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强大的明朝开始没能灭掉努尔哈赤,还让他越做越大呢?

最新跟帖
MU

MU

题主好

首先为什么放任努尔哈赤壮大有以下原因。

一,以夷制夷,当时明朝处于万历皇帝的统治下,可是这位皇帝长时间不上班,导致明朝对于奴儿干是(今东北)的控制逐渐变弱,而此时的奴儿干是出现了三大女真族,分别是:建州女真、西海女真、野人女真。努尔哈赤属于建州女真,明朝认为只要各个女真部落相互发动战争,让他们自相残杀,就可以起到限制个女真部落的崛起,而明朝可以做到坐山观虎斗,尽收渔翁之利了。

二,明朝内部原因,努尔哈赤崛起时明朝内部已将开始出现衰败迹象,皇帝不上朝,党争不断,天灾人祸不断像大明朝扑了过来,明朝就算相管理奴儿干司也是捉襟见肘,还不如放任女真族自相残杀。

三,努尔哈赤的计谋,努尔哈赤一边对各地的女真族进行攻击,收复,一边对对明朝俯首称臣假意示好,不断的向明朝边界的官兵们送礼物讨好麻痹他们,自己者是悄悄的进行自己的兼并战争,直到正式建立后金,称汗之后才向明朝进行讨伐。

罗克福尔

罗克福尔

努尔哈赤生活的时代,正值女真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的多事之秋。明初,我国东北的女真族分为三大部,即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明廷为了加强对女真的统治,在女真地区设置三百多个卫所,“因其部族,…官其酋长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镇抚等职,给与印信,俾仍旧俗,各统其属,以时期贡”。到了明中叶以后,明王朝对女真进一步推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政策,政治上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使“分其枝,离其势,互令争长仇杀,以贻中国之安”。在女真各部之间制造矛盾,进行离间分裂活动,致使女真社会动乱不安。此外还实行经济封锁禁运,停止朝贡和互市,结果造成女真“男无铧铲,女无针剪”,严重地影响他们的生产和生活阻碍了女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军事上经常派兵深入女真境内,大肆烧杀掠夺,使得女真人口锐减,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因此女真社会发展十分缓慢。同时女真各部的奴隶主,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势,集中更多的财富,于是“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战杀,甚且骨肉相残,强凌弱,众暴寡”。努尔哈赤所在的建州女真也是¨攘夺货财,兄弟交嫉”。

以上这种动乱局势,不但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给女真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因此女真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愿望,都迫切要求从分裂割据、战乱不休的困境中解脱岀来,走向和平安定的时期。努尔哈赤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来到了人世间。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 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里。努尔哈赤的祖先原居黑龙江北岸,大约金朝灭亡以后,迁徙到松花江下游的斡朵里(黑龙江省依兰县)地区。到了明初,为了躲避兀狄哈人和蒙古人的不断侵扰,由斡朵里经阿木河(朝鲜会宁到凤州(吉林省海龙县),再从凤州重返阿木河,几经辗转,直到正统年间,最后在苏子河上游,包括海龙以南,桓仁以西的广大地区定居下来,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森林繁茂,为建州女真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又称叫场)任建州左卫都指挥;父亲塔克世(又称他失)任建州左卫指挥,他们对明王朝忠心耿耿,实心任事,屡受朝廷的嘉奖。

由上可见,努尔哈赤生长在建州的贵族世家,这对他一生的成长和政治生涯,都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努尔哈赤的母亲是建州右卫都督王杲的长女,姓喜塔腊氏,名厄墨乞,她生三子一女,即努尔哈赤、舒尔哈齐、雅尔哈齐和一个女儿。努尔哈赤为其长子,自幼聪敏机智,健壮力强、喜爱习武、勤于劳作,颇受父母的喜爱。他十岁时慈母不幸病逝,幼小的心灵遭到沉重的打击,而继母纳喇氏,名恳哲(又称肯姐),为人十分尖刻,无端¨妒之”,抚育寡恩”,经常虐待他,因此他更感人世间的冷酷,养成少言寡欢的性格。万历元年(1573年),15岁的努尔哈赤带着弟弟舒尔哈齐离开家,到外祖父王杲那里生活。王杲“黠慧剽悍”,“有才辩,能解番汉语言字义,尤精通日者术”,由于他文武出众,“建州诸夷,悉听杲调度”,成为当时建州女真的著名领袖。

所以努尔哈赤对外祖父王杲非常崇敬,而王杲对机智勇敢的外孙努尔哈赤亦十分喜爱。万历三年(1575年),王杲起兵反对明王朝在女真地区推行民族压迫政策结果兵败遇害,建州右卫遭到明军残酷掠杀,努尔哈赤也被俘,不久获释逃回家乡。这种血与火的现实,无疑给以后努尔哈赤要勃兴女真点燃了火花。

