想看也是,将不是自己生母的人当做生母那样对待了几十年,自己的生母却被自己晾在一边十几年,后来还在皇陵遭受委屈,最后年纪轻轻就去世了,赵祯心中的痛苦和愤懑是可想而知的。
不久之后,赵祯便派人包围了刘氏亲眷的府邸,还派人去对李宸妃进行开棺验尸,查找她的真实死因。令赵祯感到意外的是,他见到母亲李宸妃穿着皇后服侍,还有水银作为防腐剂,这显然是皇后才能享受的规格。赵祯因此断定李宸妃是正常死亡,而不是被刘娥迫害的。
但当时宋朝百姓都在流传刘娥害死了皇帝生母李宸妃,赵祯担心江山社稷不稳,于是下令不再追查李宸妃的具体死因,而是下诏澄清了此事,还亲自带着大臣们去给刘娥的陵墓祭拜,并哭着大声说,大娘娘一生清白了!刘娥的名誉因此得以保全。
事实上,赵祯对刘娥是有恨的,但他是个仁慈之人,也是个顾大局识大体之人,他知道朝中很多人都是刘娥一手提拔的,如果追究刘娥的罪责,对自己是很不利的,所以他宁愿委屈了生母李宸妃,也要保证刘娥的名誉不受损。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仁宗认母的故事,至于说狸猫换太子之说,只是演义杜撰的罢了。李宸妃最终也被赵祯追封为章懿皇后,跟刘娥一起配享太庙,她的族人得到了赵祯的重用,甚至还有人娶了公主为妻。
庆历中,改谥章懿,升祔太庙。拜用和为彰信军节度使、检校侍中,宠赉甚渥。既而追念不已,顾无以厚其家,乃以福康公主下嫁用和之子玮。
也许是因为赵祯觉得亏欠生母,所以才对她的族人十分厚待,也算是他在弥补缺失的孝道吧。而刘娥的家人也没有受到波及,刘美一生荣华富贵,他的族人也有鸡犬升天,后来都得到了赵祯的重用,为朝廷做出了很多贡献。
总结一下:
刘娥之所以得到赵恒的格外宠爱,除了是因为她人美歌甜,但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个勤奋上进的人,也是一个见识非凡的人,更是一个手段丰富的人。
刘娥有才能,治理后宫和国家有井井有条,其才能不输给吕后和武则天,但她之所以名流千古,是因为她守住了底线,到死都没有从养子赵祯手中夺取江山,这一点是十分难得的。
历史上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是假,赵恒和刘娥借腹生子才是真。刘娥之所以能够得到赵恒的信任,一是因为刘娥的治国才能,二是因为她帮助赵恒有了唯一的继承人,这两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她能够笼络住赵恒之心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