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游戏中的弓箭手都是脆皮?真实情况什么样?

如题,为什么游戏中的弓箭手都是脆皮?真实情况什么样?
提到的作品

[作品]射雕英雄传

南宋年间,随丈夫杨铁心流落江南牛家村的包惜弱救了金国王子完颜洪烈,却害得丈夫和义兄郭啸天两家家破人亡。郭啸天的妻子逃到蒙古大漠,生下遗腹子郭靖。傻小子郭靖得到丐帮帮主洪七公传授绝技“降龙十八掌”,更赢...

金庸

[作品]英雄

《英雄:张艺谋武侠巨制惟一授权小说版》内容简介:多达50幅大型彩色电影剧照!随书赠送六张精美电影书签! “所有读过剧本的人都说剧本好看。可以这么说,我们的英雄能有这么大的投资,能被全世界的片商看好,抢...

李冯

[作品]三国志

《三国志》(上下)(图文珍藏本)(精装)图文珍藏本兼具普及性和学术性,其文字,仍以百衲本为底本,参校了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刻本、清同治六年金陵书局活字印本、清光绪十三年江南书局刻本等旧刻本和以中华书局标点...

陈寿

最新跟帖
繁华落幕、空城

繁华落幕、空城

外国的咱不知道,中国古代武将弓刀石马步箭这是基本功,所以弓箭手近战并不弱而且中国古代弓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副武器(元朝骑兵和秦之前的古人不算,国情不同。)。真当做远程打击的主武器的,基本都是弩和砲。战场上玩砲的有重兵保护,玩弩的本身就体力超群真一对一人家也不怕。

Aaron嘉俊

Aaron嘉俊

清朝弓箭手拉力104磅,47公斤。有这个体力的人怎么都不可能是脆皮,游戏脆皮只是为了平衡性。。。

曾经沧海

曾经沧海

历史上的弓箭手也有的是脆皮。

比如秦始皇兵马俑的立射俑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立射俑头顶右侧绾圆髻,身着齐膝长襦,右足向左前跨出半步,双足略呈“丁”字形,左腿微拱,右腿后绷;左臂向左侧半举,右臂横屈胸前;头和身体微向左侧转,做出拉弓射击的准备姿势。

立射俑是站立射箭姿势的轻装步兵俑。立射武士俑反映了秦代远程部队弓弩兵的作战方式,与跪射武士俑相配合,生动描绘了远射作战的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他没穿铠甲[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跟步兵穿戴铠甲的样子完全不同。

第三颗智齿

第三颗智齿

某乃刘备帐下马弓手关云长

某乃刘备帐下步弓手张翼德

懂了吗

小呐

小呐

俗话说得好,自古弓兵多脆皮。很多游戏中都有弓箭手这个职业,他们形象各异,但却有着相似的属性——输出高、血量薄。比如守望先锋的半藏、LOL里的艾希、王者荣耀里的后羿,他们都属于爆发高、控制高但生存能力较弱的英雄,远程攻击“箭箭穿心”,可一旦被贴脸就很容易变成“战五渣”。

魔兽争霸中的恶魔猎手——暗夜精灵。来源/网络


因此便有人提问:“为什么游戏设定类的描述中,弓箭手都是一群身子脆弱的人?”


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维护游戏的平衡性。我们需要先理解一个概念,就是所谓的“RPG游戏”(Role-playing game),也就是角色扮演游戏。在此类游戏中,玩家负责扮演某个角色,在一个写实或者虚构的世界中活动。


早期的RPG游戏非常单调,在对战中,你砍我一刀,我砍我一刀,谁血条厚,谁就能笑到最后。这样的输赢机制很难让人提起兴趣。于是后来有游戏提出了全新的规则:创建了一个复杂的游戏属性克制列表,其中包括职业、装备、魔法、技能、种族等多种元素,极大地丰富了游戏的世界观,也让战斗出现了“变数”。这套规则也因此被称为“D&D”。


为了增强游戏的可玩性,在很多需要角色扮演的非RPG游戏中,也引入了这套规则,比如时下比较热门的MOBA游戏,即“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设计了上百个不同属性的英雄角色,还有装备、铭文等机制。


