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妃在光绪年间和姐姐珍妃不睦,抚养溥仪后又逼死溥仪生母,如何评价她的一生?
漂泊的云wy368
谁是姐,谁是妹,你先搞清楚再问,笑死人吧
鼠心情
大清未代许多臭事!应在神武门作个西太后跪象!
拉拉爱旅游
说到光绪皇帝,喜欢历史的人可能都知道,他这一生过得很苦,被慈禧太后压制了几十年,最后中毒而死。他最喜欢的妃子珍妃被慈禧太后推进了井里处死,而他的皇后是慈禧太后的侄女,一个他极度不喜欢的女人。
在光绪皇帝的身边,其实还有一个另外女子,她的一生,堪称传奇,这个女子就是瑾妃。
瑾妃和珍妃是亲姐妹,俩人一起参加了慈禧太后主持的所谓的给光绪皇帝选后妃的海选,实际上,那次海选相当的假,因为慈禧太后早就选定了自己的侄女做光绪的皇后,也就是未来的隆裕太后。
从现存的照片上看,虽然是姐俩,但瑾妃无论身材、样貌还是才华,都比自己的妹妹珍妃差了很多。当然,这个差也要看跟谁比,跟隆裕皇后比,瑾妃的条件还是说得过去的。最主要的是,她是珍妃的姐姐,光绪皇帝爱屋及乌,对瑾妃也很照顾。
于是,瑾妃的前半生,就过得相当的不如意。
虽然瑾妃这个人的脾气很好,性格也很和顺,在宫里颇有贤名,连被人起一个胖娘娘的外号,她都乐呵呵的不当回事。但是,在慈禧太后的眼里,珍妃和瑾妃这姐俩是一体的。
珍妃每一次倒大霉的时候,瑾妃都会受到牵连。光绪二十年(1894年),长期对珍妃积怨很深的慈禧太后,抓住了珍妃做的一件错事,恶狠狠的整治了珍妃,也牵连到了瑾妃。
这次发生在宫内的惊变,被记载在了当时的不少史料里。根据清宫档案记载,珍妃在十月二十八日这天遭到了"褫衣廷杖",即扒去衣服打。光绪皇帝的师傅翁同龢曾在慈禧面前为珍、瑾二妃求情,建议缓办,但遭到拒绝。结果,不仅珍妃受到惩处,连瑾妃也受到妹妹的牵连。
后来,慈禧太后干脆直接清理了珍妃身边的太监和宫女团队,有的太监和宫女被秘密处决或者当廷打死,有的则被发配到边远地区。
在这次事件中,瑾妃也挨了打,而且名分也被降为了贵人。但是和自己那个锋芒毕露,一辈子不甘心做笼中鸟,各种喜欢冲破枷锁的妹妹相比,
瑾妃是一个十分谨慎、小心的女子,她前半生过得很凄苦,自己的丈夫对自己感情并不深厚,还总是要跟着妹妹一起倒霉,但她心态很乐观,或者说她巨能忍。
最后,她活的比自己的妹妹,慈禧太后甚至隆裕皇后都长。
珍妃被处死的时候,瑾妃没有受到牵连。后来宣统皇帝溥仪做了皇帝,隆裕变成太后垂帘听政,瑾妃的好日子就到来了。
瑾妃和隆裕太后的关系是不错的,因为这两个女子都不招光绪皇帝的喜欢,在宫里就经常唠唠家常。现在隆裕太后垂帘听政,瑾妃被提升为了皇考瑾贵妃。在宣统皇帝逊位后,上徽号为端康皇太妃,瑾妃和溥仪的关系似乎不坏,溥仪称她为皇额娘,每遇年节还会请她一同欢庆。
前半辈子隐忍、装孙子、战战兢兢的瑾妃,在隆裕太后去世以后,成了皇宫里地位最高的女人。于是,她开始把之前的隐忍转化成了威风。
在现在很多电视、电影作品里,清朝灭亡之后,在留在宫里住的皇族一家子人里,瑾妃是一个人人都怕的对象,而宣统皇帝溥仪尤其怕她,她俨然成了溥仪的亲妈,对溥仪什么都管。
在真实的历史上,瑾妃并没有剧里这么嚣张和作威作福。当然,她的确在宫里说一不二,在给宣统皇帝选择后妃这件事上,都是她拍板做的决定,选择婉容做了皇后。
隆裕太后去世了,宣统皇帝的亲生母亲又只是王爷的福晋。礼法上,瑾妃就成了宣统皇帝在宫里的母亲。而瑾妃的晚年生活,过得也十分的滋润。地位高了,又享受着民国政府给的巨额津贴和优厚待遇,瑾妃开始充分享受人生了。她喜欢书法,喜欢听戏,尤其喜欢吃。
据说,瑾妃是民国初年有名的美食家,她所居住的永和宫,是当时北京城里各种美食的品评场所。哪家饭店的菜好吃不好吃,有瑾妃一句话,就能够定性。瑾妃身材比较圆润,特别喜欢吃酱肘子,而且她还特别喜欢把好吃的赏赐给王公大臣。
民国十三年(1924年),享受了十几年好日子的瑾妃去世,年五十一。比起自己一辈子想着逆天改命,最后横死水井的妹妹,比起和她一样凄凉半生,然后没享几天福就成了清朝亡国罪人,含恨而死的隆裕太后,瑾妃的生活真的滋润多了。
但令人唏嘘不已的是,后来,瑾妃的墓被一群强盗盗了。有一部有名的电影夜盗珍妃墓,反映的其实就是瑾妃墓被盗的场景。
瑾妃最终落得一个这样的结局,让人着实唏嘘不已。
无忧
瑾妃并没有与妹妹珍妃不睦,她不及珍妃貌美,也得不到光绪的宠爱,但她从来没有因此嫉恨过妹妹珍妃。至于珍妃被慈禧杀害,瑾妃也是后来追上逃亡大队之后才知道的,慈禧大权在握,即便珍妃死在瑾妃面前,她也没有任何办法。所以珍妃的死不能怪瑾妃没有争取、没有帮妹妹说话,相反后来慈禧光绪都死了,她成了皇考皇贵妃,才敢将妹妹的棺材从宫女的墓中挪到妃嫔的墓之中,在珍妃井前为妹妹立灵堂。
相比于妹妹的轰轰烈烈,瑾妃虽然活了下来,却一生凄凉。我们看珍妃当年做得一切,会觉得她有着现代女性的开明思想,无畏无惧,是晚清一抹明亮的色彩,其深明大义甚至赶超光绪。而妹妹瑾妃的性格与之相反,她拘谨小心,既要忍受光绪的冷漠,还要时时提防慈禧。珍妃有光绪护着可以为所欲为,慈禧将这些怒气发泄到瑾妃身上。可以说作为姐妹,瑾妃为珍妃受的苦也不少。
瑾妃是个胖姑娘,被宫人称为胖娘娘,她也的确心宽体胖,表面上沉默不语,心中也如明镜一般。戊戌变法失败,珍妃被幽禁,降级。瑾妃因为受到妹妹的牵连,一下子从妃位降级到了贵人。后来慈禧大寿高兴起来,又寻她开心,恢复到了妃位。再往后又因为珍妃忤逆牵连降级为贵人,第二年又被恢复妃位。
这升升降降,瑾妃从容待之。身在这样的后宫,面对这样的丈夫,她大约也心如止水,早就看淡了。慈禧逃出紫禁城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带瑾妃,而是瑾妃一个人追着大部队逃过去的。瑾妃在后宫之中微不足道,只有在珍妃出事的时候才会被慈禧想起来一起株连。这样的人生,她对妹妹却没有恨,为妹妹的死伤心流泪,安葬珍妃,她已经是一位难得的宽宏之人。
时间流转,瑾妃用事实证明,只有活着才是后宫的真理。因为瑾妃在四位太妃之中最为年轻,能够接受先进思想,在伪朝廷之中的地位反而有所提高。瑾妃年轻的时候受到的压抑太大,整日活在心惊胆战之中,她晚年终于有了权力和自由,却陷入迷途性格极端,动辄发怒。溥仪的生母来宫中觐见,却被她出言凌辱。作为皇帝的母亲竟然被这般数落,她自然是受不住,回去之后就吞鸦片自尽了。
这件事不仅对溥仪,对瑾妃自己的影响也很大,她深刻反思了自己所做的一些,此后性格也有所收敛,对皇亲贵族保持着亲和谨慎。
丁丁丁丁丁毛
光绪一生有三个女人,一个是慈禧的外甥女隆裕皇后,一个是最得光绪宠爱的珍妃,还有一个就是慈禧不疼光绪不爱的瑾妃,但不得不承认,瑾妃却是这三个女人中,笑到最后的一个。为什么这样说呢?
