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真的喜欢比他大30岁的萧皇后吗?他们什么关系?
qth949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萧皇后年轻时风华绝代,传说是可以比肩四大美女的女子。寡妇门前是非多,萧皇后便是如此,一生被六位男子抢夺,历经坎坷终成传奇人物。
历史中的萧皇后
根据史书记载,萧皇后嫁给隋炀帝杨广被封为皇后,故有此萧皇后的叫法。
公元616年,隋炀帝杨广不管大臣的劝阻,执意要开启江都之旅,两年后,宇文化及带领一干人等发动兵变,将隋炀帝勒死在扬州。
陪伴在隋炀帝身边的萧皇后也被宇文化及看管起来,对于没有直接杀死萧皇后的原因有多种猜测,有人说是宇文化及垂涎萧皇后的姿色美貌。
宇文化及率领部下开始北上,萧皇后也被迫跟在队伍当中。
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之后,天下拥有兵马的人开始跃跃欲试,都想要扩大自己的地盘势力,其中瓦岗寨的李密就是其中一个。
按照李密的如意算盘,他先将宇文化及干掉,然后再收拾了洛阳的王世充。
宇文化及的队伍本来是要按期回到关中,但是遭遇李密的阻击,双方直接就干了起来。由于李密的军队战斗力太强,宇文化及惨败逃走,来到靠近窦建德旁边的魏县。
眼看自己穷途末路,宇文化及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称帝,享受一下天子待遇,整日纵情声色,此时的萧皇后仍然是皇后。在这里可以猜测宇文化及极有可能占有了萧皇后。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窦建德看到宇文化及竟然在自己地盘旁边称帝登基,带着手下兵马就来攻打,没想到宇文化及父子都被杀死,转眼间,萧皇后又变成了窦建德的女人。
之后不久,萧皇后的小姑子是被远嫁突厥的义成公主,公主听说自己嫂子落入贼人之手,就向窦建德要人。
窦建德并不想得罪突厥,虽然对萧皇后难以割舍,为了顾全大局,窦建德还是乖乖把萧皇后送到了突厥,萧皇后又辗转来到突厥生活。
在突厥,萧皇后度过了11年的时光,在此期间,中原已经建立了李唐王朝。在李世民的治理之下,唐朝已经逐渐强盛起来,李世民开始派兵攻打突厥。
在大将李靖的带领下,大唐高歌猛进打败突厥,而萧皇后也跟着投降的突厥可汗来到大唐,再次见到了李世民。
李世民专门赏赐了萧皇后府宅,萧皇后在此又生活了十多年,在萧皇后81岁时去世,李世民将萧皇后葬在隋炀帝陵墓旁。
李世民与萧皇后的关系
如果按照家族辈分来算,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和萧皇后的丈夫隋炀帝是表兄弟关系,因为李渊的母亲和隋炀帝的母亲都是北周大将独孤信的女儿。
这样算来,李世民应该叫萧皇后一声婶婶。其实还有另外一层关系,在李世民的后宫当中有一位叫杨妃的女子,她是隋炀帝的女儿,萧皇后作为隋炀帝的皇后,杨妃自然要称萧皇后为嫡母。
也就是说萧皇后是李世民的丈母娘,作为唐朝帝国的皇帝,李世民怎么也不可能去占有自己的岳母,况且当时的萧皇后已经年纪不小了。
李世民对萧皇后并没有喜欢甚至是坊间传说的占有,而是对长辈、对前朝遗孤的敬重。
首先是李世民再次见到从突厥回来的萧皇后时,她已经有六十多岁,就算是萧皇后天生丽质,但也扛不住岁月的摧残,并且还是生活在突厥那种环境下,肯定已经是人老珠黄了。
对于强盛大唐的皇帝来说,这样一位女子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毕竟没有什么女子是李世民得不到的。
坊间关于李世民和萧皇后的传言主要“归功”于明清小说的兴盛。
在明清时期,小说成为民间底层人民在茶余饭后消遣的重要方式,在当时有很多的有钱人都会专门请说书人到家里去讲一段,这已经是一种时髦。
在讲小说的时候,最吸引人莫过于制造悬念,听起来感觉越神奇不可思议越能撩拨人,花边新闻又是最受欢迎的题材。
在一本《隋唐演义》出现之后,本身就歪曲了历史事实,在小说家的推动下,关于李世民和萧皇后的故事更是被添油加醋地不断被演绎。
隋朝是历史上很独特的一个朝代,存在的时间非常短,以统治者隋炀帝的残暴闻名于世,但细细思量却发现隋朝立下的功业非常大,惠及子孙后代。
隋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最为主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战争耗费太大,隋朝皇帝有些急功近利,频繁开战;二是大兴土木工程,隋朝最著名的隋唐大运河的开挖让百姓生活雪上加霜,难以承受带来的压力。
不得不承认,隋朝皇帝很有战略眼光,当时并不被人理解,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是利在千秋的大事,但同时也耗尽了王朝的精力。
一个朝代的覆灭,没有任何理由能够比女子祸乱天下更吸引人的,因此萧皇后就代替隋炀帝背起了隋朝灭亡的黑锅。
在坊间传说中,萧皇后是勾引隋朝皇帝的美人坯子,并且根据萧皇后每到一个人手里,都会让他灭亡。隋炀帝是,宇文化及也是,窦建德也是,突厥可汗还是。
就是在这样的不断演义过程中,就连李世民都与萧皇后联系了起来,还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李世民对萧皇后的爱慕之情。
前面已经说过李世民对萧皇后只是敬重之情,不可能是出于男女之爱的喜爱之情。
萧皇后不仅不是摧毁隋朝的红颜祸水,还是能够及时提醒隋炀帝的贤良皇后。根据记载,萧皇后曾经多次劝诫隋炀帝,体恤臣民、爱护百姓,但是隋炀帝显然没有将萧皇后的话听进去,隋朝在劳民伤财中轰然倒塌。
李世民与萧皇后之间的关系仅限于亲情和敬重,并不是坊间传闻的那样艳丽。
野史坊间传闻不足信,更不能诋毁一个历史人物形象,这是对一个命运波折坎坷老者的亵渎。
季莫迷夨ノ
女大三,抱金砖,女大三十,送江山。唐太宗李世民握着萧美娘的手,觉得这话说的太对了!