多样化的选择自然带来了多样化的体验需求。而为了让选择不同角色的玩家都玩得尽兴,致力于保障公平性的“游戏平衡体系”也随之发展成熟。如此一来,要强调弓箭手的攻击定位,那么必然要削弱其一定的生命值和防御力。

因为,如果把现实中的弓箭手原封不动放到游戏中,那大概率会由于过于强大,而被痛骂“开挂”。

优势之一:大力出奇迹


游戏中的弓箭手往往敏捷有余、力量不足,体态纤长但不壮硕。


表面上看,这是为了让弓箭手的“脆皮”属性显得不那么违和——如果一个彪形大汉不去近战拼蛮力,反而躲在后方暗戳戳放冷箭,空有一身腱子肉但其实一打就吐血,那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换成体格单薄的白面书生或是身形灵动的娇俏女子,显然更合适也更优雅一些。


另一方面,这是缘于西方奇幻故事带来的理解性偏差。西方奇幻故事中,一般会有一个包含多种职业的主角小队来完成故事。这个队伍中,既有体格强壮的战士,也有敏捷迅速的弓箭手,还有脆弱但杀伤力极强的法师类人物。和强悍的战士相比,弓箭手的小身板就显得单薄了些。


这种“相对认知”经过长时间的固化和延伸,逐渐演变为对“弓箭手体弱”的刻板印象,也就导致后来很多相关题材的小说、影视和游戏等,都有意无意去遵循这一点来进行内容创作。比如作为欧美现代奇幻文学“开山鼻祖”的《魔戒》,就创造了深入人心的精灵射手形象,他们外表优雅精致,身形则略显单薄,有一种“易碎的”脆弱美感——这一形象后来被很多文艺作品借鉴。

俊美的精灵王子。来源/电影《指环王》剧照


但在实际战争中,虎背熊腰的壮汉才是弓箭手标配。


考虑到明代以前测弓拉力的方法与今天不同,可能会造成较为夸张的结果,因此我们主要参考明以后的弓力标准。明人宋应星曾在天工开物·佳兵篇提道:“凡造弓视人力强弱为轻重。上力挽一百二十斤,过此则为虎力,亦不数出。中力减十之二三,下力及其半。”明代的一斤,约合今天的1.1936市斤。也就是说,当时的上力之人,可以拉开约71.6千克的弓——这在今人看来多少有些不可思议。


而在擅长骑射的清军入关后,各地军队都设有弓箭兵编制,对于弓力的划分也更为精准。清朝评判弓力的单位是“力”,一力约相当于今天的5.88公斤。根据乾隆时期的标准,清军战弓的最低标准是5力,一般都是在5-7力之间。也就是说,军队里的普通弓箭兵都至少得拉开30公斤拉力左右的弓。


清代弓箭手。来源/网络

就这,还是和平久了军备废弛之后的结果,要按康熙以前八旗战弓拉力8力以上来计算,要想和弓箭手一样,用背阔肌发力来拉开这么一张大弓,你得能单手拎起一名47kg的苗条女性,还要不停的拎起、稳住、放下……


对于力量的重视,也体现在武科考试中。为了选拔人才,清代武科考试所用弓按拉力可分为:十二力、十力和八力三个级别,且弓开必满——由于并非实战所用,标准显然要高很多。考试时,考场上还会另外准备几具弓力更强的硬弓,以备可能出现的力大举子使用。


难怪中国古代史书上塑造的“神箭手”,个个都是力量强悍的大块头。像是猿臂善射的飞将军李广,就曾在出猎之时,“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矢”;辕门射戟的吕布据《三国志》记载,也是“便弓马”且“膂力过人”的飞将;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更是被称为拥有“九牛二虎之力”。


同样擅长射箭的小李广花荣画像。来源/网络

这种情况也并非中国独有,其他国家的弓箭手也基本都是力量过人的彪形大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威名远扬的英国长弓手。


顾名思义,“长弓”最大的特征就在于其长度。与中国的反弯复合弓相比,长弓作为单体弓要想获得巨大的弹力,就需要在长度上下功夫。因此,一般弓的长度只有1.2米甚至更短,而长弓却达到1.5米,与人齐眉——有的甚至长达2米。这首先就限制了长弓手的身高:如果人的身高和弓长相差很大,还怎么射箭呢?