(隆裕瑾妃珍妃旧照)
瑾妃是满洲镶红旗人,她和珍妃是姐妹,都是户部右侍郎长叙的闺女。
1888年,光绪帝到了大婚的年纪,在选皇后的典礼上,不希望光绪沉迷酒色的慈禧,给光绪安排了三个女人。
一个是高而驼背,长相木讷,相貌平凡的隆裕。一方面是因为隆裕是她的外甥女,本着肥水不能流到外人田的想法而安排;另一方面慈禧想让隆裕替自己盯着光绪。所以,隆裕被安排成了光绪的皇后。
另两个都是户部右侍郎长叙的闺女。虽说是姐妹,但两人区别特别大,妹妹珍妃皮肤白皙,相貌秀美,人又聪明伶俐,性格活泼。姐姐瑾妃却又矮又胖,相貌平平,性格也较妹妹沉稳得多。
刚入宫时,瑾妃和珍妃都被封为嫔。
乖巧可爱,善解人意的珍妃根本不用使手段,就得到了光绪的宠爱。
至于隆裕和瑾妃,光绪对她二人却不理不睬,让她二人饱受冷落。
光绪的态度让隆裕非常生气,免不了常在慈禧面前哭泣告状。
相对于隆裕而言,瑾妃却要淡然得多。
一方面她深知自己无论相貌还是才气,都不如珍妃;另一方面,隆裕都不得宠爱,她也就释然了。
(慈禧旧照)
1894年,慈禧六十大寿,举国欢庆。宫里更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慈禧在众人的恭贺下,心情倍儿高兴,于是大加封赏,瑾妃和珍妃也被晋升为妃。
说句实话,珍妃受宠,瑾妃没有沾到一点光;然而珍妃受罚,瑾妃却也得躺枪,这就让瑾妃不高兴了。
原来,珍妃仗着光绪宠爱,不仅敢当面顶撞慈禧,还在外面大肆卖官鬻爵,赚了不少银子。
慈禧知道后,怒不可遏,连带着啥也没干的瑾妃,也跟着珍妃受罚挨板子,又被降为贵人。
这事让瑾妃感到很冤枉,但她也无可奈何。毕竟一入宫门深似海,自己又没个依靠,找谁说理去呢!
瑾妃有一个优点,她很能看清现实。所以挨了打受了罚,她还是老实呆着,只管吃好喝好。慈禧让她干嘛,她还是干嘛。
也正是因为瑾妃本份听话,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时,珍妃被慈禧逼着投井而死,她却没再受牵连,跟着慈禧和光绪西逃,一路上没有受什么委屈。
慈禧和光绪去世后,隆裕被尊为太后。宣统帝溥仪继位时,瑾妃按例被封为皇太妃。在四大太妃中,她最年轻,思想也最开通。
(瑾妃旧照)
当然,由于光绪在世时,她不受宠爱。光绪和慈禧去世后,她没有参与同治遗孀瑜妃她们争夺皇太后的阴谋,所以在隆裕太后成为掌权人后,对她还算宽厚,她的日子也比之前要安逸。
当时隆裕太后既要操持国政,又要抚育溥仪。国家摇摇欲坠,眼看就要灭亡。不知所措的隆裕,脾气难免暴躁,年幼的溥仪对她少有亲近。
瑾妃住在永和宫里,她不关心外面的大事,也不用焦虑清廷的存亡。她每天要思考的东西不多,一是画点什么?二是吃点什么?
除了这些,她高兴时,还喜欢让溥仪喊她额娘。
她虽是个胖子,倒还有趣。因此孤单的溥仪最喜欢给她请安,顺便在她这里呆上一阵子。
隆裕颁布退位诏书后,溥仪成了逊帝。然而隆裕一直以灭亡清廷的罪人自居,从此深居简出,常常以泪洗面,不久便在抑郁中病逝了。
隆裕去世后,瑾妃得到袁世凯的支持,得到了抚养溥仪的资格。因此,溥仪又尊她为皇贵太妃,成了四太妃之首,地位仅次于太后。
(溥仪旧照)
瑾妃顿时来了精神。毕竟在慈禧在位时,她活得战战兢兢,唯恐一不小心,受到慈禧责罚。后来隆裕在位,虽然不用胆战心惊,但基本也没有她啥事,所以她一直活得默默无闻,持守唯谨。现在虽说清廷已经没有了,但在紫禁城里的小朝廷中,她也好歹算是熬出头了。
瑾妃掌握权力后,便处处钳制溥仪,还派太监盯着他的一举一动。除此外,她还对另三位皇太妃责难不断,对宫女太监更是非打即骂,动辄就把犯了错的宫女太监,撵出宫去。
一时上上下下的人,都对瑾妃心怀不满,就连溥仪对她意见也很大。
有一次,溥仪穿了一件新式西装,瑾妃看到后,发了很大的脾气,要他脱下来。结果溥仪在宫女太监的怂恿下,和她争吵起来。
瑾妃大为光火,立刻把溥仪的生母瓜尔佳氏和祖母刘佳氏专门叫进宫来,好生把她们教训了一顿。直把瓜尔佳氏和刘佳氏吓得跪下磕头不断,又一再哀求,好歹才让瑾妃解了气。
然而瓜尔佳氏也是名门之后,哪里受过这样的气,回去便吞了鸦片自杀了。
事后,瑾妃害怕溥仪追究,对溥仪的所作所为,也就不再过多干涉,好歹和溥仪的关系才又融洽了一点。
1924年秋天,瑾妃受了风寒,不久便病逝了。卒年51岁。
不久,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溥仪和其他人不得不离开了紫禁城。
又过了半个月,瑾妃的棺椁才离开紫禁城,并被葬于光绪陵寝旁边的妃园陵中,成为清末最后一位葬于清西陵的妃子。
(参考史料:《清史稿》清德宗实录)
sakura秀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同为光绪妃子的瑾、珍二妃,按照年龄来说,瑾妃是姐姐,珍妃是妹妹,两人都是户部右侍郎长叙的女儿,同时入宫侍奉光绪。