万历五年(1577年),努尔哈赤娶本部塔本巴晏女佟佳氏(名为哈哈纳札青)为妻后,其父塔克世“惑于继母言,遂分居”,可是“家产所予独薄”,[12]第二年又生了长女东果格格,因此小家庭的生活非常艰难。他为了谋生,便采集松子、人参、药材等土特山货,运到¨抚顺、清河、宽甸、阳四关与明互市”。不久,努尔哈赤毅然离家从戎,投到明辽东总兵李成梁部下,由于他弓马娴熟,武艺超群,颇受李成梁的赏识,不仅“赞画成梁军务”,而且“每战必先登,屡立战功,此外,努尔哈赤勤奋好学,“好看三国、水浒二传,自谓有谋略。同时,他还结交一些汉人知识分子,深受汉族文化思想的影响。

因此,努尔哈赤的身世和阅历,培养和锻炼了他坚韧的意志和开阔的胸怀,成了一名“多智习兵”的出色人才,从政治和军事才能而论都远远超出与他同时的女真各部首领之上。

努尔哈赤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于万历十年(1582年)九月离开李成梁部,取道叶赫,返回故里,以图发展,从此走上了统一女真的道路。

alexi2012

alexi2012

本人认为,之所以养虎遗患,尾大不掉,有多方面原因,主要有五点:

一是朝廷误判放虎归山。明军误杀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尼堪外兰率军擒获努尔哈赤献于李成梁。明神宗赦免努尔哈赤的罪过,归还努尔哈赤祖、父的遗体,给其“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封龙虎将军,复给都督敕书“。

二是实施相互制衡策略。明朝利用尼堪外兰,培植亲明势力,制衡建州女真各部。尼堪外兰落败后,明朝扶持努尔哈赤,牵制女真各部落,保持明朝北部边疆的平安。

三是提高政治经济待遇。向与明朝归顺的部落,颁发敕书。敕书且数量越多,获得的利益就越多。万历十六年,努尔哈赤已有五百道敕书。万历二十年,又得孟格布禄敕书三百六十三道。

四是忙于边事无暇以顾。明政府忙于西北、西南和朝鲜的军事行动,李如松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宁夏之役、朝鲜之役、播州之役就是有名的万历三大征,严重消耗了明朝万历初期积累的国力。

五是努尔哈尔韬光养晦。对于强者善于隐忍,无论是十三副遗甲骑兵挑衅尼堪外兰,还是主动平定克五十之乱归还所掠财物,多次向明朝政府示好。观看政治风向,改变亲近部落,由团结叶赫,到与哈达通婚,间接地维护了明朝的辽东政策。

见见

见见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我觉得努尔哈赤能够没被明朝灭掉,有二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明朝的一个将领,李成梁。因为宽恕了努尔哈赤,让努尔哈赤越来越强大,最后导致了大明朝的灭亡。成梁不单只是一个武将,而且他也非常有文采,所以和蒙古人还有女真的敌军,交战几次都取得了胜利,就在几年的时间,他给蒙古人没有一点点喘气的时间,就是因为这些战功李成梁被封为了辽东总兵,再后来李成良带兵攻打女真的时候他活捉了努尔哈赤和他的弟弟,但是他没有把他们给杀死,反而对他们非常的好,最后导致了努尔哈赤逃走,让努尔哈赤的能力越来越强大,最后导致明朝的灭亡。

第二个,努尔哈赤对武器极为重视,不仅能够快速仿制明朝的武器装备,而且对于明朝投降的士兵都送到武器研制区,重视人才,明朝无法与努尔哈赤比肩。明朝虽然拥有先进的火器装备,但是安于现状,也不会想着去改良火器装备,固步自封。在戚继光时期,明朝的火器到了质量堪忧的地步,不仅弹药与枪口直径不匹配,甚至弹药放进去,点火线无法点燃。


krate

krate

开始的时候明朝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逐渐做大做强,此后,明朝无力消灭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

(明朝、后金疆域图)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与李成梁的包庇和扶持有关。辽东名将李成梁曾经俘虏努尔哈赤,李成梁没有处死努尔哈赤而是收养了努尔哈赤,并让他在明朝军队中当了三年兵。这三年时间让努尔哈赤培养了极高的军事素养,为日后挪哈赤统一女真各部打下基础。起初李成梁打算用控制努尔哈赤的方式来控制整个东北,李成梁去世之后,随着明朝内部逐渐腐败,朝廷里党争激烈,明朝辽东边防废弛,边防军操练不足,吃空饷普遍,因此,明朝在东北失去了对努尔哈赤起到限制作用的军事力量。

(李成梁剧照)

1614年努尔哈赤不断扩军备战,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以赫图阿拉为都城,年号天命,称金国汗。在此之前,努尔哈赤都没有公开的反对明朝,因此明明朝也没有动用大规模的军事力量镇压后金。