萧美娘也叫萧皇后,是隋朝二世隋炀帝杨广的皇后,袁天罡评她母仪天下,命带桃花。自古寡妇门前是非多,有家势背景还美貌的萧皇后,是隋唐时期的抢手人物。在《隋唐演义》中,即便年轻貌美的武媚娘,远远看到了萧皇后抑扬婉转的背影,心中暗道:这萧皇后,可不似五十多岁阿,怪不得如此多英雄对她流连忘返。
当然这是演义的说法,不过武则天倒是真和萧皇后有过交集,袁天罡也点评过武则天,“若是女,实不可窥测,当为天下之主矣!”,想想这袁天罡也挺有两把刷子的。除此以外萧皇后是贞观四年被李世民迎接从突厥回来,而武则天是在贞观十一年入宫成为武才人,两人在李世民的后宫起码待在一起十年时间,萧美娘在贞观二十一年时,先一步李世民走了,两年后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忽然驾崩,而武则天就去了业感寺,以后来武则天的能力和人生轨迹,或者她还向萧皇后拜过师父都不一定。
毕竟你可能不知道,武则天比唐高宗大四岁,俗语说女大四,福寿至。武则天进了业感寺时才22岁,5年后27岁的时候再次遇上了唐高宗李治,才抓住了人生的唯一一次机会,28岁后再次进入唐朝后宫,一路由宫女开挂一样,经过了几年经营成功让王皇后下台,自己由武昭仪贵为武皇后。她的蝶变和手段可以看出,她是经过高人的指点的,因为数千年历史只有一个女皇帝,而她还是由后宫走上了金銮殿,协助唐高宗掌管天下,想想一个女子有如此的魄力和眼界,甚至在一些问题上做到狠辣和果断,不是一个长期处于深宫女子所能够表现出来的,所以她可以说是唯一,是否萧皇后有传承她什么经验,我们现在无法得知,可是以萧皇后和武才人两人不可争议的是,都是年龄比皇帝大,却能受到唐朝父子两位皇帝的敬爱和青睐有加,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野史中说这萧皇后六十岁年纪,第一次与李世民见面,还能让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心中的小鹿乱撞,许多人很疑惑是不是太演义了。其实不然,拿现在来看,60岁老人保养得当,拥有40岁风韵的大有人在,比如国外一位叫Christie Brinkley的超模,已经六十多岁,但是人看起来非常年轻,而且其颜值还是保持在超模的水平,依旧风采照人,国内的我们可以拿刘晓庆来举例,先不说高超的化装水平,拿她日常的照片看来,也还感觉很年轻,当然化了妆的刘晓庆,看起来不过40多岁而已,还有一位大家熟悉的黑木瞳,在最新的近照看来,也是保持的非常年轻,给人感觉是一位很贤淑的少妇,可是她今年已经60岁了,从这些现在的例子看出来,如果女人天生丽质加上保养的得当,还有在运动与饮食上懂得养生之道,那么即便是是年过花甲,也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所以也不用太过质疑萧美娘虽然年纪大李世民三十岁,可一样让李世民感觉惊艳,让武则天汗颜,因为她本身的确具有别人所没有的经历,而这也是李世民冒着被后世人各种戏说的风险,花了巨大代价在突厥迎回萧皇后的原因。
因为这萧皇后的身世可不一般啊,她的出身是兰陵萧氏,现在大家对着兰陵萧氏其实没啥感觉,可是在当时南北朝时期,这萧家可是有名的门阀世家,其在南朝的势力甚至开创了梁朝,而且追索源头,这萧家的先祖是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在萧衍通过各种手段取代了南齐以后,建立了梁朝,梁朝值得一说的就是梁武帝萧衍,他的一生经历很丰富,前期励精图治,后期相对昏庸,导致后因为侯景之乱,最后因为没东西吃归西。虽然他后半生几十年没碰过任何女子,可在前半生他还为了梁朝诞下了不少王子,而萧皇后就是昭明太子一脉的后人,这昭明太子萧统可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大咖人物,编著的一本昭明太子集,还有将《金刚经》分成三十二则,都是他的一手经办,并且取得了文学上的辉煌成就。
到了后来的陈朝,对门阀萧家都是恭敬有加,毕竟萧家的根深叶茂,轻易可是动不得,后来隋朝灭了陈国,陈国举国归附了隋朝时,还是的要给萧家几分面子,因为当时隋朝的势力可一时无法控制江东全景,需要和当地门阀世家的联合,而从岭南的冼夫人和冯宝归顺中可以看出,隋朝的统一完成是依赖地方世家的支持。而此时隋朝杨坚通过关陇世家的支持已经坐稳了皇位,当然他深知门阀的重要性,所以就为自己的二王子杨广,找了一个南朝萧家的女子所妻子,这就是萧皇后,萧皇后嫁给杨广的时候,才十三岁左右,
而谁也没想到,萧皇后的极具才华,当时杨勇是嫡长子继承制,已经封为了太子。杨广也想和哥哥较量一番,执掌隋朝的江山。此时的萧皇后虽然年轻可是却非常配合杨广,两人的表演堪称影帝影后级别,成功的取得了独孤伽罗的信任,同时大家也知隋文帝扬坚是个妻管严,当然也就听了独孤伽罗的建议,最后废除了杨勇的太子位,改让杨广做储君,而这其中的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但是萧皇后的起到的作用很大,她可是陪着杨广装穷和吃苦,从十三岁开始做晋王妃到三十九岁到皇后,期间经历的辛酸和曲折,只要她自己知道。可以说没有萧皇后的配合,杨广是无法坐上隋朝天子的龙椅,
当然萧皇后如此的配合杨广,一部分为了自己,也有一部分是为了南朝萧家,虽然她早年经历有点坎坷,虽然出身是萧家人母亲还是张皇后,但是因为母亲不喜欢,被送给叔父们手收养,可叔父收养没一年就双双早逝,她是舅舅父张轲带大的,可是她毕竟是南朝萧家后人,而隋朝的独特性在于他自晋朝以后,分久必合的短暂统一皇朝,所以她必须代表着南朝门阀去抗衡关陇门阀,以让江南豪门在隋朝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而从隋炀帝屡次下江南,开通大运河可以看出他更青睐于江南豪门世家,这和隋文帝杨坚依靠关陇门阀不同,所以这也为隋炀帝的后来埋下了伏笔,当然其中也有他的好大喜功和各种的折腾,但是触动了门阀世家的利益,是最为根本的一个原因。
而萧皇后对于他登基后的种种作为,还是有进行过劝诫的,可是此时的杨广却什么也听不进去了,但是萧皇后毕竟还是和隋炀帝夫妻情深,在隋炀帝最后出巡江南时,依然跟了过去,最后隋炀帝给自己最信任的宇文化及被迫驾崩,隋朝至此实际意义的灭亡了,
而当时的萧皇后才只有五十多岁,她很幸运的就是许国皇帝宇文化及收留,让她随军回到家乡,其后宇文化及在洛阳被李密所击败,不久被窦建德灭了,而萧皇后就落入了窦建德手里,这时窦建德是建立了夏国,而窦建德可没敢接纳萧皇后入自己后宫,面对萧皇后自称为臣子,把萧皇后当祖宗一样的供着,本来萧皇后感觉日子也就这样,自己活着最终在窦建德这里安养天年。
可是命运通常是琢磨不透的,萧皇后有个小姑,当时嫁给了突厥的可汗为宠妃,听到了李渊在长安建立了唐朝,又打听到了窦建德这里供着萧皇后,立马让自己的老公处罗可汗去迎了自己嫂子回来,当然处落罗可汗也是知道萧皇后的大名的,也就欣然答应了,去窦建德处要人,这窦建德根本打不过突厥,所以很无奈的将萧皇后送去给了处罗可汗,可是这处罗可汗没高兴几年,就撒手归西了,儿子颉利可汗就按规矩,接纳了当时已经五十多岁的萧皇后入后宫,当然也包括义成公主。到了大唐建立不久,这突厥还是大唐的心腹大患,所以一直隐忍,在李渊和李世民平定了各地对手以后,最终任用了李靖忽袭突厥,最终拔出了突厥的威胁,为唐朝进入了强盛的贞观之治做了铺垫。
隋书卷三十六:及宇文氏之乱,随军至聊城。化及败,没于窦建德。突厥处罗可汗遣使迎后于洺州,建德不敢留,遂入于虏庭。大唐贞观四年,破灭突厥,乃以礼致之,归于京师。