关于瑾妃和珍妃之间的感情,其实史料中少有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后宫中争宠的行为十分常见,而姐妹二人中,珍妃不仅非常漂亮,而且性格开朗,又多才多艺,深得光绪的宠爱。
要知道,在光绪的后妃中,珍妃是最受宠爱的,正宫皇后隆裕则一直在守活寡。至于瑾妃,则既不像珍妃得宠,也不至于像隆裕太后那般惹光绪厌烦。不过,两人同时入宫,瑾妃不如妹妹珍妃受宠,心中有所不满倒是肯定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光绪与慈禧暗中角逐的过程中,瑾、珍二妃及其宗室,是站在光绪这一边的,同属帝党一派;皇后隆裕则是慈禧的心腹,她们两人对瑾妃和珍妃是比较抵触的。
特别是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主战的光绪重用瑾、珍二妃堂兄志锐,引发慈禧不满。当时,光绪曾处罚了主和的李鸿章,而慈禧则找了个借口,一度将瑾妃和珍妃贬为贵人。
但在两人之中,慈禧最恨的却是珍妃,因为光绪宠幸珍妃,进而对慈禧的侄女、光绪的表姐、皇后隆裕不问不顾。所以,到八国联军直扑北京时,慈禧命人将珍妃投入井中给杀了。
相对于惨死的珍妃,瑾妃的下场则要好得多。她这个人比较长寿,在光绪、慈禧驾崩后,先是隆裕掌权,控制着年幼的溥仪。不过,到溥仪退位后,隆裕郁郁而终,瑾妃成了紫禁城内辈分最高的女人,成了四大太妃之首。
由于清亡后,有一份清室优待条件,使得包括溥仪、瑾妃等在内的一干人等,还能在紫禁城内作威作福。在后宫中地位最高的瑾妃,与溥仪闹矛盾,便朝着溥仪生母瓜尔佳氏出气,罚她下跪。结果,瓜尔佳氏一生气,吞食鸦片自尽了。
到1924年时,瑾妃刚过完中秋,便感染了风寒,不久便一命呼呜了。不过,瑾妃死的也很是时候,因为不久之后,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就把溥仪等人从紫禁城轰了出去。
至于说如何评价瑾妃,其实倒也没有什么值得多说的。简单来讲,这个人的命算是比较好,生的不错,死的也是时候,一生中出了嫁的丈夫不太宠爱自己,别的事儿倒也蛮顺心,过了一辈子锦衣玉食的生活。
驴奔奔
光绪的瑾妃,是清末最有趣的一个女子。
光绪这辈子一共只有三个老婆,分别是隆裕、珍妃、瑾妃,其中瑾妃最低调。如图,光绪总共活了38年,当了35年皇帝,但是后宫佳丽的质量水平,实在是不怎么样。至少比起溥仪的一后二妃差太多了。
好事者给光绪的这三个后妃都取了外号,隆裕有先天性驼背,所以叫“罗锅皇后”,瑾妃身体比较发福,叫“胖贵妃”,珍妃则是曾经卖官鬻爵,被叫做“卖官贵妃”。这三位,都不是省油的灯!
瑾妃和珍妃是亲姐妹,都是户部右侍郎长叙的女儿,属于满洲镶红旗。这相当于财政部副部长的女儿,这个及时不嫁给皇帝,也是妥妥的官二代啊!
进入后宫,珍妃因为长相甜美又善解人意,得到了光绪的宠爱。可是光绪很明显会错意了,慈禧作为严父加严母的大家长,只给光绪娶了三个女人,很明显不想让他把心思放在女色上,应该好好想想如何尽孝道。隆裕受冷落,南面找姑姑慈禧太后去告状;瑾妃也受到冷落,则是直接忽略,whocare?
珍妃受宠的时候,卖官鬻爵赚了不少钱,瑾妃作为亲姐姐,那是一点好处没捞到。可是甲午年珍妃得罪慈禧,降为贵人,瑾妃也受到株连。没关系,咱在后宫主要负责吃饭,管饱就行!
1900年,慈禧要带光绪逃出紫禁城,珍妃居然出来要求留守。慈禧二话不说给他扔进了井里。这一次,瑾妃充分发挥“谨言慎行,明哲保身”的原则,居然逃过一死,加入了慈禧的逃难大军。
1908年,慈禧老佛爷驾鹤西去,捎带脚带走了干儿子光绪。隆裕皇后升级为隆裕皇太后,瑾妃因为没有参与宫斗,也水涨船高成了瑾太妃,位列四大太妃之首。
问题来了,光绪死后,明明只有一后一妃,另外三个那里来的?其实他们是光绪的哥哥同治的妃子,估计长得太丑了,同治死在八大胡同,她们责任也不小。所以慈禧留他们或者已经是万幸了。
隆裕太后背着一个小罗锅,心理压力太大,袁世凯吓唬记下就给主动退位了。这个干的太漂亮,以至于爱新觉罗老祖宗太想念她了,退位第二年就死掉了。
于是,瑾太妃万万没想到,自己在后宫当了十几年的吃货,居然忽然就成了后宫之主了!另外三个太妃,都是不中用的老东西,无需挂怀,威胁最大的是谁?没错就是瓜尔佳!
瓜尔佳,就是关之琳、关晓彤、关凌、关牧村的瓜尔佳,这里的瓜尔佳就是光绪的生母,荣禄的女儿!当初荣禄勾结慈禧老妖婆弄死我老妹珍妃,如今报仇的机会终于来了!
(话说瓜尔佳氏作为满洲八大姓也真厉害,现在还扛着北京娱乐圈的头把交椅呢!)
瓜尔佳氏,作为载沣的正妻,醇亲王的少奶奶,俨然是皇族的领袖人物。爱新觉罗家的小崽子们都急得跳脚,恨不得弄死袁世凯报仇雪恨。可是瓜尔佳氏恰恰相反,居然花钱行贿袁世凯部下(原先也是荣禄部下),胖太妃绝对瓜尔佳挺靠谱,拿出内廷很多钱作为活动经费。
没想到,瓜尔佳氏拿着钱,全打了水漂,钱丢出去,北洋将领们压根没有打算复辟大清!面对胖太妃的责问,瓜尔佳无言以对,只好下跪讨饶。胖太妃骂了一个时辰骂累了,让瓜尔佳和婆婆(慈禧的妹妹?)在大殿外跪了整整一上午!
瓜尔佳气坏了,直接回家上吊自杀了!