(努尔哈赤率军)

1618年努尔哈赤誓师反明,1619年,明朝与后金的战略决战萨尔浒之战开始,由于明朝军队将领之间各自为政,指挥不当,突出冒进,萨尔浒之战以明军的惨败和后金的大胜告终。 后金占领辽东,明朝与后金在东北的战略角逐中逐渐处于下风,因此,明朝也无力再消灭努尔哈赤。

Ballentine

Ballentine

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根本原因是新事物较旧事物更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比于腐朽的明朝,努尔哈赤在某种程度上算是新事物,年迈的老人怎么能打的过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积重难返的明朝战胜不了努尔哈赤本来就是自然规律。

Fstar

Fstar

明朝一开始没能灭掉努尔哈赤,且让其做大的原因非常多。有人归结为李成梁的纵容,有的说是明政府的大意失荆州……其实我认为最重要的因素在于明朝这个国家机器高度腐败的促成了后金的做大。

1、努尔哈赤出生于(1559年2月21日 -1626年9月30日),历经世宗嘉靖、 隆庆、 万历、 泰昌、 崇祯 ,这五位皇帝,一个比一个荒唐,个个能作能造,花样百出。嘉靖皇帝朱厚熜 久居深宫,暗中掌控朝政,政务交由张居正处理,国家发展还算过得去。‚从隆庆皇帝朱载垕开始就乱来了,终日沉迷酒色,骄奢淫逸,居然向户部要钱,以满足后宫挥霍,在位6年,36岁就作死了。ƒ然后万历皇帝朱翊钧作得更厉害,在张居正死后对他的改革全面废止,罢免戚继光等一批有能力的边将。自己不理朝政,还强征矿税,导致国家运转几乎停滞,明朝从此真正走向衰落。④泰昌皇帝朱常洛虽然沉迷酒色,死于红丸案,但是在位仅一个月,他的作死行为可以忽略不计。⑤明熹宗朱由校 也就是天启皇帝,是被皇帝耽误了的杰出木匠 。一天到晚就会玩木工手艺。大权旁落魏忠贤,朝廷政局动荡,党争严重,官员腐败,各种社会矛盾频发。各地已经有民变迹象,这段时间是后金势力,努尔哈赤发展最快的黄金时期。劳苦功高的边将熊廷弼被杀。据史记载,天启年间,有一封边关告急文书送至兵部。因为兵部人事交接,悬而未决,无人主事,致使军情急件搁置几个月才处理。这样的办事效率无疑是给努尔哈赤送温暖的节奏。这位奇葩皇帝加速将明朝这部列车推向了死亡深渊。最后一位便是崇祯皇帝朱由检,虽然勤勉,廉洁,但是不谙政务。对于一个蹩脚的车手来说,方向很重要,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崇祯是典型的干得越多,错得越离谱的君主,导致国家最终走向灭亡。

2、政治清洗,自废长城。张居正死后,万历废止了张居正所做的一切政务改革,最关键的是他将一批对朝廷有功的边将,也纳入“张系”一并剪除。这里就有明代军神戚继光领导的军队。戚家军不仅成功在沿海剿灭数量庞大的倭寇势力。而且,后来镇守北方蓟北要塞。由于戚继光军事能力超强。他所到之处,对手很快被消灭或者从此销声匿迹。沿海猖獗的倭寇和北方强悍的蒙古骑兵被他打得没了一点脾气。后来蒙古骑兵连照面的机会都不给了。北方,似乎从此太平无战事。恰恰此时戚继光背后最有力的支持者张居正病亡倒台。朝中的反对势力裹挟着皇权也将他一并剪除。虽然没有下狱杀头。但曾经战功赫赫的大军区司令一路贬为平民。晚景凄惨悲凉。不久后,年龄仅50多岁的戚继光在家中郁郁而终。去世时,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老将军膝下无儿无女。唯一的亲人,他的妻子也疯掉,离他而去。更为不幸的是,他的弟弟以及许多屡立战功部下,也被一同撤职查办。倭寇、蒙古人暂时停手了,但是不等于明朝的边关永远太平。那支所向披靡,实力超强的戚家军,就这样被明朝政府那帮奸佞给自己消灭了。而建立一支成熟而强大的军队要经历多长时间啊。如果,这支戚家军驻守辽东,由戚继光全权治理东北,断然不会有努尔哈赤什么事了。戚继光一身清廉,军纪严明,只对挑事的匪徒进行镇压,不会压榨当地百姓,不会制造民族仇恨,自然也不会激起民变。