李靖灭突厥之战堪称以少胜多的经典,先后两次的忽袭打的强大的颉利可汗只剩下数十骑逃出生天,最后被唐将张宝相擒获,不可一世的塞外突厥自此没落,而大唐也迎回了隋朝的皇后萧美娘,此时萧美娘已经是年过六十多岁,而李世民才三十多岁而已,所以两人是否能擦出火花,我们现在无法知道,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当时一个人,就是唐高祖李渊,因为这个是后的李渊还在世,并且退休在后宫养老,据说还为李世民增加了不少的弟弟,而这个时候萧皇后和李渊肯定是见过一面的,
按辈分李渊要叫萧皇后一声表嫂,而他也很无奈,自己的年号叫武德,可是年轻人不讲武德,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他只好让李世民好自为之了,但是对于萧皇后多少有点内疚的,毕竟杨广一家可对李渊非常照顾的,自己夺了人家的江山,确实有点不厚道。
李世民也好几次听取了萧皇后的意见和建议,以隋朝的得失作为借鉴,无过加免有过则改,才有了后来的贞观之治,其实历史上李世民和萧皇后的关系,根本不像野史一样说的是情侣,或者两人有感情,他可不是因为喜欢萧皇后而接她回来,主要是为了江南家族对唐朝的支持,毕竟当时的江南门阀世家势力还很强大,而萧皇后可以说是他们的代言人,所以只要得到了萧皇后的鼎力支持,他们唐朝在江南一带可以说是稳了,同时即便是按照亲戚份上,自己在突厥手中救出了萧皇后,也是名留青史的丰功伟绩一件,这样做只有百利而无一害。
李世民迎回来六十岁的萧皇后,在唐宫中供养了十多年,出发点都是为了唐朝的江山社稷考虑,可以说是女大三十,送江山的来由,他可不是喜欢萧皇后,反而他是在尊重萧皇后,毕竟萧皇后是南朝的公主,隋朝的皇后,新兴的唐朝要江南一带门阀世家归顺,同时让老百姓能过上安乐的日子,必须的发扬中华优良的传统文化,就是尊重老人,这样做法不但让李世民得来孝顺的名义,还能借此笼络江南世家,一举多得,而唐朝能够强盛,富庶的江南所起到的巨大的作用,所以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绝对是没错的。
dorischy
老无历史观来回答这个问题。
说起历史本应该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结果却被现如今各种戏说、趣说历史的书籍和影视剧给弄得不严肃,甚至为了博眼球歪曲历史,胡编乱造。
李世民与萧皇后的情感纠葛就是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
萧皇后是西梁开国皇帝萧詧的孙女,在杨广还是晋王时,就做了晋王妃。后来跟随杨广成为了太子妃、皇后。
萧皇后性情温厚,对于杨广的失德行为,多次委婉劝诫,却没有收到效果。
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害后,萧皇后又被宇文化及裹挟四处奔波,后宇文化及被窦建德灭掉,萧皇后又归窦建德安置。
当时在嫁给突厥可汗的义成公主是隋朝宗室之女,和萧皇后关系不错,便劝可汗把萧皇后接过来。
迫于突厥的实力,窦建德只能把萧皇后送往突厥。
萧皇后在蒙古草原又生活了多年,直到唐朝建立,李世民登基之后,这才又被李世民接回长安养老。
李世民的妃子杨妃为萧皇后的女儿,那么即为李世民的岳母。
同时杨广为李世民的表叔,从这一层关系,萧皇后为李世民的表婶。
萧皇后出生年月虽无记载,但她与杨广年龄差不多,而杨广比李世民大近30岁,因而当李世民把萧皇后接回长安时,李世民三十出头,而萧皇后已经花甲老人。
从年龄上和伦理上,李世民根本不可能对萧皇后有什么情感。
那李世民为什么要迎接回萧皇后呢?
第一、萧皇后即使自己的岳母,又是自己的表婶。因此从家庭伦常考虑,需要接回萧皇后。
第二、萧皇后是前朝隋朝皇后,在当时声誉不错,当时唐朝立国时间不长,国内还有一些同情隋朝的势力,把她接回来有助于笼络那些人的人心。
第三、萧皇后出身兰陵萧氏,又是西梁皇族后人,对萧氏的礼遇也有利于大唐在南方的统治。毕竟大唐起家于北方,而主要的争斗区域都在北方,南方唐朝封影响力远不如在北方大,笼络萧氏就是笼络南方世家大族。
Anne
说,或者相信萧皇后先后被6个男人占有的人,是既无知,内心又龌龊到无以复加。
说这些人无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懂自东汉到宋代之前,中国社会的主体是门阀和士族政治。
东汉后期,第二次小冰河期带来了连续的饥荒、瘟疫,以及绵延数百年的社会大动荡。
这种社会动荡的直接结果是朝廷失去对社会资源和人口的控制,为了自保,有势力的家族在各地建立起了地方自治性的“国中国”。
这就是形成于东汉后期,一直延续到宋代之前的门阀和士族,呈半割据状态,他们的势力强大到什么程度呢?
无论朝代如何更迭,主要的一些门阀士族一直屹立不倒。
而萧皇后是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祖上是南梁梁武帝萧衍,而萧氏是汉开国丞相萧何的后人。
也就是说,兰陵萧家也是形成于汉代,势力延续数百年的门阀士族之一。
到了南北朝时代,兰陵萧家更是达到尖峰时刻,南朝的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南梁开国皇帝萧衍的“萧”都是一笔写不出两个“萧”的兰陵萧家。
南梁被南陈取代后,西梁延续了梁朝的国祚,而萧皇后正是西梁第二个皇帝梁明帝萧岿之女,第三个皇帝梁靖帝萧琮的妹妹。
隋灭西梁后,萧皇后随兄长萧琮归隋,萧琮被封为上国柱、国公,萧家的势力并没有倒。
而且,萧皇后不但长得漂亮,更是智计百出的女中丈夫,在杨广夺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后来杨广被宇文化及所弑,但是对萧皇后不敢有丝毫轻慢,而是礼遇有加。
因为彼时,隋朝并没有真正灭亡,因此,萧皇后至少名义上仍然是母仪天下的萧皇后。
萧皇后携带幼孙和皇室女眷先后辗转于宇文化及,窦建德等处,宇文化及和窦建德实际上打得都是“挟皇后以令诸侯”的政治算盘。
及至被处罗可汗迎接到东突厥,是因为处罗可汗的老婆义成公主是萧皇后的(堂)小姑子。
萧皇后流亡东突厥时还能拥立庶孙杨政道建立后隋,也足以说明萧皇后依然是萧皇后。
至于萧皇后后来归唐,也是随杨政道的后隋降唐,仍被尊奉为萧皇后。
其实,李唐和杨隋,包括那个时代的各大门阀士族都是亲连亲,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族,这其中也包括萧家。
因此,虽然城头频繁变换大王旗,亡国之后出身门阀士族的无论男女,只要归顺新朝,地位都不会有根本性降低。
也因此,可以非常确定地说,隋炀帝杨广被杀后,萧皇后虽身若浮萍漂泊多地,却一直是以母仪天下的皇后的身份,不可能被任何一个有政治野心的当权者所轻慢。
至于最后归唐,并非个人归于李世民,身后被李世民以皇后之礼葬于隋炀帝之陵,谥号愍皇后,也是隋炀帝的皇后,而非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
hy-8341
萧皇后一生颠沛流离,因为容貌倾国倾城,曾经被几位帝王争抢,她前前后后经历五位帝王,最后李世民命李靖消灭突厥后才接回长安的,然后在长安直至终老,最后运回江都与杨广合葬,那么李世民和萧皇后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是否真正喜欢她呢?