胖太妃,则是继续胡吃海塞,长得更胖了。终于,即将离宫的1924年,她居然未卜先知的死在了紫禁城,终年51岁。幸好死的早,再晚几个月,都进不了皇陵了。
这就是胖太妃的一生,混吃等死的一生,幸运的一生,这样的脑子,这样的相貌,在宫斗剧中能活几分钟?
lhsarah1990
我们经常用来证明清朝皇帝拥有三宫六院却不那么幸福的例子就是这张照片。照片的主人就是瑾妃。
瑾妃找了半天自己年轻时的照片,没找到,她只好含泪找出她妹妹珍妃的照片,告诉我们她姐儿俩相貌区别原本不大,然后会用这张妹妹的照片控诉,人家当年也是美美哒。
是什么把一个天真烂漫的萌妹子变成了一个天天捧着酱猪蹄狂啃的肥婆?答案当然是岁月,要我说主要还是得赖岁月中遇到的那个人。那个人当然是光绪。
瑾妃自打16岁进宫就没受过宠,一是她性格内敛,缺乏妹妹那样喜欢玩COSPLAY的表现张力,二是,我们说,光绪帝那方面的功能多少有些受限,这一点从他没有子嗣、体弱多病、没几个妃嫔方面都能看出端倪。长时间的干旱,干旱。瑾妃外表没事,内心一万个草泥马滚滚奔腾。但是得憋着,那是自己的亲妹妹。
妹妹珍妃在与慈禧、隆裕皇后斗法的时候,多半是以失败告终,惨遭叱骂,瑾妃还在边上憋着,一方面自己人轻言微,一方面未必没有隐隐的快意,活该!再让你受宠!
珍妃自然跟她会有罅隙,你到底哪拨的?但她仍旧只是憋着,这种表现使得她在慈禧和隆裕面前过关,珍妃因忤逆太后获罪被廷杖,憋着;珍妃被降为贵人,憋着;自己也被连带降级,憋着;珍妃被投入井中,,,不想憋也得憋着。
憋着憋着,就憋出毛病来了,首先长时间的缺乏灌溉,妥妥的影响内分泌系统,再加上爱吃酱猪蹄泻火的好习惯,身材被催成了“胖娘娘”,再也恢复不过来。这玩意儿属于恶性循环,越不蒙临幸就越吃,越吃越胖越不得临幸,在光绪皇帝的漠视下(他也恨心上人的这位姐姐为何见死不救),基本也算是破罐子破摔了。1908年,光绪死了,很好,解脱了,再也不用惦记了。慈禧死了,更好,她也不用再胆战心惊了。1913年,连隆裕皇后都死了,太好了,她端康太妃终于熬出来了。溥仪继承同治为嗣,兼祧光绪皇帝,她端康太妃便是小逊帝唯一的尊长,饱受婆婆虐待成长起来的媳妇熬成的婆婆最变态,瑾妃摆的谱儿也很大,那基本属于紫禁城北区一霸,南区让民国管着,她也不敢伸手不是。溥仪的生母瓜尔佳氏被她整治个够呛,轮尊卑,人家才是正统出身,于是瓜尔佳氏只好对她十分“尊重”。俩女人在私底下就爱倒腾一件事,那就是复辟,为此变卖了许多珍宝,绝大部分用于与军阀联络感情,往往礼物到位,感情没激发出来,被人卷了不少钱财。俩人还琢磨着投资地产,想把资金升值,补回亏空,没想到又受了房地产中介的骗,大量财产换回不少假地契。为此,瑾妃没少和瓜尔佳氏滞气,动辄给瓜尔佳氏甩脸子,污蔑她是把钱中饱私囊,瓜尔佳氏百口莫辩。有一次,正值青春逆反期的溥仪顶撞了瑾妃几句,瑾妃倒是不能把小逊帝怎么着,一着急就把火发在了瓜尔佳氏身上,责罚瓜尔佳氏和溥仪的祖母跪在永和宫外整整一上午,瓜尔佳氏不堪受辱,回来就吞鸦片和金面儿自杀。溥仪和生母瓜尔佳氏1924年9月24日,骄傲的小老太太端康太妃终于在51周岁这年辞世,她不知道,再过一个多月,冯玉祥派来的鹿钟麟就会冲进紫禁城把小逊帝和她们全部轰走,假如多活一个多月,她注定会跳起来与鹿钟麟势不两立!再也不见
光绪14年(1888)年农历十月初五,一道懿旨自紫禁城飞出,穿过粉子胡同,钻进了一扇朱色大门,最后落在之前因“大不敬”而入罪的前礼部侍郎长叙家中。
懿旨内容,乃册封他的两个女儿为光绪皇帝的瑾嫔和珍嫔。
光绪的“一后二妃”中,两位妃子都是自己的女儿,这在一般人看来,是泼天喜事,可对于长叙一家尤其是这对姐妹的母亲而言,这是祸从天降:
一来宫廷法规森严,加之慈禧脾性古怪狠厉,担心女儿不仅要时时受气挨打,或许还会引来灭顶之灾;
二来只要女儿进了高墙之内,日后想再见一面,那就是千难万阻了。
所以自接旨到两位女儿上轿进宫,这位太太都不曾有过一丝笑容。两位妃子上轿当天,跪在她面前告别,太太却伸手各打了两位女儿一嘴巴,说道:
“只当我没生你们两个女儿”
转身走进里屋时,泪水却夺眶而出。
她的担忧一点也没错,只不过那些噩梦更多是发生在小女儿珍妃身上。
俩姐妹就这么进了宫,就此步入她们截然不同的命运轨迹。这一年,姐姐瑾妃15岁,而妹妹珍妃,才13岁。
当年长叙入罪后,郁郁寡欢最终离世。一家里外事务的担子落在了他的妻子身上,而在完美处理这些事务之余,她还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为了培养两个女儿,她请来了文采出众、思想先进的文廷式做她们的启蒙老师。
有如此老师启蒙,加上曾经在广州这等先潮之地生活了几年,令两位妃子在明晓诗书礼仪之外,还种上了“维新改革”思想的因子。
当然,这种因子最终只在珍妃的身上爆发,而瑾妃则将它压了下来。
与这对姐妹同时进宫的,是皇后隆裕,这位被后人戏称为“罗锅皇后”的女子,毫无姿容可言,之所以能册封皇后,无非是她姑姑慈禧一手操作的结果。
所以,自始至终,隆裕都不曾得到光绪的垂青。而珍妃一进宫,就将光绪的目光紧紧吸住了。
据经常服侍珍妃洗澡的宫女所言,珍妃长有一小鹅蛋脸,双眼皮,五官清秀,全身洁白无瑕。而除了姿色出众和才艺双绝,最重要的是,她性情爽利明朗,这于自幼闷在宫墙之内的光绪而言,简直妙不可言。
此后,珍妃便成了光绪专宠。
隆裕生性善妒,对于受宠的珍妃自然忌恨,转身与姑母慈禧吹耳边风,构陷珍妃之事时有发生。久而久之,原本欣赏珍妃胆大聪明、思维敏捷的慈禧,也渐渐厌烦了珍妃。
有一次,隆裕为报复珍妃,联合太监在珍妃宫里放一只男人的靴子,以构陷珍妃与一位戏子有染,珍妃为此还遭受了廷杖,衣服被扒开,用涂着黄油漆的竹竿暴打。
后来又因为穿着男人的衣服拍照,被慈禧认为伤风败俗,又是一顿“掌嘴”。这种惩罚在紫禁城,是前所未有的,连宫女都轻易不能打脸,后来有一位年老宫女回忆这段往事,还为珍妃委屈:
“宫女一般是不许打脸的。大概因为脸是女人的本钱,女人一生荣华富贵多半在脸上。掌嘴是太监常见的事,可在宫女就不许,除非做出下贱的事来。老太后让隆裕主子打珍小主嘴巴,那是给珍小主最大的羞辱,连下等奴才都不如(宫里称皇后叫主子,称妃子叫小主)。
隆裕憎恨珍妃,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可以理解,原本女人间就容易产生妒忌,何况还是争一个男人的宠,而这男人还是一国之君。
那么,同为光绪的妃子瑾妃呢?