3、明朝无休无止的党争,诸如宦官与文人集团,沈一贯的浙党和东林党之争,以及各种派系利益集团的争斗。使得明朝这台老迈的国家机器更加步履维艰。戚继光这样实力超强的军人尚且被排挤,罢免,搁置。其他正直的边关将领命运又怎么会有所不同呢。于是乎边将也开始搜刮重金,结交朝中重臣、宦官为其作后盾。李成梁似乎早就熟络了这一套。对辽东少数民族的治理就采取,“一拉一打,一边打一边养”的策略。消除边患不是他最终目的,维持现状才是他的意图。严格来讲,李成梁不是戚继光那样纯粹的军人。虽然,也曾战功赫赫。但是,从整个战略来讲他不是在消灭敌人,而是在玩权术。在少数民族当中制造矛盾,一拉一打,打强扶弱。初看很有成效,但是长期下来会积累大量民族仇恨。一旦失控,犹如火山爆发势不可挡。后来,狡猾的野猪皮努尔哈赤也把明政府官员腐败的游戏规则玩利索了。索性甩开辽东总兵李成梁,直接重金在大明朝廷中建立人脉,担任建州左都卫指挥使,名正言顺的管理女真部落。想想看,这样一个心怀仇恨,野心勃勃的野猪皮居然完全看透了明政府的软肋,在使用合法外衣聚集足够的力量后,举事反叛那是迟早的事。

因此明朝的灭亡,不是说未能及时消灭努尔哈赤势力,而让其做大。根本原因是在于,明政府这个国家机器已经腐朽透顶,千疮百孔。从后金兴起到入关,留给明朝庭大量的时间去剿灭。但是,均被朝廷各种纷争,利益纠葛,低效率的运转所耽误。更切确的说,明朝的覆灭不是因为努尔哈赤如何的强大,而是自身的萎靡,腐朽,错过了大量的时机。即使没有努尔哈赤起来造反,亡明者一定还大有人在。

艾小墨

艾小墨

题主的这个问题,深刻的看应该是,由农耕民族为主体建立的政权(后面简称农耕政权),和由游牧民族为主体建立的政权(后面简称游牧政权),之间的交锋。


纵观历史,强如汉武帝时代,卫青、霍去病也只是重创匈奴,迫使匈奴迁徙,而无力将匈奴灭族。后面西域地区也是通过都护府,利用合纵连横的手段,维持各游牧民族国家间的平衡,以维持自己的统治。再如盛唐时期的突厥,以及安西军,也是一样。



由此得出结论,游牧政权只会被强大的农耕政权所击败,而不可能被农耕政权灭族消亡。明朝作为农耕政权,在开国初期的鼎盛时期,也只是将蒙古族击败,续而同蒙古羁绊了二百多年。


在面对同为游牧民族的女真部落,明政府的政策是,通过压制、挑唆等手段,来制造女真各部间的矛盾,以防止某个部落做大。辽东总兵李成梁严格执行了这一政策,在对待女真各部时,更是将这些手段运用的炉火纯青,努尔哈赤起兵反叛时发表的七大恨可为证。

【李成梁剧照】


由于明政府文官集团的作,导致李成梁突然下台,而这一时期正是努尔哈赤部的上升期,在没有李成梁这样深刻了解女真各部情况的戍边大将压制下,努尔哈赤才逐步做大先后统一了女真及蒙古各部,建立了后金。


【努尔哈赤剧照】

shuuhs_sss

shuuhs_sss

说招安的,你在搞笑吗?明朝亡于东林党贪腐和江南士绅的贪婪,这一切集中到对农民的压榨,有钱招安,就没这么多农民造反,而且农民军战斗力本身就不好,十里挑一,剩下九个你拿钱去安置?

回归正文,努尔哈赤坐大,一是一方水土一方人,东北地区出现主宰中国的强权岂止满清?红山黄帝、鲜卑隋唐、金、蒙古(成吉思汗父祖世居外东北,后率部西进)、满清,不论那些实际肥宅思想皇汉的弱鸡如何诋毁,努尔哈赤本人能力是不容置疑的,明朝制度培养了一群贪腐阶级和商人,白山黑水却恰恰出了一个能屈能伸、能力卓越的首领,时也命也。

tintin白

tintin白

中国有句话叫大意失荆州,对于地处偏远的努尔哈赤,明朝还真没当回事。以至于努尔哈赤有机会一点点的做大总成后患。

中国还有句话叫攘外必先安内,中国的统治者,更害怕内部的反对者抢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对于外来番邦小国从来都看不上眼。哪怕是努尔哈赤已经在关外建都称帝了,明朝的主要精力还在镇压农民起义部队。

如果,明朝能够学习宋朝,对起义的农民军队实施招安,然后,让起义的农民军队去戍守边关,收复失地,也说不定历史就会改写,你觉得呢?