萧皇后在杨广死后,先后跟了宇文化及、窦建德,后来带着杨广的孙子去了突厥,先后经历了两个突厥可汗。不容置疑的是,萧皇后确实美艳动人,但是当李靖从突厥迎回她时,此时的萧皇后已经六十岁了,古代的女人又没有现代那些护肤品、化妆品,所以即使她再漂亮,此时也已经美人迟暮,老了。李世民作为帝王,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后宫环肥燕瘦,倾国倾城的美女多的是,怎么可能喜欢一个年近六十的老太太,况且李世民娶了杨广的女儿杨淑妃,虽然不一定是萧皇后生的,但是怎么也得称一声"岳母"吧。
李世民把萧皇后迎进宫后,一直以长辈的身份来尊重他,并不是什么男女之情,直至晚年,萧皇后一生颠肺流离,只有在长安待的那段时间晚年时光,才免于奔波,也算是安度晚年吧。
Den丶小屋
萧皇后,隋末帝杨广皇后。因其丈夫杨广的缘故,萧氏这位本非奸后的皇后,是饱受世人的侮辱与诽谤,甚至被人恶意的塑造成一个淫荡无比的艳后。
至唐代始,就多有小说、戏剧、评书等将萧皇后塑造成一位可憎可恨的艳后,如小说《隋唐演义》和《唐史通俗演义》称萧皇后比杨广小,天保二十年出生,自突厥南反时年四十多岁、与唐太宗关系暧昧、甚至被封为昭容。再如小说《说唐》和《隋唐演义》甚至还称萧皇后本是太子杨勇的妻子,后来被杨广霸占,再之后隋亡,萧皇后为求得生存,就与李密、李世民有了暧昧之举。
实际上以上说法,皆是无稽之谈,当不得真的。首先,小说中将萧皇后的年龄都搞错了!史书中虽未言明萧皇后的年龄,但却可以根据相应的事件推算出来,北史•卷十四载:“炀帝愍皇后萧氏,梁明帝岿之女也……后以二月生,由是季父岌收养之。未岁,岌夫妻俱死,转养舅张轲家”,由“未岁”之说,可以得知萧岌去世时,萧皇后正好出生,而萧岌死于天保五年(567年)。
由此,萧皇后应是出生于567年,而后据北史•卷七十一载:“元德太子昭,炀帝长子也。……正月戊辰而生昭,养于宫中,号大曹主。初,文帝以开皇三年四月庚午,梦神自天而降,云是天神将生降”,萧后与杨广所生的长子杨昭出生在开皇四年(584年),由此可以断定萧后大概在开皇三年(583年),也就是16岁的时候与杨广结婚。此后,江都之变,萧后52岁;南返长安,萧何64岁;647年去世,享年81岁。
其次,有些小说说萧后原是杨勇的妻子,这就更是胡说。北史明确记载:“炀帝为晋王,文帝为选妃于梁,卜诸女皆不吉。岿乃迎后于舅氏,令使者占之,曰:“吉。”遂册为妃”,炀帝为晋王时,隋文帝为其选妃,所选的妃子就是萧后。
可以这么说,现在坊间传闻的说萧后与宇文化及、窦建德、处罗可汗、李世民等乱世枭雄有染之说,这完全就是在胡说八道。先不说,江都之变后,萧何已是52岁的老妇,试问宇文化及、窦建德等这些枭雄会看上她吗?他们可都是当时割据一方的诸侯,根本就不缺女人,完全就不可能看上她。
再者,萧皇后的身份实在太特殊,在当时的那个乱世,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就不会给自己添麻烦,毕竟当时全国还是有部分州县效忠隋朝的,而萧皇后贵为隋朝皇后,自然也受到他们的尊敬,此时如若有人敢欺辱她,势必就会引起一些忠隋势力的反弹,而真到那时定然就会有其他的一些势力乘虚而入,对他进攻,到那时恐怕他离灭亡就不远了。我想,没有人会为一个老妇愿意付出这么大的牺牲吧!
至于李世民是否喜欢已64岁的萧皇后,我想这无需回答,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就算李世民再饥渴,就算李世民曾经有过夺他人之妻的行径,但是他也断然不会去喜欢已快是古稀之年的萧皇后,毕竟年龄相差的太大,即使萧皇后再驻容有术,都快70岁的人,你说还能好看到哪里去?