瑾妃和珍妃是姐妹,进宫后两人处境天差地别,珍妃得椒房专宠,而瑾妃却被晾成了壁花。而每每珍妃闹出事来,一同遭受惩罚的就会有瑾妃。
譬如光绪二十年(1894)十月某日,慈禧太后以“近来习尚浮华,屡有乞请之事”的罪名将瑾妃、珍妃降为贵人。直到次年,两人的封号才被恢复。
因此,坊间一直有传,谓之瑾妃忌恨和妒忌珍妃,姐妹失和。然而事实是否如此?
其实这是不确实的。
溥仪继位,隆裕听政后,面对形势大变的政坛,隆裕对瑾妃的态度开始有了转变。对于当年恨之入骨的珍妃,在瑾妃的要求下,也同意将其坟从宫女墓园迁至光绪崇陵
瑾妃此举,当然是心疼自己的妹妹。多年以后,在和侄女唐石霞谈起为珍妃迁葬的事情时,瑾妃还热泪盈眶。
而在珍妃遇害那口井的北侧,瑾妃则在一间屋子设立了珍妃的灵堂,但凡遇到珍妃的祭日,瑾妃都要去祭拜。后来侄女在宫里常住那段时间,瑾妃更常常带她去祭拜这位姑母。
所以,所谓的瑾妃、珍妃姐妹失和,实则是不确实的传闻而已。
隆裕过世后,瑾妃地位再次上升,成为后宫最高主事者。那时候的溥仪,一共面对几个“皇额娘”,然而却没有一个能与他交流三句话以上,因为实在无话可谈,无情可讲。而身为皇太妃的她与溥仪的关系也逐渐冰化。
与此同时,瑾妃深埋骨子里的劣根性也逐渐显露出来,那就是得意忘形。她的行为开启无意识向慈禧靠拢,虽然那是她曾经最恐惧、最憎恨的女人,可现在她却变成了他。
她身边的侍卫是慈禧生前所用的,她开始监视溥仪的生活,严重干涉溥仪的隐私。
据溥仪回忆,有一阵子自己突然迷上西洋玩意儿,某天偷偷令两个小太监外出买来一些洋袜子、洋西装等西洋货,穿在身上喜滋滋地照起相来,谁料瑾妃知道后,认为这是违反祖宗家法,将两个买东西的太监打得皮开肉绽。
这件事后,“母子”俩关系陷入僵局。
不久,瑾妃因为不满御医范一梅而将其开除,原本对瑾妃心怀不满的溥仪,得知后自以为找到机会跟瑾妃置气。老师陈宝琛听闻此事后,亦是不满:“身为太妃,未免专擅太过。”而总管太监张谦和更是煽风点火:
“太医院的事,也要万岁爷说了算,奴才都看不下去了。”
此话一出,溥仪越发来了精神,气冲冲跑到瑾妃处大喊大叫。
瑾妃第一次这么被皇帝抢白,顿时气得发怔、无法言语。待回过神来,便马上令人将溥仪的生父醇亲王载沣和生母瓜尔佳·幼兰召进宫,狠狠训斥了一番。
不巧的是,这瓜尔佳氏,乃慈禧的宠臣荣禄之女,人家自幼也是娇生惯养的,个性极强。她何曾受过一句重话?现在瑾妃却大庭广众对自己横加指责,这口气怎么吞得下去?可是又不能吐回去,怎么办?
就这样,回去后仍无法释怀的瓜尔佳氏,就这么选择了以死抗争,她吞下了生鸦片。
溥仪生母死后,瑾妃自觉理亏,也担心溥仪对自己追究,便一改之前的态度,对溥仪不再严加管束,反而无比随和起来。然而溥仪却颇感悲凉:
“我和太妃之间恢复了母子关系,然而,我却牺牲了我的亲生母亲。”
瑾妃的结局算是善终,不曾遭受什么痛苦,不过感染了下风寒,才几天便与世长辞了。而且,在她去世不久,溥仪与众皇室人员便被撵出了紫禁城。
据瑾妃的侄儿唐海炘回忆,姑姑在家做闺女时,性情温和,能委曲求全,也有些心计。与小姑姑珍妃完全不同。性情上的差异,使两人的结局霄壤之别。此外,据一些老太监回忆,瑾妃始初待下人极为随和,终日坐在寝殿什么也不做,也能待上几个时辰。后来患上甲状腺病后,脾气开始暴躁起来,打骂下人时有发生,而且这一病就是十几年。所以,我们姑且认为,瑾妃晚年性情大变,也有生病的缘故吧。
freneric
她的一生是可怜、可悲、可恨并且令人厌恶的一生。
她生性懦弱,长相丑陋,而且愚昧无知,在满清政府消亡后,还把希望寄托在已经是民国大员的满清旧臣身上,和溥仪的母亲(荣禄的女儿)商量着复壁。结果她怀疑是溥仪的母亲把送出去的金银财宝私下独吞了,逼的溥仪母亲自杀。
在慈禧把她的妹妹打入冷宫之后,她默默承受。实在没有一点骨气。
总之,她是一个封建时代的受害者。
吾道自行
首先,温靖皇贵妃(瑾妃)是恪顺皇贵妃(珍妃)的同父同母的姐姐,而不是妹妹。温靖皇贵妃(瑾妃)生于同治十三年八月二十日,恪顺皇贵妃(珍妃)生于光绪二年二月初三日。
接着我说一下我个人对温靖皇贵妃(瑾妃)的评价。
温靖皇贵妃(瑾妃)和恪顺皇贵妃(珍妃)是一起在选秀中被选中,并且一起在光绪十五年入宫的。根据刚入宫的记录来看,温靖皇贵妃(瑾妃)和她的妹妹恪顺皇贵妃(珍妃)一样,是一位比较洋派,崇尚新鲜事物的女孩子。光绪二十年十月二十九日,温靖皇贵妃(瑾妃)和她的妹妹恪顺皇贵妃(珍妃)一起被降为贵人,懿旨之中明确指出:“本朝家法严明,凡在宫闱,从不准干预朝政。瑾妃、珍妃承侍掖廷,向称淑慎,是以优加恩眷,洊陟崇封。乃近来习尚浮华,屡有乞请之事……若不量予儆戒,恐左右近侍,藉为夤缘蒙蔽之阶,患有不可胜防者。瑾妃、珍妃均著降为贵人以示薄惩,而肃内政。”这里可以看出温靖皇贵妃(瑾妃)刚一入宫时,可能也是比较留心政治,希望干政的。不过在这次受挫之后,温靖皇贵妃(瑾妃)便开始韬光养晦,不像其妹恪顺皇贵妃(珍妃)似的锋芒毕露,继续处心积虑的干政。从这点来看,温靖皇贵妃(瑾妃)的眼光是比其妹长远的。另一方面,根据一些记录来看,温靖皇贵妃(瑾妃)和孝定景皇后(隆裕太后)的私下关系并不是很差,所以应该说温靖皇贵妃(瑾妃)的人缘也比其妹要好得多。以一位后宫妇人的角度而言,温靖皇贵妃(瑾妃)的这种情况应该说是比较平稳的。
至于逊位之后,温靖皇贵妃(瑾妃)可以说和自己的本家“各为其主”了。温靖皇贵妃(瑾妃)努力复辟活动,但是温靖皇贵妃(瑾妃)的本家兄弟志锜等则积极成为民国新贵,这种差异性,也是很值得玩味的。
sj_easy
相比亲妹妹珍妃等而言,瑾妃可以说是得了善终的。
在险象环生、风云诡谲的清末能得善终,瑾妃凭的是6分运气和4分性格。
与妹妹珍妃和隆裕皇后不同的是,珍妃深受光绪帝的荣宠,裕隆作为慈禧的侄女不仅有恩宠还有“皇后”的身份。而瑾妃一生却是既未有过任何恩宠,也未曾有过任何高贵的身份。
但好在,瑾妃运气佳、性格好!