因为射程远、杀伤力强,长弓也被称为冷兵器时代的机枪;英国长弓更是第一次使弓箭成为欧洲战场的主打武器,就连横冲直撞的重装骑士都被打得一败涂地。但经测试,要想拉开一张普通长弓至少需要80磅到100磅的力量,射杀敌人和洞穿对方铠甲则需要上百磅(45千克以上)的力气;而弓弦承受的反弹力更高达400磅,几乎相当于两头成年大熊猫一屁股坐在上面。因此,长弓手也必须要身体强壮,才能在战斗中充分发挥长弓的威力。


浑身腱子肉的罗宾汉,其实就是典型的英国长弓手。来源/网络

由此可见,所谓 “强弓劲弩”,并非虚言。如果没有经过长期专业训练,一般人还真拉不开这些战弓,更遑论作战了。

优势之二:可远攻可近战


翻阅历史文献可以发现,弓箭手一般都被视为高级兵种,各项战斗属性都很均衡,远攻自不必多说,近战也不在话下。


明代从征实录中,曾详细描绘郑成功率领的铁人军:“每班带班长六员,配云南斩马各二、牌鋛各二,弓箭则全班俱执。”而在台湾外记卷四也有记载:“二月,挑选各提督壮勇者为亲军,厦门港筑演武亭操演。各以五百觔石,力能举起遍游教场者五千人,画样与工官冯澄世,监造坚厚铁盔、铁铠及两臂、裙围、铁鞋等项,箭穿不入者。又制铁面,只露眼耳口鼻,妆画五彩如鬼形,手执斩马大刀。”可见,这些身穿铁甲的铁人军,不仅人人都是弓箭手;而且作战时还随身带着斩马大刀,丝毫不惧近身缠斗。


经国雄略中记载的郑成功部队所用兵器图样,左三为斩马刀,可见是长杆大刀。来源/网络

在影视剧中,我们总能看见主人公挥剑挡箭,一路冲到敌军的弓兵阵列中,然后就像切西瓜一样干脆利落地将这些毫无反抗之力的士兵砍翻。但如果有人对此信以为真,机缘巧合下又真的穿越到中国古代,被拉去当兵打仗,那他很可能发现,“小丑竟是我自己”。


好不容易顶过了密密麻麻的箭雨深入敌后,看到的却不是想象中惊慌失措的小白脸;恰恰相反,迎接他的可能是一群膀大腰圆、满脸横肉的大汉。看到有人近身,他们立刻放下弓箭,满脸镇定地从背后摸出一人多高的大刀。而更绝望的是,要想攻击他们,还得穿透那些铁甲。现实中,显然不会像游戏一般,考虑什么战力平衡。


铁人军也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后的重装步兵,图为铁人军铠甲。来源/网络

听说长弓手的装备都很简单,那如果我们穿越回中世纪的英国呢,是否和长弓手有一战之力?


相比较全副武装的铁人军,英国长弓手的装备确实简陋多了。在13世纪中期,一个骑士的全套标准装备包括盔甲、武器和战马,至少价值30多英镑;而一个长弓手的全套装备就便宜的多,不会超过2英镑。但如果你以为他只有一张弓,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个身高一米八以上、孔武有力的大汉身上至少带着短剑、匕首等武器,还有头盔和皮甲的保护呢。而且别忘了,英国长弓手的有效射程超过200米,对战的又是机动性相当差的骑士,几乎不存在短兵相接的可能。

优势之三:“升级”速度快


我们都知道,君子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那是不是意味着古代只有贵族才能学习射箭、成为弓箭手呢?


但事实恰恰相反,学会射箭可是古代平民提升社会地位的加速通道之一。


把时间倒退回西周,我们会发现,“是否善于射箭”其实已经成为筛选人才的重要标准。礼记·射义中记载:“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除了这些一般人才,贵为诸侯的人才也需要通过射礼选拔,“故天子之大射谓之诸侯;诸侯者,射为诸侯也。射中则得为诸侯;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不过,在这个时候,平民也是无缘参加“射礼”的,只有“上层人士”才能参加这个仪式,或者说是竞赛。