再者,当时的萧皇后可以算是李世民的岳母,他后宫中的杨妃,就是隋炀帝的女儿,而作为隋炀帝皇后的萧氏自然就是杨妃的嫡母。我想李世民就算再混,他也不会去欺辱自己的岳母吧!李世民可是一直都是想当明君的主,他怎可能为一个古稀之年的老妇,去玷污自己的明君之名呢!这绝对不可能的。
总得说,李世民绝对不可能喜欢萧皇后。
果子叭哒
客观地讲,从现有的正史记载的角度,以及李世民和萧皇后的年龄角度来讲,李世民不可能喜欢这个比他大几十岁的前朝皇后。
而所谓李世民将隋炀帝之妻,萧皇后纳入自己后宫这个“野史”,其实是来自后人的演义杜撰,最著名的就是清代的《隋唐演义》。
可这本书连作者说明了是“演义”,里面的故事自然是不符合历史的,而这个演义里,又把萧皇后的一生写得“流离不堪”,在数个男人之间兜兜转转。
其实在演义里,萧皇后被写得比隋炀帝还要小好多岁,而李世民便看到了一个“风韵犹存”,还不足五十岁的萧皇后。
但事实上,就在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害的时候,萧皇后就已经五十岁了,李世民也才这二十几岁,李世民击败东突厥迎回萧皇后的时候,萧皇后就已经六十多岁了,刚刚好比还在世的李渊小一岁。
就这个年龄相差悬殊的背景,萧皇后就是容貌超群,李世民也不会对她产生兴趣。
萧皇后,大致生于公元前567年,乃是南梁萧氏后人,是梁明帝的女儿,属于正儿八经的皇族血脉。
年少时,萧皇后就嫁给了尚且是晋王的隋炀帝杨广,后来经过杨广的一系列运作,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把太子换成了杨广,此举为隋朝灭亡埋下了祸根。
杨广登基后,爱好美的的他倒是没有换掉妻子,依旧立嫡妻为皇后,于是便有了这萧皇后。
可惜,萧皇后的好日子没过几天,天下就乱了。
隋末就是一场巨大的矛盾激化,平民和世家的矛盾,君臣矛盾。
在这场矛盾背景下,英才辈出,而隋炀帝也被人以杀害的方式驾崩,这个时候少年李世民崛起了,这一个李渊最强大的儿子横扫天下,在短短的时间里几乎完全统一中原,而李世民出生于公元598年,按道理来讲,李世民和萧皇后的人生难以有交集。
萧皇后在隋炀帝被杀后的日子并不好过,虽然《隋唐演义》将萧皇后描述得“混乱不堪”,可有些说法也并非空穴来风。
就拿宇文化及而言,他杀害了隋炀帝后,就霸占了隋炀帝的后宫,而历史上关于宇文化及如何对待萧皇后,没有一丝记载,所以宇文化及和萧皇后之间的空白,就成为了这种野史的来源。
过了不久,宇文化及也倒霉了,萧皇后被窦建德所“拯救”,说是救了出来,但是窦建德本来就是野心极大的枭雄,也就萧皇后年龄的确大了,才让人对窦建德和萧皇后之间的桃色猜测少了一点,但少了也不是代表没有。
而且自古以来,前朝皇后遇上“乱臣贼子”,这种相遇绝不会让人让善罢甘休,萧皇后的名声其实在唐初就已经有所损坏了。
其实在中原兜兜转转,萧皇后即便被人“猜忌”,这倒也没什么,因为在世人眼中,宇文化及也好,窦建德也好,他们起码还有中原王朝所提倡的“阶级”底线,萧皇后怎么说都是前朝皇后,有理智的人知道,他们不会为了个人私欲而去玷污前朝皇后。
而萧皇后名声被败坏得最严重的一次,是源于北上突厥。
当时窦建德还要依靠东突厥的势力扶持才可以在中原争霸,而这个时候,东突厥的处罗可汗以自己的妻子是隋炀帝堂妹的身份,要“迎接”萧皇后北上。
处罗可汗这一招就真的让人不得不有所质疑了,因为他这样做的政治意义根本不大,而且东突厥还有着“收继婚制”的落后传统,这个传统顾名思义,“后宫”是可以被下一任皇帝继承的。
另一方面,窦建德不敢和东突厥翻脸,因此只能让萧皇后北上。
过了不久,李世民一战把窦建德、王世充给打废了,就是这么个差错之下,萧皇后失去了回归中原的机会,反而还糊里糊涂地北上突厥,李世民想救她,也救不了。
这个时候开始,李世民其实和萧皇后多了一层关系,这就是“母婿关系”,因为李世民娶了隋炀帝的女儿“杨氏”为妃子,虽然杨氏未必是萧皇后所生,但也是杨氏的“嫡母”,是李世民严格意义上的“岳母”,而一统天下的他,把岳母救回来,非常有必要。
在历史上,隋朝杨家和唐朝李家一直都是有亲戚关系的,李世民和萧皇后也是,只是一开始还算疏远,但在纳杨氏为妃后,这个关系就真的亲密了许多。
公元626年,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夺取大唐最高权力,改元贞观,但也是这一年,突厥的新可汗颉利可汗还带着数十万骑兵南下包围长安,逼着李世民不得不立下渭水之盟。
这一年的大唐和东突厥关系还是很微妙的,而且大唐略逊于东突厥,李世民难以把“岳母”给接回来。
还在东突厥的萧皇后也很可怜,因为处罗可汗的妻子义成公主又被颉利可汗继承了,她也承受了同样的命运,别人对她的风言风语更多了,这个时候,她也已经快六十岁了。
直到贞观四年,此消彼长的发展让大唐找到了机会,李世民命李靖北上,趁机剿灭分裂的东突厥,李靖受命发动突袭,一次次打破了东突厥的诈降、突围等计谋,最终俘虏东突厥的首领,一举灭掉了东突厥,而隋炀帝的妹妹义成公主,也被李靖所杀,李世民的岳母萧皇后则是终于得以被“解救”,回到中原。
辗转反侧数十年,萧皇后得以安定下来,公元630年,萧皇后回到大唐都城长安,这曾经也是大隋的国都,只是主人换了,轮到了杨家的亲戚李家人来做主。
李世民非常欢迎萧皇后回来,萧皇后对于李世民而言,是一个双重长辈身份的人物,理应受到李世民礼遇。
可以肯定的是,年老的萧皇后因为年龄差距太大,还有着关系的隔阂,不存在和李世民有“不正当关系”的可能。
这个时候的李渊还在世,虽然当了太上皇,但是萧皇后是他的“表弟妹”,这个关系还是很稳妥的,李渊也有资格监督李世民的道德问题,在道德上,李渊这个太上皇更高于大唐皇帝。
从贞观四年回到长安,一直到贞观二十一年年老去世,萧皇后一直都受到李世民的尊敬,而且萧皇后在大唐也有着亲人,那就是杨妃和吴王李恪,李恪是李世民非常重视的一个儿子,在贞观十七年都差点被立为太子,而李恪是萧皇后名义上的外孙,在这层关系下,李世民和岳母的“不伦关系”实则是无稽之谈。
而后世的《隋唐演义》,则是把萧皇后的传奇人生和李世民的风流结合了起来,但是隋唐演戏的作者也故意把李世民和萧皇后的年龄都给写错,以此表示这本书就是“小说”杜撰,没有历史史料支撑,仅供大家娱乐,谁知道后人把演义信以为真,以为李世民真的霸占了自己的岳母萧皇后。
唐太宗李世民必然是有些风流的,但他也是理智的,作为古代历史最杰出的帝王,李世民有着自己的底线和价值观,即便喜欢一个人,都是有着良好的出发点的。