珍妃长相清丽,瑾妃却姿色平庸。也正因此,同时进宫后,珍妃很快得到了光绪的宠爱,可瑾妃却一直不被理睬。
瑾妃自小在家里就属于知事、坚忍型,而珍妃却属于活泼型。所以,入宫后,珍妃仗着光绪的宠爱经常女扮男装还经常冲撞慈禧,可每每此时,瑾妃总躲在角落低眉顺眼地安静待着。
偶尔,慈禧将被珍妃惹出的气撒在瑾妃身上时,她也只一声不吭地忍着,这自然让慈禧对她另眼相看。
瑾妃的沉稳、坚忍在慈禧眼里是优点,在光绪那里却是古板的象征。也因此,她甚至一生都未得过光绪的宠幸,到死都还是个老处女。
但她的坚忍、沉稳性格和她的好运却是最终让她在深宫得以平安的根本。
按照正常逻辑,亲妹妹被处死后,她是会受到诛连的,但她却没有。
有人猜测,她能在珍妃被处死后平安无事是因为:她一贯与妹妹珍妃不和,甚至珍妃的死也是因为‘她对慈禧说了什么’?
其实,这种猜测实在是站不住脚。实际上,她与妹妹珍妃的感情一直很要好。珍妃死后一年尸体被打捞上来时,对着尸体痛哭的是她;珍妃死后千方百计为她安葬、迁移墓地的也是她!在画作里表达对妹妹思念情的也是她!可以说,除了为她复仇,能做的她都做了。
至于复仇,对于当时深处深宫自身难保的她来说,简直是痴人说梦啊!
回到问题本身,为何珍妃被处死后,她能平安无事呢?
原因还是开篇所说的“运气好”!
在珍妃被处死时,瑾妃也曾命悬一线,但这九死一生最后却轻易被她的好运化解了。
八国联军侵华后,慈禧带着一众人等准备逃亡。逃亡时,她想起了被自己关在冷宫的珍妃。珍妃是慈禧的眼中钉、肉中刺,逃亡带着她出乱子还在其次,影响老佛爷心情就不好说了。
于是思来想去,慈禧决定处死珍妃,最终珍妃被太监扔进了井里。
此间珍妃的亲姐姐瑾妃为何能安然无恙呢?因为,在慈禧处死珍妃的时候,瑾妃刚好不在。她是在珍妃被处死、慈禧等开始逃亡之后,才赶上大部队的。这样一来,她就不知道珍妃的死亡真相,而这个真相也自然没人会告诉她。
正是这个“凑巧”,让瑾妃逃过了一劫。
这以后,瑾妃便一直装傻充楞地继续小心翼翼地伺候着慈禧。慢慢地,为人忠厚老实的她甚至还得到了慈禧的信任。当时的情况下,得到慈禧的信任,是她和家族平安的唯一选择。
但伴君如伴虎,跟在慈禧身边,从来是提着脑袋过活,这点,瑾妃早已从妹妹的死里知道了真相。瑾妃在自己入宫后的日子里,也早已有了这种体会。
最初,妹妹被打入冷宫后,她就曾一下子被慈禧贬为了贵人,慈禧六十大寿高兴的时候,又曾把已是瑾嫔的她晋升为瑾妃,后来慈禧又不高兴的时候,又再次把她贬成瑾贵人,到宣统的时候,又追封她瑾贵妃……
这一样起伏颠荡的人生,一般人受得住吗?受不住,但瑾妃从来不是一般人,她自然能受得住。自打入清宫以来,她就一直在承受,承受孤独、清冷、寂寞、起伏和提心吊胆......
但承受住这些从来是有代价的,从慈禧和裕隆先后过世后瑾妃的变化可以看出,长久压抑的生活已经彻底摧毁了她,对,她变成了那个她自己曾讨厌的人。
从心理学上说,极度反抗某类人的人通常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成为与这类人完全不同的人,另一种是越反抗越不可避免地最终成为了这类人。
瑾妃是后者:不断在内心反抗慈禧的她,在晚年几乎成为了慈禧二世。
慈禧和裕隆死后,瑾妃成为了所有后妃中最大的,此时的她名义上虽是瑾太妃,实际上却已是慈禧当时的高度了:对了,她也和慈禧一样,带着末代皇帝溥仪....虽然此时,大清已经灭亡了。
这期间的瑾妃身材开始发胖,她的脾气也变得异常暴躁了,表现是动不动就责罚太监宫女。最要命的是,她对溥仪的要求丝毫不亚于当时的慈禧对于光绪。
她甚至还要求溥仪喊自己“皇额娘”,这自然让溥仪很为难。
不久后的1921年,她还将溥仪的生母瓜尔佳氏召到宫里来数落欺凌了一番。因为溥仪母亲从未遭到过如此“屈辱”,回去后就吞大烟自尽了。瓜尔佳氏自杀后,瑾妃才幡然醒悟,她开始意识到自己正在变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的模样。这以后,深受刺激的她开始反思,之后,深感惭愧的她开始收起曾经的飞扬跋扈对周围的人好。
或许是因为瑾妃对溥仪生母之死的愧疚,此后的她对溥仪格外仁厚。
1924年,瑾妃因病离世,之后,她的尸体被运到了清西陵,葬入崇陵妃墓园内,瑾妃也因此成为清西陵内最后一位入葬的皇妃。
之所以能成为这最后一位,还是因为她运气够好:她死的时间不早不晚刚刚好。她死后不久,溥仪等便被赶出了紫禁城,这意味着瑾妃又一次走运地免去了奔波,还能顺利地被葬入皇陵。
麒麟彤
瑾妃是光绪的妃子,前半生平平淡淡,后半生“飞扬跋扈”。
光绪在的时候,瑾妃不受宠爱。在光绪走了后,千年的媳妇终于熬成了婆,逐渐成为宫里的重要人物。瑾妃算不上是心机歹毒之人,但也绝对算不上“贤良淑德”之人。
她的一生虽然平淡,但她所处的环境风起云涌,变幻无常。
进宫当了妃子,并不受宠爱瑾妃1873年生人,在1889年和妹妹一同被选入了宫中,成为了嫔。这个妹妹就是珍妃(珍妃是妹妹),小她3岁。
进入宫内,瑾妃住在永和宫,而 珍妃住在景仁宫。也许是景仁宫的“风水更好”,总之,珍妃很受光绪喜欢,而瑾妃不受光绪的宠爱,但瑾妃并不以为意,毕竟珍妃是自己的妹妹,关键是,隆裕皇后也不受喜欢。
人就是这样,总喜欢对比,只要不是最惨的那一个,多少心理都会舒坦些。但,同为女人,又是同一个老公,要说和妹妹珍妃没有任何的争风吃醋,那也是不可能的。
但,整体上来说,瑾妃调整都不错,简单,听话,照做。听谁的话?自然是慈禧的了,那是她的榜样和楷模,也是她的实际领导。
本来,经过5年时间,瑾妃和珍妃从“嫔”升到了“妃”,但珍妃这个有个性的姑娘,一不小心忤逆了慈禧太后的意志,那还了得?