草原牧歌

草原牧歌

在对待努尔哈赤的问题上,需要分两阶段来看。具体可以以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为分水岭。

第一个阶段,从努尔哈赤起兵到建立后金政权,这个阶段,明朝是希望努尔哈赤强大的,抛开李成梁与努尔哈赤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不说,这也符合明朝对待女真族的政策。因为明朝其实并不想在女真族这边投入太大精力,毕竟打仗是个烧钱的活,所以他们不断扶植弱小势力,让他去挑战其他大的势力,周而复始,让女真族始终处于动乱之中,确保他们无暇骚扰明朝边界。

第二阶段,就是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以后了,这个阶段,明朝感觉努尔哈赤实力已经很强大,需要扶植新的势力去推翻努尔哈赤的势力,可是明朝没想到努尔哈赤太过于出色,明朝尚未做出反应,努尔哈赤已经完成了女真族内部的整合。不得已情况下,只能自己派兵去征讨,结果在萨尔浒之战中,又吃了败仗。无奈只能看着努尔哈赤越来越壮大。

小个小个

小个小个

努尔哈赤自父祖辈开始就是明朝平定辽东的“带路党”,一直属于是明朝的自己人,后来越做越大,以至于“蚂蚁啃大象”入主中原,则是任何人先前都没预料到的。

明朝辽东问题由来已久,早在成化年间明朝政府就已经对辽东进行过武力清剿,也就是所谓得“成化犁庭”,到了明朝后期,明朝国力日渐衰弱,明朝边将对辽东逐渐采取“分而治之”的手段,也就是拉一派打一派。

“土木堡之变”之后,明王朝对周边游牧民族的震慑力也大大降低。日渐崛起的建州女真,开始不满明朝设立的朝贡制度,屡屡武力扣边。他们一会儿要求参加朝贡贸易,一会儿又说明朝给的朝贡条件不够优惠,所以跑到边境来抢东西,强烈要求提高入贡的人数和货物数量。反复闹了很多次。

不仅抢明朝,他们也去抢旁边的朝鲜,引得朝鲜连连向宗主国请求剿虏。面对建州不断侵犯边境,朱见深下了应对诏令,诏令里面这8个字,令人印象深刻:

“捣其巢穴,绝其种类”。

如果让当时的董山看到这八个字,估计是会脊背发凉,“绝其种类”这四个字,基本就是格杀令了,宪宗皇帝的强硬态度可见一斑,这是要永诀后患!诏令下达以后,大将赵辅率军五万,兵分三路进剿建州女真。同时,朱见深又命令朝鲜派出军队,全力配合明军进剿。

虽然话说得硬气,不过此次战果并不尽如人意,远没有达到“绝其种类”的目标,经过一个月的围剿,明军斩首六百三十余人,俘虏二百四十余人,女真首领李满住(后来建州女真改称“满洲”,就是从他的名字而来,即“李满住的建州女真部”之意)和他的儿子被朝鲜军队斩杀。

成化十五年十月,朱见深再次下令清剿建州女真。这次的剿虏行动,由大太监汪直带队,抚宁侯朱永为总兵,巡抚陈钺参赞军务。两个月以后,汪直发来捷报:

“建州贼巢在万山中,山林高峻,道路险狭。臣等分为五路,出抚顺关,半月抵其境。贼据险迎敌,官军四面夹攻,且发轻骑焚其巢穴。贼大败,擒斩六百九十五级,俘获四百八十六人,破四百五十余寨,获牛马千余,盔甲军器无算。”

此次战果颇大,经过这两次围剿让女真看到了明朝强大的国力,近百年不敢和明朝正面叫板,但是到了明朝末年,随着明朝国力衰败,特别是到了万历末年之后,女真势力再次抬头。

当时的女真主要还是沿袭较为原始的部落酋长制,明朝则委任一些女真首领以指挥使一类的职务予以笼络,努尔哈赤传说中曾经做过李成梁的义子,在父祖死后,承袭了都督指挥衔,并成为李成梁扶持的女真势力之一,至于日后的做大,只能说是由明朝政府的无能造成的。

在清朝的正史中,对女真屠手李成梁的评价却是颇高,但是对于努尔哈赤和李成梁的关系则是晦如莫深。造成这一结果原因,就是李成梁在努尔哈赤崛起过程中起到过重大作用,努尔哈赤后世子孙颇为感激李成梁的支持,但是又不愿意承认自己明朝“带路党”的发家史。

有史料记载,年轻时的努尔哈赤曾经跟随李成梁进京面见万历皇帝,努尔哈赤的发家和李成梁的“照顾”是分不开的,而努尔哈赤利用自己“两面派”的身份,一面麻痹明朝边将,利用明朝给予的贸易特许权,积累财富,壮大实力;另一面,“黑吃黑”吞并其他女真部落,逐渐做大。