贞观二十一年,李世民岳母萧皇后逝世,回到大唐还活了十余年,可见萧皇后的生活环境还是很不错的。
李世民决定给萧皇后追封皇后,算是正视了岳母的身份,这个算给了悲哀的萧皇后,一个善终的结果。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莲花
萧皇后是梁朝昭明太子萧统的曾孙女,也就是江陵后梁孝明帝萧岿之女。萧皇后出生于二月,江南的风俗认为二月出生的子女不吉利,这个出生时的阴影笼罩了萧皇后命运多舛的一生。
公元582年,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13岁的大隋晋王杨广娶了12岁的萧氏。婚后他们夫妻恩爱,卿卿我我,一直过着美满的生活。杨广即位后,萧氏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六宫之主的皇后,傲立于粉黛三千之上。
公元618年春天,一场突发的变故使这个美丽女人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巡游江都的隋炀帝杨广被部下逼迫自缢身亡,而48岁的萧皇后则落入权臣宇文化及之手,被作为战利品养在后宫。据隋书记载:“宇文化及于是入据六宫,其自奉养,一如炀帝故事。”
时逢乱世,四方云扰。刚刚当了一年“许朝皇帝”的宇文化及,被农民起义军击溃,于是他带着美艳端庄、秀色可餐的萧皇后逃到了河北魏县,关起门来享受最后的帝王生活。
河北此时已为窦建德所据,窦建德自称要为死去的隋炀帝报仇,和宇文化及在聊城展开了一场激战。窦建德的农民军战斗力很强,宇文化及自然难以招架,聊城最终失守,落入了窦建德手中,风华绝代的萧皇后又一次被窦建德接管。
萧皇后被窦建德俘获后,几次选择自尽,但都被窦建德的部下救了过来。窦建德自称是杨广的忠臣遗老,对萧皇后一直以礼相待。旧唐书记载:“建德入城,先谒隋萧皇后,与语称臣。”窦建德是个不好色的人,再加上其妻曹氏生活朴素,彪悍异常,对窦建德看管严格,绝不允许他与别的女人有染。所以萧皇后在窦建德军中驻留了两三个月时间,又落入到突厥人手里。
萧皇后之所以去到突厥,是因为突厥的义成公主从窦建德手上要走了她。义成公主是隋文帝杨坚的女儿,早年嫁给了突厥启明可汗。后来,她的丈夫死了,她便又改嫁儿子辈的始毕可汗、处罗可汗和颉利可汗。此时处罗可汗在位,久慕萧皇后的美名,就让义成公主向窦建德索取萧皇后。这段历史,隋书上只有一笔记载:“突厥处罗可汗遣使迎后于沧州,建德不敢留,遂入于虏廷。”
萧皇后作为一个无依无靠的寡妇,被人像礼物一样送到了突厥。去突厥后,他和义成公主一起被纳入了处罗可汗的寝帐。后来,处罗可汗死了,姑嫂二人又顺理成章地嫁给了他的弟弟颉利可汗。
身如浮萍在突厥生活的萧皇后心如死灰,早就断了回归中原的念头。一直到公元630年,唐军大破突厥,义成公主身死,颉利可汗遭擒,60岁的萧皇后才回到阔别12年的长安。
回到长安后,一代雄主李世民看上了这位青春永驻的“冻龄”表婶,将她单独安置在长安的崇礼坊内,时时前往关怀呵护。他们之间是不是有真正的爱情,我们不得而知。这也许是李世民“美人迟暮,英雄气短”的一种恋恋情怀罢了。
公元648年,78岁的传奇女神萧氏在长安去世。《资治通鉴》记载:“庚子,隋萧后卒。诏复其位号,谥曰愍;使三品护葬,备卤簿仪卫,送至江都,与炀帝合葬。”萧皇后飘零半生,死后与隋炀帝合葬在了一起,夫妻二人也算是最终相守了。
(注释: 图3是宇文化及,图4是窦建德,图6是萧皇后曾祖父昭明太子萧统。)
orion_woo
萧皇后是隋炀帝杨广的皇后,隋炀帝杨广和李渊是姨表兄弟,按照这层关系来说,萧皇后是李世敏的表婶子。
史书上没有记载李世民喜欢萧皇后,他俩不是一个辈分,隋炀帝去世的时候都五十多了,而李世民登基的时候才二十八岁风华正茂的小伙子,不可能喜欢自己的表婶子。
根据民间传说,萧皇后一生先后嫁给了杨广、宇文化及、窦建德、突厥处可罗汉、吉利可汗、李世民六位皇帝,其实这传说是假的,萧皇后只有隋炀帝杨广这么一个丈夫。
萧皇后只有一个名副其实的丈夫,就是隋炀帝杨广。
萧皇后出身高贵,她的父亲西梁孝明帝萧岿,隋朝建立以后,十三岁的萧氏嫁给了当时的晋王杨广,因其性格文静,又知书达理。因此,深得丈夫和公婆的喜爱。
萧氏聪明绝顶,不但在生活上把杨广照顾的无微不至,在事业上对他帮助也很大,杨广能将自己的大哥杨勇从太子的位置上拉下来,随后取而代之,这里边萧氏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隋炀帝杨广干掉自己的亲哥哥登基地时候,已经三十六岁了,萧氏比他大一岁,也已经近四十岁了。隋炀帝在位十四年,去世的时候五十岁,萧皇后五十二岁,隋炀帝公元618年去世,后来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兄长李建成,逼迫父亲退位,然后登基为帝,这一年是公元626年,李世民二十八岁,萧皇后六十岁。试问,李世民风华正茂的青年怎么会喜欢一个六十岁的老妇人,综上所述,李世民喜欢萧皇后的事,纯属子虚乌有。
蓝孔雀
没有的事情,后世小说家乱说罢了。
李世民迎接萧后回归大唐,是有着深刻政治目的的。
江南士族经过多次战乱和朝局更迭,所剩无几,损失惨重。
而萧氏是江南所剩不多的士族,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代表性家族。
萧后的弟弟萧瑀是唐太宗手下重臣。
同时,大唐王朝建立者李氏和隋朝杨氏家族之间有亲戚关系。
李渊母亲和隋炀帝母亲是姐妹,他俩是表兄弟关系。所以,萧后可以说是李世民的表婶。
而萧后流落到突厥人那里,有损李唐王朝的尊严,迎回萧后,可以说是唐王朝面上增光,还能让前朝旧臣更加臣服于唐朝。
可以说,李世民迎回萧后是一种政治上的考虑。
至于,所谓的绯闻,并不见于正史,并且当时萧后已经六十三岁了,绯闻可能性不大,考虑到政治影响力,这更多可能是后世小说家的杜撰而已。
背地挖宝
自古以来,所谓寡妇门前是非多,对于普通人家的女儿而言尚且如此,对于皇室之中的女子来说,就显得更加严重了,尤其是对于亡国还比较漂亮的萧皇后来说,就更是充满各种传奇色彩,当然了,这些传奇故事无疑都有些花边新闻的感觉。
江湖传言,萧皇后一生曾让六个男人为之轻狂,在这6个男人中,还包括了年龄比萧皇后小30多岁的李世民,简直让人匪夷所思,那么真实历史上的真相又是如何呢?萧皇后真的被这么多男子占有过么?还有李世民又是否喜欢上萧皇后?