慈禧一气之下将珍妃降为了“贵人”,瑾妃跟着受牵连,也降为了贵人,同时处理了一批下人,有被发配的,有被处死的。这是慈禧太后给两人的一点教训,仿佛通过惩罚来教小家伙们“如何做人”。
1895年,瑾妃和珍妃又恢复了原来的“妃子”称号。瑾妃对于此事不怎么在意,但珍妃还是在意的,因为此事让她不高兴。
宫廷就那么大,抬头不见低头见,慈禧的耳目又众多,对宫里众人的情况了如指掌,再加上珍妃确实深得光绪的喜欢,这让慈禧非常不爽。
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和光绪一行匆忙“西逃”,但慈禧出发前做了一件非常恶心的事情,就是安排人将珍妃沉入了井中,这太过分了。
相对来说,听话、随和的瑾妃,被慈禧带着一路西行。
慈禧离世,溥仪上位,瑾妃终于成了“皇太妃”了也许慈禧就喜欢这样的,听话、照做,对她权力地发挥没有影响的人,更为关键的是,也不要对她的侄女隆裕皇后有影响。
1908年,光绪离世了,瑾妃多少有点悲伤。隔日,慈禧也离去了,这对瑾妃来说是,有喜有悲,喜的是那个最强势的女人终于走了,悲的是大家的主心骨走了,重大决策以后靠谁?
慈禧走了,溥仪上位了,瑾妃被尊为兼祧皇考瑾贵妃,终于成贵妃了,可以伸伸胳膊展展腿了。
上位的溥仪仅仅三岁,此时,隆裕太后成为了后宫一把手,而瑾妃和隆裕太后一向关系不错,是妥妥的后宫二把手了。
溥仪退位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13年,隆裕太后死了,剩下的四大太妃中,瑾妃话语权更大,于是成为了真正的后宫之首,并被尊为“皇太妃”。
不得不说,溥仪小时候和瑾妃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对着瑾妃“额娘长、额娘短”的,瑾妃也把溥仪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尽心地“抚养”。
此时的溥仪等人,早已没有了曾经大清朝的荣光,仅仅是在宫里过日子,可以说和外面政府的最大关联就是“要钱”,事务早已没有那么繁忙。
即使如此,瑾妃还是获得了掌权的快乐。她像慈禧般地安排着各种事,对下人也是呵五吆六、呼来唤去的,俨然宫内第一人。
瑾妃接替隆裕太后成为宫中第一人后,飞扬跋扈,气死了溥仪生母几十年的媳妇终于熬成了婆,瑾妃开始了这一段“飞扬跋扈、说一不二”的生活。当然,溥仪的成长还是瑾妃最为关注的事,时不时就教育一顿。
有一次,溥仪犯了错,也不是啥大错,就是穿了件民国时期新式的衣服,被瑾妃一顿教训,并且把溥仪亲妈叫来,在边旁听。溥仪他妈谁啊,那是荣禄的女儿,摄政王的妻子,皇帝的生母,从小锦衣玉食,啥时候受过这气。回去后,就有点想不开,在家人的劝阻下,好不容易调整过来。
又有一次,溥仪15岁的时候,因为太医被瑾妃开除的事,溥仪和瑾妃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瑾妃又如法炮制,把溥仪生母瓜尔佳幼兰、溥仪奶奶刘佳氏请进了宫,一边训骂溥仪,一边数落着溥仪的生母幼兰,在溥仪她妈和奶奶跪下求情后,瑾妃总算让过了关。
(右边为溥仪生母)
回到家,瓜尔佳幼兰越想越气,我孩子两岁就被接到了宫中,到头来孩子犯了错误,还要羞辱自己,哪有天理?这次实在想不开,最后吞过量的大烟自尽了。
也许在此时,瑾妃才感觉自己做得略微有点过了。
1924年,瑾妃去世了,享年51岁。
对于瑾妃,溥仪在《我的前半生》说,瑾妃以慈禧为榜样,飞扬跋扈,以皇太后自居,在宫中作威作福,处处压制溥仪。我想这话应该是真的,毕竟溥仪是当时的第一见证人。
就这么一个人,怎么评价其一生呢?
简单说,瑾妃前半生平平淡淡,后半生有点飞扬跋扈。
赵禾禾
一生不受光绪宠爱,老来却作威作福,悲哀
光绪皇帝的后宫女人在清朝皇帝中算少的,除了后来的隆裕太后和比较出名的珍妃外,还有一位身形圆滚发胖,个子不高的瑾妃,瑾妃是珍妃的亲姐姐,虽然有着共同的血缘,但相貌却悬殊很大,瑾妃不能称得上是丑,但是在大众审美观中绝对谈不上漂亮。
时间总是无情的,1908年慈禧和光绪双双故去,不久就爆发了辛亥革命,孤苦伶仃的隆裕太后带着小皇帝没有坐稳龙椅就被逼迫逊位,后来隆裕太后也死了,在皇宫里剩下的就数这位瑾妃的地位最高了,当时宫内人都称她为“瑾太妃”。随着1924年爆发了“北京政变”冯玉祥趁机把溥仪与前朝遗老遗少都赶出了宫,比较幸运的是她之前病死在了紫禁城的永和宫中,没有受最后一波辛苦茬。
1920年左右的瑾太妃更加肆无忌惮,当年隆裕在的时候还没那么放肆,如今她也摆起了慈禧的架子,俨然一个“慈禧二世”而且常常以“老佛爷”自居,当然很多宫女及太监对她是惧怕的,动不动就进行打骂搞得人心惶惶。飞扬跋扈的瑾妃对待溥仪也非常的苛刻,只要有不满意就会对其一顿训斥,还要逼迫溥仪喊自己皇额娘,搞得溥仪非常的反感和苦恼。终于该来的矛盾爆发了,瑾太妃不满太医范一梅把他驱逐出宫没有和溥仪打招呼,溥仪知道后火冒三丈,扬言“开除太医是皇帝才能做的事”让瑾妃非常生气,她把溥仪生母瓜尔佳氏叫来进行了严厉训斥。
回去后的瓜尔佳氏受不了这口气,当天就吞了鸦片自尽了,溥仪也是后来从弟弟溥杰口中得知母亲自杀的消息,悔恨不已。
马大哈
珍妃应该算是清朝最有名的妃子之一了,她生前灿烂如夏花,却因为是光绪帝的宠妃而不容于慈禧太后,最终被慈禧太后下令扔进了井中。一直以来,珍妃身上都有太多的秘密,生前死后都是人们谈论的对象,而珍妃的姐姐瑾妃,则很少有人关注。
光绪帝一生有三个后妃,其一就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另两位就是户部右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珍妃和瑾妃。对于光绪帝的这三位后妃,《国闻备乘》中是这样记载的:
“光绪大婚之后,与皇后不甚亲睦,而与瑾妃相处漠漠。惟珍妃生性乖巧、讨人欢喜,工翰墨,善棋,日侍皇帝左右,与帝共食饮共乐,德宗尤宠爱之。”