万历二十年之后,李成梁收到言官弹劾而遭罢黜,但他的手下李平胡、李宁、李兴、秦得倚、孙守廉等人都接连受到重用,成为主宰一城的长官。但是此后明朝边防却暮气难振,又去转相地收刮民财,军队的数量和装备有一定的减损。自从李成梁离开辽东之后,十年之间更易了八位主帅,明朝辽东的边防一步步废弛,为努尔哈赤的崛起提供了客观条件。

当李成梁第二次出任辽东总指挥官时,为了养寇自重,他彻底破坏掉明朝与其他少数民族的联合可能,他实行暴力征伐。先是对泰宁部速把亥,然后是叶赫女真的清嘉奴、扬嘉奴。而这一时期,努尔哈赤已经统一了建州女真,正一步步蚕食海西女真,力量不断壮大起来。不过由于努尔哈赤对李成梁的恭顺态度,李成梁坐视努尔哈赤发展势力。

万历四十三年李成梁卒於北京,葬仰山之北(今北京附近)。李成梁死后三年,努尔哈赤诏告对明朝的“七大恨”檄文,正式对明廷宣战,“辽事”问题遂产生。辽东成为明朝政治腐败、经济凋敝、军备废弛的缩影。

xiangaiyibeizi

xiangaiyibeizi

首先一点就是农业文明的特性。我国自古以来的农业文明并不崇尚武力,一般情况下,汉民族与周边民族的战争,多数是周边民族先主动挑起的,中原王朝一直缺乏对周边民族必要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中原王朝对周边民族的统治,一般以“羁縻”为主,例如明朝对蒙古的政策就一直如此。

其次就是中原王朝对周围“四夷”的轻视。从明太祖朱元璋时代开始,明朝就向周边各小国推行了“华夷”政策,周边小国也奉明朝为宗主国,定期来明朝朝贡。所以,明朝对周围“四夷”有天然的优越感,也导致会忽略一些族群的崛起。

努尔哈赤的崛起,要从明朝万历年间说起。早在1587年,当时明朝的辽东巡抚就发现,一个建州酋长在最近的几年中不断攻击其他部落,所占领的地盘越来越多,此人名叫努尔哈赤。当时的辽东巡抚为了防止这个酋长继续闹事,就出兵要给他点教训,目的是让这个小小的酋长老实点。

但可能是轻敌的原因,此次出兵竟然战败了。然后辽东巡抚就把失败的责任推给了自己的下属参政,指责参政不按照自己的指示进攻,反而变成了安抚和训诫,希望用说教的方式让努尔哈赤改邪归正,不再闹事,但劝导并没有用,反而遭遇了兵败。

这件事最终闹到了朝廷,当时的首辅申时行住持判决此事,他的一贯风格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觉得一个小小的建州酋长不足为惧,不必要为此事而大动干戈,让辽东巡抚和参政各司其职,之后不再追究这件事了。

在1587年之后,努尔哈赤的势力发展就非常快了。不仅是对努尔哈赤的壮大视而不见,还有李成梁这样的大将养虎为患,与努尔哈赤来往密切。这其中也有努尔哈赤善于伪装自己的原因,他表面上归附于明朝,其实暗地里一直在悄悄壮大实力,等待机会。他的伪装也迷惑了明朝,让大明掉以轻心了。

所以综上所述,这些原因共同作用下,努尔哈赤就从一个小小的建州酋长,最终发展成能与大明叫板的帝国领导人。

narcsity

narcsity

努尔哈赤能崛起,做强做大因素很多。

一、明朝自身方面的因素

1、明朝中后期皇帝能力不行。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在位48年,刚登基时朝政有些起色,张居正在李太后、冯保支持下对国家存在的弊端进行了改革,收效显著。张居正死后遭到清算,改革停止了,明朝又走下坡路了。万历皇帝懒政,甚至多年不上朝,国家管理混乱,各种矛盾尖锐。万万皇帝1620年去世,努尔哈赤是1616年建立的后金政权,有种观点认为:明朝实亡于万历皇帝。努尔哈赤生活在1559年至1626年间,万历皇帝帝生活在1563年至1620年间。

2、明万历帝死后,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仅仅一个月就暴毙而亡。明熹宗朱由校从1620年至1627年在位七年,是有名的木匠皇帝,不务正业,当皇帝期间,国家局势搞的更糟糕。朱由校即位后罢免有胆知兵辽东经略熊廷弼,致使努尔哈赤后金有机可乘,攻陷了辽阳、沈阳,辽东局势严峻,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为稳定辽东,再次起用熊廷弼为辽东经略,在阉党策划下,坚持正确方略的熊廷弼被杀,辽东战局又陷于重重危机之中。