萧皇后的人生经历萧皇后从小就长得十分漂亮,并且出生在名门之家,萧家在当时可是十分强大的家族,萧皇后与李渊一家实际上还是亲戚关系,杨广和李渊是表兄弟关系,换言之,杨广就是李世民的表叔,那么杨广的老婆萧皇后,从辈分上来说,应该算是李世民的表婶。
两家人一直以来都是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的,虽然后来李渊窃取了杨广家族的胜利果实,并且改朝换代,可是并不影响两家人在之前的这层关系,再加上当年推翻杨广的,实际上也不是李渊,而是宇文化及。
当宇文化及弄死杨广之后,萧皇后就被宇文化及带走看管起来了,要知道当时宇文化及可是属于乱臣贼子的角色,所以宇文化及在除掉杨广之后没有多久,便被为杨广和隋朝报仇的讨伐者窦建德给灭了。
在这前前后后的几个月时间里,有人说宇文化及占有了萧皇后,实际上这种说法是不太能够站稳脚跟的,为何这么说呢?首先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宇文化及的弟弟老婆就是萧皇后的女儿,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萧皇后和宇文化及也是有一定关系的,所以宇文化及不可能背负这种骂名去做有悖伦理道德的事情。
当宇文化及被灭之后,萧皇后又被窦建德带走,有人说窦建德又霸占了萧皇后,这就更是无稽之谈了,首先窦建德这个人比较怕老婆,其次窦建德是以为隋朝报仇为名讨伐宇文化及的,现在就更加不可能为了一个五十左右的女子去做傻事了。
萧皇后在窦建德那里一段时间后,自己的小姑义成公主,从突厥专门安排人去窦建德那里把萧皇后接到突厥去了,当时的突厥正处于实力比较强的阶段,所以窦建德等人不仅不敢不同意,甚至后来还依附于突厥,希望借助突厥的势力来实现中原地区的统一。
甚至李渊在太原的时候,也是不得已只能依附突厥的,当时的突厥,处于历史上最鼎盛的阶段,中原地区又不统一,没有人敢轻易得罪,就算后来唐朝已经建立起来,李世民也被逼无奈只能和即将攻入唐朝的突厥签订渭水之盟,暂时保证唐朝的稳定发展,足以见得突厥当时还是十分猖獗的。
萧皇后去到突厥之后,突厥内部的可汗发生了三次交接,在这三次交接过程中,义成公主按照突厥的习俗先后嫁给三个可汗,所以就有人开始猜测,在这个过程中,萧皇后应该也被按照当地的习俗嫁给三个可汗了。
实际上这种说法有些高估了萧皇后的魅力,要知道当时的萧皇后已经是五十多岁的妇女,年老色衰是正常事情,突厥那么多美女,可汗又怎么会对一个年老色衰的妇人感兴趣呢?再者说,义成公主当时还是很有发言权的,后来就连在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登基不久后突厥可汗攻打唐朝这种重要事情,都是义成公主在背后策划支持的,足以见得义成公主在突厥内部还是很有地位的,所以她当然可以保护住萧皇后。
李世民就是因为突厥在自己上位之初来了一次突袭,促使自己被逼无奈签订渭水之盟,所以一直对突厥有所不满,等待着机会收拾突厥,随着唐朝在李世民的治理下逐渐繁荣昌盛起来,李世民觉得是时候去收拾突厥报仇雪恨了,于是安排李靖带领十万大军去收拾突厥。
李靖不负所望,带领十万大军去灭了突厥,突厥可汗在战败之后被杀,义成公主因为一直以来对李世民以及唐朝的针对,最后也被杀了,只有萧皇后,原本就没有什么过错,所以李靖就把萧皇后带回唐朝,让这个阔别中原十年之久的传奇女人回到中原地区。
这个时候的萧皇后,已经是六十多岁的高龄了,李世民对其礼遇有加,将她安排住在兴道里,后来萧皇后就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余生,一直活到81岁去世,去世后李世民按照皇后的礼仪将萧皇后与杨广合葬,也算是对得起萧皇后了。
李世民和萧皇后是什么关系前边说过了,李渊与杨广是表兄弟关系,所以萧皇后算得上是李世民的表婶,这是其中一层关系,但是按照另外一件事情来看,李世民和萧皇后的关系还要更近一步,为何这么说呢?
李世民娶了杨广的一个女儿杨氏,这个女子就是后来生下李恪的杨氏,李世民对李恪十分宠爱,差点还想立李恪为太子,只是因为长孙无忌等人的反对,李世民才放弃这种想法。从这层关系来看,萧皇后其实又是李世民的丈母娘了。
结合两方面的关系来看,萧皇后与李世民之间的关系是十分亲近的,那么李世民是否会喜欢上萧皇后呢?我们继续分析。
李世民真的喜欢萧皇后么?这个问题其实答案已经十分显然了,萧皇后不仅是李世民的表婶,还是李世民的丈母娘,并且当时已经年过六十,垂垂老矣,李世民当然不可能会喜欢上萧皇后,可是为何李世民还要善待萧皇后呢?这个举动背后更加意味深长。
首先按照李世民和萧皇后之间的特殊关系来看,李世民善待萧皇后就是理所当然的,要是李世民不善待萧皇后,反而有些说不过去,所以李世民不敢也不能不善待萧皇后,这是特殊的关系以及伦理道德决定的。
此外,萧皇后既然能够一直得到统治者的青睐,是有很多原因的,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萧皇后背后的家族势力,就像李世民当年霸占了李元吉的老婆杨氏一样,萧皇后背后的家族势力,与杨氏有得一拼,所以李世民善待萧皇后,真实目的是为了拉拢其背后的家族势力。
第三方面的原因是萧皇后乃是前朝皇帝杨广的老婆,人们都知道杨广是李渊的表兄弟,李家最后推翻隋朝建立唐朝,原本就有一些理亏,所以一直以来,大家都在宣扬杨广是一个暴君,同时李世民为了体现出自己与杨广之间的区别,就特别善待一下前朝皇帝的老婆,这样一来就能充分说明自己是一个仁义的君主,以此来达到宣传的效果,让天下百姓更加对李唐的统治满意。
结语不管怎么说,李世民是肯定不可能喜欢上一个比自己年长30多岁,并且还是自己丈母娘兼表婶的女人的,之所以民间会有那么多流言蜚语,不过就是人们的猎奇心理在作怪而已罢了,只是可怜的萧皇后,一生颠沛流离,还要遭受这样的非议!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afro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主席诗词里对唐太宗李世民的评价还是很高的,作为贞观之治的创立者作为唐朝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是不会倾心于一个大自己三十岁的女人的。
萧皇后是皇室后裔也是隋朝的皇后萧皇后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后代,她的父亲是梁孝明帝萧岿。其实萧皇后本身就是位公主,因此只有九岁的萧皇后就被送往杨广的晋王府当王妃,萧皇后因为天生丽质加天赋秉然在大隋朝混的是风生水起,连杨广的母亲独孤皇后也非常的喜欢她。
晋王杨广不是个甘心人后的王爷,他对大哥的太子之位觊觎已久。杨广积极拉拢母后和权臣杨素废掉了大哥太子杨勇并顺利登上了太子宝座。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登基开启了他折腾的一生,而萧皇后也顺利的成为了大隋朝的皇后。