战争,才是弓箭普及最有力的推动因素。


影视剧中万箭齐发的场景。来源/电影《英雄》片段

汉代以后,由于战争等原因,统治者逐渐关注射箭的实战性;而与匈奴等游牧民族的频繁交战,更让他们重视起弓箭手的培养,招募范围也扩大到普通百姓。


这里不得不提北宋的弓箭手屯田制度。1038年,西夏立国,给北宋在西北的统治带来巨大威胁。为了解决边患问题,北宋政府开始招募身强力壮的边民为弓箭手——这些边民既熟悉边塞环境和羌人语言,又不离乡土,能够适应西北严寒,因此相当勇悍善斗。他们经过短期训练之后,就被安排在缘边地形险要之处,并分给官田,同时从事农业生产。

为了提升这些亦兵亦农的民间弓箭手参加军事活动的积极性,各地经略司会根据其武艺精熟程度及出入战次第进行奖赏与晋升。其等级共分为八等:一、押官,承局;二、将,虞候,十将;三、副兵马使,军使;四、副指挥使;五、都虞候;六、都指挥使;七、三班差使;八、借职。即以阙排连者次迁。对于这些生活在边疆的贫苦百姓来说,通过参军建功立业,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生活在较为和平的年代或地区,要想出人头地也可以走科举道路。哪怕朝代不同,这些武举考试却同样重视射箭。如唐朝武举考试考核的主要是长垛(远距离徒步射箭)、马射(骑在马背上射箭)、步射(徒步射箭)和马枪四项技能水平,其中前三项都属于射箭;而类似的,宋朝武举考试的主要依据是步射和骑射,通过考核射箭的力量和精准度,来评定武科分级——可以认为,射箭水平的高低就决定了武举考试成绩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的仕途。

影视剧中的郭靖射雕。来源/03版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片段


而放眼西方,故事的发展也较为相似。中世纪英国平民热爱射箭,不仅仅是为了偷猎以改善生活,更主要是为了参加战争获得战利品。根据中世纪森林法,狩猎是王室和贵族的特权,普通平民则没有在森林、公园打猎的权利,如若违反就会遭到惩罚。但出于现实的作战需求,政府逐渐重视并鼓励民众练习射箭。那些技术娴熟者,就可以跟随贵族参加战争,获得在战场上抢劫丰厚战利品的机会。据说,在百年战争期间,英国士兵就在法国大肆劫掠,“很多在法国战场上服役的穷人变成了贵族”。

“二丫”练习射箭。来源/电视剧权力的游戏片段


不过,随着历史的车轮缓缓向前,冷兵器时代也走向终结。在失去实战优势之后,作为武器的弓箭逐渐被军队淘汰。但与此同时,作为竞技项目的射箭运动却在慢慢兴起。


由于对人的臂力和心智有较严格的要求,射箭最终演变成一项高竞技性体育项目。


现代射箭运动始于英国。1673年,在英格兰约克郡举行了最早的方斯科顿银箭赛,且一直延续数百年。1787年,英国皇家射箭协会成立,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射箭竞技运动组织。19世纪初,射箭运动传入美国,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广。1879年,全美射箭协会成立,同年在芝加哥举行了第一届全美射箭比赛。1931年,首届世界射箭锦标赛也成功在波兰利沃夫举行。


从1900年到1920年间,射箭曾几次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但直到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以后,射箭才最终成为奥运会的固定比赛项目。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我们就看到了奥运健儿们张弓搭箭的飒爽英姿——不过,奥运会比的是精准性而非力度,所以这些射箭选手的身材看上去颇为健美匀称,远远算不上虎背熊腰。


国家一队选手戴小祥在比赛中。摄影/杨磊,来源/新华社



参考资料:


[1]刘健. 弓箭:从狩猎战争到竞技健身[N]. 北京日报,2015-09-16(020).


[2]陈凯鹏,崔财周.12至17世纪英国弓箭功能的转变[J].经济社会史评论,2019(02):54-61+127.


[3]魏天安.北宋弓箭手屯田制度考实[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04):55-60.


[4]陈新华. 中国古代射箭史研究[D].苏州大学,2017.


[5]杜君立著. 历史的细节 1 技术、文明与战争 最新修订纪念版[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16.08.


[6]杜建录主编. 西夏学 第11辑[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07.


[7](英)乔治·N.赖特(GeorgeN.Wright)著;何守源译. 中央帝国[M].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9.03.[8]文汇报,古代弓箭:射程赛过奥运会射箭项目最远距离,https://cul.qq.com/a/20150130/026768.html


END

wing_cch

wing_cch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