3、李成梁,是辽宁铁岭人,生活在1526年至1615年间,是明末名将,但是努尔哈赤崛起跟李成梁养虎为患有关。李成梁镇守东北三十多年,在打击防止蒙古、女真人侵扰方面贡献很大。但是对努尔哈赤特殊关照,纵容努尔哈赤兼并女真各部,甚至撤销防御的军事城堡,攻击其他女真部落间接帮助努尔哈赤事业做强做大。有种观念认为李成梁晚年与努尔哈赤来往甚密,曾一度有倚仗努尔哈赤之兵袭占朝鲜自立的野心。李成梁给了努尔哈赤做大的机会。

4、明朝边将腐败,接收努尔哈赤贿赂,替努尔哈赤遮挡隐埋发展情况,把努尔哈赤蚕食女真各部情况,说成是为明朝戡边效力。

5、明朝万历年间三大征使国家军事实力减弱,尤其援朝抗倭战争真接导致明朝辽东军事力量严重削弱。努尔哈赤当时申请入朝作战抗击倭寇,只是没有去成,如果去成,可能辽东会出现新的局面。

二、努尔哈赤方面原因

1、努尔哈赤是女真族杰出领袖,他以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

努尔哈赤有百折不挠精神,靠遗甲十三副起兵。刚开始很弱小,家族人都害怕受牵连,甚至想除掉他。努尔哈赤在消灭兼并女真各部落过程中成功处理好了与明朝的关系,先后八次去明朝北京朝贡,被明朝授于“龙虎将军”,避免了明朝对其进行讨伐打击。

努尔哈赤在反击“九路联军”进攻,攻灭海西女真、叶赫女真等各部落时执行了正确军事路线。在萨尔浒大捷中能够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获得以少胜多的战果。

努尔哈赤的成功与他个人高素质才能分不开的。

2、努尔哈赤建州部落有反抗精神传统

女真建州部落有反抗精神传统,明朝“成化犁庭”就是针对建州部落反抗而进行的一次军事行动。努尔哈赤母亲去逝早,努尔哈赤的姥爷王杲,舅舅阿台都具有反抗精神,反叛跟明朝作战而死。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世和爷爷觉昌安都被明军误杀。这些都对努尔哈赤影响深刻,努尔哈赤骨子里反抗精神一定很浓的。

3、女真人是满族前身,是渔猎善战勇敢民族,这也是努尔哈赤能够做大的原因

东北女真人善战,“女真满一万,不可敌。”努尔哈赤率领的军队虽然人数不多,战斗力很强,尤其具有强大骑兵队伍。

4、努尔哈赤设立了科学合理的八旗制度

努尔哈赤能够成功和设立八旗制度有关。八旗制度,平时耕种,战时为兵,这种兵农合一制度既解决了生产问题又解决了兵源问题,是努尔哈赤成功因素之一。

5、努尔哈赤成功与不徇私情,执法严明有关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部落,创建政权过程中奖罚分明,执法严格。他的儿子褚英和亲弟弟舒尔哈齐威胁他的统治地位时他都痛下杀手,这样有利于加强了他的统治地位,获得部下忠心耿耿跟随。

Ηónɡ・・・

Ηónɡ・・・

八百多年前,金国覆灭北宋,徽钦二帝被俘,中原王朝倒在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三百多年前,李自成攻克京城,崇祯自缢身亡,多尔衮趁乱入关,女真人再次赢得了天下。

阴差阳错之下,女真人两次征服中原王朝,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出生在白山黑水间的努尔哈赤,一步步把明帝国逼向灭亡。

那个曾经强大无比的明王朝,即使到了末期的万历年间还发动了三大征,甚至把日本都赶出了朝鲜。但是为何就没有拦住努尔哈赤前进的步伐,还让他越做越大呢?

一、朝廷的不作为

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找到家中传下的十三副铠甲,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族的战争。直到万历四十七年,在萨尔浒明军被杀得大败,而此时的后金已经成为一架庞大的战争机器,再也不是那个听话的女真小弟。

在万历的前十年,有张居正坐镇,李成梁在辽东大杀四方,女真人还是比较安分的。随着张居正的去世,万历开始清盘倒算,不仅仅张居正的权势被一撸到底,张居正的家也被抄了,家人也是死的死流放的流放。

万历皇帝终于夺回了皇权,本应该励精图治,奋发勤政,但万历却沉浸到后宫生活之中。

史料记载:

“外廷疑妃有立己子谋。群臣争言立储事,章奏累数千百,皆指斥宫闱,攻击执政。帝概置不问。由是门户之祸大起。”

这位万历的宠妃名为郑氏,万历初年入宫,因为长得妖艳,善于巧言令色,深得皇帝欢心,被封为贵妃。很快郑贵妃生下的皇三子朱常洵,万历爱屋及乌,也非常喜欢三子朱常洵,加之郑贵妃长时间的枕边风神功,于是万历准备立朱常洵为太子。