隋炀帝好色至极不仅扩充后宫还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萧皇后为明哲保身不得不听之任之。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在扬州率禁军叛变杀死隋炀帝,萧皇后最终也落入了宇文化及的手中。
隋朝灭亡,萧皇后被数次转手隋炀帝死后萧皇后先落入宇文化及手中,然而造反起家的宇文化及并没有真稳脚跟,很快就被山东的农民起义军窦建德部击败,宇文化及最终被杀,萧皇后又落入了窦建德的手中。
此时远在突厥的义成公主知道了萧皇后在窦建德处,就派出使者将萧皇后接到了突厥,突厥王处罗可汗和他的继任者颉利可汗都非常的喜欢萧皇后,因此萧皇后在突厥后宫生活多年。
公元630年唐太宗派出了大将李靖将突厥打败,颉利可汗成为了大唐的俘虏而萧皇后也被重新带回了长安。
回归大唐唐太宗对其礼遇有加重回长安但此时已是唐朝,隋炀帝已经逝去多年而萧皇后也已经40多岁,唐太宗对其礼遇有加,对这位先朝的皇后也是做了很好的安排。
面对着大唐的兴盛,不论是唐太宗还是萧皇后他们的内心一定是无比的平静,因为只有在盛世的庇佑下,自己才能安静的生活。此后萧皇后在大唐渡过了最幸福的晚年,也为这段传奇的故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季莫迷夨ノ
她不仅美艳绝伦,而且天生媚骨、曲尽房术,任你钢铁一样的男儿与她一夜缠绵后也会化作绕指柔,乖乖的做她裙子不贰之臣。她也绝不是简简单单“美人”两个字就能形容的,简直就是一个倾国倾城、颠倒众生的绝世尤物。
她做隋炀帝杨广的皇后之时,据说每次上朝都能引起一阵骚动,文武群臣只要一看到她,眼睛里就会发出野兽一样炽热的光芒。其中以大丞相宇文化及和蒲山公李密的眼光最为炽热。
这二人本就是好色之徒,再一见到萧美娘这样媚态横生的佳人,简直魂儿都丢了,哈喇子都流出来多长。
杨广死后,宇文化及近水楼台先得月,当先霸占了萧美娘,终于把垂涎已久的大美人揽入自己的怀中。
可是好景不长,宇文化及兵败被杀,萧美娘又归了夏明王窦建德。
西魏王李密得知此事后,夜不能寐,最终做出了一个疯狂的举动。他居然瞒着手下众将,用将士们拼死得来的玉玺跟窦建德做了一个交换,他把玉玺给了窦我的建德,窦建德把萧美娘转让给了他。
这就是隋唐年间著名的“金镶玉玺换萧妃”事件。李密此举一下子就激起了众怒,最后导致了“岗山散将”的发生,实力雄厚的瓦岗山几乎瞬间就土崩瓦解了。但人家李密一点儿也不后悔,用他的话说:十个玉玺也比不上我的萧姐姐,江山再好也比不上我的美人儿好。
李密和萧美娘如胶似漆,也着实过了一段甜甜蜜蜜的日子。
但是随着唐军压境,瓦岗山眼看不保,而此时的李密却依然不闻不问,只顾着整天和萧美娘寻欢作乐,蜜里调油。此时李密手下的唯一大将王伯当忍无可忍,盛怒之下,拔剑刺死了萧美娘。艳绝天下的萧大美人就这样香消玉殒。
当然了这只是其中一个版本,咱们再说说第二个版本。随着唐军压境,瓦岗山眼看不保,李密也有点儿慌神了。他为了自己所谓的远大前程,又在萧美娘身上打起来了主意。他居然肯忍痛割爱,又把萧美娘转让给了唐太子李建成,想以此来谋取富贵。
李建成得到萧美娘以后简直就是如获至宝,虽然此时的萧美娘已是人入中年,但照样魅力不减,把这位太子殿下迷的神魂颠倒。
齐王李元吉一看大哥居然能享此艳福,把他羡慕的不要不要的,后来不知怎么的他也尝到了甜头,心甘情愿的拜倒在了萧美娘的石榴裙下。
这下好了,哥俩儿开始服侍起了萧美娘。
一开始,萧美娘左拥右抱,感觉挺爽,可时间长了,她就感到了有些厌烦,这兄弟二人整天像哈巴狗一样缠着自己,实在令人讨厌。而就在这个时候,秦王李世民映入了她的眼帘。
李世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充满着男性的魅力,是那么的令人向往……她决定,拿下李世民。
但是李世民可不是李建成、李元吉之流所能比的,面对萧美娘的种种诱惑,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来了个置之不理。
因此在李世民身上,萧美娘最终也没能得偿所愿。
最后再说说第三个版本。夏明王窦建德打败宇文化及之后,萧美娘又到了他的手里。然而时间不长,突厥就起兵开始攻打窦建德,窦建德兵败,萧美娘又被突厥人掳走。
由于萧美娘太美艳,深受突厥国王的爱恋,又做了突厥国的王后。
一直到大唐贞观四年,唐太宗李世民派大将李靖平定了突厥之乱,才得以把萧美娘接回中原。
此时的萧美娘虽然已年近五旬,但依然魅力四射,光彩照人。三十多岁的李世民心生爱慕之意,便将她留在后宫,做了自己的妃子。
以上三个版本都是演义小说里面的情节。要问李世民和萧美娘是什么关系,还真挺不好回答。唐高祖李渊和隋炀帝杨广是表兄弟,杨广是李世民的表叔,那萧美娘当杨广的皇后之时,她就是李世民的表婶。
夏明王窦建德是李世民的舅舅,萧美娘跟着窦建德之时,她就是李世民的舅妈。
最后李世民当了皇上,封萧美娘为妃,她就是李世民的女人。
家有泡泡猪
这都是网络上胡说八道的东西。
隋炀帝的萧皇后是个传奇女子,凭借着出色的智谋和难以想象的果敢,不仅自己在乱世中活了下来,还保住了她的丈夫隋炀帝杨广硕果仅存的孙子杨政道。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有人在网络上污蔑萧皇后一生有6位丈夫,包括杨广、宇文化及、窦建德、王世充、突厥处罗可汗,最后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
这些话都毫无根据。萧皇后此生唯一的丈夫就是隋炀帝杨广。大业十四年(618)杨广被宇文化及杀害,时年50岁。
萧皇后的年龄比杨广小两岁,当时至少也是48岁了。编这种桃色故事的人明显缺乏常识,我只问这个问题——
你对48岁的中老年妇女感兴趣吗?你都不感兴趣,那么凭什么古代男子会对这个岁数的女人产生兴趣?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啊。
无论年轻时候的萧皇后有多貌美,到了这个做人祖母的岁数,都已经缺乏吸引力了。
历史上的萧皇后在丈夫被杀后,携带着幼孙杨政道一起被人关押在柳城,然后被窦建德所擒。
在隋末唐初的一段时间里,北方的豪强都依附于突厥(李唐也不例外)。当时,突厥可汗处罗的妻子就是隋朝的义成公主。
因此,萧皇后和杨政道就被窦建德送至东突厥汗国。贞观四年(630),随着突厥汗国的衰颓,粟特人康苏密等“以隋萧后及杨政道来降”。
直到这个时候,萧皇后才带着孙子杨政道回归中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此时的萧皇后已经是60多岁的老妇人。
就算他李世民再好色,你觉得他能看得上一个经历了颠沛流离的沧桑老妇吗?
值得一提的是,杨政道后来在唐朝繁衍子孙,他的儿子杨崇礼曾担任唐朝的户部尚书。如果没有萧皇后的保护,隋炀帝就断子绝孙了。
有人用桃色新闻污蔑萧皇后是“六味地黄丸(六位帝皇玩)”,我觉得实在是下作的事。