瑾妃和珍妃虽然是亲姐妹,且都自小跟着伯父长喜在广州长大,得名士文廷式教习读书,在广州那样一个开放的城市生活,很早就接触了西方的开放思想,这对两人的影响很大。但两人容貌和性格又不相同,珍妃天生丽质,是个天真烂漫有娇气的女孩子,而瑾妃相貌平平,是个稳重木讷一些女孩子。
1889年,瑾妃和珍妃双双被选进宫,成为光绪帝的妃子。一个被封为瑾嫔,一个被封为珍嫔,再加上慈禧太后亲自指定的皇后叶赫那拉氏,这三人就常伴光绪帝左右,但光绪帝唯一喜欢的就是天真烂漫的珍嫔。
最初几年,珍嫔和光绪帝之间倒真过了几年幸福的生活,但幸福总是那么的短暂,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上,将珍嫔和瑾嫔进为珍妃和瑾妃,这本来应该是值得庆祝的一件事,但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珍妃渐渐为慈禧太后所不容。
这一年的冬天,珍妃和瑾妃被降为贵人,原因是二妃“近来习尚浮华,屡有乞请之事,皇帝深虑渐不可长。”这个理由虽然站得住脚,但真正的原因却并非如此,而且真正犯了错的是珍妃。
她得光绪帝宠爱,又对西方思想有很深的认识,这一点恰好和光绪帝有共同语言,甚至她是非常支持光绪帝的事业的,在这一点上自然惹怒了慈禧太后,况且光绪帝宠爱珍妃,冷落慈禧太后的侄女,皇后也没少在慈禧太后那里抱怨和说珍妃的坏话。
总之,这所有的事情撞在一块,慈禧太后决定好好惩罚一下这个无法无天的珍妃,而瑾妃作为珍妃的姐姐,自然不能独善其身,也被慈禧太后牵连进来。慈禧太后对两人的处罚是极为严厉的,降为贵人并不算是特别严重,毕竟妃子位有升有降是常有的事情,但谁也没有想到,慈禧太后竟然命人将珍妃的衣服脱了,杖打,即所谓的“褫衣廷杖”。
即便光绪帝提前为二妃求情,还有翁同龢在慈禧面前为二妃求情,也没有让慈禧太后心慈手软。不仅如此,慈禧太后还将珍妃身边的太监处理了一个干净,被杀的被杀、被秘密处死的秘密处死,轻的则被发配到外地充军。
慈禧太后这次的处罚对珍妃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她在之后的时间里收敛了不少,因此第二年,慈禧太后又恢复了两人的妃位,珍妃还是那个珍妃,而瑾妃已经不再是那个瑾妃。
珍妃在低调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开始恢复原来的样子,依旧是那个没什么心机又有些娇气的珍妃,她和光绪之间的感情也并没有改变,也因此被光绪所拖累,1898年,光绪变法失败被慈禧太后幽禁,珍妃再次被慈禧太后褫衣廷杖,并幽禁在北三所。
珍妃住的房间被从外面锁着,贴着封条,仅有一扇窗户与外界沟通,可以说是相当悲惨了,但这还不是最悲惨的,最悲惨的是,两年后,慈禧太后决定带着光绪逃亡西安,在这个档口,慈禧太后想到了“冷宫”中的珍妃,她认为珍妃年轻貌美,必然会遭洋人的侮辱,愧对列祖列宗,带走又有不便,因此终结珍妃的生命,命人将珍妃扔进了井中。
有意思的是,无论是珍妃当初被幽禁还是后来被投井,瑾妃都没有跟着受罚。很多人可能觉得,是不是瑾妃和珍妃的感情不好,甚至站在了对立面,要不为什么珍妃出事,而瑾妃什么事业没有呢?
实际上并非如此,瑾妃和珍妃是亲姐妹,在宫中即便不能能相互扶持,也不可能捅刀子,而瑾妃之所以在后来没有被珍妃牵连是因为她会做人,她一直以来的存在感就不强,再加上她刻意低调,谨守宫中规矩,即便是慈禧太后也挑不出毛病。
而且自上一次被珍妃牵连之后,瑾妃就知道要想在宫中生存下去,就必须会做人,她对皇后和慈禧太后是很好的,除了她是珍妃姐姐这一个缺点外,慈禧太后还是很喜欢这个沉稳的瑾妃的,况且瑾妃也不得光绪帝喜欢,无形中就让慈禧多了一层可怜,所以当珍妃被幽禁的时候,瑾妃并没有跟着受罚,也没有被除掉。
她对珍妃是无能为力的,这个妹妹在宫中太过耀眼,而她瑾妃的地位不高,话语权不高,即便看到珍妃受罚,她也无法为之求情,连光绪都保不了珍妃,瑾妃又能做什么呢?
她能做的大约只能是在慈禧太后和皇后(后来的隆裕太后)都去世之后,将原本被慈禧太后葬在宫女墓地的珍妃迁葬于光绪崇陵妃园寝,将其好好安葬,这算是对这个妹妹后事最好的安排了,也不枉姐妹一场。
光绪帝、慈禧太后和隆裕太后都去世之后,瑾妃已经成为端康皇贵妃,是逊清小朝廷的四大太妃之一,因其为光绪帝唯一的遗孀,又年龄最小,最先接受西方思想,成为四太妃之首。
这个时候的端康皇贵妃是整个逊清小朝廷地位最尊贵的女人,再也没有人压着她,这让她长期压抑的心理得到舒缓,反而让她的性格开始有些像珍妃,也有些像慈禧太后和隆裕太后,在宫中丝毫不低调,权力欲很强。
端康皇贵妃试图控制溥仪,溥仪的皇后婉容就是端康皇贵妃给定下来的,她还曾训斥过溥仪的生母,醇亲王妃瓜尔佳氏,后来瓜尔佳氏觉得受辱而吞了鸦片自尽。
对外,端康皇贵妃也很是积极,与宫外的各方势力均有联系,试图复辟,总之,逊清小朝廷时期的端康皇贵妃对政治是很积极的,她还曾想过做皇太后,只是一直未能如愿。
可以说,瑾妃的前半生在宫中没什么存在感,只不过因为是珍妃的姐姐而被关注,她更多的是想办法在宫中生存下去,为此她隐忍、稳重、低调而无欲无求,只求能在宫中活下去。
而瑾妃的后半生即成为端康皇贵妃之后,她成为逊清小朝廷最尊贵的女人,她不再隐忍、不再低调也不再无欲无求,反而变得霸道而独断专行,权力欲很重,身上既有珍妃的影子,又有慈禧太后和隆裕太后的影子,已然不是过去的瑾妃了。
这样的端康皇贵妃结局倒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她去世的时候大清虽然亡了,但逊清小朝廷还是在的,他们在皇宫还有一席之地,而端康皇贵妃去世不久之后,溥仪就被赶出了皇宫,从这里来说,端康皇贵妃倒是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