这下就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国本之争,原本天下相安无事,张居正的改革成果足以维持不少年,偏偏万历就喜欢搞事情。太子是国家根本,是国家的希望,嫡长子继承岂能是说改就改的。大臣们拼命上疏阻止,万历则固执己见,折腾来折腾去,大臣们依旧不依不饶,而万历皇帝也崩溃了。干脆朝也不少了,政务也不管了,来了个真正意义的“无为而治”。

万历怠政几乎是彻底的怠政,什么政务也不负责,奏折堆积如山。对于这些,万历既不过问,也没有任何反应,朝堂之上乌烟瘴气。这太子的争论足足折腾了十五年,到了万历二十九年,皇帝终于妥协了,还是立了长子朱常洛。

万历十九年,努尔哈赤攻取鸭绿江路,万历二十一年,努尔哈赤进攻长白山女真各部,万历二十七年,灭掉哈达部。在万历怠政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努尔哈赤却在辽东混得风生水起,而明帝国也失去了干掉努尔哈赤的最佳时机。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皇帝都不务正业,还指望官员们精忠报国吗?西汉曹参奉行黄老之学,按照萧何的制度继续执行,这就是所谓的萧规曹随。反观万历,废掉了张居正的改革,却没有应对之法,就这么一直糊弄了几十年。想来努尔哈赤要真的好好感谢下万历皇帝,正是万历的不作为,给了女真宝贵的发展时间。

二、李成梁的放纵

万历十一年,阿台起兵反叛,李成梁派兵围攻阿台所在的古勒城,阿台的妻子是觉昌安的孙女,为了保证孙女安全,觉昌安和塔克世进城劝说阿台投降。觉昌安是努尔哈赤的爷爷,塔克世是努尔哈赤的父亲。

觉昌安和塔克世还没有出来,图伦城主尼堪外兰就趁乱带明军攻入城内,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这一顿乱砍乱杀,导致觉昌安和塔克世也死在了乱军之中。

史料记载:

“成梁妻奇其貌,阴纵之归。途遇额亦都,以其徒九人从。”

努尔哈赤和弟弟舒尔哈齐也在乱军中被俘,李成梁的妻子见到努尔哈赤相貌奇伟,便说服李成梁放了他们,就这么鬼使神差,努尔哈赤重获自由。

当时的李成梁官任辽东总兵,女真部族的一把手,对于努尔哈赤,李成梁是不会放在眼中的,但没有想到的是,睁眼闭眼间铸成大错。

或许李成梁没有刻意帮助努尔哈赤,或许他只是利用努尔哈赤帮助他克制其他部族,但李成梁的确放松了警惕。只要李总兵稍微注意点,可能就可以发现努尔哈赤的与众不同,可是李成梁太自负了,等到时局发展到不可收拾,他也无能力为了。

不知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族的时候,明廷究竟有没有发现,然而,明廷和李成梁终归错过了扼杀努尔哈赤的最佳时机。

三、自然灾害和其他战役的干扰

从万历年间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四十八年内自然灾害频发,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对农业生产、百姓生活造成巨大灾难。尤其是河南地区,灾害尤为厉害。

河南处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上游常年冲刷,泥沙越来越多,那么堤坝就得修得越来越高,黄河决口在万历年间经常发生。

史料记载:

“秋七月,江北蝗,江南大水,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旱,河决开封,蠲振有差。”

万历一朝,黄河决堤十几次,仅仅是决堤一项灾害,就已经造成了无以复加的损失。其中还包括旱灾、蝗灾、地震等等, 导致物价飞涨、盗贼频起,百姓食不果腹。从万历八年到十六年,陕西、山西、河南、北直隶几省死于灾害和疫病的人数超过七百万。

朝廷也做了相关的救灾举措,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不法官员在此时中饱私囊,鱼肉百姓,国家入不敷出,损失也是无以计数。

除此之外,万历十七年,播州宣慰司杨应龙叛乱。万历二十年,哱拜父子在宁夏叛乱,万历派李如松率兵平叛。同一时间,还爆发了七年多的万历朝鲜战争。在接乱不断的灾害与战争中,明廷疲于奔命、应接不暇,国家实力锐减,军队士气低下。

等待努尔哈赤已经羽翼丰满,明军的实力早已大不如前,萨尔浒之战的惨败就是证明。努尔哈赤的崛起绝非偶然,是一些列因素共同导致的,等到明廷注意到这个女真人,已经尾大不掉,难以收拾了。

虽说努尔哈赤强大了起来,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明帝国还是对其有压倒优势,至少单纯的防守还是没问题的。问题就出在了内部,随着各地饥荒,崇祯帝又消减开支,很多公务员下岗。于是小公务员李自成带兵起义,并最终形成滚滚洪流,一发不可收拾。

如果当初明朝廷没有“养寇为重”,清朝也没有通知中原,现在我们会怎样呢,欢迎大家讨论!

Weister

Weister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